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文学 半日闲 汉书有了,酒呢?
查看: 1284|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汉书有了,酒呢?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2-7-5 14:4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先摆一张图应个景,也好有始有终。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1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22-7-5 15:04 |只看该作者
中国史家记录古代帝王,一个个出场都是自带BGM,一上来就语出惊人,显得鹤立鸡群,如陈涉“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项羽“彼可取而代之”等,这边汉高祖一出场就斩杀白蛇,霸气侧漏,这种笔法只能证明此类史书都是给帝王做了美颜滤镜,一个个红光满面,我们如今姑且当笑话看看,是一点也当不得真的。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2-7-5 15:09 |只看该作者
九年冬十月,淮南王、梁王、赵王、楚王朝未央宫。置酒前殿,上奉玉卮为太上皇寿,曰:“始大人常以臣亡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殿上群臣皆称万岁,大笑为乐。
                           -----高帝纪第一下
=---------------------------------------------------------------
孟子游说齐宣王,齐宣王含含糊糊说出一句话:“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至于什么是大欲,王笑而不言。但孟子替他说了出来:“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瞧瞧,此前多少个国君梦寐以求的大欲,现在刘邦实现了。老头子过去一直小看他游手好闲没啥家业,如今他打下大大的疆土,这份产业无人可及。历史上帝王将相打来打去,不就是为了独占这份产业吗?“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刘邦一朝扬眉吐气,正是得胜的猫儿欢似虎。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2-7-5 15:38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酒由醉老师提供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2-7-5 16:54 |只看该作者
青梅酒如何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2-7-5 16:55 |只看该作者
有首香港歌曲,唱到:到哪里找那么好的人……是啊,一个男人,不抽烟不喝酒,不嫖不赌,真是好好先生。汉文帝就是一个荒谬的存在,形象光鲜得简直不可思议。

首先上台就是推三阻四的,比禅让的尧舜还要谦虚,说什么:寡人不佞,不足以称。后来要立太子,他又推辞:“朕既不德,上帝神明未歆飨也,天下人民未有惬志。今纵不能博求天下贤圣有德之人而嬗天下焉,而曰豫建太子,是重吾不德也。”好一番拉拉扯扯。他执政期间,大赦天下就有好几次,登基时大赦天下,平叛时又赦天下,郊祀五帝时又大赦天下……

文帝很有自我批评的意识,他树立古代的诽谤之木,鼓励言论自由,说:“今法有诽谤、訞言之罪,是使众臣不敢尽情,而上无由闻过失也。稍微有点天灾人祸,总是深刻反省,什么“朕既不明,不能远德,使方外之国或不宁息”、“朕既不敏,常畏过行,以羞先帝之遗德”。如此经常灵魂深处闹革命,这种品行,万里挑一,真是“上哪里找那么好的人”。

2022.7.5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2-7-5 16:56 |只看该作者

好好,正合我意。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2-7-5 16:56 |只看该作者

他住院了,还是别打扰他了。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2-7-5 17:01 |只看该作者
海棠影下 发表于 2022-7-5 16:56
好好,正合我意。

好咧,这酒我一定要亲自去泡,问好海棠^_^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2-7-5 17:17 |只看该作者
海棠影下 发表于 2022-7-5 16:56
他住院了,还是别打扰他了。

他那是疗养去了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2-7-6 16:46 |只看该作者
上还,过沛,留,置酒沛宫,悉召故人父老子弟佐酒。发沛中兒得百二十人,教之歌。酒酣,上击筑自歌曰:“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令兒皆和习之。上乃起舞,忼慨伤怀,泣数行下。谓沛父兄曰:“游子悲故乡。吾虽都关中,万岁之后吾魂魄犹思沛。
=----------
项羽的《垓下歌》是悲伤的调子,“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一副穷途末路的光景。过去我以为相比之下,刘邦的《大风歌》按说从歌词来看,比较显得踌躇满志。现在看其实不是的,高祖又唱又跳,然而却“忼慨伤怀,泣数行下。”此时刘邦来日无多,开始想到万岁之后魂魄归属的事情了。

文学的觉醒来自于人的觉醒,死的戟刺触发人终极问题的思考。有意思的是,几位古代帝王传下来的关于生命思考的诗歌质量都属上乘。比如汉武帝这首《秋风辞》: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
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人都要死的,死的压迫让人生栖栖遑遑,“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但普通人写生命的感伤当量太小,相比之下帝王写的才惊世骇俗,因为他本来一统天下,身份贵为天子,财富无所不有,可人在暮年终于醒悟面对死亡这一切都将化为乌有,怎能不患得患失而感慨系之?秦始皇求不死药,汉武帝暮年何尝不是如此?

帝王对于生死往往高瞻远瞩看的清楚,薛西斯远征希腊,可看着远处百万大军忽然想到一百年后这里没有一个人活着,不禁伤心落泪。可做臣子的一腔忠君报国的热情并没有多少精力留给生死的思考,“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草民能想到“如果有一天,我老无所依……”而肯定唱不出“革命理想高于天。”学者徐国荣说的好:“统一而上升的社会,为人们提供了自我价值实现的载体。使个体生命价值消融于群体价值观中,培养了一种乐观主义的社会心态,而非理性的意识形态又淡化甚至遗忘了人们的生命终极问题的追问,只有当群体价值观的破裂,人们从外在世界走向自我时,才对生命的悲剧意识,恍然大悟,进入感伤主义时代。”

2022.7.6


2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2-7-6 16:56 |只看该作者
这首秋风辞,是千古名篇。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2-7-6 20:03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学习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