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文学 三味书屋 【长篇小说】姐姐妹妹闯北京(1,2,3)
查看: 4467|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长篇小说】姐姐妹妹闯北京(1,2,3)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16-6-20 15:4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独爱飘雪 于 2016-6-29 09:40 编辑

                          (一)
        

这是一群简易住宅楼,楼下的小房一个挨着一个,此时都被大批涌进来的外地人租去了,依然供不应求。楼群北面是驰名中外的皇家园林——天坛公园。从公园南门向西,倚着公园的围墙根,也全是大大小小的简易板房,它们把高高厚厚的土墙堵在了里面。

  春节后不久,雨晴领着妹妹雨虹来到了这座城市,她们就租住在天坛南里的这片小房里。
      立春早过了,南方的春天早已春光明媚,而这里的春天刚下过一场大雪。雪后的北风依旧吹着哨子,大风像大刀,砍刀,恨不得把人掀翻在地;小风像小刀,螺丝刀,刀刀刺骨。
      雨晴从老家来时信心满满,她甚至都设计好了她们的宏伟蓝图,先摆地摊卖菜,赚到钱后再租个菜摊接着卖菜。像小时候玩滚雪球一样,一点点把卖菜的生意做大,可眼下这恶劣的天气令她的计划无法实现。

     几日下来,雨晴在自己的小屋待不住了,身上的几百块钱交完房租,买买生活必须品已所剩不多,再这样下去手里的俩钱耗完,问题就大了。她与妹妹商量,让妹妹先找个活,吃饭先有个着落,多少还能得几个工钱,而她自己开始跑批发市场,寻找可卖的东西。
     雨晴托南门口卖煎饼的老乡给妹妹找了一户人家,去照看一个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太太。两天后雨虹跑回来了,她说在那家吃饭时男人女人都看她,她也不知道自己该吃还是不该吃,吃不饱。
    雨晴望着妹妹,叹口气道:
   “算了,回来就回来吧!我们再想别的办法。”
     雨晴能体会到妹妹的感受,她也曾是那么过来的,她也不愿意妹妹再体会到自己初来时的滋味。
   这天下午,风小了,姐俩出了家门,雨晴准备带妹妹去饭馆试试,饭馆卖饭的,应该能让人吃饱饭,再说饭馆年轻人多,妹妹也不孤单。可也不能去太远的地方,一定要在自己的视线内,她也不准备让妹妹长干,暂时干上一两个月,等自己安置好了,就接妹妹回来。
    姐俩怀着心事出了家门,从天坛公园的南门走到东门,每看到门前写着招工字样的饭店雨晴都跑进去问问,结果一次次失望而出。
    顺着天坛公园的东门姐俩一直往北走,很快到了崇文门。
    雨晴知道崇文门,她初到这座城市时是夜里下的火车,迷迷糊糊中被县妇联的人领到了一个简易的棚式院落。后来,她才知道这就是劳务市场,只不过是专输出女人的劳务市场,名曰‘三八公司’。雨晴可不想妹妹再去‘三八公司’,一群外地小姑娘坐在棚子的长凳上,被一群群男女反复指指点点,这总让她想起小时候跟着母亲去牲口行买驴子时的情景。

      在一家门面不大饭馆前,姐俩停住脚步,门前立着招工的牌子。
    “老板,您这招服务员?”
      年轻的老板娘抬起头来,看了姐俩一眼道:
“是啊!”

   “您看我妹妹行吗?”

   “会写字算账不?招个开票收银的。”

  雨晴看了妹妹一眼,不说话了。
       这时,从里屋走出一个四十来岁的男人,打量着雨晴姐妹。
    “要是会写字算账就留下吧,一个月三百块。”
    “我们俩都留下可以吗?”
     雨晴知道小学三年级的妹妹肯定写不来字,要不俩人一起留下,度过眼前的困难时期再做打算。
   “你也看到了 ,我们门面不大,养不了这么多人,要是你行你留下来,看你们姐俩初来,安置一个是一个。”
      女人和颜悦色道。

    雨晴看看妹妹,犹豫起来。“我们再商量一下吧。”
    姐俩出来时,华灯初上,她们愣在街边,不知道是该接着去找活,还是该回她们临时租住的小屋?
    此时正是下班高峰,大街人潮流动,一辆辆公共汽车像吃得饱饱的大甲壳虫,耀武扬威地行驶在大街上。人行道上的每一个身影都行色匆匆,他们都应该有要去要回的目的地,整个世界只有她们不知道该去哪里。
    一阵冷风袭来,姐俩裹紧了衣服,漫无目的地走在大街上。
   “要不我先回家,你留下,等天暖和了我再来?”雨虹提议。
   “不!要回一起回,要留一起留。”雨晴回答的斩钉截铁。
    从老家来时,是父亲把她们送到几十里外的火车站,从早晨到中午,父亲迟迟不愿意回去,直到望着姐俩进入站内。父亲话很少,他不会表达自己的情感,但是雨晴能读懂父亲的眼神,有担心,更多的是哀伤。那时,雨晴就已经明白了自己的责任,除了照顾好自己,更要看好妹妹。

   “要不,我明天去咱老乡那看看?我们是患难之交,我每次去她都给我做一大桌子好吃的,临走时给我打车付好账。她对我也很信任,有次还偷偷给我二千多块钱,让我去邮局照着她写的地址寄回她老家。她说我有事尽管去找她,可我不想给她添麻烦。对!明天就去找她,麻烦她一回,看她能给你先找个活不?”
    雨晴的情绪感染了雨虹,姐俩来了精神,她们一溜小跑,向来时的方向跑去。雨晴追着前面的妹妹,祈祷着明天之行能给自己带来转机。

                                        (二)

       雨晴要找的老乡名叫张丽英,她们第一次相遇是在从老家到北京的火车上。 去年正月十九的早上,雨晴早早到了市里的火车站,眼前是一堆堆的人,一堆堆的人挨着一堆堆的人,还有一堆堆的行李包裹。
     午后,火车进站时,人群像一窝窝逃难的蚂蚁拼命地涌到各个车门处。隔着玻璃门,列车员望着黑压压的站台在犹豫,这种情形着实让他们思虑会不会出现局面失控的状况。有人开始砸门,有人敲车窗,旁边维护秩序的保安也举起了手中的木棍。
    车门到底打开了,却没放下踏板,站台与车厢之间还保持一段不低的距离,这段距离足以难住那些拎着大包小包的人们。有年轻的男人先后跃起,窜上车去,劈荆斩浪般冲进车厢内,车窗玻璃被打开了。随后,眼见着包袱行李、女人孩子漫天飞,源源不断地飞进了车窗里。
   列车员惊慌起来,他们开始一次次用力往下推企图再次上窜的人们。这时,人群已是无头的苍蝇,焦急中扛着大包小包在站台上跑了起来,一个车门不让上,慌忙又跑往下一个车门......
   雨晴站在原地一动不动,望着这阵势,她已经放弃了。
   站在雨晴前面的是两个年轻姑娘,一个长发披肩,面容清秀,一个身身材婀娜,笑容甜美,看模样大不了她几岁。她们在做最后的努力,陪着笑,与年轻的男列车员说着好话。不一会,年轻的男列车员伸出了手,穿长裤的女孩抬起腿,猛地跃起,上了车,而与她一起的那个姑娘穿着流行的一步裙,她使劲蹦了几下,未能成功。
   发车铃声响了,只见那姑娘把一步裙的开叉往侧面转动了一下,然后用右手用力撕去。裙子开了,开到了腿跟处,露出了雪白的大腿,红色的内裤。
   下面乱哄哄的人群被吓住了,接着传来了怪笑声,雨晴也被这位姑娘的举动惊呆了。
  “快点!你最后一个!”
   列车员招呼着雨晴,伸过手来拉她。
   雨晴左臂挎着自己的包,高抬右脚,踩到临近车厢的脚踏处,手伸向列车员,飞身而起。
   车门关上了,火车喘息着,放了一个又闷又长的大屁后,开始蠕动了。火车缓缓行驶着,似一条巨蟒刚吞下了超级猎物,艰难地爬行着。
   站台上依旧是一堆堆的人,一堆堆的行李,还有无数双绝望的眼睛。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吼叫后,火车开始加速,铁轨发出清脆的有节奏的声响,窗外的房屋,树木,电线杆也跟着奔跑起来。
  车上的气氛慢慢活跃起来,人们从上车时的紧张气氛中渐渐缓过神来,认识的不认识的激动地说起了话,语气里有为自己能上车感到幸运,也为没能上车的人而遗憾。有男人点上了烟,车厢里立即弥漫起烟草的味道,有女人拿出吃食,哄着孩子,自己也不紧不慢地咬着,吃也是缓解紧张情绪的一种方式。
   雨晴费力的往前挤着,终于挤到了车厢过道边,她立在门口处,几乎是被人群架着,一只脚着地。
  “你哪县的?”
   紧贴座位边的一个红衣女子与雨晴打起了招呼。
  “我确山的。”。
  “我平县的。”
  “你多大了?”
  “我属老鼠的,72年的。”
  “我属猪的,71年的,大你一岁。”
  “ 难受吧?妹,把你包拉过来咱俩坐。”
   女子注视着雨晴,雨晴也细细地打量着她,这女子个子不低,人不胖,长脸蛋很白净,像是涂了粉,眼睛不大,单眼皮,笑笑的让人觉得很亲切。
   俩人坐下后高兴地拉起了家常,像熟悉的姐妹一样。
   火车加速向北行驶着,没有多久,有孩子开始喊尿尿,有人要洗手,有人想上厕所。而此时的车厢已经呈静止状态,人们根本无法移动,孩子只能把尿撒在大人脚下,大人憋着。
    不一会,车厢内臭味,骚味,呛人的气味越来越浓烈,有人开始出现呕吐症状,这是车厢内缺氧的前兆。
    “妹,我难受!”红衣女子抬起头时,脸上冒出汗粒,接着,她干呕了几下。
    “车厢里味太难闻了!你被熏着了,我的头也有点疼。”
   “不是,我怀孕了。”
   “那你还这会坐车?等出了正月再走,松闲些。”
   “不行,家里打电话催的紧,老人孩子没人管。”
   “你嫁那里了?”
    红衣女子顿了一会,道:“算是吧。”
    又过了一会,车厢里忽然骚动起来,一位年轻姑娘实在憋不住了,被几个老乡包围起来就地小解了,活人差点被尿憋死。
    车厢里的状况越来越差,空气闷的令人窒息,有孩子大哭起来。红衣女子脸上的汗珠子开始噼里啪啦往下掉,擦的白粉早已被冲的稀里哗啦,她脸色惨白,已呈虚脱状。
   “姐,这样对孩子不好,也熬不到地方,郑州站下车吧,我陪你,你歇会,透透气。郑州是大站,去北京的车次多,咱不出站,看夜里能不能坐上去北京的车?”
    红衣女子被雨晴说动了,拉起了她的手。
   “不管了,走不了我也得下。”
    火车走了,车轨处的灯影里留下两个姑娘的身影。
   “啊!真舒服!”雨晴叫喊起来。
   “快过来!藏在这暗地,不然一会有人哄咱们出去。”红衣女子叫道。
    “几点了?”
    “快七点半了。”
    “不能在这过夜,你穿的少,冻坏了对孩子不好。”
    “没事,回北京我就去做了,我不准备要。”红衣女子说的轻描淡写。
    “为什么?”
    “生气!”红衣女子脸上有了怒气。
     雨晴不再追问,她跑到站台上一个卖食品的小推车旁,和卖东西的女人说了几句话。然后,她高兴地跑了回来。
    “姐,去北京的252次车马上进站了,特快,人少,我上次回来坐的是251,它俩是对开的,就是不知道让咱们上不。”
   “试试,不让上再下来。”
    火车来了,俩人举着上次车的车票,混在了人流中。雨晴的心突突跳着,快跳出了嗓子眼,年轻的男列车员老远看了她俩一眼,居然没吭声。俩人跳上车后,欣喜地对望了一会,深深呼出一大口气,笑了。
    这列车厢宽松多了,地板干干净净,行李整齐地码放在行李架上,水池能流水,厕所能解手。     
   “你去北京多久了?”
   “我去年冬天才去的,也就三个多月,过完年回来的。因为那里过年不让放鞭炮,我感觉没过一样,回来过了十五后才觉得新的一年开始了,要不然我一年都得迷迷糊糊地认为前一年还没过完呢!”
   “我都去了快四年了。你在那里干啥?”
   “那家阿姨腿摔断了,摔的有点稀奇,韧带也摔断了。我在她家做家务,一星期接送一次孩子,早上去早市公园卖点东西,下午带她去医院理疗。”
   “一个月多少钱?”
   “200块。”
   “干这么多活才给200块钱,去了我给你找,最少也得300块钱一个月。”
   “不行,她腿坏了还没好,这会走说不出口,怎么也要等她好点以后再说。”
   “给!这是我的名字,家里的电话和住址,姐现在也算在北京站住脚了,回头有什么事给我打电话。”
    红衣女子把写好的一张纸递给了雨晴。
   “你叫张丽英,我叫李雨晴,我爸说我出生的时候是傍晚,刚下完一场雨。其实我知道,他希望我像雨后的彩虹一样好看,可是你看我长的粗手大脚的,一点也不好看。”
   “你好看!不胖不瘦,看着结实,五官特耐看,就是有点黑,晒的了,养养就好了。”
    第二天早上,天蒙蒙亮时俩人走出了北京站。
   “妹,我送你坐车。”张丽英伸手去提雨晴的提包。
   “呀!这么沉!什么呀?”
   “没什么,就装了几件衣服,用塑料袋裹了两个南瓜。”
   “你真行!大老远的,累个半死不活的,背俩南瓜来,早知道我给你扔了,我给你钱,你想买啥买啥,北京啥样的南瓜买不来!”
    张丽英嗔怪起雨晴。
   “不一样,这是咱老家的南瓜,俺爸从一大堆南瓜里才给我挑出这俩来,一直留到现在。”
    张丽英问了雨晴的地址和电话后,叫过来一辆出租车,付好了车费,硬是把雨晴摁进了车里。
   

                                      (三)

    张丽英家在西直门外一片老式的胡同中,雨晴去过几次还是记不清她家的具体位置。这里的胡同像迷宫,横七顺八不说,形状也不规则,她每次去到后,先在胡同外打个电话,张丽英出来接她。
   在与张丽英的几次接触中,雨晴渐渐了解一些她的过去。她十八岁就来这城市打工了,先是在西直门外帮人家卖糖葫芦,后又到了现在的家里做保姆。这家的男主人五十多岁,是个精瘦的男人,两眼贼亮,离过婚,身边有个十几岁的女儿。
   有点雨晴一直想不明白,看得出张丽英也是个心气高的主,怎么就换了身份,跟了一个比自己爹还大的男人?
  半响午时,雨晴到了张丽英家附近,她照例在胡同口的电话亭给张丽英打了个电话。不多会,张丽英就站在了胡同口。
    俩人见面的瞬间,手拉着手,兴奋地望着彼此。   
   “好看吗?我纹了眉,也拉了双眼皮。”
    雨晴点了头,心里另一个声音在嘀咕,这哪里是双眼皮,纯粹就是肿眼泡,还是以前的单眼皮看着舒服。雨晴定睛看着,突然有种陌生的感觉,张丽英那双灵动的秀眉不见了,代之的是两条冻僵了蚕,硬挺挺地躺在了眼睛上面。
  “现在看着还别扭,医生说要过些日子才会自然些。”
   张丽英身着红色的羽绒服,那头披肩发也不见了,换成了长波浪卷,高跟皮靴有节奏地敲打着胡同的水泥地面,她高挑的身材在胡同里摇曳,如明星走秀在T台上。
   雨晴跟在张丽英身后,她这次用心地观察着胡同的特点,也认真地看了张丽英的家。这是一座老式四合院,前前后后有十几间房,有门楼,有锅炉房,看得出这家昔日的荣光。
   走到长长的过道时,几个年轻的姑娘在水池边洗漱,看见张丽英进来她们打着招呼。雨晴多看了她们几眼,一个个年轻漂亮,衣着光鲜。
   中午饭很丰盛,有鱼有肉了,张丽英还亲手做了几个大大的四喜丸子,说是为雨晴接风。饭桌上座是这家的长辈,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两边是张丽英的两个小叔子,一个弟媳妇。那个十几岁的小姑娘,从雨晴第一次见她开始,她就一直没笑过。张丽英给上座的老人端上饭,夹好菜,又盛好汤,又赶紧给小姑娘端上饭。那个精瘦男人招呼着雨晴吃菜,和家人有说有笑,一张脸笑成了百褶扇。
   吃罢饭,张丽英领着雨晴回到了她的房间,房间与之前来时大不一样,墙壁装饰的漂漂亮亮,中间大席梦思铺了红,红单子,红被罩,红枕头,土暖气片烧的烫呼呼,炉子上的茶壶冒着缕缕热气。
   “告诉你,我结婚了!”张丽英一脸喜气。
  “年前领的证,俺爸也来了,和你大哥正式见了面。他走时哭了,他说是他害了我,要不是俺娘生病花钱,我也不会走这一步。我之前从未告诉过他我在这的情况,去年因为生气回家,你大哥找回咱老家去,他还不知道我在这里的情况。”
  “去年到底啥事气成那样?”
  “别提了,也是我缺心眼!你大哥每年春节前都从南方运来一批蔬菜,京中几个大批发市场就几家做这买卖的,那价钱还不是咱说了算,可赚钱了!春节前他要我帮忙找人卖菜,我就想到了我的一个姐妹,一个村的,当初我们是一起出来打工的。她来后不久跟了一个甘肃的男人跑了,这会又跑回来了,说那里比咱老家还穷。她哥嫂在西直门菜市场卖菜,她领着个两岁的男孩住在她哥嫂那里看脸子,我是可怜她,就让她过来帮忙,一天开她三十块钱的工资,不少吧?
   “那天晚上回来吃完饭九点多了,零下十几度,冰天雪地的,我想早上四点多她还要早起去市场,就没让她回她哥嫂那里住,在我这凑合一夜得了。这一张大席梦思睡三人绰绰有余,我睡中间,他睡里面,让她睡外面,你猜怎么着?”
   雨晴瞪大了眼,张丽英眼也瞪大了。
   “丫B睡到半夜,俩人床里边压上摞摞了!”
     雨晴憋不住笑了起来。
  “真够荒唐的!亏你想的出来这么安排!”
   “想男人想疯了!早上起来抽她俩嘴巴子!”张丽英恨恨道。
    炉子上茶壶的水沸腾了,热气弥漫出来,壶盖被掀开盖上,盖上后又掀开,里面发出咕咕的声音,似有一只鸭子在里面凫水。
    雨晴从床上坐了起来 ,她觉得自己今天来错了。  
   “小静!水开了,你们灌茶不?”张丽英站在门口喊着。
    一会,一个姑娘拿着个暖瓶进了屋,张丽英与她拉起了话。小姑娘也就十八九岁,披肩长发,身材苗条,标准的美人坯子。
    女孩灌完水出去了,张丽英把脸凑到雨晴面前,低声道:
   “你刚才看见过道里那几个小姑娘了吧,都是小姐,歌厅里的三陪小姐。人家不敢把房子租给她们,我租给她们,你大哥在这片说话挺过的,没人敢找她们麻烦。那间房子之前租出去是三百,我租给她们六百,加一人加一百,水电费单算。她们赚钱,一个月能赚好几千呢!我算是看透了,女人也就那么回事,男人也靠不住,还是自己多攒些钱踏实。”
   张丽英伸手拉开了床头柜,拿出一叠照片。
“漂亮吧,这照片就是她们几个拍的人体艺术照。”
  雨晴拿起一张,看到照片上的姑娘几乎全裸一样,她蜜蜂蜇了手似的,赶紧丢下。雨晴站起身,望着窗外,她从心底排斥这些东西,她回头望望张丽英,她正津津有味地欣赏着那些照片。
   雨晴想起去年夏天时,也是这个女人,也是歪在这张床上,泣不成声地讲述着她的不幸:那年冬天我在西直门给人卖糖葫芦,白天卖糖葫芦,晚上串糖葫芦,冬天葫芦卖好卖,可一天下来我也被冻成了糖葫芦。那晚风很大,我串糖葫芦到半夜,很困,倒头就睡着了。当我被惊醒时,身旁站着那个脏乎乎猪一样的男人,任我怎么哭喊,怎么反抗都没有用......我在家里是定了亲的,可我回不去了,也不想回去了,破罐破摔吧!
    雨晴此行的目的她提都没提,她一再起身告辞,每次都被张丽英摁下。盛情难却,雨晴在张丽英家稀里糊涂地吃了晚饭。
    晚饭后,尽管张丽英竭力挽留雨晴住一晚,她还是坐不住了,拿起外套,飞也似地冲出了那片胡同。昏黄的灯光下,十六路公共汽车正好赶来,雨晴跳了上去,她向追来的张丽英摆了摆手。此时,她心里明白她和张丽英也许永远不会再见面了。
   
     



1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6-6-20 16:14 |只看该作者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6-6-23 15:29 |只看该作者
很久以前,可能是上个世纪,我看过这么一部同名的电视剧
那时候赵薇还没出名呢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6-6-23 21:0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独爱飘雪 于 2016-6-23 21:33 编辑
苏力 发表于 2016-6-23 15:29
很久以前,可能是上个世纪,我看过这么一部同名的电视剧
那时候赵薇还没出名呢

        看过陈小艺演的《外来妹》,那是写去南方进厂子做工的故事。我这个讲的是农村姑娘入城市后蹚出的另一条路,自立门户,从做小生意开始,一步步成长的故事。 虽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也许一些经验早已不再适用今天,但是,有些事物的本质是永远不会变的!那就是勤劳,善良,乐观,坚强,智慧与勇气,责任与担当,还有自省......
   人到中年,人生的画卷展开过半,无论是苍凉还是华丽,我们都曾怀着一颗纯真的心和纯粹的激情追逐过梦想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6-6-24 21:49 |只看该作者
有空欣赏,问候秋安~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6-6-25 21:41 |只看该作者
月如 发表于 2016-6-24 21:49
有空欣赏,问候秋安~

谢谢!辛苦了月版主!俺们名字中间都有月,亲切。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6-6-27 06:43 |只看该作者
这个也顶起来。

回头看看有没有必要做个链接。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6-6-27 11:27 |只看该作者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16-6-27 06:43
这个也顶起来。

回头看看有没有必要做个链接。

我还记得您在我那篇《我爱发明》里的留评,爱吃的人是爱生活享受生活的人,是善良的人!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6-6-28 22:58 |只看该作者
看过陈小艺演的《外来妹》,那是写去南方进厂子做工的故事。我这个讲的是农村姑娘入城市后蹚出的另一条路,自立门户,从做小生意开始,一步步成长的故事。 虽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也许一些经验早已不再适用今天,但是,有些事物的本质是永远不会变的!那就是勤劳,善良,乐观,坚强,智慧与勇气,责任与担当,还有自省......
====================================================================================

原来你看过《外来妹》啊,呵呵。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6-6-28 23:05 |只看该作者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16-6-28 22:58
看过陈小艺演的《外来妹》,那是写去南方进厂子做工的故事。我这个讲的是农村姑娘入城市后蹚出的另一条路, ...

没看全,但这首歌特喜欢,谢谢你找来听,一下子回到二十年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