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时事 关天茶舍 转两篇有关巴以冲突的文章
查看: 2383|回复: 6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两篇有关巴以冲突的文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3-10-15 22:5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泼雷 于 2023-10-16 09:09 编辑

巴以冲突,其实详细的今生前世我并不知晓,因此,第一篇文章的作者关不羽,写得很细致,自己看得也很细致。
第二篇作者的观点我非常赞同。

两篇都转自他们各自的公众号。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23-10-15 22:5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泼雷 于 2023-10-16 09:11 编辑

   连历史真相都搞不清楚,谈什么巴以冲突     
     作者:关不羽

     哈马斯发动大规模袭击后,最大的民间支持来自中文互联网上的键盘侠。国内出现了很多哈马斯的热情支持者。
  
  其中不乏巴勒斯坦和“巴铁”(巴基斯坦)都分不清的零基础玩家。连百度都懒得用,说明他们既不关心事实,也不关心巴勒斯坦地区人民的福祉。他们“挺哈”,仅仅是出于“美国支持的就要反对,美国反对的就要支持”的站队需要。极其有限的脑容量,也无力面对巴勒斯坦问题的复杂性。
  
  还有很多真心同情巴勒斯坦人民、希望地区和平的朋友,也大讲特讲“自古以来巴勒斯坦的土地就是巴勒斯坦人的”,这是长期信息引导下的一知半解,需要补课历史真相。
  
  一、“巴勒斯坦人收留犹太人”的真相
  
  2000年,耶路撒冷申遗问题闹出了一场风波。这座三教圣地、千年古城申遗成功不存悬念,问题出在了由谁申请。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国都主张应该由自己出面申请,在谈判桌上扯皮。巴勒斯坦代表滔滔不绝、无比雄辩的演讲结束后,以色列代表只淡淡地说了一句“耶路撒冷建城时,阿拉伯人在哪里?”,顿时冷场。
  
  最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约旦胜出。原来约旦趁着巴以扯皮打嘴炮,先向教科文组织提出了正式申请,申请的理由是约旦王室哈希姆家族曾经是这座“圣城”的守护者。教科文组织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把这烫山芋给甩了。这个“隔壁老王接盘”的结果,别说巴以傻眼,连隔壁的土耳其也不乐意了——“早知道管过就算,那我早申请了。我管巴勒斯坦时,你约旦王室在哪里?”。
  
  这就是巴勒斯坦地区历史糊涂账的缩影。
  
  国人以历史为信仰,把“自古以来”视为现实政治的法理依据。这好不好姑且不说,至少在巴勒斯坦问题上,“自古以来”并不站在阿拉伯人这边。因为,是犹太人是该地区建立了第一个独立国家,并且延续了千年之久。犹太人来得早、建国早、持续时间还长,要说“自古以来”,那犹太人显然更有资格宣称主权。
  
  犹太王国覆灭后,该地区几度易手,曾被纳入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统治时间比较长。期间在该地区的独立政权,只有欧洲十字军建立的耶路撒冷王国。
  
  19世纪末犹太复国主义兴起,犹太人开始移居奥斯曼土耳其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20世纪初,英国人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大增,从奥斯曼土耳其手中接过了巴勒斯坦的控制权,犹太移民大增。在这一大规模移民过程中,犹太人并未以武装方式掠夺土地,而是购买、开垦土地,建立了自己家园。
  
  所谓“巴勒斯坦人接纳犹太人农夫与蛇的现实版”在任何意义上都是不成立的。在1988年巴勒斯坦国建立前,该地区的阿拉伯人从未建立政权,接纳犹太移民的是奥斯曼土耳其和英国。
  
  如果买卖土地算是“接纳之恩”,买恒大房子的要对许老板感恩戴德?更何况犹太人购买的土地很多是奥斯曼土耳其时代的“皇室领地”,也就是后来英国治下的公地。这的确产生了很多土地纠纷,但是要说犹太移民抢了阿拉伯人的土地,那是以讹传讹了。民事纠纷与军事侵略完全是不同的性质。
  
  说到底,在巴勒斯坦的土地问题上,犹太民族和巴勒斯坦的阿拉伯民族,谁也不欠谁。
  
  二、“强行拆分巴勒斯坦”的真相
  
  奥斯曼帝国和英国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范围要比今天要广,包括了约旦河以东的外约旦地区,即今天的约旦哈希姆王国。
  
  因此,经常会有人会提到约旦王国对巴勒斯坦的“统治”。其实,别说今天的巴勒斯坦地区了,就是约旦王国的版图,也是英国人送给哈希姆家族的。这个“赠地建国”的过程颇为复杂。
  
  哈希姆家族的“龙兴之地”是今天位于沙特境内的汉志地区,和巴勒斯坦地区八竿子打不着。1919年,中东地区大洗牌。影响力巨大的哈希姆家族大家长侯赛因做出了安排,大儿子侯赛因继承祖业,二儿子阿卜杜拉当伊拉克国王,三儿子费萨尔到叙利亚当国王。可是,1920年费萨尔被法国人赶走了。阿卜杜拉讲义气,把伊拉克让给了弟弟,自己领兵要和法国人开战。英国人出面调停,打打杀杀多不好,不就是为了地盘吗?别打了,我把巴勒斯坦地区划送你,约旦河以东的外约旦就归你了。1921年,接受英国调停的阿卜杜拉建立了约旦哈希姆王朝,才有了后来参与耶路撒冷的国际共管、自称“巴勒斯坦国王”等等。
  
  因此,所谓“英国强行拆分巴勒斯坦”的真相是英国人赠地建国,哪有什么悲情?实际上不只是约旦,阿拉伯人摆脱奥斯曼土耳其数百年的控制,就是在英国人帮助下成功的。
  
  总之,阿拉伯人不是巴勒斯坦地区最早的定居者,犹太人是。历史上阿拉伯人也从未在该地区建国,犹太人建立过犹太王国。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对该地区的主权主张没有历史依据,非要拿“自古以来”说事,犹太人更有优势。大谈脑补出来的“自古以来”,是帮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的倒忙。
  
  当然,历史充其量只是提出政治主张的依据,并不是现实政治的正确标准。归根结底,政治是为现实服务的。今天解决巴勒斯坦,需要找到现实的起点,那就是1947年联合国大会通过181号决议。
 
  三、联合国181号决议的真相
  
  181号决议的出台背景是该地区犹太人和阿拉伯人的民族矛盾。19世纪末,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兴起,犹太人大量迁入巴勒斯坦地区定居,与当地阿拉伯人之间冲突频繁。最著名的当属1929年的“希伯伦大屠杀”。
  
  希伯伦地区数万阿拉伯人,和一个800人口的犹太人社区。这个犹太社区已经在本地存在了几个世纪。耶路撒冷发生的民族冲突,希伯伦的犹太人和那场冲突毫无瓜葛,却成了当地阿拉伯人屠杀的对象,67名犹太人死于阿拉伯邻居的屠刀之下。
  
  二战前后欧洲遭到迫害流离失所的犹太移民大幅增加,这一地区的局势也愈发紧张。而英国在二战元气大伤,无心也无力收拾这个烂摊子,决定在1948年抽身而去,巴勒斯坦问题提交给了联合国。
  
  181号决议规定,1948年结束英国的委任统治后建立犹太国(约1.52万平方公里)和阿拉伯国(约1.15万平方公里),耶路撒冷(176平方公里)国际化。
  
  该决议的出台,美国发挥了主要作用。但这并不是美国单方面搞出来的决议,苏联全程参与,热心支持。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也参与了方案制定。美国最初提出的并不是分别建国,而联邦共治。美国人对联邦制有迷之自信,总觉得大家尽量一起过日子比较好。但是犹太人和阿拉伯人是铁了心要分家。所以最终在两边的坚持下,分别建国成为共识。既然定下了要“分家”,土地分配就成了双方争夺的焦点。
  
  决议最终的土地分配方案占地区总人口三分之一的犹太人获得了57%的国土面积,人少地多成了联合国偏袒犹太人的证据。实际上巴勒斯坦的土地问题复杂特殊,比起土地面积,多少可耕作使用的好地更为重要。巴勒斯坦大部分地区的是无法耕作的荒地,膏腴之地少而分散,总面积30%都不到。划给犹太人的57%国土中,仅7%是好地,剩下的都是荒地。所谓“故意把阿拉伯人的国土被割裂为互不相连的三块”的指控更是可笑,因为181号决议分给犹太人的地也是互不相连的三块,谈不上谁“故意割裂”谁。看似奇怪的分配方案,是因为好地分布分散的缘故罢了。
  
  因此,这个方案很难说得上对犹太人多么偏袒。但是,阿拉伯人也有不满的理由。他们认为自己不仅人多,拥有产权的土地也更多,提出的土地分配方案是和犹太人“八二开”。
  
  如果阿拉伯人能够拿出足够的土地产权证明文件,倒也可以谈。但是,他们拿不出来。阿拉伯人登记产权的土地面积仅占巴勒斯坦土地面积的6%,并不比犹太人多。阿拉伯人拿不出证据,说是古老的产权文件保存在土耳其手里。土耳其人笑而不语。这地契都是一式两份的,我有你没有?就算我有,那也不能给你们。当初你们阿拉伯人当年反了我,现在和犹太人的破事,我管得着吗?阿拉伯人拿不出有力的证据,“八二开”的方案没有被采纳。
  
  总之,181号决议的土地分配方案,阿拉伯人可能是吃了点亏。很可能有一部分土地产权,因产权文件缺失而湮灭。但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是“八二开”那么夸张。毕竟奥斯曼土耳其时代,一半以上的巴勒斯坦土地是土耳其苏丹的皇室领地,犹太人砸锅卖铁也就买了那么点,阿拉伯人又能卖多少呢?
  
  不过,最反对181号决议分别建国方案的,并不是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而是周边的阿拉伯国家。“带头大哥”是外约旦,即接受英国人赠地建国的约旦哈希姆王国。“土地分配不公”是反对的理由,却并不是想要为巴勒斯坦同胞讨公道。约旦阻挠181号决议的目的是为了接盘英国,完成一统内外约旦的夙愿。哈希姆家族庞大的影响力之下,阿拉伯11国投了反对票,再加上古巴和希腊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一共13票反对。美国和苏联带领33国投了支持票。英国等10国投了弃权票。
  
  从投票结果看,181号决议以压倒性多数通过,可见“土地分配方案不公”的说法并没有被国际社会广泛接受。七十年代的第三次中东战争,阿拉伯国家大力宣传下,很多新生的第三世界国家接受了“土地分配不公”的说法。他们中的大多数在181号决议通过,还未加入联合国。
  
  值得一提的是,代表中国的南京政府对181号决议投了弃权票,即将完成建国大业的中共和苏联保持了一致立场,对犹太复国表示了高度支持。
  
  毫无疑问,181号决议并非完美,巴勒斯坦地区诸多复杂的现实问题,也不可能拿出完美的方案。但是,其程序合法性是不容置疑,也绝非“美国主导的、袒护以色列”的指控就可以否定的。
  
  四、巴勒斯坦未能建国的真相
  
  英国是最早公开支持犹太复国的大国,却对181号协议投了弃权,是有自己的小算盘。英国从积极支持犹太人建国转为消极,当然不是为了“主持公道”,而是有自己的小九九。主要目的是保持和阿拉伯国家的盟友关系,以维持在这一地区的影响力。
  
  出于同样的考虑,1948年英国政府迟迟没有行动,军队不撤、权力不交。没有英国人的帮助,犹太人有能力做好建国的准备工作。但是,缺乏现代国家观念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没有这个能力。英国人不帮,约旦等阿拉伯国家也不认,巴勒斯坦国的建国进程迟迟没有启动。
  
  最后急于建国的犹太人不干了,与当地英国政府发生了多次冲突,其中不乏恐怖袭击性质的极端行动。
  
  内忧外困之下,1948年5月14日,英国匆忙宣布结束托管,以色列随即在联合国划定的区域内建国。但是,巴勒斯坦国还没个说法。5月15日,约旦为首的巴勒斯坦地区周边国家埃及、黎巴嫩、叙利亚,以及与和巴勒斯坦不接壤但同属哈希姆家族的伊拉克王国。其他阿拉伯国家象征性地投入了兵力。5万联军攻入了巴勒斯坦地区。约旦还占领了东耶路撒冷,耶路撒冷的国际化也未能实现。
  
  联军的大义名分是支持巴勒斯坦人,目标是消灭以色列。英国作为幕后支持者,给予了阿拉伯国家大量援助。
  
  值得玩味的是,这支阿拉伯联军虽然打着支持巴勒斯坦人的旗号,却只字不提支持巴勒斯坦人建国。如果是他们消灭了以色列,下一步的行动不是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建国,而是瓜分巴勒斯坦。181号决议通过前后,阻挠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独立建国的,不是以色列,而是周边的“阿拉伯兄弟”。
  
  新生的以色列根本没有做好战争准备,实际作战人员仅2.3万人,武装也不充分。战争初期陷入了被动。美苏两国当然不会坐视联合国决议成了废纸,否则才建立3年的战后国际体制会威信扫地。因此,两大国主导下,联合国要求双方停战四周。美国还逼退了英国,迫使其放弃了援助约旦等国家。四周后,迅速武装起来的以色列不仅成功收复失地,还反推了2000平方公里。交战双方最终以实际控制线为界同意协议停火。结果巴勒斯坦地区真的成了“八二开”,却是阿拉伯人占“二”,以色列占了“八”。
  
  以色列浴火而生。
  
  此后还爆发了四次“阿拉伯联军VS以色列”的中东战争,此外还有几场周边国家与以色列的“单挑”。以色列胜多败少,实际控制区域越打越大。1973年的第四次中东战争结束后,元气大伤的阿拉伯国家面对现实,或明或暗地放弃了“彻底消灭以色列”的目标。既然注定要共存,和解才就是唯一的选择。
  
  五、结语:谁阻挠了巴勒斯坦地区的和平进程?
  
  历次中东战争对地区形势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81号协议的分治方案已经不可能原封不动地实现。率先破坏协议入侵以色列的是阿拉伯国家,率先占领耶路撒冷的也是阿拉伯国家。挑事失败,当然要付出代价。因此,后来联合国后来通过重要决议如245号决议、338决议都采取了折中的方案。
  
  181号决议巴以分别建国、耶路撒冷国际化的基础上,调整了国土划分。新的分界基本按照第一次中东战争后“二八开”的实际控制线。折中形成的和平路线,成为了国际社会的主流共识。成为法塔赫在内的大部分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改善关系,实现和解的基础。
  
  1994年,巴以达成“土地换和平”的共识,发表《华盛顿宣言》。实际控制了巴勒斯坦地区九成国土的以色列按照《宣言》的和平路线,巴勒斯坦国的法塔赫政府移交了加沙地带等占领区。巴以和平进程露出了曙光。
  
  同年约旦和以色列签订和平协议,两国自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开始的“秘密合作”正式化。而以色列另一个陆上邻国埃及早在1978年就建交了。
  
  2020年9月15日,以色列和阿联酋、巴林在美国白宫签署了一项被称为改变中东格局的历史性和平协议——亚伯拉罕协议。以色列和两个阿拉伯国家正式建交。“中东大和解”的进程就此开启。科威特、沙特随即进入了和解名单,与以色列积极互动。
  
  历史曲曲折折,中东地区的和平进程还是回到了联合国181号的起点。
  
  但是,历史的大潮中总有逆流的搅局者。哈马斯从一开始就坚决反对巴以“土地换和平”的和平路线,声称“美国和以色列一定会毁约”。很快世界就会看到谁才是毁约者。
  
  2006年,哈马斯取代法塔赫接掌巴勒斯坦国,随即撕毁了此前巴以和平协议。这一毁约行为让哈马斯更加臭名昭著,受到了国际孤立。
  
  2007年,哈马斯拒绝武装组织的国家化,和法塔赫发生了激烈的军事冲突。法塔赫退守约旦河西岸控制区,建立了国际社会广泛承认的巴勒斯坦国合法政府,在阿巴斯总统带领下不断改善巴以关系,为地区和平做出了贡献。哈马斯占领加沙地区后,不断对以色列发起越境打击。
  
  2017年,哈马斯和法塔赫达成和解协议,按约定年底移交加沙地区,组建联合政府。但是,哈马斯依然没有履约,继续割据加沙地区。
  
  2023年10月6日,哈马斯对以发动了代号为“阿克萨洪水”的大规模袭击。“洪水”没有如愿冲进耶路撒冷的阿克萨大清真寺,而是向哈马斯控制的加沙地区猛烈倒灌。
  
  逆历史潮流的搅局者,终将被时代所抛弃。
  
  纵观整个巴以冲突进程,以色列当然不是纯洁的白莲花。但是,周边阿拉伯国家要对上世纪后半叶的战乱负有主要责任。他们置联合国1决议不顾,悍然发动侵略战争,打乱了巴勒斯坦建国进程。他们的失败,让巴勒斯坦人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这些国家受到了惨痛教训,终于选择面对现实,转而在谈判桌前寻求和解与和平。可是,一意孤行的哈马斯等少数地区势力,还在追逐“消灭以色列”的虚幻目标。他们的胡作非为,伤害了以色列人民,更伤害了加沙地区的巴勒斯坦人。真正同情巴勒斯坦人,怎会支持那些人性泯灭的暴徒?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3-10-15 22:5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泼雷 于 2023-10-15 23:00 编辑

  管你有什么立场,也得先有起码的人性
  
  作者:押沙龙yash
  
  巴以冲突的来龙去脉非常复杂,像迷宫一样。我以前也查过一阵资料,想搞明白出其中的是非曲直,后来根据这些资料还写了一篇长文,帮你理清阿以冲突。但我最后的个人看法还是灰色的:
  
  很难说某一方是完全正确,而另一方是完全错误的。如果你是以色列人,你几乎一定会认为以色列是对的;如果你是巴勒斯坦人,你也一定会认为巴勒斯坦是对的。而且无论是哪种情况,你都能举出很好的理由。
  
  不过今天我想说不是巴以冲突本身,而是网友们的反应。现在大家讨论问题往往都有点表演的性质,因为大家热热闹闹讨论的话题,几乎都是不重要的、跟大部分人无关的,或者远在天边,无论我们说什么当事人根本都听不见的。
  
  巴以冲突就是这样。无论是以色列人还是巴勒斯坦人,估计这个时候也没几个有闲心跑来围观评论。所以,网友们说的话无论如何恶毒,也只能污染彼此,对于万里之外的当事人,影响力约等于零。
  
  但恶毒终究是恶毒。网上有不少音乐节上平民死伤的照片,几乎是惨不忍睹。还有女人被游街的视频,那也不是一个正常人能够接受的。
  
  但是下面有不少留言在叫好,有的说“活该”,有的说“搞笑”,有的说“哈叔了不起”。有些言论实在太过分,我看到官媒都来个“评论精选”,把它们隐掉了。网友当然可以支持巴勒斯坦,这没有任何问题。但是看到这样血淋淋的照片,还能说出这样的言论,这就不是立场问题,而是单纯的邪恶了。
  
  这些网友会说,以色列是侵略者,这不是他们自找的吗?我们叫好有什么不对?
  
  可不对就是不对。我们当然可以有立场,可以认为巴以冲突里某一方是坏蛋,但是所有的立场都要要牢牢站在一个根基上,那就是起码的人性。
  
  看到死亡的孩子,第一反应会难过,看到把女人游街,第一反应会厌恶。这就是起码的人性。从这个人性出发,我们才有判断是非对错的依据。如果看到死亡的孩子会赞美,看到游街的女人会喝彩,那么你立场的根据是什么?你判断是非对错的标准是什么?如果抽离了这些具体的死亡、具体的凌辱,所谓侵略、压迫、道义就会变得抽象空洞。
  
  如果你坚决反对以色列,同情巴勒斯坦人民,那么你看到这些死亡图片的第一反应难道不应该是这样吗?“真可怜!以色列要是不侵略,可能也就不会激发这样的惨剧了。”如果你是这种反应,那么哪怕对方支持以色列,你们至少还有一个共同的道德基础。在这个道德基础上,你们可以像两个正常人那样交流和争辩。
  
  反过来,情况也是如此。
  
  袭击过后,以色列发动报复,大规模轰炸加沙,很多平民(包括儿童)都死于非命。如果你支持以色列,那么你可以认为这是“以暴制暴”,虽然不好,但别无选择。这个想法也可以理解。但如果你看到那些死亡儿童的图片,第一反应是兴奋和叫好,那么就是同样的邪恶。比如,我看到有位网友就说:
  
  巴勒斯坦没有什么平民,有的只是小恐怖分子、老恐怖分子和男女恐怖分子,都该被全部清除。
  
  这种言论和“哈叔了不起”看上去截然相反,其实内核完全一致。世界史上极左翼和极右翼往往容易相互转变,就是这个缘故。那些为“哈叔”叫好的网友,一旦亲以色列,必定就会主张把巴勒斯坦人“斩草除根”;而这位要清楚全部巴勒斯坦人的网友,一旦反以色列,也必定会为音乐节上的死亡图片叫好过瘾。他们的立场差异只是偶然,气质底色却是共通的。
  
  最近看了段视频,BBC记者在采访加沙医院的时候,情绪崩溃,痛哭失声。我觉得这才是正常人的反应。作为一个记者,他当然有自己的立场,而且他的立场肯定不是挺哈马斯。但不管有什么立场,看到死亡知道悲伤,看到被炸死的孩子知道难过,这才是人之为人的本能。有了这种本能之后,人才能真正权衡利弊是非,决定自己的立场。
  
  这些人也许会反问:这也不好,那也不好,那你说该怎么办呢?我不知道该怎么办,但我知道不该怎么办。巴以冲突是一团乱麻,后面是大量的生命和鲜血,面对这团乱麻,正常人往往会犹豫,而禽兽则不会。这是人和禽兽的差别。
  
  历史传说中有个“戈尔迪之结”,复杂至极,谁也解不开,后来亚历山大大帝拔出剑来,把这团疙瘩一下子劈开,说“劈开就是解决”。很多人佩服亚历山大的做法。但他们没想过,在现实中被劈开的是什么。快刀斩乱麻,把以色列灭国是个解决办法,把加沙夷为平地也是个解决方案,但与其这样解决问题,不如把问题留在那里。把人类全部灭绝,那么人类的一切问题也就都解决了,什么贫富差距,什么种族仇恨,什么经济萧条,都不存在了。
  
  但问题是,我们能这么做吗?
  
  人类有过很多分歧,未来还会有更多分歧,这些分歧往往会造成灾难,这是没办法的事情。但是如果遇到分歧,我们就觉得这是“大是大非”,在“大是大非”面前,所有同情都是妇人之仁,都是迂腐,都是圣母婊,那么我们就会变成野兽。很多人把小说家为了情节需要杜撰的一句话奉为圭臬,什么“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兽性,失去一切”。这是邪恶的愚蠢。我们是无拳无勇的草民,如果这个世界失去了人性,那么我们多半根本没有机会活下来,更不会有闲情逸致去读这段格言了。
  
  我再重复一遍,对生命的尊重和同情,是所有是非的基础。离开这个谈是非,就没有是非。没有办法的时候,当然只能以暴制暴,但决不能对“暴”本身产生欣喜的快意——尤其是当这个“暴”施于无自保能力的弱者时。
  
  前面我也讲了,网上这些话对当事人不会有多大影响,就是过过嘴瘾。那么我为什么会还要发这通感慨呢?因为这些话对以巴双方虽然没什么影响,但是对我们国人却有影响。戾气是相通的,就像我以前在文章说的:
  
  一呼一吸,必有相应,文字上的血往往会流到现实里。
  
  万里之外的是非都能让我们如此恨恶,以至于看见尸骸都要鼓掌,那如果在我们身边发生严重分歧的时候,又会怎么样呢?
  
  我在这篇文章里没提过我自己的看法和立场。对巴以冲突,我当然有自己的立场,但这并不重要。就像俗话所述,立场这个东西就像肚脐眼,人人都有一个,没什么稀罕。不是立场区分了大家,而是对待自己立场的方式,区分了大家。
  
  是它区分了何者为人,何者为兽。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3-10-15 22:58 |只看该作者
能谈,只要不过于偏激或扭曲事实都是安全的。
感谢分享,明天来学,晚安小雷。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3-10-15 23:19 |只看该作者
我也觉得巴以冲突难以说清谁是谁非,一切都有前因后果。

以色列四周是敌对的阿拉伯国家,所以以色列的忧患意识是强烈的。但巴勒斯坦相比以色列又是孱弱的,也被以色列蚕食了不少领土,所以一直以来基本是冲突不断,巴勒斯坦武装力量是不难和以色列相比的,只能以恐怖活动来表达对以色列的仇恨。然后以色列报以颜色,这就是恶性循环。巴以和平真的是无解。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3-10-16 06:41 |只看该作者
  这两篇文章,特别是第一篇我觉得说得还是比较清楚的。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3-10-16 06:59 |只看该作者



这两个人都是老关天茶舍的名家

押沙龙出过一本历史著作

关不羽好像还没有出书吧

押沙龙文笔轻灵活泼

关不羽文风厚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3-10-16 07:00 |只看该作者





具体到这两篇作文

都不好

因为有硬伤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3-10-16 07:02 |只看该作者




泼雷,麻烦把题目改一改,改得醒目一些

比如:有关巴以冲突的两篇文章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3-10-16 07:33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两篇文章,第一篇提供了片面的的历史背景,第二篇提供了人道主义视觉。
这是不完整的。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3-10-16 07:41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要讲清楚历史背景,需要讲清楚犹太复国主义兴起何时,进入巴勒斯坦的进程,人口,方式,比例。
建国时,联合国决议的合法性。
建国后冲突和以色列的侵占过程和方式。是否正当。
这是要补充的。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3-10-16 07:43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采取人道主义是一个视觉,但是人道主义从来不是解决争端的主要价值观念。
所谓主义,是需要讲清楚各方所持战斗理念是什么,根本不是人道主义。这才能讲清楚双方的核心矛盾点。否则是鸡和鸭讲。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3-10-16 08:46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子曰 发表于 2023-10-16 08:42
关不羽罗列的史料没什么大问题,但解读是混淆视听,立场先行,遍地硬伤,徐教授指出了民族自决这一点,还有 ...

哈哈,说得对。
看国际关系,要有个框架,教科书的。第一:客观的历史背景。第二:用理论的也则各种主义检验。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23-10-16 08:47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这两篇文章合在一起构成了这个架构。但都不够专业。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23-10-16 08:51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所谓各种主义,比如:人道主义,民族主义,自由主义,现实主义,历史主义,丛林主义。
把这些都用上,你就能发现巴以冲突是各种主义的冲突了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23-10-16 09:10 |只看该作者
海鲜酱 发表于 2023-10-15 22:58
能谈,只要不过于偏激或扭曲事实都是安全的。
感谢分享,明天来学,晚安小雷。

早上好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23-10-16 09:12 |只看该作者
晨风午阳 发表于 2023-10-15 23:19
我也觉得巴以冲突难以说清谁是谁非,一切都有前因后果。

以色列四周是敌对的阿拉伯国家,所以以色列的忧 ...

也觉得无解。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23-10-16 09:14 |只看该作者
远去的烟云 发表于 2023-10-16 06:41
这两篇文章,特别是第一篇我觉得说得还是比较清楚的。

我关注了关不羽发布推文的几个公众号,在几次大事件时他的分析,觉得挺有看点的。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23-10-16 09:14 |只看该作者
远去的烟云 发表于 2023-10-16 06:41
这两篇文章,特别是第一篇我觉得说得还是比较清楚的。

我关注了关不羽发布推文的几个公众号,在几次大事件时他的分析,觉得挺有看点的。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23-10-16 09:15 |只看该作者
徐公孰 发表于 2023-10-16 06:59
这两个人都是老关天茶舍的名家

押沙龙出过一本历史著作

好像他们还在继续写文,前者的时政,财经领域,挺有看点。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23-10-16 09:19 |只看该作者
论金 发表于 2023-10-16 07:33
两篇文章,第一篇提供了片面的的历史背景,第二篇提供了人道主义视觉。
这是不完整的。

能够看一眼就指出第一篇片面,说明你有强大的知识背景做支撑,可以具体推翻反驳一下,要指出明确的硬伤。
如果看一眼就批判,只是因为和你内心的立场相左,其实,我看来看去,版面许多讨论都没必要继续,因为最终都指向两个结论:
1、赖美国。
2、中国不好。
所有所有的问题,最终都是这两个结论,那还辩论啥呀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23-10-16 09:22 |只看该作者
子曰 发表于 2023-10-16 08:42
关不羽罗列的史料没什么大问题,但解读是混淆视听,立场先行,遍地硬伤,徐教授指出了民族自决这一点,还有 ...

押沙龙举例BBC记者在加沙的哭泣,正是指出了以色列的暴虐。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23-10-16 09:25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泼雷 发表于 2023-10-16 09:19
能够看一眼就指出第一篇片面,说明你有强大的知识背景做支撑,可以具体推翻反驳一下,要指出明确的硬伤。 ...

我这么说,当然是可以补写的。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23-10-16 09:29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我买了一批研究国际关系的书,有翔实的历史材料和数据。都是欧美教授写的。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23-10-16 13:44 |只看该作者
子曰 发表于 2023-10-16 11:24
关不羽的硬伤:
1.对“自古以来”的解读。
“古”,犹太人不是最古的原住民,他们也是占领别人的土地。

支持子曰兄有理有据的反驳。
不懂就转
我将子曰兄的反驳,转发到关不羽公众号上留言了,收到的回复如下:

1、“古”随便定义,你愿意可以定义到耶路撒冷王国,我也不反对。

2、英国接受托管,接受的是奥斯曼土耳其的主权,奥斯曼土耳其可不是阿拉伯国家。这和中国青岛问题有什么可比性?

3、181号决议,巴勒斯坦人不同意,但很遗憾,他们没投票权。阿拉伯国家不同意,但他们没有否决权。同时他们对该地区也没有主权。程序上讲,这是合法决议。巴勒斯坦人的处境可以同情,但无法支持,他们的要求不切实际,也没有法理依据。这只能在后续徐徐处理。

阿拉伯国家违背决议发起侵略战争,是不能支持也不能同情的。加入联合国时没读联合国宪章?不知道多数决的程序吗?认可了程序,就要接受结果,哪怕这个结果是他们不同意的。

4、阿拉伯人撕毁协议发动侵略战争,当然要受惩罚。凭实力输出去的地,可以靠谈判要回来些,但不能靠恐怖袭击来要。

5、唯一的解决之道是在181基础上谈判解决,在现实可行、以双方接受的划界,实现巴以分治。这也是国际主流社会在努力并已经取得很大进步的解决之道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23-10-16 13:51 |只看该作者
我雷厉害,转了很多人有兴趣的文章,记功一次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23-10-16 15:08 |只看该作者
子曰 发表于 2023-10-16 10:20
巴以冲突就是一个无解但又必须解决的问题。
押沙龙说不知道该做什么,但知道不该做什么。这话很伪善。
...

所以子曰兄是支持恐怖袭击的吗。
那势必换来对等,甚至加倍的暴力还击。
押沙龙文的意思,我觉得你没读懂。
他的意思,理解双方各种暴力袭击,但是不要面对遍地尸体,游街,去欢呼雀跃,去喊活该。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23-10-16 15:39 |只看该作者
子曰 发表于 2023-10-16 15:23
这不叫支持恐怖袭击,是对无奈反抗的理解和共情。
死伤对于任何一方的具体个体,不再是冷冰冰的数字,而 ...

所以一个农民如果被村支书欺负欺压,他作为弱势群体屡告不倒,最终他可以选择铤而走险灭门对方。
如果这个逻辑推理下去,我觉得挺可怕的。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23-10-16 16:11 |只看该作者
子曰 发表于 2023-10-16 16:02
那怎么办呢?继续忍受欺压而无动于衷?
肯定要反抗,这又看反抗对象和程度。
一个弱者以正常手段反抗有 ...

不能支持违背法律的反抗。
不能支持恐怖袭击的反抗。
这是我的想法,虽然理想化。
这应该是维持人类社会秩序与前行的一个基础。
甚至于,起码在表面上,不能堂而皇之宣扬这些东西。
就像古代封建社会的篡权/政变等等,基本的大义不能泯灭,否则社会秩序礼崩乐坏,陷入恶性循环。
虽然想法略不同,不过,觉得和子曰兄这样讨论,比较有收获:)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23-10-16 16:18 |只看该作者
子曰 发表于 2023-10-16 16:16
你不妨代入一下,你现在作为巴勒斯坦人,约旦河西岸的、加沙地带的、流浪在外的国外难民,这几种情况,你 ...

要代入一起代入。
子曰兄代入一下,被阿拉伯世界包围,被扔炸弹,被无差别屠杀音乐节的普通以色列人。
他们怎么办?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