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红袖家园 红袖杂谈 存在主义的生死选择——观《樱桃的滋味》
查看: 4697|回复: 16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存在主义的生死选择——观《樱桃的滋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1-10-27 08:4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远烟空沫 于 2021-10-27 23:35 编辑

  叔本华说过,对于人类来说,最好的安慰剂就是知道你的痛苦并不特殊。有很多很多的人,甚至许许多多杰出的人都像你一样忍受着同样的痛苦和不幸,忍受着这个充满虚无的人生。
  
  一些看上去不太靠谱的事情通常是由中二青年去完成的,可是某一天你会发现有的文艺男中年也会这样干,比如法国伊朗合拍电影《樱桃的滋味》里面的那位眼窝深陷脸上写着“生而为人我很悲伤。”的男主巴迪。
  
  《樱桃的滋味》曾获1997年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1998年波士顿影评人协会最佳外语片奖。导演阿巴斯对我来说是继塔可夫斯基和安哲罗普洛斯后的第三位诗人。戈达尔说过,电影将止于斯人。该片被一些人认为是文艺电影的教科书,也有人认为它太沉闷,在我看来宇宙第一闷片的地位仍是老塔的《乡愁》。樱桃一片不似《乡愁》那样如风景画和肖像画充斥的艺术格调,也不似阿伦雷乃的《去年在马里昂巴德》那样梦幻迷离,而是用一片黄沙的色调和简单朴素的镜头语言打造了充满诗意的影像质感。
  
  电影讲述了一位男人巴迪先生寻找协助他自杀的合适人选的故事。巴迪打算服用安眠药躺在事先挖好的樱桃树下的墓穴里等待死亡,他希望寻找到的人能在第二天早上确认他的生死,如果他没死,就把他拉上去,如果他死了,就用铁铲埋葬他,埋葬他的人可以得到二十万元的报酬。他一路驾驶着汽车行驶在漫漫黄沙上,先后遇到了入伍不久的新兵、工地上的流浪汉、神学院的学生和博物馆工作的老人巴格里。在他说明意图后,士兵怕负法律责任,神学院学生因该事会违背宗教教义都拒绝了他。最后只有巴格里老人为了治疗儿子的病答应了他,但他却用自己曾经自杀最终为樱桃的甜美滋味所挽留的经历劝说他不要放弃生之希冀。
  
  虽然巴迪在老人的劝说下在博物馆外踯躅,心中似乎产生了动摇。但最后当圆月乌云的夜晚来临,犬吠雨落之时,巴迪还是躺在了自己给自己挖的坑里。他仰望夜空悲欣交集泪水涌动,身边伴随着的是电闪雷鸣过后的无边持续的黑暗。忽然天光大亮,接着阳光、绿色(本来整片的调子都是一抹土黄)出现,画面一派生机。大师阿巴斯悠然的站在一架摄影机旁指挥拍摄,不知死去还是活来的巴迪童鞋毫无预警旁若无人并携带香烟降临在了镜头一边。当一切以虚无的方式呈现,突然而至的真实也不无梦幻。在光影与现实间构建联结的虚实交织手法是阿巴斯的拿手好戏。
  
  阿巴斯说过 “我总是害怕因为讲故事而变成小说家。”樱桃开放性的实验悬置结尾表明了他的不确定态度,这种叙事方式让阿巴斯摒弃小说家而成为一个哲人。他关心的不是男主寻死的具体缘由以及他到底是否死亡,而是其故事背后的生死考量带来的普遍意义上的哲学意味。事实上片中从头至尾也没有交代巴迪自杀的真正原因,观众仅从只言片语中感受到了他的“不快乐”,乃至于他的具体个人信息基本也是一片空白,这种被切断社会背景的自杀行为就成了一种纯粹个体生存困境上的抉择乃至人类深层存在意义上的追问。
  
  在存在主义咖啡馆里截取几个语词的话,萨特和自由选择及海德格尔和向死而生必不可少。萨特的“存在先于本质”是传统形而上学的“本质先于存在”的倒置,一种把存在放在本质之上的学说,是针对本质而言的。强调了在荒诞世界中的人的行动的自由选择性,并且由这种自由选择所带来的对应责任最后使得存在主义变成了一种人道主义。每个人的本质既然与自己的选择有关,那么这里就有一种主动性甚至觉醒的意味。
  
  海德格尔的存在是针对“存在者”而言的。海氏的存在表现的是一种“显现”、“存在着”的动态过程。存在是一切存在者得以存在的先决条件,与一切存在者相比具有逻辑上的先在地位。它表示事物的一种动态趋势,是使存在者显示为“存在者”的一个过程。存在不是任何一类可被定义或描述的实体,它和作为某种具体事物的存在者有着本体论意义上的区别。存在和存在者的关系,有些象佛学中的体相之说。
  
  人生是向死而生的旅程,你正视抑或逃避,死亡都在那里。向死而生会衔生出不同的向度,其暗黑系的一个就是“此在”在面对死亡真相时发出了如《局外人》主人公默索尔所说的“既然每个人都会死,今天死和明天死又有什么区别?”这种追问,进而产生世界荒谬人生虚无之感,然后行为上造作出淡漠随便的举动。表面看起来淡然超脱,看透一切,其实本质上是一种绝望。光明系的就是感知到当亡故的此在不再在此了,即此在本身不复存在这种生命倒计时真相时,从而逼问此在存在的意义并由此逼迫出此在的本真存在。但真实的状况往往是,人身不由己被抛到人间,能力有限、内心充满烦恼忧惧。“只有死亡的鼻尖才能让我们感受到生的紧迫。一旦死亡的阴影稍稍放下他的爪子,我们立刻恢复自己的败家子本性。”
  
  加缪曾经说过,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这就是可否自杀。严格来说,加缪并不能算是纯粹的存在主义作家,他的基调是荒谬的。不记得谁说过,人生除却生死无大事,加缪也认为除却这个其它的都是游戏。人生而自由又无往不在枷锁之中。有人曾形容卡夫卡的一生是一只笼子在寻找一只鸟。人生就是由一个又一个鸟笼编织的。卢梭在《爱弥儿》中也说:“我们所有的习惯都在奴役我们,束缚我们,压制我们。文明人从生到死都脱不了奴隶的羁绊。”佛经亦有云:“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每个人,孤独的来,孤独的去,没有替代者。当有一天突然看清这个事实,便觉浑身透凉。
  
  与生死和解的方式不是对抗而是超越,似乎只有宗教才能彻底解决这个问题,无论阿巴斯还是加缪都没有给出确切的答案。在此我想到佛学,佛学与存在主义的不同之处在于在追问本质的过程中,尤其说到终极本质之时,它的离言说相,离心缘相,也就是它的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之特殊性。这是一种非常不常规的方式,大于海氏自创哲学词语的语言革命。无论是外部客观存在还是思维中的存在,在佛学看来都是一种无明导致的分别执着衍生的相似相续相。这种思维中的存在可称作一种法执。在佛学理念中,过度依赖思维世界和语言路径最终指向的还是月亮之手,而不是指月之手所指向的月亮,即诸法实相或说终极真理。必须打破这种常规模式,才不会死于思维语言所设置的障碍。让我们试着从概念中解放出来,专注一个苹果或一杯咖啡乃至自己的呼吸,感受类似禅宗的那种直觉体悟,那么存在就在当下,就是被感知到的在场,存在者和存在会合而为一。这种当下的直觉就如电影中的“清晨我带着自杀的念头出门,晚上我带着樱桃回家。”的樱桃意象带给观众的刹那感悟。怎样在悲凉的生命中寻到一丝暖意,不管樱桃有时候是酸的还是甜的,都是生命当下的滋味。无论是否认识到它的梦幻性,是否能超越它的世俗性,人总是要走下去的,走完命定的密码旅程。
  
  小号这种乐器能让你在一片良辰美景中感到一丝荒凉,所以阿巴斯在片尾用了一首爵士乐曲子圣詹姆斯医院。
  
  片尾的小号声让我想起同样苦中作乐的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二爵士组曲—第二圆舞曲》。而肖氏是个一生都在等待被枪毙的人,尽管用浓郁的俄罗斯风情,优雅的华尔兹旋律,让人感受到涅瓦河畔的浪漫风光,却难掩骨子里的天然哀伤。以乐写哀,曲终人散,人生到头来不过是一支孤独的圆舞。
3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1 踩0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21-10-27 08:49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远烟空沫 于 2021-10-27 09:11 编辑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1-10-27 09:14 |只看该作者
太忙了,刚操作完有贤的跳支舞,退出后你就来了,哈哈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1-10-27 09:17 |只看该作者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1-10-27 09:20 |只看该作者
老剑 发表于 2021-10-27 09:14
太忙了,刚操作完有贤的跳支舞,退出后你就来了,哈哈

是啊,今天也是蛮巧的,我刚发完帖子就发现你的操作了。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1-10-27 09:23 |只看该作者
还是这个好听一些。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243398260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1-10-27 12:19 |只看该作者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肘了。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1-10-27 12:51 |只看该作者
叔本华说过
阿巴斯说过
海德格尔说过
加缪曾经说过
他们都吃过樱桃没?
----樱桃甜中带酸
他们没说过


简池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1-10-27 12:52 |只看该作者
那么多人说的话,你都记的,厉害!


简池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1-10-27 12:54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伊朗政治管控很苛刻,但依然涌现了很多好电影。艺术家如果足够强大,可以战胜很多东西。中国电影不行,因为人太怂。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1-10-27 14:04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没看过~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1-10-27 14:33 |只看该作者
小号这种乐器能让你在一片良辰美景中感到一丝荒凉,所以阿巴斯在片尾用了一首爵士乐曲子圣詹姆斯医院。

———我觉得唢呐也是,无论多欢乐的曲子被唢呐吹出来,我就觉得好像快要被送走似的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1-10-27 16:34 |只看该作者
老剑 发表于 2021-10-27 09:14
太忙了,刚操作完有贤的跳支舞,退出后你就来了,哈哈

辛苦了。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21-10-27 16:37 |只看该作者
读了。晚上先看櫻桃这部电影,另一部谈情说爱改天看。
你看,这就是论坛存在的好处,随时有万能的朋友荐书、荐电影及其他生活小常识,随时有人提醒我们,我们有很多方面的欠缺需要及时充电以补之。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21-10-27 17:36 |只看该作者
这部电影没看过,要去找找,问好远烟!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21-10-27 17:40 |只看该作者
此文有深度,适合晚饭后读。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21-10-27 21:46 |只看该作者
樱桃看完了。
生与死,一个古老而又永恒的哲学命题。电影对其进行了既简单而又复杂的诠释或者探讨。故事很简单,通过智叟的启迪,自杀者顿悟,有了求生的欲望。或者说,自杀止于智者。桑椹与樱桃的诱惑,智叟那个故事,其实和鸡汤没什么区别,这种所谓的启迪,在中国故事中太多了。我觉得主要是顿悟。意象的运用,诗学与美学的混搭,拍得挺好,那种味儿拍出来了。废墟意象,荒原意象,曲折的路径,食腐鸟,不同身份的埋尸者,口令,雷雨,士兵,草与花,还有那清晨时分的太阳……使得电影的叙事充满诗意。
挺好。又结合你的文看下来,谈加缪局外人中的墨索尔,谈哲学与佛学。挺好。就是说,这个简单的电影留给我们很大的思考与想象空间,我们可以当鸡汤,也可以上升到哲学与宗教的高度。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21-10-27 22:0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远烟空沫 于 2021-10-27 22:28 编辑
简池 发表于 2021-10-27 12:51
叔本华说过
阿巴斯说过
海德格尔说过

问好简池。

他们吃没吃过樱桃,这个还真不知道。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21-10-27 22:10 |只看该作者
简池 发表于 2021-10-27 12:52
那么多人说的话,你都记的,厉害!

记性较好。

其实就记个大概,那种大段大段的就再翻一下。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21-10-27 22:12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最近在看这本书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21-10-27 22:14 |只看该作者
大路朝天啊 发表于 2021-10-27 12:54
伊朗政治管控很苛刻,但依然涌现了很多好电影。艺术家如果足够强大,可以战胜很多东西。中国电影不行,因为 ...

是啊,就是越南还有陈英雄呢。

好久不见你了,问候一下。记得替我问有根好,蛮想她的。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21-10-27 22:16 |只看该作者

老电影,今年在上海重映过。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21-10-27 22:17 |只看该作者
拍岸浪 发表于 2021-10-27 14:33
小号这种乐器能让你在一片良辰美景中感到一丝荒凉,所以阿巴斯在片尾用了一首爵士乐曲子圣詹姆斯医院。

...

抱抱我拍,你这是从非洲安全回来了么。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21-10-27 22:1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远烟空沫 于 2021-10-27 22:31 编辑
有贤无垢 发表于 2021-10-27 16:37
读了。晚上先看櫻桃这部电影,另一部谈情说爱改天看。
你看,这就是论坛存在的好处,随时有万能的朋友荐书 ...


是的,三人行必有我师 :)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21-10-27 22:18 |只看该作者
松鸣 发表于 2021-10-27 17:36
这部电影没看过,要去找找,问好远烟!

松鸣晚上好。   可以空了看看。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21-10-27 22:20 |只看该作者
松鸣 发表于 2021-10-27 17:40
此文有深度,适合晚饭后读。

我表示同意 :)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21-10-27 22:26 |只看该作者
远烟空沫 发表于 2021-10-27 22:18
松鸣晚上好。   可以空了看看。

正看呢。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21-10-27 22:27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远烟空沫 于 2021-10-27 22:32 编辑
有贤无垢 发表于 2021-10-27 21:46
樱桃看完了。
生与死,一个古老而又永恒的哲学命题。电影对其进行了既简单而又复杂的诠释或者探讨。故事很 ...



看的真够快的。   难得你还喜欢,要知道一些被美国大片养刁了胃口的观众可能会看不进去的。

“我觉得主要是顿悟。意象的运用,诗学与美学的混搭,拍得挺好,那种味儿拍出来了。废墟意象,荒原意象,曲折的路径,食腐鸟,不同身份的埋尸者,口令,雷雨,士兵,草与花,还有那清晨时分的太阳……使得电影的叙事充满诗意。”这段写的真好。其实巴迪同学最终悟没悟阿巴斯并没有交代清楚,开放式结尾嘛,还带实验性的。主要是令观众们悟了。

是的,此片可咸可甜,可鸡汤可哲学可宗教。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21-10-27 22:27 |只看该作者
深夜遇见阿烟的文字与音乐,在一盏香薰灯前。接受人生孤独与虚无,却丝毫不影响这一刻来自虚无世界遇见的怦然心动。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21-10-27 22:30 |只看该作者
松鸣 发表于 2021-10-27 22:12
最近在看这本书

好看吗?双十一了,你推荐几本。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