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红袖家园 黄金时代 在醉笑写给徐教授的情书里看到
查看: 11836|回复: 35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醉笑写给徐教授的情书里看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3-5-14 17:13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他提到了诗经的《摽有梅》,想起儿子高中时我给他买的《诗经》被我带过来这么长时间了,也该开始翻翻了,那就在这里边翻边记录一下吧~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使用道具 举报

355
发表于 2023-6-18 21:0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新月如眉 于 2023-6-18 21:09 编辑

樵夫在采樵之地爱上了对岸的游女,这是实景,亦是实情。他在明白这份感情的“不可求”之后,便将目光投向了广阔无垠的汉水,吐出了一声长长的叹息。“汉之广”、“江之永”,岂可轻易逾越?樵夫将内心的痛苦和失望投射于眼前的景色之中,从而使景物与情感融为一体。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汉广》反复吟咏这四句,一“广”,一“永”。用语平淡朴实,却极为贴切地再现了江水的浩荡与无边无际。针对这种平实而高妙的写景,清代的王士祺甚至将《汉广》列为中国山水文学的发轫之作。
这四句吟咏,在诗中形成了一种自足的感情,即使没有对岸的“游女”这一抒情对象作为起兴,樵夫澎湃的情思也能寄托于眼前的景物之上,与绵长浩渺的江水合二为一。那份深藏于内心的暗恋之情,也因为有了“汉之广”与“江之永”的描写而变得辽远开阔。
樵夫没有沉沦在苦苦的单恋之中不可自拔,而是于不甘、无奈之中保留了一份理智与平和。全篇八句“不可”,一气呵成,正如樵夫内心不可抑制的滔滔情思,然而每一句的末尾偏偏都用了一个“思”字,语助词“思”的平声发音,给这一组声势磅礴的排比留了一个减速的出口,使樵夫的感情带了一点审慎的余味。
不加克制的感情只会毁灭自我。《诗经》的“温柔敦厚”,便表现在这一分恰到好处的克制上。这种克制,不是艰难隐忍,亦不是委曲求全,而是一种健全的心态。《诗经》真实地反映了周代社会的各个方面,因而也真实地表现出了先民的感情生活和内心世界。它所表现出的“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并非道德上的压抑,而是先民内心如水般绵长持久、始终不衰不绝的生命力。


所以,《汉广》中的樵夫尽管爱得辛苦,也依旧保持了心性的光明。“不可求思”、“不可泳思”、“不可方思”,并非绝望之情的流露,而是以朴素之语道尽情意的曲折深婉和无尽流连,以一唱三叹的手法完成一种浑然天成的情感表达。
2023.06.18
20:55


2023.06.18 20:55

使用道具 举报

354
发表于 2023-6-18 21:0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新月如眉 于 2023-6-18 21:07 编辑

【赏析】
“南有乔木,不可休息,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广》开头四句,就将故事尘埃落定。南方有高大的乔木,却不能够在它下面歇息,汉水边有心仪的女子,却不能够追求。这是一个可见而不可水的爱情故事。一连两句“不可”,将年轻樵夫苦恋的怅惘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隔着一条汉水遥望对岸心爱的女子,这一场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牛郎织女的传说,事实上,《古诗十九首》中的“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便是脱胎于此。同样是隔水相望,可望而不可即,但是比起牛郎织女的心意相通,《汉广》中樵夫对游女单方面的感情则要寂寞得多、也辛苦得多。诗中“游女”的形象模糊不清,好比水中月镜中花,无怪乎樵夫只能远远望着,辗转叹息。


综观整首诗,提及“汉之游女”的地方只有一处,而且只是提及,不肯多费半点笔墨描述。因此“游女”的形象和身份,便给了后人无尽的想象空间。古时讲解《诗经》最著名的四家,除了《毛诗》持“德广所及”的教化美刺说之外,《齐》、《鲁》、《韩》三家都认为“游女”是江汉之滨的神女。《韩诗外传》记载了一个美丽神奇的故事:个名叫郑交甫的男子在汉水边游玩时,遇到两位女子。郑交甫上前请求女子赠佩,两人于是解佩赠之。郑交甫很高兴,接过来小心翼翼收入怀中,走出十几步,探手入怀,怀中却已空无一物。回过头一看,两名女子亦杳无踪影。

神女转瞬即逝,有若惊鸿一现,虚无缥缈,《汉水》的故事也因此平添了一抹人神相恋的神秘色彩。但是,从第二章“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这四句来看,人神之说不免显得有些牵强。“错薪”、“秣马”,一方面可以理解为一个樵夫的日常生活,每日劈柴、喂马;另一方面则有比兴之意,以错薪比喻嫁娶,以秣%……喻婚礼亲迎之礼,这是樵夫由现实的“不可求”转入幻想中的“得到”,暗中想象自己迎娶游女的景象。无论哪一种解释,都落在了实实在在的生活细节和礼节风俗上,这也是《诗经》“现实主义”风格的一种体现。
就《汉广》而言,这种“现实主义”的风格主要体现在以情入景、以景写情的手法上。《诗经》中有很多描写“可见而不可求”的爱情诗篇,其中比较出色的如《关雎》、《汉广》、《兼葭》等。区别是《关雎》热烈直白,《兼葭》缥缈迷离,而《汉广》平和写实。

《关雎》和《兼葭》整首诗都是对“窈窕淑女”和“伊人”或“辗转反侧”或“溯洄从之”的追寻,且都侧重于心境和意境的刻画,抒发的是空灵之情与虚幻之思。《汉广》则有具体实在的场景和景物作为依托,因而抒发的感情亦是平实的。因为平实,便格外有种真实的力量。
20:53
2023.06.18
2023.06.18 20:52

使用道具 举报

353
发表于 2023-6-18 21:0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新月如眉 于 2023-6-18 21:10 编辑

【赏析】
“南有乔木,不可休息,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广》开头四句,就将故事尘埃落定。南方有高大的乔木,却不能够在它下面歇息,汉水边有心仪的女子,却不能够追求。这是一个可见而不可水的爱情故事。一连两句“不可”,将年轻樵夫苦恋的怅惘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隔着一条汉水遥望对岸心爱的女子,这一场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牛郎织女的传说,事实上,《古诗十九首》中的“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便是脱胎于此。同样是隔水相望,可望而不可即,但是比起牛郎织女的心意相通,《汉广》中樵夫对游女单方面的感情则要寂寞得多、也辛苦得多。诗中“游女”的形象模糊不清,好比水中月镜中花,无怪乎樵夫只能远远望着,辗转叹息。
综观整首诗,提及“汉之游女”的地方只有一处,而且只是提及,不肯多费半点笔墨描述。
2023.06.18 20:52

使用道具 举报

352
发表于 2023-6-18 21:03 |只看该作者
风篇

周南之汉广




南有乔木①,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③,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⑩,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之子于归,言秣其驹。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注释】
①乔木:形容树木高大笔直。②思:语气助词。③汉:汉水,为长江最长的支流。游女:外出游览的女子。④江:指长江。永:长。⑤方:筏子,此处用作动词,意思是乘木筏渡江。⑥翘翘:高出的样子。错薪:从丛杂生的柴草。⑦X(yi):割。楚:荆树。⑧于归:女子出嫁。⑨秣(mo):用谷草喂马。⑩萎(16u):草名,即蒌蒿。
2023.06.18 20:52

使用道具 举报

351
发表于 2023-6-18 21:03 |只看该作者
风篇

周南之汉广




南有乔木①,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③,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⑩,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之子于归,言秣其驹。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注释】
①乔木:形容树木高大笔直。②思:语气助词。③汉:汉水,为长江最长的支流。游女:外出游览的女子。④江:指长江。永:长。⑤方:筏子,此处用作动词,意思是乘木筏渡江。⑥翘翘:高出的样子。错薪:从丛杂生的柴草。⑦X(yi):割。楚:荆树。⑧于归:女子出嫁。⑨秣(mo):用谷草喂马。⑩萎(16u):草名,即蒌蒿。
2023.06.18 20:52

使用道具 举报

350
发表于 2023-6-16 10:4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新月如眉 于 2023-6-16 10:46 编辑

喜欢在日落时分成群飞舞的蜉蝣,在繁殖完成之后就会死去,然后坠落在地面上,不用一会,地上就会积成一层厚厚的蜉蝣尸体。即使是这种小生命的死,也会变得引人瞩目,甚至给人惊心动魄的感觉。但是蜉蝣“衣裳楚楚”、“采采衣服”的美丽,并不能掩盖它生命短暂的事实。这首叹息人生短促、生命无常虚幻的诗,表达了曹国人民对于好景不长、年华易老、生命短促、人生不知何处是归宿的伤感悲叹。本诗将人生和一种弱小的生物联系到一起,将人生比喻为朝生暮死的昆虫,这种比喻可以引起人们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思考。它让人开始思考和探索如何度过这短暂的一生,同时也开始思索自己的行为会对子孙后代产生什么影响。
蜉蝣的幼虫期是在水中度过的,它们的育化过程长达五六年。在这漫长的时间里,蜉蝣积蓄着力量,吸取着能量,壮大着自己,等到有朝一日它们化育为成虫后,就将所有的力量爆发出来。它们披着美丽的外衣,用短暂的生命换来辉煌的一刻,我们不知道蜉蝣的心情,也就不能确认它们对这样的选择是否后悔。诗人借这朝生暮死的小虫写出了脆弱的人生在消亡前的短暂美丽,以及人们对于生命终要面临消亡的困惑。
这样简单的一首诗却有着很强的表现力。蜉蝣小小的翅膀在阳光下显得异常美丽,有一种不真实的艳光,朝生暮死的命运使这种小虫的一生带上了华丽的色彩,这种美丽让诗人深深感唱。他感叹美丽的事物总是会很快消亡,那种昙花一现、浮生如梦的感觉显得十分强烈。所以本诗的情调是消沉的,那种忧愁伤感几乎是深入骨髓的。
《蜉蝣》表达了当时曹国人民“生如朝露,命如蜉蝣”的悲观心态,诗中充斥着“朝生暮死心忧伤”,“我和蜉蝣的归宿其实都一样”的想法。人的生命,最终不过如一场烟花,绽放过,或绚烂,或黯淡,终化为天地间一粒小小尘埃。表面上鲜艳华丽但生命极其短促的蜉蝣,提醒人们要珍情已有的幸福,不要虚度年华、留下遗恨。
2023.06.16 10:36

使用道具 举报

349
发表于 2023-6-16 10:43 |只看该作者
【赏析】


关于《蜉蝣》这首诗,《毛诗序》认为它是一首讽刺曹昭公奢侈的诗,对这种说法,后人看法不一。从当时的历史环境和本诗的诗意来看,用蜉蝣来讽刺国君的奢侈,其实有一些不伦不类。但是通过蜉蝣来表达贵族阶层的情绪这一观点,却是符合诗意的。
曹国是一个位于齐、晋之间的较小的诸侯国。曹国的曹共公(姬姓,伯爵,春秋时曹国第17位国君)和晋文公(公子重耳)是同时代的人。曹公(曹国君主谥号皆称公)的生活非常腐化,令当时曹国的百姓人民都感到悲观失望。之所以用“蜉蝣”来起兴,是因为曹国有很多湖泊,这样的环境非常适宜于蜉蝣生存,那里的人们对于这种生物十分熟悉。再加上当时曹国国力单薄,时常处在大国的威逼之下,这样的国情,也让曹国的士大夫们对人生产生
了很多忧惧和伤感。
蜉蝣是一种十分漂亮的小虫。它的身体非常软弱,有一对相对其身体来说非常巨大的、完全透明的美丽翅膀,翅膀上还有两条长长的尾须,所以当它们在空中飞时,姿态就像在跳舞一样,显得纤巧动人。但是蜉蝣又是一种朝生暮死的渺小昆虫,它生长在水泽地带。蜉蝣的幼虫时期是比较长的,有些甚至可以活二三年。但是当它们长成成虫之后,就不饮不食,在空中飞舞交配,在完成繁衍物种延续后代的使命之后就结束生命,成年蜉蝣的生命一般只有一天。因此,古人常用蜉蝣来叹息人生易逝、生命短暂。
2023.06.16 10:36

使用道具 举报

348
发表于 2023-6-16 10:42 |只看该作者

【注释】
①於我归处:何处是我的归宿。②掘阅:通“掘穴”,即掘地而出。③麻衣:指古朝服。④说(shui):通“税”,歇息。

使用道具 举报

347
发表于 2023-6-16 10:41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新月如眉 于 2023-6-16 11:15 编辑

风篇

曹风之蜉蝣

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忧矣,於我归处①?

蜉蝣之翼,采采衣服。心之忧矣,於我归息?

蜉蝣掘阅②,麻衣如雪③。心之忧矣,于我归说④?

使用道具 举报

346
发表于 2023-6-11 15:26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新月如眉 于 2023-6-11 15:28 编辑

隐士的生活是悠然的。“独寐寤言”、“独寐寤歌”、“独寐寤宿”,可以想象,隐士独居山间草堂,四周围着篱笆,篱笆内外有菜畦、有粮地。一个人耕种,可以丰衣足食。劳动之外读书、写字、弹琴,困了独自睡,醒了天已响。正所谓“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而且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隐士在幽静安适的环境中沉醉在自我的天地中,独睡,独思,独自张望,独自说话应答,独自咏诗歌号,独自游山玩水,这样的生活,在那个战争频繁的时代,真是舒畅自由至极。


归隐的好处是令人羡慕的。“永矢弗谩”、“永矢弗过”、“永矢弗告”,隐士发誓不违背初衷,要长享这远离人烟的乐趣,其实不仅仅是坚持高洁的理想。“士”指读书而有一定社会地位的男人,“隐士”就是隐居不仕之士。在古代做隐士确实很好:可以在山水之间自得其乐地尽享人生。孔老夫子在当年就曾感慨:“吾于《考槃》,见遁世之士而不闷也。”“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唐代王维描写的隐居生活更是诱人。在中国历史上,隐士有时也可以收名获利,商朝末的伯夷、叔齐,春秋时的柳下惠、鲁少连,都因隐居而出了名;唐代卢藏用隐居终南山等待征召,后来果然被朝廷以高士聘授高官,因而后来人把读书人以隐居自抬身价求仕的做法称为“终南捷径”。
2023.06.11 15:11

使用道具 举报

345
发表于 2023-6-11 15:25 |只看该作者
这首诗极言隐士的形象、生活的美好以及做隐士的乐趣无边:

隐士的形象是美好的。“硕人之宽”、“硕人之过”、“硕人之轴”,一再地加以赞扬。“硕人”在那个时代本就有身体健硕和品行高尚的双重含义,再加反复以“宽”、“过”、“轴”来描写“硕人”,使人深受感染。“宽”的一种解释是心宽,另一种解释则是美貌;“过”字指貌美,也可引申为心胸宽大;“轴”字一解美貌,一解自由自在。不管是貌美还是心胸宽广或是自由自在,都是夸赞“硕人”的美好。作者要表现的就是隐士外在形象好,内在心胸宽广品德高尚,为人宽厚仁善不计小节。隐士远离世俗,却不被世俗遗忘,虽然隐于山水林原,仍被世人倾心尊重。

隐士居住的环境是幽雅的。“考槃在涧”、“考槃在阿”、“考槃在陆”,作者采用了正面烘托的手法,点出隐士盘桓在水涧、山坳、高原。隐士在涧水飞泻的地方,那一定是山清水秀的福地,山风徐徐.水流泠响,翠鸟和鸣,猿鹿相伴;隐士在丘峦起伏的地方,那小山必会有青松翠柏,有山坳小溪,有清风明月;隐士在平展舒缓的高原,那原野一定是青草无际,呦呦鹿鸣,食野之苹,狐兔出没,野鹤时现,也许一泓清水缓缓流过,群羚悠然自得地在溪河中饮水,一切都是那样的祥和。水涧、山坳、高原,都是离开人群的地方,那里没有尘世的喧嚣,没有人与人之间的俗来俗往,更不会有战争。

使用道具 举报

344
发表于 2023-6-11 15:24 |只看该作者
【赏析】

《考槃》描写了一位山间隐士的生活和意趣,“考槃”有盘桓之意,指避世隐居。诗的大意是:“远离尘嚣隐居在山涧,高大的身躯美好的形象胸怀宽广。独睡独醒独自语,誓不违背高洁的理想远离人烟。远离世俗隐居在山阿,高大的形象端庄又祥和。独睡独醒独自歌,誓不忘隐居的清静心欢乐。远离喧闹隐居在高原,雄伟的身躯心豪志又坚。独睡独醒独盘旋,誓不改变初衷此中乐趣实难言。”

使用道具 举报

343
发表于 2023-6-11 15:21 |只看该作者
【注释】
①槃(pán):快乐。②硕人:形象高大丰满的人,不仅指形体高大,更指道德的高尚。③寤:睡醒。寐:睡着。④矢:同“誓”。谡:忘却。⑤阿:山阿,山凹进去的地方。⑥过(kē):舒适,欢畅。⑦过:忘记,错过。⑧陆:高而平的地方。⑨轴:徘徊往复。⑩告:哀告,诉苦。

使用道具 举报

342
发表于 2023-6-11 15:20 |只看该作者
风篇

卫风之考槃


考槃在涧①,硕人之宽②。独寐寤言③,永矢弗谖④。

考槃在阿⑤,硕人之薖⑥。独寐寤歌,永矢弗过⑦。

考槃在陆⑧,硕人之轴⑨。独寐寤宿,永矢弗告⑩。

使用道具 举报

341
发表于 2023-6-11 15:01 |只看该作者

使用道具 举报

340
发表于 2023-6-10 08:24 |只看该作者
跟读

使用道具 举报

339
发表于 2023-6-9 09:46 |只看该作者
【江之声的作品】《山有扶苏》男女约会时女子对男子的戏谑、俏骂的诗歌... https://v.douyin.com/Uppho71/

使用道具 举报

338
发表于 2023-6-9 09:44 |只看该作者
短短的两章,却众说纷纭,不禁让人们还未读诗便困惑起来。实际上,回归诗的本义,从诗中看到的便是一对热恋中的男女在调皮地骂俏的场面,女主角定是个生性好强却不失情调的年轻姑娘,等不见心上人来赴约心生焦急与不满。恋人姗姗来迟,姑娘心里欣喜,嘴里却骂道:子都那样的美男没有来,却来了个你这样的狂妄之徒;子充那样的良人还没等到,你这样的狡绘少年却来了!将“子充”、“子都”这种古代的美男子放在言语之中,以对恋人的迟来表示不满,可见当时的男女们已具有了很高的审美水平和恋爱的心得。处于热恋中的古代青年男女,表达在欢会中的愉悦心情时,可谓不拘一格,也不仅仅停留于平铺直叙的倾诉。诗中所描写的那种俏骂,把小儿女热恋时的情态刻画得入木三分。“狂”与“农并不是褒义词,但也不是真正的贬低,故意戏谴所爱的人,恐怕是每个女孩子对心上人撒娇的本性。
由此可见,《诗经》中的爱情诗不仅有唯美、有伤感、有温馨,也有这般的活泼与自然的人性流露,山有扶苏》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别开生面的约会画面。正是这些生动的人物、各具特色的性格、语言与爱情的融合,才让《诗经》保持了流传千古而不褪其色的无穷魅力。
09:36
2023.06.09

使用道具 举报

337
发表于 2023-6-9 09:43 |只看该作者
      这是一首情人约会时打情骂俏的有趣场景,然而,这样简单的内容却因时代的久远而被后人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被许多名家解释出了重重含义。
《毛诗序》:“《山有扶苏》,刺忽也。所美非美然。”认为这首诗是讥刺郑昭公忽的,这种解说显然没有得到广泛的流传与认同。今人高亨《诗经今注》以为这诗写“一个姑娘到野外去,没见到自己的恋人,却遇着一个恶少来调戏她”,这样的解说显然也不在情理之中。

       而朱熹则认为《山有扶苏》是“男女戏谑之辞”。这种说法已经接近诗旨。所谓“戏”,即打情骂俏之意。自此,后人对《山有扶苏》的解释达成比较一致的意见,“这是一位女子与爱人欢会时,向对方唱出的戏谑嘲笑的短歌”之类的说法,便脱胎于朱熹之说,吸其精华而承继之。
2023.06.09 09:35

使用道具 举报

336
发表于 2023-6-9 09:42 |只看该作者
【赏析】
其实这并不是情侣约会的地点和景色的描写,因为在《诗经》中,“山有……,隰有··
后人称郑国是情歌的沃土,是不无道理的。这首《山有扶苏》首章与末章都以“山有扶苏,隰有荷华”、“山有乔松,隰有游龙”这样的句式起始,描写的尽是山中的树,低谷的花,并未见一人。用的起兴句式。如《北·简兮》中有“山有榛,隰有苓”;《唐风·山有枢》中有“山有枢,隰有榆”、“山有漆,隰有栗”等。
….”是常
《毛诗序》中明确提出“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日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这里就是一个典型的起兴。清代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中说:“诗非兴会不能作。或因物以起兴,或因时而感兴,皆兴也。”清代姚际恒在《诗经通论》中也说:“兴者,但借物以起兴,不必与正意相关也。”本诗中的起兴就是如此,与后文的故事并不相关。
当然,无论是生长在山上的扶苏树、松树,还是盛开在水中的荷花、水红,这些美丽的植物都是诗不可或缺的部分。正是“兴“的存在,才让《诗经》中大多出自寻常生活的诗作拥有了绝美的意境。
2023.06.09 09:35

使用道具 举报

335
发表于 2023-6-9 09:41 |只看该作者
【注释】
①扶苏:树木名。
②隰:洼地。
③子都:古代美男子。
④狂且(jū):丑陋的狂童。
⑤桥:通“乔”,高大。
⑥游龙:水草名,又名水红。
⑦子充:古代良人名。
⑧狡童:狡侩的少年。

使用道具 举报

334
发表于 2023-6-9 09:39 |只看该作者
风篇

郑风之山有扶苏


山有扶苏①,隰有荷华②。不见子都③,乃见狂且④。

山有桥松⑤,隰有游龙⑥,不见子充⑦,乃见狡童⑧。

使用道具 举报

333
发表于 2023-6-5 21:0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新月如眉 于 2023-6-5 21:04 编辑

文姜有个同父异母的兄长,名叫诸儿,他听闻此事之后,便常来探望,渐渐与其暗生情愫。“诸儿时时闯入闺中,挨坐床头,遍体抚摩,指问疾苦,但耳目之际,仅不及乱。”齐僖公闻之传言,心中大惊,在诸儿加冠之后,匆匆为其娶了宋女为妃。孟姜再受打击,心生绝望。恰逢太子忽率领郑国的军队,帮助齐国打败了入侵的北戎部落,齐僖公重提婚事,仍是拒绝,史书记载,太子忽是这样拒绝的:以前没有帮齐国忙的时候,我都不敢娶齐侯的女儿。今天奉了父王之命来解救齐国之难,娶了妻子回去,这不是用郑国的军队换取自己的婚姻吗?郑国百姓会怎么说我!

《毛诗序》却不以为然:“太子忽尝有功于齐,齐候请妻之;齐女贤而不娶,卒以无大国之助,至于见逐,故国人刺之。”依《毛诗序》的观点,“有女”之女与“彼美”之女应是两个人。各种理由实在难以圈点,无论人物到底是谁,诗中以男子的语气赞美女子的美丽,这一点是毫无争论的。诗人从容颜、行动、穿戴以及内在等方面进行描写,同《诗经》中写平民的恋爱采用了完全不同的手法。

值得一提的是,《有女同车》对于美女摹形传神的描写,对后世影响很大,清姚际恒《诗经通论》指出宋玉《神女赋》“婉若游龙乘云翔”、曹植《洛神赋》“翩若惊鸿”、“若将飞而未翔”等句,皆发源于此。

使用道具 举报

332
发表于 2023-6-5 20:5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新月如眉 于 2023-6-5 21:00 编辑

【赏析】


“我与这位女子同车而行,她容颜好似的绽放的木槿,再配上腰间的环佩叮当,仿佛鸟儿要飞翔。美丽而端庄的人儿,你就是孟姜。

“我与这位女子同车而行,她容颜好似的绽放的木槿,再配上腰间的环佩叮当,仿佛鸟儿要飞翔。品德高尚的人儿,你就是孟姜。”

诗人毫不必避讳对美人孟姜的赞美,若非是绝代风华,也难有如此的歌咏。史书记载:“次女文姜,生得秋水为神,芙蓉如面,比花花解语,比玉玉生香,真乃绝世佳人,古今国色。兼且通今博古,出口成文,因此号为文姜。”如此美人,如是诗篇引出了其后一段不能不说的故事。
齐僖公得了一个出水芙蓉般的女儿自然是宠爱有加,早早就开始为其选择佳婿。选来选去,相中了郑国的太子忽。这个小伙子不仅相貌俊朗,为人也很正直,且身为一国的储君,如此门当户对、郎才女貌,每日对着文姜不停地夸赞未来女婿。文姜彼时正是少女怀春的年纪,心里也对这场婚姻暗生期待。可就在民间对这场婚姻充满期待的当口,太子忽却提出了退婚,理由是“齐大非偶”,讲得通俗一些,就是说自己的地位卑微,不敢高攀像齐国这样的大国。情窦初开的孟姜听闻此言,当即就晕倒过去,从此一病不起。

使用道具 举报

331
发表于 2023-6-5 20:56 |只看该作者
【注释】
①舜华:植物名,即木槿花。
华:同“花”。
②琼琚:美玉。
③孟姜:毛传:“齐之长女。”排行最大的称孟,姜则是齐国的国姓。后世孟姜也用作美女的通称。
④洵:确实。
都:娴雅。
⑤将将:即“锵锵”,
石相互碰击摩擦发出的声音。
⑥德音:美好的品德声誉。

使用道具 举报

330
发表于 2023-6-5 20:5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新月如眉 于 2023-6-5 21:05 编辑

风篇

郑风之有女同车


有女同车,颜如舜华①。将翱将翔,佩玉琼琚②。彼美孟姜③,洵美且都④。

有女同行,颜如舜英。将翱将翔,佩玉将将⑤。彼美孟姜,德音不忘⑥。

使用道具 举报

329
发表于 2023-6-3 19:45 |只看该作者

使用道具 举报

328
发表于 2023-6-3 14:54 |只看该作者
跟学

使用道具 举报

327
发表于 2023-6-1 21:2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新月如眉 于 2023-6-1 21:26 编辑

看到赏析里面多次引用《毛诗序》里面的解释,百度一下《毛诗序》何方神圣~

《毛诗序》是中国古代诗歌理论著作。汉代传授《诗经》有齐、鲁、韩、毛四家,赵人毛苌传诗,称为《毛诗》。《毛诗》三百零五篇均有小序,其中第一篇《周南·关雎》的小序之后有一段较长的文字,后人称为《毛诗序》或《诗大序》。关于其作者,历来众说纷纭,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两说:一说为孔子弟子子夏所作,一说为汉人卫宏所作。一般认为,《毛诗序》的撰写从先秦延续至两汉,非成于一人一时。
《毛诗序》综论《诗经》的理论问题,涉及诗歌的性质、内容、体裁分类、艺术表现手法、社会作用等。其诗学观点主要有:一、阐述了诗歌言志抒情的特点,诗歌既缘情又言志,二者是统一的;二、强调诗歌“美刺”“讽谏”的社会功能,进而提出诗歌的个性和社会性问题;三、强调诗歌与政治、时代的关系,说明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作品,揭示了政治、道德、风俗与诗歌创作紧密相关的原理;四、就诗歌的分类和表现手法提出了“六义”说,其中风、雅、颂是三种诗体,赋、比、兴是三种手法。
《毛诗序》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诗歌强调作诗不仅在述一己之穷通,更在于天下之哀乐,《毛诗序》正是这种思想的发端。赋、比、兴是中国文学的基本手法和基本特色,在后来的诗歌创作中,这三种写作方法的内涵不断发展变化,成为诗学史上的重要概念。《毛诗序》继承了孔子“思无邪”和“兴观群怨”的思想,并对先秦儒家诗论作了系统的总结,对后世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