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红袖家园 黄金时代 赵孟頫想纳个妾
查看: 910|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赵孟頫想纳个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2-5-3 08:1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闲散之人 于 2022-5-3 08:18 编辑

                  赵孟頫想纳个妾


1、

   那一年,他差不多五十,到了知天命的年纪。

   身为宋朝开国元勋赵匡胤的十一世孙,虽然血统那叫根红苗正,无奈“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宋灭了,宋是如何灭的,太繁琐,不想说。只是要说,赵孟頫没穿越的就从宋到了元,而且他人生的大多时间都是混在元代。

   其实我一直觉得大汗忽必烈确实足够牛B,马背上开疆场,驰骋的铁蹄所到之处,无不飘着大元的旌旗。

   作为宋王室后裔子孙,亲历了改朝换代,那滋味一定不好受。

   赵孟頫的字画当然不用说,响当当的大家,数千年过去了,依然可以供后人临摹,模仿。我很喜欢赵孟頫的楷体,那种劲道和一丝不苟的笔力,就四个字的膜拜:不服不行。有一阵子,我还依照葫芦画瓢,弄一个赵孟頫的楷体帖,练了一气,无奈我这人做事常常虎头蛇尾,后来自己先泄了气,悻悻作罢。

   都说练书法者要写掉几釭水,方可入法门,我哪有那个恒心和意志力。

   赵孟頫的才气那是响当当的,水墨丹青,信手拈来,诗情画意,随意挥洒。大家都是这样,要不怎么能成为大家。

   宋朝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历史时期,青年时代的赵孟頫血统好,自然受过良好的教育,虽然千百年来国人都在嘟囔: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其实这就是牢骚,想一想,关键还是内因起作用。给你一个好环境,你自己不是那块料,照样是无用。

2、

   亡国之痛肯定有,但是,毕竟要直面人生。

   我在闲聊元散曲的时候曾说过,元代是一个相对开放和兼容的历史时期,马背上的民族,打出了一块版图,尺寸之大,疆土之远令人赞叹不已。

   而别以为大汗真的“只识弯弓射大雕”,在治国理政的才能上,既不输前人,也让后辈足以仰望。

   一个开明的时代,必定是一个政通人和的时代,古往今来莫不如此。

   虽然可以继续怀念祖宗的丰功伟绩,但毕竟这已经不是大宋的江山,赵孟頫当然清楚,何况他本是一个“文化人”,哪里能看不清这点事情?

   在南宋期间,赵孟頫是为官的,从少年时代就揣着一颗“治国平天下”的宏伟志向,无奈遇到了一个倒霉不堪的没落时代。南宋灭了之后,赵孟頫开始要置身度外,钟情山水。但是,像他这种名气的文化人,在当时是很有影响力的,所以,即便是到了元初,也照样有人举荐他出来做官。

   大都之内,忽必烈亲见赵孟頫,称其为“神仙中人”,大汗爱惜人才可见一斑。其实,大汗这等枭雄,所着眼的是“做给世人看”,他可以对赵孟頫大加夸奖,其实,并没有想给他一个真正实现抱负和理想的机会,这就是忽必烈的过人之处,我用你的影响力做招牌。

   可贵的是,忽必烈并没有实施铁血的整肃,对本民族以外的种族赶尽杀绝,更没有文化的整肃,所以,元代是一个文化很兼容并发展的时代。元散曲,元杂剧,雨后春笋,遍地都是,而这些散曲和杂剧无不折射或者影射社会现实,但是,忽必烈没有让元的“宣传部长”成为戈培尔,就算做样子,也做得足够到位。

3、

    赵孟頫当然很郁闷,原来人家未必要重用你,而是利用你的名气,打打亲民的广告。

    一个改仕贰臣注定要受到非议。其实在元仁宗时代,仁宗还是很看重赵孟頫的,大汗忽必烈只是用你当一张牌而已。

   所以,赵孟頫人生最大的“污点”大概就是做了贰臣,以至于后来有人直接称其为“汉奸”,这帽子实在太大了。

   人都没处在那个情境之中,无法理解一些选择。不过,貌似气节上差了几成也是事实。在老赵身后很多年后,也有一个玩丹青出神入化的,这老小子叫唐伯虎,他留了一首诗,其中的一句很铮然:

   闲来写幅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钱。牛人一个,当然花花公子也是他。

   也无怪老年后的赵孟頫自嘲:

   齿豁童头六十三,一生事事总堪惭。唯馀笔砚情犹在,留与人间作笑谈。

   谁的人生那么完美无缺?谁能没点瑕疵,这老赵除了这点事儿受人诟病,其他的还真没什么被人瞧不起的。

   响当当的书画大家,影响力今天依然。

4、

   有句很俗的话怎么说的来着:一个成功的男人,身后一定站着一个默默付出的女人。

   哎,这就用老赵身上了。

   老赵的夫人可不是庸俗之辈,那也是同代名声显赫的名门望族,大家闺秀。更了不起的是,人家还是元代有名的女性书法家,画家,诗词散曲家。传世的《墨竹谱》据说是后辈画竹之人的教科书一般。

   这二位结合,算是真的凤鸾和鸣,琴瑟相应。这女子叫管道升,字:仲姬。才华上丝毫不输夫君。


   人啊,在这个花花世界,未免会眼花缭乱,也可能乱了方寸。

   对于功人士赵孟頫来说也是这样,这就回到文头,那一年他快五十岁了。虽然官场弄得不伦不类,但是,自己毕竟是元代数一数二的书画大家,这名声,这地位不用说。当时社会上的名士纳妾成风,赵孟頫也不甘寂寞想纳妾,加以身份地位的知名度,年近五十的赵孟頫却也爱慕年轻漂亮的女孩子起来了。而他不好向妻子明说,可文人有文人的办法,作了首小词给妻子示意:

  “我为学士,你做夫人,岂不闻王学士有桃叶、桃根,苏学士有朝云、暮云。我便多娶几个吴姬、越女无过分,你年纪已四旬,只管占住玉堂春。”


   这词儿意思是说,你没听说过王献之先生有桃叶、桃根这两个小妾,苏轼先生也有朝云、暮云这两个小妾。因此,我就是多娶几个小妾也并不过分;何况你年纪已经40多岁了,只管占住正房元配的位子就行了。

   这老赵,想纳妾不明说,拐着弯表达。

   他夫人是什么人,那也是文化大家,一看这词儿就明白了:老赵你这是想动纳妾的小心思啊,还矜持的端着架子不肯明说。

5、

   看了老赵整出的这词儿,人家管道升女士没有一哭二闹三上吊,虽然说那时候纳妾不算啥,但是,人家管道升不愿意:你老赵不是写词儿表达吗,行,咱也给你整个词儿回答你:


   你侬我侬,忒煞多情,情多处,热如火。
   把一块泥,捏一个你,塑一个我,
   将咱两个一起打破,用水调和,
   再捏一个你,塑一个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
   与你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


   这就是那首著名的《我侬词》。赵夫人写的酣畅淋漓,写的情真意切,我估计老赵看了当时脸就像被抽了一样,热辣辣的啊。


   也不吵也不闹,一首词搞定想入非非的老公,我估计赵夫人都不用问:老赵你不想找个小三啊?老赵就此灭了那个念头,就此死心塌地和管道升过日子。


   什么叫牛,赵夫人这一手够牛,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我侬词》虽然用词设喻十分婉转,但字里行间暗藏机锋,透出铿锵英气,绵里藏针。特别是末句“与你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


   不和你讲什么废话,活着和你一个被窝,死了和你一口棺材,这吓人不?


   老赵啊,你知足吧,干嘛要吃着碗里的惦记着锅里盆里的?那都不是你的菜。这一下子把企图纳妾的赵孟頫教育醒了,就此夫妇继续举案齐眉,赵夫人则相夫教子,以至于赵氏门中先后出了七位大书画家。

   诗叹如下:


   丹青笔墨泼人生,岁已不与旧时同,
   一曲心声我侬词,千朝百代亦动情。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22-5-3 08:36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学习!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2-5-3 10:21 |只看该作者
学习。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2-5-3 23:55 |只看该作者
我没记错的话,你有一个系列的戏说历史

刚来六星的时候看过,接地气的说能看的进去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2-5-4 07:44 |只看该作者
闲散兄笔触不疾不徐,讲起历史典故如数家珍,厉害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2-5-4 07:46 |只看该作者
宋朝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历史时期,青年时代的赵孟頫血统好,自然受过良好的教育,虽然千百年来国人都在嘟囔: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其实这就是牢骚,想一想,关键还是内因起作用。给你一个好环境,你自己不是那块料,照样是无用。
————
就是这段,读来略觉别扭

“虽然”与“其实”说的是一个意思吧,都是在讲“内因”讲血统,并没有转折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2-5-4 07:58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不矛盾。一共两句,“虽然”用在第一句末尾,强调的是教育。“其实”用在第二句,还是强调人。完整一段是说血统只是帮助获得更好的教育,并不是根本。也就是说,“虽然”只针对第一句上半句,“其实”针对第一句整句。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2-5-4 08:08 |只看该作者
大玲小芳 发表于 2022-5-4 07:58
不矛盾。一共两句,“虽然”用在第一句末尾,强调的是教育。“其实”用在第二句,还是强调人。完整一段是说 ...

嗯,小芳这么一提醒,我再看了下,确实谈不上矛盾,我刚才看得不够全面

不过,你说“完整一段是说血统只是帮助获得更好的教育,并不是根本”还是有待商榷,我觉得楼主始终都在强调”内因“(血统)的作用,甚至是”根本性“的作用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2-5-4 08:49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灭灯退魈 发表于 2022-5-4 08:08
嗯,小芳这么一提醒,我再看了下,确实谈不上矛盾,我刚才看得不够全面

不过,你说“完整一段是说血统 ...

就现实来讲,普通工农的孩子“内因”其实不差,但是无法获取同等教育资源渐渐被挤下独木桥。我考高中那年,英语占一百分,我得了二十分,因为六本英语教材学校只给发了两本,教我的英语老师只是高中毕业自学的英语。后来上了高中,因为是重点中学,加上自身努力,高考英语全班第一。我的父母都是农民,对我基本上就是放养,就连报志愿都不懂。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2-5-4 12:40 |只看该作者
学习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2-5-4 12:57 |只看该作者
赵孟頫是醒了,可不一定人人都能醒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