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文学 燕集南亭 代父送人之新安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代父送人之新安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23-8-8 10:25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欢迎赏评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23-8-8 10:25 |只看该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发表于 2023-8-8 09:10
赏析
  《代父送人之新安》设色艳丽,如同画卷,颇有女性的特点。全诗用二幅画面组成。前二句一幅,为告 ...

读赏析更是一种享受啊。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23-8-8 10:26 |只看该作者
很具水平的诗歌,赞一个!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23-8-8 10:26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水烟 发表于 2023-8-8 10:21
万点落花舟一叶好美的意境啊

这句确实很赞
……^_^
欢迎水烟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23-8-8 10:26 |只看该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发表于 2023-8-8 09:10
陆娟,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明弘治时期。松江(今属上海市)人,能诗。华亭陆德蕴(润玉)之女,马龙妻。 ...

天啊,居然是名四家沈周的老师啊。沈周还是唐寅的老师呢。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23-8-8 10:27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水烟 发表于 2023-8-8 10:22
毵(sān)



哈哈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23-8-8 10:28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水烟 发表于 2023-8-8 10:25
读赏析更是一种享受啊。

原作是一个才女写的
真不错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23-8-8 10:28 |只看该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发表于 2023-8-8 09:32
原文。梅花落·中庭杂树多

鲍照〔南北朝〕

问君何独然?念其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实。


特别喜欢这一句。其实我喜欢的诗歌或者词,更多喜欢白描,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2023-8-8 10:28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兰亭流觞 发表于 2023-8-8 10:26
很具水平的诗歌,赞一个!

是啊
欢迎兰亭
上午好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23-8-8 10:29 |只看该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发表于 2023-8-8 09:33
译文
庭院中有许许多多交杂的树木,却偏偏对梅花赞许感叹。
你为什么单单赞赏梅花?是因为它能在寒霜中开 ...

哦,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使用道具 举报

41
发表于 2023-8-8 10:30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水烟 发表于 2023-8-8 10:28
问君何独然?念其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实。



我也喜欢白描手法
显功力呢
……^_^
如同好的食材只需清蒸即可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42
发表于 2023-8-8 10:31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水烟 发表于 2023-8-8 10:23
给父亲长脸了哈

其家学渊源
她父亲应是文化大家
……^_^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43
发表于 2023-8-8 10:32 |只看该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发表于 2023-8-8 09:33
赏析
  《梅花落》厉汉乐府“横吹曲。鲍照沿用乐府旧题,创作了这首前所未见的杂言诗。

的确直抒胸臆了

使用道具 举报

44
发表于 2023-8-8 10:32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水烟 发表于 2023-8-8 10:26
天啊,居然是名四家沈周的老师啊。沈周还是唐寅的老师呢。

老教授?
……^_^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45
发表于 2023-8-8 10:34 |只看该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发表于 2023-8-8 10:31
其家学渊源
她父亲应是文化大家
……^_^

文化传承需要从小培养。现在的家长也是越来越重视这一块。我的小学生就能背诵很多古诗词了。

使用道具 举报

46
发表于 2023-8-8 10:34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水烟 发表于 2023-8-8 10:29
哦,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以梅花的高雅对比杂树的庸俗
……^_^
水烟分析正确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47
发表于 2023-8-8 10:34 |只看该作者

沈周曾经当过唐白虎的老师的。他们都是名四家。

使用道具 举报

48
发表于 2023-8-8 10:35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水烟 发表于 2023-8-8 10:34
文化传承需要从小培养。现在的家长也是越来越重视这一块。我的小学生就能背诵很多古诗词了。

小时候就背古诗词
非常好
长大以后就受益了
……^_^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49
发表于 2023-8-8 10:36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水烟 发表于 2023-8-8 10:34
沈周曾经当过唐白虎的老师的。他们都是名四家。

沈周是大家
……^_^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50
发表于 2023-8-8 10:37 |只看该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发表于 2023-8-8 10:35
小时候就背古诗词
非常好
长大以后就受益了

是的啊。大都数名家,一般都从几岁开始熏陶的。当然得有那条件。

使用道具 举报

51
发表于 2023-8-8 10:38 |只看该作者

当然。

使用道具 举报

52
发表于 2023-8-8 10:39 |只看该作者
大家熟悉的张爱玲,据说也是七岁左右开始学习古诗词了。

使用道具 举报

53
发表于 2023-8-8 10:42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水烟 发表于 2023-8-8 10:37
是的啊。大都数名家,一般都从几岁开始熏陶的。当然得有那条件。

这个需要环境与家庭素养
……^_^
十五岁之前学习都可以的
听说现在学校已加重了古文比重?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54
发表于 2023-8-8 10:43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水烟 发表于 2023-8-8 10:39
大家熟悉的张爱玲,据说也是七岁左右开始学习古诗词了。

有古文底子
写现代文就如喝白开水一样了
还非常精彩有韵味
……^_^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55
发表于 2023-8-8 10:46 |只看该作者
风吹锦衣印梨花 发表于 2023-8-8 10:42
这个需要环境与家庭素养
……^_^
十五岁之前学习都可以的

是的。

使用道具 举报

56
发表于 2023-8-8 10:47 |只看该作者
我有个学生特别爱背诵古文。
马上五年级了,明晚又来背诵了。
哈哈哈,背诵完了还和我下几盘跳棋。

使用道具 举报

57
发表于 2023-8-8 10:50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5、和《题谷熟驿舍二·首二》

一生为官四海家,而今鬓白赏荷花。
闲庐净窗云山淡,读史心胸开几涯?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58
发表于 2023-8-8 10:50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原文。题谷熟驿舍二·首二

晁补之〔宋代〕

一官南北鬓将华,数亩荒池净水花。
扫地开窗置书几,此生随处便为家。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59
发表于 2023-8-8 10:50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译文
做官期间踪迹遍布南北,而今已近老境两鬓也要花白了;几亩池塘的水格外澄净。
扫地开窗安放好写字书桌,这一生随便哪里都可以当做家。

注释
鬓:鬓角。
华:(头发)花白。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60
发表于 2023-8-8 10:51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赏析
  侧重写任运自然的洒脱心情。诗人的踪迹遍布南北,宦游四方,而今已近老境,鬓发斑白,“鬓将华”是说两鬓将花白了。“数亩荒池”就是前一首诗所说的 “小池塘”,因为人迹罕至,任其自然,所以称为“荒池”。秋天的塘水格外澄净,更加烘衬了宁静的氛围。

  “扫地开窗置书几,此生随处便为家。”诗人在驿舍闲住,忘却世事忧烦,以此为家。这里表现出禅的思想方法对诗人人生态度的深刻影响。禅宗破除拘执束缚,随遇而安,心中不耿耿于忧患得失。其思想基础,在于 “佛性遍于一切有情”甚至 “遍于一切无情”。所谓“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只要自身佛性开解,那便无往而非佛了。因此,禅给人的影响是洒脱不羁的人生态度,放达自适,随遇而安,是悟禅之人的生活样态。唐代大诗人王维深契禅之 “三昧”,他的两句名诗: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便是这种态度的诗意表现。苏轼的 《定风波》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未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在精神内涵上与这首诗一致。“此生随处便为家”,是映现着禅的印痕的。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