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文学 榕树下 去年的读孟
查看: 976|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去年的读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2-12-10 09:4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去年,我儿读《孟子》成诵,日记写满两本,忽有所悟,说:《孟子》就是一本没有写日期的日记。
  我近年来记日记有点荒疏了,听了这话,惭愧不已,往年那许多日记,自己都懒得去翻看,如此则记之何益,所记也无非俗事,若说那是心迹,则心又何在,自从听了桃桃这一句话,我的日记记得愈加荒疏了
  把《孟子》当一部日记来看,这部日记里面没有阴晴,没有春秋,没有家常,没有情仇,没有一部正常日记里所有的一切,有的只是天下,以及与这天下无二无别的一颗心
  史迁为孟子立传,只为有一部《孟子》在:
  【太史公曰:余读孟子书,至梁惠王问“何以利吾国”,未尝不废书而叹也。曰:嗟乎,利诚乱之始也!夫子罕言利者,常防其原也。故曰“放於利而行,多怨”。自天子至於庶人,好利之弊何以异哉!
  孟轲,驺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適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於事情。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彊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於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其後有驺子之属。】
  其后便写邹子们如何吃得开,【其游诸侯见尊礼如此,岂与仲尼菜色陈蔡,孟轲困於齐梁同乎哉!】
  为什么邹子们吃得开,孔孟吃不开呢,【此岂有意阿世俗苟合而已哉!持方枘欲内圜凿,其能入乎?】,也就是梁惠王以为的迂阔
  太史公展读《孟子》,开卷便叹,所叹何事,【亦有仁义而已矣】,则《史记》之所本亦可知矣
  然而《燕召公世家》所载【孟轲谓齐王曰:“今伐燕,此文、武之时,不可失也。”】却与《孟子》有出入,孟子说是【沈同以其私问曰:燕可伐与?】,史迁把这个中间人从略,直接【谓齐王】了,此处诛心,不可谓没有道理,孟子一定知道他对沈同说的话会传到齐王耳朵里吧,也可见,孟子向问他是否劝齐伐燕的或人的一番解释,未能说服史迁,若使孟子展读《史记》至此,会如何辩解呢,这是很有意思的事,孟子可以替舜决定瞽瞍杀人则如之何,后世君子当然也可以替孟子来批一批《史记》,只是条件有些高:
  【孟子曰: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文王生于岐周,卒于毕郢,西夷之人也。地之相去也,千有余里;世之相后也,千有余岁。得志行乎中国,若合符节。先圣后圣,其揆一也。】
  一也者何,亦有仁义而已矣
  4/7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22-12-10 09:41 |只看该作者






 《孟子》第一篇,记录孟子与几个诸侯间的对答,依次为梁惠王、梁襄王、齐宣王、鲁穆公、滕文公,最后一位鲁平公因嬖人臧仓几句闲话而没有见成,不明如此,见如不见,孟子不是来讨生活的,【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所以孟子说【吾之不遇鲁侯,天也。】在这几个诸侯里,唯滕文公有一些实际行动,可惜滕实在太小,其后不知所终
  孟子出场第一句便是【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可谓开门见山,面对耽溺于声色犬马财帛土地以及仇恨恐惧的各位阔佬提出的种种问题,孟子总能直接归结到仁义,亦有仁义而已矣。而这一时的所谓仁政,仅仅温饱就可以了,【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说【以齐王由反手也】,在这一时,如此简单的一个事,不是通过战争吞并,而是通过安居耕织,以有天下,让这些个诸侯理解不了,他们丧失仁义不能推己及人太久了
  《史记》里有两个令人惊诧的例子,《楚世家》:【灵王闻太子禄之死也,自投车下,而曰:“人之爱子亦如是乎?”侍者曰:“甚是。”王曰:“余杀人之子多矣,能无及此乎?”】这一位要等到儿子死了才能意识到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齐太公世家》:【懿公四年春,初,懿公为公子时,与丙戎之父猎,争获不胜,及即位,断丙戎父足,而使丙戎仆。庸职之妻好,公内之宫,使庸职骖乘。五月,懿公游於申池,二人浴,戏。职曰:“断足子!”戎曰:“夺妻者!”二人俱病此言,乃怨。谋与公游竹中,二人弑懿公车上,弃竹中而亡去。】这可以说是以杀父之仇夺妻之恨来服侍自己
  这两个例子充分说明君之视臣如犬马如土芥,犬马之于齐宣王尚可以推恩,土芥呢
  孟子与这些个诸侯的区别就在于对天下人的看法,就在于仁义,这一篇从方方面面说明了仁义的必要性
  在一个最缺乏仁义的时代,孟子大谈仁义,这便是所谓的迂远而阔於事情,其实就是不能顺这些个诸侯的欲念而已,孟子果真迂阔吗,且以伐燕一事为例
  先是断定燕可伐
  【齐人伐燕,胜之。宣王问曰:或谓寡人勿取,或谓寡人取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孟子对曰: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它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
  后来的事情也完全在孟子意料之中
  史迁用一句话形容伐燕之顺利:【王因令章子将五都之兵,以因北地之众以伐燕。士卒不战,城门不闭,燕君哙死,齐大胜。】
  然后,仁义不施,一步好棋下臭,齐宣王觉得愧对孟子,他万万料不到身后因此差点被燕灭国
  孟子伐燕的“庙算”让我想起孔子的请伐齐
  《左传/哀公十四年》【甲午,齐陈恒弒其君壬于舒州。孔丘三日齐,而请伐齐三,公曰:鲁为齐弱久矣,子之伐之,将若之何?对曰:陈恒弒其君,民之不与者半。以鲁之众加齐之半,可克也。公曰:子告季孙。孔子辞,退而告人曰:吾以从大夫之后也,故不敢不言。】
  此次伐齐若得实行,也将因齐之众,士卒不战,城门不闭,鲁大胜吧
  噫,无奈今之从政者皆斗筲之人,何足算也,以此也可以看出孔子的大智大勇,其实也不过就是仁义而已矣
  孟子死后六十余年,秦灭齐,以战完成了吞并六国
  再过二十年,来自民间的刘邦得天下,凭约法三章的一点仁义
  然后有贾谊的《过秦论》,归结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对于孟子的以仁义平治天下,历史作了这样证明
  4/8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2-12-10 09:4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蕊 于 2022-12-10 11:32 编辑







  《孟子》第二篇,大抵是讲孟子来到齐国离开齐国期间的事情,这里面有对古圣先贤的考量,由此带出孟子之所以为孟子的修养方法,以及四端之心,即性善论,【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圣人与凡人的区别只在扩充与否
  开篇【公孙丑问曰:夫子当路于齐,管仲、晏子之功,可复许乎?】孟子的志向是平治天下,根本没把这两位放在眼里
  公孙丑又问【夫子加齐之卿相,得行道焉,虽由此霸王不异矣。如此则动心否乎?】
  【孟子曰:否,我四十不动心。】
  这里牵出三种不动心,以养勇为例,一种是向外的,不管对象为谁,直接怼上去,一种是向内的,不计成败,根本不看对象,直接怼上去,一种是合于道的,只管在道上一往无前
  前两种不动心是没有方向的,孟子的不动心是第三种,有点相当于止于至善,相当于草木向着阳光生长
  不动心,方能养浩然之气,孟子说这个事难以言说,然后讲了个小故事:拔苗助长
  这故事几乎尽人皆知,人人都觉得可笑,然而很少有人觉出自己就是那可笑之人:孟子说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
  【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集义所生,是说这个气是自然生成的,义袭而取,则有助长之意。行义就是,其他的不用去管,这也就是不动心了
  【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必有事焉即勿忘,正之即助长,这让我想起学骑自行车的经历,想把车龙头扳正,于是就倒下,只管放胆往前,则不正而自正了,这是不是挺象禾苗会自己长高,外人帮它长高则适得其反
  这里似乎涉及到天理与人欲,相对于天理而言,人欲相当于一个外人,即便人欲是向着天理,仍然妨碍天理
  此语可说是孟子修身的心诀,戴东原认为这句话应该是【必有事焉而勿忘,勿忘,勿助长也。】以为【正】是【亡】之讹,而【亡】与【心】应合为一字,这样大胆的解读可能是觉得这一句的【勿正】与《大学》的【正心】有冲突吧

  孟子来到齐国的目的只有一个:平治天下
  虽然做了齐卿,齐王却没有王天下的大志,或者说齐王对于孟子的以仁义取天下这一条路表示怀疑,于是【孟子致为臣而归】,齐王作了挽留,【我欲中国而授孟子室,养弟子以万钟,使诸大夫国人皆有所矜式。】这个挽留齐王不好意思当面提出,而是通过一个中间人,这个中间人也不好意思当面提出,又转了一次手,可见这个挽留有多么勉强了
  孟子离开齐国,一路上走走停停,有人为齐王挽留,有人怪他走得太慢,有人看出他有些不痛快,提了一个对孟子四十不动心有所质疑的问题
  【孟子去齐,充虞路问曰:「夫子若有不豫色然。前日虞闻诸夫子曰:『君子不怨天,不尤人。』」曰:「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由周而来,七百有余岁矣;以其数则过矣,以其时考之则可矣。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吾何为不豫哉?」】
  这里不免让我想起孔子
  【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
  【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孟子看不到平治天下的机会,孔子失去了最理想的传人,二位都好象动了心,因为在他们看来,这是老天的意思,天亡我也。然而天理常存,尽人事,听天命,知其不可而为之,对于选定的道路没有丝毫怀疑
  4/12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2-12-10 09:48 |只看该作者





  《孟子》第三篇,讲滕文公向孟子请教服丧与治国并依言施行,然后引出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许行对于滕文公的治国有所非议,因此有了一场辩论,这场辩论是全书中最能体现孟子辩术的,如何说服一个人,仅仅用了言语让他口服心服,那就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让他自己反对自己,孟子问了几个答案明白也很好回答的问题,论题自然而然有了结果。许行的主张是自食其力,孟子则指出了分工合作的必要性,把许行的眼光放长一点点,问题也就解决了
  之后是与墨者夷之短兵相接,孟子先声夺人,一开始便指出夷子行事与信念不一致,【吾闻夷子墨者,墨之治丧也,以薄为其道也。夷子思以易天下,岂以为非是而不贵也?然而夷子葬其亲厚,则是以所贱事亲也。】可见夷子并不是一个彻底的墨者,【夷子曰:儒者之道,古之人『若保赤子』,此言何谓也?之则以为爱无差等,施由亲始。】夷子由赤子的话头扯到了兼爱,这儿的赤子指的是任何一个,不作区别,亲情只是情感之路上的第一步,它与第二步第三步第一万步没有区别,孟子反问道【夫夷子信以为人之亲其兄之子为若亲其邻之赤子乎?】直指本心,将夷子援引古语的盾牌一下射穿,孟子从夷子的厚葬其亲断定他的情感与平常人无异,并由这亲情出发,推测葬其亲的由来,【盖上世甞有不葬其亲者,其亲死则举而委之于壑。他日过之,狐狸食之,蝇蚋姑嘬之。其颡有泚,睨而不视。夫泚也,非为人泚,中心达于面目。盖归反虆梩而掩之,掩之诚是也。则孝子仁人之掩其亲,亦必有道矣。】这种推测是从一片赤诚里得出,合情合理,闻之如在目前,夷之失对,怃然为间,曰:【命之矣。】
  与许行的辩论是用了许行的理加以引申,与夷子的辩论是用了夷子的情加以引申,将情与理归正,如此而已

  其后则讲大丈夫的立身,不可以枉尺直寻,这也就说明了孟子离开齐国的原因,不可以象夷子那样信一套,做一套,言行不一,自然也就养不成浩然正气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公孙衍、张仪不过是屈身事人而已
  【彭更问曰: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以传食于诸侯,不以泰乎? 孟子曰:非其道,则一箪食不可受于人。如其道,则舜受尧之天下,不以为泰,子以为泰乎?】孟子的传食于诸侯不是后世的打秋风,在于他的天下观与他的天命意识,一方面,诸侯们大抵皆是嗜杀人的一夫纣,一方面,他孟子是在传道,传一个使天下之民举安的道,他接受天下人的供养是心安理得,倒是诸侯们的率兽食人天理难容
  【公都子曰:外人皆称夫子好辩,敢问何也?孟子曰: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孟子列举禹之治水、周公相武王平治天下、孔子作《春秋》来说明自己当下所能成就的事业:【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说诬民、充塞仁义也。仁义充塞,则率兽食人,人将相食。吾为此惧,闲先圣之道,距杨墨、放淫辞,邪说者不得作。】【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说、距詖行、放淫辞,以承三圣者。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能言距杨墨者,圣人之徒也。】杨墨之道息,孟子辩论之功可见
  篇末举齐国廉士陈仲子,【匡章曰:陈仲子岂不诚廉士哉?居于陵,三日不食,耳无闻,目无见也。井上有李,螬食实者过半矣,匍匐往将食之,三咽,然后耳有闻、目有见。】此君给世间的一室一食都贴上道德的标签,其洁身自好的程度,孟子称之为【蚓而后充其操者也】,只有做到象蚯蚓一样生活才能不折不扣地践行,也就是说事实上他是做不到的,若按陈仲子的要求,孟子的传食诸侯也就成了不道德,然而大丈夫【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怎么可以活成一条蚯蚓呢,在洁身自好一节上,陈仲子或可比伯夷叔齐,二君终于饿死,孟子说【伯夷隘】
  4/16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2-12-10 09:49 |只看该作者
现代社会像你这样心不浮气不躁读经的人,真是太少了。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2-12-10 10:46 |只看该作者
陶陶然然 发表于 2022-12-10 09:49
现代社会像你这样心不浮气不躁读经的人,真是太少了。

老矣,不能给复兴的伟业出力,就在接续传统上尽一点心吧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2-12-10 10:52 |只看该作者
《孟子》前三篇,记事多一点,易读,后三篇,讲理多一点,最末一篇,纯是理趣,最难读,也最可玩味。然后翻过头来重读,又是一番景象,乃知《孟子》七篇是一整体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2-12-10 11:54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读得很细。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2-12-12 19:45 |只看该作者
这样说来,《论语》岂非更是日记?只不过需要改成:班级日记。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2-12-12 19:49 |只看该作者
无蕊 发表于 2022-12-10 09:41
 《孟子》第一篇,记录孟子与几个诸侯间的对答,依次为梁惠王、梁襄王、齐宣王、鲁穆公、滕文 ...

杀父之仇和夺妻之恨居然还能对比出来不同的结果。。。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2-12-13 09:37 |只看该作者
金豆豆 发表于 2022-12-12 19:45
这样说来,《论语》岂非更是日记?只不过需要改成:班级日记。

本来就是。虽只一脔,可知全味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2-12-13 22:30 |只看该作者
读典所得,亦可共鸣,亦可商榷。学问之道,进可济世,退可放心。开卷总有益。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