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文学 三味书屋 关于李清照的《一剪梅》的解析
查看: 6747|回复: 4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李清照的《一剪梅》的解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13-10-3 13:1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去年在某论坛也看到过李清照的《一剪梅》这首词的释析,越读越有味道。先把这首词重录如下: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按照我以往的知识积淀,这是一首寄语相思的词作。上半阕第一句属于实写描摹,有人认为这是李清照和赵明诚分别之际的实写,属于回忆性文字。第二句寄托相思之苦,用几个具体形象的实物诸如大雁、满月、西楼来作为意象,衬托情感之浓。下半阕整体都属于情感的兴发。有坛友就这首词持异议,我把原话复制过来,疑义相与析,有请醉笑和翻跟头的猫及其他诸坛友共同探讨一下。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3-10-3 13:16 |只看该作者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是李清照的词句。人们不理解上船前她为何要先脱“罗裳”。搜索期刊网,发现1985年赵福壇在《华南师大学报》就已提出这个问题。后来《文史知识》与《北大中文论坛》也有过讨论。二十多年来人们做了种种解释,但都无法完全自圆其说。比如:有人说是“罗裳”(裙子)太长,不便上船,所以脱掉。有人注意到“脱裙子”不合情理,便把“解”释为“提起”(裙子)。但“解”可训为“脱”,而不可解“提”。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3-10-3 13:17 |只看该作者
这里“罗裳”是借代的用法。“轻解罗裳”就等于说“罗带轻分”。“独上兰舟”是说赵明诚独自乘船离去。这两句的主语都是赵明诚而非词人自己。
“解罗裳”在唐宋诗词中大多数都指脱衣服。所以,一看到“轻解罗裳”,读者的第一反应就是脱衣服。然而,这里却是个例外。诗词语言里有“解袂”一词,表示离别,这里的“解”正是“解袂”之“解”。可以说“解罗裳”是由“解袂”化来。“罗裳”不是写实,是代指女作者自己。本来,“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有钱人都可以穿丝罗衣服,不分男女。但是唐宋诗词里“罗衣”、“罗裳”、“罗带”一般都与女人有关。在这里女作者用“罗裳”代指自己也就理所当然了。比如鱼玄机的《游崇真观南楼,睹新及第题名处》:“云峰满目放春晴,历历银钩指下生。自恨罗衣掩诗句,举头空羡榜中名。”这里“罗衣”就代指女性身份。她恨自己是女儿身,不能参加科考,要不然也榜上有名了。不仅“罗衣”,“罗袖”也可代指女人。如杨泽民《四园竹》:“罗袖匆匆叙别,凄凉客里,异乡谁更相知。”就是用“罗袖”代指他离别的女人。
“解罗裳”讲通了,修饰语“轻”的使用也就显得非常合理。“轻”表示“轻别”,是“轻易”的“轻”,而不是动作的“轻”。“轻解罗裳”也就是“罗带轻分”。不仅如此,“轻”字还很好地照应了对句的“独”。说赵明诚独自负笈远游,没有带上自己。
优秀词人的作品往往是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词中的每一句话前后都有照应。我们不妨再分析一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的上下文语境。
本词第一韵写秋天的到来。“红藕”与“玉簟”都是秋天的常用意象。“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对离别的人来说,秋天更易产生离愁。本词以秋发端,由此拉开了怀人的序幕。所以第二韵,也就是本句,接着就写离别,追叙丈夫出发时的情景。当初是他轻易地告别了自己,踏上兰舟出发了。正是这一韵的离别,才引出下一韵别后的书信:词人在月光洒满的西楼等待着鱼雁传书。
过片的“花自飘零水自流”是从作者自己与意中人两方面写别的。“花”指上文的“红藕”。但因为是秋天的语境,理解为“菊花”也未尝不可。“水”是丈夫行舟之水。 “花飘零”是说自己年华易逝。“水自流”是说丈夫游走不定。这又照应了下句的“两处”闲愁。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3-10-3 22:13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看了前两段,真有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3-10-3 22:16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马屁拍完说说感觉,感觉被你整复杂了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3-10-3 22:23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这种“索引"式的解读破坏了诗词意境的完整性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3-10-3 22:26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手机回帖,说不清楚,等我有空滴,好好在关公面前耍耍大刀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3-10-4 10:43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话题话题,呵呵,我还记得那个争渡争渡,历史上考证的八卦一大堆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3-10-4 11:23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原来这观点是你转述的?怪我没看仔细,不然拍狠些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3-10-4 12:49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好词,一看就是好词,一读就是好词。好词是天然的好,不是雕琢的好。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3-10-4 16:33 |只看该作者
怪只怪诗词的词数太少,太费思量。
不过,《红楼梦》字数多,不也研究了百年?

很佩服这股钻研劲。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3-10-4 20:07 |只看该作者
醉笑陪君三千场 发表于 2013-10-3 22:23
这种“索引"式的解读破坏了诗词意境的完整性

也很认可你说的意思。
也有所得,在他们的交流互动过程中,能学到不少东西。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3-10-4 20:09 |只看该作者
醉笑陪君三千场 发表于 2013-10-3 22:26
手机回帖,说不清楚,等我有空滴,好好在关公面前耍耍大刀

耍的蛮好的!
这个论坛是北大中文论坛,所以方家很多。你的解读已然了不起啦。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3-10-4 20:11 |只看该作者
会翻跟头的猫 发表于 2013-10-4 00:36
昨儿听某人说在什么群里学作古诗。哥当时特想说一句:现代很多作古体诗的人,你问他什么什么韵的他根本都说 ...

{:soso_e113:}这言语,这风格,分明是九段式的拉杂桥段儿嘛~·~~恩恩,九段哎,你快来,有人和你长得很像啊~~~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3-10-4 20:15 |只看该作者
会翻跟头的猫 发表于 2013-10-4 00:36
昨儿听某人说在什么群里学作古诗。哥当时特想说一句:现代很多作古体诗的人,你问他什么什么韵的他根本都说 ...

附和你一句,我认为你提到的诗词不受格律限制,取意境美,也就是达意、达情,不伤其旨是对的。
你说的多,我归结就这一句话。
实际上我写了不少古体诗,还真没有学习诗词格律什么的,只知有平水韵中华新韵之别,具体区别在哪儿也不知。
可也不耽误我伪一把诗人~~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3-10-4 20:17 |只看该作者
青黛 发表于 2013-10-4 10:43
话题话题,呵呵,我还记得那个争渡争渡,历史上考证的八卦一大堆

醉笑的比较严谨,不算八卦。
我贴来的那些回帖也是有考据的,他们做学问很严谨,丝毫八卦不得的。
青黛,有兴趣我给你网址,有暇你也去看看。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3-10-4 20:18 |只看该作者
醉笑陪君三千场 发表于 2013-10-4 11:23
原来这观点是你转述的?怪我没看仔细,不然拍狠些

木事,现在补上些也为时不晚~~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3-10-4 20:20 |只看该作者
我是来打酱油的 发表于 2013-10-4 12:49
好词,一看就是好词,一读就是好词。好词是天然的好,不是雕琢的好。

对嘛,无论做诗还是写文字,都讲究不隔。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这一句话可以广而用之的啦。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3-10-4 20:22 |只看该作者
离离 发表于 2013-10-4 16:33
怪只怪诗词的词数太少,太费思量。
不过,《红楼梦》字数多,不也研究了百年?

离离一定是没仔细看文字,人云亦云,我是转述的~~
喜好这类东西,也算是附庸风雅吧~~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3-10-4 20:31 |只看该作者
芥末 发表于 2013-10-4 20:22
离离一定是没仔细看文字,人云亦云,我是转述的~~
喜好这类东西,也算是附庸风雅吧~~

这个啊,我还真仔细看了。因为我也喜欢这类东西,尤其古诗词。

我说第一句的意思是:诗词的字数和格律,起到了一定的限制作用,这也是我们后世有很多参不透的原因之一吧。所以,才要研究才有索引。

我并不认为研究这个或者细究挖掘对它的意境有多大的破坏,反而会加深我们对它的理解。区别只在于研究的方向是否是本诗想要的。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13-10-4 20:34 |只看该作者
芥末 发表于 2013-10-4 20:22
离离一定是没仔细看文字,人云亦云,我是转述的~~
喜好这类东西,也算是附庸风雅吧~~

还有啊,芥末,我跟贴都是看过之后再跟的,不看不跟。尤其是学术类的。
我知道在这方面我不懂的太多,以后还是少说吧。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3-10-4 20:34 |只看该作者
离离 发表于 2013-10-4 20:31
这个啊,我还真仔细看了。因为我也喜欢这类东西,尤其古诗词。

我说第一句的意思是:诗词的字数和格律 ...

哦,这个观点好~~
待会儿我贴一个帖子,醉笑挖掘机可批驳一番,你也谈谈你的看法~~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13-10-4 20:58 |只看该作者
离离 发表于 2013-10-4 20:34
还有啊,芥末,我跟贴都是看过之后再跟的,不看不跟。尤其是学术类的。
我知道在这方面我不懂的太多,以 ...


交流嘛,怕啥,有时候调侃语分清楚就得呗~~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13-10-5 09:30 |只看该作者
芥末 发表于 2013-10-4 20:34
哦,这个观点好~~
待会儿我贴一个帖子,醉笑挖掘机可批驳一番,你也谈谈你的看法~~

芥末这个话题提的好,不管结论如何,视点的气氛出来了。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13-10-5 09:31 |只看该作者
青黛 发表于 2013-10-4 10:43
话题话题,呵呵,我还记得那个争渡争渡,历史上考证的八卦一大堆

欢迎青黛也参与一下。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13-10-5 09:49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芥末 于 2013-10-5 09:50 编辑
醉笑陪君三千场 发表于 2013-10-5 09:30
芥末这个话题提的好,不管结论如何,视点的气氛出来了。


参与的人还是少~~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13-10-5 09:49 |只看该作者
醉笑陪君三千场 发表于 2013-10-5 09:31
欢迎青黛也参与一下。

那是必须滴~~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13-10-5 09:52 |只看该作者
{:soso_e113:}小莫冷笑玲珑啊~~~唉~~我想死你们啦~~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13-10-5 09:53 |只看该作者
芥末 发表于 2013-10-5 09:49
参与的人还是少~~

{:soso_e122:}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13-10-5 09:53 |只看该作者
醉笑,边缘我去邀请玉玲珑,咱想个辙儿,把这妞儿弄来,当然两头玩儿,不是撬来啊~~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