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文学 华夏儿女 喝茶随想(1)
查看: 4692|回复: 4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喝茶随想(1)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16-5-11 16:3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茶在亚洲,是一种文化,这话不假。
  茶中极品,那要数到大红袍。大红炮,茶之王者也。大红袍茶树仅有6株,生于武夷岩壁之间,由于生于绝壁之间,人力难及,古时是由训练有素的猴子攀岩采得,天然纯净,一向是“岩茶之首”,传说天心寺和尚用九龙窠岩壁上的茶树芽叶制成的茶叶治好了一位皇官的疾病,这位皇官将身上穿的红袍盖在茶树上以表感谢之情,红袍将茶树染红了,“大红袍”茶名由此而来。 1995年,福建人吴文南以每公斤3万元价格购买了l公斤纯种大红袍,1921年蒋叔南游记中记当年大红袍每市斤价值64银元,而在当时黄金的价格也不过才十几银元而已。
  清未震钧所著《茶说》载:“茶以碧螺春为上,不易得,则苏之天池,次则龙井......” 洞庭碧螺春是我国名茶的珍品,以形美、色艳、香浓、味醇“四绝”闻名于中外。冲饮之时碧螺春“白云翻滚,雪花飞舞”,观之赏心悦目,闻之清香袭人。
  杭州西子湖畔有一座狮峰山,九溪十八涧蜿蜒其间,流水潺潺,云雾缭绕,土层深厚,气候温和,西湖“四绝”佳茗之一狮峰龙井便产自此处。乾隆皇帝六次下江南,其中便有四次来到龙井茶区观看茶叶采制,品茶赋诗,并将其中的十八棵茶树封为“御茶”。
  西湖双绝,除了龙井茶便要数到虎跑泉,用虎跑泉泡龙井茶,色香味绝佳,现今的虎跑茶室,就可品尝到这"双绝"佳饮。
  几大名茶争奇斗艳,所以由这几道名茶派生出来的中国茶艺中的说道也就极多,单说茶种的纯净,现如今虽然大红袍茶由人工无性繁殖,在各大茶庄销售,但真正的极品大红袍却不可能是随处可见的,想一想,总共才有六株真正意义上的大红袍茶树,放眼世界又能有几人有此口福?真正的龙井茶也就仅仅是那十八株乾隆御点的茶树才算得上正宗嫡系,其它钱塘龙井、江浙龙井虽也产自苏杭,却多少有些沽名钓誉之嫌,而真正想品到龙井清香,其最经绝的饮法是用虎跑泉水泡那十八棵御树之茶才算正宗。
碧螺春则是要用扬子江心水才能泡出茶中真味,当年苏轼派小童去扬子江打水泡茶招待客人,小童偷懒,只在扬子江边打了一桶便即折回,苏轼一喝便觉不对,大怒高喝说童子糟蹋了好茶。
  茶,常常与禅道相合,理佛之人只饮茶,现在的茶馆里常是在北墙上印有大大的“茶”字,而南墙上则一定是一个“禅”字,茶与佛理通,有佛家大定的功效,饮茶净心静心,茶道也即禅道,喝茶喝到境界,与佛理也定会有深彻的参化。
  喝茶讲究多,一点差错不得,扬子江心水配碧螺春、虎跑泉水兑龙井,才算茶之正道,就如现在饭店里常常吃得到的“得莫力鲤鱼”,其最正经的吃法是要到松花江畔的得莫力村,由小渔船摇到江心,打上来的鲤鱼及此处的松花江水一起上岸大锅急火的炖起来;再有所谓“东坡肘子”,是当年苏轼选定的村子中出产的六个月生的小猪,且这小猪要不超过七十斤重,只取肋上四两精肉,改刀蒸煮而成,并非按此菜的作法随便拿了块肉做出来便可以称之为东坡肘子的,东北的沾酱菜,也一定是要亲自到东北乡下,才可以吃得到真正纯正的东北小葱沾东北大酱,你若在广东海南的某家小店里看到菜谱上印有“正宗东北沾酱菜”,你大可骂他招摇撞骗。
  当年令狐冲大侠身中巨毒,在船中便被人上了一堂“什么酒配什么杯,如若不然便是暴殄天物”的课,可见饮食之道,在中国,是说道极多的。

3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6-5-11 16:45 |只看该作者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6-5-11 16:47 |只看该作者
能够在这里看到老师的大作,荣幸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6-5-11 16:48 |只看该作者
坐下,慢慢品茶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6-5-11 16:49 |只看该作者
貌似成了免检产品。先顶上去再说…………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6-5-11 16:50 |只看该作者
第一次知道了“大红袍”的历来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6-5-11 16:54 |只看该作者
茶文化说也说不完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6-5-11 16:58 |只看该作者

请吃我们地道的川北凉粉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6-5-11 17:46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刘创这哪里是喝茶随想,分明是不喝茶是想着茶,写了这么一通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6-5-11 17:52 |只看该作者
茶文化



品茶
我不会
端起那过滤了的水
慢慢送进胃



泡茶
我更不会
掌握那水温
轻轻倒进杯
慢慢浸过壶身
虑出的茶水
飘出茶香的味


轻倒
慢品
犹如人生的味
或浓
或淡
慢慢学会自然。
2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6-5-11 17:52 |只看该作者

这是我曾经跟网友去喝茶的过程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6-5-11 18:19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我也说说茶传说吧。是人聚集就有传说,喝茶清闲富贵之人多,附庸风雅之人多。茶叶又是送礼的上选,所以许多传说用以提升茶叶的身价,其实根本经不起辨别,也许这些传说本身就是一种玩笑。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6-5-11 18:27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我喝龙井,就说说龙井吧。传说十八棵御茶是正宗,这就不是事实。若说历史,茶树被封之前,便有龙井,龙井在先,御茶在后,正宗之说便不足信。若说正宗,按照科学来讲,茶树品种一致,气候适合茶树发育,茶叶就是正宗原料。至于龙井制作工艺,只要核心工艺一致,炒出来的茶叶便是正宗龙井。科学讲究的是可复制的流程,标准确定,能够复制,那么制作成的龙井便都是正宗龙井。如果不可复制,意味着工艺无法监控,质量不能保证,即使是狮峰的龙井也谈不上正宗,因为我们找不到鉴定的标准。
2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6-5-11 18:30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至于所谓的哪处水好哪处水坏,更不值得一提。只要水的矿物质含量配比适合泡茶,便是最好的水,化验一下即可,哪里有那么多事。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6-5-11 18:34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中国传统文化深受两大国人劣根性影响,一个是神秘论,一个是功利主义。仔细检查刘创细细道来的茶传说,就知道,这两个因素的影响已经植根于国人骨髓,移风易俗去除糟粕真的是势在必行的大事了。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6-5-11 19:49 |只看该作者
现今的虎跑茶室,就可品尝到这"双绝"佳饮。
~~~~~~~~~~~~~~~~~~~~~
如今要喝正宗的龙井茶难了,"双绝"佳饮徒有虚名了。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6-5-11 19:55 |只看该作者
上个星期天去虎跑茶室钦茶,就二个价,50.100
要了100元的,根本不是狮峰龙井
与服务员谈极正宗龙井时她说------到狮峰村去也喝不到正宗的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6-5-11 20:03 |只看该作者
期待..........二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6-5-11 20:05 |只看该作者
给配杯龙井茶哈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6-5-11 20:17 |只看该作者

两个芽。
好茶。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16-5-11 20:19 |只看该作者

下午说会陆续贴上来。
不过回头想想,那个什么,有关茶的,是个系列,在大马的华文刊物上。
版权原因,我似乎无法原文贴。
另起个类似于书房那个民国拼图的吧,写一个茶的前世今生。内容是我写那个系列的边角剩料。
虽然是剩料,但应该是绝对不会让各位失望。
但愿我能坚持下来。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6-5-11 20:20 |只看该作者
沈盼盼 发表于 2016-5-11 16:47
能够在这里看到老师的大作,荣幸

能不叫老师么……
我和这职业有点不共戴天。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16-5-11 20:21 |只看该作者
刘创驾到 发表于 2016-5-11 20:19
下午说会陆续贴上来。
不过回头想想,那个什么,有关茶的,是个系列,在大马的华文刊物上。
版权原因, ...

ok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16-5-11 20:23 |只看该作者
刘创驾到 发表于 2016-5-11 20:20
能不叫老师么……
我和这职业有点不共戴天。

在写作上,你是老师,天经地义。老师不是专一的老师,是一种尊敬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16-5-11 20:26 |只看该作者
九天行舟 发表于 2016-5-11 19:55
上个星期天去虎跑茶室钦茶,就二个价,50.100
要了100元的,根本不是狮峰龙井
与服务员谈极正宗龙井时她 ...

狮峰,龙井,五云山,虎跑的茶,都可以泛称狮峰龙井。
但还是那句话,真正的龙井冠名,还只是那十八棵钦点的茶树,括号,还死了一棵。其余的严格说全是贴牌。
世界上根本也没有狮峰村这个村子。
想喝相对比较正宗的龙井。可以贴近虎跑周边。或者去梅家坞。
梅家坞的茶室群山环抱,大多是二节小楼,白墙青瓦格子窗。鸟鸣,风声,竹林。一杯茶一局棋一本书,就可以消磨一整个下午。
就是必须自己开车去,坐大巴,只能是随走随看。不如自驾舒服惬意。
至于100元一杯,纯粹的宰人。
在梅家坞也不至于一百元一杯。
这价格,基本上就是机场和晚茶室的消费。但这种地方的茶肯定不正宗。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16-5-11 20:27 |只看该作者
沈盼盼 发表于 2016-5-11 20:23
在写作上,你是老师,天经地义。老师不是专一的老师,是一种尊敬

算了吧。我做过十年老师,离开学校之后,骂人的时候才说,你才是老师,你们全家都是老师……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16-5-11 20:31 |只看该作者
刘创驾到 发表于 2016-5-11 20:27
算了吧。我做过十年老师,离开学校之后,骂人的时候才说,你才是老师,你们全家都是老师……

我的梦想是做老师,遗憾,没做成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16-5-11 21:24 |只看该作者
风清扬 发表于 2016-5-11 18:27
我喝龙井,就说说龙井吧。传说十八棵御茶是正宗,这就不是事实。若说历史,茶树被封之前,便有龙井,龙井在 ...

早在五代时已经有龙井这口井了。
也有茶了。
御封龙井茶那是近代的事。
但是以普遍的说法,还是只能认“正宗”一说。
这个,虽然错误,但却是标榜茶叶品质的一种约定俗成的说法了。
索性也就这么说,这么信了。嗯嗯。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16-5-12 09:5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九天行舟 于 2016-5-12 09:56 编辑
风清扬 发表于 2016-5-11 18:27
我喝龙井,就说说龙井吧。传说十八棵御茶是正宗,这就不是事实。若说历史,茶树被封之前,便有龙井,龙井在 ...


现在的龙井茶就如你所说----核心工艺一致,炒出来的茶叶便是正宗龙井。
                                             ~~~~~~~~~~~~~~~~~~~~~~~~~
非也........近几年龙井村茶民向山下或近地的收购大量鲜茶,用龙井茶的核心工艺一致
炒出来的茶叶冒充正宗龙井,高价售出,龙井茶的好牌口碑就这样自已做倒灶的。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16-5-12 09:54 |只看该作者
九天行舟 发表于 2016-5-12 09:52
现在的龙井茶就如你所说----核心工艺一致,炒出来的茶叶便是正宗龙井。
                               ...

都是茶精,就我门外汉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