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情感休闲 抗战军魂 抗战老人张金丽探访记述
查看: 6305|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抗战老人张金丽探访记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15-2-7 21:2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喜羚侠 于 2015-2-11 17:50 编辑



     张金丽

                              

      张金丽,1925年11月(阴历)生,属牛,长葛市石固镇中岳店村人,读过两年私塾,高小毕业。1939年六月(阴历)15岁时,因不愿当汉奸,由父亲陪着前往南阳当兵,入孙连仲所部30军30师。由二等兵——上等兵——上士——准尉——少尉,主要从事医药管理和发放、医疗器械的管理、裹伤、担架等工作,1950年30军在成都起义,自行脱离部队回到河南家乡。

      以下是张金丽老人的自述:

      1939年六月(阴历)15岁时,因不愿当汉奸(当时的大汉奸叫肖水臣),也怕日军来了被杀,由父亲陪着前往南阳当兵,同行的还有本村被派的壮丁吴江申,吴江申还带着他的高小毕业证,我说那有啥用!当时30军在守南阳方城,我去时,一路上看到房子都被点了,正着着火。入孙连仲所部30军30师。

      当时,兵分三级:二等兵、一等兵、上等兵;班长分三级:下士、中士、上士;尉官分四级:准尉、少尉、中尉、上尉;校官三级:少校、中校、上校;将官:少将、中将、上将。还有特级上将,那是蒋介石。

      全国分为十一个战区,河南这边(指许昌附近)属第一战区,卫立煌是司令。

      我们属于冯玉祥的部队,冯玉祥是安徽人,他的部队只招四个省的兵:河南、河北、安徽、山东。

      唐河战役是我们30师打的,消灭了好几千敌人。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5-2-7 21:46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喜羚侠 于 2015-2-11 17:49 编辑


   

          我叔张公普是看护上等兵,我去的时候看护二等兵。叔后来(49年以后)在保定省医院当医生。

      30军有27、30、31三个师,我去的时候,30师师长是张金照,后来是张华堂,堂是海棠的棠,不是堂兄弟的堂。

      我的职务由二等兵——上等兵——上士——准尉——少尉,中间跳过了一等兵、下士、中士。后来部队按照美国编制,师八大处缩小,我工作干的是中尉的活,管全师的药品发放,到补给区领,箱子上都贴好了各单位的名单的纸条,清清楚楚,别想作弊。当时一个营一个月500丸奎宁。

      在宜昌南,遂平人李明显到军部批了1000丸奎宁,在三斗坪卖了100丸,得了十几块钱,军警卫营(这个时候是不是特务营改名叫警卫营了?没细问老人)纠察队上士班长李红凡(西赵庄人,也就是张金丽老家西边那个村)查获,将李明显抓到了军部。军长池峰城打电话问上校军需处长董汉堂(外号董杠子)咋办。答:你枪毙他。说完就挂了电话,再打不接。第二天在三斗坪长江边插上白旗,枪毙。

      平时部队驻老百姓家时,用了门板第二天一定要安好,地要打扫干净。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5-2-7 22:20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喜羚侠 于 2015-2-11 17:51 编辑

     

             部队俗语:穷书记,富军需,吊儿郎当干军医。

      池峰城穿裤衩、打绑腿、草鞋。他站在土台上给大家讲话:来来来,来来来,围一围,围一围。让大家靠近点,在台儿庄打坏了喉咙,安了声带。

      长沙保卫战的时候,我在枣阳。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他爹死了,都没回去,。

      当时参谋总长是白崇禧,军政部长何应钦命令第五战区李宗仁向敌人进攻,牵制日军。

      张自忠在宜城战死的时候,我和上尉军医丁建中(和吉鸿昌一个村,我在)在枣庄看部队剧团唱戏,剧团团长说停戏,捆枪、行李和道具,老乡们都请回家,我们有紧急集合。

      宜城和襄阳就隔着一条河。

      到了宜城山上,在山北坡,30师军医处长杨长显中校对我说,张自忠就战死在这,在张自忠战死的地方,看见很多小鸡,我想抓,但跑的太快。杨说是山雀儿,山鸡,抓不到的。

      我告诉老人,2014年5.1的时候,我也到了宜城十里长山张自忠将军墓前,老人说他去的时候,有红叶。

      张自忠战死后,敌人弄了口棺材,让老百姓送去。敌人是很敬重能打的部队的,你这个部队如果一打败就胡跑,他就看不起你,你非常顽强,他就很尊重你。

     杨长显, 30师中校军医处长,52年我去看他的时候在开封省公疗医院当院长。74年我去看他,在一个供销社单位的医院门诊。因为他是国民党员,被批斗,很伤心。后来,民革来找他入党,他不愿意。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5-2-7 23:06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喜羚侠 于 2015-2-11 17:53 编辑

      
            

            敌人打三斗坪的时候,我军在邓州。当时30军军长池峰城,55军军长曹福林和68军军长刘汝明管湖北,蒋介石和冯玉祥发电报:30军跑步来援。

      我当时在邓州桑庄团医院,职务是上士司药,因为人事熟,就让我先把30多个伤员送到邓县后方医院,半路上找到一位农妇给伤员做饭,那地方还用的双擀面杖,我那时才十六岁,尽管不会做饭, 也帮忙和面,做面条,做了一桶面条,算是第一次做饭。

      部队都走了,我的医药和医疗器械咋办?我找来了保长,他帮忙找了两辆牛车,他们那里的牛车和我们这里的不一样,他是一根杠子,两边各一头牛,不像我们这里,一个牛两边两根杠子(车把)。到广华县,找到院长,给了人家钱,让牛车回去了。

      行军一路,吃的馍和大米都是蒸好又晒干的,不准宿营,就在路边睡会儿,老百姓在路两边准备了开水,供部队喝。

      (在湘西,飞机轰炸得特别厉害)

      我是90团裹伤所长,在长阳县阎家坨,团部在八里之外,因为怕虎狼,团卫生部门没人敢过来通知我撤退,我住在阎家坨老莫家。

      半夜老莫说:二本人来了,走吧。

      我说:你走吧,我是军人,军人不能逃。

      后来,枪声远去,莫先生回来了,给我便衣,我不穿。我是军人,换便装也是逃兵,我要穿着军装与日本人对阵。

      夜里狗也不咬,不对呀,听脚步声是向西的。半个小时后,听到跑步向东,我觉得是自己人来了,敌人退了。

      早上起来,门上墙上,都是枪眼。

      问起团部郭主任,为啥不通知我,郭主任说大家怕虎狼野兽,我说都有枪,怕什么!狠狠讯了他一顿。

      1974年,我在石固公社卫生院(55开始在这里坐诊)坐诊,一妇女来治病,听口音像是长阳阎家坨那一带的,一问正是。便问莫&&先生你认识吗,答那是俺姥爷呀!原来她嫁到了许昌桂村,后来曾多次来石固治病。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5-2-7 23:29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喜羚侠 于 2015-2-11 17:47 编辑


      池峰城被撤

      四川烟50斤一捆,一条两捆,池峰城弄了30多挑烟,从三斗坪弄到湖南去卖,三个师长告发他,孙连仲从重庆坐飞机到万县,又坐船到军部,撤去池峰城军长职务,副军长鲁崇义升任30军军长。

      任命30军军长鲁崇义,副军长张华棠,30师师长王震,王震是孙连仲的外甥,大家就都笑了,也理解。

      我们的臂章上师是D,军是A。30军就是30A,30师就是30D。

       1942年部队三斗坪到长阳,在长阳期间,部队休整,一直到45年。军部就在三斗坪东边的山上。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5-2-8 00:09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喜羚侠 于 2015-2-11 17:54 编辑


        我们在湖北江南石化街的地方,有消息说日军要投降,我们部队沿着800里伏牛山到黄河邙山接防。部队行军到长江边上,上边命令停止前进等待命令,师长着急,打信号弹与北岸老河口日军联系,看他们投降不?接着过江。

      江南岸有我军埋设的地雷,工兵清过之后,插上小红旗引路。地雷没拔干净,有颗地雷就爆炸了,老兵有经验,爆炸前提醒大家卧倒,结果把箱子、公文纸都炸得飞的老高老高。最危险的一次,幸亏没有人员伤亡。

      在老河口停了三天,见到了日本人。一路老河口——邓县——南阳——方城——叶县——襄县——潁桥,在潁桥,准备经许昌到郑州。有个张参谋在看地图。我问他是不是到许昌坐火车,答不是。我说那就不要走向东许昌,应该直接向北走石固镇——后河——新郑西,一直奔郑州,省80里路。问你咋知道,答俺家就是石固的。

      在南阳吴集、辽河镇,(数年抗战,和这里的老百姓太熟了),老百姓强烈要求住上一星期,全军不用 开伙,老百姓管饭,我们只住了三天。

      在方城竹园,适逢八月十五,大家喝酒。担架排排长李月桂说恁爹来了,一扭脸,老爹站在身后。问你咋来了。原来邓县出棉花,父亲和叔去买毛驴,在方城碰到30师的人(臂章),说俺孩儿在30师医院里,俺爹就在通讯营那里打听的,吴江申在通讯营,知道俺的方位,就让李月桂把他领来了。俺爹不喝酒不吸烟,就早睡下了。我是上士,但带四个上士,四个中士,四个下士。虽然年龄最小,半夜起来给大家盖好被子,叔给俺爹说,金丽官不小啊!

      郑州部队太多,于是我们在新郑住了2、3天。在新郑西关,日本人被圈起来了,成群的趴在那往外看我们。日本人吸烟借火有个习惯:他立正往那里一站,对方需马上立正,然后恭恭敬敬的给他点上烟。我们90团团长孙国珍是日本留学生,士官学校毕业,项城人。他刚好碰到这样一个借火的日本人,他上去就是两个大耳刮子:妈那个逼,你们还想按你们的规矩呀!操你妈的!

      在石固镇的时候,新八军军长高树勋跟上了我们,一起到11战区孙连仲那去。新八军是乙种军,只有两个师,我们三十军是甲种军,三个师。

      过黄河,到新乡,住在红房子里,日本人建的,那时候新乡还是个镇。过漳河,到磁县。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5-2-8 00:4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喜羚侠 于 2015-2-11 17:57 编辑


      磁县有南斗宫、北斗宫。我们住在南斗宫的时候,高树勋给我们几位军长师长都写了一封信,劝大家投靠共产党。当时军长鲁崇义,副军长张华棠,师长王震,字烈五,师长黄樵松,师长乜子彬,那个乜是也字去掉一竖。大家在一起商议,我们就在旁边。王震把信一撕,跺在地上:操他妈,我不当汉奸!势不两立!

      鲁崇义问:那咋办?

      王震:走,回磁县。

      在塚王村(音)就打起来了。我们文职人员就蹲在房子里,外边打得很厉害。我们就当了俘虏。

      到了晋冀鲁豫军区,有个大个子,穿个大衣,很问:见张华棠了没?

      文书上士江山(音)问:找他干啥?

      答:我是军区晋冀鲁豫军区参谋长(沧州人),我是张华棠的兵,中国的兵,像张华棠能打的不多,说了很多张华棠的好话。(老人在此也顺便讲起了张华棠过人之处,王文显参谋长唱诸葛亮非常像,讲述唐河战役,两人大显身手,引诱日军飞机轰炸日军,歼敌数千)

      这个参谋长始终没有讲自己的名字。(喜羚侠估计这个参谋长就是当年在26路军宁都起义时参加红军的李达)

      查资料:晋冀鲁豫军区:1945年8月20日成立,刘伯承任司令员,邓小平任政治委员,滕代远王宏坤任副司令员,薄一波张际春任副政治委员,张际春兼政治部主任,王新亭任政治部副主任,李达任参谋长,下辖太行、太岳、冀南、冀鲁豫四个军区。军区驻河北省涉县,后迁至邯郸市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5-2-8 01:1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喜羚侠 于 2015-2-11 17:55 编辑



               被俘后,被送到了晋冀鲁豫军政大学,抗大,在山西潞城。问我们要蒋介石的《剿匪手册》。我们根本没有,也没有这方面的命令。

      十六大队是学生。我们被编入十七军官大队,队长李文林,舞阳口音。

      我们问他:我们去受降,你为何打我们?

      答:你们30师抗战是有功的。

      军调处成立后,46年送我们回来,走晋城高平潞城,军部在汤阴。不放心我们,怕被换脑子,不让进城,几百人在汤阴南一个小村,一个中校来办学习班。

      新来的仝学增参谋长讲话,大家热烈鼓掌,仝参谋长说:你们是严肃不足,活泼有余。

      老干部有感情,新干部没感情呀!

      三天后,鲁崇义从北平回来,给大家讲话:你们受委屈了!军长和大家抱头痛哭!(讲到此处,老人哭,身后87岁的老太太哭,在场的所有人落泪,笔者抄录至此,唏嘘半天)

      大摆宴席,犒劳大家,石灰画圈,油光纸铺上,摆餐,100桌,几百人呀。

      大家官复原职。位置被别人占住的,占的人让位、降职。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5-2-8 02:17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喜羚侠 于 2015-2-11 18:00 编辑


      部队从汤阴出发,往北去是走不成了,路不通。只好走潼关——过黄河——运城——闻喜——侯马——临汾——洪洞,很多地方路扒了。洪洞,在大槐树底下照了相。

      在洪洞,路过不去,和马院长,杨崇仁中校返回到潼关,30军的家属在那。

      到西安郊区,灞桥车站(孙中山儿子孙科题的字,他48年当上行政院长,我们那个月发了双薪)。

      孙连仲派飞机从临汾把部队接到西安,运了两个团,剩下一个团时候,解放军开始进攻,一个团守了73昼夜,官兵回来,还是原职。

      老人这时候插了一句:王震已经在磁县南斗宫战死了。

      胡宗南派裴昌会讲话,鲁崇义主持,裴打着绑腿。解放后才知道他是共产党,这仗咋打嘛!后来听说胡宗南秘书也是共产党(录者注:熊向晖)

      我从宝鸡搭军车到汉中我师留守处。又从汉中赶往成都追赶部队。和马院长一起到成都南500里乐山,登了大佛。马院长调到第三军335师任中校院长。

      在成都西金堂县,县长请客,排长以上都参加了,很多桌,喝的是五粮液。那时甜瓜很便宜,大伙让伙房买瓜,买回来不熟,不中吃,都炒着吃了。

      王震死了,把新八军一个师长调来当师长,后来他又到别处当了副军长,于守谦参谋长负责全师的工作。

      我到电台溜达,一个熟人问我:你咋没走?我:往哪里走?答:马院长调你、王学增司务少尉、张庭芍(老人比划了芍字怎么写)中尉书记(西平人)你们三个去335师,我们是从电台上听到的,要保密。

      杨昌显(后来在开封当公疗医院院长的那个人)在临汾被俘。

      我就找于参谋长:调我到335师,咋去哩?答:仝学增来当师长,俺几个商量了,不想让你走。我:老领导让去,不去不中啊!写条子吧。于就写了条子。

      晌午头,把大米领了,便宜卖掉,换成肉,给了饭店老板,吃了点,走。

      到了乐山,马院长直埋怨。马新德不当院长了,当了中校处长,山东人。

      在乐山进行新兵训练。团军医主任叶县程叶志想要我,我说你找马院长,他不知深浅就去找马院长,结果被训了一顿。

      90团副团长杨道谦是长葛老城老杨庄人,46年从潼关回长葛募兵。90团排长杨纯一是西杨人(邻村),后来跟孙连仲去了台湾,官至师长,他是我爷的学生,刚好回来结婚,女方是石固街四队的陈富荣。我当时回来看家,俺父亲让我去,说:杨团长都去了。我不去,我不爱拉关系,全凭自己踏踏实实地干,不指望依靠谁提我。

      我在潼关时见过陈富荣,解放后我在石固街当医生期间经常见她,有一儿子,死了,陈富荣后来嫁给了大队会计。后来杨纯一回来,想见见陈富荣,说说话,会计不许,把陈富荣锁在屋里,我把会计训了一顿。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5-2-8 03:19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喜羚侠 于 2015-2-11 17:58 编辑


      在乐山,去成都军区补给站领药及医疗器材,坐师长的车去的,师长自己买的车,军师长不发车,发银元。当时我的工资是29块大洋,合现在的2900元,我现在的工资是1400元,日他娘。

      当时伙上红烧牛肉0.12元,米饭大碗三分,四个凉菜不要钱,还有反季节蔬菜。

      回乐山,一排人保护,排长邓县人。在新津机场,碰上中央党(老人原话)校校长张耀明(老人非说是张耀铭),上将。排长是军校生,张也就是他们的校长,排长向他介绍我,这是我们的张医官,握手。张很朴素,穿布鞋。

      前方有解放军,过不去,张跟着第一军走了。我们成都办事处,住在华西旅社。包括师长爱人,卫士石保中中尉副官。

      初当兵时,我叔张公普(音)说:你小,跟治华睡吧。三点水的治,这个陈治华,和吉鸿昌一个村,大哥陈治清是工兵营上尉军需,二哥陈治东90团二营机枪连连长。三年前,趁三月三会,我去扶沟看望了陈治华,他在闺女家住,看到我到了,他腾一下从椅子上站起来去接我,我们见了面,俩人都很激动。那年10月(大约,笔者注)他去世了。

      在成都,不想干了。大约十月份,换了便衣,戴礼帽,在鼓楼街碰到了一个熟人(一个连长),问我为何在这、、、、、、

      见了治华(治华在三斗坪提的班长,是工兵营司药),见了军部李剑中校院长,发牢骚说不干了,愿意一路帮人看病回家乡。

      夜里接到命令:出发、停;出发、停;出发、停。一夜三变。

      第二天不走了,军长掀了桌子,因为参谋长劝军长起义。

      部队撤到成都东边三十里。

      石保中跟着师长起义了

      我坐汽车,允经理的商车到宝鸡,坐火车回来。

      到县里登记,老城(长葛县城)袁五己当卫生局长,他在十五军当过看护上士。袁局长不让走,想让我留下来干。我不想在那干,袁说住三天再回去,必须在那里干。我说先回家看看。回家后每个星期他都来家里找。后来长葛洧川合并,高福*当局长,俩人轮着来,说必须去上班。县长调我,我也不去,她(指老太太)也不愿意,县长把电话都摔了,说我这个县长不干了,连个医生都调不动。

      后来来人把我在石固卫生院的行李一捆:必须走,不走收拾你。

      先到鲁山水库工地(1955年),那里已经死了四十多人,我去之后,就没事了,不再死人。57、59到襄城——许昌颍支干渠工地,三线(焦枝线铁路)宝丰。

      之后在石固镇卫生院稳定下来,一直干到86岁。退休后在医院干没多领工资,只是退休的那一份,算是义务为病人服务。86岁那年,儿女们怕我骑电动车危险(老人院子里停着一辆小电车,女婿说现在还骑),不让去了。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5-2-8 03:2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喜羚侠 于 2015-2-8 11:01 编辑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5-2-8 11:1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喜羚侠 于 2015-2-11 18:01 编辑


      今天听了几段录音,有些记述很不完整,很不准确,有些甚至是错误的。张金丽老人记忆力惊人,很多地名、人名顺口而出,有些人名还主动给我讲具体写法,比如乜子彬师长的姓氏,老人主动说也字去掉一竖。老人有文化,并且长期在师部任职,有很多见识。

      我在此抛砖引玉,把老人的回忆简单记录,期望有采访经验、熟悉抗战史,特别是做抗战口述历史的专家来河南长葛,对老人进行一个专业采访。把史料留下来,传之后世,让千秋万代知道。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5-2-8 14:29 |只看该作者
老先生记忆力真好!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5-2-8 17:0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喜羚侠 于 2015-2-8 20:24 编辑


     讲   述救援张自忠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