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文学 三味书屋 诗想|李犁​215|(转)
查看: 4719|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诗想|李犁​215|(转)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14-11-4 12: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精神创伤成就艺术创作

​​           我对当前所谓爱情题材的诗歌有一种“饱食”的感觉,在矫情和夸张的背后,似于总是带有一种挑逗性。甚至在较少的一些优秀“情诗”中,也不可避免地带着一种虚妄的浪漫和易于圆满的抒情。那些带着灵与肉的颤栗,水与火撞击的声音越来越渺茫。​​我喜欢的爱情诗应该是真实、真切、疼痛和颤抖的。这是一种淬火的声音,带着灵与肉,痛楚和尖厉。它是作者精神极度集中,摈弃了外在的物质和人为的影响,让心灵一丝不挂的坦露和释放。​​幸福出诗人,痛苦出大诗人。因为恋爱中幸福的人每个人都想写诗,不论会不会。但是痛苦中的人更能写出好诗。痛苦中的人更能触摸到生活的本质和诗歌的精髓。幸福和痛苦都是释放,但幸福的诗歌像水满了,渐渐地溢出来。而痛苦会像山洪突然地冲来,在你毫不防备地情况下摧垮堤坝,四处泛滥。所以因痛苦而成就的诗歌更具有冲击力和杀伤力。​陆健在写作《不存在的女子》时候,正是人生的低谷,所以这些诗歌就像从他自己身上撕下的血肉。他在诗中在寻找痛苦的根源,并感叹人在爱情面前的无力,以极端的方式走向爱,以拒绝的方式拥抱爱。爱情是妖艳的罂粟花,是动听的永远不能抗拒的魔笛:“爱情,你象夜间/院子里冬的一响/兄弟们全都挺起身来”。​​没有深刻情感体验的人是不可能做出如此绝妙的比喻。爱情,使人惊恐,却让人永远专注;使人畏惧,又让人永远地为之赴蹈。哪怕爱情粉碎过多少人的心灵,依然有人会开启寻找她的灯盏;哪怕风雪就要覆盖人们的头顶,也会有人依然点燃爱情的火焰。作者对爱情是彻底的,并以绝对的自毁的方式爱护着这一切。这是刻骨的声音,我们可以视为浪漫主义的最后高蹈。生命无谓短长,只要有了爱情,生命便有了质量。瞬间即永恒。​​揭去五光十色的蒙蔽后,我们在这些情诗中会看到一个生活在迥异于日常生活的另一个意义世界里的诗人。一个永久地拥抱内心,真实的全面的痛苦的诗人。爱情在这里不再是完美无缺的圣坛,而是散落在灯光下的碎片。这里爱情失去了和谐、幸福和欢愉,而充满了呻吟,惊惧和破碎。​​真实的内心体验在技术上会抛弃一切人为的技巧,拆掉了语言的栅栏,随着心灵的起伏,倾诉,倾诉,再倾诉。它不在意倾听者的表情,其实他根本就不需要听众,甚至于自己。他象一个精神漫游者,以宿命般地声音释放着自己的梦魇,象把海绵里的水挤出来,他凭借着诗把潜伏在生命中的冲动与疯狂,痛苦与绝望,期待和中伤一古脑地释放出来,从而使伤疤累累的心灵得以医治和释放。​诗在这里不再是沟通世界的渠道,也不是独立的审美形式,而仅仅是记录诗人精神历程的符号,就象承接洪水的河床一样。这里诗的社会功能淡化了,诗歌的“个人化”倾向则加强了。正因如此,诗歌才更真实,更能打动人。​​但是太纯粹了易于破碎,太干净了易于污染。诗人的敏感和善良一旦受到伤害,便会跌入痛苦绝望的深渊。从心理分析的角度讲,当一个人的情感受阻,便会产生一种缺失性的体验(心理失衡),为了获得满足性体验(新的平衡),人就要找到新的力量来支撑倾斜的情感。​对于诗人来说,他摆脱痛苦和焦虑的方式就是写作。通过写作,摆脱压抑获得灵魂的解放和自由,达到平衡、充满、安祥和安静的境界。​​爱情诗就是诗人在倾斜的时间里寻找心灵支撑点这一过程的真实的记录。他们因心理缺失产生渴望,进而在他们的诗歌中充满了幻觉、错觉、时空颠倒以及呓语和梦魇。在这里,臆想与现实,宿命与反抗,敬仰与畏惧,惊恐又流连,  自卑又自恋交织着。使人一不小心,便掉进真实与虚幻,历时与共时,狂想与预感的陷阱里。​​痛苦会让人产生幻觉,把虚拟真实化。陆健在《不存在的女子》一诗中想象在远方,一座安静的小城有一个女子淑贤无双,她常常地给“我”写信,“我”也被她思念感动得热泪盈眶,而她很快就绾好美丽的头发来了:她活泼、可爱,有时/静静地如同端坐高处/似平我早已和她/一道生活,美满和谐/生儿育女她抿唇羞涩/太阳就是从我胸中/升起来的,我多么爱她/多相信周围的人们//墙壁与街衢到处光辉/一年里我度过整整一生/记忆中确确和她/白头到老了……​这亦真亦幻地讲述,使我们觉得仿佛真的有过这样一个梦境般的节日。其实这只是作者更深的孤独中的一种幻觉,是心中期待感形象化的表达。这里,真实与想象的界线被诗歌消解了。使人堕入“盲瞳”之中。尽管这女子并不存在,但这是作者理想的爱情,也是他心灵生活的全部内涵。我们不能把这些视为精神的乌托邦,我们更应看到作者不因受伤而失去期待和力量。同样在这温馨的叙述中,我们看到了血与肉,苦与泪,还有那棵满满地无处奉献的灵魂。​​其实,没有人剥夺爱的权力,可我们为什么总是在歌唱的时候失去了旋律,在说爱的时候失去了爱。为什么理解不能被理解,呼唤不能照应呼唤。世界破碎了,生活残缺了,为什么我们仅仅剩下的一点又被掠走!为什么在我们伤痕累累的心上,留有亲人的刀痕!缺失性的爱情诗正是通过这些失谐的旋律,无序的倾诉向人们暗示这些人生的困惑和情感的不平。其实爱情的残缺说到底是人性的残缺。修复这人性的裂痕就必须让每个人都无私地奉献出宽容和关怀,理解和爱。​​但是不是任何人都能把痛苦衍化为艺术,也不会有人为了艺术故意去寻找痛苦。只有那些经历了苦难的炼狱,并把自己的不断上升为对整个人类的同情,并带着出众的智慧和不泯的良知的人才能够在痛苦中发现美,并最终转化为美。​​当然诗人不是通过诗歌来逃逸,而是想通过诗歌把痛苦化作艺术的彩虹,在艺术的摇篮里让自己和许许多多受伤的心灵获得平静和抚慰。​​屠格涅夫说:“所有的艺术家都或多或少有一番不幸的遭遇,幸福的艺术家在人世间是没有的。幸福就是休息。而休息则创作不出任何东西。”​ ​对于诗人来说,在邪恶和空虚的社会里,写作不仅是他医治心灵的良药,更是一种心灵皈依。正如释放的目的是让心灵找到一个平静的栖息地。通过皈依,他视创作为创造,而创造将给他带来无穷无尽的欢愉和心灵的安适和充实。​​这正如福楼拜说的那样:“唯有创造才是欢乐,唯有创造的生灵才是生灵,其余尽是与生命无关而在地下飘浮的影子。”同时,在皈依诗歌中,他找到了精神的家国,获得了充满、自由和宁静的感觉。诗歌那旷远澄明的境界感染着他,净化着他,使之襟怀开朗,心境平和。从而心灵找到了平衡,灵魂得到了拯救并透视出一种人格的力量。​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4-11-4 12:13 |只看该作者
在皈依诗歌中,他找到了精神的家国,获得了充满、自由和宁静的感觉。诗歌那旷远澄明的境界感染着他,净化着他,使之襟怀开朗,心境平和。从而心灵找到了平衡,灵魂得到了拯救并透视出一种人格的力量。​
这句写得好,无论诗歌还是其它题材,承载的都应该是心灵的一种寄托吧。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4-11-4 13:28 |只看该作者
{:soso_e179:}{:soso_e160:}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4-11-4 18:22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挣扎出美。或许可以这么说吧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4-11-4 19:00 |只看该作者
里西湖的王维 发表于 2014-11-4 18:22
挣扎出美。或许可以这么说吧

返璞归真最美{:soso_e160:}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4-11-4 19:59 |只看该作者
{:soso_e160:}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4-11-4 20:06 |只看该作者
当一个人的情感受阻,便会产生一种缺失性的体验(心理失衡),为了获得满足性体验(新的平衡),人就要找到新的力量来支撑倾斜的情感。​对于诗人来说,他摆脱痛苦和焦虑的方式就是写作。通过写作,摆脱压抑获得灵魂的解放和自由,达到平衡、充满、安祥和安静的境界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4-11-4 20:18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有福自然在 发表于 2014-11-4 20:06
当一个人的情感受阻,便会产生一种缺失性的体验(心理失衡),为了获得满足性体验(新的平衡),人就要找到新的 ...

好诗往往出自伤口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4-11-4 22:57 |只看该作者
悲伤出诗人。
宋陆游的诗句:诗人本自易悲伤,何况身更忧患场。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4-11-4 23:18 |只看该作者
只有那些经历了苦难的炼狱,并把自己的不断上升为对整个人类的同情,并带着出众的智慧和不泯的良知的人才能够在痛苦中发现美,并最终转化为美。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4-11-5 19:23 |只看该作者
好东西要读~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4-11-5 21:16 |只看该作者
哦,这一篇幅,晕一下{:soso_e113:}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4-11-5 21:16 |只看该作者
好歹,分个段啊,
虽然很六苦发帖了,但不养眼哈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4-11-5 21:17 |只看该作者
我喜欢的爱情诗应该是真实、真切、疼痛和颤抖的。这是一种淬火的声音,带着灵与肉,痛楚和尖厉。它是作者精神极度集中,摈弃了外在的物质和人为的影响,让心灵一丝不挂的坦露和释放。​​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4-11-5 21:18 |只看该作者
让心灵一丝不挂的坦露和释放。​​————-说归说,不过,。一旦作者坦露了,又会说作者直白了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4-11-5 21:19 |只看该作者
痛苦中的人更能触摸到生活的本质和诗歌的精髓。————--哦,看来,人不痛苦不好诗!!!???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4-11-5 22:44 |只看该作者
{:soso_e16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