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红袖家园 黄金时代 逝去的武林——《一代宗师》
查看: 2371|回复: 3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逝去的武林——《一代宗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2-5-7 22:0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远烟空沫 于 2022-5-7 22:11 编辑

  看黄金几位版主一时寂寞如雪,充满过于喧嚣的孤独。很想像神医一样一砖拍四个,但小剑都不干这种糙活,老大岂能轻易下场。我觉得砖的范围其实蛮广,有些书评影评类都算是。今天神医说到《逝去的武林》一书,想起我有篇关于《一代宗师》影评的标题就是借用的这个,里面主角叶问的操守在我看来就是民国风。所谓“编新不如述旧”,就它了。

1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22-5-7 22:07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远烟空沫 于 2022-5-8 15:41 编辑

  《一代宗师》拍摄长达八年之久,几成一代失踪。墨镜王此次还真是做足了功夫,单凭这一点,还是很让人钦佩的。走访了那么多的武林人士或隐士以及拍摄的过程,也是他自己的一种悟道历程。过去的那些习武之人总是有一股传统的精气神在里面,这就和琴师画师一样,达到了某种境界,会有东方文化的那种传承道统蕴含在其中。王家卫是美学高手,用诗意的画面表达了很多哲思的东西。感觉片中有一种“儒为表,道为骨,佛为心。”的东方古老价值观渗透在里面。

  虽然后半部叙事终于风中凌乱,更似王以往手笔,但前半部难得的完整,全然不同于王以往一些作品的片段式破碎精致。主线或说面子是叶问和宫二,里子是一线天和宫羽田的大师兄。虽因剪辑缘故使得暗线过于晦涩,但仔细梳理还是能摸得清大致脉络。对于一个任剧本永远处在进行时状态的导演来说,你不能要求故事叙述得太完美。王家卫的电影模型也许难被定义,谁知道他真正在表达什么呢?不做过度解读,对我来说,感受到了一场逝去的武林往事,一种贯穿始终的东方神韵,一段民国岁月,一片老月光,一壶老茶汤,就够了。

  有人说王家卫没有把故事讲圆,叶问这个形象没有立起来,不够丰满,比不上宫二立体。王片中的叶问,不是一个粗暴的武师,有着中国传统文人的内蕴。他四十岁以前过得是优裕闲适的春天般人生,他的习武更类似琴棋书画般的修身养性。物质生活的丰裕也许更能成就精神贵族,故而梁朝伟的叶问沉稳淡然,眼界开阔,处变不惊。无论是和宫羽田比想法,“所谓大成若缺,有缺憾才能有进步。”还是和宫二的较量,“功夫纤毫之争,东西坏了算你赢。”都显出了底气丰足的大家风范。影片后半段的叶问更像是一个旁观的叙述者,他感受山河破碎,承受家业凋零,人生一下子转到了冬天。原来最艰难的永远是生活本身,但即使到了靠人施舍饭菜的地步,武德不失,道义仍存。后到了香港靠教授武功为生,依旧气度不凡。梁朝伟的叶问在此剧中似乎没有章子怡的宫二那样个性鲜明,淋漓尽致。但他只默默地坐着,一句话不说,那种顶级江湖段位的气流就无声发散,身边人无不为之吸附。

  宫二最后说只见了自己和天地,没有见众生,希望叶问走下去。“在你眼中,这块饼是个武林,对我来讲是一个世界。”叶问也许很早就见了天地,至少理念上是。至于见众生,叶问说宫二还差一个转身,转身其实蛮难的,那是突破自我的境界,人难以突破的恰恰是自我。见众生也许传达了人无论从事哪个行业,都要有包容天地悲悯万物的情怀。而片中最后佛像画面的反复出现所传递的也许恰是这样一种理念,佛家那种“心包太虚量周沙界”的广大心量。叶问虽然终生没有挂牌,但他把咏春的套路,中华武功的精神传递给了更多的普通人,可谓是见众生。众生何其难见,但见了的人何其有福。

        叶问是低调的,也是写意的,无论生活花繁似锦还是颠沛流离。最后竟有他穿西装抽烟的镜头,在大街的长椅上,不禁让人想起《阿飞正传》里最后梁朝伟令人惊艳的出场。王家卫的电影也许有他自己经营的一种内在关联,他说期待叶问和周慕云的擦身相遇。“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时间的灰烬里,终有痕迹留下,因果永远相续。

  王家卫最擅长描述男女间那种说不清道不明没有理由没有原因莫名我就喜欢你但是面对你我却无能为力若即若离朦胧暧昧的情愫。电影里叶问和宫二有一段情。片子里两人最后见面宫二说:叶先生,说句真心话,我心里有过你。这对骄傲的宫二来说实属不易,但对于人生已到回望阶段的她来说倒也水到渠成。断了发奉了道,她选择留在自己的岁月里,回头无岸。所以“我心里有过你”已然是过去式的口气。当然即使宫二说的是:叶先生,我心里有你。那“梦里踏雪几回,底藏宫花一度。”的叶先生貌似也只能报以深情凝视:其实人生如戏。不然还能怎样呢?虽然狭路相逢终不能幸免,但所谓风流本是一个梦。

  宫二打残了马三,奇迹般实现了父亲未竟之让马三悔悟的心愿。人选择了一种活法,也注定会有某种失去。她的抉择是酷烈的,代价之一是失去了女人们庸常的婚姻之途,和叶问的感情还在其次,因为叶问始终不是她的。虽然影片营造了二人的感情戏,散点叙事也好,精致破碎也罢,总之还是王氏一以贯之似有若无的花样年华式篇章。单论情,宫二要比叶问来得强烈一些,因叶问除了和宫二的相互映照,始终都有着妻子张永成的那条线,这也和片子所传达出的东方道统及意境相合。也许叶问对宫二除了男女间的暧昧情愫外,更多的是高手与高手之间发自内心的欣赏。宫二坚守了一种道,尽管有遗憾,但选择了就会走下去,无论前路怎样孤独无依。这就是宗师的气质。

  宗师里每个人说话都像是高深哲人,唯叶问妻子张永成不语。高于语言的总是沉默,不喜多言之人往往善于用眼神传递喜怒哀乐,此女(宋慧乔饰)却是淡淡的,周身散发着一种传统氛围里浸润出的细腻温暖。如果说叶问和宫二是能够双剑合璧并肩立于江湖殿堂的棋逢对手式的知己般相知相惜,和妻子张永成间的即是“夫妻之道,在于无声胜有声。”是生活中的点滴默契,是不言不语间的温馨优雅。只是“郎心自有一双脚,隔山隔水有来期。”的叶问最后也和妻子生离,大概惟其如此历经风雨的叶问才能最后把心力都放在“千拳归一路。到头来,就两个字:一横一竖”的功夫上,从而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张震那个一线天的角色最后有点大隐隐于市的感觉。看资料介绍从前是蓝衣社特务,暗杀日本人失败,在火车上为宫二所救。后来到香港开设白玫瑰理发厅,驯服并收混混三江水(小沈阳饰)为徒,默默守候宫二。他身上的是一种非关男女感情的知恩图报式的东西,反正和宫二一样,都有某种坚持。

  墨镜王的艺术品位是一流的,所以此片画面一如既往的唯美,既有油画的质感,又有水墨的意境。那场叶问和宫二金楼初见的桥段,真是“小阁藏春,闲窗锁昼,画堂无限深幽。”整个画面的背景像是陈逸飞的上海旧梦系列之玉堂春暖。不过这不是一场堂会,而是一场高手与高手间久别重逢式的切磋较量。金楼纸醉的阿姑们风情地旁观,流转着冷艳。彼时场面流金环翠,精致奢靡。耳畔回响着不知名的西洋歌剧,让人想起民国上海滩的十里洋场,百乐门舞厅的慵懒爵士。叶问和宫二玄色衣衫,气定神宁,惺惺相惜,却又风潮暗涌,蓄势待发,高手间相对时的摄人气场,仿佛空气都瞬间凝固,人更是神飘魂荡。

  王家卫的片子不能不提配乐,王于音乐是行家,高晓松曾说老王是中国导演里最懂音乐的。他最擅长拿来主义,这在以往的《花样年华》和《2046》里都有体现。宗师片中除了来自日本的亚洲影坛知名配乐师梅林茂的原创音乐相当不错外,墨镜王依然用了各种类型的音乐拼贴。粤曲:片子开始部分叶问夫妇在堂子里听的张智霖的地水南音,由名伶阮兆辉幕后演唱的《叹五更》,宫叶二人在大南的最后一面时听的是小明星的《风流梦》,叶问到香港50年代开始的背景歌曲是《天之骄女》;京剧:宫茂森在金楼一段,歌女唱的是《坐宫》里的“杨延辉坐宫院”,宫二拜祭亡父用的是《洪羊洞》里的“杨延昭叹杨家”;老歌:日军侵占叶家大宅时放了黎锦晖写的中国第一首流行歌曲,感叹世事无常的《何日君再来》,一线天到香港隐居开设白玫瑰理发厅,收三江水为徒时响起的背景乐是四十年代走红上海滩的由陈歌辛作曲姚莉演唱的《玫瑰玫瑰我爱你》;王引用的其他电影配乐:宫二在雪地中演练大八卦掌的那段音乐直接用了梅林茂为日本电影《其后》创作的主题乐,结尾处引了意大利配乐大师埃尼奥.莫里康内为电影《美国往事》所写的怀旧伤感的主题旋律,不仅是王家卫对其导演来昂的致敬,也很好地演绎了历经风云变幻的一代宗师的沧桑心路历程,自己初听时想起的是《天堂电影院》的主题曲,当然这两者都是莫里康内所作。而宫叶金楼初见时的歌剧更是让人惊艳。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2-5-7 22:09 |只看该作者
在一家唱片店拍的《一代宗师》黑胶照片。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2-5-7 22:19 |只看该作者
这个电影我应该在看一遍,之前没看仔细,只记得宫二了。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2-5-7 22:28 |只看该作者
《一代宗师》我也没看 ,拍摄八年之久啊,那找来看看,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2-5-7 22:28 |只看该作者
这个帖子是我看到对王家卫的一代宗师解说最好的文字。没有之一。王家卫的叙事舒缓,不是极宁静的人欣赏不了那些似无意而有意的细节。王家卫算装叉一号,对电影语言几近变态的追求完美。力有不逮时就显得杂乱,触到那个点时,就显出了意在言外的飘渺意境。这就是远烟描绘的道。

远烟算是王家卫的知音了。

牛啊。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2-5-7 22:31 |只看该作者
远烟姐你有没有追央八的《风起陇西》?
个人感觉 那种端砚般凝练的古典美学或许是你的菜,除了波云诡谲的剧情,剧中采用的大银幕构图和光线、景深、服化道都那么走心…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2-5-7 22:53 |只看该作者
花若叶 发表于 2022-5-7 22:19
这个电影我应该在看一遍,之前没看仔细,只记得宫二了。

哈,符合你的做派。确实该再看一遍。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2-5-7 22:54 |只看该作者
暮霜晓阳 发表于 2022-5-7 22:28
《一代宗师》我也没看 ,拍摄八年之久啊,那找来看看,

刀刀应该看看,蛮好看的。我看过三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2-5-7 22:56 |只看该作者
远烟空沫 发表于 2022-5-7 22:54
刀刀应该看看,蛮好看的。我看过三遍。

好,一定看!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2-5-7 22:56 |只看该作者
王二但不麻子 发表于 2022-5-7 22:28
这个帖子是我看到对王家卫的一代宗师解说最好的文字。没有之一。王家卫的叙事舒缓,不是极宁静的人欣赏不了 ...

哎呀,首版如此过奖,实不敢当。

王家卫的叙事舒缓,不是极宁静的人欣赏不了那些似无意而有意的细节。王家卫算装叉一号,对电影语言几近变态的追求完美。力有不逮时就显得杂乱,触到那个点时,就显出了意在言外的飘渺意境。这就是远烟描绘的道。”  聊聊几笔,功力尽显。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2-5-7 22:58 |只看该作者
夏小尘 发表于 2022-5-7 22:31
远烟姐你有没有追央八的《风起陇西》?
个人感觉 那种端砚般凝练的古典美学或许是你的菜,除了波云诡谲的 ...

没有呢,现在很少或说基本不看电视,但看你说的这个应该是我的菜。我空了看,谢谢小尘。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2-5-7 22:59 |只看该作者

虽是老片子,但值得一看。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22-5-7 23:04 |只看该作者
远烟空沫 发表于 2022-5-7 22:59
虽是老片子,但值得一看。

嗯,好!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22-5-7 23:19 |只看该作者
这部拍的不错,拍出了一些传统武林的神韵。我看了几遍。觉得为了商业放映,剪的有点短了。个人觉得还可以再长个一小时,分上下两部。
徐皓峰好像是编剧吧。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22-5-7 23:29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远烟空沫 于 2022-5-7 23:33 编辑
大路朝天啊 发表于 2022-5-7 23:19
这部拍的不错,拍出了一些传统武林的神韵。我看了几遍。觉得为了商业放映,剪的有点短了。个人觉得还可以再 ...

是的,确实剪短了。徐浩峰(别名徐皓峰)和王家卫都是编剧之一。贴这个缘起还是今天听你说起《逝去的武林》这本书哈。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22-5-8 00:13 |只看该作者
我去搜了一下,看到介绍,貌似看过,但不记得情节了,只记得里面有章子怡。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22-5-8 00:39 |只看该作者
当年看完《一代宗师》之后,曾纠结过很久,如果我一直专心致志研习功夫,会不会也会成为像梁朝伟饰演的叶问那样的人物,武功高超,性格沉稳,内敛深刻不张扬,渊渟岳峙八风不动,悲天悯人古道热肠,真是很让人向往啊。这样沉湎其中不可自拔,不得不狠抽自己的耳光,醒醒啊蠢剑,才作罢。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22-5-8 05:12 |只看该作者
远烟空沫 发表于 2022-5-7 22:07
  《一代宗师》拍摄长达八年之久,几成一代失踪。墨镜王此次还真是做足了功夫,单凭这一点,还是很让人钦 ...

这个帖子是我看到对王家卫的一代宗师解说最好的文字。没有之一。王家卫的叙事舒缓,不是极宁静的人欣赏不了那些似无意而有意的细节。王家卫算装叉一号,对电影语言几近变态的追求完美。力有不逮时就显得杂乱,触到那个点时,就显出了意在言外的飘渺意境。这就是远烟描绘的道。

远烟算是王家卫的知音了。

牛啊。
-------------------------------------------------------------------------------------------------------------------------------------------------------------------------
  王二先生的评价,我也深以为然!王家卫的思想和细节都被远烟捕足到了,且解读得非常唯美到位。难得的是主线和细节把控得都好!不知远烟是否有《花样年华》的观后?很想借来一观!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22-5-8 08:59 |只看该作者
远烟美女特别推荐的,一定好看,真的想去看看了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22-5-8 15:22 |只看该作者
榆园书话 发表于 2022-5-8 00:13
我去搜了一下,看到介绍,貌似看过,但不记得情节了,只记得里面有章子怡。

可以再看一遍,章子怡在这部片子里很出彩。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22-5-8 15:24 |只看该作者
老剑 发表于 2022-5-8 00:39
当年看完《一代宗师》之后,曾纠结过很久,如果我一直专心致志研习功夫,会不会也会成为像梁朝伟饰演的叶问 ...

你要给那谁和那谁留活路。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22-5-8 15:26 |只看该作者
远去的烟云 发表于 2022-5-8 05:12
这个帖子是我看到对王家卫的一代宗师解说最好的文字。没有之一。王家卫的叙事舒缓,不是极宁静的人欣赏不 ...

谢谢烟云,过奖了。

《花样年华》观后感,还真写过,以前在杂谈发过,一会儿我贴在这个帖子里,你空了看。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22-5-8 15:28 |只看该作者
记得想我 发表于 2022-5-8 08:59
远烟美女特别推荐的,一定好看,真的想去看看了

确实好看,猫猫空了可看。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22-5-8 15:31 |只看该作者
        男女关系,从审美的角度看,王家卫的电影讲得蛮好,无论是《一代宗师》还是《花样年华》。那种发乎情止乎礼,距离和分寸的拿捏,与寂寞等量的节制爱慕都很到位。无论虚拟或现实,人生中的来来去去无非是一场又一场的久别重逢。无需执着,但应珍惜。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22-5-8 15:33 |只看该作者
远烟空沫 发表于 2022-5-8 15:26
谢谢烟云,过奖了。

《花样年华》观后感,还真写过,以前在杂谈发过,一会儿我贴在这个帖子 ...

  好的,我觉得只有你能把那种颓废、暧昩又唯美的气息表现出来。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22-5-8 15:34 |只看该作者
  也许 也许 也许——光影音乐之《花样年华》

  特吕弗导演说过,电影与生活本无二质。所以记录电影也是记录生活。

  小时候家里有个老式唱机,有一张周璇的唱片,红颜色的,收录了《天涯歌女》和《花样的年华》。那时候听周璇的声音只觉过于甜腻。

  以后看电影《花样年华》再听周,真的是白驹过隙,烟云过眼。

  作为香港电影第二浪潮的重要人物,王家卫的镜头语言一向是独特的,经常是一种被割裂的片段式行进。你只能在一花中观想它所盛放出的时间空间及意念,在一叶中感知它所折射的疏离流逝和静美。他的哲学和诗意的隐显散布的形而上内核从来都基本一致。对音乐和美术的高超品味,对情感恰到好处的分寸拿捏,拯救了其不流畅的电影语言。

  《花样年华》,武侠小说的连载报纸,装云吞面的温暖饭煲,发出哒哒声的旧式打字机,街角的灯光,雨下的屋檐,狭窄的楼梯,精致的旗袍,绣花的拖鞋,优雅的步履,节制的欲望,含蓄的情感,再加上两大男女神的高峰期颜值,勾勒了泛黄的60年代老香港。

  花样年华看似情节单纯,其实表达很隐晦,除了导演一贯的风格如是外,也得益于御用剪刀手张叔平的神剪辑。再看第二遍的时候,我才发现两位主角除了扮演他(她)们自己外,也分饰了他(她)们各自的配偶,营造了穿插交叠的错落感。

  王在电影中喜用字幕和音乐,这几乎成了承载叙事的另一种空间,观者除了可以从字幕中寻找到墨镜的晦涩内涵外,音乐也是他的一种表意符码。

  初次接触这部片子的人通常会沉浸在那种复古的调子里(据说这部片子确有王对童年的缅怀。)从而定位它是一部经典爱情文艺片。而王家卫说,两个人的电影容易沉闷,所以《花样年华》是部采用了惊悚片手法拍摄的悬疑片。

  片中男女主角开始时同是受害者,之后他们共同追寻各自配偶间的婚外情是怎样发生的。他不在意故事的结局,只在意人物在处境中的作为。这段故事被框定在1962至1966年间,于是一段风情烟事终结于一个时代的终结中。由是我们看到了一对已婚年轻男女在20世纪60年代的香港岁月里彼此探寻的一种恍若巴洛克风格的怀旧氛围。

  这部片子剪掉了很多情节,包括2046房间中的秘密和吴哥窟的重逢。隐藏方式不仅保持了整体风格的一致性,这种做“空”也避免了常规的平庸和老套。一个分径的路口通往很多可能的方向,就像多重宇宙给观者很大的空间感。

  有人说王的电影人物举手投足皆寂寞。寂寞的人往往呈现失语的状态。王家卫本人曾说过,电影用不着语言,也能明白。一段音乐就可以说得明白,胜过千言万语。所以他常借助音乐来和影像产生化学效用。在音乐的作用下,叙事呈流动的风景,往往疏离的主题是西方的精神,而光影的效果确是东方的意境。就像用金庸的语言讲述着古龙的故事。

  王的电影音乐由原创音乐和借用或说拿来音乐构成,貌似他更热衷于借用或说挪用的音乐。(《东邪西毒》除外,100%原创)鉴于借用音乐往往已在听者那里形成了一种影像效果,那么用一段拿来的音乐和现有影像一起互动,所呈现的效果是光影的重重叠叠纷至沓来,无需多言便此时无声胜有声。

  王的借用音乐又经常的呈现出一种拼盘式,花样年华也不例外,不仅有优雅的巴洛克弦乐,拉丁风情爵士,还有我国传统的包括京剧、越剧、粤剧、评弹等在内的各种戏曲。

  片名取自周璇于1946年拍摄的电影《长相思》中的插曲《花样的年华》,并且这首歌曲在影片后半部中被引用。这一歌曲本身不仅烙有一个时代的印记,更有自带的强大叙事功能。

  在《长相思》一片中,金嗓子周璇与知名小生舒适联袂演绎了一段抗战时期的情感故事。周璇饰演的湘梅是音乐学校的高材生,她的丈夫心明为参加抗战离开了她及失明的母亲。心明的好友志坚时常接济帮助湘梅,二人在交往中逐渐萌生爱意。抗战胜利后心明断臂而归,志坚则悄然离去。影片再现了抗战时期国人艰难的相守岁月,也讲述了男女主角间的欲爱不能,是典型的发乎情止乎礼、朋友妻不可欺的中国式爱情故事。

  下面我们来看下这首由陈歌辛谱曲,范烟桥作词的《花样的年华》:

  花样的年华

  月样的精神

  冰雪样的聪明

  美丽的生活

  多情的眷属

  圆满的家庭

  蓦地里这孤岛

  笼罩着惨雾愁云惨雾愁云啊

  可爱的祖国

  几时我能够投进你的怀抱

  能见那雾消云散

  重见你放出光明

  花样的年华

  月样的精神

  这首叙事体歌曲出现在影片后期苏丽珍的生日那天,她的丈夫陈先生为她在电台点播,祝她生日快乐。在歌曲的播放过程中与之相配的平行蒙太奇镜头分别推出了一墙之隔的周慕云和苏丽珍倾听时若有所思的画面,并带有一种类似谁此刻孤独就永远孤独,沉默的人互相沉默的人生况味。

  在这场戏前周苏二人刚刚上演了分手戏码,苏发现自己已在不知不觉中对周情愫暗生。这首歌曲引发了苏丽珍的重重心事,道出了她处于选择的两难境地。曾经是“多情的眷属,圆满的家庭。”而今分别陷入了“笼罩着惨雾愁云惨雾愁云”的另一种情感旋涡。

  这首歌曲是影片的一个拐点,在苏内心博弈的过程中,最终先到的陈先生胜出。流年似水,虽在薄情世间遇到深情之人,但终是错误时间里的久别重逢。有些感情太奢侈,消费一次会花光所有运气,所以放过彼此的相遇也是一种飞翔的方式。

  影片通过《花样的年华》的叙事功能,刻画了保守优雅的时代与忠谨矜持的性格间的交互作用,也描摹了旧香港和老上海的怀旧类比。

  《花样年华》的主题音乐《Yumeji’s Theme》是名副其实的挪用音乐,取自日本铃木清顺导演的电影《梦二》,该曲由日本著名电影配乐人梅林茂担纲。王对梅林茂的配乐似乎情有独钟,在他后来的电影《一代宗师》中也有过引用。

  王家卫曾说“我一听到梦二的主旋律这首曲子,就觉得它无论是在节奏上还是旋律上,都和影片《花样年华》十分搭配。因为这首曲子是个华尔兹的旋律,是周而复始的回旋曲,需要男女双方的互动,和电影中张曼玉和梁朝伟间的互动关系恰好吻合。”《花样年华》中梅林茂的主题音乐《Yumeji’s Theme》多次出现,几乎贯穿了整部片子。

  初相见,陈太太苏丽珍和周先生周慕云成为隔壁邻居后,在房东的麻将桌上不期而遇,音乐随着慢镜头响起;一段时间后两人分别在楼梯口和面摊出现,苏款款上下,周神情落寞,彼此无甚交集,平行而过;第三次依然是在楼梯和来回面摊的途中相遇,但彼时都已发觉了爱人出轨,在擦肩而过的瞬间心照不宣;在确定自己的伴侣出轨之后,两个人的无奈和忧郁;双方在探寻模拟各自配偶出轨缘由之际,关系逐渐走进,在工作中思考逃避;随着关系渐次亲密,发现共同的爱好武侠小说,并在一起研究创作;房东太太委婉的劝谏使苏刻意躲避周,苏临窗不语的画面;周表白心迹,苏趴在周肩膀上痛哭;片末音乐再次响起,属于那个时代的一切却不存在了...

  花样年华中使用了一种运动的镜头语言。戴锦华说过,“一种贴近的运动的摄影机去拍摄张曼玉所塑造的这个女主角的身体,或者身体的某一个局部,然后摄影机的镜头本身像一种抚摸,像一种目光,像一种那个流连的、但不可到达的、不可触及的目光,所以影片另外一个非常迷人的东西就是在电影当中王家卫以他特有的审美风格或者审美趣味形成了一种幽暗的、但是又极端富丽的这种视觉表述,而整个视觉表述当中弥散着一种我们也许会称之为恋物,一种恋物式的视觉表达和目光。”

  让人称道的是音乐是如此的慰贴视觉表达,并成为一种诗意延伸,使光影声色融为一体。《Yumeji’s Theme》是一首巴洛克风格的提琴协奏曲,四分之三拍的圆舞曲节奏,也就是华尔兹旋律。无论是苏丽珍提着保温壶,独自走向云吞面摊,还是与周慕云在街巷相遇,彼此并肩漫步在昏黄的灯光下,脚下的每一步都像是踏在“澎恰恰”的三步节拍上,带有一种娉娉袅袅的律动感,并随着旗袍的摇曳生姿,仿似深深浅浅地浮动在黄昏的一个旧梦里,整个人物看上去风致翩然。音乐的重复叠沓与人物的行走风景在节奏上达到了高度统一,也加深了光影的流动效果。

  王家卫说过他的很多电影不是如有人说的那样是讲时间和空间的,而是讲被人拒绝和怕被人拒绝的。拒绝与被拒绝的主题衔生出诸如怕受伤害、隐藏自己、最终逃避等问题。异性间的最原始的本质吸引,前世今生的刹那恍惚,若即若离的朦胧试探,有些感情会在不知不觉中来临。花样年华中周苏二人的激情深渊与传统的道德规范碰撞出的克制彷徨形成了一种渴望与压抑并存的张力,并借由这种张力将暧昧演绎到极致,这是一种爱情的高级审美。戴锦华说花样年华与其讲述了两个人的相遇一见倾心,或者是这个渐渐地相互融入,不如说它表现了一种永远的匮乏,一种永远的彷徨,一种永远的可望而不可即。

  主题音乐的主旋律繁复华丽,大提琴演绎委婉悠长,带着一抹天然伤感,淌入人心。配合了人物情绪上的内敛,并升华到心境上的统一。

  王除了热爱梅林茂之外,还钟情拉丁音乐。此种风格的音乐在《阿飞正传》中曾出现过。《花样年华》中引入了被誉为美国抒情爵士歌王的 Nat King Cole(纳京高)的的三首爵士歌曲 :《Aquellos Qjos Verdes》(《那双绿色的眼睛》)、《Te Quiero Dijiste》(《说我爱你》)《Quizas Quizas Quizas》(《也许,也许,也许》)中,其中《Quizas Quizas Quizas》最扣主题。

  《Aquellos Qjos Verdes》、《Te Quiero Dijiste》出现在周苏二人为了探寻彼此配偶手袋和领带来源事宜在西餐厅的两次约会场景里。这两段音乐的呈现断断续续,更像是一种餐厅背景音乐,因为纳京高的爵士在六十年代的香港非常流行(据说王家卫的母亲就喜欢听),也可看做是一种怀旧的时代背景。《Aquellos Qjos Verdes》意为相遇的男女为眼神打动,《Te Quiero Dijiste》则是爱的表达。伴随着音乐的缥缥缈缈,周苏二人身着西装旗袍,发型一丝不苟,举止斯文雅致,品位着老牌Fire King咖啡杯氤氲的温润情怀,为以后情愫渐生埋下伏笔 。

  《Quizas Quizas Quizas》,它的中文译为“也许,也许,也许。爵士钢琴加小提琴的华丽弦乐,跳跃的手鼓,温厚如金的嗓音,慵懒磁性的演绎,加上不确定性的歌词:

  我总是一遍又一遍的追问你

  何时,何地,又该如何

  你却总是回答说

  或许,或许,或许

  时日就这样飞过

  我的绝望与日俱增

  而你,你却还是这样回答

  或许,或许,或许

  整首曲子犹如低喃的叩问,充满了浪漫的西班牙风情。

  这首西语经典老歌在片中共出现三次:周离开酒店,苏离开公司来至酒店;新加坡写字楼中周接苏打给她的电话,彼此无言;几年后的苏来到旧居,物是人非的触景伤情。它仿佛是埋在人性与枷锁、理智与情感中的一个隐喻,欲拒还迎的挣扎,欲语还羞的遮掩,各种可能性的游移,暗潮涌动,欲盖弥彰。

  “ 那是一种难堪的相对。她一直羞低著头,给他一个接近的机会。他没有勇气接近。她掉转身,走了。”“原来有些事情,不知不觉中就会发生。”剪不断理还乱,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艰难的情感抉择散发着含蓄神秘的东方韵味。

  “如果多一张船票,你会跟我一起走吗?”

  “如果多一张船票,你会带我一起走吗”

  在错误的时间遇见对的人是一种命运的交错,终是云烟消散,相忘江湖。

  片中唯一的原创音乐是意大利作曲家Michael Galasso(迈克尔•加拉索)的《Angkor Wat Theme》(《爱的心境》),只在片尾出现了一次。Michael Galasso曾在王家卫的《重庆森林》中担任配乐。乐曲依旧是巴洛克的弦乐,沉郁的大提琴,犹如心跳声的低音鼓,加上小提琴和吉他共同缠绵出一段尘封往事。彼时周慕云告别了过去,只身来到了吴哥窟,将藏在心中的一段感情尽情倾诉给了吴哥窟的一个墙洞,并用泥土封盖,安放了自己的情感秘密。

  这段曲子中加入了一段鸟鸣声,配合吴哥窟本身带有的远离尘嚣的意象,将俗世的尘音超拔出了一种空灵意蕴。浮世清欢,一切如意的不如意的过往随风而逝,如梦如幻如露如电。

  王曾戏称自己是上海制造香港加工出的人物。《花样年华》像是王的一部留声机,通过这部老式机器不仅展现了本世纪60年代的香江风貌,也回放了三四十年代的老上海风情。

  片中引用了多首中国传统戏曲,这种传统文化底蕴也与整部片子的东方氛围相合。其实传统戏曲也是老王电影的常客,这在他的《一代宗师》等影片里也有体现。片中引用的戏曲片段,皆来自名家的历史录音。如谭鑫培的代表作《桑园寄子》,在苏试探周太太的一段对话中出现。而郑君绵、李红的粤剧《西厢记》选段《红娘会张生》则是出现在苏于新加坡旅店看望周时的桥段。此种戏曲的声音呈现虽然都较为微弱,但它却不仅还原了60年代老香港人的日常,也指示了那个时代的风情。

  除了以上林林总总,还夹杂了30年代老上海和60年代老香港的流行歌曲。除了上面提到过的《花样的年华》,还有饰演房东孙太太的潘迪华演唱的《梭罗河畔》。彼时周离开香港,前往新加坡。 香港的一段故事结束了。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22-5-8 15:35 |只看该作者
远去的烟云 发表于 2022-5-8 15:33
好的,我觉得只有你能把那种颓废、暧昩又唯美的气息表现出来。

谢谢烟云。

发在下面了,主要是从音乐角度谈的。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22-5-8 15:36 |只看该作者
远烟空沫 发表于 2022-5-8 15:35
谢谢烟云。

发在下面了,主要是从音乐角度谈的。

  好的,会去细读!~谢谢!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22-5-8 15:41 |只看该作者
远去的烟云 发表于 2022-5-8 15:36
好的,会去细读!~谢谢!

^_^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