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时事 六星杂谈 我在中国文化书院当勤杂工的故事
查看: 2804|回复: 8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在中国文化书院当勤杂工的故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4-1-30 22:25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金戈戈 于 2024-1-31 10:31 编辑

  我上回说到我有时间来介绍一下我在中国文化书院里当勤杂工的有趣故事,今天有时间先说一段。北京人有句俏皮话叫,家雀斗老鹰,我一说你一听。因为我在这写字的目的就为了和大家聊天,想到什么说什么,并无一定之规。爱听的您就听听,不爱听的您干脆就别瞧。

  中国文化书院成立于1984年,由冯友兰(就是写中国哲学史的那个人),张岱年,和北大当时的校长汤一介联合创办。汤一介是院长,名誉院长是梁漱溟。

  这些如雷贯耳的名字,要不是我在那打工的经历我可能永远都不知道他们是干啥的。

  那么像我这样一个几乎没啥文化的工人是咋去那打工的呢?说起来也很心酸。

  那年我得了胃溃疡,严重到吐血。我们厂里有医务室还有厂医院我就去看病。医院给我开了假条,要知道当时开假条可是大家梦寐以求的,因为歇病假不扣工资,学徒工除外。但是当时有个规定,连续病假超过半年就要“吃劳保”。

  今天的年轻人已经不知道这个“吃劳保”是啥玩意了,就是发给你工资的40%回家养病。

  今天听起来这个政策太好了,拿着钱回家待着不是好事吗?

  可是在当时谁都不乐意“吃劳保”,因为本来就挣钱不多,如果在减去一多半对于有家的人就扛不住了。别看蹭一张假条回家歇两天大家都乐意,真让“吃劳保”没人乐意。我那个时候的工资是41.5元,大伙算算我要是按照40%拿多少钱?20块钱都不到,可我儿子那个时候刚刚一岁。

  没办法,我开始想办法挣点钱养家,第一次找了个地方是个建筑工地。这个地方现在还在,就在丰台车站附近的铁路职工宿舍。那个时候给他们建宿舍,我没有手艺只好当小工。那个罪受的就别提了,好在咱们重点没说这个。我原想一直坚持下去,直到我的病好了再去上班,可是天不作美,一块砖头从脚手架上掉下来砸在我的脑袋上,在回民医院缝了七针。

  回家以后老娘和媳妇说啥也不让我去了,就待在家里。

  今天先说到这,说多了谁看着都浪费时间,我也困了。
1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使用道具 举报

81
发表于 2024-3-12 12:05 |只看该作者
大鹰老师,这个帖还写下去么?期待更多……

使用道具 举报

80
发表于 2024-2-24 20:01 |只看该作者
大尾巴鹰 发表于 2024-2-24 14:14
这个学员是公费的,同样是公费,他和那些享受公费的大学教授们的表现不一样。因为她并不像他们利用这个机 ...

相信是这样。

使用道具 举报

79
发表于 2024-2-24 15:34 |只看该作者
大尾巴鹰 发表于 2024-2-24 14:14
这个学员是公费的,同样是公费,他和那些享受公费的大学教授们的表现不一样。因为她并不像他们利用这个机 ...

   或许,许多年过去后,她会感恩这次学习,让她接触到了一个广阔的世界,思想上的自由是最难得的。

使用道具 举报

78
发表于 2024-2-24 14:14 |只看该作者

这个学员是公费的,同样是公费,他和那些享受公费的大学教授们的表现不一样。因为她并不像他们利用这个机会去逛逛,相反,她除了听课就是给宿舍搞卫生,还过来帮厨。
她听课的时候总是记笔记,非常的认真。
但是,她所听到的课让她糊涂了,因为从这些大师们的嘴里,特别是像包遵信这样的教授,听到的都是让她除了困惑就是不解的言论。
比如,一个人如果言论没有自由,这个社会就不会达到公平。她怎么也想不通,这个社会还不公平吗?
当然类似这样的言论她听到很多,还有的就是她听不懂的。比如她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大的学者却是研究宗教的专家,为什么佛学诞生于印度广大于中国。
这和当时文化书院的教学安排也有关系,因为学院注重的是交流,并不固定设置课程,完全由学员自己选取他的所需。
大家知道,中国自从满清之后对传统文化的质疑就开始了,以至于五四的时候提出了打到孔家店的口号。
后来到了文革则是一次比较大规模的彻底否定传统文化的运动,无论是从形式上还是从头脑中。
这个李凤兰那个时候只有三十多岁,而中国文化书院成立的时间距离文革结束不到十年。
也就是说她的头脑已经被洗的干干净净,更何况,虽然她的任务是来北京学习的。但是她不知道学什么,就是派她来的人也不知道。
所以我经常听到她口里的抱怨,抱怨听不懂,抱怨这些老师们啥都说。
终于熬到了毕业结束,她很后悔来到这学习,她觉得在她能够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中,这是最艰难的一次。

2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77
发表于 2024-2-24 13:58 |只看该作者

使用道具 举报

76
发表于 2024-2-24 13:58 |只看该作者
远去的烟云 发表于 2024-2-24 08:03
应该也是一个有故事的人。等大鹰老师空了再讲。


使用道具 举报

75
发表于 2024-2-24 08:06 |只看该作者
大尾巴鹰 发表于 2024-2-23 20:08
我当时累的都快疯了。

相信。

使用道具 举报

74
发表于 2024-2-24 08:03 |只看该作者
大尾巴鹰 发表于 2024-2-23 21:55
我再来说另外一种类型的学员例子。
有一个女学员,当时大概是30多岁,他的名字叫李凤兰。
听了这个名字你 ...

  应该也是一个有故事的人。等大鹰老师空了再讲。

使用道具 举报

73
发表于 2024-2-23 21:5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大尾巴鹰 于 2024-2-24 13:52 编辑

我再来说另外一种类型的学员例子。
有一个女学员,当时大概是30多岁,他的名字叫李凤兰。
听了这个名字你就知道,她绝对是出生在像我这样的平民家庭。假如你有兴趣你可以到网上搜一搜这个名字,几十万同名都不止。
这个李凤兰身体胖胖的。不属于那种漂亮的女人,她是新疆石河子市人。大家知道,石河子是新疆建设兵团的产物1974年建市。
这个李凤兰是市政府的一个工作人员,她是被领导派到中国文化书院学习的。
可以想当然的认为,对石河子市的领导还有她本人来说,这不过是来北京学习的机会,至于学什么可能他们都没有考虑。
李凤兰很勤奋,经常保住打扫楼道,还到厨房帮厨。
有事了,明天我们接着聊聊这个李凤兰。

使用道具 举报

72
发表于 2024-2-23 20:50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我们原单位也有类似的饭票,有底纹,盖有单位食堂章经手人章,现在仿制容易,当年有难度

使用道具 举报

71
发表于 2024-2-23 20:09 |只看该作者
小红袄 发表于 2024-2-22 22:34
感觉楼主一人做了几人的事儿,工资没多给。。
王宏达也是一个蛮出世的人。。

当时的工作的确很多,工资其实跟我原来在工厂比起来还是不错的,有它的三倍左右。

使用道具 举报

70
发表于 2024-2-23 20:08 |只看该作者

使用道具 举报

69
发表于 2024-2-23 20:08 |只看该作者
远去的烟云 发表于 2024-2-22 15:09
这个人为人、学问都错不了!真让人仰视!


使用道具 举报

68
发表于 2024-2-23 20:08 |只看该作者
春水秋霜伊人 发表于 2024-2-21 17:17
活雷锋啊,大鹰先生。

我当时累的都快疯了。

使用道具 举报

67
发表于 2024-2-23 20:07 |只看该作者
平常人家平常心 发表于 2024-2-21 16:58
那大鹰,您不会多印饭票,换钱贪污吗
连贪污都不会,还能指望您干嘛

当时印饭票的时候,老杜跟我商量说,印什么样的格式,找谁印制?我就想起了我们厂里的饭票的模样,不过我们厂里的饭票是要重复使用的,所以用的是票券专用的纸,很厚也耐磨,我就把这个模式推荐给了老杜。老杜说不要重复使用的,因为会发生问题。
我知道他说的所谓发生问题指的就是怕有人用手段取得饭票,那还有谁?饭票是我管着。
所以我就用我厂里饭票的图案印在很一般的新闻印刷纸上。
印制饭票是北大自己家有印刷机构,他们来做这件事。
用完了放在水里泡烂了就算杜绝了老杜的担心。
我当然不会贪污,这不是我有什么高尚的品德,因为不值当。你想,一期学员只有三四十个,他们的学期也就是一个星期左右。按照我说的饭菜的价格,他们一天连十块钱都花不了,就算是十元钱,按照十天每人十元算,也就是四千块钱。如果要在这笔钱想办法,很快就会露馅。
更何况他们根本就花不了十块钱一天的饭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发表于 2024-2-22 22:34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感觉楼主一人做了几人的事儿,工资没多给。。
王宏达也是一个蛮出世的人。。

使用道具 举报

65
发表于 2024-2-22 20:56 |只看该作者
无限仰视  

使用道具 举报

64
发表于 2024-2-22 15:09 |只看该作者
大尾巴鹰 发表于 2024-2-21 10:57
今天咱们就来说说那些自费来文化书院学习的学员。
这些学员相比那些公费来的学员职位或者职称就要低很多, ...

  这个人为人、学问都错不了!真让人仰视!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63
发表于 2024-2-21 17:17 |只看该作者
大尾巴鹰 发表于 2024-2-21 10:57
今天咱们就来说说那些自费来文化书院学习的学员。
这些学员相比那些公费来的学员职位或者职称就要低很多, ...

活雷锋啊,大鹰先生。

使用道具 举报

62
发表于 2024-2-21 16:58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那大鹰,您不会多印饭票,换钱贪污吗
连贪污都不会,还能指望您干嘛

使用道具 举报

61
发表于 2024-2-21 11:04 |只看该作者

使用道具 举报

60
发表于 2024-2-21 11:04 |只看该作者
小红袄 发表于 2024-2-20 21:11
娓娓道来,有意思

谢谢支持!

使用道具 举报

59
发表于 2024-2-21 10:57 |只看该作者
今天咱们就来说说那些自费来文化书院学习的学员。
这些学员相比那些公费来的学员职位或者职称就要低很多,他们完全是出于仰慕那些学问大家,或者对哲学,社会科学感兴趣的人。
一般的情况下,学员的课程安排是这样,上午都是真人秀,也就是 这些专家们来讲课,下午是看录像。什么录像呢?就是那些专家教授来讲课的时候都露在录像带上,这样等新学员来的时候他们就可以通过录像上课。也有一些是不能来的但是录制好的,这个放录像的工作也是我来干。
放谁的讲课录像,放都长时间都是我说了算。晚饭后会在教室里看电视或者放一些电影录像带。我住的房间就是一个杂货铺,一切杂物,给教授的礼品,甚至茶壶茶碗都放在我这里,有一整柜子的教授讲课录像带,电影录像带等等。
可以看得出来,哪些公费来学习的学员下午一般都不来听课,而是抓紧时间逛北京。这里距离香山本来就很近,玉泉山,潭柘寺等等景点也都不远。
那些下午来听课的学员大多数都是这些自费的学员,因为他们自己花钱不远千里,他们不能让自己白来一趟。
可以这么说,这些人是真心喜欢和探求学问的。因为文化书院只是个学术传播机构,他的毕业证并没有任何含金量,也不能说明学历。这样的出学术的文化传播机构放在今天,那是要连裤衩也得赔没了的。
这些自费的学员我印象最深刻的有两个人,一个姓王叫王宏达。是个广西的中学老师,四十多岁,黑瘦的身材。一身蓝色制服也旧的皱皱巴巴,脚下一双解放鞋。
跟看到季羡林一样,看到他我也想到了农民。
王宏达的出勤率是百分之百,除了晚上看电视或者录像不来以外,他是场场不落。
离兄弟楼不远有一个农家的小院子,据说是当地生产队的一个队部,这个队部被学院租了下来作为食堂。
我还是食堂的管理员,负责卖饭,买东西,管理财务。
因为学员就餐是要自己家花钱的,虽然只收成本费。这个王宏达除了早餐出现在食堂里,中午和晚餐都不来。早上来的时候买四块酱豆腐,也就是腐乳。五个馒头,每天都一样。从来不买别的饭菜,尽管这些饭菜并不贵。我记得红烧肉这样的硬菜才一块钱左右,一般的荤菜只有几毛钱,素菜特别是凉拌菜五分一毛的都有。
我注意他是因为有一天,在听下午课的时候,他匆匆忙忙的迟到了。这在他来说根本就没有过。他在楼道里手里拿着一个馒头,我清楚的看到那个馒头中间是红色的,也就是说夹着酱豆腐。
“我可以在听课的时候吃点东西吗?”他问我。
我看着他手里的馒头说:怎么,没吃午饭?
我有一个老乡求我在北京给他带点东西,我中午利用吃饭的时间去买回来,耽误了吃午饭。
我忽然明白,原来他只有早餐来食堂就是为了买一天的饭,五分钱一块的酱豆腐和一毛钱一个的馒头。
“可以吃,要不要给你来一杯开水?”我说。
“不用,我很快的就吃完的。”
看到他的背影我心里很感叹,这样做学问好学习的人呢,慢说是在今天,就是在当时也绝对少见。
学生报道的时候都要买一些饭票,这些饭票是我印的,非常粗糙,印多少没人管。
每张十元,分成很多小张,每张饭票的金额都不一样,有一元的,也有几毛前甚至五分钱的。压好了齿孔,用的时候撕下来就可以。我负责在买饭的时候收这些饭票,随既仍在一个有半缸子水的茶缸里,饭票被泡烂了,也就不能用了。
我晚上拿着几张饭票去找这个王宏达,他看到我很吃惊。
我们聊了一会,我问他,你到这来学习对你的教学有用吗?
基本没什么用,我只是个人爱好哲学,很难得能够见到这些顶级的哲学家,历史学家。
你都是自费的?
是的,学校不支持我来,所以也就不报销。
你有几个孩子?
两个,都在上学。我来这也非常费力,不但是学校不支持,我老婆也不支持,因为她没有工作,都靠我一个人的工资,花这些钱她挺心疼。
一个中学老师能挣多少钱呢?更何况不远千里来北京,吃住路费是一大笔开销。所以他吃馒头酱豆腐你就可以理解了。
临走的时候我把他叫到楼道里把饭票递给他。
这是什么?
饭票,你拿着花。
我买不了这么多。
不要钱,你别说就是了。
这怎么行?这是违法的。
我说不用花钱是不用你花钱,我给你买的。
那也不行,我怎么好花你的钱?
怎么说就是不要,他声音很大我又怕屋里的别人听到只好作罢。
以后他每次来买馒头的时候,我准备一盒菜给他,他说他不要,我说这是昨天剩下的,你不要也扔了多可惜?
他好像也明白我的意思,端着饭盒点点头说,真的谢谢你!
临走的时候我给他买了一些北京风味的点心和一些水果。他很激动的掏出笔来写了一个地址给我,我记得他是玉林人。
老弟,去广西就找我,我带你去吃我们那的脆皮狗肉。
我看了看那个条子,一笔漂亮的钢笔字,看来这个人除了没钱,好东西是不会少的。
2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58
发表于 2024-2-20 21:11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娓娓道来,有意思

使用道具 举报

57
发表于 2024-2-20 20:44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大尾巴鹰 发表于 2024-2-20 20:40
教授是学员,奇怪吗?不奇怪,这些给他们讲课的的人,足矣当他们的老师。
我本来想说说这些当学员的教授们 ...

跟读…

使用道具 举报

56
发表于 2024-2-20 20:40 |只看该作者
教授是学员,奇怪吗?不奇怪,这些给他们讲课的的人,足矣当他们的老师。
我本来想说说这些当学员的教授们的表现,可是我又一想,他们在今天也许会获得比他们老师更高的荣誉。
其实中国文化书院的学员分两大类,第一就是公费报销的,第二是自费的。
这在今天难以想象,因为没有人尊重学问,所以怎么可能自费来听课呢?
不啰嗦了,我们来谈谈那些自费学员的故事。

使用道具 举报

55
发表于 2024-2-19 13:5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大尾巴鹰 于 2024-2-19 13:55 编辑

关于这些教授一时半会也说不完,先把他们撂下咱们来说说学员。
我前边说过,这些学员都是全国各地大学来的教授,地方文化部门的主管,他们到这来听课都是路费吃住包括教材都是报销的。还有一部分是自费来的,有些是中学的老师,还有哲学或者文学的爱好者,他们来听课当然是自掏腰包。我说过,中国文化书院分两个部,一个是国际部,一个是国内部。国际部在北京饭店,国内部就在我说的这个兄弟楼。当然国内部后来又搬迁了几个地方,因为是租的房子。
应该说,这些教授甘心情愿来听课,不过是他们仰慕这些大腕,但是看得出是真诚的。不像现在仰慕歌星那样,也许过几天就开骂了。
通过我和这些学员的接触我感觉到,学问虽然能改变一个人,但是一定要到了一定程度。如果空有学问而到不了改变自己的时候,他们与我们这些文盲无异,也许还不如我们。
我记得有一个学员,是广东中山大学哲学系的教授。一般的情况下听课找不到他,他专门要等到名人教授。而且一定要等课程快结束的时候才来,他的目的就是和这些人拉关系。
可是偏偏我看到的这些教授对这个不感冒,他们虽然客气的和他交谈,但是眉头紧皱。一边应付一边看着我,那意思就是说,赶紧把他弄开。
我就会走过去把他拉开,我想当初没有保安这个职业,否则也会发给我一身保安的制服吧?
这个广东教授没听过几堂课,显然他的吃住是报销的。
后来中国文化书院开始规定,学员的听课的课时如果不达标不给毕业证。

使用道具 举报

54
发表于 2024-2-19 05:52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时代的一颗尘
落到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

使用道具 举报

53
发表于 2024-2-18 22:55 |只看该作者
中行,走平实和淡定,在书里和人间都毫无特色的人,更是真人。
支持你的观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