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文学 三味书屋 季羡林:盖棺难以定论
查看: 6110|回复: 3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季羡林:盖棺难以定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12-4-20 15:3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冷笑 于 2012-4-20 15:46 编辑

 
  一



  中国人一向有圣人情结,是以,千百年来一路招摇过市的历代大师几乎都成了道德上的完人,没有,也不允许有任何的污点或瑕疵。诸如孔夫子和南子的暧昧了,朱熹把小尼姑搞怀孕了,鲁迅偷看弟媳洗澡和嫖妓了,此类丑事一直被这些人的拥趸和信徒所极力否定和掩饰,统统归结为抹黑诋毁造谣诬陷。
  
  季羡林,所谓当代中国最后一位国学大师更是如此。名满天下誉满天下,集万千宠爱各种光环于一身,生前死后都被抬高到吓人的地步。连那些压根没看过季羡林作品的人也跟着人云亦云的吹捧。
  
  不曾想,季羡林尸骨未寒,完人的形象就被打破了——有个叫季承的人写了本真实回忆季羡林的书,作者颠覆了被社会塑造的“大师”的完美形象,还原了一幕幕诗意后面的血泪,真实得近乎残忍。
  
  季承,中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高级工程师,曾任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建设指挥部领导人,中国新技术开发公司及中国科学院辐射技术公司总经理等职。作为首个中美合作项目“高能物理”的核心人物,1979年被派往美国,负责与美国五大高校的合作项目。与李政道有近30年的合作关系,应李政道之邀曾任其主持的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顾问一职。并著有《李政道传》一书。
  
  然而,这些身份都不重要,季承最重要的身份是:他竟然是国学大师季羡林的儿子,这本书叫《我和父亲季羡林》。
  
  在儿子的笔下,季羡林可以说是一个人生的失败者,一个有国无家的浪人,一个孤独、寂寞、吝啬、无情的文人。早年的心结——寄居叔父家、无爱的婚姻、母亲的早逝,塑造了他压抑、封闭、孤傲的性格,他的意气用事毁了自己一家,又使他身陷阴谋的泥沼而难以自拔。
  
  
  中国历来还有“父为子隐、子为父隐”“为尊者讳”的传统,季承此书一出,几乎骂声一片,理解赞同者寥寥无几。大家不能接受季承这离经叛道大逆不道的不肖行为。也不能接受心中的神祇被打倒,就像毛粉不能接受老毛有那么多丑事一样。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2-4-20 15:40 |只看该作者
抢沙发坐一会{:soso_e160:}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2-4-20 15:54 |只看该作者
  二


     季羡林自幼被叔父领养,却因不是亲生骨肉而遭到亲疏有别的对待,不是虐待,而是无处不在的小小歧视。可见季羡林是个敏感自卑的人。
  
  这些成长经历中所饱尝的世态炎凉,影响了他的性格。更由于同暗恋者的分离,包办婚姻使得他格外郁郁。当他获得留学德国的机会时,又逢叔父失偶后立即续弦,他心有不满,所有这些愠怒,促使他提前出国,一走了之。
  
  这一去,就是十一年,也就是我们熟悉的“留德十年”。在《留德十年》这部书里,确实很少见到他对儿女和妻子的思念之情表露。
  
  季承揭露,父亲自从德国归来后,未与母亲同床过,儿子心疼母亲“她就像一头黄牛一样,晨夕劳作,耕耘不休。”丈夫评价妻子“对丈夫,她绝对忠诚,绝对服从,绝对爱护。她是一个极为难得的孝顺媳妇,贤妻良母。”母亲的默默付出,与父亲的视若不见相比,显得残酷,这样的婚姻,虽然终老一生,但两人世界几乎是不成立,他沉醉于象牙塔内,她无言担任着日常起居照料的任务。
  在德期间相遇的恋人,为此终生不嫁。季羡林在婚姻实践上也终究是难脱自身民族的束缚。
  季羡林亲口对儿子和女儿说:“我对你妈没有感情。”时值同在北京参加工作的儿女们要求接母亲同来。儿女们还是很快实现了全家团聚的愿望,季羡林孤僻乖戾的后半生,也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渡过。
  
  
  到了暮年的季羡林忽然暴得大名,被封为国学大师,虽然他本人表现很淡然很谦虚低调,但是难以掩饰自己的受用。这一点他和钱锺书不可相提并论。媒体推波助澜的炒作,出版届热衷的跟风,他的一本书甚至要出好几个版本,书名缭乱,内容又多是互有重复的排列组合。仅稿费一项,就让季羡林日进斗金,还有满目的荣耀和肉麻的吹捧,老人成为一个炙手可热的人物大家。
  
  季承说:我非常赞同父亲的学生钱文忠的意见,并按他的思路稍加概括。他认为父亲是一位由矛盾着的各方面组成的大学问家。所谓矛盾的各方面,譬如,他是一位大学者,留洋海外,西装革履,又是一个很平凡的人,身带土气,衣着保守;他说着有浓重山东口音的普通话,又能说很标准的英语;他研究的是古奥高深、冷僻至极的东方之学,同时又通晓西域现代文化;他具有现代思想意识,能跟随社会潮流而动,可他又坚守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礼仪;他身具侠气,对外慷慨大方,一掷万金,对内则小气吝啬,锱铢必较;他外表平淡随和,少情寡欲,内里情思丰富,多愁善感;他不拒名利头衔,却淡泊明志,为人低调;他生性孤僻,不喜交际应酬,可不拒访问,交游颇广,有求必应;他专注学问,爱惜分秒,可他也花去大量时间参加社会活动,竟至被称为社会活动家……
  
  盛名之下,各种形形色色的人物袍笏登场,前任秘书李铮突然被冷落受挤,很快病逝,之后的两任秘书——李玉洁和杨锐,在季承眼中简直是道德败坏的小人,挑拨离间父子关系,偷取季羡林的文物,霸占季羡林的房子,独自一人垄断季羡林的代言权,甚至有一种变相的经济人意味。季承对先后这两任秘书,充满了怨恨和鄙夷,无法释怀她们的所作所为;但在某些人眼里,季承却是一个不孝有三的儿子,抛弃结发夫妻另娶家中小保姆,与父亲交恶后十三年里断绝来往,直到父亲残烛摇曳之际再来父子相认,有谋遗产的嫌疑。这些众说纷纭,真相一时难辨,季承对父亲的关门弟子钱文忠充满了感激之情,但是钱文忠的为人和人品在公共空间里亦是充满争议,一方面抹煞他人的地位,炫耀自己是季羡林的唯一传人,另一方面盗取名贵书画,“钱文忠要偷季羡林的乌龟。”这一女声的吆喝,让这场荒诞剧充满了喜感。季承的对此的解释是,这是前任秘书对钱文忠的栽赃。
  
  
  看到这些,那么多人对季承的谩骂攻击也就不难理解了。因为大师这块金字招牌倒了,这伙人也失去赖以生存和赚钱的工具了。就像所谓的曹雪芹之于周汝昌、冯其庸等人同等的重要。
  
  年已古稀的季承对此这样回应:“我一直不认识你们说的‘国学大师’季羡林,我只知道,在热热闹闹的学术追捧中,父亲的内心是冷的,是寂寞的。”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2-4-20 16:00 |只看该作者
沙发板凳都没抢着,抢个地板吧{:soso_e101:}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2-4-20 16:01 |只看该作者



  季羡林的冷漠和矛盾是很明显的。
  
  
  
  很多人都见过那几张经典的照片:季羡林与猫嬉戏、季羡林身后有猫尾随……一个安详的老人,一个富有爱心的老人。可谁知道,这温馨的图片背后竟是季家多少人的忧愁。
  
  季承说:“当然,父亲不会亲自去饲养猫,买鱼、蒸饭、拌食、打扫粪便诸多事情,都是由两个老太太来操持。她们感到非常劳累……那几张有名的照片,就是这个时候拍照的。”
  
  “父亲不让猫们进他的卧室和书房,因为它们会在那里胡作非为。父亲爱猫,不让猫外出,让它们都呆在家里,晚上则把猫都放到叔祖母和母亲睡觉的屋里。老太太睡觉很晚,清早四点多钟,猫又要去会父亲,老太太要给猫们开门,所以很难得到休息。在猫发情的时候,几只猫彻夜鸣叫,撕心裂肺,实在忍无可忍。”
  
  “觉得如果父亲能把他对猫的关怀用一点到家人身上,我们家人之间的感情恐怕会更加深一点。父亲既然能与猫建立如此深厚的感情,为什么不能和自己的亲人建立更深的感情呢。”
  
  “养猫之后,父亲家里跳蚤虱子成群,猫毛遍地,屎尿味弥漫全屋,真是令人难以容忍!有一次,我下班回到家,刚进屋就觉得腿脚热乎乎的……我一看,只见裤腿和鞋上爬满了跳蚤,竟然成了黑糊糊的一片。”
  
  
  
  季羡林在《赋得永久的悔》一文中声情并茂的写到:“我不忍想象母亲临终时思念爱子的情况;一想到,我就会心肝俱裂,眼泪盈眶。当我从北平赶回济南,又从济南赶回清平奔丧的时候,看到了母亲的棺材,看到那简陋的屋子,我真想一头撞死在棺材上,随母亲于地下。我后悔,我真后悔,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呆在母亲身边,即使她一字也不识,即使整天吃‘红的’”
  而季承是怎么写的?季承说:
  
  “他六岁进城,21岁在清华大学读二年级母亲去世,期间没能好好看望过母亲,逞谈孝敬!”
  
  “后来回家奔丧,为他母亲送终的时候,他竟然回忆不起母亲的面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2-4-20 18:41 |只看该作者
《我和父亲季羡林》一书,向世人展现了国学大师鲜为人知的另一面。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2-4-20 18:45 |只看该作者
儿子笔下的季羡林,这位国学大师的背影是模糊的,父亲的形象则是深刻的、真实的。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2-4-20 19:37 |只看该作者
人都有伪装的一面。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2-4-20 20:16 |只看该作者
昊哥 发表于 2012-4-20 19:37
人都有伪装的一面。

问好昊哥。

很多时候真实的东西未必就是好的。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2-4-20 21:35 |只看该作者
季承笔下的季羡林,才是一个真正的、能被称之为“人”的人。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2-4-20 21:37 |只看该作者
大师为了掩饰自己的缺点,也有虚伪的一面;而经文学家润色的感情,真的可以催人泪下。可是谁知,蒙古草原的蓝天白云下,竟然是一团动物粪便的恶臭呢?
信谁的也不能信文人描绘的。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2-4-21 08:18 |只看该作者
国人习惯于造神运动,所以才会有高大全似人物的出现,其实大师只是在学术领域的,现实生活中只是一个普通人,有这样那样的缺点本不足为奇,但剥下华丽的外衣,让人心里确实不舒服。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2-4-21 11:01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季羡林太自私

他的文字我看过一些

但他人情太淡漠

不喜欢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2-4-21 11:02 |只看该作者
所以,造神等于毁人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2-4-21 11:03 |只看该作者
莫冉 发表于 2012-4-20 21:37
大师为了掩饰自己的缺点,也有虚伪的一面;而经文学家润色的感情,真的可以催人泪下。可是谁知,蒙古草原的 ...

是啊,被文字粉饰过的现实更令人无法接受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2-4-21 11:05 |只看该作者
看过季年轻时的作品,不觉得怎么样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2-4-21 11:05 |只看该作者
谁说的啊,要成为国宝,只需要活得长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2-4-21 14:19 |只看该作者
杜若 发表于 2012-4-21 11:05
谁说的啊,要成为国宝,只需要活得长

内个想要活101岁滴杜若,是有希望当上国宝滴{:soso_e113:}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2-4-21 16:04 |只看该作者
莫冉 发表于 2012-4-21 14:19
内个想要活101岁滴杜若,是有希望当上国宝滴

真这样想过

我要当国宝{:soso_e104:}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2-4-21 19:46 |只看该作者
像我这样吝啬的人也买了一本《我和父亲季羡林》。

看了一多半。

季羡林是国学大师,会多种语言,对中印文化颇有研究,但是总是感觉在他身上我学不到什么,只是他说的一句话叫我感动过很长一段时间:“骨头要硬,心肠要软”。再就是他的文风绝对朴实。

季羡林的悲剧是中国传统文化缺乏人性的牺牲品。不爱自己的夫人,又被名声所累,不敢离婚,所以有了分裂的人格。典型中国老学究。

他儿子季承敢写出来,对人类是好事。好就好在不识时务、敢说真话。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12-4-22 17:47 |只看该作者
大师也是人
有七情六欲,有嬉笑怒骂,有是非对错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2-4-22 17:47 |只看该作者
没读过季羡林的字
他死了我才知道他的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12-4-23 08:19 |只看该作者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一路走好季大师!!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12-4-23 11:24 |只看该作者
梦m 发表于 2012-4-22 17:47
没读过季羡林的字
他死了我才知道他的

我也是,看到那么多人缅怀大师,我才知道他是大师。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12-4-23 18:16 |只看该作者
几日不来论坛,竟是好文章!

冷笑这文字老姐要竖大拇哥儿的!!{:soso_e179:}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12-4-23 18:19 |只看该作者
当年季羡林和任继愈一同谢世,季羡林声望高过任继愈,有人就很为任继愈不平,同样是大师,凭嘛厚此薄彼?

其实对于大师而言盛名如何已不重要,他们的思想境界早已超越这一切。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12-4-23 18:20 |只看该作者
身后是非谁管得,满村争说蔡中朗。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12-4-24 09:55 |只看该作者
忽然想起自己曾写过的一篇有关季羡林先生的文字,这就发过来{:soso_e182:}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12-4-24 13:44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看了个开头,说实话,觉得冷笑这帖子有点八卦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12-4-25 12:41 |只看该作者
醉笑陪君三千场 发表于 2012-4-24 13:44
看了个开头,说实话,觉得冷笑这帖子有点八卦

{:soso_e113:}{:soso_e197:}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