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文学 三味书屋 【纪实连载】您好,谭世英03:勤劳的母亲
查看: 203|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说] 【纪实连载】您好,谭世英03:勤劳的母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2-8-17 03:5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写在前面】勤劳的母亲


  早上六点多,沿着山乡公路跑步回来,遇到边听音乐边散步的母亲。
  见我已经跑步回来,母亲很惊讶:“这么早就跑完了?”我回答:“每天都这样,习惯了。”
  母亲埋怨我:“怎么不喊我?我每天早上都是五点出门走步。这山上公路没路灯,黑灯瞎火的,我一个人有点怕。”我回答:“对嘛,就是因为没路灯,怕您走路不安全,所以才没喊您。”
  随后的半个小时,母子俩边走边唠家常。
  回到家,等我洗漱完毕,见不到母亲的身影,沿着公路往前溜达,看见老人家正挥舞着大条帚,认真清扫着公路上的落叶和尘土。
  母亲讲,住在离山上老家五公里之外岳溪镇时,她定期去扫小博士幼儿园跟前那条公路;如今在开县城照看小孙子超超,所在楼道的卫生也由她义务清扫。
  这就是我的母亲,一个辛劳了一辈子,至今仍不愿停下来的母亲。
  吃过早饭,我陪母亲前往与花园村(现胡家村)一梁之隔的子弟村赵家岩,探望母亲的妯娌、我的婶娘们。那里是我们兄妹5个真正意义上的老家,是母亲生活了18年的家,是我们一家人永远割舍不下的地方。
  生父那一辈,健在的叔叔们都老了,大的八十多岁,小的亦近古稀之年。健在的婶娘们也不再年轻了,年纪最大的六婶今年95岁,所幸身体依然硬朗,头脑清醒,酒量尚可,正奔着百岁老寿星的目标奋勇前进。
  这一次,我们只见到了74岁的万幺婶、66岁的良宝四叔和四婶。其他老辈子不是住在城里,就是临时串门去了。
  从赵家岩回来,闲不住的母亲又绣起了鞋垫。她告诉我,自己年纪大了,有点绣不动了,这是最后一拨鞋垫,5个儿女、3个儿媳、2个女婿、4个孙子、2个外孙,还有3个孙媳(其中2个尚未处于恋爱状态),人人有份,每人一双。
  这就是我勤劳的母亲,总是牵挂着孩子们,总想力所能及地为孩子们做点事情。



  2020年11月3日晨草于重庆开州山乡老家





  三


  一九四九年冬,谭万兴一家从新成立的四川省开县岳溪区胡家乡双丰村楼房沟斗笠坡搬往同样归属胡家乡的插腊村五百梯村民小组,谭世英就读的学校也从双丰村小学换为插腊村小学,校址就在新家所在的五百梯大院。
  生活环境变了,学校也换了,还在新家门口上学,这让正上小学二年级的谭世英多少有些不适应。但她是个懂事的孩子,没有表现出任何不适,有的只是满心欢喜。
  其实,在一九四九年那个冬季,刚过九周岁生日的谭世英是有心事的。她舍不得在楼房沟的那些伙伴和同学,可她什么也不敢说,担心母亲会因为这个缘故不让她继续上学。
  搬家过程中,王志英不止一次跟谭万兴讲:“老大读了两年书,认得一二三四五六七,会写自己的名字,算数也算得过来,就不要再读书了。女孩子家家,读书有什么用?回来带妹妹和弟弟,我也好腾出手来织更多的布。”
  这些话,谭世英听到过多次,她甚至觉得母亲是在故意说给她听。
  对母亲的这些话,谭世英有些担心,但并不真正害怕。因为她知道父亲谭万兴从来都不是个怕老婆的耙耳朵,更知道父亲一心想把自己培养出来。如此这般,母亲的百般阻拦并不会产生什么实际效果,最多是让自个儿心里不舒坦罢了。
  多年以后,每每提及自己的母亲,谭世英的态度总是模棱两可,说不上是尊敬和怀念,更多是遗忘和原谅。
  谭世英的幺儿李勤俭曾就此打趣:“台湾作家席慕蓉根据自己父母的经历,写了一首歌词叫《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我看外公外婆同样适用这歌。您看啊,外公有理想有抱负,见过大世面,心胸宽阔得像辽阔的草原;而外婆长期生活在大山里,没出过远门,没见过大江大河,心里只有流淌于山野的小河沟,要胸怀没胸怀,要格局没格局,只会让您这个当女儿的在小河沟里扑腾……”
  对此,谭世英笑而不语,从不回应是对是错。如果孩子们缠着问来问去,非要打破砂锅问到底,谭世英就会转移话题,唠她在五百梯度过的年少时光。
  初到五百梯的日子,尽管不太适应新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但谭世英还是很快调整好了心态,迅速与五百梯的新伙伴们打成一片。
  相对于楼房沟租住的简陋茅草房,新***分给谭万兴一家的房子简直就是豪宅。
  这是一个三进三出四合大院,大大小小上百间板壁结构的青瓦房;地坝呈规则长方形,全由长条石铺成;从大院正门开始,顺着山势往下,还设有两道长石砌成的精美拱门;连接三道大门的,是用规则长条石砌成的台阶,据说共五百级石阶,这也是“五百梯”这个地名的由来。
  四合院的原主人叫李明太,人称“太老爷”,解放前是铁峰山一带有名的大地主,田多地多,家大业大。解放后新***搞土地改革,李明太的田地被平民百姓分了个一干部二净,气派的五百梯和与之相连的四合大院也被拆分给各家各户,原本是“太老爷”家的长工们分到了田地和房产,真正翻身做了主人。
  新***分给谭万兴、王志英夫妇一间堂屋、一间厢房、三间偏房,厢房上面还有一间阁楼,一家五口住用倒也宽敞方便。
  更何况,五百梯的海拔虽然比楼房沟高出三四百米,达到九百来米,但生态环境却好出许多,这里有原始森林,有高山草甸,还有流水不断的小溪,野花野果更是随处可见。
  当然,对年幼的谭世英而言,还有比新家新环境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新伙伴。
  想来是运气好,抑或是投缘,举家搬到五百梯不久,谭世英就和“太老爷”家的长工李荣春的儿子李建国成为要好的朋友。
  李建国年长谭世英五岁,长得高长高大,既聪明又厚道,是谭世英儿时最信任的伙伴和异姓哥哥。



  【温馨提示】《您好,谭世英》一书,已由四川民族出版社将正式出版,现有部分图书待售。该书定价36.8元,快递费10元,每本合计46.8元。有意者请联系星空,电话:15642756106(微信同号)。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22-8-17 16:07 |只看该作者
赏读,问好!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2-8-17 19:54 |只看该作者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2-8-18 10:24 |只看该作者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