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红袖家园 红袖佳人 为什么要尽早带父母去旅游?——特别的追思
查看: 1138|回复: 3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为什么要尽早带父母去旅游?——特别的追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1-3-10 10:3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童天一 于 2021-3-10 10:50 编辑

本文分四部分连载:
  一、终生遗憾:没带父母去旅游
  二、“老弱病残”同游世界
  三、“吃到无遗憾为止”的美食家
  四、安宁平静地往生



一、终生遗憾:没带父母去旅游


  说来惭愧,我从未带父母去旅游。
  1978年,我以知青的身份考大学,揭榜前父亲便去世。他完全不知道,过了整整20年,家中最小的儿子也考上了大学——我的大哥和三哥在20世纪50年代考上大学。从此我再也没有机会带父亲去旅游。
  可是,大学毕业工作以来,我也从未带母亲去旅游。
  那时我在广州工作,很想接粤东小城的母亲到广州生活一段时间,但单位长期不分房,没地方住。后来有了房子,多次请母亲到广州来玩。她不愿意,说走不开,要照顾我那位疯哥哥——“文革”时遭受迫害得了精神病,母亲每天要定时给他服药,控制病情。母亲还有借口,说自己身体不好,晕车,不想出远门。
  我曾经考虑过,将无法分离的“母子”一起请到广州来住。转念一想,还是不行。广州是个大城市,我们白天忙于工作,母亲若带一个“疯子”来,人生地不熟,万一在广州跑丢了,怎么找?
  后来母亲往生而去,兄弟姐妹出钱——由姐姐请人专门照顾疯哥哥——永远是女性在打理家庭中的琐事、烦事。
  于是我开始后悔,为什么过去不请专人照顾,将母亲解放出来呢?
  世界上有许多旅游景点,非常著名,待你身临其境,却往往大失所望。所以有一句总结性的话特别适合游客们自嘲:不看终生遗憾,看了遗憾终生。
  而对我来说,从未带父母去旅游是终生遗憾,“子欲孝而亲不在”是遗憾终生!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21-3-10 10:35 |只看该作者
先欢迎下童老师。。。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1-3-10 10:37 |只看该作者
我现在一看这样的帖子就有些心疼,是年纪大了吗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1-3-10 10:41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童天一 于 2021-3-10 10:56 编辑



     这是“老弱病残”家庭旅行团中的四位成员。那时“两老”并不老,岳父腿脚也未“残”,拍照的我“病”很轻,婴儿车上的儿子最“弱”,到故宫便睡着了


二、“老弱病残”同游世界

  妻子钟洁玲没有任何遗憾。我们有了孩子之后,近20年来,她几乎每年都带着父母去旅游,直到老人家走不动为止。
  有一年,我们去海南岛旅游,70多岁的岳父大人倚老卖老,竟对导游说,我80多岁了。吓导游一跳,问我们有没有跟旅行社说明,有没有买保险。我还担心导游不带岳父走景点了。幸好这导游人好,爬山钻洞,步步搀扶着老人,屡次有惊无险。
  我们经常自嘲,我家是一个典型的“老弱病残团”。
  “老”,自然是指岳父、岳母两老。
      “弱”,是指小儿,最初大家推着婴儿车带他去旅游。那时全国仅北京有地铁,乘地铁时,他忽然大哭起来,陌生的世界让他感到不安。在北戴河,小儿第一次看到蔚蓝浩瀚的大海,本能地知道危险,死活不愿碰水,被我抱起来将那双小脚按入海里,算“浸过”海水了。
  都说怕死的孩子聪明,儿子的学习成绩果然了得——至少比我小时候强上百倍,从不用大人操心。一年又一年,钟奇秀在旅途中逐渐长大成人,他在家庭旅游中的重任,是专职搀扶行动不便的外公,务必让老人开心玩乐之后,平安归来。
  “病”,自然是指本人。过去因为哮喘长期误服激素,导致我身体虚弱,行走困难。有一年登武夷山,两老各乘坐一顶轿子,而我年纪轻轻,也跻身乘轿行列,一路风光再好,也感觉脸上无光。
  幸好七八年之后,我用中药戒掉了误服16年的激素,行走自如。2014年,我竟与钟洁玲一起徒步登上了武当山金顶,真切感受到“真正人生从五十开始”。
  “残”,是指岳父大人的腿脚不便。那年两老一起乘公交,司机急刹车,岳父大人没扶稳,整个人被摔到座位下面,一条腿断了。后来虽经医治,有一条腿始终不如往日,行动不利索了。
  在泰国普吉岛银白色的沙滩上,岳父大人站立不稳,摔倒在地,扶他起来,走两步,又摔倒,扶起来,又摔倒,如此反复四次,众人大乐。他也笑着问怎么回事啊,这双脚跟了自己一辈子,为何就不听使唤了?幸好地上是又松又软的细沙,摔下去很舒服。
  粗略数起来,这个“老弱病残团”去过的地方还不少,国内有北京、秦皇岛、上海、南京、无锡、苏州、杭州、广西、福建、海南岛、香港、澳门,广东的汕头、潮洲、揭阳、兴宁、珠三角,国外有新加坡、泰国、越南等,有些地方,是去了数次并且小住一段日子。
  有时候,岳父大人实在走不动了,我们就让他一个人坐在大巴上看风景。
  有一天,钟洁玲突发奇想,竟然建议“老弱病残团”去西藏旅游。我说不行,西藏高原,空气稀薄,万一你爸爸死在那里,怎么办?
  钟洁玲的回答是“死得其所”。在她的世界观里,老人因游玩而死是一种很高的人生境界。我怕到了西藏高原,自己第一个先“挂了”,西藏之旅最终未能成行。
  想当年,我们谈恋爱时互相倾诉理想。她的理想是:行万里路,游书梦笔;我的理想是:读万卷书,不为稻粮谋。那时我比较傻,19世纪在大英博物馆中沉迷于读书写作的马克思,是我的人生楷模。
  真的计算起来,我们的旅程何止万里?按古代的竹简计算,我们所读之书又何止万卷?我们的理想早就实现了!
  只是,人人都必须为稻粮谋,为他人服务,才能获得享受生活的基本条件,这是世间法则。那些不劳而获者,结果不一定好。
  (未完待续)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1-3-10 10:42 |只看该作者
看你贴子,忽然想起我姥姥了,她一辈子没出过我们那个小县城,对我永远的溺爱,可当我大学毕业留在北京,想等我有空把她接来北京时,她却走了,成了我一生最放不下的痛,她是我一辈子最想报答的人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1-3-10 10:43 |只看该作者
遥望江南 发表于 2021-3-10 10:37
我现在一看这样的帖子就有些心疼,是年纪大了吗

可能是我们眼窝浅了心也柔软了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1-3-10 10:45 |只看该作者

      不到长城非好汉。两岁的儿子突发神力,赤足攀登长城,游客纷纷喝彩,岳父大人推着婴儿车跟不上来——他后来买了一件印着“我登上了长城”6字的T 恤,穿回老家显摆



      一年又一年,儿子在旅途中逐渐长大成人,他在旅游中的重任,是搀扶行动不便的外公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1-3-10 10:48 |只看该作者
遥望江南 发表于 2021-3-10 10:35
先欢迎下童老师。。。



谢谢!
听说此坛开张,要给人温暖,特发此老帖。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1-3-10 10:48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78年考大学?哎呀,瞬间觉得,原来我这么娇滴滴、嫩生生~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1-3-10 10:49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童天一 发表于 2021-3-10 10:41
这是“老弱病残”家庭旅行团中的四位成员。那时“两老”并不老,岳父腿脚也未“残”,拍照的我“ ...

课间逛逛。回头空了再读。问候童老师~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1-3-10 10:59 |只看该作者
紫色风玲 发表于 2021-3-10 10:42
看你贴子,忽然想起我姥姥了,她一辈子没出过我们那个小县城,对我永远的溺爱,可当我大学毕业留在北京,想 ...



说得不错!

人人都有“一生最放不下的痛”。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1-3-10 11:03 |只看该作者
大蓉儿 发表于 2021-3-10 10:48
78年考大学?哎呀,瞬间觉得,原来我这么娇滴滴、嫩生生~



哈哈,我是老人了。
过去五十岁,称老汉。我过了六十,是老大爷了。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1-3-10 11:51 |只看该作者


八方援手相助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21-3-10 11:53 |只看该作者

想当年,我们谈恋爱时互相倾诉理想。她的理想是:行万里路,游书梦笔;我的理想是:读万卷书,不为稻粮谋。那时我比较傻,19世纪在大英博物馆中沉迷于读书写作的马克思,是我的人生楷模。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21-3-10 11:55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是的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21-3-10 11:55 |只看该作者
好帖~

欢迎童老师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21-3-10 12:10 |只看该作者
三,四部分呢?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21-3-10 16:12 |只看该作者



谢谢加精!

人生不仅要讲道理,讲知道,更重要的是日常生活。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21-3-10 16:17 |只看该作者




三、“吃到没遗憾为止”的美食家

  美食和旅行是人生两大乐事。
  在孔子那里,人性存在着两种最基本的欲望,一是食,二是色。所以孔子说,食色性也。我要把它篡改一下,在我看来,“食”是指美食;而“色”,对中老年朋友来说,我认为主要不是生理上的,是指游览和体验不同的风光景色。
  
  中国有一对夫妻,退休时卖掉大房子,换成小房子,用余下的钱一同周游世界。在旅途中他们竟然找到了新婚的感觉。我最近看到一条新闻,有对老夫妻将房子卖了,拿出100多万,让儿子在国外订制了一台房车,拉回来,与老伴一起畅游中国。北方天寒地冻之际,老两口到海南种菜过冬。他们是“五十到一百玩乐规划”的典范。

      “色”事说完,下面说“食”事。
  过去有人得了不治之症,或病入膏肓,大夫就对家属说:“想吃什么就让他吃吧。”意思是病人时日无多,以后没什么机会享受人生了。可见吃对一些人来说,是人生最重要的享受——尽管我不太认同。
  钟洁玲今日成了美食达人,想来一定是来自父亲的遗传基因。岳父大人80多岁了,满口好牙全是自己的,土生土长,没有一粒从外边“进口”移植。此外他还有一个铁打的胃。对他而言,有佳肴入口,便满足了二分之一的人性了。
  女儿偶有应酬,在外吃饭,岳父大人会羡慕地说:“噢,有得饮!”他整天跃跃欲试,从不掩饰好吃本能,时刻准备着,赶赴佳肴盛宴,饱餐一顿。在他生命的最后岁月,即便连亲人都认不出的时候,他还是能说得出与味道相关的词句。
  岳父大人爱吃烧鹅、烧肉、叉烧、红烧肉、白切鸡、蒸鱼、牛肉丸、排骨、凤爪……凡是大鱼大肉,没有他不喜欢的。对中老年朋友来说,这全是不健康的饮食习惯,读者需小心警惕!本文倡导尽早带父母去旅游,而不是享受“暴食”。
  每当我看见岳父大人这么个吃法,就会在餐桌上公开反对,说这会引发心血管疾病,比如中风、猝死或老年痴呆等等,不能这样吃!
  但是,作为美食达人的女儿,深切理解美食对人生的意义,她主张吃到没有遗憾为止,永远站在父亲坚强的牙齿和铁打的肠胃这一边,让岳父大人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仿佛此味只有人间有——钟洁玲写过一本书叫《此味只应天上有》。
  岳父大人口齿虽好,但绝不狼吞虎咽,在吃桌上他不慌不忙,细嚼慢咽,品味入神。通常,我们放下筷子很久,他仍独自一人在“战斗”。当然,这与岳母怕剩菜不新鲜也有点关系。岳父大人脾气好,无论你往他碗里挟多少菜,他都来者不拒,照吃不误。
  早期我指出岳父大人有点“老年痴呆”征兆时,钟洁玲非常生气,她认为“老年痴呆”包含了歧视。直到岳父大人最后说不出两个最亲近、最孝顺的女儿是谁——特别是大女儿钟珊,有一段时间以极大的耐心,给大小便失禁的父亲洗澡、擦身,钟洁玲这才承认老爸是老年痴呆的事实。
  钟洁玲的姐夫经常给痴呆的岳父大人理发和剪趾甲,我们承认自己做不到。
  (未完待续)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21-3-10 17:08 |只看该作者
吃到没遗憾,对于老年人来说真是不易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21-3-10 19:0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遥望江南 于 2021-3-10 19:21 编辑

我有些羡慕你了。。。看你孩子的照片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21-3-10 19:20 |只看该作者
我也深切感受到了这个遗憾。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21-3-10 20:39 |只看该作者
童老师帖子很受益,可生活里总掺杂着一些憾事,我们大概都是想着尽量不落遗憾而在努力前行。。。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21-3-10 23:31 |只看该作者
遥望江南 发表于 2021-3-10 19:08
我有些羡慕你了。。。看你孩子的照片



谢谢!
孩子长大了,在中国科学院读博士。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21-3-11 10:08 |只看该作者
      世界上很多伟人最后都变成“老年痴呆”。最出名的是美国前总统里根和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这对异国元首私交甚好。里根预料到自己的结局,做好了“五十到一百的痴呆规划”,他提前并且公开告诉全世界,自己将来有一天会“傻掉”,届时失礼于人,请大家理解、原谅。
  好友撒切尔夫人知道自己有一天也会“傻掉”,但她相信自己的寿命比里根长,因此,她在脑子正常的情况下,提前写好一封悼念好友的信,请人在里根逝世时向全世界发布。
  如今,里根和撒切尔夫人都走了,他们的“老年痴呆规划”成为佳话,感动了全世界。可见伟人就是伟人,连“痴呆”都与众不同。
  此事充分说明,科技发达如英美,人间地位贵如国家元首,都无法阻止人类的痴呆进程。在我们可能成为傻子之前,一定要做好“五十到一百的人生规划”。
 
  (岳父大人终于进了养老院,岳母也腿脚不便了,但家庭旅游计划没有中止。去哪儿?坐高铁去顺德,八分钟就到了,让岳母体验一下传说中的高铁。购票时发现孩子没带身份证,他临时快拍一张……

  (未完待续)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21-3-11 17:04 |只看该作者
萍水 发表于 2021-3-10 20:39
童老师帖子很受益,可生活里总掺杂着一些憾事,我们大概都是想着尽量不落遗憾而在努力前行。。。



过去已经过去,未来真不知道,过好当下吧!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21-3-11 17:05 |只看该作者
茶茶~ 发表于 2021-3-10 17:08
吃到没遗憾,对于老年人来说真是不易



我们吸取教训,现在岳母的饮食,比较讲究了。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21-3-11 17:11 |只看该作者
 四、安宁平静地往生

  吃完——想吃什么就吃什么,玩完——周游世界无怨无悔,现在该处理“人生最后一件大事”了。
  我在新著《真正人生从五十开始:五十到一百的人生规划》中,根据日本101岁佛学大师松原泰道的观点,详细讨论了“人生六计”:生计、身计、家计、活计、老计和死计。


  其中老计和死计,靠个人是很难规划的,必须有家庭、社会和政府的积极参与,才可能顺利实施。中国长期实行独生子女政策,人们不再像种地的农民那样以家庭为单位工作,劳动分工高度专业化、社会化,家庭养老已经不可能。
  这就是本书倡议创办政府担保、财政支持的“公共时间银行”之原因——年纪较轻的中老年朋友,为年纪更大的人服务,并计算纪录每个人的服务时间,将来让更年轻的人为自己提供相同时间的服务。

  2015年3月19 日,岳父大人安详宁静地往生而去,享年88,加上天一岁地一岁,便算是90岁。高龄善终,在民间算是一件白喜事。我现在能有如此平静、轻松的心情与读者讨论“人生最后一件大事”,是因为我们为老人家提前做好了规划。
  在《人生最后的大事》那章里,我介绍了2006年创办的“选择与尊严”公益网站,强烈支持“尊严死”。这是由陈毅的儿子陈小鲁、罗瑞卿的女儿罗点点,以及一批政府工作人员、医学界和学术界人士倡议创办的网站。
  陈小鲁之所以倡导“尊严死”,是因为看到了父亲陈毅在人生最后时光的痛苦。
  “人躺在这个地方,人已经不成形了,经过这个疾病的消耗。然后就是靠这个呼吸机,靠这个输液、靠打强心针在维持。”陈小鲁认为,这种延续生命的结果,“一个是他本人很痛苦,一个是大家都很痛苦,另外就是国家资源的浪费”。


(未完待续)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21-3-11 17:32 |只看该作者
童天一 发表于 2021-3-10 10:41
这是“老弱病残”家庭旅行团中的四位成员。那时“两老”并不老,岳父腿脚也未“残”,拍照的我“ ...

天伦之乐,要兼顾老少,出游是挺费心神的事情~~~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21-3-11 17:34 |只看该作者
童天一 发表于 2021-3-11 10:08
世界上很多伟人最后都变成“老年痴呆”。最出名的是美国前总统里根和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这对异国 ...

我感觉我正在向着傻子这条路出发~~~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