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时事 六星杂谈 每天阅读《菜跟谭》
查看: 6072|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每天阅读《菜跟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13-3-13 08:3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空谷的回音 于 2013-3-13 08:45 编辑


《菜根谭》

是明代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具有三教真理的结晶,和万古不易的教人传世之道,为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对于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其文字简炼明隽
兼采雅俗。似语录,而有语录所没有的趣味;似随笔,而有随笔所不易及的整饬;似训诫,而有训诫所缺乏的亲切醒豁;且有雨余山色,夜静钟声,点染其间,其所言清霏有味,风月无边。




【一】处事要道,不既不离

       【原文】   处事不宜与俗同;作事不宜令人厌。亦不宜令人喜

    【译文】
  为人处世不应该同流合污,也不应该标新立异;做事情不应该使人厌恶,也不应该故意讨人喜欢。
   
【评析】
     把握处世的尺度是很难的,因为这样需要良好的道德水准,还要丰富的人生历练的经验作基础,不同流合污,不阿-奉承是对的,但还有尽量避免小人的打击排挤;至于标新立异、故作清高至人而见而讨厌,另常人觉得是怪物也不足取。
     君子不惧小人恶,但也应当保持自已的人格而不哗众取宠,装点门面。如果君子处人世持美得却行事另人厌,岂不有失本意,什么事走向极端就是走向反面。
      不即不离就象是浪和水的关系,同一个性质,但表现行态不同,在相容的情况下相处,保持各自的样子。
【二】退即是进  予即是得
【原文】
  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张本;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是利已的根基。
【译文】
做人处世懂得谦让一步是高明的做法,因为表面上的退一步,往往是实质上的进一步的基础;待人接物能够宽厚的人有福了,因为便利别人其实就是便利自已的根本。

  【评析】

为人处世宽厚,虽然有时的退让和宽容的建立在自已苦忧的基础上,也应该把快乐让给别人。
宋代范仲淹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才应是修养品德和心性的方向。乐的结果可能转化为苦,苦的结果可能转化为乐,苦乐相循是自然法则,其理恰如日月星辰的旋转。一个不能吃苦的人万事难以功成,苦尽甘来乃是不变的真理,名利地位固然能鼓励人奋发向上,但是假如过分重视名利,有时也会给人带来无限的苦恼,通常所说的知足常乐,就某种意义来说显得有些消极,但对于那些追逐名利地位而贪赃枉法的人,这句话乃不惜为至理名言,。
    因为:“让一步”“宽一分”待人处事是把苦留个自已,把功把名给别人,这种牺牲精神可以求得自我的精神慰藉,也足以赢得世人的敬重,反过来说,这样种敬重也算是自已的得吧!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3-3-13 08:37 |只看该作者
【三】让名远害    归咎养德
【原文】
完美名节,不宜独任,分些与人可以远害全身;辱行污名,不宜全推,引些归已,可以韬光养德。

【译文】
完美的名誉节操,不要一个人独自享受,应该分一些给人,才可以避免灾祸发生在自已身上;污秽的行为恶名,不要全部推卸给别人,自已应该承担几分,,才能够收敛光华修养品德。


【评析】
做人不能只沾美名,害怕责任,应该敢于承担责任,承担义务。从历史上看,一个人有伟大的政绩和赫赫战功,常常会遭受他人的妒忌和猜疑,历代君主多半都是杀戮的开国功臣,因此才有“功高震主者身危”的名言出现,只有象张良那样的功臣,功成身退善于明哲保身的人防患于末然。所以君子都宜明了居功之害,遇到好事,总要分一些给其他人,绝不自已独享
否则易招致他人的厌恨,甚至杀身之祸。网名名节的反而就是败德乱行,人都喜欢美誉而讨厌污名。
污名固然能毁坏一个人的名誉,然而一旦不幸遇到污名降身,也不可以全部推给别人,一定要自已面对现实承担一部分,使自已的胸怀显得磊落。只有具备这样涵养德行的人才算是最完美最清高脱俗的人。让名可以远害,引咎便于韬光,这本身就是处世的一种良策。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3-3-13 08:37 |只看该作者
【四】抱朴守拙  涉世之道

【原文】
涉世浅,点染亦浅;历事深,机械亦深。故君子与其练达,不若朴鲁;与其曲谨,不若疏狂。

【译文】
  通常处事经验比较浅的人,所沾染的不良习气也比较少;而历练经验比较丰富的人,所懂得的奸谋手段也就比较多,所以身为一个坦荡的君子,与其精明老练熟悉人情世故,不如淳朴鲁钝,做个诚恳正直的人;与其拘泥小节处处谨慎,不如率性狂放一些,反而来得畅快淋漓。

【评析】
   对刚刚跨入社会的人来讲,存在一个怎样适应社会的问题,因为处事经验很短浅,还没被浮世的恶习所感染,即使已经感染也不太深,这种人自然还能保留纯洁天真的本性,而经历了人间种种浪涛,历经了人间艰难险阻的人,经验积累比较多,相应地城府也比较深,
    社会是一所大学校,人生是一个大舞台,涉事深的人有成功和失败中积累的经验,帮助人们在社会上遇到的种种问题,经验有好有坏,吸取教训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得到负效应。有的人从消极的不好的方面去积累经验,品格便逐渐发生质的变化。这种人往往心存险诈,任何坏事都敢做。
   从这个角度来讲君子遇事不要只求练达,应特别注重抱朴守拙的忠厚作风。太讲究练达和园通,就会失去本性,变成一个老奸巨猾不受欢迎的人。如此不如保持一切不加修饰的淳朴面目。练达,曲谨与朴鲁,疏狂都是相对的,在一味追求金钱权利并为此尔虞我诈,你死我活的情况下,多些真情,多些真诚,多些朴实,多些洒脱是很可贵的。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3-3-13 08:37 |只看该作者
【五】闲时吃紧   忙处悠闲
【原文】
天地寂然不动,而气机无息少停;日月昼月而奔驰,而贞明万古不易。古君子闲时要吃紧的心思,忙处要有悠闲的趣味。

【注释】
天地看起来好像寂然不动,其实充塞在里面的阴阳之气仍不听活动;日月虽然日以继夜不断的运转,但它的光明自古常久不变。所以君子闲时要有应急的准备,繁忙时要有怡然悠闲的情趣。

【评析】宇宙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动静相同,运动不停如此才能完成宇宙的旋转,这是宇宙变化无穷的根本法则。即一个人要有闲暇无事时存有应变之心,忙碌紧张中要有忙里偷闲多争取日常生活中的雅趣。闲时吃紧,安居思危,未雨绸缪。
     做事要有长远的考虑,欲速则不达;人应该珍惜自已的生命,不浪费自已的时间,自已的人生之路靠自已去不停息地奋斗。
故这里闲时是相对的,不表明自已为理想而拼搏的思想停下来。遇到事情头绪多,不应当盲人摸象一样分不清层次,不考虑效果,要在忙中静下来,深思自已的路子对不对;学会调理自已的情绪,不至于盲目;通过生活的乐趣来平衡自已的身心。总而言之,要保持“吃紧时忙里偷闲,悠闲时居安思危:的境界,并使自已处理事物的一个基本方式。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3-3-13 08:38 |只看该作者
【六】责毋太严  教毋过高

【原文】
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收;教人之善毋过高,当使其可从

【译文】
批评人家的过失,不要太过于严厉,要想一想他所能承受的程度;教人家做善事,不要要求过高,要让他实际做得到才有用。

【评析】
在处理人际关系中应当有些儒家思想。儒家在人际关系上最讲究“恕”的关念,“恕”就是宽恕 、原谅。在此基础上要考虑对方的能力才智,能否接受你的教诲和批评。对方接受的能力有限你的批评实际上是零。“恕”不是无原则的宽容不管,而是要充分考虑对方的承受能力。
   往往在现实中,有点人责备人的过失,唯恐不全,抓住别人的缺点便当把柄,处理起来不讲方法,不讲效果,而图一时之愤。而诲人者要么期望太高,要么把自已的意思强加于人,要么成长心切,不顾实际填充别人装不进去的东西,不考虑实际效果,这是责人和教诲时所部足取的。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3-3-13 08:38 |只看该作者
【七】知退让一步  加让三分

【原文】
人情反覆,世路崎岖。行不去处,须知退一之法,物加让三分之功。

【译文】
人情轻薄变化无常,世路不平崎岖难行。走不过去的地方,也务必要给予人家三分的便利,才能逢凶化吉。拥享福分。

【评析】
为人处事必须学会谦让,不能处处争强好胜,不能事事出头露尖,难行的地方退一步或许海阔天空。人生得意的时候也应该把功劳让给人一些,不要居功自傲,不能得意忘形,何况人类的感情复杂无比,人心的变化也是层出不穷。
   今天认为好的东西,明天可能认为是丑的,今天认为是可爱的东西,明天认为是可恨的。所谓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也就是人情反复,世路崎岖的道理。当年韩信微贱时就深深体会到个中心酸。尤其世路多险阻,人生到处都有陷阱,这就要培养高度的谦让美德,遇到行不通的就不要勉强去做。换句话说人生之路有高低、有曲折、有平坦,当你遇到挫折困难时,必须鼓足勇气继续奋斗,当你事业飞黄腾达时,不要忘记那些贫苦的人,因为这样可以为自已消除很多祸患于未然。这样,知退一步之法,明让三分之功,不仅是一种谦让美德,而且也是一种安身立命之法。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3-3-13 08:39 |只看该作者
【八】忧勤勿过    待人勿枯
【原文】
忧勤是美德,太苦则无以适性怡情;澹泊是高风,太枯则无以济人利物
【译文】
忧思愁虑是一种美德,但如果过度劳苦,会使得性情抑郁无法开朗;淡泊寡欲是一种高尚节操,但如果过度冷淡,便无法帮助他人进展事情。

【评析】
什么事情都讲究适度的原则。“富贵如我如浮云”,心境也就自然平静清凉,如此无忧无虑该是何等飘逸潇洒,不过什么事情都不要走极端,假如以淡泊为名而忘记对社会的责任,忘记人间冷暖以致于自我封闭就不对了,甚至不管他人瓦上霜而自私自利,就会被人视为没有公德没有社会责任感甚至有害于社会,这样就会被社会大众所唾弃。   勤于事业,忙于职业是一种美德,是一种敬业精神,但如果陷于事物圈而不能自拔,如果因无谓的忙碌而心力憔悴,而失去自我是不足取的,因此儒家思想主张中庸之道,主张任何事物都要维持均衡状态。六主惠能说禅时曾讲;“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可见人对于分内之事要全力以赴,但是,对于与生俱来的本能之性也应该善加维持,太苦或太枯就失去生活的乐趣,要自然保持自我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3-3-13 08:39 |只看该作者
【九】警世救人   功德无量

【原文】
士君子贫不能济物者,遇人痴迷处出一言提醒之,遇人急难处出一言解救之,亦是无量公德。

【译文】
一个有学问、有操守的君子,虽然贫穷无法接济他人,如果碰到别人执迷不悟时,能用一句话去提醒他,碰到别人有危急困难时,能用一句话解救他,也算是无限的大公德。

【评析】
人们有一种传统习惯,仿佛救助别人要么做事,要么助钱,要么出力,很重视有形的东西。对于出个点子,指点迷津用道理欠戒一番等等的无形东西,往往忽视。仿佛只想读书层中才重视学识广,境界高的人出的点子和讲的道理价值。
  古代社会,文武重臣往往有自已的幕僚出谋划策。随着社会的发展,给人帮助的人多种多样,尤其是无形的东西如知识,智慧和经验日益受到重视,出点子服务逐步走向一般民众,走向有序、有偿、有效的轨道。知识和经济挂钩,可以按照时间计量,如请律师为你分析一下案情,让能者为自已的公司出一个促销策略。尤其在商品经济下市场竞争中,更需要的是人的智慧,有用的点子,即人才越来越重视。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3-3-13 08:39 |只看该作者
【十】骄矜无功,忏悔灭罪



  盖世功劳,当不得一个矜①字;弥天②罪过,当不得一个悔字。

  【注释】①矜:骄、骄纵。南史郑绍叔传:“性颇矜躁,以权势自居。”②弥天:满天、滔天。阴符经:“卷之藏于心,隐于神;施之弥于天,给于地。”

  【译文】即使有盖世的功劳,也承受不住一个“矜”字的消抵;纵使是滔天的罪过,也承受不住一个“悔”宇的赎折。

  【评析】陶觉说:“勿夸我能胜人,世间胜我者甚多。”俗语常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两句话,可为“骄矜无功、忏悔灭罪”作最浅显的说明。骄者必败,而且积极进取,立德、立功、立言,是人们理性生活中的分内事,以之夸耀于人,未免不知生活的目的、生命的意义。另则,知过能改,善莫大焉,内心悔念一动,可以为孝子,可以为义士,以前的罪愆都可以从此赎回。人生在世,不是向善,就是向恶;善德足以膏泽百世,恶行终是害人害己,想要做一个人真正的人,不能不细细省察。


对国家树立大功,并且是天下万民崇敬的英雄人物们,若是夸耀自己的功勳,当这念头一起,他的功劳就完全从人们心中失掉了。古人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就是说要死去多少的兵士,才能成就一名大将的功勳。能时时有这个念头,就是道德高尚的人。因此,切切不可自己内心持有一个「矜」字,使声名受到恶劣的影响。
    再说到天与人都憎恨,宇宙间不容的大恶人,如果能心底发出最真诚的忏悔,改过自新,洗心革面,那麽一正其心,恶念便消,所有罪过也就免除淨尽了。
    佛经说:「罪性本空由心造,心若灭时罪亦亡,心亡罪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意思是要我们自内心改造、淨化、建设才有办法。
    故从善恶完全繫于一心,由一念的动机而成。一念会变为善,一念也能为恶,所谓一念之差,可以上天堂,可以入地狱,真个可惧可戒。虽然善恶在表面不同。但都是心在作祟而左右摇动,犯罪与作恶的人。设若一旦幡然醒悟,痛定思痛,改过自新,同时也可把罪孽消去,而遗留下来的便仍是本来的善心。所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就是复见了他的本性。
    所以,过去有一句话说:「憎恨罪,不憎恨人。」因为犯罪的人也具有善根,如果能发动善心,改过向善,就变成无罪的人了。最不好的莫过于存罪而不知悔过自新,不能重新做一个正大光明、行为磊落的人,这才是莫大的耻辱啊!
    总之,不骄慢、不邀功是很重要的事,而做人最重要的是时常检讨一己的行为功过,不论何时,要虔诚忏悔罪过,日新又新,做一个新生的人、善良的人和安贫乐道的人。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3-3-13 08:42 |只看该作者
发了这么多,真得好好学习,待我仔细看来!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3-3-13 08:43 |只看该作者
是菜根谭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3-3-13 08:45 |只看该作者
益阳乐平 发表于 2013-3-13 08:42
发了这么多,真得好好学习,待我仔细看来!

{:soso_e121:}{:soso_e160:}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3-3-13 08:46 |只看该作者
九天行舟 发表于 2013-3-13 08:43
是菜根谭

转来的{:soso_e181:}{:soso_e160:}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3-3-13 09:14 |只看该作者
菜根谭比肉末粥养生!{:soso_e179:}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3-3-13 12:11 |只看该作者
昊哥 发表于 2013-3-13 09:14
菜根谭比肉末粥养生!

那是,不过有些思想太保守,而且事不关已高高挂起不是我辈思想。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3-3-13 13:21 |只看该作者
{:soso_e113:}我枕边就是那本书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3-3-13 14:36 |只看该作者
来自水星球 发表于 2013-3-13 13:21
我枕边就是那本书

里面很多思想 我不苟同{:soso_e16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