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时事 关天茶舍 什么是好文章
查看: 1558|回复: 3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什么是好文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4-2-4 10:2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徐公孰 于 2024-2-4 10:26 编辑






将将看到隔壁有人教无蕊辨识什么是好文章,即跟过去旁听。

将近看到篇终,见“是一个在基层工作、和在六杂被禁言的老鹰一样没有多少文化水平的人所写的文章”,忽然不知这是什么意思啊?是说这篇文章写的好呢,还是认定写的没有什么文化啊,抑或在没有文化的层次中属于有文化吧。

正疑惑间,接下来读到“文字上没有任何你所说的人工打磨的痕迹”,便戛然而止。这篇文章里屡见“人工打磨的痕迹”,如这一段话里:

“大姑回娘家时总喜欢挎个竹篮子,里面盖 个毛巾,毛巾下放着四五个梨子或甜瓜啥 的,不多却也诱人,对于贫穷岁月,这些都是谗人的东西。大姑家门前原有一棵枝 繁叶茂的核桃树,结的核桃倒不是很多, 每年不到采摘的时候,地上就落了不少, 虫咬的,烂了的,好的倒剩的不多。”


“不多却也诱人”
“结的核桃倒不是很多”
“好的倒剩的不多”


短短一段文字,三处重复使用“倒”和“却”,这意思便是明显的“人工打磨的痕迹”,颇冲淡对大姑的感情。

感情深时,情感纯真时,只会见瓜梨之诱,不会丝毫考虑多与少。“不多却也诱人”,几个字里充满几多计较与功利。孔乙己也说“多乎哉不多也”,说时顿见窘与憨,一片天真。“结的核桃倒不是很多”,“好的倒剩的不多”,句句坐实作者的攀比心。

三个字里透出作者的攀比与市侩,或许会有誰以为是诛心之论。那么,引用作者的白纸黑字:

“她之所以跟我说,也许因为我是她的长侄,又在地方工作,以为我有办法吧。我之所以不敢应承大姑。是因为我做不到,我们这里要求太严了,如果花钱可以摆平那就不算事。”

这几句话,作者不但抖擞自己的市侩,还抖落大姑的功利,更写尽作者的乡俗落在钱眼里。如此之文,可谓情乎哉。

推荐此文者,以情为何事也?听其言而观其行。我既以推荐此文者的言论里完全看不出解“情”,那就再看看跟帖现行吧:

❶作者写到:“中午在办公室沙发上睡觉,看到抖音上这个配乐的短文,眼泪止不住流了下来。”

看到“办公室沙发上”,不禁哑然失笑。想起闲闲书话时期,绝对不主流吹牛说,自己坐在办公室的大沙发上,喝着咖啡,看一干人的笑话云云。。。。当时见绝对不主流这么拉风,我很是不解,于是问道:“什么人会在办公室里用uc浏览器?uc浏览器是不是老板专用啊?”有懂电脑知识的人说,uc浏览器用在手机上,电脑空间充足,没有誰的电脑用uc界面。于是,从此以后绝对不主流再也不提大办公室,也不提大沙发。

直到今天,又见大办公室,又见大沙发。我的天呀。能不能拍个照片,炫炫在大沙发上看抖音是何等拉风。


❷“归有光的名篇,几乎全篇都是名句。文以情胜,至情至性的好文章,甚至看不到布局谋篇的痕迹,遑论字斟句酌,拿腔捏调。一定要多看好文章。”

这是推荐文里的作者跟帖。说得好像归有光也像“是一个在基层工作、和在六杂被禁言的老鹰一样没有多少文化水平的人”似的。

实际情况是归有光饱读诗书。归有光圈点《史记》,字字句句精读,于子长文章的句法义法气脉,震川先生无不悉心体会,而且他光圈点的《史记》版本流行于世,成为文人的教科书。

或许会辩解归有光文章“看不到布局谋篇的痕迹”,你看不到,那是你自己功夫不到家。而你看到的,如上所述,也不过自以为是。


……推荐者以市侩之心,无见识之眼,推荐一篇不解情为何物的文章。

话就撂这儿。

正立春,一切尽在春风里。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24-2-4 10:40 |只看该作者
文学作品是各花入各眼。
不同层次的人欣赏不同层次的作品。
说到不同层次,有人就不舒服了。因为这是把人做了高低的区别,看不起谁呢的意思。不是歧视吗?
这个东西和业力一样,说不清楚,也不服人。

维特根斯坦说:我语言上的极限,就是我的极限。
这句话被一些人当作是一种分析哲学的一种深刻的表达。但是学习佛法的人,就知道,这句话是不对的。语言肯定不是个人的极限。简单的例子:你感觉到甜味,不需要语言。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4-2-4 10:42 |只看该作者




一个妄庸之徒
口口声声援薄有虚名之人自壮阔脸
市侩之气逆风十八里犹掩鼻不及
竟好意思谈文章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4-2-4 10:43 |只看该作者
徐公孰 发表于 2024-2-4 10:42
一个妄庸之徒
口口声声援薄有虚名之人自壮阔脸
市侩之气逆风十八里犹掩鼻不及

他好像是闲闲书话过来的。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4-2-4 10:45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分析的很透彻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4-2-4 10:46 |只看该作者
论金 发表于 2024-2-4 10:43
他好像是闲闲书话过来的。




不管来自哪里,自身难掩市侩。

来红袖,来六星,谁都不认识那是誰

看看忙乎的吧

跟谁都自来熟

跟谁都拉一帮打压一帮

何至于此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4-2-4 11:17 |只看该作者
“将将看到……”
------
江浙一带俗语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4-2-4 15:07 |只看该作者
有点刻薄了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4-2-4 16:45 |只看该作者
将近看到篇终,见“是一个在基层工作、和在六杂被禁言的老鹰一样没有多少文化水平的人所写的文章”,忽然不知这是什么意思啊?是说这篇文章写的好呢,还是认定写的没有什么文化啊,抑或在没有文化的层次中属于有文化吧。
--------------------------------
这明显是说,文学的功夫在文学之外的社会生活。好的文章不一定非得文化水平高的人才能写出来。所以你这个不要说打人家七寸了,就是一寸都没打着。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4-2-4 16:50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指尖弹出盛夏 发表于 2024-2-4 11:17
“将将看到……”
------
江浙一带俗语

你竟知道。将将才走,将将才来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4-2-4 16:50 |只看该作者
正疑惑间,接下来读到“文字上没有任何你所说的人工打磨的痕迹”,便戛然而止。这篇文章里屡见“人工打磨的痕迹”,如这一段话里:

“大姑回娘家时总喜欢挎个竹篮子,里面盖 个毛巾,毛巾下放着四五个梨子或甜瓜啥 的,不多却也诱人,对于贫穷岁月,这些都是谗人的东西。大姑家门前原有一棵枝 繁叶茂的核桃树,结的核桃倒不是很多, 每年不到采摘的时候,地上就落了不少, 虫咬的,烂了的,好的倒剩的不多。”

“不多却也诱人”
“结的核桃倒不是很多”
“好的倒剩的不多”

短短一段文字,三处重复使用“倒”和“却”,这意思便是明显的“人工打磨的痕迹”,颇冲淡对大姑的感情。

---------------------------------
你这一大段,且不说有时候语词句子的重复是有意为了突出、渲染思想感情所需,就像鲁迅“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就算你说得对,那也不过是吹毛求疵。这种小节对全文根本无足轻重。抓住不放,反而给人感觉小鸡肚肠,跟杠精似的为反对而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4-2-4 16:50 |只看该作者
如此格局,后面真不必再看下去了。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4-2-4 16:51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徐公孰 发表于 2024-2-4 10:42
一个妄庸之徒
口口声声援薄有虚名之人自壮阔脸
市侩之气逆风十八里犹掩鼻不及

思虑邪恶。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24-2-4 16:52 |只看该作者
就是要批,也该批在点子上。你看你这都说点什么无足轻重的啊?一点判断力都没有,还打这么多字,累得真有点冤枉。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24-2-4 17:11 |只看该作者
你以后要批谁,批什么文章,又批不动的话,只要给钱(反正你有的是钱),我帮你批。文章写完,署上你自己名字就是了。哈哈哈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24-2-4 17:38 |只看该作者
战斗鸡 发表于 2024-2-4 16:45
将近看到篇终,见“是一个在基层工作、和在六杂被禁言的老鹰一样没有多少文化水平的人所写的文章”,忽然不 ...




哦哦,高隐逻辑功夫高深竟至于如斯境界。赞叹。

亚里士多德三段论:大前提—>小前提—>结论
高隐创新的逻辑:结论—>小前提—>大前提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24-2-4 23:19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战斗鸡 于 2024-2-4 23:20 编辑
徐公孰 发表于 2024-2-4 17:38
哦哦,高隐逻辑功夫高深竟至于如斯境界。赞叹。

亚里士多德三段论:大前提—>小前提—>结论


为什么很简单的一个道理,到了你这里总要纠缠不清给复杂化?
这是你的智力问题吗?似乎也不像。毕竟你能反推出上面这个逻辑程序来,也有点智慧。
要知道大前提本身也是一种结论。
所以你这个问题,还真能倒过来三段论推理:
大前提:这是部好作品(没这个首要的大前提,一切就不必谈下去了),
小前提:这部作品的作者没多少文化,
结论:不是所有的好作品,都只有高文化水平的人才写得出来。
而照你的三段论正推,正好是这样的:
大前提:所有好作品都只有高文化水平的人才写得出,
小前提:这部作品的作者没什么文化,
结论:  这不是部好作品。

以上可见,你三段论推理的结论,正好是我推论的大前提,虽然观点相反。而我的大前提,正好是你的相反观点。
那么争议就在这是不是一部好作品身上。而一部作品的好坏,直接跟作品表达的语言形式和内容相关,而跟作者的文化修养、地位身份无关。
例子1、世纪初评论家李坨曾推荐过一个底层普通打工族写的打工生涯的诗,朴世而真切地表达了打工族的生活和思想感情,传诵一时。
例子2、奥斯维辛集中营一位13岁的小女孩写的一首诗,感动了千千万万人。13岁的小女孩能有多少文化水平?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24-2-5 07:32 |只看该作者
战斗鸡 发表于 2024-2-4 23:19
为什么很简单的一个道理,到了你这里总要纠缠不清给复杂化?
这是你的智力问题吗?似乎也不像。毕竟你 ...









这逻辑境界,扶摇直上九万里。肯定是与酒神一起跳大神的吧。

在你构造的两个三段论中,你大错特错:

第一个例子 是归纳逻辑,而你错以为 演绎逻辑=归纳逻辑。

第二个例子的大前提  “所有好作品都只有高文化水平的人才写得出”,你强加在我头上,请问你从哪里得出这么一个印象的呢?我的主帖跟帖都摆在那里,请详细指出来啊。





……


鉴于此,六星好像有不少人喜欢跟你谈逻辑,你逻辑这么厉害,还是回你的朋友圈讨论逻辑吧。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24-2-5 07:39 |只看该作者




“一部作品的好坏,直接跟作品表达的语言形式和内容相关,而跟作者的文化修养、地位身份无关。”


誰借谈文章的名义而特别突出作者身份的呢?你这么能,直接当面去讲道理啊。


昨天我进那个市侩气十足的帖子,见你们还惺惺相惜呢。何必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啊。


高隐难道也如此市侩么,当面互相粉,背后翻脸互相黑?


你有本事你就跟谈逻辑一样,当面颠倒黑白,背后继续颠倒黑白。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24-2-5 07:4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徐公孰 于 2024-2-5 08:05 编辑


一个人躺在大办公室的大沙发上,刷着抖音,为一名没有文化的基层工作者的作品留下热泪,然后来到论坛,喊:呔,都来看看什么动情的好文章,看看什么是动情的泪。远远看去,点点滴滴,都是市侩。
妄庸之徒
何敢乃尔

高隐与之惺惺相惜,謹颠倒逻辑以献殷勤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24-2-5 08:07 |只看该作者



高隐的逻辑
花大妈的腰
关天泥神的嘴

都充满弹性
堪称妖娆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24-2-5 09:10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战斗鸡 于 2024-2-5 09:14 编辑
徐公孰 发表于 2024-2-5 07:32
这逻辑境界,扶摇直上九万里。肯定是与酒神一起跳大神的吧。

在你构造的两个三段论中 ...


你啊,水平不够还总是一副傲慢得不要不要的派头。请仔细地、耐心地读完下面几点:
第一,你能否定我推理的结论吗?
第二,我上面仅仅是在运用归纳法推理,但我什么时候把演绎逻辑=归纳逻辑了?
第三,你是不是看到我用三段论来进行归纳推理,而三段论在你脑子里只是演绎推理的专利,所以你才误以为我把演绎逻辑=归纳逻辑?
第四,如果我这个猜测没错,那么我告诉你,还真有一种归纳法推理的三段论,也是亚里斯多德论述过的,从个别到一般的推理。
第五,你所质疑的不忍那帖子中的一段,人家明明白白告诉大家的,就是好作品不一定文化水平高的人才写得出这个意思。你要质疑什么?如果你要反对这个观点,那么根据你自己率先提出三段论证明模式,”所有好作品都只有高文化水平的人才写得出”这个对不忍构成反对的条件,还真的必须是你演绎推论的一个前提,要不然你就无法推理证明不忍观点是错误的。所以,与其说这个条件是我给你强加的,还不如说是你自己逻辑混乱,前后矛盾中自己给自己找来的。
第六,关天泥神个个水平高出你很多。你也不要颓丧。男女智力有别,从古至今,历来如此。生理性差别,这不丢人。
第七,最后,不要发脾气,冷静冷静。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24-2-5 09:22 |只看该作者
战斗鸡 发表于 2024-2-5 09:10
你啊,水平不够还总是一副傲慢得不要不要的派头。请仔细地、耐心地读完下面几点:
第一,你能否定我推 ...





“第一,你能否定我推理的结论吗?”


你用归纳法得出来的结论,不具有必然性。何必推翻呢?本来就是存在多种可能性的啊。


一篇好文章,可能出自无文化之手,可能出自有文化之手,可能出自一只因为大风不停敲打的竹枝随机拂动窗口的电脑键盘……


各种各样的可能性都存在,你的结论还需要推翻么?你突出一篇好文章的作者是基层的,文化不高的人,有什么特别的含义么?本来无需特别强调的事情给予特别突出的强调,于意何在?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24-2-5 09:25 |只看该作者
徐公孰 发表于 2024-2-5 09:22
“第一,你能否定我推理的结论吗?”






“第二,我上面仅仅是在运用归纳法推理,但我什么时候把演绎逻辑=归纳逻辑了?”


“还真能倒过来三段论推理”,这是你的白纸黑字,是你亲自把一个归纳法当成“三段论推理”的。


……我猜,你肯定有办法依靠你强大的逻辑抹去这一句白纸黑字的。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24-2-5 09:26 |只看该作者



考虑到高隐宿酒未醒,仍与酒神跳大神,注意力不集中,就先写这两条吧。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24-2-5 09:30 |只看该作者
徐公孰 发表于 2024-2-5 09:22
“第一,你能否定我推理的结论吗?”


1、在有限全称判断条件下,归纳推理是存在必然性的。
2、现在你又说不忍讲的不过是常识。既然是常识,那你再去追究他讲这话针对什么什么,就缺乏思想意义。而且,我断断续续看了他们争论过程,不忍举这个例子来说明好作品跟文化程度不必然相关,是针对浅蓝和无蕊观点的好像。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24-2-5 09:36 |只看该作者
战斗鸡 发表于 2024-2-5 09:30
1、在有限全称判断条件下,归纳推理是存在必然性的。
2、现在你又说不忍讲的不过是常识。既然是常识,那 ...




既然已经是“全称判断”了,那还归纳什么呢?归纳,从一个一个的事实,归纳出全称判断。

你那个例子里,“这是一部好作品”,说的是 一篇文章。“这个作者没文化”,说的是一个作者。请问,全称判断在哪里呢?

不跟你零碎掰扯,就等你給出完整的证明吧,看看你如何证明 演绎逻辑=归纳逻辑

若证明不了
趁早回你的朋友圈谈逻辑去吧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24-2-5 09:39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徐公孰 于 2024-2-5 09:44 编辑




高隐回到朋友圈,坐在大沙发上,喝着咖啡,看着UC浏览器的笔记本电脑,欣赏着满心算计仨瓜俩枣的深情奇文,优越地同情那位基层的没有文化的人……

啧啧

这真是人生的巅峰啊
快看快看快来看,有人激动到流下热泪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24-2-5 09:40 |只看该作者
徐公孰 发表于 2024-2-5 09:36
既然已经是“全称判断”了,那还归纳什么呢?归纳,从一个一个的事实,归纳出全称判断。

你那个 ...

我没表达清楚,意思就是有限集合内的全部,比如像五年级三班全体同学这种,能做到个体到一般的完全归纳,也即由特称到全称的归纳推理判断。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24-2-5 09:41 |只看该作者
徐公孰 发表于 2024-2-5 09:25
“第二,我上面仅仅是在运用归纳法推理,但我什么时候把演绎逻辑=归纳逻辑了?”

...


“第二,我上面仅仅是在运用归纳法推理,但我什么时候把演绎逻辑=归纳逻辑了?”


“还真能倒过来三段论推理”,这是你的白纸黑字,是你亲自把一个归纳法当成“三段论推理”的。


……我猜,你肯定有办法依靠你强大的逻辑抹去这一句白纸黑字的。
-------------------------------------------------------
我不是给你说了嘛,归纳法也可以用三段论模式来推理的的。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