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文学 三味书屋 【大家谈】第二期之走近蔷薇盛开《别样人生别样人》研讨 ...
楼主: 大脸猫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家谈】第二期之走近蔷薇盛开《别样人生别样人》研讨会   [复制链接]

121
发表于 2014-5-8 20:21 |只看该作者
新石头上的叶子 发表于 2014-5-8 20:18
照你说,小蔷薇是跟外人合伙着来欺负亲生父亲了?据你看,小蔷薇像个白痴吗?

别动不动该哥的话,哥是说,梅家不是什么善类,小蔷薇也没你们马屁中的那么睿智。

使用道具 举报

122
发表于 2014-5-8 20:22 |只看该作者
远去的烟云 发表于 2014-5-8 19:38
感谢卧龙先生的认真读文,虽然我不是全部同意其观点,但我认为这是一种讨论问题的态度,很认真的态度。

作为视点的活动,理应关注和支持。求同存异吧!{:soso_e160:}

使用道具 举报

123
发表于 2014-5-8 20:23 |只看该作者
在文化大革命的底层,蔷薇父亲那样的人,其实也是是受害者。他们都被洗脑了,从而他是更可怜的。去看横断面的时候,我们或略了纵向。
父亲老了,父亲的过失我们还是忘却吧,或者去寻找那时社会的根源。

贬低父亲,抬高自己,无奈。。

使用道具 举报

124
发表于 2014-5-8 20:24 |只看该作者
牛芒 发表于 2014-5-8 20:20
子为父隐,是中国人自己骗自己的;
吴三桂"孝闻九边",成汉奸了.
也没见郑成功"子为父隐",可那是英雄.

社会学的问题不是拿出一个个例就说明问题,要用51%以上来说明,不然就会陷入诡辩论中了。

使用道具 举报

125
发表于 2014-5-8 20:2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书生意气 于 2014-5-8 20:34 编辑

                                            与社会主流思想意识完全对立的一种伦理道德观
                                                            —《别样人生别样人——记我的父亲》读后感
                                                                                文/书生意气

       朋友前几天推荐我读一读蔷薇盛开的文章《别样人生别样人——记我的父亲》,说已经在六星火的不得了。立即过去拜读,对文章谋篇布局以及文字运用方面佩服得不得了,但总感觉味道有点不对。6日那天又接到猫版主邀请,让我参加这篇文章的讨论,还给了个特约评论员的职称,不说点啥有点过不去。就说说我对这篇文章的伦理道德观及其社会意义方面的一点认识吧。
      
       但凡写文章,就不可能仅仅是事实的简单白描,即使写出的是事实,也一定是在一定目的下抽取的作者想要表达的事实。蔷薇后来的一些跟帖说明自己及弟弟等人对父亲如何尽孝(这些在正文中没有体现,我当然以为这也是事实),可能也就是作者当时不想表达的事实的一种吧。
      也就是说,蔷薇文章立意就是要写出一个“恶毒的”、“变态的”、缺失爱不会爱的父亲。这一点,恐怕蔷薇也不会否认吧。      这一点,是书生感觉到的第一个不对味。   
                一般来说,文章叙事过程中体现客观真实性大多选取与主人公无关的人的角度去写,本文除“我”、“父亲”以及“我”观察下的“母亲”、“爷爷”、“继母”之外只有一个与“父亲”有过节的“面容慈祥的梅家奶奶”,这一点使文章客观真实性表达存在一定的瑕疵,建议作者予以注意。
       文章写作无非是为了抒发情怀、引人思考、催人奋进,作者除了抒发“父亲”之恶毒、变态、无爱以外,还解决什么了呢?让大家看到的是:“我”造的句子,“我”对“大伯”拳头的希望,以及“弟弟”拎小鸡一样的动作。父不慈子不孝于此非常清晰,与蔷薇后来跟帖表达的极不一致,这里再次建议作者予以注意。我们在文章中倒是清晰的看到了夫妻之爱,无论是把大米和瘦肉留给“父亲”、为了家计与梅家大老爷们打架的“母亲”,还是轻推“父亲”还怕其摔倒的“继母”,都是真实的爱着“父亲”,但在作者的观察下,她们却只有流泪、挨骂、挨打。无论怎么看,文章的道德伦理观都是明显出现了问题。
       这一点,是书生感觉到的第二个不对味。
        
       文章能够引起人们阅读的愿望、思考的冲动,不失为一篇美文。前几天看到这篇文章发表后,出现了相当一批对文章全面赞同的声音,仿佛“此文只应天上有,有幸今日落六星”,让我大吃一惊。故此跟帖:“更可怕大多数网友只就文论文,不讲其文章伦理缺陷,不知其文愈美,其害愈甚之理吗?”
       这一点,是书生感觉到的第三个不对味。
      
       有三点建议,仅供作者和网友参考。
        第一,文章在写出“父亲”坏的一面的同时,还应该要写出“父亲”爱家、爱人的一面。
       从本文写作角度看,文章没有从父亲对“母亲”、“继母”以及“我”和“弟弟”的爱上着墨,恐怕不能说是没有爱,只能说是不想写爱。因为没有“父亲”的工作,或者是“父亲”拿钱去养别的女人和孩子,恐怕这个家早就不成其为家了。其他方面比如能够奉养岳父也就是“我的爷爷”也是“父亲”爱人的一个体现。至于如何对“我”和“弟弟”,恐怕也不可能只有那一推吧。当然,能够把“我”和“弟弟”对“父亲”的爱像写“母亲”、“继母”对“父亲”的爱那样写一下就更好了。

       第二,文章的道德伦理观应该站在中国传统道德伦理之内,而不能游离于其外。
       文章追求出奇出新,这一点大家都理解。但在一篇文章中不停地重复“父亲”的“恶毒”、“变态”、无爱,把“父亲”的恶行、恶言暴露于大众眼中,把“父亲”之恶用文字钉在六星论坛里,也进一步深深地钉在“我”的心里,恐怕也有失为人子女应有之孝心、孝道。尤其是当有人对此文提出质疑之时还讲“只是还原生活事实的真相”,明显有些过了,希望作者注意,也希望跟帖的网友注意。对上一辈的生活和思想,我们应该反思,应该扬弃,但无论如何我们也不能提倡批斗反父母的思想和情绪。“忠孝”、“仁义”以及“子为父隐”这类话,至少已经存世两千多年了,如果反其道而行之反倒令人难以理解了。

        中国是个礼仪之邦,中国人是讲“礼义廉耻”,是讲“尊老爱幼”,是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不仅仅是生活中讲,在文化艺术上也必须讲。这一点,不会动摇,也不能动摇。

       第三,网友的讨论不能仅仅就文论文,还应该对文章的社会意义予以讨论。
一篇文章无论其思想意义好坏,总会影响一些人的。因此我们把那些思想性和文学性好的,并且能完美表达的文章叫做好文章,而把思想性差的文章叫做坏文章,如果是思想性差文学性好的文章,我们一般称其为最坏的文章。比如《聊斋》那样,虽然说鬼话,但却引导人们办人事,这样的文章就是好文章。再如希特勒的《我的奋斗》引导德国人民搞种族分裂并推销战争,这样的文章就是坏文章。我们正在讨论的这篇文章无论从哪个角度都达不到《聊斋志异》和《我的奋斗》的高度,这一点,蔷薇不要紧张,也不要得意。但各位网友在讨论时却要分清这一点。

        我们不提倡思想禁锢,但也不能因此就在文章中随意批斗父母,这样的导向是错误的。对这类文章的任何讨论如果不考虑其可能指向的对父辈的背叛也是不可取的。只有在批判中继承才是我们对待父辈应有的态度。这一点,是蔷薇文章的欠缺,有的网友离开这一点讲文章之美、构思之妙、引人深思之类评语,建议进一步思考此文的社会意义为好。
        以上是书生一孔之见,欢迎各位斧正。



13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126
发表于 2014-5-8 20:25 |只看该作者
再折长亭柳 发表于 2014-5-8 20:12
有趣的是,过去在提倡“子为父隐”的同时,也提倡“大义灭亲”。不过,最近修改刑事诉讼 ...


大义灭亲确实有悖于人性(某种程度上),太残酷,我觉得甚至可以允许当事者的亲人保持某种沉默。

问题是,对亲人的恶举应有的愧疚之心不能泯灭,沉默权不是良知上的理所当然、无动于衷。
蔷薇说出了父辈的不堪,这是这种悲悯之心与血缘亲情的纠结。
但被某些别有用心的人说成“出卖父亲、没良心”,我就想问问他们,为什么这么说?

使用道具 举报

127
发表于 2014-5-8 20:25 |只看该作者
大脸猫 发表于 2014-5-8 19:42
感动于卧龙的用心。
如果不认真阅读此文,不会写出如此情深意切的评论。
感谢卧龙带来的一份精彩。{:so ...

你太客套了吧{:soso_e113:}

使用道具 举报

128
发表于 2014-5-8 20:26 |只看该作者
散版令箭解读的那篇就非常好。纵然,我和令箭常骂架。

使用道具 举报

129
发表于 2014-5-8 20:28 |只看该作者
大脸猫 发表于 2014-5-8 20:13
必须要面对的事实,需要勇气。
勇气是一点一点磨练出来的。

所以我说蔷薇是难得的。她的亲情系列散文在全国来说,能有这样灾难性的经历、却有这样感恩式的写作,都是很少见的。虽然现在这一篇她写得比较冷静,但她的情感依然是藏不住的,很多评论不针对文字而去指责她无良心,真是不应该!

使用道具 举报

130
发表于 2014-5-8 20:29 |只看该作者
书生意气 发表于 2014-5-8 20:24
社会学的问题不是拿出一个个例就说明问题,要用51%以上来说明,不然就会陷入诡辩论中了。

历史上英雄弄潮儿亦如此,我等草民亦何如?

使用道具 举报

131
发表于 2014-5-8 20:30 |只看该作者
暮雪 发表于 2014-5-8 19:08
蔷薇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这篇字,也是她初到六星发在散版的帖子
嫁给彝族,十年媳妇熬成婆 http://www.bdlxwx ...

这篇刚刚被我特地顶上来了O(∩_∩)O~

使用道具 举报

132
发表于 2014-5-8 20:31 |只看该作者
阿牧 发表于 2014-5-8 19:18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很有坛母风范

必须的~

使用道具 举报

133
发表于 2014-5-8 20:33 |只看该作者
陌上有灵 发表于 2014-5-8 20:21
别动不动该哥的话,哥是说,梅家不是什么善类,小蔷薇也没你们马屁中的那么睿智。

我从来不会马屁

使用道具 举报

134
发表于 2014-5-8 20:33 |只看该作者
那篇文章,通篇都是作者对父亲的恨。
比如生活取决于儿女的态度(言外之意,就是儿女喜欢叫他活着,就活着)
再比如,慈祥的梅家奶奶(外人说自己的父亲,还慈祥了?她给你几口吃的?拔了水管子还慈祥了?)
还有,像拎小鸡一样拎起父亲(注意了,父亲不是小鸡,那是你父亲)
......

就是这样一篇有悖人伦的文章,还成了作者出名的契机了。
拿出那些文章,有联系吗?
2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135
发表于 2014-5-8 20:33 |只看该作者
我一直在想,蔷薇写这文文的目的?是警世?是让别人感动?
只是,我没有感动。添堵。。
我认真的看了一遍文章。笔法很细腻,叶子说没有技巧,我不赞同。
而这种细腻的笔法充满着对父亲的怨恨,字里行间丝毫没有释怀的影子。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发表于 2014-5-8 20:35 |只看该作者
油纸伞 发表于 2014-5-8 20:26
散版令箭解读的那篇就非常好。纵然,我和令箭常骂架。

说点实际的,能让我吃止痛片的

使用道具 举报

137
发表于 2014-5-8 20:37 |只看该作者
孤鸿野鹤 发表于 2014-5-8 20:25
大义灭亲确实有悖于人性(某种程度上),太残酷,我觉得甚至可以允许当事者的亲人保持某种沉默。

问 ...

{:soso_e122:}其实,蔷薇只是在倾诉,在诉说着内心的纠结和不解,何来出卖?
3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138
发表于 2014-5-8 20:38 |只看该作者
大脸猫 发表于 2014-5-8 20:19
深以为然。
单看一个文本,有些单薄。

桃花的作品引起争议,于桃花于六星及广大网友来讲不是什么坏事,有歧义是正常的.
但是个别人,因文贬人,就太令人不齿了.

使用道具 举报

139
发表于 2014-5-8 20:40 |只看该作者
阿牧 发表于 2014-5-8 20:31
自顾自的主持会议来了。
阁下怕是经常吃不惯腌菜拌大米
人前仪表端起,外面西装革履

{:soso_e123:}三鸭子,拍女人马屁去,别老缠着你二爷!

使用道具 举报

140
发表于 2014-5-8 20:40 |只看该作者
书生意气 发表于 2014-5-8 20:24
与社会主流思想意识完全对立的一种伦理道德观
             ...

书生意气的解读非常详尽,也给作者提出了改进的方向。
谢谢书生带来的一份精彩。{:soso_e160:}

使用道具 举报

141
发表于 2014-5-8 20:42 |只看该作者
牛芒 发表于 2014-5-8 20:38
桃花的作品引起争议,于桃花于六星及广大网友来讲不是什么坏事,有歧义是正常的.
但是个别人,因文贬人,就 ...

{:soso_e123:}嗯,例如武宫等。

使用道具 举报

142
发表于 2014-5-8 20:42 |只看该作者
犀子 发表于 2014-5-8 20:33
那篇文章,通篇都是作者对父亲的恨。
比如生活取决于儿女的态度(言外之意,就是儿女喜欢叫他活着,就活着 ...

这是研讨会。严格来说,这次的通告应该在五天前发出,发的时候就应该把作者的相关作品链接给出,以便讨论者全局参考、谨慎发言。但因时间伧促,这些工作都没有做。所以说帖那些链接不是无关,而是非常有关。

使用道具 举报

143
发表于 2014-5-8 20:42 |只看该作者
大脸猫 发表于 2014-5-8 20:40
书生意气的解读非常详尽,也给作者提出了改进的方向。
谢谢书生带来的一份精彩。

只是个人的一点看法,精彩之说愧不敢当

使用道具 举报

144
发表于 2014-5-8 20:43 |只看该作者
书生意气 发表于 2014-5-8 20:24
与社会主流思想意识完全对立的一种伦理道德观
             ...

这个评论,比较中肯,赞一个。
本打算写个评论的,看了你这个,不写了。
补充两点:
1、普世的善恶,不是绝对真理性的命题,立场决定。
2、任何写作,都存在立场。立场和思想的统一,此为写作第一要诀。
4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145
发表于 2014-5-8 20:44 |只看该作者
犀子 发表于 2014-5-8 20:33
那篇文章,通篇都是作者对父亲的恨。
比如生活取决于儿女的态度(言外之意,就是儿女喜欢叫他活着,就活着 ...

能说说;如面对这样的父亲,这样的家庭及社会环境,你会怎样?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146
发表于 2014-5-8 20:44 |只看该作者
在文化大革命的底层,蔷薇父亲那样的人,其实也是是受害者。他们都被洗脑了,从而他是更可怜的。去看横断面的时候,我们或略了纵向。
父亲老了,父亲的过失我们还是忘却吧,或者去寻找那时社会的根源。

贬低父亲,抬高自己,无奈。。

10年文革给中国人带来的精神创伤不是能够轻易愈合的。这种愈合,需要的正是直视心灵的反思,而不是捂着盖着。
有人说过,忘记意味着背叛。有些人、有些事,当时过境迁,我们只能原谅,但不能遗忘。

蔷薇如实的讲述了父亲曾经的恶行,是因为她无法面对被父亲伤害过的“梅家”一家人。尽管她无需负责,但她写出了自己的愧疚,写出了对父亲的谴责。
但她依然在善待着垂暮之年的父亲。她写的是自己内心的不安和纠结。

这是贬低父亲,抬高自己吗?

能这样反省是可贵的,很多人是做不到的,对这样的反省不应该尊重吗?
6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147
发表于 2014-5-8 20:46 |只看该作者
  略说几句吧。不管怎么说都是我个人的一点看法。并非针对某个人的观点。

使用道具 举报

148
发表于 2014-5-8 20:46 |只看该作者
陌上有灵 发表于 2014-5-8 20:43
这个评论,比较中肯,赞一个。
本打算写个评论的,看了你这个,不写了。
补充两点:

两点补充全盘照收,多谢{:soso_e183:}

使用道具 举报

149
发表于 2014-5-8 20:47 |只看该作者
色妞妞 发表于 2014-5-8 20:39
一个自私冷漠的老人,如果家人也如此的话,他——72岁高龄的老小孩,断然不可能那么中气十足地还要回去找 ...

散文写作,不在于写了什么,骨子里的情绪才是最重要的。

使用道具 举报

150
发表于 2014-5-8 20:47 |只看该作者
  大体同意色妞145楼的观点。而关于所谓文章的社会意义,道德伦理,我也有自己的判断。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