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文学 燕集南亭 句容杂纪一组
查看: 2765|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句容杂纪一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14-3-21 14:1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句容杂纪一
句容·穿越梅岭
西接秦淮走大江,丹湖形胜镇名邦。(注)
行人欲问华阳洞,无数青山入雨窗。


(学渔洋诗其八)本法 为渔洋匠心所在,一二句就题直起,亦直赋眼前景、心中情,第三句以叙写人事转接,而结句则必由实返虚,所谓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读渔洋最须注意此等处,以其有神韵也。

(注) 一、二句分写句容河、赤山湖。因在南京上游,故有“镇名邦”之句。
(1)句容河,为秦淮河的源头之一。   
(2)丹湖即赤山湖,三国吴赤乌三年(公元240年)始创赤山湖,南北朝梁时通之,湖周长百二十里,灌民田万顷。赤山湖承受周围120里水源,向称水柜,悬于金陵之顶,柜溃则金陵必遭覆顶之灾。
(3)相传西汉时茅盈、茅固、茅衷兄弟三人与西晋时的汗浇及东晋时的许明,均曾于洞内隐居修炼过,人称“山中宰相”的齐梁时著名道教学者、医药学家、炼丹家陶弘景也曾隐于洞中,并借洞而设华阳上、中、下三论,著书立说,收徒传教;此洞与茅山齐名,历代均有许多文人雅士与达官贵人慕名先后人洞游览,观赏洞景,如韩愈·皮日休、李商隐、顾况。刘长卿、范仲淹、王安石、于谦、唐伯虎、在重光、康有为等等。

1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4-3-21 14:17 |只看该作者
句容杂纪二

春风吹上句容桥,岸柳毵毵草色遥。
不见闲人张邋遢,鲜鱼巷里雨连宵。
(学渔洋诗法其一)本法前二句或赋陈,或起兴,或议论,第三句以否定词转接。


相传张邋遢乃句容城里里人,日常喜欢摸鱼捞虾摆在所住巷口卖,因他的鱼虾总是新鲜,久而久之,人们便将那条巷叫鲜鱼巷了。 张邋遢背宝塔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相传张邋遢家临近句容大圣塔,他嫂子总是唠叨大圣塔挡了太阳晒不干衣服,张邋遢一气之下就把塔背到南门去了,从此大圣塔的影子只能在城外的句容河里才能看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4-3-21 14:18 |只看该作者
句容杂纪三

长江一望远天浮,殿上香烟晚未收。
寂寞玉兰空有恨,王孙不见使人愁。

(学渔洋诗法之八)此法以第四句为主,用否定词作结,然第三句亦不可轻忽,多用时间状语或转折连词、因果连词与之有一呼应。

宝华山原名花山,位于句容市北部,宝华山静卧于长江之滨,西与南京钟山、栖霞山绵延相连,是宁镇山脉的最高峰,“东临铁瓮,西控金陵,南负句曲,北俯大江”,气势雄伟,挺拔而壮丽。开山之祖南朝梁代高僧宝志登山结庵讲经传教,此山遂名声大震。宝志圆寂后,遂改花山为宝华山。
宝华山历史悠久。山脚下的“丁沙地遗址”距今近7000年,曾出土过大量的石器、骨器、陶器等。
宝华山计有36座峰峦,好似36片莲花瓣,寺庙则如莲房端坐其中。诚所谓“围著寺庙转,不见有山门;听得念经声,不见僧人影”,营造出了一种“深山藏古寺”的意境。每当宿鸟归巢,听轻风絮语,游人不由顿生隔世之感。
“水流石不动,山静云自飞”。以佛教传世的宝华山更有“二龙四池七台九洞十二泉”之胜景,集“林麓之美、峰峦之秀、洞壑之深、烟霞之胜”于一体。
宝华山隆昌寺是我国佛门“律宗第一名山”,始建于南北朝梁代天监元年(公元502年),原名千华寺、千华社。明万历33年(公元1605年),释妙峰奏请扩建获准,明神宗赐“让国圣化隆昌寺”额,遂改名为“隆昌寺”,是近代最大的传戒道场,盛名海内外。
乾隆皇帝曾六上宝华山,发出了由衷的慨叹:“宝华深处秀,问路语吾曾。”康熙也数度来游,赐银赐物、不吝墨宝。
“宝华玉兰”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本种产于江苏省句容县宝华山,产地仅存18株,濒危之急已达到绝种的边缘。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4-3-21 14:19 |只看该作者
句容杂纪四

前朝事业已成空,秋雨年年认旧丛。
河水几经湮故道,谁家狮子候沟东?


(学渔洋诗法之九)此法,第四句作诘问,第三句或呼应、或不呼应。   

句容石狮,南朝墓刻之最.萧绩墓石刻 位于江苏省句容市西9公里石狮乡石狮沟村东。 齐、梁帝制,皇帝陵前对称设置石兽,左为“天禄”(双角),右为“麒麟”(独角);诸王侯墓前设置雌雄“辟邪”石兽一对(无角)。萧绩是南朝梁武帝萧衍第四子,天监八年(509年)封为南康郡王,卒于大通元年(527年),谥号“简”,也称南康简王,按制墓前设置辟邪。 遗存的一对辟邪(当地人称石狮)十分完好,东西对称,各用一整块石灰石雕成。东为雌兽,身长3.85米,高3.4米;西为雄兽,身长3.75米,高3.33米,两兽各宽1.5米,所连基座高约1米,基座大部分埋在土下,每只石兽约重30吨。萧绩墓石刻线条流畅,刀法洗练,它代表了南朝石雕艺术坚实、浑厚、雄秀、优雅的风格。尤其是多取圆形、浅刻,力避棱角、细碎,最大限度地保留原材料完整坚固的特性,才使石刻更具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而长存下来,反映了古代工匠的聪明才智、远见卓识。 萧绩墓南面是低平开阔的万亩良田,远处是葱笼起伏的赤山和长流不息的秦淮河,北面二十里外是巍峨的胄山,山环水抱,景色宜人。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4-3-21 14:20 |只看该作者
句容杂纪五

不向茅山问旧游,更遗丹井在罗浮。
葛仙湖畔青青柳,抱朴峰旁寂寂秋。

(学渔洋诗法之十二)  此法诗中必要有对偶(但不一定对仗),或一二句对,或三四句对,或在句中对。既用对偶,复有领起或总结,诗中胎息则一气奔腾直下矣。

1)葛仙湖:在江苏省句容市华阳镇西,原名郭西塘后命名为葛仙湖公园,现名华阳公园。园中建有大圣塔、葛仙观、华阳书院、三台阁等仿古建筑景观,湖岸九曲长廊,湖心三潭映月,每逢休息日,园中游人如织,是市民休息、休闲的好去处。
2)位于大茅峰东北,海拔288米。葛洪曾在此修道炼丹。建有抱朴庵,葛洪丹井,明代仍在。诗人屠勋在《题月渊堂》中写道:"野人春暇说茅山,处处青林抱碧湾,城雉远分云缥缈,岩花不动鸟间关。五更风雨春将老,半日程途客未还,行爱葛洪丹井在,屐痕犹带鲜苔斑。"


葛洪284年生于句容县,字稚川,别号抱朴子,以示抱朴守质,不为物欲所诱惑之志。 家中原为吴国世族。其祖葛系曾经在三国孙吴担任大鸿胪,叔祖父是三国时方士葛玄(亦称葛仙翁),他曾跟随左慈学习练丹及长生之术,是南方的道教领袖。葛洪生性寡欲,不好荣利,穷览典籍,师从葛玄弟子郑隐学习炼丹术。晋惠帝光熙元年(306年),镇南将军刘弘任命嵇含为广州刺史,嵇含推荐葛洪当他的参军。葛洪先至广州,但嵇含遇害后,他遂至罗浮山隐居。在广州多年感到“荣位势利,譬如寄客既非常物,又去其不可留也。”(《抱朴子外篇·自叙》),于是隐居于广东省罗浮山中采药,炼丹,主要著作有《抱朴子》。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4-3-21 15:19 |只看该作者
学习梅老师的文字。{:soso_e160:}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4-3-21 15:20 |只看该作者
喜欢读这种有注解的,增加知识了。{:soso_e160:}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4-3-21 15:26 |只看该作者
愁啊愁 发表于 2014-3-21 15:19
学习梅老师的文字。


这一组都是写的我们句容的风光{:soso_e160:}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4-3-21 15:28 |只看该作者
兰舟远去 发表于 2014-3-21 15:20
喜欢读这种有注解的,增加知识了。

本地风光{:soso_e128:}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4-3-21 15:33 |只看该作者


我对那里特熟悉。以前,宝华山还有龙潭镇我常去那里玩。{:soso_e160:}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4-3-21 15:39 |只看该作者
美文顶帖。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4-3-21 16:02 |只看该作者
兰舟远去 发表于 2014-3-21 15:33
我对那里特熟悉。以前,宝华山还有龙潭镇我常去那里玩。

龙潭离宝华山不远了,去过隆昌寺没有,里面有口大锅,据说可以煮几百斤的米。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4-3-21 16:03 |只看该作者

谢谢先生,下午好。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