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时事 六星杂谈 马谡是自杀!
查看: 2143|回复: 5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马谡是自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4-4-14 08:46 |显示全部楼层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街亭之战疑案集解之四》
                                                                                          作者:闻所欲闻

                                                                                      四、马谡是怎么死的?
       见此疑问,一般人会说,这还用问,不是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嘛!不然,——“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那是《三国演义》或者戏曲里的事。我说得是历史上真实的马谡是怎么死的?
       据《三国志·马谡传》记载:
      “建兴六年,亮出军向祁山,时有宿将魏延、吴壹等,论者皆言以为宜令为先锋,而亮违众拔谡,统大众在前,与魏将张郃战于街亭,为郃所破,士卒离散。亮进无所据,退军还汉中。谡下狱物故,亮为之流涕。”
      《三国志》这个记载有忽略。据我的《街亭之战疑案一、二、三》文章叙述,马谡军的一部分破围而出,“士卒离散”,马谡有没有回到街亭的诸葛亮大营?陈寿没有说。
       当然,连诸葛亮有没有到街亭陈寿都不肯说(陈寿当然知道得很清楚,因为陈寿父亲是马谡的参军,逃回来也被诸葛亮施以髡刑),马谡有没有像王平那样回到街亭的诸葛亮大营就更是无从知晓了。既然我们不知道马谡是怎么“下狱”、在哪“下狱”的,就必须依靠已有的史料推论一下这个“谡下狱”的时间、地点,这个史实对于马谡的死亡真相破解很重要!
       据《三国志·向朗传》,向朗建兴五年随亮驻扎汉中。“向朗素与马谡善,谡逃亡,朗知情不举,亮恨之,免官还成都。”
      按向朗一个文人,没有随诸葛亮北伐的必要而论,“向朗素与马谡善,谡逃亡,朗知情不举”=马谡没有像王平那样回到街亭的诸葛亮大营,而是直接就逃回汉中!并且到汉中的向朗处“报到”过。之后诸葛亮回到汉中,把马谡逮着“下狱”。
      也有可能马谡是回到街亭的诸葛亮大营,接着回到汉中被“下狱”以后逃亡,而“朗知情不举”,有不少历史研究者是这么认为滴。这种情况不在我的考虑范围内,因为这种情况可能性较小,且有证据表明与其它史料相冲突。历史研究不能简单思考。
      马谡被“下狱”以后,接着就“物故”了!
      “物故”:不明原因的死亡。
      如果马谡是在监狱死亡,又不明原因,就有这三种可能:1、伤病死亡。2、意外死亡。3、自杀死亡。
      1、伤病死亡。马谡既然能够从街亭千里迢迢直接跑回汉中,很快伤病死亡的可能性就很小了。
      2、意外死亡。马谡在监狱绊了一跤,头撞墙上血直冒?这种可能性也很小。
      3、自杀死亡。我们来看看马谡自杀死亡的可能性有多大。据《三国志·马谡传》:
      “谡下狱物故,亮为之流涕。良死时年三十六,谡年三十九。襄阳记曰:谡临终与亮书曰:‘明公视谡犹子,谡视明公犹父,原深惟殛鲧兴禹之义,使平生之交不亏於此,谡虽死无恨於黄壤也。’于时十万之众为之垂涕。亮自临祭,待其遗孤若平生。”
      这一段记载很有详细琢磨的必要。
      马谡“临终与亮书曰”不是在刑场上。如果马谡是在刑场上跟诸葛亮交代后事,临刑之前大呼——“二十年以后又是一条好汉!”,或许“于时十万之众为之垂涕”还有一点逻辑,英勇就义嘛。
      这马谡是在狱中死亡,又背负败军之将、逃跑将军之名,咋滴会有“于时十万之众为之垂涕”?就算是诸葛亮亲自为马谡祭奠、哭泣(“亮自临祭”、“亮为之流涕”),围观百姓兵众也不会“为之垂涕”呀?
      有见到人家哭坟,然后不管三七二十一,跪倒就哭的人吗?那除非是专业哭坟的“哭手”。现在就有这种职业哭手,被人花钱请去,天天哭祭、哭坟,好像死得都是自家人,“伤心不已”。
      那么为什么诸葛亮哭马谡,至少有一部分围观百姓兵众也会“为之垂涕”呢?反推一下:马谡必有能使人感动天下的行为,方能使围观百姓兵众“为之垂涕”不是嘛。
      什么样的英雄行为附在马谡身上了?马谡在被下狱前也未做什么感天动地之事,相反是个败军之将、逃跑将军,马谡又是在监狱“物故”死滴,死之前也未留下什么丰功伟绩,那么,最后能够有感动,就只有死的感动了!
      关于死的感动有许多:
      战场就义、刑场就义,见义勇为,锄奸打恶,……
      二流性质死的感动有:
      冤死、弱者被杀、……
      再有一种特殊的死法,人们对其的评价随时代而变化,就是“自杀”!
      如今的年代,自杀几乎被人所不齿,比如那些为脱罪的自杀、妈宝自杀。就是抑郁自杀、厌世自杀也不为人所尊重。
      古代人对于自杀的评价却不与现代同!特别是古代有一种自杀行为,如今所见凤毛麟角。看《史记·刺客列传·聂政》记载,有“聂政刺侠累”之事。刺客聂政为人报仇以后,为使不连累姐姐一家,自残形秽以后自杀,搞得面目全非。而其姐更是豪气冲天,追来指认兄弟,然后自杀于弟身旁,为其正名!
      战国游侠的自杀故事直让人荡气回肠。古人的性情和价值观与今人有着很大不同,许多古人看重的是精气神,看重名誉气节、大道教义,非为物质利益而活。士为知己者死,甘愿为朋友道义献身,以生命为代价换取美名声誉。
      而围观百姓兵众“为之垂涕”的马谡,当然不会因为其伤病死亡、意外死亡而使人“为之垂涕”,——只有自杀死亡,并且有精神气节高于常人的行为,这才会使不相干之人流下惜哉英雄的眼泪——推论:马谡为使诸葛亮在街亭之战不受上下责难,揽责于自身、临终写下遗书:“明公视谡犹子,谡视明公犹父,原深惟殛鲧兴禹之义,使平生之交不亏於此,谡虽死无恨於黄壤也”,之后在狱中自杀身亡!这才使得:
      “亮自临祭”、“亮为之流涕”、“于时十万之众为之垂涕”。
      新编历史剧到此应该结束了。然还有数个疑问要解释:
      1、诸葛亮真要斩马谡?
      未必!此战诸葛急于培养新人,而且轻敌,去街亭未必是马谡主动要求。且马谡无“尚方宝剑”持节示威(持节:皇帝颁发的节杖,杀人利器。诸葛亮、魏延都有),无法统治那些将军,是被逼下南山。因此,马谡出错诸葛亮要负主责。且赵云等数人也败战,只斩马谡不合理。
      2、据《三国志·马谡传》:
      蒋琬后诣汉中,谓亮曰:“昔楚杀得臣,然后文公喜可知也。天下未定而戮智计之士,岂不惜乎!”亮流涕曰:“孙武所以能制胜於天下者,用法明也。是以杨干乱法,魏绛戮其仆。四海分裂,兵交方始,若复废法,何用讨贼邪!”
      既然马谡已在狱中自杀身亡,而且斩马谡并不合理,为何诸葛亮还跟蒋琬说斩马谡是“必须的”?这是诸葛亮的“诡计”——“欲要打鬼,借助钟馗”!马谡虽亡,活鬼还在。
      3、据《三国志·王平传》:
     “丞相亮既诛马谡及将军张休、李盛,夺将军黄袭等兵。平特见崇显,加拜参军,统五部兼当营事,进位讨寇将军,封亭侯。”
      有褒有贬,方显统帅手段严谨。这个将军张休、李盛、黄袭(包括马谡的参军陈寿父亲)犯了什么死罪活罪?请看闻所欲闻的文章《街亭之战疑案集解之三》:
      “张郃部队这时又开始进攻南山了!所谓“猴子不上树,多敲几遍锣”,马谡手下的“猴子将军”们开始骚动起来:冲,冲下山去,冲下山与诸葛丞相大军会合是十拿九稳的事,这样就能摆脱现在的困境!以张休、李盛为首的将军要求马谡冲下山与张郃决战,黄袭将军没有吭声,王平说还是等等为好,马谡此时心烦意乱、毫无主见:他们都有道理,都有道理啊,丞相之命又不能违抗……。
      张郃部队和马谡部队接触打起来了,结果不出马谡的将军们所料,张郃部队“败”得很惨,下山逃跑时队形混乱、互相踩踏,恨爹娘少给了两条腿!张休、李盛见此情状,立即要带头冲下南山,马谡只好命王平先锋开路冲下山去……。”
      从以上历史演绎可知,马谡在南山下山追击张郃部队,主要是由张休、李盛的鼓噪引起的。而黄袭包括作为马谡参军的陈寿父亲,亦未力劝马谡不要下山。这几人确是街亭败战的直接罪魁祸首之一。于是诸葛亮所谓“欲要打鬼,借助钟馗”——利用问斩马谡这个死钟馗,打死张休、李盛这俩活鬼,弃用黄袭,髡刑陈寿父亲等等。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24-4-14 08:47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新编历史剧《马谡是自杀》观众已经看完,编导闻所欲闻开记者招待会,——有疑问滴、有感慨滴,都可以发帖提问,以便你们回去写新闻稿广而告之。
      特邀一位疑问重重的@绝对不主流 小盆友莅临指导。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4-4-14 09:06 |显示全部楼层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4-4-14 08:57
蹩脚的剧本
改成外星人暗杀了马谡

特邀不主流 小盆友莅临指导。你就这样否定《历史幼儿园》老师演讲?
小盆友不认账嫑紧,要说出理由来,不然酱紫赖地踢蹬着小脚,老师拿你咋办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4-4-14 09:37 |显示全部楼层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4-4-14 09:19
你的智商上限是阴谋论
阴谋是没有证据证明也没有证据证伪的,所以很适合脑残用着探索世界

不主流小盆友在幼儿园学习,总是讲一些没有实质性内容的牢骚话
酱紫坐地蹬腿哭泣,老师实在没有哄小盆友的耐心
请各位读者提出有三国时代历史内容的意见,嫑像不主流小盆友那样说话。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4-4-14 10:30 |显示全部楼层
金豆豆 发表于 2024-4-14 10:18
哈哈!你这是把历史学家、考古学家等,……都一棒子打死了。。。

你见过小盆友睡地上俩腿直蹬,口吐白沫,胡言乱语吗?
我早见过,所以不同情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4-4-14 10:34 |显示全部楼层
金豆豆 发表于 2024-4-14 10:17
我手里的版本,是“戮谡以谢众”,没有提及你说的这个死法。。。

《三国志·马良马谡传》:
谡下狱物故,亮为之流涕。良死时年三十六,谡年三十九。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4-4-14 10:50 |显示全部楼层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4-4-14 09:57
物故,就是死亡的意思,不是不明死亡
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马谡是“瘐死”,瘐死,在狱中受刑而死,病了不 ...

小盆友还会自造屎书三国志诸葛亮传?
我看了几种版本《三国志》半天,也没有个“瘐死”马谡。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4-4-14 10:51 |显示全部楼层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4-4-14 10:37
你楼文的根本错误,就是“物故”两个字你整不明白,没有正常或非正常死亡的意思
基本功不扎实

“物故”:不明原因的死亡。
      如果马谡是在监狱死亡,又不明原因,就有这三种可能:1、伤病死亡。2、意外死亡。3、自杀死亡。
      1、伤病死亡。马谡既然能够从街亭千里迢迢直接跑回汉中,很快伤病死亡的可能性就很小了。
      2、意外死亡。马谡在监狱绊了一跤,头撞墙上血直冒?这种可能性也很小。
      3、自杀死亡。我们来看看马谡自杀死亡的可能性有多大。据《三国志·马谡传》: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4-4-14 10:55 |显示全部楼层
卖真方子的 发表于 2024-4-14 10:54
网上搜索的《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原文,没有““瘐死”马谡”这4个字。

不知道绝对不主流看得是 ...

他会自造屎书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4-4-14 11:09 |显示全部楼层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4-4-14 10:59
狱中死亡,又被记成戮,这叫“瘐死”,是古代的一种死刑

我说你是自造屎书吧?
马谡狱中死亡被记成“物故”,没有记成瘐死,瘐死是你的屎书上记载滴。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4-4-14 12:33 |显示全部楼层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4-4-14 11:26
是你这文盲不懂马谡传“狱中物故”和诸葛亮传“亮戮谡”,合起来是“诸葛亮下令在狱中折磨死马谡”,这叫 ...

口吐白沫滴小盆友看看幼儿园老师文章是怎么提出问题的:
“谡下狱物故,亮为之流涕。良死时年三十六,谡年三十九。襄阳记曰:谡临终与亮书曰:‘明公视谡犹子,谡视明公犹父,原深惟殛鲧兴禹之义,使平生之交不亏於此,谡虽死无恨於黄壤也。’于时十万之众为之垂涕。亮自临祭,待其遗孤若平生。”
      这一段记载很有详细琢磨的必要。
      马谡“临终与亮书曰”不是在刑场上。如果马谡是在刑场上跟诸葛亮交代后事,临刑之前大呼——“二十年以后又是一条好汉!”,或许“于时十万之众为之垂涕”还有一点逻辑,英勇就义嘛。
      这马谡是在狱中死亡,又背负败军之将、逃跑将军之名,咋滴会有“于时十万之众为之垂涕”?就算是诸葛亮亲自为马谡祭奠、哭泣(“亮自临祭”、“亮为之流涕”),围观百姓兵众也不会“为之垂涕”呀?
      有见到人家哭坟,然后不管三七二十一,跪倒就哭的人吗?那除非是专业哭坟的“哭手”。现在就有这种职业哭手,被人花钱请去,天天哭祭、哭坟,好像死得都是自家人,“伤心不已”。

口吐白沫滴小盆友说:马谡背负败军之将、逃跑将军之名,又“诸葛亮下令在狱中折磨死马谡”——于时十万之众为之垂涕?介个古代老百姓喜欢看”在狱中折磨死马谡“,不嘻嘻哈哈还“为之垂涕?”

小盆友说:“食古不化沤出了粪”——这就是我说小盆友自造“屎书”的来历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4-4-14 12:40 |显示全部楼层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4-4-14 12:14
贺龙差不多算被瘐死的,羁押期间高血压糖尿病不给吃药甚至不让喝水,最后脑缺血失语症送医已经来不及了
...

不管怎么死,贺龙是冤死的,有功于民,周总理当然流泪。
马谡无功无绩,又被诸葛亮本人折磨行刑,诸葛亮和老百姓凭什么哭坟?
你这食古不化沤粪滴小盆友,造屎书造到贺龙周总理头上来了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4-4-14 12:45 |显示全部楼层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4-4-14 12:35
别瞎琢磨,别在事实层面与史料有矛盾,别假装看不见诸葛亮传的记载
阴谋论是脑残的智商上限

诸葛亮传的记载“亮戮谡”是裴松之转载其它史书的记载,不是《三国志·诸葛亮传》本书的记载!
你拿张冠李戴当法宝,——说你自造屎书还不承认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24-4-14 13:29 |显示全部楼层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4-4-14 12:54
你不能顾头不顾腚,别只长半个脑子
你想改《诸葛亮传》内容以满足你自己的智商需要,没用

问你诸葛亮和老百姓为什么哭马谡,你这半个脑子的小盆友就是回避而王顾左右而言他
敲你也没用,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24-4-14 13:33 |显示全部楼层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4-4-14 13:01
那年代没人是被冤枉的,只有丑闻

周总理哭贺龙的丑闻
还是周总理哭贺龙是丑闻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24-4-14 13:55 |显示全部楼层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4-4-14 13:47
这么简单的问题,你也没有智力思考

挥泪斩马谡,是小说的故事情节

据《三国志·马谡传》:
      蒋琬后诣汉中,谓亮曰:“昔楚杀得臣,然后文公喜可知也。天下未定而戮智计之士,岂不惜乎!”亮流涕曰:“孙武所以能制胜於天下者,用法明也。是以杨干乱法,魏绛戮其仆。四海分裂,兵交方始,若复废法,何用讨贼邪!”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24-4-14 14:01 |显示全部楼层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4-4-14 13:58
这不是挥泪斩马谡,这是杀完以后的事

问你诸葛亮和老百姓为什么哭马谡,你这半个脑子的小盆友就是回避而王顾左右而言他
敲你也没用,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24-4-14 14:07 |显示全部楼层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4-4-14 14:03
马谡战败是小事,胜败乃兵家常事,否则诸葛亮也应该被杀,不止一次
他战败后临阵脱逃才是死罪

问你诸葛亮和老百姓为什么哭马谡,你这半个脑子的小盆友就是回避而王顾左右而言他
敲你也没用,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24-4-14 14:24 |显示全部楼层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4-4-14 14:11
老百姓哭个毛的马谡
只有诸葛亮自己事后哭着解释,就算马谡再有才,也必须军法处置他逃亡之举,连知情不 ...

      3、自杀死亡。我们来看看马谡自杀死亡的可能性有多大。据《三国志·马谡传》:
      “谡下狱物故,亮为之流涕。良死时年三十六,谡年三十九。襄阳记曰:谡临终与亮书曰:‘明公视谡犹子,谡视明公犹父,原深惟殛鲧兴禹之义,使平生之交不亏於此,谡虽死无恨於黄壤也。’于时十万之众为之垂涕。亮自临祭,待其遗孤若平生。”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24-4-14 14:41 |显示全部楼层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4-4-14 14:32
马谡狱中给诸葛亮写信,说明诸葛亮拒不见他
你自己逻辑混乱,别连累陈寿也成了自相矛盾的脑残,稀里糊涂 ...

从以上历史演绎可知,马谡在南山下山追击张郃部队,主要是由张休、李盛的鼓噪引起的。而黄袭包括作为马谡参军的陈寿父亲,亦未力劝马谡不要下山。这几人确是街亭败战的直接罪魁祸首之一。于是诸葛亮所谓“欲要打鬼,借助钟馗”——利用问斩马谡这个死钟馗,打死张休、李盛这俩活鬼,弃用黄袭,髡刑陈寿父亲等等。

问你诸葛亮和老百姓为什么哭马谡,你这半个脑子的小盆友就是回避而王顾左右而言他
敲你也没用,


【马谡狱中给诸葛亮写信,说明诸葛亮拒不见他】
抄袭网络写手的段子!
马谡狱中给诸葛亮写信——以文字清晰表明心迹。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24-4-14 16:52 |显示全部楼层
按倒就亲 发表于 2024-4-14 14:46
老百姓哭马谡?那时候还没发明“人民选择了马谡"这种话术呢,哭个毛。百姓只要苟活着,才不管那城头变幻 ...

【老百姓哭马谡?那时候还没发明“人民选择了马谡"这种话术呢,哭个毛。百姓只要苟活着,才不管那城头变幻的大旗是马是毛还是猪。】
     抄抄本文文章段落:
     如今的年代,自杀几乎被人所不齿,比如那些为脱罪的自杀、妈宝自杀。就是抑郁自杀、厌世自杀也不为人所尊重。
      古代人对于自杀的评价却不与现代同!特别是古代有一种自杀行为,如今所见凤毛麟角。看《史记·刺客列传·聂政》记载,有“聂政刺侠累”之事。刺客聂政为人报仇以后,为使不连累姐姐一家,自残形秽以后自杀,搞得面目全非。而其姐更是豪气冲天,追来指认兄弟,然后自杀于弟身旁,为其正名!
      战国游侠的自杀故事直让人荡气回肠。古人的性情和价值观与今人有着很大不同,许多古人看重的是精气神,看重名誉气节、大道教义,非为物质利益而活。士为知己者死,甘愿为朋友道义献身,以生命为代价换取美名声誉。
      据《三国志·马谡传》:
      “谡下狱物故,亮为之流涕。良死时年三十六,谡年三十九。襄阳记曰:谡临终与亮书曰:‘明公视谡犹子,谡视明公犹父,原深惟殛鲧兴禹之义,使平生之交不亏於此,谡虽死无恨於黄壤也。’于时十万之众为之垂涕。亮自临祭,待其遗孤若平生。”
      这一段记载很有详细琢磨的必要。
      ……


这位暗刀小盆友也不比那位小盆友强多少。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24-4-14 20:59 |显示全部楼层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4-4-14 17:41
“百姓哭马谡”,是你自己捏造的,你分析你自己捏造的历史有啥用?

小盆友不识字还是不懂古文:
据《三国志·马谡传》:
      “谡下狱物故,亮为之流涕。良死时年三十六,谡年三十九。襄阳记曰:谡临终与亮书曰:‘明公视谡犹子,谡视明公犹父,原深惟殛鲧兴禹之义,使平生之交不亏於此,谡虽死无恨於黄壤也。’于时十万之众为之垂涕。亮自临祭,待其遗孤若平生。”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24-4-14 21:21 |显示全部楼层
投入 发表于 2024-4-14 21:15
再换句话说,不是孔明折磨,而是他人折磨马谡,--孔明,放任不管?

你死后,你的家眷、我来看顾。---by  ...

所以阿Q就是小盆友的名号,以为只要嘴硬就能赢,哪管史料咋说,哪管自相矛盾、哪管自己抽自己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24-4-15 08:46 |显示全部楼层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4-4-14 21:58
瘐死,一种刑罚,不如车裂和剐刑残忍,比斩立绝更残酷

阿Q小盆友不断抄袭网络写手的文章。我将其搜出来给大家看,和我的文章比较,哪个准确?请各位发言
这位网络写手还算独立思考,没有阿Q学舌。

                                                           马谡明明是死在狱中,为何诸葛亮还要把他挂出来示众?
                                                              作者:震旦说   2024-03-27 12:02 发布于:天津市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小说《三国演义》后期的一个经典桥段,其目的是为了体现诸葛亮的大公无私。因故事过于出彩,京剧还将这个故事吸收,与“失街亭”和“空城计”合编为“失空斩”。
但在正史记载中,马谡丢了街亭后的第一反应,不是自缚请罪,也没有打算自杀明志,反而畏罪潜逃了。
据《三国志向朗传》记载:“朗素与马谡善,谡逃亡,朗知情不举,亮恨之,免官还成都。”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提到的向宠,正是向郎之侄,他们都是荆州士族出身。换言之,马谡逃亡后,向郎等荆州士族非但没有阻拦,反而知情不报。诸葛亮得知后大怒,将马谡下狱而死,而后通告三军,挂出来示众。
言至于此,有人认为诸葛亮的手段过于严酷。但殊不知,这才是他面对“危机公关”时的高明。何以见得?

马谡的死亡真相
实际上,马谡的死法在《三国志》中有两种不同的记载。
按《三国志·马谡传》记载:“谡下狱物故,亮为之流涕。”
按照马谡本传,他的确是死于狱中,诸葛亮在得到消息后,为之垂泪。但在其他人的传记中,却并非如此。
如《三国志·诸葛亮传》中记载:“谡违亮节度,举动失宜,大为郃所破。亮拔西县千馀家,还于汉中,戮谡以谢众。”
《三国志·王平传》中亦有提及:“丞相亮既诛马谡及将军张休、李盛,夺将军黄袭等兵。”
这里又明确指出:马谡是被诸葛亮直接杀戮,而后“以谢众”,意思是诸葛亮对马谡当众行刑,展示给三军看,用以严明军纪,以儆效尤。
陈寿的史学功底,毋庸怀疑。那么,他为何要给马谡安排两种死法呢?
其实,这两种记载并不冲突。马谡本人的传记,道明了其死因:即死于狱中,这种情况有个专门的词来形容,叫作“瘐死”。而诸葛亮、王平等人的传记,记载的则是诸葛亮对马谡的处置方式。
综合来看,就是开头提到的:马谡明明是死于狱中,但诸葛亮似乎觉得并不“解恨”,于是又把马谡尸首捞出来“戮之谢众”。如此,方能解释两处记载的不同。可诸葛亮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秦汉时期的行刑方式
按照汉代的赐死之法,主要分“显戮”与“隐诛”。经过公开审判、并公开处刑、且公开展示的,便是“显戮”。这不仅剥夺了犯人的生命,也在毁坏他的名声。
东汉名士,向来重名节而轻生死,所以对他们来说,“身败名裂”是非常难以接受的。因而在秦汉时期,君王在赐死一些贵族时,往往会采取“隐诛”,即跳过审判、行刑的过程,让犯人悄无声息地死去。如此一来,便算保留了他的颜面。
马谡被下狱而死,或者说“瘐死”,其实是介于“隐诛”与“显戮”之间的。因为他真正死亡时,没有公开行刑,也没有具体审判经过。在丢失街亭后,马谡随即逃亡,而后被追回,接着便直接死在了狱中,避免接受公开审判与行刑,从而尽可能地保留了一些名声。
这一切,正是在诸葛亮的默许下进行的。那么,他为何要大费周章,绕这么大一个圈子呢?

诸葛亮的良苦用心
客观而言,诸葛亮与马谡之间是有私交的。早在荆州时,诸葛亮便与襄阳马氏交好。马谡的兄长马良,与诸葛亮关系莫逆,二人互称兄弟。马良去世后,诸葛亮看在他的面子上,对马谡照顾颇多,二人常常谈到深夜,也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正因如此,诸葛亮才会不顾刘备的告诫,让马谡去镇守街亭。结果街亭没守住,马谡还畏罪潜逃,这在军中顿时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
马谡是荆州名士,诸葛亮对他的关照,已经是破格为之。如今马谡犯罪,若诸葛亮再进行包庇,势必会引起东州士族和其他派系的强烈不满。
在此情形之下,马谡必须死。而且,诸葛亮为了稳定军心,消弭马谡叛逃带来的消极影响,他只能对其进行公开行刑。
但马谡临终前的“绝命书”,又让诸葛亮回想起两人之间的感情。为此,诸葛亮只好暂退一步,他直接让马谡暴毙在狱中,避免其生前接受公开审判与行刑而造成“身败名裂”,但为了表明执行军法、严明军纪,诸葛亮又只能将马谡挂出来示众,以安稳军心。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24-4-15 08:52 |显示全部楼层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4-4-14 21:55
真如你所言马谡狱中自杀,典型的畏罪而死,百姓哭个毛?
如果十万百姓真为他哭不是在骂诸葛亮制造冤案?
...

【真如你所言马谡狱中自杀,典型的畏罪而死,百姓哭个毛?
如果十万百姓真为他哭不是在骂诸葛亮制造冤案?】
小盆友不懂古人性情,本文段落:
      古代人对于自杀的评价却不与现代同!特别是古代有一种自杀行为,如今所见凤毛麟角。看《史记·刺客列传·聂政》记载,有“聂政刺侠累”之事。刺客聂政为人报仇以后,为使不连累姐姐一家,自残形秽以后自杀,搞得面目全非。而其姐更是豪气冲天,追来指认兄弟,然后自杀于弟身旁,为其正名!
      马谡为使诸葛亮在街亭之战不受上下责难,揽责于自身、临终写下遗书:“明公视谡犹子,谡视明公犹父,原深惟殛鲧兴禹之义,使平生之交不亏於此,谡虽死无恨於黄壤也”,之后在狱中自杀身亡!这才使得:
      “亮自临祭”、“亮为之流涕”、“于时十万之众为之垂涕”。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24-4-15 09:08 |显示全部楼层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4-4-15 09:02
别把狱中自杀偷换成自杀

蠢!我说是厕所自杀?
说自杀是指死亡性质,不是指自杀地点。
像你这种阿Q,以为多说几句无聊话就赢得体面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24-4-15 09:11 |显示全部楼层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4-4-15 09:05
为了迁就你那点可怜的智商,还得改《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的史料
民科的历史研究挺有破坏力

你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只有抄袭别人文章的下作。我把网络写手的文章转载,就是让你出洋相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24-4-15 11:07 |显示全部楼层
闻所欲闻 发表于 2024-4-15 08:46
阿Q小盆友不断抄袭网络写手的文章。我将其搜出来给大家看,和我的文章比较,哪个准确?请各位发 ...

有读者根据这位作者震旦说的文章评论,来和我博奕的吗?有就对我文章提出异议,没有我就要开始博奕这位作者震旦说的文章《 马谡明明是死在狱中,为何诸葛亮还要把他挂出来示众?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24-4-15 20:37 |显示全部楼层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4-4-15 11:13
你在看守所自杀,就叫畏罪自杀
你在政府大楼前自杀,就叫恶意闹访
不考虑自杀环境就冲自杀两个字一顿抒情 ...

蠢。过去从来没有人认识到马谡是自杀,本文强调的是自杀,不是什么“畏罪自杀”、“恶意闹访”。至于是什么自杀环境,则由对历史环境条件的分析解剖来解决。转载文章就是一篇不承认马谡自杀的文章,请读者分析闻所欲闻和震旦说 的文章哪个准确、正确。
你这啊Q又在王顾左右而言他!要吃瓜就靠边站吃瓜,要评论文章就发言谈实质问题,嫑芝麻啰嗦滴装逗逼。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24-4-16 09:10 |显示全部楼层
绝对不主流 发表于 2024-4-15 23:23
你前面说十万百姓为马谡自杀而哭,因为自杀如何如何能感动你这类白痴
现在,又没人认识到马谡是自杀了? ...

【你前面说十万百姓为马谡自杀而哭,因为自杀如何如何能感动你这类白痴
现在,又没人认识到马谡是自杀了?那十万百姓不是人么?】
这阿Q,没话找话说。“那十万百姓”是现代百姓吗?,连学者都不知道马谡是自杀,现代百姓哪知道马谡是自杀。
正因为马谡周围的百姓知道马谡是揽责任的自杀,才会为马谡自杀而哭不是?
白痴阿Q坐好听老师讲课,小捣蛋鬼,小盆友不要捣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