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文学 三味书屋 枕上片时幽梦中——呆呆《小睡》赏析
查看: 1520|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枕上片时幽梦中——呆呆《小睡》赏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16-7-9 18:0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边塞诗人黑子 于 2016-7-11 12:39 编辑

《小睡》
文:呆呆

鸟精是极难寻到一副好皮囊的

偏安。赏花。
这世道真是烂漫得可以

乌骓马说要过江来看我
怎么办?怎么办?

雷阵雨。龙卷风。美而柔弱的名讳
是必要的
家主母。她清晨就吊着眼眉了

榆树老儿。它要替绿衣国国主下聘书与我:风月在侧,恐生变故


【黑子赏析】

呆呆以神秘的鸟精开头。鸟精四处翩飞,行踪不定,寻求转世的机会。“鸟精是极难寻到一副好皮囊的”,皮囊,是凡人代称。描写贾宝玉的《西江月》说“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在鸟精眼睛里不管腹内如何,连一副好皮囊极难寻到,可怜啊。极度反讽,入木三分。

第二段。对鸟精来说,既然投胎无处,只好偏安了。裂土而封,裂天而建。不怕偏,越偏越有风景,越偏越适合鸟精的精神内涵。陶渊明说“心远地自偏”,偏它个心安理得,多好。读到这里油然想起偏安江东的南宋,暖风熏得游人醉的缱绻和慵懒。正好与题目“小睡”相应。另外“偏安”二字写出了诗歌主体“我”不随波逐流的高洁和姿态。不由得又想到南宋李清照,在那样的环境,写出大量千古词作。“偏安”与慵懒与颓靡决然不同,它的价值取向是内心不以为偏而有所作为。因此词人写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绝句。“赏花”,是在梦里赏花吗?是的,梦是现实之外的,在梦里可以自由不羁,信步从容,赏花,“这世道真是烂漫得可以”,这句梦中感叹,显然是对世事的对照,而世事如何已昭然,这句和首句相得益彰,诗句洒脱,有着一股玩世不恭的语调,更有着一股我行我素的劲头。“烂漫”二字把所赏之花一下子烘托出来,这花是诗人理想的比喻,这花从诗中亭亭而出,四顾,照得整个梦芬芳明亮起来。

乌骓马是项羽的坐骑。传说渔人将乌骓马渡至乌江东岸后,项羽在重重围兵中自刎而亡。偏安——江东——项羽——乌骓马,梦如偏安,而“乌骓马说要过江来看我”,与古代英雄灵犀相通,才能有此梦,“怎么办?怎么办?”显然隔江呼应项羽“骓不逝兮可奈何!”。“萧条异代不同时”,真是无可奈何,如果乌骓马走进“我”的现实生活,尚可知道怎么办。偏偏在梦里,偏偏说要来而未来,可奈何,可奈何。既惊艳又惶惑。

第四段。梦已醒来,屋外正在经历“雷阵雨。龙卷风”,这些类似战争(楚汉战争)的粗暴事情尚未停歇。“美而柔弱的名讳”就像入梦的乌骓马,温情柔婉,仅仅是一个名讳而已。一个假象,虚幻,借口,遮掩。读到这里,忍不住惊叹呆呆发散思维带来的深广视野和内涵,尤其她超越意在笔先的写作手法,可谓笔触和心游形影相随,互为前后,处处灵犀,处处征象。象之为意,意之为境,迢递推演,了无痕迹而妙手天成。轻松淡然一句“是必要的”,“我”理解了历史情节,理解了金戈铁马如狂风骤雨,而山川总是亲和温暖。

“家主母。她清晨就吊着眼眉了”,作者收回视线,由屋外世界,回到屋内,描写“家主母”的情绪,因为一清早的恶劣天气而心情糟糕,愁眉不展。末句一棵房前屋后的“榆树老儿”,让人想到民间故事里会说话的老榆树老槐树,总是慈眉善目,为凄美的爱情故事穿针引线。“它替绿衣国国主下聘书与我”,这里是老榆树替人下聘书,绿衣国,比喻春天夏天。聘书,指男方向女方求婚的婚书。聘书写有:“风月在侧,恐生变故”。古语道:狂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风和月正在风雨之侧,这是暂时遮蔽而已。“恐生变故”意含急迫,言语中有无限倾慕之意。

呆呆在诗里设置了好几个幽秘交错的通道,这来自她的创作习惯,即发散性思维和戏剧性结构。这首小诗用词讲究,语感优美,意象古色古香,如古代女子一场幽梦,酣畅美妙,令人沉醉。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6-7-9 18:57 |只看该作者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6-7-9 18:58 |只看该作者
黑子评的不错,赞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6-7-9 18:59 |只看该作者
呆呆人美诗好,这首诗解析得很到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6-7-10 11:40 |只看该作者
要不是黑子老师解读,俺真的读
不懂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6-7-10 15:30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阿呆的字很难解读啊,黑子了不起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6-7-10 19:11 |只看该作者
这个文本好看,有质感哦,先问诗者好,评的也入味。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6-7-11 08:31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黑子的解读啥也不用说大赞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6-7-13 09:00 |只看该作者
引经据典,解读得通透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6-7-13 21:02 |只看该作者
风月在侧,恐生变故。这用词细到心里去了。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6-7-13 21:03 |只看该作者
黑子说通道,这个确实很有道理。对于这类诗歌的解读,是要架设通道,才能抵达核心。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