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8804|回复: 12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随笔] 虚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2-11-26 16:3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四手 于 2022-11-26 19:24 编辑

1
昨天微信里,一个前同事给我回复。
说他也读米塞斯,读过一些奥派经济学的东西,不过大多大学都是读凯恩斯。
然后他说他读的都是非虚构作品,而我告诉他,我读的一直是虚构的作品。
不同的兴趣会造就不同的特质。
所以,对我来说,我的读书写字,几乎是建立在抄抄捡捡之上的一场白日梦,是在虚构里的大梦一场。

昨日读到张玮,他提问:不知道人们心目中的作家该有怎样的气质?他指的是那些千百年来历史上真正的作家。
我想他不是指的作家的外形,也不是指的作家的品德,而是指的受文学或者艺术等虚构作品影响后的真正的作家,他们都有什么共同的特质?
他说:我看到的作家有沉默的开朗的,有风流倜傥,有的甚至有些猥琐,不过他们的内心世界呢?他们蕴藏起来的那一部分呢?
他说:我渐渐发现了一部分人没来由的羞涩。
他说:另外,我还发现了温柔。

他说的羞涩,指的是当一个作家进入艺术境界的时候,他可能会妙语连珠,一针见血,而在生活中,他可能偏于内向,甚至显得笨拙或者和现实有一种隔。他独自在自己虚构的世界里创造或者冥想,并且忍受长长的孤寂。好的艺术家作家诗人,一般都是内向的。
他说的温柔,指的是不管一个作家多么阳刚,笔下多么犀利,包括王朔,包括鲁迅,他的内心都有类似女性的温柔慈悲心地,这种温柔有时候是以相反的形式表现出来,不过敏锐的人仍然可以察觉。他不可能粗暴生硬地对待周围的这个世界,这不是真正的作家的方式,无论他的语言行为多么暴躁或者冷峻,而他都有着宽容和体贴外物生命的悲凉柔软,多情善良。

我想,虚构作品对人的影响大多如此,它带来更多的感性,而不是理性。所以它负责体谅不易,察觉不妥,而不负责解决问题。
好的作家艺术家诗人,他倾向于做梦,而不是倾向于现实。他永远有一套属于理想的标准。
外界的不可抗拒的压力使他不断地向内收缩,结果把一切都缩到了内心世界中去。他不可能成为喋喋不休振振有词的人,成为永远正确的人,反之,他总是不断地思考和反省,不断地打破又建立,他可能会沉默寡言,会言不由衷,会安静会深邃。他是现实之外的梦游者。
他因此也可能更理想,也可能更悲观。
张玮说,这样的生活慢慢地煎熬他,把他弄成一个特别自尊,特别能忍受,特别怯懦又特别勇敢的矛盾体,他甚至不能对自身结局有更好的规划。
而只是留下了这些看人,看外物,看万事万物羞涩温柔,多情善良的特质。
像露珠一样,晶莹透明又脆弱。


点评

重磅企鹅  以前读书,作家便在心目中有了明星范;后来阅读,越来越读出每一位作家都有一张大众的脸,消隐于茫茫人海。  发表于 1669524407
4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22-11-26 16:39 |只看该作者
读书太多反而会搞坏脑子的。特别提示。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2-11-26 16:54 |只看该作者
编外巡视员 发表于 2022-11-26 16:39
读书太多反而会搞坏脑子的。特别提示。

是的好久不见,躲哪里去了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2-11-26 17:16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四手 发表于 2022-11-26 16:54
是的好久不见,躲哪里去了

哪儿也没躲,那不是哥的脾气。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2-11-26 17:23 |只看该作者
编外巡视员 发表于 2022-11-26 17:16
哪儿也没躲,那不是哥的脾气。

有脾气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2-11-26 18:0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四手 于 2022-11-26 18:16 编辑

2
昨天读到一句话,说爱因斯坦自传里有一句:如果有一个能够应付现代科学需求,又能与科学共依共存的宗教,那必定是佛教。
然后在百度里搜索了半天,这句话爱因斯坦到底说过没有?
搜索的结果,有的说某个版本的自传里面有,有的说这句话是杜撰的。
按照常识,我也认可这句话是杜撰的。
首先,爱因斯坦是物理学家,科学家,是自始至终的理性思考者,如果说到理性思考,量子力学代表着目前的最高理性,而爱因斯坦代表着最高的智商。
他就算认可宗教,那也可能像牛顿一样,对这个谜一样无法破解的世界无力解释的时候,相信有一个像上帝一样无所不知无所不在的造物主,用一种万能的规律创造了世界。第二,他是犹太人,信宗教的话,信犹太教或者基督教的可能性更大。
不可能说出这样一句关于佛教的结论。
那什么人造的假呢?

对于所有的宗教,历史上都有那么多无法自圆其说的所在,但是我相信所有的谬误都源于使用它的人。我也知道有圣女传,有高僧大德传,那些历史上存在过的非常感人的人和故事,他们让我们相信纯净坚韧的内心力量有多大多美好。
所以相信本身是没有错的,甚至是幸福的,因为相信本身,就是 一种幸福,让心有所依,不至于在茫茫宇宙无限虚空里找不到一处安然所在。

看他们提到物理学,量子力学,我的物理学知识极其贫乏,所以慢慢学习,顺便记录。
17世纪末,以牛顿为代表的经典物理学创立,而20世纪初,以相对论和量子论,彻底推翻和重建了整个物理学体系。
经典物理学的牛顿,他试图解释物体下落和行星运转的原因。他认为物体在空间中运动,万物之间有一种引力,他认为空间是引力场,是一间空房子一样的大容器。
法拉第和麦克斯韦认为,这个空间布满的是电磁场。
爱因斯坦认为引力场不是弥漫在空间里,而它本身就是空间,空间是一种可以搏动,弯曲,变形的实体。我们不再身处一个看不见的坚硬框架里,而是更像是深陷在一个巨大的容易变形的软体动物中。行星运行和物体下落,是因为空间发生了弯曲,而不是因为引力本身。在高空中,时间过得比较快,在低空中,离地球近的地方,时间过得比较慢。

当一个大恒星燃烧玩自己所有的氢原子时,会熄灭,会因为自身的重量而垮塌,导致空间强烈弯曲,最终塌陷成一个真正的洞,这就是著名的黑洞。现在,人们已经拍摄到了黑洞的照片,证明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正确。
爱因斯坦认为空间一直在膨胀,就是宇宙大爆炸,现在也证明了这个预言的正确。

如果说小说家是完全靠想像来创造世界,那么像爱因斯坦这样的物理学家,也是靠着穷尽思维的无限想象力来推演预测未知的世界。
爱因斯坦小时候有一年辍学在家,无所事事,他的父母尊重他。充分证明,一个没有浪费过时间的人才会终将一事无成,所有浪费时间,不过是寻找自己的真正兴趣所在。这一点,值得现在的家长们和老师们深思。

既然是书房,我到这里写的都是与书或者读书有关的内容。
《上帝掷骰子吗》这本书写了物理学上很多划时代的成就和人物,写了很多著名的物理学实验,也写了波粒之争的历史,写了量子论的发展,很有趣,也很好玩,网上评分很高,值得感兴趣的朋友们去细读。
2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2-11-26 20:49 |只看该作者
第一部分
好的作家羞涩,内向,赞同。
或者说,与外界保持一定距离,更多留给内心的人,可能更容易写出来好作品。
又或者古代隐居/流放状态中的文人。

就是,与外界过多交互的话,觉得会妨碍内心自省,以及静心去书写/梳理/构思一些东西。

我读书的路径,大致是:文学小说(虚构)--历史科普(非虚构)---艺术
最初文学类,包括小说散文,可能算漫无目的的入门
然后经过非虚构类的打牢框架和认知,最终渐渐会趋向艺术,领略和畅游艺术的美
绘画,雕刻,音乐,诸如这类,不过各自需要契机,顺其自然的契机。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2-11-26 20:56 |只看该作者
第二部分
牛顿本身,就是那个时代的人,中世纪的欧洲,大都打小就信仰基督教,此基础上,才又去探索自然科学,力学物理学等。
也有人说,思考/阅读的趋向,从虚构类的文学/散文/诗歌/小说等,到非虚构类的历史/科普读物,最终是哲学/神学。
也有些人没有充分的阅读思考,未打牢根基直接跃到神学,于是整个人迷迷糊糊神神叨叨,,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2-11-26 21:16 |只看该作者
婆婆的这篇字,娴静而有自己的思考,特别好特别喜欢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2-11-26 23:08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欣赏佳作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2-11-27 12:37 |只看该作者
来碗鸡汤:有人说,一个人脚下书本的厚度,就是他以后人生的高度。当你站在命运的底层,读书是上天的梯子,可以让人拾阶而上。打破阶层壁垒的最好方式,就是读书。现实也正是这样,每个人的出身背景不一样,有的人含着金钥匙出生,有的人却背着没还完的债来。但一个人的命,可以靠读书去改变的。你读到的每一本书,掌握的每一种智慧,都能成为改命的底牌和资本。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2-11-27 12:48 |只看该作者
四手 发表于 2022-11-26 18:05
2
昨天读到一句话,说爱因斯坦自传里有一句:如果有一个能够应付现代科学需求,又能与科学共依共存的宗教 ...

我杜撰一句,如果有一个能够应付现代科学需求,又能与科学共依共存的宗教,那必定是说教。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2-11-27 12:51 |只看该作者
敏而好学好读好思者,婆婆也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22-11-28 12:38 |只看该作者
泼雷 发表于 2022-11-26 20:49
第一部分
好的作家羞涩,内向,赞同。
或者说,与外界保持一定距离,更多留给内心的人,可能更容易写出来 ...

我读书的路径,大致是:文学小说(虚构)--历史科普(非虚构)---艺术
最初文学类,包括小说散文,可能算漫无目的的入门
然后经过非虚构类的打牢框架和认知,最终渐渐会趋向艺术,领略和畅游艺术的美
绘画,雕刻,音乐,诸如这类,不过各自需要契机,顺其自然的契机。
-------------------------------------------------------------------------------------------
很对,我也按照这个思路去试试
艺术我一直不懂,因为没有系统学过,这些都需要小时候打基础,当然任何时候都不晚,如果真有兴趣的话,你说的各自需要契机,顺其自然的契机,还确实是这样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22-11-28 12:44 |只看该作者
泼雷 发表于 2022-11-26 20:56
第二部分
牛顿本身,就是那个时代的人,中世纪的欧洲,大都打小就信仰基督教,此基础上,才又去探索自然科 ...

第二部分
牛顿本身,就是那个时代的人,中世纪的欧洲,大都打小就信仰基督教,此基础上,才又去探索自然科学,力学物理学等。
也有人说,思考/阅读的趋向,从虚构类的文学/散文/诗歌/小说等,到非虚构类的历史/科普读物,最终是哲学/神学。
也有些人没有充分的阅读思考,未打牢根基直接跃到神学,于是整个人迷迷糊糊神神叨叨,,
-------------------------------------------------------------------------------------------------------------------------------------------------
有一句话,看山是山,到看山不是山,最后又回到看山是山
天真到不天真到最后回归到天真
第三种境界都是很难的
但是第一种境界和第三种一样美好,
而我们那多数人都处于第二种,懂得不多想得多,所以指责和抱怨甚至怨恨多,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22-11-28 12:50 |只看该作者
以前读书,作家便在心目中有了明星范;后来阅读,越来越读出每一位作家都有一张大众的脸,消隐于茫茫人海。
这句话我要好好想一想,嗯呢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22-11-28 12:50 |只看该作者
泼雷 发表于 2022-11-26 21:16
婆婆的这篇字,娴静而有自己的思考,特别好特别喜欢

谢谢泼雷,都是玩,一起开心玩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22-11-28 12:52 |只看该作者

感觉古诗词需要花很大力气才能真懂,我现在感觉体统去学习,有点怯场,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22-11-28 12:55 |只看该作者
重磅企鹅 发表于 2022-11-27 12:37
来碗鸡汤:有人说,一个人脚下书本的厚度,就是他以后人生的高度。当你站在命运的底层,读书是上天的梯子, ...

有一次读李子勋老师的《自在成长》,他提到了人生其实是偶然性,并不是你想好了想通了做选择才正确,而恰恰是基于性格,很多偶然的并不成熟的选择,得到不确定的各种结果,造成不同的命运
所以自在成长,也不过是野蛮生长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22-11-28 12:57 |只看该作者
重磅企鹅 发表于 2022-11-27 12:48
我杜撰一句,如果有一个能够应付现代科学需求,又能与科学共依共存的宗教,那必定是说教。


唉,我最大的缺点就是无趣
有一次我专门看了一本书《做一个有趣的人》,后来发现这样去学习有趣,其实更无趣,所以就真好玩了
大鹅兄天生幽默,段子手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22-11-28 13:00 |只看该作者
重磅企鹅 发表于 2022-11-27 12:51
敏而好学好读好思者,婆婆也

读书不系统却想得多,所以不如好好生活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22-11-28 19:27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四手 于 2022-11-28 19:30 编辑

银杏

十一月,适合赏银杏。
赏银杏,适合去古寺。
白岩寺离成都最近,据说由印度高僧迦叶摩腾、竺法兰二尊者创建于东汉永平16年。
疫情无法跑远,只能在图片里浏览。
图片里是隐藏在山间的古寺,山林清幽,庙宇庄严,银杏环绕,漫山暖黄,细密金黄的银杏叶簇拥着红墙黑瓦飞檐,透着一角湛蓝的天空,仿如仙境一般。
图片里是地上厚厚的黄叶,像掀开一角的经卷,在温暖的阳光下,有了冬日的慈悲和禅意。

传说山中九十余株银杏为明朝如坚禅师亲手栽种。
几百年风吹吹雨打,禅师已作古,而银杏喜光,耐阴,自顾自生长。
于是这些常居深山古寺的银杏树,日日夜夜,伴古佛青灯,看香火缭绕,听暮鼓晨钟,受佛光沐浴,遂带了清凉心,有了小欢喜。
当它生长,是枝头蹁跹的蝴蝶,当它零落,是地上静默的小扇子。
用祈祷的手势,用一树一树的青翠和橙黄去致敬轮回。

银杏又叫公孙树,银杏的果子叫白果。爷爷种树,孙子才能吃到白果。
三十年时光,山中僧人不知道外面的岁月,而风吹过,一片片银杏叶悠悠飘落,便知秋已深了。
一千多年以前,王维在辋川种下银杏,当他抬头看天,看高远的蓝天下一树灿烂的金黄,看风中飘零坠落的黄叶,心更加柔软澄明,他知道一叶落尽天下秋。
而叶叶灵性,叶叶慈悲。
一千多年以后,顾城说,所有被风吹过的树,都显得有神。

秋已深了,还有银杏叶在飘。
在深山,在闹市,在此地,在他乡。
在图片里,在记忆里,在眼睛里,在天空下。
在时光中。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22-11-29 11:05 |只看该作者
喜欢银杏这篇,书本上的东西,无论多么美好,如果不融入自己的生活,就只是它。
最近在看张爱玲的《小团圆》,好象无法进入状态,人物太多了,一出来就说话,什么介绍没有,搞得我都有点懵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22-11-29 11:43 |只看该作者
这个值得对照参考,省视自我~~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22-11-29 12:58 |只看该作者
轻言 发表于 2022-11-29 11:05
喜欢银杏这篇,书本上的东西,无论多么美好,如果不融入自己的生活,就只是它。
最近在看张爱玲的《小团圆 ...

《小团圆》好像烟云看过,我也没有看
好像这本书,是张爱玲为了解释外界对于她和胡兰成之间的传闻,专门写的,好像没想着发表,后来被好友发表了,不知道是不是这样的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22-11-29 12:59 |只看该作者
江小蝶 发表于 2022-11-29 11:43
这个值得对照参考,省视自我~~

戈戈的很多生活细节描写特别好,很多灵动和生动的细节被你捕捉到,我还在反思着,要不要写这一类的玩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22-11-29 13:51 |只看该作者
心灵鸡汤使用守则

我说过我曾经为了有趣,专门去看了一本书,这种学习有趣的做法其实特别搞笑,这种搞笑也太有趣了。
有趣不是学会的,而是天性乐观自信的人从内里散发出来的智慧。
这种智慧,我没有。

另一方面,我渐渐发现,自己身上其实充满的都是心灵鸡汤一类的温情美好虚假的东西。
他们说这不接地气。
于是反思自己的成长历程。

我是读着《读者文摘》长大的,对了,那时候,《读者》还叫做《读者文摘》。
从初一开始,我早上六点半出发,晚上六点半回家,到了高中,早上依然是六点半出发,晚上十点到家。
小学期间,妈妈大多时间在生病,我呆在外公外婆家,我妈不生病的那些年,她的单位在长江对岸,每天也是早出晚归。而高中三年,我爸爸在外地工作,高考后才回家。
总的说来,我呆在学校的时间比家里多。
所以很多年,我的心灵指导老师,其实是书籍。
而《读者》就是我成长时期读得最多的书籍。
《读者》带给我的世界,几乎是纯净美好温暖积极的。

直到有一天,我读到了《知音》,当时的感觉真地是吓了一大跳,这些都是我不知道的,现实怎么这么可怕?
再后来我读了更多的书籍,我一度反思,我读的《读者》其实算是一种心灵鸡汤,它屏蔽了外界的真实残酷,让你活在永远温情脉脉的虚假世界里。那么既然现实那么残酷,我们为啥还要孩子们读童话呢?

初中学物理,学到了参照物这个概念。
我们坐在车里的时候,不管是动车还是汽车,当旁边有一辆车时,有那么一瞬间我们会不会突然恍惚,不知道是自己坐的车在动,还是旁边的车在动。
物理学教会我们,动与静是相对的,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描述同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

而在研究地面上物体的机械运动时,通常以与地面保持相对静止的物体作为参照物。
那么现在反思,我们为什么要从小读童话呢?
每一个孩子是一张白纸,如果它们最初看外界的眼光都是残忍的真相,他们对这个世界的希望都很快被打碎了,活着就成了几乎没什么意思的事情。
成年以后,或许童话是一种最早刻入心灵的参照物,而童话带来的美好,是一种希望,仿佛一道光,会照亮一生。
所以,我也想着,为什么一定要接地气呢?

但是我们始终不是只活在梦中或者真空中的人啊。
后来我们长大了,哇,人生烦恼真多。
漫漫人生路,总会遇到一些过不去的坎。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也没有人能一生永远没烦恼。
这些都是某某先知高诉我们的,这些都是某某哲人告诉我们的,一听,都是真理啊,醍醐灌顶。

可是回到家里,发现孩子的学费要交,父母的住院费要交,银行的房贷要还,而物业的催款单还贴在门上,上班不敢迟到,领导不能抱怨。
这尘世,那里逃?
真理是真理,可是,它远水不解近渴啊。
后来发现我们的小烦恼,都是属于每个渺小人生的大烦恼,都是有那么一刻几乎过不去的坎,都是几乎成为压垮我们的最后一棵稻草。

那么那些心灵的鸡汤有用吗?它会不会带来更大的害处,甚至灾难?
那么去翻书吧。作为一个书呆子,这是我想到寻找答案的唯一方式。

我们庆幸生活在和平年代。
纵观中国历史,和平时期老百姓能安居乐业,享受生活,在历史上称为盛世的,其实也不多。
战争瘟疫,政治人性,甚至包括那些电视剧里的宫斗,哪一样简单了,人的历史曲折进化,渺小的人生何其艰难。
在乱世里,我们发现心灵鸡汤其实极其有用。
儒教说,乱世出英雄,济世为苍生。
佛教说,世间实苦,那么修来世吧,那么既然是苦,不如欢喜。
道教说,无用即有用,保存实力吧。而道教总在乱世繁荣,为什么?

说得都对啊。
我们的选择,我们的释然,其实在于我们选择什么作为参照物。

活在当下,并不代表着不活在未来。
只看现在,并不代表不可以看到一年以后,看到多年以后,看到人渺小如微尘的亿万年以后。
当纠结时,你的参照物是多年以后,当躺平时,你的参照物也是多年以后。

其实所谓通达,就是当我们当下过不去的时候,首先在心灵要让自己先过这个坎,然后再回头思考怎么解决问题,这样就没有什么可以打垮你了。
这样,你一直走在相对快乐的路上。
其实所谓通达,不过是不断的变换参照物,仅此而已。

现在,你已经活成了一个满满正能量的人生指南的导师了。
现在,你是别人眼里通达的人。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22-11-29 15:59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四手同学的心很大。鉴定完毕。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22-11-30 01:3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榆钱漫天 于 2022-11-30 01:34 编辑

越是真实越怀疑,虚构人生有趣。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22-11-30 14:0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四手 于 2022-11-30 14:14 编辑

每天核酸,同事有三个不能上班,因为小区封控,因为孩子幼儿园要求居家。
想着最初的肺炎一号,肺炎二号,在海外起了很大的作用,很多羊都因此而转阴。
新冠的传染性确实太强,但是它也是轮状病毒啊,病毒是空气传播,中医药应该有效,直接找中医对症开药,应该比所谓的特效药更好。

既然是书房,习惯了往书上扯,慢慢去想小说里的疾病。
记得小说里,有黛玉咳血,西施捧心。
仿佛表现美人纤弱的,大多是咳嗽啊,眩晕啊一类的疾病,当然西施捧心,不知道是不是胃疼?
这些疾病大多是慢性病,拖延,又不至于立即倒地不起。
于是美人蹙眉,捧心,捂头,这些都显出病态之美。

又想起了理查德.耶茨小说里描写的肺结核。
理查德.耶茨是被遗忘的最优秀的美国作家。是美国上个世纪三十年代至六十年代的代言人。
受海明威影响,他是另一个菲茨杰拉德,像溺水的鱼一头扑进文字的海里,因此他的生活几乎被文字拖累,离婚,最后孤身一人,死于肺结核。

他的《十一种孤独》是一本非常优秀的短篇小说。
作为卡佛式的小说家,理查德.耶茨一生的经历,足够让他写出这些缺乏安全感,生活不如意,屡屡遭受挫折的形形色色的丰富的人物形象。他表达的是普通人面对生活的孤独,失落,绝望和无措。
所以他也被称为是焦虑一代的作家代表人物。
他自己的一生,酗酒,抽烟,疾病,贫穷,潦倒,怀才不遇,生前不红,死后被遗忘,他身上体现了很多典型的仅仅依靠文字生活的作家常有的命运。

《十一种孤独》里写了新转学的受老师关注的小学生,即将结婚的迷惘的男女,想成为作家的年轻人,被炒的白领,退役军人,弹钢琴的音乐人等等普通人某一刻的命运和心情。

里面有一篇专门描写肺结核病人。《一点都不痛》
写了麦拉去看她得了肺结核的丈夫,他被隔离在医院里,
书里描写:他的胸脯,瘦得令人难以置信,肋骨被取掉的那边都凹陷进去了,看得到上次手术后刚愈合的伤疤。------随时带着引流管。

从小说里才真正第一次知道,那时候治疗肺结核是切除病变的肺叶,好残忍。
1945年,特效药链霉素的问世使肺结核不再是不治之症。此后,雷米封、利福平、乙胺丁醇等药物的相继合成,更令全球肺结核患者的人数大幅减少。
现代医学发展至今,肺结核已经能够得到很好的治疗,并且基本上是免费用药。
链霉素是美国 瓦克斯曼从链霉菌中析离得到,它的抗结核杆菌的特效作用,开创了结核病治疗的新纪元。

向瓦克斯曼致敬。
向人类医学进步做出贡献的人致敬。
也向理查德.耶茨致敬吧,他用不安动荡孤独失败的一生,用飞蛾扑火的理想为后人留下了这些文字。

也希望新冠,很快找到最好的药。世界再无疫情。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