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时事 六星杂谈 提提菩提
查看: 1425|回复: 6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提提菩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4-1-17 09:5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无蕊 于 2024-1-17 10:18 编辑

我接触佛经将近二十年,用它化解过一些郁结的东西,除了书架上几部经书之外,没有添置过别的与佛教相关的东西,偶尔路过佛殿,也曾右绕三匝,是游戏的心情。佛陀不三宿桑下,我曾以为是佛陀多情,现在想来,也可能是预防弟子们产生拜物的癖好,成道是在菩提树下,灭度是在娑罗园中双树间,一生一灭本来随缘,世人着相便成为特别,好似这样可以亲近佛陀。子曰: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因为佛陀坐于菩提树下便将此树与佛陀联系上,这是草的智慧。风去之后,草将如何动摇?
《佛遗教经》云:佛灭度后,以戒为师。戒行是佛陀在世时的日常行为,照着这个去做,比得个佛骨舍利还要殊胜,何必刻舟求剑般向那成道的树下去朝拜。
然而后人对于佛陀的追思也并非不可以,只是要做到亲切,如母子相忆,从而感应,甚难。
《诗经》里也有这么一棵树:甘棠

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
蔽芾甘棠,勿翦勿败,召伯所憩。
蔽芾甘棠,勿翦勿拜,召伯所说。

因人及物,与菩提树是一个意思,并非树本身有什么意思,因人及物的追思不如落实到行为。佛家有狮子身中虫的说法,狮子是无敌的,而被身中虫所食,也就是堡垒从内部攻破的意思,看见不守戒律的秃驴,徒具佛弟子的威仪,那便是狮子身中的虫。高尚的职业容易出败类,人们憎之,因为对于那高尚还不曾死心。
《论语》云: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孟子》曰:尧舜之道,孝弟而已矣。
大道至简,儒家的圣人灰灭已久,而他们行为的根本与核心还滋养着中华民族的日常生活,天下一家的古老理想现今的提法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如同一条长河,从古流到今,滋养着这片土地。
佛陀的意思其实也是要如此,来到这片土地,仅成为借鉴与点缀,因为与我们家的观念是违背的,虽然后来六祖说在家也能修佛,但其实在家已经有一套源远流长简直与生俱来的修法了,何必多事另起炉灶。后儒有取于佛家,把来做一味药,以示兼收并蓄,并无喧宾夺主。
儒家有一物若菩提么,并无,因为父母兄弟一代一代如身体的新陈代谢,没有过断灭,人物俱在,新贤辈出,也就无所谓睹物思人了。此所以甘棠杏坛不成菩提,无相无著日日自新。或曰:【佛教徒遍布全球,跻身三大信仰。而儒门日渐衰落如沙漠之洲。】这是著相而不见道,《周易·系辞》有云:百姓日用而不知。诚然。
1/17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24-1-17 10:21 |只看该作者
今天的课程:菩提。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4-1-17 10:41 |只看该作者

等人翻译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4-1-17 10:46 |只看该作者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4-1-17 10:47 |只看该作者
佛陀不三宿桑下,我曾以为是佛陀多情,现在想来,也可能是预防弟子们产生拜物的癖好,
====
印度苦行僧的教义,就是这个样子的。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4-1-17 10:49 |只看该作者

这个图片的样子,就是我心目中的菩提一棵树了。老丑那个绞杀树,有点跌破我的眼镜~~~~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4-1-17 11:00 |只看该作者
什么郁结需要读经才能化解呢……表情:八卦眼神。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4-1-17 11:09 |只看该作者
雾鬓新梳绀绿 发表于 2024-1-17 11:00
什么郁结需要读经才能化解呢……表情:八卦眼神。



为什么我是越读越郁结呢,表情:卡顿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4-1-17 11:13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好帖。
对比之下,比《菩提应该怎样提》写得清爽干净。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4-1-17 11:14 |只看该作者
知音 发表于 2024-1-17 11:09
为什么我是越读越郁结呢,表情:卡顿

初读佛经,要缓,要反复,就算无所得,至少磨练了性子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4-1-17 11:14 |只看该作者
跳梁老丑 发表于 2024-1-17 11:13
好帖。
对比之下,比《菩提应该怎样提》写得清爽干净。

你那个是神秀首座的偈子:)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4-1-17 11:16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金豆豆 发表于 2024-1-17 10:49
这个图片的样子,就是我心目中的菩提一棵树了。老丑那个绞杀树,有点跌破我的眼镜~~~~

是因为已经完成绞杀,寄主的痕迹看不到了。有年份的菩提树,都是这个样子。“天上地下,惟我独尊"。
我发的那个,是为了说明“绞杀"过程,才好不容易找到个寄生不久的。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4-1-17 11:16 |只看该作者
知音 发表于 2024-1-17 11:09
为什么我是越读越郁结呢,表情:卡顿

是不是因为生僻字太多了……表情:盲猜。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24-1-17 11:18 |只看该作者
雾鬓新梳绀绿 发表于 2024-1-17 11:00
什么郁结需要读经才能化解呢……表情:八卦眼神。

初涉社会的一腔莫名......表情:看哪哪都不顺眼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24-1-17 11:19 |只看该作者

佛经作为心法,受众那么多,必然有其强大之处。

只是一些神棍把佛经过于神化,反而令人反感。
南怀瑾声称自己有神通光明,是活菩萨。一次闭关修炼之前,去山寺上香。自身的神通光明把整座山都照亮了,虽不能与观音菩萨的神通光明相比,但也足以令僧人跪地嗑拜~

话说观音菩萨的神通光明显现之时年代久远,没有佛经之外的记录,可以理解。
南怀瑾的神通光明引起的奇象,怎么也没有记载?~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24-1-17 11:20 |只看该作者
无蕊 发表于 2024-1-17 11:14
初读佛经,要缓,要反复,就算无所得,至少磨练了性子

就我知音大哥那个急性子。数钱都磨练不了……表情:忍住不笑。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24-1-17 11:23 |只看该作者
雾鬓新梳绀绿 发表于 2024-1-17 11:16
是不是因为生僻字太多了……表情:盲猜。

1.可能是有些音译和四大六尘之类一时不知所云;
2.文体有点陌生感;
3.有先入之见;
4.说法的方式婆婆妈妈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24-1-17 11:26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鱼小溅 发表于 2024-1-17 11:19
佛经作为心法,受众那么多,必然有其强大之处。

只是一些神棍把佛经过于神化,反而令人反感。

南怀瑾很神奇,他把释儒道整合起来自成一说咋说咋象,就象水管工手上的三通。
这个人争议很大。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24-1-17 11:26 |只看该作者
无蕊 发表于 2024-1-17 11:18
初涉社会的一腔莫名......表情:看哪哪都不顺眼

读了经书之后就变成了现在这副老气横秋的样子吗……表情:灵魂拷问。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24-1-17 11:28 |只看该作者
无蕊 发表于 2024-1-17 11:23
1.可能是有些音译和四大六尘之类一时不知所云;
2.文体有点陌生感;
3.有先入之见;



有一二、没有三四。表情:报告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24-1-17 11:28 |只看该作者
鱼小溅 发表于 2024-1-17 11:19
佛经作为心法,受众那么多,必然有其强大之处。

只是一些神棍把佛经过于神化,反而令人反感。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我读佛经是从南怀瑾的《金刚经说什么》开始的,对于接引初学,很有趣的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24-1-17 11:29 |只看该作者
雾鬓新梳绀绿 发表于 2024-1-17 11:20
就我知音大哥那个急性子。数钱都磨练不了……表情:忍住不笑。



我先去数数沙粒再来,表情:下决心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24-1-17 11:30 |只看该作者
知音 发表于 2024-1-17 11:28
有一二、没有三四。表情:报告

三四属成见,没有是慧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24-1-17 11:30 |只看该作者
按倒就亲 发表于 2024-1-17 11:26
南怀瑾很神奇,他把释儒道整合起来自成一说咋说咋象,就象水管工手上的三通。
这个人争议很大。



好多人追信他,把他的神迹宣扬得神乎其神。
我实在难以相信他能用爱发电。那么厉害,咋不当蜘蛛侠呢~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24-1-17 11:32 |只看该作者
雾鬓新梳绀绿 发表于 2024-1-17 11:26
读了经书之后就变成了现在这副老气横秋的样子吗……表情:灵魂拷问。

横了么,那就再化一化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24-1-17 11:34 |只看该作者
鱼小溅 发表于 2024-1-17 11:30
好多人追信他,把他的神迹宣扬得神乎其神。
我实在难以相信他能用爱发电。那么厉害,咋不当蜘蛛侠呢 ...

以今况古,佛菩萨们的神变是不是也是徒众宣扬出来的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24-1-17 11:37 |只看该作者
子不语怪力乱神

就这一条,洗脱了狂信,把圣贤留在了人间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24-1-17 11:40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蕊 于 2024-1-17 11:42 编辑
金豆豆 发表于 2024-1-17 10:47
佛陀不三宿桑下,我曾以为是佛陀多情,现在想来,也可能是预防弟子们产生拜物的癖好,
====
印度苦行僧的 ...

是吗,教义具体是怎么说的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24-1-17 11:43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无蕊 发表于 2024-1-17 11:30
三四属成见,没有是慧根

我觉得所谓“慧根″,就是发散思维的能力。具备这个,就能一点就透。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24-1-17 11:50 |只看该作者
无蕊 发表于 2024-1-17 11:34
以今况古,佛菩萨们的神变是不是也是徒众宣扬出来的



不太清楚。
我自己的理解是佛教也有浪漫主义的气质。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