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314|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菊花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10-10-15 08:2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淡淡一片云 于 2010-10-15 19:32 编辑

                                                      
                                         <
菊花变>云水诗社首期同题作品管窥




       日下中天,午梦来觉,点检心绪,惟在云水。

      云水诗社初结之时,绾素,余也,云水三位诗友都说曾来故园做过留连,并对故园作品进行过一番推敲,幸得几位手下留情,至群中得晤,只言故园之尚可提点处,于积弊轻描淡写,一笔带过,饶是如此,故园也感有汗涔然,何者?有感而发,我辈做文,做人,须要本分,须要审慎,不然冥冥中自有公断,江湖有云,“出来混,终是要还的!”,想来,这个感悟大约是可以推而广之的——也可见云水诗社三位发起者的用心之良苦与态度之非常,甚好。

     故园网海飘沉多年,所见不敢言多,然始作风云际会,终至树倒飘零之辈,不可以百千计,究其经纬,无外乎名利二字,人生之最大憾事,古人曰:求不得!到了所拟非得,也只能落个一拍两散的下场。再者,自古文人相轻,及至今日,在诗界更甚。仿佛会吟两句五七言,能写几首打油诗者,就成了古今不世出的圣人,睥睨天下,惟在汝掌中耳!此谓滑天下之大稽,“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这样的老话先不说,只论诗道,茫无涯际,又哪里是个终结呢?即如现代诗,“五四”以来,新诗得到了一日千里的发展,诗人辈出,佳作纷呈,可是,有一点不可否认——我们今日之现代诗,绝非是西方现代诗的翻版,而是结合了中国的国情,经过激荡澎湃,分化融合之后产生的一个全新的诗种,因此,泥古和崇洋都是岐途,它最终发展到什么地步并不可知,至少我们眼前的,绝非止境,且与古诗词相比,可以肯定的说,新诗尚无李杜那样光照千古的大家,芸芸众生,不过是中国新诗发展中的一二丘陵罢了,离山峰还远,那又有何资本去炫耀,曰:我是诗人!可发一笑!

     说到底,云水诗社只是几位诗歌爱好者,摒弃文人陋习,酬唱应和之所,既无报国大志,亦无物欲名利之博,若有精进,也属偶得。虽言无欲则刚,又云“云在青天水在瓶”,都是可遇不可求的际遇,一点点禅意虽有,刻意就失了彼此的初衷了。有云水之气,却都在人间烟火中行走,“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唯有蛰龙知”,这样的境界只是理想主义者的慰藉,并不是唯一的真理。我们的根只在这攘攘红尘,没有生活这块沃土,一切的一切,都是泡影,更不要说什么诗歌了,况超然物外的佛家都讲,要出世,先入世,并非巧合吧!

     云水诗社第一咏为云水诗友之命题,分种菊、问菊、倚菊、采菊、画菊、寻菊、梦菊、忆菊、咏菊九说,可择一二附题,也可九章皆备,从最后各位的作品看,虽有微瑕,也不乏佳作连连,不敢曰评,且陈一愚之见,不达之处,实是诗力之大限了。

    云水诗友虽相识时日尚短,然其笔力之雄厚,诗意之恣肆,心性之超脱,着实罕见,果然在她的九首菊花诗中发挥得淋漓尽致。《种菊》之“明月还与我心同”,《画菊》之“冰心禅意流如水,一朵悠然墨菊花”,《采菊》之“但与秋风谋一醉,一枝一梦一从容。”,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当得《二十四品》之“清奇”,曰,“娟娟群松,下有漪流。晴雪满竹,隔溪渔舟。可人如玉,步屧寻幽。载瞻载止,空碧悠悠。神出古异,淡不可收。如月之曙,如气之秋。”至若《问菊》之“今我白衣堪慰藉,问君雪色为谁生?”《寻菊》之“且饮江河挥袖去,为君觅尽白云诗。”《忆菊》之“试问西园人在否,冷香澹澹慰平生。”《倚菊》之“素心化作千千瓣,只落江南第一家。”《梦菊》之“半盏花雕秋入梦,菊开又见那人来。”则又是一番气象,把个心中纠结都做了芝兰之思,幽幽空谷,百啭黄鹂,回眸之外,似有人来。但诗者不落于俗,必有奇句迭出,如易安之作,虽颇忧郁宛转,也有“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等雄浑之咏传世,云水诗友《咏菊》之“安得此身如云雀,偏偏拣尽月中枝”,当于魏武“绕树三匝何枝可依”、东坡“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处化来,隐隐有不平之气,似诉平生之志,又有失意寥落之感,然终是金铁訇然,令人心神一清。

     余也诗友之作,观其大概,如《问菊》之“昨日东篱犹在耳,如今何处是陶家?”,《倚菊》之“谁言浊世知音少,两两疏狂任尔裁!”,《采菊》之“寒香掬得秋心满,或有黄花笑我痴?”,《画菊》之“几度飞霜清袖底,情怀恰似旧时栽。”,《寻菊》之“一枝淡笔寻踪迹,肯遇东篱嫩菊黄。”,甚疏放,有豪气,立意也高,颇合古人所讲,“下字贵响,造语贵圆;意贵透彻,不可隔靴搔痒;语贵脱洒,不可拖泥带水”。然最令人惊艳处,当数其七律《种菊》,显现了作者本身很高的诗词功底。《沧浪诗话》云,“学诗先除五俗:一曰俗体,二曰俗意,三曰俗句,四曰俗字,五曰俗韵。”,说的便是,作诗莫作俗语,如其“西风剪出千丝蕊,白露匀分半钵香。”丝毫不着一丝人间烟火之气,但律绝讲起、承、转、合,下一笔如何去转,既防突兀,又忌平铺,确实困人,且看余也是如何解决的这个问题,“不教尘埃惹玉色,且裁冷月作霓裳。”,前句承上,下句也为“岁寒有梦蛩声早”作了伏笔,妙在羚羊挂角,无迹可寻,承转妙绝。《沧浪诗话》又云,“对句好可得,结句好难得,发句好尤难得”,也就是说发句,也就是起句至关重要,所谓“发端忌作举止,收拾贵在出场,不必太著题,不必多使事”,余也起句“一寸秋心一寸霜,冰清为骨斗芬芳”,其“一寸秋心一寸霜”,显然脱自商隐“一寸相思一寸灰”,平淡无奇,岂不是犯了大忌?非也,下句“冰清为骨斗芬芳”一出,马上势转,契合如一,正如板桥《咏雪》诗,“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总不见”,最后一句一下跳出,风景无限,不仅做到了“救”字,也在呼应之间。结句是全诗的关键所在,起、承、转、合,“合”字不易结,显然在这儿,余也是个个中能手,曰,“双手轻呵澹澹光”,与霜,与月,岂非绝配?因此来说,余也的七律,跌宕起伏中,尽见唐宋气象,确当浮一大白。

     宋严羽曰,“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惟悟乃为当行,乃为本色。然悟有浅深、有分限、有透彻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绾素之诗,担得这个“悟”字,如《种菊》之“不求陋句传方外,但与知音慰片时”,《问菊》之“莫问秋心何处诉,焉知秋梦几时来。”,《采菊》之“素手轻攀恐有差,一朝离别即天涯。”,《寻菊》之“鸿雁飞来方有信,白云归去若无情。”,真是诗人诗语,不但出手透脱,了无挂碍,又给人无限的遐思空间,耐品。及到了《倚菊》之“尘香一缕黯销魂,半倚清风半倚门。”,《画菊》之“开轩独对一枝横,菊色还如暮色轻。”,《梦菊》之“为谁惆怅倚斜栏,小引箜篌忆旧欢。”,把个别情离怨,写得入骨入髓,倒底还其女子本色,让人无尽垂怜。最后《忆菊》之“此夜罗衣不胜酒,可怜不见去年卿。”,《咏菊》之“相知何必长相守,唯有篱边白菊花。”,真真教人一咏三叹,竟是耆卿“此情怀、纵写香笺,凭谁与寄。算孟光、争得知我,继日添憔悴”的本色,绾素感悟,最终也感染了读者。

     绝尘玫瑰诗友共作八首五言,相较言之,五言最不易作,不出惊人句,不达其境。《六一诗话》云,“诗家虽率意,而造语亦难。若意新语工,得前人所未道者,斯为善也。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五绝如何造语,如何不被前人之势所淹,如何短短五字,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说实话,为玫瑰诗友捏了把汗。而其《采菊》之“噙来轩影香,禅意遥相去。”,一个“噙”字;《忆菊》之“扶篱归耕去,弄影问溪云。”,一个“扶”字;《画菊》之“抱得秋花影,难却故人篱。”,一个“抱”字,不仅生动、贴切,最难得的是能出新,不附会古人,确确可称之“气之动物,物之感人”。而《问菊》、《梦菊》、《咏菊》、《寻菊》、《种菊》诸章,时有佳句间出,如“边篱解语人,犹唱南楼令”、“秋泉比烟霞,绣羽云中画”、“千丝积翠心,一点闲庭院”,也算得五言精髓,其心玲珑,已是昭然。

    几人之中,江弦兄只作两章,然诗语一道,不以多少论,如岳武穆词虽传世寥寥,然一阙《满江红》,纵横千古,“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这是何等的豪迈!因此,且看江弦兄两首作品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种菊执芳台,余躬声檀檀。”、“微兴纠端笔,寸思好归年。”,这菊种得极雅,又有微兴纠结之沉郁;“微雨叩飞帘,点蕊未曾开。”、“人间洁若许,一枝斜秋来。”,“叩”字绝响,言其势;“洁”字味酽,绕梁之间,不禁心潮起伏,或有所感,“人间洁若许”,反语聊寄,也未可知。江弦兄当得“幽沉”二字。

    至于故园陋作,虽附庸风雅,能陈一二,终也脱不了愁情别绪,自怨自艾的旧窠,不说也罢!

    纵观诸位菊花之作,确实代表了个人最高水准,态度严谨,笔法张驰有度,最难得处是寄情其间,这份痴情。然而,今人写诗,早已没了当年那种浓厚氛围,仅以爱好支持,也可讲粗通,或粗通未通,弊端、不足充斥含藏,此亦正常,无不足,不思进。古人讲境界,讲莫以声害意,王国维《人间词话》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但此中有个前提,只有我们掌握了古诗词的基本规律,予以融会贯通,才有谈论此道的资本,不然,起码的声律都不明,来谈境界,规避违律,那就是巧舌如簧,骗人骗己,一句苍白了得。在此,之所以不提及诸章不足,原因有二:一者,各位都是高手,自己积病所在,岂能不知?再者,诗社草创,以鼓励行之,各求精进耳。虽然诸位作品终是依古画猫,甚多斧凿之痕,最慰人处,是并无网络作品的浮与躁,矫情与张扬,这是此次同题最大的收获。故园所见,一家之言,难免有失公允,只能在此告罪了。  


附各位作品:
—— 绾素之菊

种菊

才种青棵应算迟,菊香满圃可吟诗。
不求陋句传方外,但与知音慰片时。


问菊

一帘秋雨洗庭台,寂寂秋风倚菊开。
莫问秋心何处诉,焉知秋梦几时来。


倚菊

尘香一缕黯销魂,半倚清风半倚门。
望断青山君莫笑,幽窗细雨总黄昏。


采菊

素手轻攀恐有差,一朝离别即天涯。
无情总被多情误,渴饮西风醉看花。


画菊

开轩独对一枝横,菊色还如暮色轻。
费尽丹青难入梦,浓霜淡墨总盈盈。



寻菊

鸿雁飞来方有信,白云归去若无情。
遍寻篱下埋香土,懒顾人间薄利名。



梦菊

为谁惆怅倚斜栏,小引箜篌忆旧欢。
一别相思频入梦,不教空枕落轻寒。


忆菊

忆兮初遇似无情,素面朝天不与争。
此夜罗衣不胜酒,可怜不见去年卿。


咏菊

欲掩冰心不可遮,碧云秋月两无邪。
相知何必长相守。唯有篱边白菊花。


故园风雨之菊(九枝)  


种菊

种菊何处旧亭台,许是陶翁别有怀。
梦里传诗三百卷,孤香一缕下凡来。

问菊

问讯芳踪感物华,仙姝零落野尘家。
春风知汝离别恨,故染眉山处处霞。

倚菊

疏影斑驳几畔凉,唤人倚立小轩窗。
怜他一点多情泪,不必花开也断肠。

采菊

云霞起处障南山,空负相思已惘然。
江海浮沉多少事,独携小玉月明还。

画菊

为著绝色费丹青,一笑回眸许有情。
长夜不眠灯下舞,不堪寥落向梧桐。

寻菊

为寻清影遍天涯,流水无情羡绿鸭。
顾我鬓残应有信,何堪夜夜不飞花。

梦菊

一梦蝴蝶上碧霄,经年才见可禅逃。
惜尔无力秋风破,漫卷残香过小桥。

忆菊

去年相伴过重阳,今又独来已渺茫。
人世无常归饮处,一轮明月照寒床。

咏菊

卓然遗立爱清秋,露重霜残蝶也愁。
岂以死生相顾谓,几分丰韵雪中留。

余也之菊(六枝)

种菊
一寸秋心一寸霜,冰清为骨斗芬芳。
西风剪出千丝蕊,白露匀分半钵香。
不教尘埃惹玉色,且裁冷月作霓裳。
岁寒有梦蛩声早,双手轻呵澹澹光。

问菊
知君眉底有云霞,且借西风问一茶:
昨日东篱犹在耳,如今何处是陶家?

倚菊
闲倚风霜兀自开,清芬不染乱尘埃。
谁言浊世知音少,两两疏狂任尔裁!

采菊
廊下深深浅浅枝,西风衔露蕊先知。
寒香掬得秋心满,或有黄花笑我痴?

画菊
几度飞霜清袖底,情怀恰似旧时栽。
一池寒水临秋影,画菊何须研墨来!

寻菊
一枝淡笔寻踪迹,肯遇东篱嫩菊黄。
三径铺开花满纸,中秋还借广寒香。

绝尘玫瑰之菊(八枝)

采菊
篱人顾清溪,槛外花相立。
噙来轩影香,禅意遥相去。

忆菊
炉酒闲清月,秋丝枕日昏。
扶篱归耕去,弄影问溪云。

问菊
秋来向寒亭,斜翠思归冷。
边篱解语人,犹唱南楼令。

梦菊
蓬花自幽寻,鬓影横仙郡。
池台烟里秋,扶蕊来相论。

画菊
莫叹南山事,且将瘦笔提。
抱得秋花影,难却故人篱。

咏菊
秋泉比烟霞,绣羽云中画。
丝丝团素心,看月闲花下。

寻菊
溪风水为愁,寒月寻香袖。
琼英心外生,何必陶公有。

种菊
庭芳晚来栽,素玉胭脂带。
千丝积翠心,一点闲庭院。

云水之菊(九枝)

种菊
风前种菊虽三亩,映白藏青带露浓。
陶令庄生今已远,明月还与我心同。

问菊
拈香数瓣闲临水,相与清光复忘形。
今我白衣堪慰藉,问君雪色为谁生?

画菊
几笔新晴竹帘下,焦枯浓淡有些些。
冰心禅意流如水,一朵悠然墨菊花。

采菊
从来只有情难采,谁卷青红入镜中。
但与秋风谋一醉,一枝一梦一从容。

寻菊
浮生一日秋三日,又到黄花烂漫时。
且饮江河挥袖去,为君觅尽白云诗。

忆菊
黄庭写罢沉吟久,道是情多转薄情。
试问西园人在否,冷香澹澹慰平生。

倚菊
独饮秋风香自远,三分酒色四分纱。
素心化作千千瓣,只落江南第一家。

梦菊
小园一向风尘绝,明月清风两无猜。
半盏花雕秋入梦,菊开又见那人来。

咏菊
山中谁是簪花客,白羽黄翎似别时。
安得此身如云雀,偏偏拣尽月中枝。

江弦之菊(二枝)

种菊
种菊执芳台,余躬声檀檀。
微兴纠端笔,寸思好归年。

咏菊
微雨叩飞帘,点蕊未曾开。
人间洁若许,一枝斜秋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0-10-15 09:03 |只看该作者
文气十足,精华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0-10-15 10:42 |只看该作者
我正抬头仰视。。。。。。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0-10-15 14:06 |只看该作者
一篇精致的解析古诗词随笔心得,凝神拜读。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0-10-15 14:08 |只看该作者
把酒弄盏,以诗词入意,知己伴侧,人生快事。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0-10-15 14:38 |只看该作者
故园先生的诗评,大气又不失细腻,学习了!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0-10-15 21:59 |只看该作者
{:4_129:}俺已经学了一天了。{:4_129:}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0-10-17 11:58 |只看该作者
俺们继续学习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0-10-17 15:53 |只看该作者
夫子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0-10-17 21:53 |只看该作者
菊花大全,学习!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