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情感休闲 娱乐家园 风吹马尾千根动(民间故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回复
楼主: 远古乡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风吹马尾千根动(民间故事)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19-4-9 18:31 |只看该作者

11
     刘师傅言语有条有理,好像什么都能说上几句。
     有关刘师傅的事情听说过不少,说刘师傅很读过几年私塾,能写会算,不知道什么原因家道中落,等等等等。黄先生心想,也许李员外可怜刘师傅才这么看重他,两人之间也没有什么纠结,大家各尽其能,各管各的事情,保持着互不干涉的礼节。
     近两年刘师傅对他这个先生有些微词,说李员外那么器重他,出银子办起了私塾学校,让家族和邻里的孩子们都成了黄先生的学生。那些晚入学的学生好几个都很不错,唯独三宝这孩子在学业上没有长进,刘师傅认为是黄先生管教不严,话虽然没有当面说出口, 眼神就摆在那儿。黄先生心想不如趁机试试这刘师傅,看他到底有什么值得骄傲的,随口念出一句诗:山前山后雨蒙蒙,话刚落音,刘师傅接了下句:长工牵马接长工。黄先生吃了一惊,没想到刘师傅脑子转得这么快,好像早就看穿了他的心思,这一句接过来,堵得他作声不得,潜意思说得明明白白,他们的地位一样,都是长工。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19-4-9 18:36 |只看该作者

12
     黄先生输了一筹,感觉有些郁闷,虽然郁闷也不能摆在表面,那就有失大度,随即哈哈一笑。吃过午饭两个人一路谈笑来到李员外家,相互间多了一份尊重。
     先生、师傅到家,李员外作为主人,自然要置办酒席尽地主之谊,接风洗尘。这正月还没有过完,家里还有亲戚朋友,热闹得很。
     丫鬟老妈子上好菜,李员外拿出家里酿制的尘封了几年的谷酒,酒席间一如往年要黄先生上座,刘师傅陪席。黄先生心想刚才刘师傅暗指他们都是长工,现在看到了吧,他这个先生跟长工师傅是有区别的,不经意间喝了一口酒说道:酒席宴前分上下,刘师傅端起酒杯仰脖子一杯酒下肚,轻描淡写来了一句,十月圆满一样同。
      山前山后雨蒙蒙,长工牵马接长工。
      酒席宴前分上下,十月圆满一样同。
      好个刘师傅,这不是明摆着告诉黄先生,学生十月底放寒假的时候,他黄先生跟着放假回家。十月底,农事已了,长工师傅同样放假回家过年。黄先生生性随和,输了就输了,多了些惺惺相惜,连忙起身敬酒算是赔罪,刘师傅不露声色,一笑而过,继续喝酒。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19-4-9 18:38 |只看该作者
很久没更新,谢谢你楼主们的关注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19-4-9 19:56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quote][url=forum.php?mod=redirect

都接不上了,回头去看了一下。
这姓黄的怕是个书呆子。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19-4-10 20:18 |只看该作者

  13
      黄先生是三宝的启蒙老师,伴他十年寒窗,有苦有乐,无奈三宝学业平平,这让黄先生有些焦虑,总感觉对不起李员外的一番知遇之恩。
      李员外对自己的这个宝贝儿子早就看透了,三宝从小说起来不是很调皮,对于读书就是不上路。三宝不爱读书,却写得一手好字,先生罚他抄写书本,从不二话,照办。奇就奇在三宝只管抄写,至于那话里面的含义能理解多少,真的没法说。
     这事一直困扰着李员外,三宝十五六岁三姑六婆成群结队上门提亲,都是门户相当人家的女儿,夫人心里有好几个人选,都被李员外回绝了,放出话来,三宝金榜提名时才是他洞房花烛夜。三宝过了十八岁,看同窗都成了家,时常跟母亲说起,意思是想娶妻,当母亲的自然是巴不得,希望早点抱孙子。李员外小事上都听夫人的,儿子读书是大事,让他伤透了脑筋,那天大发雷霆之后降低要求,三宝什么时候考上秀才,那就什么时候让他成家。
      李员外不让成年的儿子结婚,一心想他考取功名的事情,闹得乡邻都知道了。三宝不要说考功名,死记硬背的那点文章就是背不透彻。三宝这样,可苦了黄先生,又感觉很没面子,几次想辞教,李员外不放,说三宝不思长进不是黄先生的错,是三宝不用心。
      刘师傅好几次提醒李员外,说三宝有自己的特点,对数字特别敏感,无论多复杂的三位数的加减乘除,报出来他就可以心算出答案,从不出错,认为三宝将来可以做生意。李员外不缺钱,没打算让独子经商。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19-4-10 20:19 |只看该作者

  14
      父子两就这么僵持着,一晃三宝看看长大,比他晚进学校的同窗都有好几个考上了秀才,有的正准备参加秋考,唯独就是他,几次乡试,连秀才都没考取。
      黄先生苦苦思索把三宝这块顽石雕刻成才的办法,三宝就是不开窍。黄先生跟李员外推心置腹谈过,李员外不死心,说再等等。
      李员外心想,儿子呀儿子,你都二十岁了还不思上进,想娶老婆,我就不给你订亲,看是你厉害还是我这个当老子的厉害。
      这三宝吧,读书之余就跟在刘师傅身后在家里的土地里转悠,帮衬着把自己的土地管理得井井有条,合理的解决了邻里间的纠纷,赢得了乡邻好评。李员外没有理由责骂儿子,不管夫人怎么求情,也不管黄先生和刘师傅怎么劝说,就这样一直压着儿子的婚事。
      一晃又是几年过去,三宝都满了二十四,跟他一般大的男子早就成家立业,也有考取了功名的。穷家小户也好,富贵人家也好,逢年过节,妻室儿女围在身旁,好不热闹,唯独就是他,行单只影,考不上秀才,父亲那一关怎么都过不去。
      三宝清楚自己的这点才学,想考功名也不是很难,关键是他对那些说教文字不感兴趣。他喜欢就这么在乡野中安于田园生活,打理家业。闲谈时,别人谈古论今,虽说接不上嘴,做个听众还是不错的,偶尔还能纠错,挺好玩的。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19-4-10 22:51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三宝到是有几分可爱。
留爪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19-4-12 22:09 |只看该作者

15
      还有一件事他一直瞒着父母,那次同学聚会,路过同学家跟同学的小妹不期而遇,女孩芳龄十八,从此心有所属,念念难忘。他的心思早就跟同学说过,同学自然举双手赞成。三宝一有时间就去找同学玩,跟女孩接触之后,两个人是你情我愿,早就私下订了终身。
      同学父母催促了好几次,希望李员外家过来提亲,三宝不敢隐瞒,说了实话,同学父母骂了他一顿,说他吃饱了撑的,没事寻开心,拿穷人家女孩子的名声开玩笑,这些天正急着给女孩说婆家,同学扛不住,让三宝早做决定,万一妹妹嫁了,三宝将来后悔。
      三宝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找父亲,父亲不理不睬,要不就关门谢客,连吃饭都避开他。
      三宝这一急就急得茶饭不思,不眠不休,晚上站在院子里看星星,染上风寒。三宝从小就这样,不舒服就内急,不停的上厕所,一蹲就是半个时辰。看纸篮子里有白纸,想到自己这么可怜,病了身边都没有人照顾,心里苦闷,顺手拿出笔在空白处写道:人生将近二十五,衣服烂了无人补。写下两句之后,后面的就接不上去了,擦了屁股回房休息。
      李员外心里恼火,说不出儿子怎么就这么不开窍,督促他求得功名还不是为他好?做父亲的又能得到多少好处呢?家族中的长辈兄弟们都劝他放手,尽快让三宝完婚,说不准婚后反而出息了。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2019-4-12 22:13 |只看该作者

  16
      李员外不服,费尽心思花这么多钱培养儿子,这儿子就是不长进。儿子最近几天不断找他,心知一定是为了他成家的事情,过几天干脆去外面办事,看他能怎么样。在房里看了半天的帐,起身去厕所,在纸篮子里拿出一张纸,看到两句话,认得是三宝的笔迹,不看不要紧,一看就来气,看这小子的意思,是在埋怨他这个做父亲的不让他成家,一气之下接了两句:要想娶个补衣人,看你再等二十五。
      三宝在床上躺了一会,肚子又疼了起来,连忙爬起来进了厕所。出恭完毕,顺手拿纸,见他写了两行字的白纸上多了两行字,心知是父亲在教诲他。按父亲这么说,那还了得,三宝叹着气,又写了两句:命活七十古来稀,哪个五十还讨妻。
      三宝写完这两句蔫搭搭的回了房,一向好脾气的父亲好像这次真跟他较劲了,父亲不允许他结婚,那他就不能结婚,这么下去还不辜负了人家小妹。
      李员外听说三宝正闹肚子,肯定会看到他的留言,过了一会装作上厕所拿出纸一看,这小子果然又来了两句,还知道犟嘴了。李员外立刻回道:太公八十遇文王,七十讨妻又何妨。
      三宝留了心,站在窗口看父亲从厕所出来,赶忙进去抓起纸一看,天啦,父亲又加了二十年,这日子真没法过了,父命难违,完了完了,考不上功名看来父亲是不会松口了,三宝想起那女孩的音容笑貌不觉流起了伤心泪,接着续了四句:白髯老翁做新郎,辜负娇儿好时光。功名利禄实难求,不如出家当和尚。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19-4-12 22:16 |只看该作者

17
      三宝被父亲逼得没有办法,只好下狠心把自己推向绝处。心想,父母就他这么一个儿子,既然舍得儿子单身,考不到功名,在身边一定惹父母生气,还不如找个庙宇修行,断了红尘,去了凡心,还能落得轻松自在。
      这父子两较劲,黄先生哪能不知道?刘师傅同样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李府上下都知道了,三宝流着泪走出来,又见员外进去,员外这次出来脸都绿了,手里拿着父子两刚才的对话,让下人都感到了雷霆之怒。
      李员外进房把父子两的对文丢在桌子上,拿出戒尺,夫人看过之后拦住员外,细声劝说:老爷啊,三宝孝顺,明事理,没考上功名不是过错,我倒喜欢儿孙绕膝的欢快,我们就这么个儿子,可不能真逼得他没了退路,万一走了,我肯定是活不下去的。
      “唉,你呀,哪里懂了我的用心?现在朝廷操纵在女流手中,水师一败涂地,怕天下不稳。自古改朝换代都是乡民吃亏,别人不知道我们的家业是怎么来的,你还不清楚吗?我哪敢有半分懈怠?树大招风啊,这点土地换钱到城里去生活,那就不算什么了,抵不过一家工厂。就因为三宝势单力薄,有功名才有能力在城市站住脚。
      “我说老爷,你是气糊涂了吧?这时候有功名更是负担。儿子正生病,你还忍心打他?我不管,什么事都得等儿子好了再说。夫人嘤嘤哭泣起来。
      “那我总得拿点颜色给他看看吧!

使用道具 举报

41
发表于 2019-4-12 22:17 |只看该作者

18
      黄先生和刘师傅都清楚暴风雨来了,黄先生坐不住,刘师傅也看不下去,两个人一合计,决定联名请辞,分散李员外的注意力,再从侧面劝解。
      当然了,黄先生儿女都长大成人,他的年纪也不轻了,夫人多年劳累,身体看看不堪重负,儿女要成家立业,他这个做父亲的总得在身边主持大局。按说,三宝早就可以脱离他这个先生了,他的所学,全部都教给了三宝。李家的私塾学堂,是时候请年轻先生了。这父子俩为了读书这点事,现如今闹得不可开交,他这个做先生的,既不能怪学生不争气,又不能说李员外太执着。但求全力保得三宝不挨打,趁机离开李府,回家安安稳稳的享几年清福。
      这刘师傅在李府帮工多年,勤俭节约,妻儿在家种两亩土地自保,每一年帮工所得的银子积攒起来置办土地,年复一年,家里就有了一二十亩良田,又因儿子善于打理,在地方上称得上中等人家了,早就想回家,只因李员外对他格外器重,一直没走。刘师傅让三宝跟在身边跑路,是他的谋划,现在是时候隐退,让三宝来管自己的家事。
      李员外手拿戒尺怒气冲冲的朝三宝房间走去,就见黄先生和刘师傅站在三宝房门口,两个人争执得面红耳赤,黄先生说三宝已经是满腹经纶,唯独就是在临考时出差错,就他肚子里的学识,足可以走天下,将来一定有他的用武之地。刘师傅说三宝是个实实在在的生意人,没有必要仰人鼻息,考不上功名将来亦不会差。看李员外过来,两人同时说道:员外,我家里有事,明年就不再来了。

使用道具 举报

42
发表于 2019-4-12 22:20 |只看该作者
无弦风 发表于 2019-4-10 22:51
三宝到是有几分可爱。
留爪


谢谢来过

使用道具 举报

43
发表于 2019-4-13 11:08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跟读,有点热闹了。

使用道具 举报

44
发表于 2019-4-20 15:23 |只看该作者

  19
      李员外听了夫人劝说,早就没那么生气,看黄先生和刘师傅红脸杀黑脸,心知是一番好意,沉吟几秒,说道:唉,两位费心了,还请去客室面谈。三宝,你也出来吧,趁老师都在,把你的事情商量商量吧。
      三宝吓出一身冷汗,肚子也不闹了,神情有些虚弱,开门跟在父亲身后,等待父亲发落。
      李员外冷静下来,问黄先生的意见,黄先生说如果李员外真想让三宝求职,他将力荐三宝去县衙做文书,让他历练一段时间也许能克服怯场的毛病,到时候一举成名也未可知。
      刘师傅认为三宝是李员外的得力帮手,很多事情到底还是年轻人有远见,不如让他从小事做起,做个地方绅士也不错。
      黄先生和刘师傅都认为三宝不管是求功名还是经商,婚娶的事不能再拖,知道的认为是李员外望子成龙,不知道的说三宝有病。李员外卖了个顺水人情,又问三宝自己的意愿。三宝自然愿意赶紧娶妻,跟同窗好友相约扩大生意,他要成为石首至武汉这条水路上的运输大王。
      三宝把自己的计划详尽说了一遍,李员外终于点头放手,看来儿子这些年没有辜负他的一番苦心。黄先生舒了一口气,三宝的事总算有了结果,终于可以放心回家。刘师傅自然有些得意,认为自己没有看错人。
       20
      秋天来了,一如往年,土地里的农作物都收回粮仓了,万物开始染黄,太阳一个接着一个,却有着一股子萧瑟之气。
      黄先生和刘师傅离开的时刻快到了,自从黄先生和刘师傅说好要走,李员外每天陪着他们喝酒闲话,都有了几分惜别之情,约好三宝大喜之日同来祝贺。
      刘师傅提前走了,这天黄先生背着包袱上路,口袋里装着李员外给的几两碎银,不知不觉又来到了蛤蟆湖边。
      清澈的湖水涓涓流淌,水中鱼儿欢快的追赶,大的小的,乌鱼、鳜鱼、鲢鱼、草鱼、鲫鱼,成群结队。满塘荷叶枯黄,鸥鹭时起时凫,声音或嘶哑或清亮,蛤蟆不停的在水中蹦哒,再过些时间蛤蟆也该冬眠了。黄先生望着这些蛤蟆,自言自语说道:往后你们要离人远一点,我要走了,再也不会有人救你们了。
      秋天的上午,不冷不热,南风习习,野外无人,天地间虫鸟啾啾。黄先生对这条路是有感情的,对荷塘中的蛤蟆更有感情。一阵南风吹来,黄先生见荷塘中有个盆子随风朝他吹来,盆子里坐着个大个子蛤蟆,迎着阳光金光闪闪。黄先生擦了擦眼睛,那蛤蟆好像正望着他笑,鼓着腮帮子呱呱呱的叫。黄先生放生了不知道多少蛤蟆,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金蛤蟆,正自奇怪,那蛤蟆就像个踩水高手,一会功夫盆子就靠近了岸边。黄先生对着蛤蟆作揖:你可千万记住了,不要在人前出现,快走吧。
      蛤蟆好像听懂了黄先生的话,鼓着腮帮子呱呱呱的叫了两声,活像在说知道了,知道了,然后蹦哒一下跳进了水中,头也不回的游走了。
      黄先生直直的目送大个蛤蟆走了,低头看那盆子,盆子乌黑乌黑,是个木盆,半新不旧,没破没烂,好像很结实。黄先生心想,不知是哪家的盆子被这顽皮的蛤蟆当成了船,一时三刻也找不到主人,不如捡回去洗脚。

使用道具 举报

45
发表于 2019-4-20 15:24 |只看该作者

21
       黄先生回到家,夫人孩子老父母欢欢喜喜,述说家长里短。夫人也没指望黄先生带多少银子回家,人到中年,先生从此守在家里,自然开心。黄先生把那盆子随手放在厨房,吃过晚饭,还剩了一小碗,刚好家里落饭的盆子坏了,夫人顺手把饭碗放进盆子里,收捡干净就安歇了。
       第二天一大早,夫人煮早饭时记起盆里还有一小碗饭,揭开蔑盖一看,真是奇怪,盆子里居然是一满盆饭,夫人仔细想了想,觉得太蹊跷了,不露声色,炒了一碗饭独自吃,吃了之后没事,到了中午再炒一碗,独自吃下,感觉跟平时一样,到了晚上,把整盆饭蒸好,一家人吃。
       夫人心想,一碗米饭可以变出一盆米饭,晚上就用小碗盛了一碗米丢在盆子里,一大早起来揭开蔑盖一看,盆子里果然有一满盆米。夫人心知这个木盆不是一般的盆,有可能是先生教学时救了那些蛤蟆,蛤蟆报恩送给先生的聚宝盆,夫人想求证,不敢声张,把米倒进米缸,每个晚上,都能聚一盆米,几个月之后,家里的米缸麻袋都装满了,哪里吃得完,就这样保持丰衣足食的过了两年,夫人起早背一点米去集市换钱。夫人不敢背多,怕人问起,更怕先生知道之后四处张扬。
       夫人连续卖了一两个月的米,手中积攒了一些铜钱,从集市回家,看到一家金铺,走进去让老板给打了一副银耳环,一副银镯子和一只银戒子,到了晚上把这几样首饰丢在盆里,第二天一大早起来一看,盆里果然装着一盆银子。
       22
      夫人把银子藏好,拿了些银子到集市换了些家用,又进金铺让老板给打了副金耳环,金项链,回到家如法炮制,第二天一大早,盆子里真有一盆金子。
      事情大了,夫人不敢再瞒,晚上悄悄跟先生说了家有聚宝盆的事情,先生早就不记得那木盆了。四十多岁的人,在农村正是劳动力。无奈当了这么多年的穷秀才,哪里还能手握锄头,肩挑扁担。正自苦恼是不是要就近办个学堂什么的,苦于手中没有银子,教学一二十年也没留下积蓄,孩子苦苦耕作,仅够三餐果腹。在家这两年,邻里乡亲红白喜事请他吃饭,他就写几副对联送去,以示恭贺。心里其实很苦闷,感叹身边这些山里孩子就知道勤于耕种,没几个进过学校门槛。还有一个原因,山里住户散落,除非有资本开免费学堂才能把这些孩子聚拢。
      黄先生家里有了这么多黄金白银,没敢大肆宣扬,家里慢慢开始添置田产,过了两年说要修大房子、开学堂,他要把四周想学字的孩子都收进他的学堂。
      远处的人不清楚黄先生的家底,邻居肯定是知道的,这黄先生忽然发财,实在是太玄乎了,哪有不相问的?黄先生得给这些邻居一个说法,说这些年一边教学,一边跟人合伙做生意,以前总是亏,这两年起水了,赚了点钱,也不是很多,就够用,两夫妻不敢聚太多的金银,怕贪念让聚宝盆失了灵性。
      黄先生家离李员外家不是很远,还有个刘师傅,黄先生这些说辞能暂时瞒过左邻右舍,哪里瞒得过他们?家里发财,大房子落成之时,黄先生打发儿子把老东家和刘师傅接家里来玩,拿出聚宝盆,说明了经过。

使用道具 举报

46
发表于 2019-4-21 22:01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聚宝盆,想起神笔马良的故事——小时候听到这个故事还是很诱人的。
最近才看明朝那些事儿。

使用道具 举报

47
发表于 2019-4-24 17:09 |只看该作者

   23
      三个人相聚,先是感叹黄先生的奇遇,随后自然而然的说起家中变化。
       李员外现在是乐得逍遥自在,家里的事情都由着三宝去管。三宝也争气,婚后第二年生了一对龙凤胎,后面又生了一对双胎儿子,三宝的运输计划正一步步实现。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三宝得子的那年考上了秀才,三宝本来上一届就应该去考举人,只因运输忙碌,生意上事务太多,一再耽误。三宝平时忙于生意上的事情,不爱穿戴秀才衣帽,喜欢穿平装,跟人打交道方便一些。
      那天三宝同学聚会,大家约好前往青山湖相聚。这青山湖位于石首中湖旁边,要想去青山湖,非得过长江。
      同学聚会跟平时不同,聚会之后就去赶考。三宝穿着秀才服戴着秀才帽,来到渡口边。渡口边有个僧人坐在石墩上歇脚,看样子也是在等渡船的客人,三十多岁,慈眉善目,一串佛珠挂胸前,手中拿着砂钵,不知道去哪儿化缘还是要回寺庙。
      僧人见三宝过来,起身作揖,一声阿弥陀佛,三宝连忙打恭回礼,两个人攀谈起来。僧人说他来自五台山,到了嵩山、黄山还去了峨眉山,正准备回寺庙。
       24
      僧人侃侃而谈,讲经说佛,看样子满肚子佛学,三宝这几年经商,见闻增加不少,又因母亲心善,长年拜佛,自然养成了敬重佛教的习惯。两个人正谈得投机,远远看到个农家少妇款款而来,干净利索,见到三宝和僧人含笑点头,站在一旁等船。
      三宝和僧人你一个大师,他一个秀才的相互夸赞,那少妇始终眼中带笑,既像是在想自己的事情,又像是在听他们说话。不一会,舟子架船靠岸,三宝和僧人礼让少妇先上船,两人这才陆续进了船舱。
      江水悠悠,春风荡漾,波光粼粼,桨声激起浪花,船在水中摇晃,时不时有鱼儿在水面跳跃。远处山色清秀,农家瓦房点缀在山腰,山顶团团白雾缭绕,宛如仙境。
      三宝看看对面坐着的少妇,柳叶眉不描而黛,朱唇不点而红,脸如桃花,含笑听着他们神侃。三宝不觉走神,笑着对僧人说道:大师字字珠玑,让我顿然醒悟。今天相逢,真是百年修得同船渡啊。
      僧人连忙说道:那是,那是。既然我们都是有缘人,不如以自身为题,几句话说出身份和志向,赢了坐船,输了开钱,不知女施主意下如何?
       25
      少妇依然微笑不语。
      三宝连忙说道:大师这点子出得好,那我先来几句:有贝是财,有木也是材,拿掉贝与木,还是一个才。才子人人爱,诗书随身带,美女含笑来,此去中了举,船钱归我开。
      “原来秀才是去荆州赶考,看你气宇轩昂,满腹经纶,一定会榜上提名。僧人对三宝才情赞不绝口,接着说道:我也说几句:有土是增,没土还是曾,拿掉增边土,添人便是僧。僧道人人爱,砂钵随身带,女士同船来,取经成了佛,船钱归我开。
      “原来大师是高僧,云游四方,传佛论佛,景仰景仰,今天同船过渡,却是百年修来的缘。三宝说话时,目光看着少妇。
      少妇依然含笑,轻启朱唇:有木是桥,无木还是乔,拿掉桥边木,添女便是娇。娇女人人爱,二子随身带,僧人与秀才,成佛中了举,船钱归我开。
      少妇话音刚落,船已靠岸,起身对着三宝和僧人施礼:多谢二位船钱。说完飘飘而去。那边舟子说道:你们不认识这位娘子吧,她就是我们这里鼎鼎大名的女秀才,在那边教学。哈哈,今天她算是嘴下留情了,我们这里的山水呀,养人哦。
      三宝挨骂的趣闻自然是那舟子说出去的,提起那女秀才,真是家喻户晓,老少皆知,不知道有多少趣闻遗失在民间。
      26
      话说刘师傅回家之后日子过得还算顺利,大儿子善于农耕,二儿子喜爱读书。刘师傅性格本来开朗,不经意中闹出个轰动石首、公安、华容的传闻。
      就在那年秋天,农田事情已了,刘师傅家收了不少粮食。这刘师傅一贯精打细算,每年收得的粮食要等到价格最好的时候出手,一般都销售给华容那边的商人。石首跟华容相隔四十多华里路程,这天趁着秋高气爽,刘师傅带着随身包裹起了个大早往华容赶去。
      这刘师傅心里有个结,他平生有个志愿,很想乡考一次得个秀才的名份。无奈父母过得早,为了生计书没读成,帮工多年,目前家里虽然有点土地,一分汗水一分收获,苦啊。 刘师傅的包袱里装着一套行头,一身长袍和一顶帽子。刘师傅每次出远门,都会带着这身行头,离开石首三十华里左右,确信很难遇到熟人,在背弯处把袍子换上,戴好帽子。
      刘师傅进了华容地带,刚换好衣服,沿着官道踽踽独行,眼中尽是秋收过后的沉寂,心里盘算着整年的收入,看能置办多少田产。都说今年秋天天气太好,又担心年后春雨过多造成水灾。

使用道具 举报

48
发表于 2019-4-25 20:19 |只看该作者

  27
      刘师傅看看接近城门,这道城门号称小西门。小西门门口有个亭子,远远看去,亭子上雕梁画栋,龙爪金光灿灿。眼见得亭子里有好几个人在歇脚,四周绿树成荫,红叶飘飘。许多有钱人家的公子少爷四季都喜欢结伴前来游玩,也有携带酒菜在亭子里饮酒斗诗文的文人骚客。再过去就是孔庙,进城就可以看到县衙。
      这亭子不是一般的亭子,因华容不知是在哪朝哪代出过一位黎状元,地方出过状元才能修建带龙爪的亭子,否则,只能是一般的六角亭或是八角亭,顶多泼点艳色颜料,以示美观。
      一般的县城有东西南北四门,唯独这华容还有个小西门,其实就是中门。小西门是华容城水路陆路的重要出入口,所以这地方一直最热闹。
      刘师傅刚走到亭子边,抬眼一看,里面站着四位年轻的举人老爷,正笑吟吟的看着他。刘师傅心里一惊,忘了自己此刻是个假秀才,假装没看见几位举人的笑脸,径直朝城里走,进城办正事要紧。
      刘师傅想避开,就听一举人抱拳喊话了:哎呀,这位秀才面生,是石首来的吧?敢问秀才尊姓大名?
      刘师傅这才意思到自己身上的衣服惹了祸,看来今天是避不开了,连忙拱手作揖:四位举人老爷,鄙人姓刘,正是石首人。
      刘师傅早就听说过华容的陈、曾、石、黎四位鼎鼎大名的举人老爷,他们可是城里的风流才子,平时没事风花雪月,喝酒斗诗,三天两头到附近的镇子上找那些教学的穷秀才喝酒,喝酒时行酒令,其实就是打秋风,混吃骗喝。举人跟县老爷可以称兄道弟,说不准下一场会考就有可能金榜题名,还可以捐官,都是潜力股,秀才哪里敢得罪他们?
       28
      当然啊,只要他们不明目张胆的调戏良家妇女,一般平民百姓可以不搭理他们,进窑子风流也好,整天在亭子里和诗也罢,与老百姓屁的干系都没有。
      秀才在学历上低一级,算是县老爷的门生,再考才能中举,各方面需要这些举人们提携,万一不能中举,平时也得依靠他们照应。
      前面说话的举人笑了笑:哦,原来是石首的刘秀才,久闻大名,今天有幸相见,真是天意。我姓陈,这位是曾举人,这位是石举人,这位是黎举人。
      陈举人谦恭有礼的一番话说得刘师傅不敢怠慢,连忙走上亭子,跟四位举人老爷见礼,心里划算着还是赶紧走的好,这几个人不好缠。客气一番之后,刘师傅笑着说道:四位举人老爷您们玩好,我还有点急事得赶着去办,在下不陪各位了,见谅!见谅!
      刘师傅话刚落音,曾举人抬头看看天空:哎呀,你们看看这太阳,正是正午时刻,饭时到了。想必刘秀才赶了这么远的路,累了,肚子也饿了,我们不如找个地方坐下好好喝两杯,以叙我们相识之乐。
   
       30
      四位举人老爷盛情相邀,不容刘师傅多言,算是被挟持来到得月楼。老板亲自去厨房督促炒菜,这边店小二上了茶,又装了一盘瓜子放在桌子上。
      刘师傅心里七上八下,没底。不知道几位举人老爷要出什么花样,如果强行让他出饭钱,那就难堪了。还有他这假秀才的身份如果拆穿,传回去真会笑死人,往后都没脸见乡邻了。
      五个人落坐,陈举人说话了:各位兄台,今天我们认识了石首有名的刘秀才,自然要喝酒助兴。提起酒,那我们总得来点文雅的路数,还是依照以前的规矩,行个酒令,热闹热闹。不过,那些肤浅的文字游戏玩起来没味,大家说说看,我们以什么为题,才能让刘兄尽显文采?
      “陈兄所言极是,要不就以我们华容这地方的风土人情为题,各来一首词,大家以为如何?曾举人如是说道。
      “如果以华容风土人情为题,范围太小,对刘兄不公平,干脆我们以华容的东西南北四城门为题,应景写词,你们认为是否合适?
      “石兄所言有理,不过,我觉得应该再增加一点难度,我们五个人的词,比如首句里面带东,尾句最后一个字就得用南,前后两句都得带有一位古人,还需把他们的历史典故说出来,赢者喝酒,输者出银子,刘兄你看如何?
      刘师傅背上冒汗,心想他们整天泡在酒缸里,泡在诗书里,正当年,正是求功名的时候,可怜自己多年以来一路为了生计奔波劳累,哪有时间读那圣贤书?再说了,他们整天花天酒地,人五人六的,一顿饭恐怕要花去他整年一半的辛苦银子。早知道穿了这身袍子会遇上他们,给自己惹了这么大的事,说什么今天都不会穿。
       31
      后悔已经来不及,万一答不上来就只有耍滑头。暂时闷着不做声吧,反正他们是当地人,又都俗称有头有脸,自己一个无名之辈,到时候想个办法脱身,想必他们不会为了一顿饭钱对他穷追不舍吧?脱身之后根本就找不到人,一假秀才,找到了没凭没据的又能怎么样?
      刘师傅想明白之后淡定下来:客随主便,还请各位赐教。
      刚好酒菜上齐,老板亲自为客人酌满酒,先喝了一杯,说是一瓶上好的地方佳酿,送给举人们品尝,这才唯唯退走。
      陈举人夹了一块鸡大腿放在碗里,端起酒杯抿了一口:好酒,好酒啊。好酒好友好时光,哪能没有好诗文呢?那我就不客气了,先起个头,说得不好还请刘兄指教:走到东门东,遇上姜太公。姜太公,渭水河,放长线,垂直钩,钓来文武王,八百年天下面朝南。
      “陈兄好文采,姜太公、文王都是古人,聊聊数语,说尽周天子的霸气和惜才稳天下的胸襟。好,我来说下一段:走到南门南,遇上李闯王。李闯王,起雄兵,破燕京,灭大明,后宫悲啼凄,崇祯上吊命归西。
      “曾兄这首好,李闯王、崇祯都是古人,改朝换代后宫实在是悲惨,催人泪下。好,我来几句:走到西门西,遇上伍子胥。伍子胥,过韶关,奔吴越,借吴兵,报仇灭楚国,鞭打平王尸八百。(注,湖北湖南地方语音,百和北同口音be。)
       32
      “好一个伍子胥,一夜急白壮士头,逃过一劫。石兄把败王手下的兵士们的惨烈几笔点出,悲壮,实在是悲壮啊。好,下面我来:走到北门北,遇上李太白。李太白,风骨傲,博见闻,酒诗仙,醉卧长安城,力士搀扶入朝门。
      “黎兄说得好,想那李太白一生诗霸天下,醒着、睡着、站着、坐着、醉着都是诗文,不怕那高力士受宠,李太白让他脱靴他就得脱靴。好好好,我们四个都说了,现在归刘兄续貂。陈举人笑望着刘师傅。
   刘师傅心知这是故意为难他,东西南北四门被四人说了,黎举人后面没用字收尾,而是用了个字,看样子他们认为吃定他了。刘师傅问道:请问四位举人老爷,华容有小西门,对吧,多谢黎举人,那我就废话几句,看能不能合景:走到小西门,遇上老太君。老太君,骑青牛,出汉关,传道经,告诉四举人,酒菜饭钱要付清,我要去拜孔圣人。
      刘师傅趁他们互夸之际,大块朵颐,此刻已有六分饱。喝了两杯酒,胆子也壮了些,几句话出口,站起来敬酒,告辞。刘师傅急匆匆想走,四位举人哪里肯依?陈举人开口了:刘兄,你后面没有一个字,岂能一走了之?
      “敢问陈举人,孔夫子是哪里人?
      “山东……

使用道具 举报

49
发表于 2019-4-26 19:20 |只看该作者

33
      陈举人一个字还没出口,刘师傅说道:这就对了,何须把个东字挂嘴边?
      陈举人面红耳赤,不好再说什么。曾举人问道:刘兄,老太君跟孔夫子又有什么渊源?他们不是同一个地方的人,没有同朝为官,也没有同堂教学,两个没瓜葛的人,强扭在一起,还是不妥。
      “传说,老太君比孔夫子大了十几岁,老太君得道时,孔夫子刚成年。孔夫子特别崇拜老太君,早就想去学道,只因忙于自己的事情,一直没空。那年,孔夫子终于不远千里见到了老太君,要拜老太君为师,老太君说,我传的是道,你是授业,各有千秋啊。从此,孔夫子自认是老太君的门生,孔夫子的后人至今都认为他们是李姓亲戚。呵呵,四举人,在下实在是有事,要去拜孔庙,为儿子求功名。
      刘师傅话说到这个份上,四举人不能强留。老太君和孔子都是古人,还说他这是去拜孔庙,更不能拦他。就在刘师傅和四举人唇枪舌战时,四周饭桌上的客人也不吃饭了,还进来了许多观众。众目睽睽,四举人再霸道,输了就是输了,不能输了底线,留人笑话。
      四个人眼睁睁看着刘师傅走了,陈举人仔细想想,大声说道:我们上当了,他明里说老太君和孔夫子,暗里是在说四举人,说我们是死举人,把我们当做作古之人了。
       34
      四举人凑合着付了银子,越想越气,本来打算尅别人一顿,结果挨了骂,这得月楼热闹非凡,他们斗文,引来了好多看客。其中不乏才学好的乡野村民,也有家境穷困的落魄书生,更有那爱好说笑的登徒子弟,还有那些说书的老先生。四位举人平素里太过招摇,虽说没有欺男霸女,壮着有点权势也没有作好事,今天被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秀才打败,自然是一件丢人的事情,一下子就轰动了华容,消息马上飞到了石首。
      刘师傅打败四举人,闲着没事的人自然要把这个人找到。经过层层排查,人们肯定这人就是刘师傅。四位举人即使知道了刘师傅的底细,也没有胆量找上门,自知天外有天,收敛了一些,再也不敢明目张胆的去找那些教书先生的茬,害怕其中有才学高的人,只是屈于低势,不敢像刘师傅这样讽刺他们,逼急了,再次让他们丢脸也未可知。
     故事就这么传开,每当有人问及,刘师傅始终笑而不答。(注,石首至华容四十华里,县城有东南西北小西门五门,清初,小西门最热闹,得月楼是县城最大的酒楼,县衙和孔庙都在附近。现在西门文庙前还有一块文官下轿武官下马的石碑。)
       35
      黄先生和李员外都听说了这件事,点头称赞,聚在一起自然免不了喝酒看风景,谈天说地,闲聊道听途说的宫廷秘史。
      该喜的时候喜,该辛苦的时候辛苦。
      有聚有散,客人走了,日子照样过。黄先生和夫人都不是过贪的人,家里做起了大房子,还办了学堂。这聚宝盆不敢多用,觉得这东西有灵性,忌贪婪,贪多有可能变成一只平常木盆。黄先生跟夫人商量,家中什么都不缺,至于将来如何,全看子孙们自己的造化,把聚宝盆存放在密室里,当做传家宝传下去。
      这一年春天,春雨绵绵,就这么下到初夏。初夏时,晴空霹雳,雷雨交加,雨下得人心惶惶,长江里的水位直线上升,官方紧急通知,防洪。
      公安大堤在那个雷声轰轰的晚上一决千里,洪水顿时吞没了湖北长江下游武昌、汉阳、黄冈、安陆四府地区,农庄田园,房屋城市都泡在水中央,死者无数。
      民间遭灾,朝廷哪得安宁?慈禧太后同样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道道奏折飞进宫廷,救灾赈灾,缺粮少衣,早朝所言全是水位雨势预测。看情形这场雨还不会停,似乎要把整个华夏变成水域。
      36
     怎么办?都没用办法。太后跟众臣商议,听说公安黄氏家里有个聚宝盆,唯有把聚宝盆装满泥土丢进长江,看能不能长出一道大堤,这是最后的希望。
     臣子们为难了,官方不能强占民众财产,这聚宝盆再好,官方也不敢去抢。太后苦思冥想,交代下去,如此这般这般,一定能够借得宝盆,又不会失信于民。
     这天,黄先生家来了一群官员,接到一道懿旨,让黄先生把聚宝盆借出用于防洪,打五更时还宝盆。
     黄先生心里一万个不愿意,无奈君王之命,一个平常百姓岂敢抗旨?何况事出有因,再舍不得也得舍。
     雨,把整个世界都隐没在黑暗中,风,趁机呼啸大作,空气异常寒冷,仿佛就要六月飞雪一般,远近农家乡邻都住在黄先生家,最近几个月,乡邻们全靠黄先生家的聚宝盆聚柴米油盐。每晚就一盆,哪里够这么多人吃?现在官府要借走聚宝盆,也不知道能不能起作用,这么一来,断了民众的炊烟,黄先生提出条件,让官府保证他的乡邻们不饿肚子,他将同乡邻们等着五更时迎宝盆归来。
     这一夜整个村子里的老少爷们妇孺都陪着黄先生一家人坐在潮湿的厅堂,静等着更夫打更,他们数着时辰,一更二更三更四更,四更过后,外面的雨似乎停了,村民们走出门,远处白茫茫一片,左等右等就是等不到打五更的声音,随后天亮了。
     村民们惊异的看到那道倒了的大堤露出了水面,泥土崭新,比以往更宽,把两边的大水隔断了。村民们欢呼着,对着大堤跪拜。雨真的停了,天气真的好了。沿着大堤来了几辆马车,马车上装着粮食,粮食堆放在黄先生家,村民们这才发现,官府没有还聚宝盆。

使用道具 举报

50
发表于 2019-4-26 21:19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写的好

使用道具 举报

51
发表于 2019-4-28 08:06 |只看该作者

37
     黄先生不能就这么不明不白的不见了聚宝盆,决定到县衙去问个明白,村民们组织了十几位德高望重的老人陪着黄先生来到县衙击鼓鸣冤。
     县老爷升堂,黄先生说要状告官府言而无信,借了聚宝盆说好五更归还,结果直到现在也不见宝盆的面。
     县老爷缕着稀疏的胡子问道:你们昨天晚上可听见了打五更的声音?
     村民不能说谎,都回答没有,黄先生承认没听见。
     “这就对了,不闻五更声,何以还宝盆?回去吧,等到打了五更,自然会归还宝盆。
     湖北地带从那以后只有四更天,更夫再也不打五更。黄先生心知这宝盆回不来了,每天在大堤上徘徊。半个月之后,官府派了一队人马,为首的正是三宝。三宝拜见了先生,指着身边一位年轻人说,那是刘师傅的二儿子,说起当时借宝盆时,太后下了懿旨,湖北境内不得打五更,因为宝盆已经沉入江心,又说朝中有些大臣认为这条大堤应该命名皇堤,太后说,这盆原本是黄家的,现如今宝盆已经沉入江心,官府有愧,就懿赐了黄堤二字,要让当地乡民祖祖辈辈都记住黄先生的恩德。在大堤两头建起了桥头,上面有懿赐的两个大字:黄堤。
     黄先生满意的点点头,心里嘀咕着:这样就好,这样就好。
     据说,这道黄堤至今还安然无恙,五四年大水九八年洪灾都没有损坏半分,公安黄堤水下沉睡着黄家的聚宝盆,保住了一方民众的生命安全,是否属实,有待考证。20140121(完)

使用道具 举报

52
发表于 2019-4-28 09:06 |只看该作者


无弦,很抱歉,你问我指手画脚和指手划脚有没有区别,当时我没有好好回答,其实是我想起了一件事。你应该知道金戈戈这个人,我跟她有过很长时间的交集。在我的印象中,她文思敏捷,才华横溢,那会我写小说,她和薰衣草提出问题,一起讨论甚至争论,某次我半开玩笑的说她指手画脚,她的度量很大,没有怪我。我一直很后悔,想道歉,却没有说出口,而那时候论坛骂战不断,也给了别人挤兑她的机会,后来红袖改体,我也心灰意冷,离开了所有论坛。刚刚翻看了一下她留下的回复,真是感慨万千,希望她找到了自己喜欢的位置,一切安好。

使用道具 举报

53
发表于 2019-4-28 10:54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远古乡村 发表于 2019-4-28 09:06
无弦,很抱歉,你问我指手画脚和指手划脚有没有区别,当时我没有好好回答,其实是我想起了一件事。你应 ...


我为什么提这个问呢?
我曾经也用过指手画脚,还自认为用对了,后来有人告诉我应该用指手划脚。
提问的当时,正好网络阅读看到两个词都有出现。所以才有出一问。
错别字甚至变成了常用字。错别字害人。
你想起的往事,颇有感慨,我有时候也是。不知道她会不会偶尔也看看呢?

使用道具 举报

54
发表于 2019-4-28 10:57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这个故事写的好。还真是一个民间故事。

使用道具 举报

55
发表于 2019-4-28 10:58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金戈戈我知道的,打交道不多。薰衣草我不知道呢

使用道具 举报

56
发表于 2019-4-28 17:41 |只看该作者
无弦风 发表于 2019-4-28 10:58
金戈戈我知道的,打交道不多。薰衣草我不知道呢


记得当初那会我们讨论的范围很广,主要围绕着城乡制度问题,金戈戈总是可以三言两语让我把很多平时不敢说的话一吐为快。

她们两年纪相当,志趣相投,成了闺蜜。


使用道具 举报

57
发表于 2019-4-29 09:43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远古乡村 发表于 2019-4-28 17:41
记得当初那会我们讨论的范围很广,主要围绕着城乡制度问题,金戈戈总是可以三言两语让我把很多平时不敢 ...


使用道具 举报

58
发表于 2019-4-30 12:25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远古乡村 发表于 2019-4-28 09:06
无弦,很抱歉,你问我指手画脚和指手划脚有没有区别,当时我没有好好回答,其实是我想起了一件事。你应 ...

听说也见识过这里的骂架也是层级很高的。
昨天一早我心情不太好,莫名的。在这里发了一会儿呆。本来也想扯点儿闲的,也想起了一件往事。
我在红袖那论坛,挺能管闲事的。事情是什么我已经忘了,大概是我又扯进了一场骂架。骂架之后,第二天一早我心情极度灰暗。但是,我打开论坛,看到你给我的留言。那是你第一次来杂谈版 块,也是第一次给我的留言。因为 你的留言,一扫我内心阴霾,如同阳光。所以我说你是雪中送炭的人,你骨子里面并不柔弱,而是阳刚的。
曾经也在论坛问过,这个世界有没有公平公义?很多时候也怀疑过自己。
现在反而相信,公平公义是有的,在每个人的心中。
世界是残缺的,但依然有阳光。
明天放假了,你休息吗?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