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时事 酒巷 【扯扯淡】重看《老炮》,一首旧流氓的挽歌
查看: 2125|回复: 3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扯扯淡】重看《老炮》,一首旧流氓的挽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2-8-25 14:1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重看《老炮》,一首旧流氓的挽歌
原创 九边
2022-08-23 发表于北京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22-8-25 14:16 |只看该作者


上周末没啥事干,重看了一遍《老炮》,意外地发现演得非常好。

这里说的好,不是说电影本身,也不是说艺术性,而是说非常清楚地展示了一个几十年前的“流氓”老了之后的生活状态,有点倔强,有点可悲,又有点搞笑。

很多人没弄明白,冯小刚扮演的“老炮”六爷到底以前是咋回事,说他是黑社会大哥,明显不像,而且那个时代不可能有黑社会;说它是个混混小流氓,好像又不止。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2-8-25 14:16 |只看该作者



这里直接点说,冯小刚扮演的,是一个“次级流氓”的小头目。

这个不太好理解,大家可能觉得,流氓还分层?当然了,从来都有等级。比如电影里吴亦凡扮演的官二代流氓团伙,显然就是现在的高级别流氓,开着几百万的改装车或者限量版豪车,泡着质量还不错的妞,平时的聚集地,也是“改车行”这种既朋克又花钱如流水的地方。

跟他们对应的,就是电视剧开始时摸人钱包的小流氓,还有张涵予带着的那堆拎着铁棍锤子的小年轻,还有就是全身紧身衣豆豆鞋的“社会摇”,平时可能骑个雅迪电动车,盘踞于城乡集合部的串店或者小卖铺。倒退几十年,当初的六爷就是“社会摇”的一部分。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2-8-25 14:16 |只看该作者



电影讲的是六爷和官二代流氓团伙之间的恩怨,给人的感觉是六爷当初叱咤风云过,如今时过境迁,过时了,成了老古董,和社会格格不入,当年的六爷就是老了之后的小飞(吴亦凡扮演的那个),或者说这俩人就是不同时期的一个人。

其实六哥叱咤风云的那个年代,他也是个非主流。

电影里六爷60岁,电影是2015年上映,他最怀念的,是他二十岁时候的光辉岁月。那就是倒推四十年左右,正好是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代初。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2-8-25 14:16 |只看该作者



大家想起那个时代的混混小流氓,立刻就想起了《阳光灿烂的日子》和《血色浪漫》什么的,以为六爷就是当初的那些穿着军大衣的各个部委和军队大院的混混变老了,其实错的没谱了。

咱们经常说的“大院子弟”,这个群体很容易会被人误以为是北京的老百姓,其实不是,那就是电影里“十三少”那种开着几百万豪车的官二代们四十年前的版本,当然了,每个小团伙,都是一个级别很高的子弟和一群没那么高的人组成,不过他们确实是同一个阶层的。这些人的标志性造型,就是《血色浪漫》里刘烨他们的那副造型,自行车(相当于四十年前的跑车),还有代表身份的军大衣(其实是将校呢,给军官们配发的一种制式军装),打架的时候可能还会把军刀拿出来。

王朔在《动物凶猛》里说,他们这些部队大院的孩子,是不跟“没有身份”的人打交道的,怎么区分有没有身份呢?主要就是这身行头,因为这玩意在当时不是买的,而是配发的,如果没背景,想弄也弄不到。

而且不同阶层的军官造型又完全不一样,军队经历了几次换装,小孩长大后穿家里的衣服,其他小孩们彼此一看对方的行头,就大概知道对方的来历。

极少数人混进了他们的队伍,一旦被人发现他的父母没有一官半职,大家也不理他了。而且由于当时普遍营养不足,老百姓的身高普遍偏低,气色也不大好,但是那些大院子弟往往长得人高马大,非常好区分,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姜文那种,现在看姜文没啥感觉,他们那个年代绝对的鹤立鸡群,无论身高还是气色,都跟普通人完全不是一码事。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2-8-25 14:16 |只看该作者



他们的装备里,军大衣好理解,那军刀咋回事?

当初日本投降的时候,本来准备是向国军投降的,不过长江以北几乎没有国军中央军的部队,然后我军发起反攻,一部分日本人就向我军投降了,所以那些指挥军刀就到了我军手里,很多当时的我军军官手里就有了日军指挥刀,此外还获得了无数日本步枪上的那个刺刀,新中国成立后也放在家里,再后来,这些军刀和军刺就成了大院子弟们身份的象征。

六七十年代流氓斗殴,骑着自行车,穿着军大衣,拿着军刀和三八军刺(也就是日军步枪的那根刺刀,日军的步枪叫“三八式步枪”,所以那根军刺就叫三八军刺),有了这身装备,就是部队大院的子弟。而拿着搬砖、铁棍,铁链的,那就是普通老百姓家里的混混,六爷显然是后者。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2-8-25 14:16 |只看该作者



电影里多次提到六哥有把军刀,而张涵予扮演的“闷三儿”又有两把锈迹斑斑的军刺,显然是他俩当年都是比较能打的主,在和大院子弟的冲突中,不知道是捡到的,还是缴获的,反正六爷有了军刀,闷三儿有了军刺。

不过我倾向于应该是缴获的,可能正是因为当初缴获过这种“上古神兵”,六爷也才奠定了在流氓里的地位。下图是我在电影里截的,很明显,张涵予拿的就是日本陆军制式刺刀,平时用报纸包着别在后腰,打架的时候才拿出来,这种刺刀的标志是刀把上的那个钩子,仔细看才能看到:

那个钩子可以挂东西:

这时候就有个问题,那时候为啥会经常打架呢?

没啥原因,主要是闲的,没啥事干,成天鬼混,当时又不像现在,有无数夜总会,改车行什么的可以玩,当时主要的娱乐活动就是看电影,去“老莫”(也就是莫斯科西餐厅)吃饭,冬天去北海溜冰,或者就在王府井前边晒太阳唠嗑,人多地少,荷尔蒙爆棚,经常因为“你瞅啥”,或者搭讪妹子之类的事打起来,一直打到警察或者民兵过来把他们全抓起来。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2-8-25 14:16 |只看该作者



电影《老炮》里的冲突也是因为妹子起来的,显然是对几十年前流氓斗殴的一个呼应,这群混混从来也没啥高大的理想,一直的目的就是吃喝玩乐还有女人,他们之间的冲突也基本上围绕这些事展开。大家看过《血色浪漫》没,里边一开始两群大院子弟就打架,打架的原因就是其中一伙嫌另一伙“拍”他们大院将军楼的妹子。

打架被抓后,有背景的很快就出来了,没背景的就在里边待够刑期才能出来,这也是为啥六爷成了老炮,他显然没法快速出狱,只好在里边一直待着,直到成了专业户。

许晴流露着无限怀念的眼神回忆当初六爷一把军刀单挑几十人,换你估计你也怕,毕竟看着一个不是大院子弟的哥们竟然挥舞着一把无论如何也不属于他的神装,给人的感觉就是你打怪的时候偶遇满级大佬,赶紧躲到边上。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2-8-25 14:16 |只看该作者



这种打架烈度是不断下降的,最高峰的时候,是《三体》刚开始描述的那段,后来越来越注重形式主义,双方掐架,都带一帮人过去,一般来讲看到对方人太多,人少的这边直接就散了,今后聊起来,也不寒碜,就说对方人实在是太多了,不讲武德。

电影里冯小刚几次干仗,前几次拿的都是自行车的锁链,很符合他的身份,后来要去打那场“最后一战”,于是穿上了军大衣,背着军刀,骑着自行车,第一次看电影的时候,有个小伙伴问我,说为啥冯小刚要cosplay日本人,我给他解释,他那副造型不是学日本人,而是在cos曾经的军队大院子弟,那是六爷一辈子的梦想,人生的最后阶段,终于又演了一次。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2-8-25 14:16 |只看该作者



电影里六爷口口声声“讲规矩”,很容易让人误以为那是个有规矩的时代,其实很扯淡,流氓能有啥规矩,一直都是他臆想出来的,大家记得一个片段吧,六爷一边在北海溜冰,一边听单田芳的评书,还有个剧情,就是那个吴亦凡扮演的小衙内在看《小李飞刀》,这一点倒是很写实,因为流氓们普遍对类似《三侠五义》《隋唐英雄》等通俗读本非常上心,并且看完后臆想出来一个侠义的世界,在那个世界里,大家都义薄云天,跟他们不一样的自然也就被选择性忽略了。这个爱好直接导致老少两代流氓竟然惺惺相惜。

不出意外,再过四十年,那时候的老混混回想起2022年,也会说那是一个“讲规矩”的时代。

随后就是改革开放,大院门的子弟有的继续当官去了,有的赶上了那股风气,去做买卖很快赚翻了。还有一部分去了文艺界,比如姜文马未都华谊兄弟那俩兄弟等等,这也是为啥现在“京圈”大腕有很多大院子弟。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2-8-25 14:16 |只看该作者



六哥他们这些老百姓里的流氓,人生路也分了三种:

一种是“洋火”他们,就是电影里冯小刚去见一个有钱的弟兄,人家忙着去谈生意,没工夫跟他瞎扯淡,他还怒了。

改开那会儿,在北京是相对很容易发财的。因为当时国内啥都没,啥都缺,只要从国外引进什么东西,就能赚,很快就能发财,甚至可以去日本淘几台老旧设备,回国后随便生产点啥,只要能生产出来就能卖得出去,但是普通人缺门路,缺资金,恰好这两样在北京是很多的,你可能攀附不上真正的大佬,但是你可以攀附大佬的小弟的小弟。

这种发财效应是扩散式的,一开始属于那些有门路和特权的人,但是他们不可能自己亲自去搬运那些进口货对吧,于是会有一个班底,随着买卖越来越大,班底里的人又会有小弟,这些小弟混明白了,攒点钱,然后出来单干,他们的小弟看懂了继续分裂出来单干,并且从北京扩散到华北,从华北扩散到全国,早期流氓们如果跟对##,干一些dirty work,很容易翻身,这个过程持续了三十多年,只要脑子灵活一些,早期的那些玩家都富得流油。

这也是为啥有个很搞笑的画面,后来发财的主要是那些返城知青和地皮流氓,因为改开港开始的时候,他们没工作,只能是去做买卖,那种不断扩大的商业社会里,你只要不是傻得太出格,总能赚到点钱。

而且那时候国企的员工和公务员是不屑去干那些事的,就跟现在的公务员不屑于为了每年几十万就去大厂一样,因为谁知道你这钱能赚多久。

不过后来那些国企工人甚至公务员看着自己一年工资比不上别人一天,也受不了去下海,出现了一个大规模下海潮。1988年,有个“全民从商”的热潮,还有个民谣,“十亿人民九亿倒,还有一亿在寻找”。

1992年,当时有1000万人停薪留职去下海,也就是编制给他们留着,但是不发工资了,如果闯不出来,还可以回到之前的工厂。可能有小伙伴对1000万这个数字有疑惑,真那么多?是的,这是官方数据,那时候城里人几乎都在国企里。

洋火那种人,明显是一开始没工作当混混,后来找了个机会去做买卖,赚到钱之后开始买台机器搞造纸,后来搞什么亚硫酸盐,发了大财。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2-8-25 14:16 |只看该作者



第二种就是摊煎饼果子那老哥,这个属于正常老百姓的发展过程,没胆子也没资本,不敢去赌也不敢闯,干过汽修,后来摊煎饼果子,一辈子一事无成,晚年因为一个煎饼果子摊和城管打了起来。当然了,还有其他的兄弟,大部分都不咋地,摆摊的,超市打杂的等等。

最后一种就是张涵予扮演的“闷三儿”,一辈子没改行,坚持做流氓,五六十岁还经常进局子,也没家人,电影里的六爷,应该情况和闷三差不多,唯一的好处是后来结了婚,收敛了一些,有套小房子,不过一辈子死性不改,啥正经事不干,要事业没事业,要家庭没家庭,儿子也看他不顺眼。

不过这种相对很少,因为中间有几次严打,当时那些案底深厚的人很难挺过那几次铁拳出击。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2-8-25 14:16 |只看该作者



电影里许晴扮演的一个比较搞笑的角色,“大哥的女人”,一辈子不嫁,围着老流氓转,这种人现实里不敢说没有,不过大部分这类女的在三十岁左右就彻底改头换面了,觉得自己以前是个SB,竟然觉得流氓酷,然后找个老实人过日子去了。

当然了,确实有一部分女的一辈子不嫁,终身围着这些大哥转悠,只是大哥不是六爷,而是当初穿军大衣那群人。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22-8-25 14:16 |只看该作者



总的来说,电影我觉得是挺好的,因为整体很写实,入木三分地刻画了一个从没融入到社会和生活的流氓的一生。我以前在城乡结合部撸串的时候,经常在想那些酷似“昆山龙哥”的人如果没被人捅死,老了会是啥样,这个电影某种程度上讲给了一个答案。

文章标题说电影是“旧流氓”的挽歌,而不是“老流氓”,还是有差别的,毕竟你在生活中再也见不到一个穿着军大衣、喜欢溜冰、热爱武士刀的流氓了,这是属于那个时代的东西,时代结束了,这群人也结束了,以至于电影拍出来,大部分人看不懂里边的那些描述到底在说啥。

看不懂就对了,反正他们的时代已经结束了,老炮们也偷摸开心去吧,年轻时候不好好上班,老了还有医保,幸亏活在新时代了。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22-8-25 14:16 |只看该作者
音乐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22-8-25 16:25 |只看该作者

那时候的流氓,多数不以经济目的去斗殴;似乎想在和平年代实现自己的影响力,彰显勇武。

军刺,小钩钩,能当护手,还能用手指勾着,很流畅的旋转刀身,作出更好的出刀或收刀姿势。

我有多把军刺,最宝贵的是德国毛瑟枪的军刺,很漂亮。后来因为儿子日渐长大,都送人了。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22-8-25 17:35 |只看该作者
杨逍逍 发表于 2022-8-25 16:25
那时候的流氓,多数不以经济目的去斗殴;似乎想在和平年代实现自己的影响力,彰显勇武。

军刺,小钩钩 ...


新时代不同了,现在的流氓有文化。
用刘邦的话:“吾宁斗智,不能斗力”。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22-8-25 17:44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深刻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22-8-25 18:18 |只看该作者
杨逍逍 发表于 2022-8-25 16:25
那时候的流氓,多数不以经济目的去斗殴;似乎想在和平年代实现自己的影响力,彰显勇武。

军刺,小钩钩 ...

老炮们被遗忘,被唾弃,才是普通人的好时代。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22-8-25 18:22 |只看该作者

老炮儿
一曲挽歌
挽歌而已


老炮儿真不是好词儿
现在好多人当中性词甚至褒义来用
有点啼笑皆非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22-8-25 22:16 |只看该作者
杨逍逍 发表于 2022-8-25 16:25
我有多把军刺,最宝贵的是德国毛瑟枪的军刺,很漂亮。后来因为儿子日渐长大,都送人了。

干嘛送人?军刺里有故事。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22-8-25 22:38 |只看该作者
舞婆娑 发表于 2022-8-25 22:16
干嘛送人?军刺里有故事。



怕儿子长大拿着刀瞎玩闯祸。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22-8-25 23:57 |只看该作者
舞婆娑 发表于 2022-8-25 14:16
电影里许晴扮演的一个比较搞笑的角色,“大哥的女人”,一辈子不嫁,围着老流氓转,这种人现实里不敢 ...

现实里还真有这种女人~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22-8-26 06:22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老炮儿某种程度上演绎的是现代版游侠记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22-8-26 06:29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贴一篇当年写给北青“老炮”征文,附议下主题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22-8-26 06:29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宁光头的江湖
宁哥,60年代生人,初中就学摔跤和拳击,十四岁时,第一次参加石家庄市摔跤比赛获亚军。高一时,老师撕他课外书籍,和老师打架,再次胜出,于是离校,从此流落社会。

宁哥自画像:一个锃光瓦亮的大光头,这是通人事后肾亏脱发造成的;两只招风耳,能当翅膀使;两只小眼黑洞洞,像小口径枪口;硕大的翘鼻子像漏斗,下雨时不敢抬头怕呛着;看我的嘴,你可以肯定我不是食草类的;最引为自豪的眉毛,练拳击打的眉框经常开裂,纷纷长出了轨;双下巴粗脖子,早已失去连接头部与肩膀应有的线条……

宁哥当上混混是有情由的。

他十五岁就成纺织厂工人了,瘦而小,专给工友们蒸饭盒儿。工友饭盒里的肉,经常不翼而飞,八十年代,带的菜里有肉,很让人羡慕。有个叫小九的工人首先找到他:兄弟你爱吃肉跟哥说,哥多带点。

部门主管姓操,约他谈话:我们都知道家里对你不好,就给你买几块钱饭票,你吃不上喝不上的,看你瘦的,可师傅们也都不容易,你可不能祸害他们,大伙看着你爸爸面子不会说什么,可你也得自觉。

宁哥委屈的,为了澄清自己,只能弃了这轻活计换了份重活计干。可工友饭盒里面的肉照样丢,后来抓住了偷肉吃的人,那是后话。

就在操主管找他谈话的那天,宁哥做出了此生中一个痛苦的抉择,找到他从来就看不起的小佛爷们(扒手),和他们一起上车扒窃,替他们搭架子(掩护)。随后他钱多的不知道怎么花,他开始吃肉了,无肉不欢。石家庄当时最牛的红星饭店,最贵的菜——海参扒肘子,一点就两份,大伙吃一份他装在饭盒里带走一份,第二天大张旗鼓地就着馒头吃肘子,吃不了就在众目睽睽之下倒掉。“不是怀疑我偷吃你们饭盒里的肉,看看,小爷我肉多的吃不了,天天倒掉。”

操主管家住郊区农村,开工资后习惯把钱放在饭盒子里带回家。宁哥找了个和他那个一模一样的饭盒,刻上他的名,派小佛爷专门对他下手,在公交车上神不知鬼不觉地换他饭盒,操主管到家发现饭盒在钱没了,开始怀疑周围所有的人,后来开了工资就面目铁青,抱着饭盒如临大敌。就这样他也没逃脱小佛爷们的智慧,佛爷们趁急刹车,几个人推倒他,瞬间给他换了饭盒。得罪宁哥,后果很严重。

宁哥后来干的事,随便拿一件出来都够蝎唬人的。

去广东走过私,倒过家电;开过饭店,当过国企市场总监;开过糖酒公司,做过矿泉水厂,挖过矿;在逃时混剧组、当鸡头、炒车票、开发廊、看场子、要账、捞人、往狱里倒过成人用品,帮警察成功诱捕过杀人犯……有人问:宁哥有你没干过的事吗?他想了想很谦虚地说:没生过孩子。

许是岁月稠密,而人生淡泊,宁哥最终选择安安静静做事码字,平平安安回家吃饭,家里有他爱和爱他的女人和他们的儿子小北鼻。女人的小名叫宁宁,喜欢找乐,宁哥给自个的博客起名儿叫“宁宁找乐乐”,专写宁氏专刊儿“别人的生活就是一张读腻的旧报纸,而我们的报纸每天都有新内容。”

去年,小北鼻妈妈病了,胃癌。

一个秃头老男人带着他年轻的妻子和稚气的儿子,坐着飞机去秦皇岛看海。又在高尔夫球场拍浪漫婚纱照,上演手捧玫瑰跪地求婚的戏码……现场摄像的小妹妹哭红了双眼。

不过几天,小北鼻他妈服装店里的衣裳,基本上全部卖光。不是这夫妻俩的人脉广,而是他们的爱情故事成了大院、博客圈,他们呆的这个城市的一个传说。

她是在他的怀中去世的。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22-8-26 06:33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重读
寄几被寄几写的人物儿感动了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22-8-26 09:12 |只看该作者
野妞 发表于 2022-8-26 06:33
重读
寄几被寄几写的人物儿感动了



人也行,写的也还行。总体太仓促,这就是小文体裁的问题。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22-8-26 09:41 |只看该作者
野妞 发表于 2022-8-26 06:29
宁光头的江湖
宁哥,60年代生人,初中就学摔跤和拳击,十四岁时,第一次参加石家庄市摔跤比赛获亚军。高一 ...

宁光头最终连接人与人之间的,还是最可贵的亲情和朋友间的情义。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22-8-26 09:48 |只看该作者
新月如眉 发表于 2022-8-25 23:57
现实里还真有这种女人~

艺术来源于生活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