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时事 长江杂谈 BEYOND乐队和北方的摇滚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回复
楼主: 雲卷雲舒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BEYOND乐队和北方的摇滚 [复制链接]

61
发表于 2021-6-30 17:16 |只看该作者
草帽的思想 发表于 2021-6-30 16:44
有些摇滚作品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经典的东西太少,刚好在平庸的一堆里成为鹤立鸡群的那个,当聚光灯都 ...

所谓经典太少说,可能也要分开看。文革时期的京剧样板戏或者寥寥的几部电影被社会尊为经典,这个时候说他们因为社会太单调,显得他们怎么样。可以这样说。因为他们都是社会体质笼罩下的一种社会文化畸形。

摇滚乐的昙花一显,也蛮珍贵。说经典少,显得他们很珍贵,这个有点不通顺。为啥,因为他们是体质外。他们是国家文化长期贫乏下的来自民间的灿烂烟花。就这一点,蛮有意思的。

貌似孤绝的摇滚乐,和其他的艺术门类有种天然的融洽性。摇滚或许会排斥流行音乐,但是很多其他音乐门类民谣,乡村,器乐,甚至戏曲,摇滚貌似对这些都不排斥。这可能是一种底蕴使然。摇滚人群的艺术口味并不窄狭。艺人和粉丝好像都有这样的特点。

早期摇滚明星的衰落,我更愿意相信,是必然的,他们难以长青。用乌龙的话说就是-情深不寿。许巍走的路比较宽,也比较温和。这个应该比较适合行稳致远。现在,许巍既有自己不断的创作,同时也给影视类作品配曲。挺扎实的走法。挺好。


使用道具 举报

62
发表于 2021-6-30 17:25 |只看该作者
雲卷雲舒 发表于 2021-6-30 17:16
所谓经典太少说,可能也要分开看。文革时期的京剧样板戏或者寥寥的几部电影被社会尊为经典,这个时候说他 ...

如果那些音乐人用太曲高和寡、不接地气的方式去创作作品,那么最终被社会淘汰是很好理解的,但,貌似这些人更接地气呀,因为他们很多人在成名之前就生活在最底层,哦,难道就因为生活好过了才再也创作不出经典作品?我是挺怀念九十年代各种风格音乐打架年代的,摇滚人起码曾经有过自己的春天,当黑豹的李彤都手握装了枸杞的保温杯时,他们的摇滚情怀注定已经老去。我还看到唐朝乐队参加商演的视频,曾经亚洲第一嗓的丁武已唱不起来了,音乐还是那个音乐,人还是那个人,但味道已经没有了纯粹的味道。。。

使用道具 举报

63
发表于 2021-6-30 17:35 |只看该作者
草帽的思想 发表于 2021-6-30 17:07
确实,我讨论偏向于摇滚土壤这方面了。如果要理解作品是否深刻,我觉得最简单的就是传唱度,窦唯离开黑豹后 ...

中国社会对摇滚乐的兴衰是个大环境。年少成名的摇滚明星,很难把握合适的一个度。一炮而红,之后如何走?这个对他们是很考验的。如果不能应付这个状况,千姿百态的沉默消失也就不可避免了。

当然,如果说江郎才尽,应该还是从摇滚这个角度来理解。持续不断的优质作品,可能是真做不到,因为这些高精神产品,较难长期批量生产。这个不好责怪他们不努力。




“而且摇滚乐怎么都是年轻人、而且还带有愤世嫉俗、叛逆的年轻人追捧的东西,深刻与否,并不可能长期伴随他们的成长,久而久之,自然就会被那些人弃之门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句话说得好。客观上,当年的摇滚确实是虎头蛇尾。


使用道具 举报

64
发表于 2021-6-30 17:39 |只看该作者
草帽的思想 发表于 2021-6-30 17:25
如果那些音乐人用太曲高和寡、不接地气的方式去创作作品,那么最终被社会淘汰是很好理解的,但,貌似这些 ...

多谢草帽,要下线了,回头说        

使用道具 举报

65
发表于 2021-6-30 18:01 |只看该作者
你俩这是比谁写的长吗!我准备画火柴棍

使用道具 举报

66
发表于 2021-6-30 21:52 |只看该作者
霓裳旖旎 发表于 2021-6-30 18:01
你俩这是比谁写的长吗!我准备画火柴棍

有点钻故纸堆哈,小猪这火柴棍点题了   

使用道具 举报

67
发表于 2021-6-30 22:03 |只看该作者
草帽的思想 发表于 2021-6-30 17:25
如果那些音乐人用太曲高和寡、不接地气的方式去创作作品,那么最终被社会淘汰是很好理解的,但,貌似这些 ...

如果那些音乐人用太曲高和寡、不接地气的方式去创作作品,那么最终被社会淘汰是很好理解的,但,貌似这些人更接地气呀,因为他们很多人在成名之前就生活在最底层,哦,难道就因为生活好过了才再也创作不出经典作品?我是挺怀念九十年代各种风格音乐打架年代的,摇滚人起码曾经有过自己的春天,当黑豹的李彤都手握装了枸杞的保温杯时,他们的摇滚情怀注定已经老去。我还看到唐朝乐队参加商演的视频,曾经亚洲第一嗓的丁武已唱不起来了,音乐还是那个音乐,人还是那个人,但味道已经没有了纯粹的味道。。。
——————————————————

摇滚人给人美人迟暮的感觉,确实蛮遗憾。曲高和寡其实是个方向,保持一个度,有品位,也别太脱离人群,就像现在的许巍。

只是,事情不能回头说。既然他们这样选择,大概就是必然的吧。


使用道具 举报

68
发表于 2021-6-30 22:05 |只看该作者
云卷思考拓展开了,其实是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故事。在资深粉来看,光海真喜大作为beyond传唱度最高的几首歌显然并不能代表乐队的真实成就。也因此,他们瞧不上那些“伪粉”,所谓“一粉顶十黑”也就是说的这部分迷。

使用道具 举报

69
发表于 2021-6-30 22:12 |只看该作者
乐队最初走的是金属摇滚路线,硬摇滚,然而市场并不买账。
家驹死后,beyond三子又开始尝试硬摇滚,《二楼后座》是后期代表作,不过市场依旧低迷。
简而言之,至少目前来看,家驹缔造的的乐队风格可以说是一种空前绝后的独创,既不失所谓摇滚精神,亦不失悦耳动听。
草帽说家驹的死让他们的歌有了巨大影响,的确不可否认有部分这方面原因,但更多的还在于歌曲本身传达的意义。
梅艳芳,张国荣都已经死去,他们的名声显然更巨大,但论歌曲后续传承影响,是远远低于家驹的。

使用道具 举报

70
发表于 2021-6-30 22:2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雲卷雲舒 于 2021-6-30 22:25 编辑
薛痒 发表于 2021-6-30 22:05
云卷思考拓展开了,其实是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故事。在资深粉来看,光海真喜大作为beyond传唱度最高的几首歌显 ...

我应该属于海光真喜大+农。其他的真的了解少。

一份感觉说一份话吧。真假粉之争,大概也是狭窄了。公共文艺产品,任何人都可以随意喜欢或不喜欢。如果没有这种心态,这种粉支持任何的文艺偶像,都不是好事。唧唧戳戳的样子,让人退避三舍。


使用道具 举报

71
发表于 2021-6-30 22:28 |只看该作者
雲卷雲舒 发表于 2021-6-30 22:24
我应该属于海光真喜大+农。其他的真的了解少。

一份感觉说一份话吧。真假粉之争,大概也是狭窄了。公 ...


许多所谓驹迷或者beyond粉,一叶障目不见森林,把黄家驹和乐队捧到天上,到处惹是生非,弄得乌烟瘴气,群起讨之。这也是相当搞笑。

使用道具 举报

72
发表于 2021-6-30 22:28 |只看该作者
薛痒 发表于 2021-6-30 22:12
乐队最初走的是金属摇滚路线,硬摇滚,然而市场并不买账。
家驹死后,beyond三子又开始尝试硬摇滚,《二楼 ...

黄家驹是乐队的灵魂。家驹身后的影响力,确实不是那些流行明星能比。

使用道具 举报

73
发表于 2021-6-30 22:31 |只看该作者
薛痒 发表于 2021-6-30 22:28
许多所谓驹迷或者beyond粉,一叶障目不见森林,把黄家驹和乐队捧到天上,到处惹是生非,弄得乌烟瘴气, ...

喜欢摇滚的人如果特别执着于某种沟壑,显然比较扯了。不应该这样狭窄。

使用道具 举报

74
发表于 2021-6-30 22:32 |只看该作者
雲卷雲舒 发表于 2021-6-30 22:28
黄家驹是乐队的灵魂。家驹身后的影响力,确实不是那些流行明星能比。


在妥协中坚持,尝试一种“灰色路线”,也因此成就了不一样的成就。同期香港摇滚风格的还有达明一派,太极,他们要比beyond“摇滚”一些,不过终究难以为继,也没有什么流传下来。

使用道具 举报

75
发表于 2021-6-30 22:33 |只看该作者
雲卷雲舒 发表于 2021-6-30 22:31
喜欢摇滚的人如果特别执着于某种沟壑,显然比较扯了。不应该这样狭窄。


所谓“摇滚精神”本就没有标准答案,遵从内心即可

使用道具 举报

76
发表于 2021-6-30 22:40 |只看该作者
薛痒 发表于 2021-6-30 22:32
在妥协中坚持,尝试一种“灰色路线”,也因此成就了不一样的成就。同期香港摇滚风格的还有达明一派,太 ...

能在艰困环境下建树成就也是相当不容易。“灰色路线”说,有道理。

使用道具 举报

77
发表于 2021-6-30 22:42 |只看该作者
薛痒 发表于 2021-6-30 22:33
所谓“摇滚精神”本就没有标准答案,遵从内心即可

是的,文艺的东西,首先喜欢了,然后有所表达和交流就好。没有什么非此即彼的“标准答案”。

使用道具 举报

78
发表于 2021-6-30 22:47 |只看该作者
雲卷雲舒 发表于 2021-6-30 22:40
能在艰困环境下建树成就也是相当不容易。“灰色路线”说,有道理。

这也算是特殊背景下的特色产物


使用道具 举报

79
发表于 2021-6-30 22:58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薛痒 发表于 2021-6-30 22:12
乐队最初走的是金属摇滚路线,硬摇滚,然而市场并不买账。
家驹死后,beyond三子又开始尝试硬摇滚,《二楼 ...

梅艳芳,张国荣都已经死去,他们的名声显然更巨大,但论歌曲后续传承影响,是远远低于家驹的。
————————
梅艳芳、张国荣都是香港鼎盛时期影视歌的杰出代表,BEYOND虽然只是歌坛的一只乐队,但他却引领了香港当时歌坛一种风格与潮流,直到今天。从今往后,如果没有一支超越他的乐队出现,BEYOND的歌可能还会延续相当长的时间。

使用道具 举报

80
发表于 2021-6-30 23:05 |只看该作者
四九 发表于 2021-6-30 22:58
梅艳芳,张国荣都已经死去,他们的名声显然更巨大,但论歌曲后续传承影响,是远远低于家驹的。
———— ...

相信Beyond乐队会流传很久。他们在香港太独特了。

使用道具 举报

81
发表于 2021-6-30 23:05 |只看该作者
四九 发表于 2021-6-30 22:58
梅艳芳,张国荣都已经死去,他们的名声显然更巨大,但论歌曲后续传承影响,是远远低于家驹的。
———— ...


在黄家驹活着的时候,影响还是小众的。他的价值在死后得以彰显,在这个传播过程中,难免有神话色彩。不过的确是称得上经典了。

使用道具 举报

82
发表于 2021-6-30 23:05 |只看该作者
四九 发表于 2021-6-30 22:58
梅艳芳,张国荣都已经死去,他们的名声显然更巨大,但论歌曲后续传承影响,是远远低于家驹的。
———— ...


在黄家驹活着的时候,影响还是小众的。他的价值在死后得以彰显,在这个传播过程中,难免有神话色彩。不过的确是称得上经典了。

使用道具 举报

83
发表于 2021-6-30 23:22 |只看该作者
薛痒 发表于 2021-6-30 23:05
在黄家驹活着的时候,影响还是小众的。他的价值在死后得以彰显,在这个传播过程中,难免有神话色彩。不 ...

曾听(看)过一个大陆男孩在日本街头唱《海阔天空》的视频(好像是抖音),竟然有Beyond的歌迷出现在街头;也看过一位欧美的歌手用双语(粤语与英语)演唱《海阔天空》。黄家驹的意外逝世可能产生了意外的效果,但这支歌的传播还是超越了想象。晚安,痒子。




使用道具 举报

84
发表于 2021-6-30 23:25 |只看该作者
四九 发表于 2021-6-30 23:22
曾听(看)过一个大陆男孩在日本街头唱《海阔天空》的视频(好像是抖音),竟然有Beyond的歌迷出现在街头 ...


beyond歌曲体现的精神力量是人类共通的。

安了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