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文学 燕集南亭 黛玉的愤青情结
楼主: 闲过信陵饮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黛玉的愤青情结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14-11-17 16:01 |只看该作者
小女孩情节特崇拜林黛玉 总以为一滴眼泪能打动男人的心。
其实成家以后才明白,宽容大气的女子更得男人喜欢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14-11-17 16:03 |只看该作者
湘女妃儿 发表于 2014-11-17 16:01
小女孩情节特崇拜林黛玉 总以为一滴眼泪能打动男人的心。
其实成家以后才明白,宽容大气的女子更得男人喜 ...

那肯定是了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14-11-17 16:11 |只看该作者

呵呵 其实很多人把我比作林黛玉 但我一点都不喜欢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14-11-17 16:15 |只看该作者
湘女妃儿 发表于 2014-11-17 16:11
呵呵 其实很多人把我比作林黛玉 但我一点都不喜欢她

无图无真相,上图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14-11-17 16:17 |只看该作者

帅哥 我是说性格  比如喜欢哭 比如遇事脆弱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14-11-17 16:19 |只看该作者
湘女妃儿 发表于 2014-11-17 16:17
帅哥 我是说性格  比如喜欢哭 比如遇事脆弱

我说的是图,悄悄发给我如何?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14-11-17 16:21 |只看该作者
闲过信陵饮 发表于 2014-11-17 16:19
我说的是图,悄悄发给我如何?

却 还悄悄  俺最喜欢晒照片了
水区去看呗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14-11-17 16:22 |只看该作者
湘女妃儿 发表于 2014-11-17 16:21
却 还悄悄  俺最喜欢晒照片了
水区去看呗

为什么发在水区而不发在这里?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2014-11-17 16:36 |只看该作者
你喜欢林黛玉直接说不好吗?{:soso_e103:}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14-11-17 17:45 |只看该作者
北方独狼 发表于 2014-11-17 16:36
你喜欢林黛玉直接说不好吗?

我喜欢你{:soso_e106:}

使用道具 举报

41
发表于 2014-11-17 20:04 |只看该作者
读红楼应该用当时的价值观来看,否则以现代人没有信仰没有规矩的生活来衡量一切,那就是毫无意义。
  1、周瑞家的送宫花,次序存在严重问题!
  红楼梦从头到位,位次都是很重要的!如何行止,谁先谁后,这就是规矩,我们不在乎,不代表这件事在当时就是小事一桩。
  细读文本,每每有场合,有事件的时候,必须提及的就是每个人的位置次序,还有谁还敢说这是小事,为这样小事发脾气就是没教养?
  有几种规矩,先客后主,先小姐后夫人。
  即使没把黛玉当客,也要先送黛玉后送凤姐吧。先小姐后夫人的次序只有这次乱了。别忘了,凤姐再尊贵,吃饭的时候仍然是站着伺候局的,而小姐们则可以安心用饭的。
  
  2、周瑞家的只是因为图省事才这样送的吗?我认为她是故意的。
  第一,黛玉来府多久了。虽然有人说这时是黛玉刚进府,但是,红楼梦的时间是非常混乱的。虽然黛玉进府与宝钗选秀的时间似乎是前后脚,但是在文中还是依稀能感觉到,宝钗应该是宝玉与黛玉接触了很长时间后才出现的。还有个别古本说这时间隔了六七年左右。而宝黛为宝钗闹脾气的时候,宝玉还说过,先不僭后之类的话。所以,宝钗来的时候,黛玉应该是来了有很长一段时间了。
  
  第二,宝钗一来,关于黛玉的风评就不好。宝钗是行为豁达,随份从时,而黛玉却是孤高自许,目下无尘。也就是说,这舆论在下人中已经造出来了。
  想想滴翠亭事件中,小红她们是如何看待宝钗和黛玉的吧,很有典型性。
  
  第三,周瑞家的是谁,宫花又是谁送的?周瑞家的是王夫人的陪房,是为薛姨妈送宫花。宝钗是王夫人的亲人,黛玉却是当时最受宠的小姑子的女儿,王夫人与贾敏有没有恩怨咱们是不知道,不能胡说,但是,谁亲谁疏应该一目了然吧。周瑞家的知道自己主子的心意,对待宝钗和黛玉那完全是冰火两重天。
  
  看看当时书中的描写:她去看宝钗,那是小心翼翼的,宝钗见她是“满脸堆笑”的,这可是书中原话,看着就不舒服,也不知道曹公是不是用春秋笔法。包括后来见探春也没有很放肆,见凤姐更不用说了,见黛玉的时候则描写的非常有趣,这么一个谨小慎微的人,看到黛玉没在自己房里,在宝玉那玩九连环,周瑞家的进来笑道……,给人感觉好像很突兀,肯定不是像去宝钗那里那么敛息守份。
  
所以,我认为,黛玉的发火,一为次序,但这更是借题发挥,是对宝钗来了以后不利于她情况的一种回应。无原则的忍受一切,那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只会让嘲笑。

使用道具 举报

42
发表于 2014-11-17 20:04 |只看该作者
读红楼应该用当时的价值观来看,否则以现代人没有信仰没有规矩的生活来衡量一切,那就是毫无意义。
  1、周瑞家的送宫花,次序存在严重问题!
  红楼梦从头到位,位次都是很重要的!如何行止,谁先谁后,这就是规矩,我们不在乎,不代表这件事在当时就是小事一桩。
  细读文本,每每有场合,有事件的时候,必须提及的就是每个人的位置次序,还有谁还敢说这是小事,为这样小事发脾气就是没教养?
  有几种规矩,先客后主,先小姐后夫人。
  即使没把黛玉当客,也要先送黛玉后送凤姐吧。先小姐后夫人的次序只有这次乱了。别忘了,凤姐再尊贵,吃饭的时候仍然是站着伺候局的,而小姐们则可以安心用饭的。
  
  2、周瑞家的只是因为图省事才这样送的吗?我认为她是故意的。
  第一,黛玉来府多久了。虽然有人说这时是黛玉刚进府,但是,红楼梦的时间是非常混乱的。虽然黛玉进府与宝钗选秀的时间似乎是前后脚,但是在文中还是依稀能感觉到,宝钗应该是宝玉与黛玉接触了很长时间后才出现的。还有个别古本说这时间隔了六七年左右。而宝黛为宝钗闹脾气的时候,宝玉还说过,先不僭后之类的话。所以,宝钗来的时候,黛玉应该是来了有很长一段时间了。
  
  第二,宝钗一来,关于黛玉的风评就不好。宝钗是行为豁达,随份从时,而黛玉却是孤高自许,目下无尘。也就是说,这舆论在下人中已经造出来了。
  想想滴翠亭事件中,小红她们是如何看待宝钗和黛玉的吧,很有典型性。
  
  第三,周瑞家的是谁,宫花又是谁送的?周瑞家的是王夫人的陪房,是为薛姨妈送宫花。宝钗是王夫人的亲人,黛玉却是当时最受宠的小姑子的女儿,王夫人与贾敏有没有恩怨咱们是不知道,不能胡说,但是,谁亲谁疏应该一目了然吧。周瑞家的知道自己主子的心意,对待宝钗和黛玉那完全是冰火两重天。
  
  看看当时书中的描写:她去看宝钗,那是小心翼翼的,宝钗见她是“满脸堆笑”的,这可是书中原话,看着就不舒服,也不知道曹公是不是用春秋笔法。包括后来见探春也没有很放肆,见凤姐更不用说了,见黛玉的时候则描写的非常有趣,这么一个谨小慎微的人,看到黛玉没在自己房里,在宝玉那玩九连环,周瑞家的进来笑道……,给人感觉好像很突兀,肯定不是像去宝钗那里那么敛息守份。
  
所以,我认为,黛玉的发火,一为次序,但这更是借题发挥,是对宝钗来了以后不利于她情况的一种回应。无原则的忍受一切,那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只会让嘲笑。

使用道具 举报

43
发表于 2014-11-17 20:11 |只看该作者
黛玉是有优越感的主子。其一,黛玉的祖上是侯,而贾家是国公,低了一级。林黛玉的父亲是巡盐御史,前科探花,实权在握;贾家只是世袭了个闲职将军,贾政只是京城一个小官。在那个年代,等级森严,从家世上讲,黛玉绝对是优越的。其二,黛玉一个女孩子,老师都是宝玉等都请不上名儒。其三,黛玉深受贾母喜爱,连吃饭都在首位。
故后来父母双亡,寄居篱下,再加上身弱多病,内心难免精神抑或苦。
她觉得自己犹如落花一样凄美,没人怜爱,寄葬花于人,只可惜红颜多薄命.
黛玉是封建礼教的叛逆者,心气清高,《葬花词》中的“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刻划了她的内心所感,以花寄情,类似于现时较俗的说法“赤条条来,赤条条去”,葬花,使纯洁的花有个归宿,花开时点缀人间,花落了仍远离污浊。
花在这里比喻人一生中最美好的青春时光.当花凋落时,则暗示人生前景的暗淡荒凉,美丽的东西总是不能长久,就像青春,生命都有尽头.小说中林黛玉体质单薄经常发病,又寄人篱下,和宝玉相好却无人出面替她做主.林黛玉第一次葬花是因为花儿落了,贾宝玉要把他们丢进水里,林黛玉怕他们流到臭水沟,所以葬花。第二次葬花的前一天和贾宝玉发生了误会,借葬花以抒发自己的苦闷、青春易逝的伤感情绪,所以也就有了“今日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忘两不知”等的名句。

使用道具 举报

44
发表于 2014-11-17 20:11 |只看该作者
黛玉是有优越感的主子。其一,黛玉的祖上是侯,而贾家是国公,低了一级。林黛玉的父亲是巡盐御史,前科探花,实权在握;贾家只是世袭了个闲职将军,贾政只是京城一个小官。在那个年代,等级森严,从家世上讲,黛玉绝对是优越的。其二,黛玉一个女孩子,老师都是宝玉等都请不上名儒。其三,黛玉深受贾母喜爱,连吃饭都在首位。
故后来父母双亡,寄居篱下,再加上身弱多病,内心难免精神抑或苦。
她觉得自己犹如落花一样凄美,没人怜爱,寄葬花于人,只可惜红颜多薄命.
黛玉是封建礼教的叛逆者,心气清高,《葬花词》中的“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刻划了她的内心所感,以花寄情,类似于现时较俗的说法“赤条条来,赤条条去”,葬花,使纯洁的花有个归宿,花开时点缀人间,花落了仍远离污浊。
花在这里比喻人一生中最美好的青春时光.当花凋落时,则暗示人生前景的暗淡荒凉,美丽的东西总是不能长久,就像青春,生命都有尽头.小说中林黛玉体质单薄经常发病,又寄人篱下,和宝玉相好却无人出面替她做主.林黛玉第一次葬花是因为花儿落了,贾宝玉要把他们丢进水里,林黛玉怕他们流到臭水沟,所以葬花。第二次葬花的前一天和贾宝玉发生了误会,借葬花以抒发自己的苦闷、青春易逝的伤感情绪,所以也就有了“今日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忘两不知”等的名句。

使用道具 举报

45
发表于 2014-11-17 20:11 |只看该作者
黛玉是有优越感的主子。其一,黛玉的祖上是侯,而贾家是国公,低了一级。林黛玉的父亲是巡盐御史,前科探花,实权在握;贾家只是世袭了个闲职将军,贾政只是京城一个小官。在那个年代,等级森严,从家世上讲,黛玉绝对是优越的。其二,黛玉一个女孩子,老师都是宝玉等都请不上名儒。其三,黛玉深受贾母喜爱,连吃饭都在首位。
故后来父母双亡,寄居篱下,再加上身弱多病,内心难免精神抑或苦。
她觉得自己犹如落花一样凄美,没人怜爱,寄葬花于人,只可惜红颜多薄命.
黛玉是封建礼教的叛逆者,心气清高,《葬花词》中的“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刻划了她的内心所感,以花寄情,类似于现时较俗的说法“赤条条来,赤条条去”,葬花,使纯洁的花有个归宿,花开时点缀人间,花落了仍远离污浊。
花在这里比喻人一生中最美好的青春时光.当花凋落时,则暗示人生前景的暗淡荒凉,美丽的东西总是不能长久,就像青春,生命都有尽头.小说中林黛玉体质单薄经常发病,又寄人篱下,和宝玉相好却无人出面替她做主.林黛玉第一次葬花是因为花儿落了,贾宝玉要把他们丢进水里,林黛玉怕他们流到臭水沟,所以葬花。第二次葬花的前一天和贾宝玉发生了误会,借葬花以抒发自己的苦闷、青春易逝的伤感情绪,所以也就有了“今日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忘两不知”等的名句。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46
发表于 2014-11-17 20:21 |只看该作者
七弦 发表于 2014-11-17 20:11
黛玉是有优越感的主子。其一,黛玉的祖上是侯,而贾家是国公,低了一级。林黛玉的父亲是巡盐御史,前科探花 ...

{:soso_e179:}

使用道具 举报

47
发表于 2014-11-17 20:22 |只看该作者
曹雪芹对林黛玉确实是偏爱,自己觉得至少表现在三个方面:1.宝玉(曹雪芹)的名句: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纵观大观园里只有潇湘馆里面有活水(原著:有千百竿翠竹遮映,后院墙下得泉一派)。
2.林黛玉的诗才为群芳之冠。林黛玉的作品一共用了八种体裁:五绝,七绝,五律,七律,歌,行等..作品一共25首,一千六百多字。宝钗仅用4种体裁,四百多字,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更重要的一点是宝钗只参加群体活动,而林黛玉作品大多是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但群里活动中林妹妹的诗才也不差。(杏帘在望,林潇湘夺魁菊花诗)。
3.黛玉是性情,宝钗是冷情。林黛玉是真性情,薛宝钗只能“任是动人也无情”。

曹雪芹把林黛玉列为十二钗榜首,“质本洁来还洁去”。

使用道具 举报

48
发表于 2014-11-17 20:22 |只看该作者
曹雪芹对林黛玉确实是偏爱,自己觉得至少表现在三个方面:1.宝玉(曹雪芹)的名句: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纵观大观园里只有潇湘馆里面有活水(原著:有千百竿翠竹遮映,后院墙下得泉一派)。
2.林黛玉的诗才为群芳之冠。林黛玉的作品一共用了八种体裁:五绝,七绝,五律,七律,歌,行等..作品一共25首,一千六百多字。宝钗仅用4种体裁,四百多字,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更重要的一点是宝钗只参加群体活动,而林黛玉作品大多是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但群里活动中林妹妹的诗才也不差。(杏帘在望,林潇湘夺魁菊花诗)。
3.黛玉是性情,宝钗是冷情。林黛玉是真性情,薛宝钗只能“任是动人也无情”。

曹雪芹把林黛玉列为十二钗榜首,“质本洁来还洁去”。

使用道具 举报

49
发表于 2014-11-17 20:26 |只看该作者
七弦 发表于 2014-11-17 20:11
黛玉是有优越感的主子。其一,黛玉的祖上是侯,而贾家是国公,低了一级。林黛玉的父亲是巡盐御史,前科探花 ...

无意争论,我这文的本意是恶搞,成文时有嬉闹背景。
二是兄所跟的文字,有逻辑错误,黛玉生气理由既是周瑞家不懂礼,又大段论述黛玉及其家的地位,何来黛玉是”封建礼教”叛逆者一说?

使用道具 举报

50
发表于 2014-11-17 20:35 |只看该作者
再说林黛玉的使性子,那是针对宝玉或与宝玉有关的人或事,林黛玉对丫头们不是也打赏银两的吗?忘记了是书的哪一回了。林黛玉与贾宝玉两情相悦,而又因自己的敏感多疑,总不断去猜断宝玉的心,爱情中的小情侣们不也是如此吗?何况那个年代,情话不会赤裸裸的说出来向对方表白,把以书中的林黛玉被后人看成“小家子气”“尖酸”“刻薄”,乃可笑之事也。
想读懂一个人,要深入其灵魂深处去理解。
倘若那时,谁人是处于林黛玉的处境,父母双死,寄人篱下,身弱多病,也难免形成此类性格。

使用道具 举报

51
发表于 2014-11-17 20:35 |只看该作者
再说林黛玉的使性子,那是针对宝玉或与宝玉有关的人或事,林黛玉对丫头们不是也打赏银两的吗?忘记了是书的哪一回了。林黛玉与贾宝玉两情相悦,而又因自己的敏感多疑,总不断去猜断宝玉的心,爱情中的小情侣们不也是如此吗?何况那个年代,情话不会赤裸裸的说出来向对方表白,把以书中的林黛玉被后人看成“小家子气”“尖酸”“刻薄”,乃可笑之事也。
想读懂一个人,要深入其灵魂深处去理解。
倘若那时,谁人是处于林黛玉的处境,父母双死,寄人篱下,身弱多病,也难免形成此类性格。

使用道具 举报

52
发表于 2014-11-17 20:39 |只看该作者
七弦 发表于 2014-11-17 20:35
再说林黛玉的使性子,那是针对宝玉或与宝玉有关的人或事,林黛玉对丫头们不是也打赏银两的吗?忘记了是书的 ...

甚好,但还不充分,继续

使用道具 举报

53
发表于 2014-11-17 20:46 |只看该作者
多次读红楼,发现曹雪芹是极度钟爱林黛玉这位主角的,她真正的目下无尘,区别于宝钗的圆滑世故等。宝钗明知宝玉在梦中痴语念爱黛玉,宝钗后来还是参与“金玉良盟”阴谋,连众人一起分离宝黛之爱,加速黛玉的离世。而曹雪芹笔下的黛玉则显得精神高洁多了。

使用道具 举报

54
发表于 2014-11-17 20:51 |只看该作者
其实,想更多的去读懂红楼梦,更应该了解一下脂砚斋。

使用道具 举报

55
发表于 2014-11-17 20:55 |只看该作者
七弦 发表于 2014-11-17 20:51
其实,想更多的去读懂红楼梦,更应该了解一下脂砚斋。

买过这本书

使用道具 举报

56
发表于 2014-11-17 21:16 |只看该作者
黛玉的小气尖酸刻薄之说都是源于少女们的真性情,换言之就是黛玉的纯真与率直!
谁说女孩子闹点小情绪就不可爱了?
宝钗的端庄大气是否假丑恶不好说,但黛玉被人所诟病的缺点,才正是曹公在书中所想要弘扬的真善美!
袭人和晴雯,就好比宝钗跟黛玉。
前者珠圆玉润的备受人爱戴,却如潭水般深不可测;后者虽棱角分明的容易得罪别人,却像一汪清泉纯净透明。
前者就算表现再好,也未必都受人喜欢。
要不宝玉何以要给袭人一个“窝心脚”呢?
虽说这一脚,宝玉纯属无心。但曹公刻意如此安排,不正是给读者一个痛快的答复吗?
所以我说,这一脚,踹的真特么解恨!!!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57
发表于 2014-11-17 21:22 |只看该作者
七弦 发表于 2014-11-17 20:46
多次读红楼,发现曹雪芹是极度钟爱林黛玉这位主角的,她真正的目下无尘,区别于宝钗的圆滑世故等。宝钗明知 ...

言之有理,你是我我偶像啊{:soso_e163:}

使用道具 举报

58
发表于 2014-11-18 18:33 |只看该作者
左手之方向 发表于 2014-11-17 21:54
这种修辞手法叫什么我忘记了~~也可以用暗合这个词语来概括~~袭人与宝钗的关联在文本中没有晴雯与黛玉那么 ...

支持下

使用道具 举报

59
发表于 2014-11-20 18:57 |只看该作者
左手之方向 发表于 2014-11-17 21:54
这种修辞手法叫什么我忘记了~~也可以用暗合这个词语来概括~~袭人与宝钗的关联在文本中没有晴雯与黛玉那么 ...

回复见晚,请左斑竹谅解{:soso_e183:}
脂评:晴有林风,袭乃钗副。
指晴雯是黛玉的影子,袭人是宝钗的影子,这点应无可争议。
红楼丫头里我最喜欢晴雯了,性质高洁,纯朴率真,本与宝玉关系最是清白,却又担了个狐狸精的虚名;
她待人接物全凭内心喜好,骄傲率性,不屑圆滑把全府上上下下的人都得罪了个精光,直到最后把自己弄了个悲惨的境地。
晴雯的落场无疑最令人揪心,虽对宝玉一番痴心,却换不来同等的爱。尤其是她临死前对宝玉说的话,痛的是宝玉,伤的却是读者!
只知道宝钗宽厚温和就说黛玉这不好那不好的,那是不懂她。
大家用该都知道,宝钗是在入宫无望才选的宝玉,而黛玉眼里却只有宝玉。
一个是退而求其次,一个是全身心的投入,你说,你若是宝玉你该选谁?
红楼梦反映的是当时官场上的黑暗,但宝钗却一个劲的督促宝玉走仕途,显见宝钗也是宝玉口中的“沽名钓誉之徒”和“国贼禄鬼之流”!
黛玉不需要太多人懂她,只要两个人就好。
书中有宝玉,书外有雪芹,如此足矣!
{:soso_e160:}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60
发表于 2014-11-21 20:21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左手之方向 发表于 2014-11-21 19:12
四条眉毛你好~~希望能读到您的系统的读红楼心得~~望不吝相赐~~

附议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