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文学 燕集南亭 我讲小人书(原创)灌个小人书哈,凑个热闹
查看: 5043|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讲小人书(原创)灌个小人书哈,凑个热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14-10-26 17:1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我讲小人书(原创)  


今天看见有个人罗列了一大联名单,说他喜欢看谁谁谁的书;还问大家喜欢看谁的书?有兴趣也发过来一起排排。我当时看着那些人名、书名狠发了一会呆;要说了你可能不信,就他罗列的那几套书名,我一本也没读过;甚至有些连书名和人名都是头一回见到。

由于自个的肤浅,我觉得有点没面子,就瞠目结舌了有一会儿,然后就瞪着眼睛告诉人家:“傻笑两声,大哭三声,蹲下扒堆沙子:‘谁和我扒大旗啊?输了要弹脑瓜崩~~’”那会儿的感觉就象读书人看见乡下两个小混混打架打到我面前来一样,劝怕挨骂,拉怕挨打,不劝不拉不是个道理,竟不知道咋办好了。

所幸我这个人自我调节意识非常的好,且颇有点无厘头的劲头,喜欢云五说山的。就明白转移话题、转移视线要比一句话回不上口更能让人摸不着头脑;再要是拐弯到极点就怎么都不会叫人家话里赶话的扎我两刀,刺我两针。但我实在不知道转什么圈子好?再后来就觉得不如说真话,也叫他们明白明白看连环画都能搬着火车上房梁,怎么讲就怎么是了,兴许就能得着个甜枣;再不济也没空白答卷一张么。

于是就接话尾说我忘记说我也喜欢看什么了?抬手搬脚的,就把床下头每天闲翻的几百本小人书的事给颠对出来,全当是应付考题了。可真说来,我的确是比较喜欢看小人书,因为什么风格都有,绘画、文学编辑等等,一部名著能给你缩减成三十分之一,还叫你看得比原书感觉还好。

据我所知道的,在六七十年代的时候,就有许多名画家找不着卖画的机会,怎么办?那就有画小人书练笔的机会。画不画,当然是要画的了。虽然给的票子少,也不能一个字多少钱的跟您计较,但总能得到点报酬,当工资一说吧。于是乎,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东周列国志、镜花缘、儒林外史等等等,别管你是谁写的,健在不健在的,只要是书就总有人给编绘成小人书发行到各大新华书店去;价钱还不贵,听我老爸那时候讲,一本就几分钱,再到后来也就四五毛钱,怎么也没贵到如今的日本连环画一本要价要到七八块钱去。所以就卖得好,就畅销,老人孩子不看电影画报倒喜欢人手一本小人书,大树边上,太阳光底下,家里家外的,有坐没坐,倚靠歪躺,别管什么姿势,就都看这小人书,就都看得津津有味的。

早些年逢上文化大革命,批四旧、搞五反,小人书也得讲革命,当出的不当出的,那都有讲究。象表现 劳动人民翻身做主人的就出得多,什么《放下你的鞭子》,《什么红灯记》,什么《董存瑞》、《黄继光》、《鸡毛信》、《地道战》、《草原英雄小姐妹》,再有些老一辈革命家、历史人物的传记,那都是畅销书。

再后来,文化大革命过去了,监审也就松了,外国的著作也都一一的给搬进中国特有的阅读刊物”小人书“里头来了。一是它编绘得好,都是挺有名气的画家和文艺工作者编译过来的,就都很有看头,对照着厚厚的大本子谁也说不出什么当掐当拍的刻薄话来,因为编辑得有水平,画得有功底。二是因为价钱很公道,不象时下腰杆子厚实得多得很,就算你卖一大套《资治通鉴》都没问题;那会儿的人家底子都薄,所以就都对这小人书情有独钟,多大年龄的人都不避。

我顶喜欢看的就是《一仆二主》、《瑞典火柴》、《铁环》、《初嫁》、《玩偶之家》了等等,象什么福尔摩斯探案集我是一点都不喜欢。为啥?画得是不错,每篇都画风迥异,叫你单欣赏画面就能醉了;可它编译得没劲,干巴巴的捏着就看不进去,翻不了两页就得丢回箱子里,满眼的都是枯燥、乏味。我想是翻译水平不够。

到八十年代初,也就是我还没明白什么叫字的那个时候,各类的电影、戏曲片、动画片也都给编到小人书里来。以前也不是没有,就是少,象顶上说的《草原英雄小姐妹》,现在提的《大闹天宫》《哪吒闹海》倒是都有,可少,没得几本。等到这门一大开,早些年、后些年的一些动画片就都给重新整理编成小人书了;再加上又把戏曲片也添加进来,什么《三滴血》、《宝莲灯》、《墙头马上》、《攀龙附凤》、《珍珠塔》、《铁弓缘》、《花木兰》...把那经年累月的剧作家们好不容易编成的段子,就都排成电影再搬到小人书里来了。等过了八五年这个半大的门儿,各种民间故事也都一一脱离原有的只有字没有人的16开大本子,纷纷加入小人书的行列来。

小人书有个比较正规的名字叫连环画,可我也好,爸爸、妈妈也好,都不叫那名儿,都觉得叫小人书好,形象。平时闲暇,爸爸总静在一边捧着经书不完的看,妈妈就拖着我倒在床上翻小人书,一边给我念,一边她不是流眼泪就是哈哈哈的笑,弄得我拧着眉毛直怀疑妈妈是不是脑袋出毛病了?嘴里不说,心里嘀咕个没完。等日子久了,我也认识得几个字了,就一个人单看,没想也和妈妈一样,她在那头笑,我就在这边抹眼泪;实在难过得不得了,就丢了书本子扑她肩膀头上哇哇狠哭一气。倒是妈妈和孩子不一样,孩子不知道怎么回事,妈妈可就知道来劝来安慰,总要弄得破涕为笑才算安心。待得又高兴起来,看书的劲就又再上来,于是,再拣起一本,闷头又看。

家里旁的书也有,也多,可总是不及这小人书看得多,看得快,容易领悟得明白。所以,我从小到大,最喜欢看小人书。由上一代积攒到我这,排排床底下有三大箱子,几百本。虽然后期小人书不出了,买不得了,但我搬到哪,它们就跟到哪,什么扔了都不扔它们。

记得每每买过,就必得在封二处写上”某年某月某日,我我我的名字,于何处购得此书”;然后夹上书签收存。但字写得不好看,每每又被老爸批评得满脸通红,可过后依然故我,写字继续大划拉。

今天是实在没得应对人家的话头,要说自己看过的那几本书吧,总觉得我看过,人家也必得看过,说不说都没什么趣头。要说就总得说些别人不说的,看得少的。想来想去,就这小人书看得多看得久,想是一路活了二十几年,大概没几个人能象我似的能把小人书翻到这个年岁。也是得意,得意到自己在这别人觉得挺幼稚的圈子里能混到今天,也算是一绝了。您说,我干吗不实实在在地罗列罗列呢?何况这小人书它真就好,比时下那些上午看完,下午忘记啥名的卡通书不是强上一万倍么。再何况,它还是我们中国的土特产呢;今天能有机会畅快一说,心里头还真叫舒畅呢。

2005.7.5日23:16分时代论坛/注册名:烈火的轻云

人家不叫俺把随笔、散文发在评论版,可我就在这写的呀,所以,我还发这儿,叫她生气我也好偷着乐。

阅读的光阴(原创)

江水徐徐推行着上岸,嘈嘈切切着在细碎的沙砾中挤出花白的泡沫,一番平静之后又退去,夹着登岸的优游宽怀而走,返回它的根基,续向东流。我在船中时感舟身起伏,顶上日光又为温热暖人,搁下书卷平静地望水奔流,波光粼粼而舞,往昔的记忆星星点点闪烁脑海————

记忆往昔故事,胶皮糖一分钱一块,租借一本小人书只要二分钱便可书不离手,从清晨看到黄昏,摊叔不去,那么总不释手。近家不归家,道远路旁也有茶摊野肆,二分钱一碗,三分钱管够。那时候呀,几个小伙伴你装了一肚子水,我装了一肚子水,均是自觉饱了,互相敲拍你嬉我笑犹为惬意。

旧时钱厚家贫,每天能得一角钱,家境稍好者可得五、六角钱。一角钱买不得一本小画册(小人书),攒一两日方可如意。同院伙伴一起出行时就将各自的钱财交出集合,遇车坐车,街里有商店,五光十色总是勾动人心。只是买书,合了钱便可买可心的小书,一群孩子柜台下唧唧喳喳、争这喊那。

书买到,三五个小头发聚集一堆,你摸摸新书面,他摸摸新书面,心里都谨谨慎慎,止不住欢欢喜喜。

说好了,出钱多者先看,余人衔尾,钱最少者至末才读,归属也是末尾。然谁不思趁热抢鲜,又是你争我抢力赢者胜。日久,我家里书页残破的小书就愈发摞起,懊恼的心情一见可知。

捧书回家的时候心情很差,觉得很是倒霉,成了破书们最后的主人。如今才觉大占便宜。书是早已看破抢破,却能长久而读,再没有另一双手搁上热切的眼神候着夺开的快捷。而书中的故事也就随着翻阅遍数的增加越来越深地印入脑海,以至于过了十年、二十年,几乎每一幅画页仍能津津乐道。

然而心意总是向崭新的方向走,得一堆旧书总不是滋味。渐渐就谋了心不去合钱,也不去摊头借读,一天天攒起来。攒得短暂,就买两角六分的书;攒得略久,便买五角一分的《丁丁历险记》;像《仙罐》,只须一角二分,也要两天的工夫。

买得了新书,捧到家还是崭新,那种欣喜便再也不屑摊书的破烂、争读的焦灼。

回到家,母亲不行碰,父亲不能摸,供奉一般摆在那,人在一边美孜孜的望,边自语:“真新、真新......”越发爱那鲜艳的色彩,直愿守着不离不弃。母亲催饭催得急切,方才醒悟早已饿得不行。于是恳求母亲用干净的纸张包好书皮,再忍饥捱饿用笔细细描下隐约透露的书名,恭恭敬敬摆上书架,忙也似地冲去厨下抢食。

上午出去,中午到家,人已饿得有气无力,然为书故,只是欢喜。

母亲见我寻饭吃来,就叫我洗了手进屋坐等,她去厨下将留好的饭菜端进房间。再摆上学习用的小桌,唤我在床上吃用。然而许多时候,饭菜的香气却抵不住疲乏的倦意,人已饿得前心贴了后心,却常是没有力气再吃,扒不了几筷子饭,人就倒在床上昏昏欲睡。

母亲见我疲乏,就撤了饭菜、桌子,再脱我衣服鞋袜,将人扶进里床搬正,头下垫枕头,身上盖被子,又洗一块温热毛巾为我擦拭脸上的浮尘。

母亲做的事情半梦半醒之间我也都知得,却只是懒得动,任凭母亲将我袋子般翻来搬去。待擦过面,略微清爽一点人就入了梦乡。

睁眼了,人已有了精神,于是大叫大嚷向母亲讨饭吃:“妈,我快饿死了,给我留饭了吗?”全然忘记睡前正用筷头扒饭。母亲便讲足可撑死一头大象。却不许我在床上吃了,定要出去洗手洗脸,到厨房自食,一切优待均没有了。

那年月,书的种类没有现下为多,人涉及的领域也不见广泛,总是局限于有限的几种读物之中;像“儿童文学、青年文学、电影创作、花城、连环画报、富春江画报、民间文学......再就是父亲单位图书馆里数也数不尽,天天妄想全部搬回家中的一架架山一般壁立左右的各种小说故事书。

真正的好书图书馆里才有,所以家里也办了借书证。馆里凭证每次最多借三本书,归还时间不限。由于这个好处,有些人家就昧了心眼借走好书不还;过一段时间便说书、证都丢失了,重新要求补证。

丢书丢证的事情报上去,图书馆里也未为严肃处理、罚款赔书,只是申明要多等一年时间才能领办新证。

按父亲的话讲:“做物质上的惩罚,不如在精神上折磨。骗书的人多半是个书痴,几本书不够欣赏一辈子的,更难知架有好书而不先睹为快。这一年时间便足可使其终生不犯同样的错误。”

父亲的话果然验证,真有人忍耐不住读书的欲望。不过一二月,至多三五个月就拿着“丢失”的书、证到图书馆去归还,声言万千辛苦找回来了,并要求立即就可以重新借阅。

邻居杨大爷是图书馆的管理员,好几次与父亲笑谈那些书虫的行为。对于那些表现较好,还书较早的人,图书馆告之隔三日可以借书;太久还书者则要再等半年才可借书。若是有人纠缠不休,定要立刻借书者,则改为两周或一年后才可借阅。日子一久,图书馆办过三年,借书不还的现象就趋于绝迹了。

从前的物质生活不比如今优厚,电视、收音机也不是家家都有,播放内容也相对单调;又无太多的娱乐活动。是以,爱读书的人比现在多几倍都不止。书能给予单调的生活更多乐趣、知识和想象的空间。读书是那时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份调剂品。人们也时时坐在一起讲书,或独自坐在院里架下沉吟。

那时的我,总是捧了书卷白日黑里的做梦,随心所欲的畅想,假如有一天......

现如今,书店架上的读物比从前多了十几倍不止;打开电脑,可看也不要钱的网络书库到处都是,千年万年的事再不必去图书馆里翻查密密麻麻的书签,简单得只须输入一个类似相关的词句就有数不清的读物任你翻阅。

然而阅读的乐趣,在电子书前变得少了,空虚得手里摸不到光滑的书皮,听不见“刷拉刷拉”翻动纸张的声音,鸡爪子般动作的手指扣着鼠标徒劳地转动着拨轮儿。底里有一些叹息,劳累的眼睛不得不在大大小小的字前接受着电子时代的辐射,视力比读纸卷时更差了。

看电子读物眼睛受到的影响大于捧起一本书卷,接受电子辐射过多,大脑也会有所损伤,记忆力会衰减。

于是醒悟了,回过身再去买书架上实实在在的图书。虽然从前一本很厚很有味儿的书才几元钱,如今却要十几元或几十元,甚至动辄上百元。但书是一定要读的,与其承受精神上的折磨还不如负担经济上的压力,到底无悔些。

富裕日子有人有,清苦日子也有人过。许多过好日子的人不爱读书了,许多日子过得艰难仍要攒钱买书的人还是不少。每每得到一本心仪许久的书时的心情,那种喜悦感竟比幼时还要强烈。

偶然的机会也能趁书市开放的机会挑拣几本发行年代较久的书籍。这样的书或许不及新发行的书来得顺时,不过未识的内容永远都是新鲜的。买过一套梁启超的《饮冰室》,书上标价是三十四元,我只花了三元四角。打一折的书,永远不褪色的文学,这样的好事哪里去找?既非是学者身份,就不去钻研高深的理论,能为心阅便已满足了。

时人爱标榜,读书亦不得落伍于人前。究竟读过几遍,揣摩多少真属于自家的心得,偏只有鬼知道了。以书名来自我标榜者终是不少,动辄人前摆放炫耀一番,我辈只有汗颜,出不全那许多名目。只是死读书,也常不记得谁人所作,傻心的琢磨内情。

时人爱外秀、内秀均成,我却连个内秀也不敢自专,可谓实在草包。

复想一折书的事,不免由衷感激现时爱吃快餐的人们,庆幸如此陈腐的书籍没有卖净,积压到我可以低廉的价格获得可心的读物。世相呈现出“公道”的诙谐,巧妙地调整着世人与时间的面目。

至此,我宽怀微笑,就在舟上仰面高声:“人心如此广博,世界多么自然。”一如眼前江道蜿蜒曲折,江上舟帆往渡而行,波涛驻岸,草木陈情,人生于此,又将体会多少阅读江天的情怀呢?舟不自横,流水依旧东游去......

2008年7月20日晨7:18分秋色文学论坛/注册名:火的轻云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4-10-26 17:23 |只看该作者
你说的那几本小人书
俺也都看过
看来咱们是同龄人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4-10-26 20:57 |只看该作者
先顶贴,稍后欣赏。{:soso_e160:}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4-10-26 22:42 |只看该作者
文字好长呢,待静下心来慢慢欣赏。{:soso_e160:}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4-10-26 22:42 |只看该作者
楼主的名字很有趣{:soso_e113:}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4-10-27 11:50 |只看该作者
最早看的小人书是随唐演义,还是断断续续在亲戚家看的,真吸引人。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4-10-27 19:45 |只看该作者
读书世象,一一呈现,先生是有心之人。问好!{:soso_e160:}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4-10-28 10:26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怜花绣屏 发表于 2014-10-26 17:23
你说的那几本小人书
俺也都看过
看来咱们是同龄人

我是七十末,你也是吗?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4-10-28 10:30 |只看该作者
端木 发表于 2014-10-26 22:42
楼主的名字很有趣

哈哈,谢谢哈!
我是大胖猪,我在这个论坛有一堆名字,但是不会自己顶自己,都会提前说明。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4-10-28 10:3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消息小猪 于 2014-10-28 10:37 编辑
桃花灿烂 发表于 2014-10-27 11:50
最早看的小人书是随唐演义,还是断断续续在亲戚家看的,真吸引人。

我先看的评书本《说唐》,后来看的小人书,再看的演义本。还是小人书好,书画两全!


我是大胖猪哈,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4-10-28 10:39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消息小猪 于 2014-10-28 10:42 编辑
残雪 发表于 2014-10-27 19:45
读书世象,一一呈现,先生是有心之人。问好!

先生如何敢当,其时用心,不过坦白快活。

问好君子!{:soso_e163:}
忘记交代,在下大胖猪也。十分喜欢起新名字,以合心意,以资灵感。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4-10-28 11:09 |只看该作者
消息小猪 发表于 2014-10-28 10:26
我是七十末,你也是吗?

我是70初{:soso_e113:}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