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文学 三味书屋 纪实文学《青青白杨树》
楼主: 塔希提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纪实文学《青青白杨树》 [复制链接]

331
发表于 2017-7-17 11:37 |只看该作者
塔希提 发表于 2017-7-17 10:00
谢谢!可惜本篇连载的标题后每次的“更新至XX”,现在已经无法编辑了(分析起来,每个主题或跟帖在一个月 ...

更新不更新无所谓,这个版根本没人关注

使用道具 举报

332
发表于 2017-7-17 11:47 |只看该作者
无论干什么活儿,我们四位知青都能很快就学会,而且干得绝不比村里其他人差。只是夏天的蚊虫,日夜叮咬着我们,全身无处不是大小包块,被抓红抓破,流出黄水。
————————————————————————————————————
以后记着,别再抢红包了。那年头不要红包也不行,蚊子是发红包的使者

使用道具 举报

333
发表于 2017-7-17 11:50 |只看该作者
可是,最致命的还不是浑身包块的痒痛,而是疟疾。这里的方言叫做“打摆子”,也叫“打皮汗”。
——————————————————————————-----
当时全国发放的有专用药。每个村庄有一人负责的

使用道具 举报

334
发表于 2017-7-17 12:23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大蓉儿 发表于 2017-7-17 11:08
六星的官本位特权。版主或管理才能永久修改。

这样吧,塔塔,我请人帮忙改成“更新中”,等更新完了, ...

这跟论坛版本功能有关,可不是什么官本位啥的,红袖那旧版本好处就是修改时限不限制。
请朋友帮忙可以,谢谢。

使用道具 举报

335
发表于 2017-7-17 12:23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大蓉儿 发表于 2017-7-17 11:08
六星的官本位特权。版主或管理才能永久修改。

这样吧,塔塔,我请人帮忙改成“更新中”,等更新完了, ...

这跟论坛版本功能有关,可不是什么官本位啥的,红袖那旧版本好处就是修改时限不限制。
请朋友帮忙可以,谢谢。

使用道具 举报

336
发表于 2017-7-17 14:32 |只看该作者
大蓉儿 发表于 2017-7-17 11:08
六星的官本位特权。版主或管理才能永久修改。

这样吧,塔塔,我请人帮忙改成“更新中”,等更新完了, ...

这样也好,比停留在22好。谢谢你了。

使用道具 举报

337
发表于 2017-7-17 14:34 |只看该作者
卧云弄月 发表于 2017-7-17 11:37
更新不更新无所谓,这个版根本没人关注

呵呵,对别人来说,可能是,但对于我,既然发了连载,就应该坚持更新,做到有始有终。

使用道具 举报

338
发表于 2017-7-17 14:35 |只看该作者
卧云弄月 发表于 2017-7-17 11:47
无论干什么活儿,我们四位知青都能很快就学会,而且干得绝不比村里其他人差。只是夏天的蚊虫,日夜叮咬着我 ...

你蛮会打趣的。

使用道具 举报

339
发表于 2017-7-17 14:37 |只看该作者
卧云弄月 发表于 2017-7-17 11:50
可是,最致命的还不是浑身包块的痒痛,而是疟疾。这里的方言叫做“打摆子”,也叫“打皮汗”。
————— ...

可能是地方差异吧,我们公社卫生院都没有奎宁。

使用道具 举报

340
发表于 2017-7-17 14:49 |只看该作者
塔希提 发表于 2017-7-17 14:34
呵呵,对别人来说,可能是,但对于我,既然发了连载,就应该坚持更新,做到有始有终。

我是你忠实的读者。只是得翻墙

使用道具 举报

341
发表于 2017-7-17 14:50 |只看该作者

开心一刻

使用道具 举报

342
发表于 2017-7-17 14:51 |只看该作者
塔希提 发表于 2017-7-17 14:37
可能是地方差异吧,我们公社卫生院都没有奎宁。

如今还有这种病,不多了。

使用道具 举报

343
发表于 2017-7-17 18:04 |只看该作者
顶顶强帖。帮你把更新22改成更新中。问候楼主,精彩继续,加油你是最棒的。。。。

使用道具 举报

344
发表于 2017-7-18 17:03 |只看该作者
卧云弄月 发表于 2017-7-17 14:49
我是你忠实的读者。只是得翻墙

谢谢你的钟爱,那就辛苦你了。

使用道具 举报

345
发表于 2017-7-18 17:04 |只看该作者
卧云弄月 发表于 2017-7-17 14:51
如今还有这种病,不多了。

是的,如今非常罕见了,我身边几乎看不到这种病了。

使用道具 举报

346
发表于 2017-7-18 17:04 |只看该作者
翰林探花 发表于 2017-7-17 18:04
顶顶强帖。帮你把更新22改成更新中。问候楼主,精彩继续,加油你是最棒的。。。。

谢谢帮忙解决问题。问好。

使用道具 举报

347
发表于 2017-7-18 17:05 |只看该作者



25

    夏天的泥河,当洪峰退后,河水又变得温顺起来。低洼的河湾地上,腐烂发黑的麦秸倒成了天然的有机肥料。土地被深犁之后,黑色的腐殖质全都被埋在土里。此刻的土坡洼地,绿油油的庄稼长势喜人,每次我们去锄草浇水,都会为庄稼灾害后的重生而高兴。
    泥河,是村里人夏天洗澡的地方,当然也是喜爱游泳的我们的天然游泳场。可是,最初我们并不知道,男人和女人在泥河里洗澡,有着一种约定俗成。错过了约定的时辰,就会闹出笑话。男人是收工后天黑前洗澡,女人则在天黑后才能下河。
    第一次,当邵云新走在洗澡的男人堆里,问我们怎么不去洗澡时,我们全然不知,都准备着天黑后去洗。等晚饭过后,天色渐渐暗下来,我们带着换洗的短裤和毛巾肥皂,打着赤膊,光脚往屋后的泥河湾走去。
    老远处,便听见人声,肯定有人在水里嬉戏玩耍。我们大声喊着:
    “喂——谁在那里?我们来了——”
    没想到,这一声喊,水里竟没了动静。皎洁的月光下,明明看见有人头在晃动,怎么听见我们喊声,却无人响应呢?我们正纳闷,只听见一个孩子的声音:
    “你们别过来,等我们洗好你们再洗。”
    哈哈,还有这种事情。凭什么你们能洗,我们却要等。这是谁家的孩子,这么不懂规矩。不管他!
    老大佳如打头,我们四人一溜烟跑到河边,东西一放就往水里跳。一边游,一边想离近点看个究竟。月光映照在水面上,隐隐约约可见水中有大约十来个人头,却一声不吭地泡在水里。俊生问道:
    “到底是谁?再不吱声,我们就过去打水仗了。”
    这一声,可不得了,水里的人头,“哗”地站起身来,露出半截白花花的身子,同时伴着一阵女人的嬉笑。我们这才知道,原来水里的全是女人和孩子。
    我们吓得半死,拼命地往岸上游。后面的声音追上来:
    “胆小鬼,不是要跟我们打水仗吗?干嘛跑呀?”
    又是一阵女人的哈哈大笑。这笑声,分明是一种胜利者的挑战,弄得没见过世面的我们几个小青年灰头鼠脸,狼狈不堪,活像《西游记》里被盘丝洞蜘蛛精戏弄的唐僧。一上岸,捡起东西就跑,似乎后面有鬼追上来。一口气跑到知青屋,才松了口气。我跟在后面,听见思文他们三人笑得咯咯响,不知所措。
    佳如问:“看见没?”
    我说:“看见什么?”
    俊生哈哈大笑:“什么都行啊!”
    思文笑指着我说:“看来还是老小好,什么都不懂,什么也就没看见!”
    其实真的什么都没看见。那一瞬间,根本来不及反应,只是眼前突然出现了女人,在月光下朦朦胧胧,能看清什么呢?但毕竟是我们违反了村里古老的游戏规则,大晚上跑到泥河边,以至于后来被传到村里,成为那些光棍和妇女们最大的笑料。
    当然,人们都知道是我们懵懂无知,队长邵有礼也特地嘱咐,夜晚后,是妇女洗澡的时间,千万别去那里,还善解人意地说:“不碍事,不知者不为过嘛!好歹大家及时发现了,没闹成误会。今后多注意点,记住:除此之外,还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夏天的夜晚,男子汉不能进村到谁家的屋里,因为妇女们都在家,而且大多是光着上半身子的,图个凉快;女人们不能到村后场地去,那是男人光腚睡觉的地方。”
    尽管我们表面上没有干涉严大宝与佳如的恋爱来往,但却一直心存芥蒂。而佳如最终也没有和严大宝继续谈下去,似乎彻底地断了线。至于那么热恋中的一对男女之间发生了什么,外人是不得而知的。对此,我和俊生倒是暗暗高兴。殊不知,这是一种毫无道理、不懂事的高兴。



使用道具 举报

348
发表于 2017-7-18 17:06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塔希提 于 2017-7-19 14:00 编辑



26

    暑天终于过去,秋凉渐渐到来。
    秋收前,队里在后邵与后陈之间的农田,选了块一亩多的地,给我们盖起了新房子。按照知青政策,我们插队时每人的安家费,至少有一半要用到盖房子上来。每人0.3立方米的计划木材,早被队里买回,堆放在仓库里,现在盖新房可以派上用场了。
    新房子所用的土坯,是就地取土,用木模制作的,我们四人都参加了盖房子的劳动。制作土坯前,先要把成堆的泥土加水和稀,撒上切碎的麦秸,再用牲口蹄子反复地踩踏,直到均匀一致。在踩踏过程中,人也不断地翻铲,使之更加均匀。和泥结束后,我们将泥巴铲至木模里,揣打结实,再把木模轻轻地提起,一块整整齐齐的土坯便成型了。经过几个太阳的晾晒,土坯变干,又大又结实。就这样轮番地做土坯,一直做到够用为止。
    大嘴馍在用牲口和泥时,还曾经有过一回扳倒牛的精彩表演,让我们大开眼界。之前我们就不信,你大嘴馍再有蛮力,怎么能把牛给扳倒呢?原来,黄牛的力气在纵向最强,而在横向却是极弱的,因此他就利用了这个力学原理,成功地硬把一条大黄犍活生生扳倒摔在地上。
    盖房时,最热闹的要数上梁了。当一根根杉木被地上墙上的人合力吊起,架放在两扇墙之间时,就算是有了屋梁。此刻新房工地上一片欢呼,大伙儿把事先准备好的鞭炮拿出来,一阵噼噼啪啪,青烟缭绕,空气中充满了火药味。惹得前后村里人都跑出来看热闹,孩子们也跟着喊着叫着,一派喜气洋洋。
    屋梁搭好,便要铺高粱秸编的芭芭,用铁丝固定在梁上,上面从屋檐到房顶,一层压一层地铺设厚厚的麦秸。这种草屋可谓冬暖夏凉,是这里世代相传的民居形式。无论民房还是社屋,几乎无一例外。
    新的知青屋盖好后,我们每人一间。四间房间虽然互不相通,但中间的隔墙却很简单,几乎就是高粱秸变成的篱笆,然后两面糊上泥。泥巴开裂后,从缝隙里可以看见隔壁。每间房子的门为单扇,门头上还有个空格子,用纸糊起来算是挡住风。我住在最东边一间,我隔壁是俊生的房间。
   佳如住在最西边那间,思文跟佳如和俊生是隔壁。起初,每人屋里都有一套锅灶风箱,但没有使用,只是共用我那间里的锅灶。好在除了床之外,都没有什么家具,最奢侈的恐怕就算是队里给我们每人配备的简易吃饭桌凳了。
    新房子门前除了留有一片十几米长、三米宽的空场地外,那块被用来盖房子的地其余部分大约有二分地,作为我们种菜的自留地。加上原先队里给我们的六分水稻地,每人也有按照标准配备的二分自留地了。可是,有了地,种点什么菜呢?各人意见不一。原本应该每样菜都种点儿,好变换花样吃,可眼下到了秋季,也没什么菜好种。最后,还是组长思文做主,从集上买来萝卜种子,开始种起了懒人懒办法的萝卜。
    一场秋雨一场凉,秋天的庄稼也开始收割了。首先是山芋,接下来是各种豆类、芝麻和棉花,最后才是水稻和高粱。
    收山芋的季节,是最热闹的日子。全村人几乎都来到山芋地,先把山芋藤子掀起,翻到一边,然后套牲口用犁划开山芋垅,又红又大的山芋即刻从泥土里暴露出来,被犁断根须的山芋滚到一边,那些更多的是一棵根系上挂着几个山芋,煞是可爱。
    我们的任务是把山芋从泥土里扒出来,放置一处,然后由他人运送到仓库,或者干脆就在地里田边用刨子刨成片,撒在刚收割的泥土上,任凭太阳晒露水打,直到被晒干收回。
    孩子们跟在大人后面,捡拾那些掉的小的断的或没被发现的山芋,这被称作“倒山芋”。这样所得的山芋,虽然不大,却也不少,而且不需交公,可以拿回家。因此,“倒山芋”成了孩子们的专爱专属。
    山芋收后,除了当场刨片的山芋,立刻分给各家各户,因为山芋不易保存,而且容易失水。每家此时都会挖山芋窖,将吃不完的山芋窖入其中。我们四人也分到一大堆山芋,每天都拿它当饭吃。因为麦子早已吃完,水稻还没接上来,能有山芋吃,已经不错了。开始吃时还很新鲜,觉得好吃,至少比高粱面好吃吧,但后来,越吃越难吃,越吃越吃不下。每餐必吃时,饭后腹部胀气打嗝,还会泛酸水。所以,到后来,宁可饿一顿,也不想再吃山芋了。
    山芋越收越多,也就越分越多。吃不完的山芋,如果不谨慎收藏,很快就会腐烂变质。按照队长的意见,我们在每人屋里各挖了一个山芋窖,足有一个灶的大小,半人深。这样,我们就开始拣最好的山芋,按照乡亲们教的方法,配上麦秸,一层层地放置在山芋窖里,最后盖上厚厚的麦秸,加上一个木板盖。剩下的山芋,就留作平常吃。
    一个秋季,生产队给我们四人分了四千多斤山芋,想想都可怕。山芋多,就意味着细粮少,因为五斤山芋算作一斤稻子或麦子。果然,秋后分稻时,我们每人只有一百多斤,当然还有高粱和其他豆类。可惜那年我们的屋子是新盖的,屋内湿气大,地下水分多,挖的山芋窖都渗了水,好端端的山芋大都腐烂,不但吃不成,还要花工夫把烂山芋清理出去,挖土填平。



使用道具 举报

349
发表于 2017-7-18 19:46 |只看该作者
塔希提 发表于 2017-7-18 17:04
是的,如今非常罕见了,我身边几乎看不到这种病了。

偶尔遇见过,就提醒去医院打奎宁针

使用道具 举报

350
发表于 2017-7-18 19:52 |只看该作者
塔希提 发表于 2017-7-18 17:05
25
    夏天的泥河,当洪峰退后,河水又变得温顺起来。低洼的河湾地上,腐烂发黑的麦秸倒成了天然的 ...

那些年男女洗澡有时间性,男的白天,女的夜晚,如果河流较长,上游是男的,下游是女的。

使用道具 举报

351
发表于 2017-7-18 20:01 |只看该作者
塔希提 发表于 2017-7-18 17:06
26
    暑天终于过去,秋凉渐渐到来。    秋收前,队里在后邵与后陈之间的农田,选了块一亩多的地, ...

那时候的农村新房子,不能急着住进去,让它干一段时间才可以的

使用道具 举报

352
发表于 2017-7-18 20:01 |只看该作者
塔塔晚安!

使用道具 举报

353
发表于 2017-7-18 22:16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塔希提 发表于 2017-7-18 17:06
26
    暑天终于过去,秋凉渐渐到来。    秋收前,队里在后邵与后陈之间的农田,选了块一亩多的地, ...

更新两节都有看点,细节刻画入微。乡村特色展现得淋漓尽致。

打开木模板,露出泥坯那里,略有些误解。木模在外面,泥坯夯实后,有点粘连吧?按理不会“轻轻”拿下,而只能小心翼翼掰下。另外,你用的是“取出”,就像木模是从里面剥离出来,而泥坯在外面似的~

使用道具 举报

354
发表于 2017-7-19 13:46 |只看该作者
卧云弄月 发表于 2017-7-18 20:01
那时候的农村新房子,不能急着住进去,让它干一段时间才可以的

确实,很潮湿。看来你对过去农村情况比较熟悉。

使用道具 举报

355
发表于 2017-7-19 13:47 |只看该作者

谢谢,问好。

使用道具 举报

356
发表于 2017-7-19 13:56 |只看该作者
大蓉儿 发表于 2017-7-18 22:16
更新两节都有看点,细节刻画入微。乡村特色展现得淋漓尽致。

打开木模板,露出泥坯那里,略有些误解。 ...

看来各地制作土坯的方法不同。我们这边的木模是整个的,不能掰,只能提起,轻轻是因为木模浸过水,不会粘,很轻松就与土坯分离。取出一词可能会使人误解,但我们制作土坯时感觉就是把木模取出,应该叫脱模更规范化些吧。

使用道具 举报

357
发表于 2017-7-19 15:21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塔希提 发表于 2017-7-19 13:56
看来各地制作土坯的方法不同。我们这边的木模是整个的,不能掰,只能提起,轻轻是因为木模浸过水,不会粘 ...

还真不一样。我见过的,是四块木板镶嵌。压制好土坯,再轻轻敲打开锁扣,掰下四块木板就好~

使用道具 举报

358
发表于 2017-7-19 16:56 |只看该作者
塔希提 发表于 2017-7-19 13:56
看来各地制作土坯的方法不同。我们这边的木模是整个的,不能掰,只能提起,轻轻是因为木模浸过水,不会粘 ...

这活儿我干过,的确很容易取下模子

使用道具 举报

359
发表于 2017-7-19 16:59 |只看该作者
如果楼主有意将此帖转入其他版块,本人可以协商一下操作

使用道具 举报

360
发表于 2017-7-20 14:20 |只看该作者
大蓉儿 发表于 2017-7-19 15:21
还真不一样。我见过的,是四块木板镶嵌。压制好土坯,再轻轻敲打开锁扣,掰下四块木板就好~

这也是地域差异的结果。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