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牛山峰 于 2023-11-20 10:22 编辑
王熙凤这个人物在“红楼梦”这部书中也算是个重头戏,曹雪芹对他的刻画算得上浓墨重彩了,不说是和贾宝玉旗鼓相当,也可以说是毫不逊色。描写贾宝玉是一个“痴”,而王熙凤是一个“辣”。如果说贾宝玉是这部书的一根主线,那么王熙凤就是这根线上不断是跳动的明珠。
王熙凤这个人物被曹雪芹刻画得可以说到了入木三分的境地。她这个人虽然没有什么文化,不识几个字,但她却是个聪明泼辣的女中“能人”。说她是能人,是说她在管理上确有一套。这从第十三回中“王熙凤协理宁国府”中看得出来。她的那种管理方法是值得欣赏的,有人可能不赞同这个观点,但是作为人类社会,就必须有管理的现实存在,不然就不成体统——所谓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而遇事总是婆婆麻麻,以做老好人为目的,这样的人是做不了管理工作的。这是这个人物在“辣”的方面值得赞赏的一面。
而另一面的“辣”就有点耀武扬威了。例如她对违背了她意愿的下人,出手是极限的。这从第四十四回中“变生不测凤姐泼醋”中可以看得出来,她打那个为贾琏望风的小丫鬟就“扬手一掌打在脸上,打的那小丫头一载;这边脸上又是一下,登时小丫头两腮紫涨起来。”由此可见下手是多么狠多么重,下面的话说得更是吓人,还拨出了头上的簪子向这个丫头嘴上乱戳。幸亏这个丫头躲得快,不然结果可想而知。这是对下人,另一方面对她的描写就是她对待尤二姐和对她起了淫心的贾瑞了。先说对尤二姐,她明知自己对这个人是恨之入骨,却装出一种大度能容的架势,从而骗得了尤二姐的信任,不但把尤二姐的钱财都窃为己有,而且还毒计用尽,包括背后指使下人对她恶意中伤等,当面却甜言蜜语做贤良。后来又用借剑杀人之计,调唆贾琏的小亲秋桐,一步步将尤二姐逼向了死路。这里作为一个女人,对另一个(那个社会允许有二房三房的)女人有点恨意本无可厚非,只是手段似乎残忍了点,缺少做人的同情心。有关尤二姐的人品和行为不在这一段里面论说。至于她对自己起了淫心的贾瑞,也是毒计用尽。这里贾瑞见色起意自有他的不对之处,而她不正面给予痛斥,却诱他步步深入,以达到使其坠落。这种做人的方法令人可怕。有关这个曹雪芹在第十一回和第十二回中有详尽的描述,因为王熙凤这个人的形象要说的太多,这个事不想赘述。
另一方面就是她做人的圆滑了,她是个把见风使舵运用得非常自如的人。在书中你会从她和各种人物的对话中看得一清二楚。在讨贾府中可以说一言九鼎的贾母的欢心上,她可谓心机用尽。用现在的人话说叫“会来事”,用另一种说法就是溜须拍马了。书中有一段她和老太太打牌的描写,她和鸳鸯合伙为的是让老太太当赢家,当然老太太是不缺那点钱的,但是她知道老太太赢了自然要比输了高兴得多。这也就是想方设法讨的领导欢心,以达到自己被宠的目的。这也好像没什么厚非的。摘出这一段是为了说说现在以打牌的名义为领导或有用之人送钱的事。现在有不少的人就是用这种方法给人送钱的。有的人本想收钱,还要装出一副正人君子的样子,直接拿钱好像玷污他的人格似的。而在牌桌上,想送钱的人就永远不糊牌,而等收钱的就没有不糊的时候,而想输多少输的人也是心中有数的。这种看似文明的送礼方式,又和直接贪污受贿有什么不同呢?这些人就是既想做婊子又想立贞节牌坊的那种人,是更可耻之人。王熙凤要是到了现在的官场,我敢说她一定会春风得意飞黄腾达,步步高升的。因为她做人是那样的八面玲珑知进知退。她能很好地猜摸自己上级的心里在想什么,这样的人正是如今社会中的香饽饽。好在她也做了一件积德之事,那就是善待了刘姥姥,才使自己的女儿在关键时候没有落入虎口。
下面再说说王熙凤的贪欲之情,她手里本是不缺什么钱的,可还是用手中的权力,把别人的月钱拿出去放高利贷。别人在她的权势下是敢怒不敢言,而我们现今这样的人也不是没有。为了捞钱她可谓不择手段的。在第十五回中“王熙凤弄权铁槛寺”中就说过一件事,她为了得到几百两银子,就利用贾家的威势拆开了一对痴情的男女,结果这一对男女双双自杀,做了“活着不能同白头,死后同去为鸳鸯”的事。那么现在像她这样的人,为钱做缺德之事的人是多了还是少了,我看有越来越多的趋势。
最后再说说她得泼,她的泼劲在第六十八回中“酸凤姐大闹宁国府”里是尽显无余了。一进门就照平时关系不错的尤氏脸上啐了一口,接着就要拉尤氏去见官,接着就抽跪着的贾容,接着就滚到尤氏怀里又是嚎又是大放悲声,接着是说了又哭,哭了又骂,接着就寻死碰头,把个尤氏揉搓成了一个面团;而且在这上又敲诈到了一笔不小的钱财,真可谓一举两得,一箭双雕了。还有那些话语,更是无所不知,也亏她是怎样想出来的。曹雪芹在这里把一个泼妇的形象尽情地展示在了读者的眼前,真有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效果。我们生活中也见过泼妇,但能胜过她的也真是少有了,而且她还是心中早有了胜算的数,早就安排好了,让张华怎样告状,让官府如果断案,这一切都在她掌控之中。能有这种心计,如果再加上点学识确是个出类拔萃的人物。——就是说她的委屈和愤怒都是有装出来的成分。也就是表演,一个女人能做到这样也实在是不容易,这里我们最终还是要感谢,曹老先生的妙笔生了花。
王熙凤这个人就是少了点文化知识,不然她确是个了不起的人物。放到现在绝对是个能成一番事业的“女强人”。不过在这部书里她好像没有什么好的下场。曹雪芹给她的判词是: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按许多人的看法是贾琏最后休了她。这是从“一从二令三人木”上找到的,事更哀。也不是什么好事。《红楼梦》人物的结局都是作者想好了的,只是作者没有写完,有太大的遗憾。曹雪芹在写书时好像是一开始个人的命运就定了,而实际上是他心中已有了各个人物的具体形象,最后用精练句子作了概括性的总结,——编出了一个太虚幻境来。他这种先给读者一个谜团,最后再让人在里面找到答案,这样的艺术效果更是独具匠心,看起来更有味道。当然这也和他所处时期宿命论盛行大有关系。其实都是活生生的现实在他脑子里打下了深深地烙印的结果。
有关王熙凤的事再有这么几篇也是说不清的。想了解还是看老先生的名篇巨著最好不过。我们在展读《红楼梦》的同时,也可以看看身边的人和事,几百年过去了,让人感慨的是,书中那些不齿的人和事还大有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