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文学 燕集南亭 再贴几个张宗昌的诗,兼答藏经阁里扫地僧
查看: 4081|回复: 2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再贴几个张宗昌的诗,兼答藏经阁里扫地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14-3-14 18:3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穿越梅岭 于 2014-3-14 18:34 编辑

民国军阀张宗昌会写几句打油诗。
当时,济南府有个妓女名叫“漫天雪”。有一年冬天下起了大雪,张宗昌叫了几个人喝酒,“漫天雪”也被叫来作陪。酒过三巡,张宗昌诗兴大发,“来来来,看本将军作诗。”当即大声念道:

                 什么东西天上飞,

                 东一堆来西一堆。

                 莫非玉皇盖金殿,

                 筛石灰呀筛石灰。

众人皆鼓掌叫好。“漫天雪”娇滴滴地说:“张将军,您再来一首,小女子唱和。”

张宗昌略一思索,说出两句:

                何物神力大无边,

                一晚改变旧河山。

“漫天雪”接着吟道:

               请君细看漫天雪,

               白如柳絮软如绵。

众人大笑“好个软如绵”,“好个软如绵”。


看了这曝料,几乎喷饭。原来“何物神力大无边”是张宗昌暗指自己,真是流氓语言,而“漫天雪”是妓女自指。“一夜改换旧河山,何物神力大无边”竟是流氓调戏妓女之词,而“愿君喜看漫天雪,轻若柳絮柔如棉”则是妓女献媚淫荡之词。
如果抛却这首诗的来历,真的是一首好诗。流氓妓女之间的调戏淫荡之词,居然有这么高雅的外衣,只能感叹:世界之大真是无奇不有!
据说张宗昌军阶将军,当过什么主席。这我不想去问,倒是对张宗昌的诗有点兴趣。

《求雨》
玉皇爷爷也姓张,为啥为难俺张宗昌?
三天之内不下雨,先扒龙皇庙,再用大炮轰你娘。


“太行一剑”调侃说:张宗昌真有先知之明,现在人工降雨不就是用大炮轰下来的吗?


《混蛋诗》
你叫我去这样干,他叫我去那样干。
真是一群大混蛋,全都混你妈的蛋。


这大概是骂“上头”的,可见此人还真有些胆量。
从这两首诗可见张宗昌粗俗之极,却也使一个活灵活现的张宗昌展现在我们眼前。


《大明湖》
大明湖,明湖大,大明湖里有荷花,
荷花上头有蛤蟆,一戳一蹦达。


这首诗倒像是一首民歌,清新而生动。
怎么评价张宗昌的诗?粗俗。不过我还要加上另外一个词:生动。张宗昌的诗既然能流传至今,我想就是因为粗俗而又生动。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4-3-14 18:39 |只看该作者
据有关人士考证,在1925年张宗昌统治山东期间,曾经花重金,请出清末最后一科的状元王寿彭做山东教育厅长,并拜王为师,让这位状元公教他做诗,结果是出了一本诗集《效坤诗钞》(效坤为张宗昌的字),分赠友好。这位状元据说本来不该是第一,只因殿试的时候正好赶上西太后的生日,主事的人为了拍老佛爷的马屁,故意将个叫寿彭(寿比彭祖)的人提到前面,好让老佛爷第一眼就看见吉利的字眼,龙心大悦。按说,虽然清朝最后一科考的是策论,但混到了状元,帖试诗总是做得的,不知怎么,这位王状元待到教学生的时候,居然一色的薛蟠体。其实,就是不做这番考证,看着这薛蟠体的“诗”,读者大概也能相信,我们的张效帅,的确做过诗的。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4-3-14 18:44 |只看该作者
我去百度一哈去,{:soso_e141:}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4-3-14 18:45 |只看该作者
谢谢诸位。


韩复渠的诗


其一,
“笑刘邦”

  
听说项羽力拔山,吓得刘邦就要窜。


不是俺家小张良,奶奶早已回沛县。


其二,
“俺也写个大风歌”

  
大炮开兮轰他娘,威加海内兮回家乡。


数英雄兮张宗昌,安得巨鲸兮吞扶桑。


其三,
“游泰山”

  
远看泰山黑糊糊,上头细来下头粗。


如把泰山倒过来,下头细来上头粗。


其四,
“天上闪电”

  
忽见天上一火链,好像玉皇要抽烟。


如果玉皇不抽烟,为何又是一火链。


其五,
“大明湖”


大明湖明湖大


大明湖里有荷花


荷花上面有蛤蟆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4-3-14 18:46 |只看该作者
靠,叫我学了一回那个谁复制粘贴留证据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4-3-14 18:48 |只看该作者

你确认,那是韩复渠的诗?{:soso_e120:}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4-3-14 18:48 |只看该作者
哈哈哈。。。。一口茶差点喷我南亭去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4-3-14 18:49 |只看该作者
藏经阁里扫地僧 发表于 2014-3-14 18:46
靠,叫我学了一回那个谁复制粘贴留证据

不是俺家小张良,奶奶早已回沛县。

韩复榘不姓张,为何说,他家的小张良?{:soso_e100:}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4-3-14 18:49 |只看该作者
愁啊愁 发表于 2014-3-14 18:48
你确认,那是韩复渠的诗?

[p=169, null, left]一戳一蹦达



[p=169, null, left]其六,

[p=169, null, left]“趵突泉”



[p=169, null, left]趵突泉

[p=169, null, left],

[p=169, null, left]泉趵突



[p=169, null, left]三个眼子一样粗



[p=169, null, left]咕嘟咕嘟直咕嘟



[p=169, null, left]韩复榘的一首打油诗

[p=169, null, left]:


[p=169, null, left]趵突泉

[p=169, null, left],

[p=169, null, left]泉趵突

[p=169, null, left],

[p=169, null, left]噗突

[p=169, null, left],

[p=169, null, left]噗突

[p=169, null, left],

[p=169, null, left]噗突突

[p=169, null, left]....

[p=169, null, left]你不噗突他噗突



[p=169, null, left]韩复渠的印章



[p=169, null, left]韩复渠不识字,却非常的精明。



[p=169, null, left]每当军械库要发装备或是军饷的时候,

[p=169, null, left]必须要有韩复渠本人盖了章的条子。

[p=169, null, left]副官知道韩复渠

[p=169, null, left]不识字,

[p=169, null, left]而且每天军械库的出入单据众多,

[p=169, null, left]认为有机可乘,

[p=169, null, left]可以利用这个机会为自己捞一票。

[p=169, null, left]于是,

[p=169, null, left]副官就自己悄悄的写了张单据,

[p=169, null, left]再伪造了一个与韩复渠的印章一样的大印,

[p=169, null, left]盖在单据

[p=169, null, left]上面然后将假印销毁,再拿这张单据去军械库领出一批装备,偷偷卖得的钱中饱了私囊。



[p=169, null, left]过后不久,

[p=169, null, left]韩复渠来到军械库检查,

[p=169, null, left]他将所有的单据全部拿过来,

[p=169, null, left]一张一张的装模做样看过,

[p=169, null, left]突然,他举起一张单据来:

[p=169, null, left]“这张不对,有问题,有人竟敢伪造我的印章!

[p=169, null, left]”



[p=169, null, left]副官一瞧,吓得魂差一点没飞掉,韩复渠手里拿的,正是他伪造的那一张:就遮掩道:

[p=169, null, left]“韩

[p=169, null, left]主席,这明明是你盖了章的吗,是不是时间久了,你自己也想不起来了?”



[p=169, null, left]“不对,

[p=169, null, left]”韩复渠摇头道:

[p=169, null, left]“这一张是假的,我知道。

[p=169, null, left]”



[p=169, null, left]“可是韩主席,你怎么能够肯定这一张是假的呢?”副官不明白:

[p=169, null, left]“这一张上的印章,跟其

[p=169, null, left]它上面的印章没有任何区别啊。

[p=169, null, left]”



[p=169, null, left]“是没有区别,

[p=169, null, left]”韩复渠道:

[p=169, null, left]“可是我的印章有记号,我认得,这张上没有记号,所以肯定是

[p=169, null, left]假的。

[p=169, null, left]”



[p=169, null, left]副官心想,

[p=169, null, left]我刻的印和你的一模一样啊,

[p=169, null, left]怎么就没有看到你说的记号呢?再问韩复渠这个问

[p=169, null, left]题,韩复渠把单据举起来,指着上面的印章说道:

[p=169, null, left]“你看清楚了,在我的印章上,有一根针,

[p=169, null, left]所以凡是我盖的章,纸上都有一个小洞,这张纸上的印没有小洞,所以我就知道是假的。

[p=169, null, left]”



[p=169, null, left]竟有这种事?副官一下子傻了眼。



[p=169, null, left]絮语:



[p=169, null, left]韩复榘是七七事变前山东省最后一任省主席,

[p=169, null, left]有关他的笑话传说很多,

[p=169, null, left]但都不是真的,

[p=169, null, left]韩复

[p=169, null, left]榘不但不是文盲大老粗,并且很有文才。



[p=169, null, left]韩复榘常亲自起草公文、函件,文笔严谨,通达明白。他也常亲自审理案件,是非分明,群

[p=169, null, left]众口碑很好,当时济南人曾称其为“韩青天”

[p=169, null, left],可以说是一位很公正的正派人物,这在旧时

[p=169, null, left]官场是不多见的。



[p=182, null, left]1937

[p=182, null, left]年日军侵华继东北之后,华北华东等一些大中城市相继失守,大片国土沦陷,韩复榘

[p=169, null, left]因不能固守济南与山东,

[p=169, null, left]在南京被蒋介石处决。蒋与韩早有夙怨,

[p=169, null, left]适逢其机,处决韩复榘可

[p=169, null, left]以说是“一箭双雕”

[p=169, null, left]。

[p=169, null, left](

[p=169, null, left]失守撤退的国民党军政高官将领很多并未有此严励处决

[p=169, null, left])

[p=169, null, left]。



[p=169, null, left]韩复榘由于死的不光彩,他的一些笑话,更得以流传。



[p=169, null, left]至于这些笑话的产生,最早是源于大公报一位记者的笔下。



[p=182, null, left]1935

[p=182, null, left]年左右,这位记者有个至亲,在鲁北一个县做县长,因走私鸦片被关押山东省监狱将

[p=169, null, left]判决。这位记者跑去山东找韩复榘说情。韩复榘根本不通融

[p=169, null, left],

[p=169, null, left]不讲情面,仍坚持照判极刑。

[p=169, null, left]这位记者回去之后,

[p=169, null, left]一腔怒气无处发泄,

[p=169, null, left]就将官场上一些丑闻笑料全集中在韩复榘一人身上,

[p=169, null, left]每天编造一篇登在大公报上。



[p=169, null, left]韩复榘虽是一省之长,

[p=169, null, left]但绝对管不到在中央有背景权势的大公报。

[p=169, null, left]从此这位有文才武略的儒

[p=169, null, left]将省主席,就变成国人妇孺皆知的大老粗。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4-3-14 18:49 |只看该作者

《历史的坏脾气·“三不知将军”和他的诗》作者·张鸣
[size=16.363636016845703px]1925年到1926年,是张宗昌最牛的年月。多年寄人篱下的他,终于占据了山东和河北、江苏的一部,成为国内最有实力的军阀之一。张宗昌的得势,令北方数省的土匪流寇欢欣鼓舞,纷纷前去投靠,害得张宗昌的部队番号一会儿一变,越变越夸张,不长时间,十几路军就出来了,更加坐实了张宗昌不知手下有多少枪的传言。

  在中国近代上千个大小军阀中,张宗昌要算名声最差的一位,文化程度最低,没上过一天学,人称“三不知将军”:不知道自己有多少枪,不知道自己有多少钱,不知道自己有多少姨太太。所谓的“不知”,实际上讲他这三样东西特别多。第一个“不知”,前面讲过,投奔他的土匪流寇太多,全凭投靠者自己报数,报一千增加一个团,报一万增加一个师,部队总是在扩军,确实没法统计得清。第二个“不知”也是货真价实,张宗昌的统治,是天底下最不讲规矩的统治,各种捐税和摊派,几乎无日无之,搜刮之酷烈,无人能及,而且没有其他军阀或多或少都要顾及的乡土情谊,对自己的家乡也一样下黑手。过去相声界讽刺韩复榘的事情,实际上都是张宗昌的原型(作为河北人的韩复榘,对山东倒还有几分怜惜)。除了搜刮以外,张宗昌还有一大宗来钱的路,就是公开地走私、贩毒,其实这种事每个军阀都要沾,但都没有他张宗昌干得这样肆无忌惮。同样精于此道的小军阀孙殿英是个N姓家奴,跟谁都跟不长,就觉得跟张宗昌舒心。第三个“不知”自然也不是人家冤枉他,张宗昌的确不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少个小老婆。张宗昌随身“携带”的小老婆就很多,据说是“八国联军”,有好几个国家的。此公走到哪里都乐意将他的姨太太队伍带着,甚至出入外国使馆也不例外,一队马弁和一队姨太太,这是上过外国报纸的。除此以外,他老先生走到哪里都要逛窑子,看上哪个窑姐就带出去给他做老婆,租间房子塞进窑姐,外面挂上“张公馆”的牌子,再派上个卫兵,他张宗昌就算又多了一位姨太太。不过,几天以后,这个姨太太就被忘记了,卫兵开溜,姨太太再做冯妇,重操旧业。此地的闲汉再逛窑子,总会叫:走,跟张宗昌老婆睡觉去!这话传到张宗昌的耳朵里,他也就一笑置之。

  张宗昌虽说混,但能在那个竞争激烈的时代里崭露头角,却也不是没有他的过人之处。头一条,有点歪心计。张宗昌治军是一笔糊涂账,士兵既无训练,也无纪律可言,但他看准了那个年月中国军人都被洋人打怕了,看到高个子蓝眼睛的白人兵就打哆嗦。所以,趁俄国革命,东北充斥了流亡的白俄之际,他收编了一万多白俄兵,每仗都令这些白俄打前锋,其他军阀的士兵,碰上这些丧家的洋鬼子也照样脚软。所以张宗昌就总是赢,从东北一直打回自己的老家山东。其次是有点急智,当年在张作霖手下混事的时候,张作霖委托洋学堂出身的郭松龄整肃军队,郭早就想拿张宗昌开刀,一次视察张宗昌的部队,两下一碰,话说岔了,郭张口便骂,操娘声不绝于口。谁知张宗昌接口道:你操俺娘,你就是俺爹了!随即给郭松龄跪了下来,害得比张宗昌年轻好多岁的郭松龄红了脸,整肃也就不了了之了。显然,这种急智,还得配上过人的厚脸皮才行。

  这样一位大字不识一个,粗鄙而且流氓到了家的军阀,如果有人告诉你,他做过诗,而且还出过诗集,你信吗?别忙着摇头,这是真的,谓予不信,先抄几首在下面:

  其一 笑刘邦

  听说项羽力拔山,吓得刘邦就要窜。

  不是俺家小张良,奶奶早已回沛县。

  (笔者注:奶奶应读作奶奶的,以骂娘的话入诗,真是狗肉将军本色。)

  其二 俺也写个大风歌

  大炮开兮轰他娘,威加海内兮回家乡。

  数英雄兮张宗昌,安得巨鲸兮吞扶桑。

  (笔者注:起句妙,足以流传后世。末句开始拽文,估计是经过了王状元的修改,“吞扶桑”实际上是一句当时流行的空话。)

  其三 游泰山

  远看泰山黑糊糊,上头细来下头粗。

  如把泰山倒过来,下头细来上头粗。

  (笔者注:此诗最合古人张打油风格,但有抄袭之嫌。)

  其四 天上闪电

  忽见天上一火链,好像玉皇要抽烟。

  如果玉皇不抽烟,为何又是一火链。

  (笔者注:只有烟鬼才有如此想像力。)

  据有关人士考证,在1925年张宗昌统治山东期间,曾经花重金,请出清末最后一科的状元王寿彭做山东教育厅长,并拜王为师,让这位状元公教他做诗,结果是出了一本诗集《效坤诗钞》(效坤为张宗昌的字),分赠友好。这位状元据说本来不该是第一,只因殿试的时候正好赶上西太后的生日,主事的人为了拍老佛爷的马屁,故意将个叫寿彭(寿比彭祖)的人提到前面,好让老佛爷第一眼就看见吉利的字眼,龙心大悦。按说,虽然清朝最后一科考的是策论,但混到了状元,帖试诗总是做得的,不知怎么,这位王状元待到教学生的时候,居然一色的薛蟠体。其实,就是不做这番考证,看着这薛蟠体的“诗”,读者大概也能相信,我们的张效帅,的确做过诗的。

  其实,张宗昌当时不仅做过诗,而且还印刷出版过《十三经》。据看过张版《十三经》的印刷业人士说,那是历史上印刷和装帧都最好的《十三经》。在大印《十三经》的同时,张宗昌还让王状元整顿山东的教育,在学校里提倡尊孔读经,规定学校里必须设经学课,说是要挽回道德人心。看来,我们的张效帅跟薛蟠确有不同,做诗不是和妓女戏子逗着玩,主要是为了偃武修文。

  耀够了武的有权有力者,总是免不了要弄点文。从小的方面讲,是他们总以为自家应该能文,甚至做诗。隋炀帝不是说过,就是跟士大夫们比诗才,他也应该做皇帝的。从大的方面讲,修文是为了更好地统治,毕竟,在中国这个“诗之国”里,修文或者能文的统治者,总是可以获得更多的统治合法性。因为“文”在古意里,也包含道德,修文也意味着以德治国,退一万步说,至少让众多的文人士大夫心里感到踏实——哦,原来上头的跟我们有同好!明朝的永乐皇帝朱棣夺了侄子的鸟位,杀够了人(对建文的忠臣夷十族),于是有了《永乐大典》。扬州十日、嘉定三屠之后,清朝有了《古今图书集成》,有了《四库全书》。当然,到这个时候就用得着文人了,于是皇帝身边围了一群能文能诗的“上行走”,有权的大臣身边有能文能诗的清客,大家都围着一个中心诗酒唱和。传到我们的张宗昌了,身边来了一个状元公王寿彭,于是大家都不再稍逊风骚,不仅书编出来了,而且有诗传世。只是当年的乾隆皇帝留下了四万多首(写了可能有上十万),而张宗昌才薄薄的一小册,难怪康乾盛世总是那么让人看好,说也不够,写也不够,演也不够。

  有权的人只要肯写,肯定会有人叫好,而且是轰然叫好,就像《红楼梦》里大观园刚建好,宝玉题诗的时候贾政的清客所做的那样,叫好必然搔到痒处。乾隆文思泉涌,逢事必诗的时候,自是喝彩声一片;当年张宗昌写出诗的时候,据说也反响异常,王寿彭就捻着胡子击节赞赏,还为之一一润色——估计是改错字。大家一叫好,能够始终保持清醒头脑也就难了,用不了多长时间,皇帝或者准皇帝都变了诗人,以为自己就是此中高手,再下去,天下的诗文好坏优劣,也都待皇帝的金口玉牙来评判了。于是,文网张开了,文字狱出来了。张宗昌虽然在写诗方面略逊于前朝的皇帝,但以言罪人的政绩,却不让古人专美于前,他和他昔日的主公张作霖,杀记者都有那么两下子。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些武夫在忙于战事的时候,对那些乱嚼舌头的新派记者倒还能容忍,一旦开始吟诗作赋,偃武修文了,新派知识分子的脑袋也就有麻烦了。

  清朝有人因写了“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之句,丢了脑袋,那是冤枉的。我想,如果不是冤枉的,用来写成匾,挂在康熙、乾隆老儿的以及张宗昌的书房里,那该多好!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4-3-14 18:50 |只看该作者
藏经阁里扫地僧 发表于 2014-3-14 18:46
靠,叫我学了一回那个谁复制粘贴留证据

数英雄兮张宗昌,安得巨鲸兮吞扶桑。

——这一句,更加透露了作者的身份。{:soso_e127:}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4-3-14 18:54 |只看该作者
愁啊愁 发表于 2014-3-14 18:50
数英雄兮张宗昌,安得巨鲸兮吞扶桑。

——这一句,更加透露了作者的身份。

{:soso_e113:}度娘那个老寡妇骗我{:soso_e101:}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4-3-14 18:55 |只看该作者
愁啊愁 发表于 2014-3-14 18:50
数英雄兮张宗昌,安得巨鲸兮吞扶桑。

——这一句,更加透露了作者的身份。

书我读了些,特别是历代野史,老韩写诗,今天在六星才知道的{:soso_e113:}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4-3-14 19:00 |只看该作者
穿越梅岭 发表于 2014-3-14 18:55
书我读了些,特别是历代野史,老韩写诗,今天在六星才知道的

老兄为何韩渠和老张的介绍那么相似啊{:soso_e134:},你说的对,我以前看过一本说韩复渠的书。今天跟你学习了{:soso_e183:},你是对的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4-3-14 19:10 |只看该作者
藏经阁里扫地僧 发表于 2014-3-14 19:00
老兄为何韩渠和老张的介绍那么相似啊,你说的对,我以前看过一本说韩复渠的书。今天跟你学 ...

{:soso_e181:}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4-3-14 19:37 |只看该作者

被骗一次,下次就知道了。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4-3-15 13:51 |只看该作者
穿越梅岭 发表于 2014-3-14 18:49
《历史的坏脾气·“三不知将军”和他的诗》作者·张鸣
1925年到1926年,是张宗昌最牛的年月。多年寄人篱 ...

那句“大炮开兮轰他娘”最有气势{:soso_e113:}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4-3-15 13:52 |只看该作者
藏经阁里扫地僧 发表于 2014-3-14 19:00
老兄为何韩渠和老张的介绍那么相似啊,你说的对,我以前看过一本说韩复渠的书。今天跟你学 ...

韩复榘{:soso_e100:}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4-3-15 17:15 |只看该作者
一群不明真相的群众静静地围观中......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4-3-15 19:49 |只看该作者
端木 发表于 2014-3-15 13:51
那句“大炮开兮轰他娘”最有气势

土豪都是這樣紙的,霸氣。側漏。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14-3-15 19:49 |只看该作者
那一片牧云 发表于 2014-3-15 17:15
一群不明真相的群众静静地围观中......

圍觀也是也是一種優雅。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