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情感休闲 抗战军魂 寻访抗战老兵---黄埔军校十七期学员李廷彦
查看: 5160|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寻访抗战老兵---黄埔军校十七期学员李廷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15-8-21 22:2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喜羚侠 于 2015-8-23 17:38 编辑


李廷彦,411081192204210355, 生于民国十年四月初一,94岁.属鸡。出生地,禹县城区奎寿街。黄埔军校(中央军校)十七期,甘肃天水马刨泉陆军骑兵学校毕业。毕业后,入何柱国15集团军。后入邱清泉第五军,上尉连长,45年加入解放军。1950年转业回禹州,当小学教师。因有当过国军连长,二哥又是台属,1962年被请退回农村务农、1985年经禹州市统战部落实政策,一家七口恢复城镇商品粮户口。

先说说当兵之前的事情:

弟兄五个,排行老五,本姓吴,姨夫无子,过继给姨夫姓李。本人和二哥吴绍勤当兵,二哥后来去了台湾,1980年代有联系,现已去世。


我十二岁结婚。和四哥曾到郑州当学徒,老板叫杨望云,江西人,弟兄四个,大哥全国收药材,二哥把药材从江西带到郑州销售。宅子在郑州南大街,名号昶远(?)。

我后来到禹州福音堂办的慈幼院上学,因为在学校属于年龄较大的,期间受院长陈子敬委派,陪同孙韦德牧师护送全校大小学生经许昌--武胜关--汉口--岳州--常德--万州,到达万州。回来后,因为老表胡明堂在安徽界首福音堂当会长,我就被陈子敬院长派到安徽界首福音堂当会计。后来从禹州考入黄埔军校十七期,经洛阳、西安,到达甘肃天水马刨泉骑兵学校学习。

就说说到万州送学生这事。



军校教育长胡兢先,黄埔四期,留学过日本。







补充内容 (2015-10-25 14:02):
待续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5-8-21 22:2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喜羚侠 于 2015-8-21 22:23 编辑


网上查来的

黄埔军校第七分校建在天水,后来迁到西安,校长是胡宗南

天水步校后来又称天水骑兵学校,在马刨泉,后来又迁到现天水机场。蒋介石非常重视这个学校,计划训练十个骑兵师以解决西北五马割据的局面。抗战后因内战而衰落,后来天水解放后就解散了。其实还有一些曾受训过的专业骑兵军官起义加入人民解放军进疆作战。

在马跑泉,全称为“中央陆军骑兵军官学校“。陆军骑兵学校位于甘肃天水马跑泉,抗战初期由南京迁至此地。校长胡竞先(黄埔四期),教育长粟鼎(黄埔六期)。学校为中央军校代训骑兵军官,从1940年至1949年,先后代训四期学生,累计12个中队,1500余人。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5-8-21 22:34 |只看该作者

1939年3月鉴于在抗日战争中的教训,军事委员会为整饬骑兵,决定恢复骑兵学校,于同年4月1日在甘肃天水马跑泉成立筹备处,同年9月1日该校正式成立。

学校恢复后,起初在校部设教育处、研究委员和军需、副官、军械、军医、兽医等室.

校部以下,设战马两班学员队和短训军官队,1940年春为召训军士,特增设短训军士队。是年夏为代训军校第十七期骑科学生,设有学生大队。同年秋奉令增设无线电台,1940年5月1日校部设政治部和党部,同年7月27日校部又增设会计室。

各开各期概况,该校恢复后仍分为马术、战术2个科。马术科分甲、乙2个班。招收学员、学制及所学内容同前,马术科乙班,1939年10月26日第三期开学。1940年10月10日毕业,计70人。第四期于1940年12月2日开学,1941年底毕业,共80人。

马术科甲班,该校恢复后,没有续办。

战术科,招收学员和学制同前,第二期于1939年11月23日开学,1940年10月10日毕业,计27人,第三期于1940年10月2日开学,1941年底毕业,计26人。

除了上述2个科外,该校还举办骑兵干部短期训练班军官队,该队学员为各骑兵部队中青年尉官,教育目的为补充骑兵干部学术技能,同时养成武德,唤起爱国观念,完成抗战使命,以期教育普及基础健全,使其成为指挥优良之基层骑兵干部。

第一期于1939年10月30日开学,1940年3月7日结业,计71人。

第二期于1940年3月25日开学,7月30日结业,计74人。

第三期于同年10月9日开学,1941年3月10日结业,计55人。

第四期于同年3月24日开学,同年秋结业,计67人,

骑兵干部短期训练班军士队,该队系召集教育,教育的目的同军官队,开学结业日期均与第二期军官队同,计82人,第二期因举办代训军校第十七期学生,器材不敷,暂缓召集。

代训中央军校第十七期独立骑兵第一大队,该队学年系受军校委托教育,其目的在于养成健全初级骑兵军官,使之修得骑兵初级军官完全教育,大队部以下暂设学生3个队,于1940年8月1日开始入伍生教育,1941年2月10日升学,共有234人,同年在张掖成立骑兵分校,班次同本校,1942年分校合并于本校。

此后,为适应抗战需要,除在该校设立骑兵科外,又在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七、第九两分校增设骑兵科,养成骑兵学生。
到1945年8月抗战胜利时止,骑兵学校和分校毕业学生员共2482人��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5-8-21 23:14 |只看该作者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5-8-21 23:15 |只看该作者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5-8-21 23:16 |只看该作者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5-8-21 23:17 |只看该作者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5-8-21 23:19 |只看该作者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5-8-21 23:20 |只看该作者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5-8-21 23:22 |只看该作者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5-8-21 23:26 |只看该作者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5-8-21 23:27 |只看该作者

老人头上的伤疤,是战马踢的、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5-10-25 16:0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喜羚侠 于 2015-10-25 17:53 编辑

抗战爆发,全国都把学生送往四川。禹州福音堂办的慈幼院上学,因为在学校属于年龄较大的,期间受院长陈子敬委派,陪同孙韦德牧师,还有薛三刚护送全校大小学生(8、9岁)经许昌--武胜关--汉口--岳州--常德,送到万州。

我们禹州福音堂慈幼院院长陈子敬,还有孙牧师,孙韦德。陈子敬派我送学生,一直到常德。还对我说:孙牧师让你回来,你再回来。

四月初四,从郭村出发。首先在许昌集中,在许昌住了一夜。来了很多女老师,都是烫发头,后来大家熟悉了。总领队是王全付,送行老师有王利芬,她说话很轻,曾经来过禹县,王全付是杭州师范大学的校长。我们一千多学生。这里一千多,那里一千多。

坐火车从许昌出发,头一站是武胜关,那里还有个九里关。过山洞,火车在山洞把大家熏得乱咳嗽。过了武胜关,看到很多老百姓,以为是跑警报的,原来是给我们送吃的,我们吃饭用的是老百姓的碗。

交代到汉口下火车,再坐轮船到后方去。到了汉口,正赶上下雨,蛤蟆乱叫唤。日本飞机不敢来,因为大城市有高射炮。汉口实行灯火管制。晚上来了几辆汽车,学生们上了汽车。费霞上的头一辆车,她也来过禹县。

都是敞篷车,每车40人左右,还交代我们:别下来。怕跑丢。

我们已经坐了三四天的火车了。

没到常德先到的洞庭湖的时候,野猪乱露头,我们都非常害怕。

到了岳州,有个岳阳楼,四层,红砖铺地。说是在这里休息一天,明天过八百里洞庭。我们就睡在岳阳楼。第二天看到很多外国人,白衣服,大胡子,乘汽艇到了。他们是意大利人,也乘着水陆两用坦克(疑问),还笑眯眯的。我们不知道是什么情况,也不敢吭气。船上下来一个专员,岳阳楼干干净净,集合一看,几千人。王利芬老师对我说:廷彦,让意大利人看看我们的情况!意思是让我们都打起精神。

到常德下船,先整队,然后到后方去。有很多老师,女老师负责小学生,男老师负责大一点的学生。每个老师负责十个八个学生。

河岸两边都是养好的伤兵,因为穿的衣服不一样,好辨别。有一个人就碰到了禹县熟人,有伤兵是咱小禹州的,长葛老乡也过来了。给我们买了好多点心,装不下,把裤子脱了,扎住裤腿,果子点心装里边,驮在脖子上。

晚上住下,长葛负伤的兵很多很多,都过来了。

第二天我们起床的时候,外边的老百姓都等急了,给我们洗澡换衣裳,旧衣裳扔船上。给了一兜衣裳,捡着穿都是绸缎子一样的新衣裳。洗澡后,给每人打针,打了针之后,胳膊可沉。

这天见到了日本人,有俘虏,打了败仗,准备把他们送回去。也有慰安妇。

在常德住的时间不短,有几十天。

院长陈子敬的侄子陈国汉,外甥也跟着我们同行,他们是钧台中学的学生。说是到重庆川北和我们分手,各自学习开飞机、打炮、打机枪。我们要培养几百万人打日本。你们是小学生,还是要学习,边学习,边看我们打日本。

从常德启程前往万县,路过三峡,还记得那里有一副对联:

巫山峡锁三江水
白帝城摆八阵图

在万县住了两三个月。


日本为什么停了几十年才打中国哩!聚气哩。他派了很多特务来中国。那时候蒋总统在同盟会,都是在日本开会。

在禹县和侯亚平、侯耀明几个同学一起考的黄埔军校,考入伍生,到洛阳复试,20几个人一起从禹县到洛阳,在洛阳住了一夜,说是到西安复试,都及格了,全部录取。送到甘肃天水马刨泉骑兵连,皮鞭皮蹬。

这里是甘肃天水马刨泉陆军骑兵学校,有很多教官,都是美国留学回来的。教育长胡兢先,江西人,黄埔四期,留学过日本。

复试的时候,在西安住了一月多,高级饭店,高教官带队。一次,有个军官对我说:你和我一个朋友长得很像,他叫吴绍勤,我说那是俺二哥。他说你不姓吴呀,我说,我过继给了俺姨家。

在西安见到了俺二哥,他是连长,后来去了台湾。

军校毕业的时候,有两个地方可去。我和侯耀平(禹州人)、李景若(安徽合肥人)等三个人去了沈丘,那里有两个集团军,31集团军和15集团军,我们去的是15集团军。何柱国的部队,他是张学良的老部下,师长姓王。我们算是入伍生,边区总部在界首,总头是汤恩伯。我从万县回来之后,曾在界首福音堂干过会计,院长胡明堂,是我表哥。在界首我还救过胡伯良。界首有个地主刘半县。

到了部队,发了50元服装费,做衣裳,见过队长汪实一,队长还查了我们的档案。有一次他问我:马铁良你认识吗,我说那是俺四姨家的孩儿。

汪实一,上校,察哈尔人,回民,黄埔九期毕业,他曾经到新疆买马,带现洋,一路就住清真寺。那时有五马(马步芳辈分最高、马鸿逵辈分最低等),马步芳一路安排行程。到伊犁,一次买1000匹马,都是野马,吃野草。把马套住,回来在马步芳那里停几天,让马稳稳食。回来后,往南京送一部分,天水一部分。去了几次,还往四川送了一部分。

后来,随十五集团军后撤的时候,还路过禹县,从关山过的。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5-10-25 16:39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喜羚侠 于 2015-10-25 16:45 编辑


九里关

位于
河南省罗山县西南3公里铁铺乡九里关村春秋时称大隋关,后又称黄岘关、广蚬关,百雁关。隋唐时此关属湖北应山县,后宋改为九里关。明代曾置巡检司于此。关隘南毗湖北大悟,两山夹峙,天成峡谷,两头窄狭,中间宽阔,易守难攻,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九里关


义阳三关

湖北随州北部和河南信阳南部一带,古称义阳。地处大别山桐柏山两大山脉会合处,自然形成三个险要隘口。东为九里关,西为平靖关,中为武胜关。又由三关为豫楚分界,与信阳互为首尾,东西呼应,因此得名“义阳三关”。
义阳三关(Yiyang Sanguan) 大别山脉主要隘口。指武胜关、九里关、平靖关。位于湖北省随州广水市和河南省信阳平桥区的豫鄂两省交界处。三关均为南北来往交通要道和军事重地。因信阳在南北朝时为义阳郡治,故有“义阳三关”之称。其后三关之名各有变化。三关均有古代箭楼、炮台和近代碉堡、战壕。


武胜关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