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文学 三味书屋 诗经-----桃夭
查看: 1580|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诗经-----桃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17-3-13 01:2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阿湘 于 2017-3-19 20:58 编辑

诗经-----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夭”说文解释为象形,用今天的话来说是头未伸直,盘曲之状。论语里的申申如也,夭夭如也,就是不申不曲的样子。诗经这篇里夭夭是写桃树没到壮龄,类比“之子”的青春曼妙。之子直译就是“这人”。“蕡”朱熹照抄前人的注疏是“实貌”。到底果实什么样子,没说。说文本义是杂草香,章进一步解释为香喷喷的样子。网上有种解释“蕡”为肥大。其实是这里蕡是“坟”的同字根通假。果实肥大就是朱子说的实貌。“有蕡其实”就是“其实又蕡”的倒装。“有”古音同于亦,又。我想这几个字和“也”应该是起源于这一共同的语音,然后分化,假借于不同的字体,最后俗成约定固化。
            

       这篇争议较少,一般都说是“婚词”。今天读起来,依然觉得朴实的话语里都是满满的祝福,充溢着喜庆气氛。 我不清楚古人在祭祀,落成,婚丧里有一些什么活动。今天,我们能听到不少为某一活动或节日而创作的歌曲,《桃夭》或许就是远古某一婚礼的祝福歌曲或颂词。
            

       好多年以前,在一次亲戚的葬礼上,我听过一位 民间艺人的弹唱,中间竟然有渭城朝雨浥轻尘那首七言诗,我能断定这位艺人一定不知道这几句其实是王维写的送别诗,而他却用它来表达对亡灵的不舍,和指引魂灵怎么去过奈何桥,到西方极乐的路途,并把他载入那一行当的”本经“。我之所以说到这里,是我觉得古人仪式活动里的歌曲或颂词,即可能象今天一样来源于某一具体创作,也可能是某人个体创作的实用化。诗经里的《采萍》,古人也解释为婚词,我读到最后”有齐季女“一句,就猛然想起家乡那位民间艺人的说唱词,如果《采萍》也是婚词,它更象某位诗人个人作品的仪式化。
4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7-3-13 10:57 |只看该作者
古朴文化里含有朴素情感情怀,追根溯源就得往祖坟上刨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7-3-13 14:08 |只看该作者
涨知识了,谢谢楼主!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7-3-13 16:36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问好。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