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情感休闲 抗战军魂 奔走-----走访抗日老兵随记
查看: 9881|回复: 3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奔走-----走访抗日老兵随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13-2-24 18:4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年后,辞了明堂的工作后的第二天一早就直接开始了这次的大规模寻访,一个人的奔走会无趣,一个人的奔走会高效,我不敢说我跑的比别人快:因为我是步兵,比不上有车的,但我可以持续作战,不停的奔走,而且所需费用可以说最少。

奔跑吧,有时间没这样长时间的出门寻访了,随着时间的流逝,以后怕也越来越少的机会能这样奔走了,与时间赛跑我注定不会赢,好在我只是个失败的匈奴,赢不了我也不在乎,我尽力就好,我所需要对起的只是我的心!

每天晚上争取码几个字,汇报下每天的流程,记录下自己的脚步!

出发时没顾上写,现在补上第一篇:出发了!!!南阳和驻马店37个待走访确认老兵信息,还有以前走访的老兵要去探望的,要15---20天估计才能跑完,奔走,我最喜欢的一个人的奔走......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3-2-24 18:44 |只看该作者
这是个补记,已经出门三四天才开始的记录,我尽快补上行程。

一直不知道自己能跑多快,跑多远,因为从来没有满油跑过,很想试试,这次说住全职让我感觉轻松不少,最起码跑完回家不至于像以前一样不马上找到工作就会当即无法维继。

第一天到了西平县,先探访了40军抗战老兵康金生,又到暂编53师一团一营一连一排长姚金仁家(黄埔19期特科教育班),天色眼看已沉,看看末班车就要到,姚老和我的话却总说不完,明天我再来和您聊,我对姚老说。

西平,我来了要有20次吧,从06年开始一直在断断续续发现老兵,这个县老兵的密度大的惊人,一条街就曾找到8位,我不知道还有多少,但一定不会少。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3-2-24 18:44 |只看该作者
还是西平,第二天走访了国民革命军41军122师364团的徐硕庭老人,老人这个庄上和他一起去的五六个人只他自己活着从战场上回来了.......日军投降后部队缩编,回到家的老人在内战时又被国民政府抓丁抓去,许久以来我们受某些宣传,痛恨国军的抓丁,现在在肯定他们的正面战场后却又开始美化一切,一成不变的非此即彼........

第二位老兵是十三军第四师的武天顺老人,十三军,名声很不好的一支部队,不过武老告诉我一个细节:石觉师长在42年河南大灾的时候让在密县的部队每天扣下半斤粮食给老百姓......石老说:饿的腰疼还要出操。


前不久,我刚看了1942,不知道冯导听到这样的故事会如何处理,估计和我们一样,选择性失明。

我不否认13军的军纪败坏,抢掠成风,但也不怀疑如石觉这样的将领会让部队给百姓省下口粮,人性,在各个时段由各种人演绎,千差万别才正常,都是国民党的部队,长官不一样,一切都会不一样,我的任务就是记录............

昨天答应了姚老,今天当然会去和他聊,爷俩聊尽兴了才赶赴下一站:这些老人有时候的心愿就是有人肯听他们说一说,我愿意听!!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3-2-24 18:44 |只看该作者
第二天的走访并没有结束,还有位住在养老院的武英臣老人,武老才85,属于抗战老兵中年纪比较小的了,武老的当兵也和那个著名的灾年1942有关系,逃荒一路到了河套的武老加入了晋绥军傅作义的部队,那时候部队中颇有一些娃娃兵,他们通常当勤务兵,通信兵和医护看护兵,那时候,当兵对于他们也是能吃饱饭的最好选择。

武老后来随部队起义了,现在每月有500补助,起义后在打太原的战役中眼睛被照明弹灼伤,当时不严重,现在看不清东西。

对于内战我一直没有好的评价,无论谁输赢,都是死的中国人,在我的认识里,这样的战争本无正义与否之说,共X党不好,国X党难道就对?

在接触的老兵中,有许多人在那个时候,并没有更多感触,他们总是盲从的跟着部队,打谁就打谁.......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3-2-25 21:20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失败的匈奴 于 2013-2-25 21:25 编辑

接着走访的是耿彦斌老人,遂平,很不好去的一个地方,必须坐三轮或出租,十公里左右的路还是远了点。这是个39年就被抓丁的老兵,30军,27师,应该是台儿庄大战下来在河南的兵员补充,干了三年听说要去当远征军出国,开小差回了家,回到家就被再次招兵弄走,这次是40军,马法武部,这应该是庞炳勋被俘虏40军在太行山被打垮马法武来河南的重组.......

现在看,我们当时对日寇的战争就是用源源不断的牺牲来消耗他们.......

内战中部队起义了,老人也终于回家了,从此务农至今。

今天是第三天,还要赶到郑州,去协调郑州困难老兵李墙入住慈济养老院的事情,坐车到了郑州,到百泉哥家安顿,百泉哥家是我的驿站和港湾,跑累了就去休整喘息,嫂子和百泉哥都是极好的人,晚上百泉哥家来朋友,热热闹闹的一大桌。没敢多喝,明天还要干活。

我平日自己在外边都是住三十,二十的小旅社,出于安全和卫生考虑,我在那睡觉从来不脱衣服,只是把皮带解松不勒就行,好在我是极容易存活并且生命里顽强的那种生物,就这样每天睡醒都是精力过剩的样子,这次到泉哥家能安安心心的睡个踏实觉了。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3-2-26 20:53 |只看该作者
接下来的活动顺理成章的顺利,郑州不仅有百泉哥和嫂子(小宝找乐),才让卓玛,喜明兄,还有一大班关爱的志愿者,红会的陈福安大哥自从上次接洽后也一直很关注,比我们还上心,早早的做好条幅,带了一班志愿者来欢迎李老。
李老是郑州的志愿者年前走访的,属于罕见的困难,当时大家就有送老人去养老院的意愿,老人也愿意,慈济养老院的李院长,王院长他们也很欢迎,当时就说住了,只是老人想在家过完年,大家遵循老人意愿,年后就来落实。
欢迎的仪式虽然简单但很热切,院方的安排也很妥帖,很圆满的事情,感谢各方,感谢善福缘基金会,感谢红会志愿者,感谢所有关爱老兵的志愿者,老兵不再孤零!!!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3-2-26 21:16 |只看该作者
安顿好李老,就赶紧赶往下一站:新蔡,这是个如何都不顺路的地方,从郑州坐车,一点半出发,到就6点半,天都黑了,只能第二天开始了。
天一明,就坐车出发,赶往吕凤银老人家的镇上才七点十分,和家里人联系了,他们过来接我,以前都知道吕老家不好去,今天才领略,除了颠簸就是颠簸,如果不是越野,别的车根本无法到,当然坐三轮的我们不是问题。吕老的经历复杂,脾气耿倔,这样的老头对我脾胃,我们很能聊着。
送上互助老兵论坛的慰问金,辞别吕老,让送回车站,我来介绍下大概路程,从县城要40分钟到镇上,三十多分钟三轮才能到吕老家,如果没人接,一天恐怕只能走访一个。
接下来探望的徐老也是属于好汉型的老兵说起师管区的黑暗,说起他们验兵验上远征军发的2万元钱被勒索走,直骂娘,家里人笑言:老头财迷,这事耿耿于怀,我的理解却不是,我们在咒骂当今的黑暗,腐败,那时候喝兵血,要这些人卖命前的该不该被诅咒?他们所代表的政权该不该被打倒?以后的选择再说以后,当时呢?
送上枚纪念章,老爷子当时就坐不住,说:我也有奖章了.赶紧去厨房让家人看,一会摸摸,一会看看,然后不知道想什么,一会又赶紧出去让他们看,老人家境普通,可以说贫困,但能看出家人对他的照顾和在乎!!!
中午在老人家吃饭,跟老爷子喝了杯,痛快!
两位老人家都属于不太好去的地方,来徐老家是他孙子徐老师去车站接带回家的,并且特意把我送上车,就这到汝南,天色已然犯黑。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3-2-26 23:16 |只看该作者
人情味!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3-2-27 18:41 |只看该作者
到达汝南这天是元宵节,没有如平日一样,找下住处,去网吧,背着包我四处溜达着,很热闹,广场上有放烟花和猜灯谜的,一天的孔明灯如同星光般的飘散在夜空,伴随着灰暗的月光,郑智化唱:星星在文明的天空下再也看不见。是的,在这昏暗的天空中看不见了。

很奇怪自己现在的心态,以前决不会喜欢这种热闹,更不会去凑,现在看着这种乱哄哄竟然有些温暖,难道真的是随着年纪心态会变?我没觉得自己心态老,甚至觉得自己不会老,有人说:你还没来,我怎肯老?一样,还有很多事情要做的我也绝不会老。
电话了六星的李老师,她在老家那边,和她约住第二天的行程。

第二天一早,见到李老师和他先生赵哥,在新年伊始他们正忙的时候来给他们添乱,很不好意思。

赵哥开车送我们,他对路况极熟。昨天百度了,看着不远的地方并不想我想象的,互相之间看着不远却交通不便,来回都是十多里,十多里的土路,不通车,饶是赵哥送,回来也十二点多了。

探望的第一个老兵是40君的鲁红彬,42年抽丁去的,以后起义,鲁老家的境况可谓不堪。大儿子没有儿子,小儿子没有结婚,家里乱的几乎无底下脚,他们不是对老人不好,是根本没能力。

李老师看到一个细节:虽然是破败不堪的房子,老人住在里屋。一般农村,许多老人通常是住在旁边的小屋,或者某个角落。有时候我们看东西一个点能说明很多问题。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3-2-27 18:42 |只看该作者
和六星的李老师的认识绝对是机缘,说是认识也就QQ聊过几句。当初去六星就是偶然,李老师看到我们成立的版面里有地区偏远,回帖说可以协助,留了联系方法,这次可在汝南发现了老兵。这世界充满偶然,李老师是个很有见地的人,攀谈中我们对一些事物的看法颇有些相同。

第二位潘老在新八军干了七个月日军就投降了,潘老起义,后一些列战争,现在生活还好。

见到潘老很是戏剧性,不知道怎地,让村长惊动了乡民政和副乡长,几个父母官一见就说:民政对老人政策的落实和一些协助,一再解释,我们不是记者来调查的,几位还是陪我们去看望的老人。现在的下面,不管什么事情都是先捂住再说。
潘老和鲁老的生活差别太大,而经历却差别不大(战争前后),我承认大环境下有时候的无奈,可你必须承认个体在具体事情上的差异和自己有关。究竟什么是命运,我不知道,但我更愿意相信:努力了,有的几率会增加。

鲁老的档案材料很多,却都是起以后的,对于抗战经历就一句:参加蓝军。一捧军功章也没能改变贫寒不堪的生活,却和那段经历无关。
回到县城,吃过饭,李老师执意要把我送上车,再见李老师,谢谢您和您先生!!!!

赶到正阳,探访今天的最后位老兵,彭振松,这个消息也很模糊,好在很快落实,一个老八路,有各种证明,经历并不复杂,描述了一些对日军据点的骚扰战,偷袭,夜里,十几个鬼子的地方,咱二三百人也不一定能打成,打不过就跑,彭老就属于当年给3000补助那批:在乡老八路,生活却也清苦异常,许多人的家境和子女有关,李老师说:如果农村有一个子女,老人多还好点,有两个反倒比着不想照顾,最不正常的是,老人也觉得谁家都是一家,自己是个多头......一个不正常的逻辑,大家却都认为正常.............
关于走访老兵的记录,回去还要整理,我只讲述一些感受。
是这个国家有问题还是这个世界有问题,我们只看到自己的问题?我不知道,但我多见一些选择性失明,我不喜欢。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3-2-27 19:16 |只看该作者
总能赶上最后一班车,前提是又走了半个多小时路,从乡里赶到正阳,又赶上到驻马店的车,到了驻马店已经夜幕沉沉,有些累了,现在真是有些嚷,这个时段对于我来说应该刚是预热。

在车站就近找地住了,这片我来过,熟悉,看着名单上下个地址在驿城区,就是我住的地方,觉得明天应该不很辛苦,睡觉。

生活总有想不到,呵呵,这个看着最近的地方如此难去,说是驻马店,已经到遂平县,倒车两次后还十多里吧,山清水秀的一个村落,许多不知名的鸟,老人家附近一里没有人家......

这位老兵叫文太水,也是个在乡老八路,他讲起43年他们部队被中央军攻击,他们都是些半大的娃娃,贪玩,被包围,一个排被俘虏,机枪大炮的把他们打垮了,对于抗战期间,国军对共军的攻击,我听到的不多,多是些零星摩擦,如这般大动干戈,很罕见。

文老是和日军打过并且拼过刺刀的,额头也被子弹扫伤,那是在45年,鬼子已经没落,而八路不断壮大,现在对八路抗战,只要有人说就会被嗤之以鼻,而如文老这般的,他们又在证明着。

由于偏僻,对于文老该落实的政策却没有,连2010年那3000元也没收到,我电话了民政部门,询问了,他们让拿资料去,说如果有错一定修正。

文老是有资料的,只是家人不懂,没有去过,以前还曾有骗子以帮忙落实政策骗走老人的钱.....这世界混蛋真不少。

对于老八路,我没偏见,对于他们生活不好的也乐意提供协助,我眼里,抗战的都是中国军人。对于一些优抚政策也知道一些,能在政策内解决的一定会督促协助,如文老的事情,我一定会一直关注到解决!!!

坛子上有些人总不满于我对国军的所谓在乎,不知道有没有不满于我对共军的协助,不管你们满不满意,我不在乎,呵呵。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3-2-28 15:53 |只看该作者
色妞妞 发表于 2013-2-27 12:40
奔跑吧,匈奴

这家伙是在奔跑中 成长的“生物”!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3-2-28 17:42 |只看该作者
文老家太偏僻,怕略一耽误就不知道拉到啥时间,中午没敢吃饭到车站坐车,车只能在路口等往泌阳的过路车,据说两小时一班,这些偏僻地的交通一直是个大问题,因为时间不确定,半刻也不能耽误。

这几天还算顺当,刚到路口一会就个面包车过来问:泌阳?坐上,走!这种车就跟黑出租一样,经常在一些线上跑,也能给提供不少便利。

到泌阳下车先去弄碗饭吃,看着和洛阳的浆面条几乎一样,除了不够酸别的都雷同。电话了当地的志愿者刘兄弟,我这次出来还有就是发展几个志愿者的想法,前提是要看看他们的境况,不至于给他们造成压力。

泌阳县城有个信息,有门牌,我以为很好找,感情门牌早在这里废除七八年了,连学校,一些单位包括消防都不知道具体的门牌,电话也没人接,本以为要等第二天呢,在下午五点多打通了,。

见到了冯天德老人,他抗战经历也不复杂,七八个月日军就投降了,老人说的一个细节让我觉得有意思,他们由于是杂牌部队,军装也不整齐,除了帽徽,看不出是中央军,日军拒绝向他们交武器,说总部在新乡,他们跟着日军到新乡才接收。还有就是当听到日军投降,大家都不信,说日军这么顽固,能打,怎么会投降。

去的晚,不敢在老人家多待,谢绝挽留,和刘兄弟去夜市,一人一瓶啤酒,这几天有些想喝,要控制!!!

许昌的王哥打来电话,说泌阳又一个老兵信息,正好!!!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3-2-28 20:21 |只看该作者
突然想起有个偶像剧的名字,翻滚吧,蛋炒饭。奔跑吧,匈奴,哈哈哈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3-3-1 18:19 |只看该作者
晚上接到 爱我洛阳 兄弟的电话,询问我在哪,我说泌阳,他说在驻马店,看我帖子回郑州了没联系,又见我来了,我告诉他帖子滞后,爱洛兄说明天赶来,放下电话百感交集,他乡遇故知,怎能不感动。

第二天一早探望的老人叫朱德成,老人穿着什么的都挺好,我觉得家人照料不错,在最后问询家庭情况的时候才知道感情照顾他的是他侄子,老人孤寡,对他侄子立马敬意陡增!!!老爷子是个机枪手,又给我介绍了款新机枪(我没听说过),老人思维清晰,记忆很好,身体也好。


第二个老兵陈老家极不好去,地址也不准确,坐个三轮颠簸的心口都是疼的,这是个参加了8年战争的老兵,好在是通信兵,没参加战斗也就没负伤。身体思维也好。

从陈老家走出来,沿大路走,爱洛兄电话我一会就到,我们两头走,尽快会和。

见到爱洛一个熊抱,真是很感慨,很感动。爱洛调驻马店已经一年四个月了,说起来往事,那些在洛阳寻古访幽快乐的时光仿佛都在昨天......时光很快,生活在变,朋友是我积累下为数不多的人生财富中最宝贵的!!!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3-3-1 18:46 |只看该作者
爱洛兄的到来加快了行军速度,我们先去探望了也在官庄的张明仁老人,我是去年春上三月寻访到老人的,张老无儿女,却又不愿去养老院,在老家独居,侄子们在附近住,照料着老人,他也是我的一个牵挂,这次来看到他和他弟弟几个人在一起生活,觉得还不错,互相有照应,还不孤单。我带去了互助老兵论坛给老人的1200元,爱洛兄给老人买了一些物品。

觉得紧赶慢赶也已经过中午了,到县城吃过饭已经两点多,驱车去寻访昨天王哥提供的消息,听王哥大概介绍了,不过老人的生活状态还是让我有些惊讶,破败的老房子,烧玉米秆,也不知道是什么的午饭。93岁的老人,在与日军作战中,手臂,腿都被打断,身上也挨了两刺刀,在雪地里躺了一夜才被救回去,抗战胜利后拿着伤票回了家,文革中被抄缴,两个儿子先后过世....

谈起年纪什么的老人说忘记了,当谈起抗战,精神一震,徐徐道来....当和老人聊完,和他侄子说起养老院,老头听见了嚷起来:我可不去.....让我们一乐,一个乐观坚强的老头,让人又好笑,又心酸。


辞别老人,爱洛兄还要赶回去,虽然时间很紧还坚持要把我送桐柏,这是南阳的一个县,天快暮色,挥手道别时突然想起太白那句:浮云游子意,落日过人情。爱洛兄早日回洛阳,还等你组织活动带大家寻找洛阳遗落的文化呢。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3-3-1 18:58 |只看该作者
申老的视频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3-3-1 19:24 |只看该作者
28号,二月的最后一天,今天的走访可谓这几天最辛苦的,可一个信息也没落实。天气不好,预报要下雨,没有下,老天爷这几年都没有难为过我,这九年多从来不在我出门或者搞活动的时候用坏天气耽误我,次数少了不在意,这么多年就可以用奇迹来形容。去年夏天到泌阳,雨在车后下,一直没淋半点......

天气不好,镇上没三轮,听说十多里就只能步行去,不怕走路,怕在这种半山的村子一路没人问路,正走呢,一辆手扶拖拉机轰隆隆的过来了,一个老伯带着老太从旁边过,紧跑几步问老伯路,老伯看我两眼说:上来吧。于是,许多年后又坐次手扶拖拉机。这条路坎坷泥泞,颠簸的不行不行的,我真担心我们会翻进那个路沟。老伯把我带到村边指了路,才吞吞吞的走了,感谢您,好人一生平安。

见到的老兵却没有参加抗战,这次的信息来的很凌乱,太多不详细,我又不愿错过那条信息而让一个老兵被遗失。步行回去大概一个小时多。

下午从桐柏赶到唐河,找的老兵去女儿家了,在方城,过几天还要去方城,总算有个信。

虽然什么也没做,可天色又黑了。安顿,吃饭,来网吧汇报工作,夜里天气变了,风呼呼的吹起来,降温了。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3-3-1 19:46 |只看该作者
终于把帖子和行走赶同步了,三月一日,一早就赶到唐河的一个县,这里和湖北毗邻,南阳太大,切山地多,跑起来有很大难度,像这样偏僻的地方,无论是发展志愿者还是跑来都困难。

今天找到了两位志愿者,85军的赵老,老人在44年守卫黄河防线时被日军打伤左臂动脉血管,几乎丧命,说起这场战争的一个点:另一个营长对他们营长说:我们先退,交叉掩护。谁知道退了就跑了,他们一个班十二人除了四人负伤,班长当场阵亡,剩下的都不知所终,可能都牺牲了......这是豫湘桂战役的开始,老人说是三月多,老人故事很多,说起往事泪流满面,我只顾安慰老人,忘记了给老人的伤口拍照......一个人总是干不完太多活。

还有个消息也不是。

下午找到了今天的第二位老兵,也是这次走访落实的第二十位老兵,30军的李老。

出门已经十天了,平均一天落实两位,这个速度我不满意......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3-3-2 13:08 |只看该作者
一个人总是干不完太多的活,下次带上我!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13-3-3 19:33 |只看该作者
3月2日,今天很顺利,7点准时从唐河县出发赶到社旗县,先到兴隆县,这是个不准确的消息,连电话也没留,但我不愿错过,走访本就有太多不确定,当初做这些的时候,凭模糊消息找到的范例比比皆是。

很顺利见到杜老,黄埔七分校,打过中条山,负伤,抗战胜利看不惯国民党黑暗,回家务农,孤寡老人,五保户送养老院,我要给杜老拍照的时候,老人特意换了个帽子,这是个一生只剩下耿直的老兵,一生都有兵的烙印。

从养老院出来心里很不舒服,有些难过,这些年年纪越大,心肠越软了,有些不像我,听里面的老太说,老人不爱吃肉,有时候自己做点,看来老人在养老院还蛮顺意,走到街上去给老人买了点东西送回去才走,这个老汉又成了我的挂牵.....

赶回县城到当地的山陕会馆看了眼,以为是庙,知道不是就在外面看了看,转角看到下一班车,坐上到另一个镇,李老,守卫黄河,负轻伤,身体很好,还要家人找才找回来,一个敦厚温和的老者。

时间尚早,赶往方城,联系了南阳的一个志愿者,本说明天汇合,他怕有事今天就驱车赶来,有机械化兵团协助,加快了速度,看望了新一军38师的老兵郭老,老人有帕金森,状况不好,年纪表较小85,思维不错。

辞别郭老,他们把我送方城才离去,五点半,不早不晚的时间,很犹豫是否要走还是先安顿,溜达到汽车站,想看眼车次,一看还有往小史店的车,问司机当地繁华不,司机说:小香港,热闹得很。

既然热闹就去,把时间省出来,车一直晃了快两钟头,到就8点了,一到街上我直接蒙了,170年前的香港吧,黑灯瞎火的,还有用压水井的呢......打听说有网吧,跑去一看,两台机器,一个镇上3家旅社,农家那种,总算有家兰州拉面没关门才解决温饱问题。

唯一的好处是很静,能安心睡觉,微博上和大家调侃了小香港就早早睡了。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3-3-3 19:56 |只看该作者
在南阳跑的一直不是很顺,越是辛苦的地方越没成果,就如今天,一早七点坐摩托去落实的消息,很偏远的村子,没车,边走边问,到了让摩托走了,谁知却不是,两个都不是,都是内战,不能给老人家说难听话吧,也不知道找谁发火,一生气,就步行穿麦地往回走,走了半个小时心情才平复,遇到一机动三轮一说,没要钱把我捎到大路等车,到南阳才中午多一点,昨天查过地图,都没多远,一个二十多公里,一个十多公里,我就幻想着下午能跑两家,把上午的时间弥补出来,结果.....十几公里的也折腾到三点多才到。

见到老兵高尚志的时候我就知道不虚此行,无论再折腾,能见到这样的老兵都是福分。老爷子说话气若洪钟,走路虎虎生风,怎么也不像九十七的人,高老,黄埔二分校15期,听闻7.7事变日寇入侵,已经是教师的高老弃笔从戎,考入军校,先分53军,后又深造,在中央直属的军训部当少校督信官,督察各个部队军纪,武器,战力,本能前途无量,抗战胜利不愿内战回到家乡务农,饱受冲击,无儿只一女,女儿也无儿子,生活贫苦,老人家境虽贫寒但很乐观,家人也很和善,传统中的老辈中国人。

老人的物品大多被销毁,却保存了几个徽章,但也被砸过,我叮嘱阿姨,谁要也别给,别卖,这是老爷子一辈子的荣耀,如果老爷子百年捐给抗战史料馆也别卖,缺钱和我说。

本来今天觉得很辛苦,见到高老感觉好多了,出门十二天了,落实了二十五位老兵了吧,多少有些疲劳了。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13-3-4 20:10 |只看该作者
今天一早7点出发,走访落实三位老兵,老兵的故事具体得以后再写,讲下我走访第三位老兵的事情吧,下午五点半才赶到镇上,我觉得是无法跑村里去探访了,到镇上的车停了,我下了问路,问住宿和网吧,问的大叔一听我说的村名,指着我下的车说:只这班,一天只一趟,早上走,晚上来。赶紧去。我紧跑几步上去了,我去的村是这车的终点站,一天只这一班。

看看天色有些担心,问了大概有10多里,如果走回来要一个多小时吧,今天中午走了一个多小时,略疲惫,既然赶上唯一的末班那就是运气。

在车上接个电话,就有人问,告诉他们我的目的,到村里,同车的一个美女特意把我带到老人家,很贫寒的一个屋子,老人在床上躺着,他孙子说有哮喘病,恐怕熬不过今年。

和老人一聊,老人精神一振,我也精神一振,感情是位参加过淞沪会战的老兵,并且是天下第一军的!!!老人讲述起那些如同历历在目的往事,让我感动的很,很高兴自己的选择,今天就是走回县城,走到天亮也值!!

转述老人的一个战斗故事:日军炮弹不断轰炸,战友不断阵亡,老人也被震晕,苏醒过来200米的防线只剩自己,他把所有手雷集中起来,继续坚守阵地,一颗炮弹在身边爆炸,右臂负伤,人也昏迷,再次醒来还以为自己不行了,看见鬼子摸近,在地上摸把泥一糊伤口又端抢设计,只等不行于鬼子同归于尽,老人说:我在阵地在,一定共存亡。两个连只幸存老人一个,守住了阵地。友军来仍不下火线直至日军退却。

以前只听说胡宗南的第一军号称天下第一军,今日一听,有如此士兵怎能不是!!!老爷子读私塾,熟读四书五经。
忠孝节义就是一生信条。

刚进老人家看见杂乱贫寒,以为家人照顾不周,正谈间,老人儿子回来,拿了袋老人奶粉,我知道我的理解有偏颇,一问:老人哮喘,每月都要花不少药费,老人儿子也是喉癌才治疗切除了.....一家信主几十年,很良善。

有时候是环境,有些事不是我们看到的,今天对于自己连夜赶村里的选择觉得很好,老人孙子骑车把我送镇上,我憋不住,把这帖子写完就去吃饭。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13-3-5 20:29 |只看该作者

三老头,王学义96岁,五战区29集团军独立师,在湖北,大别山多次作战,右腿拼刺刀负伤,七天回火线,左腹枪伤肠子流出,八天又回火线,左腿枪伤…如今孤寡,一个人生活,五保户,极度艰辛…百战英雄晚景凄凉…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13-3-5 20:39 |只看该作者

97岁何宝福第一军78师468团234旅3营8连,参加淞沪会战,负伤不下火线,全连阵亡,一人独收200米防线,用泥糊住伤口,继续战斗,集中手雷誓与阵地共存亡,战至援至倭退。现疾病缠身,生活困苦,儿子也患喉癌,家境非一般堪忧…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13-3-5 21:03 |只看该作者

93岁蒋秉礼老人,第九军47师278团,看护兵,37年参加抗战,防守中条山,回忆过去说,战友肠子都打出来了,用布一勒就又上火线了…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13-3-6 20:21 |只看该作者

朱振明,92岁,第9军27师2团2营6连1排1班副班长代理机枪手,与倭战斗六次,曾白刃,额头负伤,耳镜振破,失聪,抗战胜利作为伤残军人退伍,现今儿病故多年,儿媳被刺激疯走失,和唯一孙度日,孙有精神病,日子极度窘迫…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13-3-8 10:56 |只看该作者
一路奔跑着的匈奴。。。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13-3-8 22:08 |只看该作者
色妞妞 发表于 2013-3-8 18:21
欢迎太原飞雪。。。

谢谢!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13-3-9 09:45 |只看该作者
破旧的房子,贫困的生活,骄傲的内心.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