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情感休闲 娱乐家园 中医为什么干不过西医
查看: 3202|回复: 4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医为什么干不过西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19-9-13 14:4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拍岸浪 于 2019-9-13 14:48 编辑

我家娘亲胃病非常严重,发作的时候疼到脱相的那种。

看了很多病,吃了很多药,无效。后来听姨婆说,她家附近有一位老中医,据说祖上是御医院退下来的。关于老中医家世流传的版本很多,总而言之两个字,牛逼。

事实证明,确实牛逼。针灸完三副药,直到现在我家娘亲没再发病过。

子承父业,老中医的儿子也是中医,精于骨科。轮到孙子选择的时候,老中医说什么都不让孙子再学中医,直接读了西医。很多人不明白到底为什么,综合国情人性我试着解读解读,当然都只是我想象,老中医直到死也没说原因。

魏源当初一本【海国图志】被当权者和利益团伙弃如敝履,偶然机缘流入日本,当权者惊为天人,1854年官宣翻刻了60卷,带动了明治维新几十年。典型墙内开花墙外香的还有【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方】,从中衍生日本申请了210个古方专利。当我们还在医院吃抗生素打点滴的时候,日本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喝着汤药。而我们,放眼网上骂中医的多如过江之鲫时,欧美都已经开始申请专利了中医的精粹。这意味着,名副其实的中国人即便是出国开中药方子,还得外国人授权。多么滴讽刺。

科学在于实践,西医的发展史是得先拥有比较高的文化知识,归纳形成理论,再无数次经过精密仪器的实验,提炼出针对性的物质。反观中医,现在的孩子,吃着麦当劳肯德基喝着可乐雪碧,五谷不分,韭菜和稻秧都能混为一类,何况要从娃娃时期就得培训的郎中先生!在拼爹妈拼补习拼分数的当下,几个孩子有时间有耐心去尝百草?几个家长舍得孩子去尝百草?一切追求,都是时效。

西医恰恰就是速效。大部分需要长期吃的药三个月一周期,医生会说:三个月之后来化验,吃多了伤肝肾。嗯,和欠钱拆了西墙补东墙的原理差不多,身体的债迟早都得自己还。本拍假装大尾巴狼苦口婆心的说:中医调理和西医控制一样重要,前期西医,后期中医,中西需要合璧切勿互踩。

还有,中医没落和政策不无关系,尤其医保这块。西医诊所除了寄几看不好的病,会往外推给中医,而且是患者花费不斐之后,没见过里面有针灸的。可是,因为医保太多的限定,只能捎带着输液打针求生的中医诊所比比皆是。遇上医闹,西医有术前同意书,中医嘛都没有。试问,挣钱还风险性小的行当,你会怎么选?

最后,吸天地之精华日月之灵气的中药现如今都冠冕堂皇的进了大棚娇生惯养,南北通种,成了地方经济GDP的主力,效果可想而知。

不是所有的为什么都有答案,但是,中医的没落有迹可循。驾鹤西归的老先生约莫是早就看到了病源所在,都说医者父母心,可医者的基本也需衣食住行,在这个GDP就是王道的如今。

希望,振兴中医实际执行,而不仅仅只是一句口号。



2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9-9-13 15:23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一个好医生和一个好人一样是难求的,甭管中医西医,能医病便是好医。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9-9-13 15:37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并重
国家重视度有多少?

一个错政策能毁灭一个行业。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9-9-13 15:42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中医治未病,中医更注重养生保健方面。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9-9-13 15:43 |只看该作者
无弦风 发表于 2019-9-13 15:23
一个好医生和一个好人一样是难求的,甭管中医西医,能医病便是好医。


好人易得,好医难求

好人好事只是一念之间,医生需要过硬的本领

后面一句认同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9-9-13 15:44 |只看该作者
舞婆娑 发表于 2019-9-13 15:37
中西医并重
国家重视度有多少?


不敢太展开写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9-9-13 15:46 |只看该作者
无弦风 发表于 2019-9-13 15:42
中医治未病,中医更注重养生保健方面。

就感冒而言,西医吃药吊水一个礼拜的功效只等于中药一副

只是,现在好的中药比好的中医都难寻

如今国人宁愿相信藏医,是因为环境污染少加上没太商业化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9-9-13 16:23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仅保留发帖内容

闲聊,不用太正式,有时间想到啥 说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9-9-13 20:35 |只看该作者
楼住写的看法里有些我是赞成的,但是我们必须冷静的考虑问题。关于个案一直只是参考而不能作为定论,无论是西医还是中医,或者其他方面的事情都是一样的。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9-9-13 21:06 |只看该作者
在理。都是急功近利害的。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9-9-13 21:29 |只看该作者
小拍这眼真毒!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9-9-13 21:50 |只看该作者
大致说来,中医的颓废有以下几种原因。
1 . 传承问题。解放前后的中医多是出于世家,百八十里地不出一个有名的,当时西医极少,一两个中医都是凤毛麟角。家传的中医多是学验具富的人,同时又是家资颇丰的人,有田地有房宅,有绝技在身,免不了有倨傲之气。占了这几条,他就是穷人的对头。解放后,他们的成份划得都相当高,六十年代之前抬不起头,八十年代之前是专政对象。老家伙死了,小家伙弃业不干了,即使有一二在业者,也是不死殃活的。为啥八十年代初国家招聘一万名中医,就是缓解一下中医青黄不接后继无人的局面。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9-9-13 22:20 |只看该作者
2 . 中医的成熟周期长。中医的理论书籍汗牛充栋,按近代的中医教程,三年大学时期,所读的中医书籍几乎等身。学校里读的书都是理论,在临床实践中还要学习大量的工具书和辅助读物,这样下来,想打造一个拿得出门的中医,没有二十年几乎是不行的。谁有恒心下得了这个功夫?人在物欲横流的当今,哪个中医能坐下去凉板凳?
一个中医本科生就业后,对口就坐在中医科诊室里,其他西医门诊诊务繁忙,他这里门可罗雀,他能不心慌么。天久日长,半路转行的大有人在,无人援手的只能勉强度日,后来他有了儿子,还能支持后代干中医么。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9-9-13 22:4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拍岸浪 于 2019-9-13 22:46 编辑
大尾巴鹰 发表于 2019-9-13 20:35
楼住写的看法里有些我是赞成的,但是我们必须冷静的考虑问题。关于个案一直只是参考而不能作为定论,无论是 ...


大鹰,北京什么情况我不清楚

在我老家,之前的老中医没了之后,超过一半这种情况

祖上中医世家,然后子孙西医。尤其中间断层,青黄不接,本科五年中医的门都入不了,再考研读博,学了中医等于自绝于中医,最好的青春年华都填在了中医坑里。成本高,回报低。好嘛,就算熬到毕业,一肚子理论,压根就没有施展拳脚的机会,中医院一蹶不振,找工作都是难事。

就算家里有矿,自己整个中医诊所,几年甚至十几年的理论知识真懂治病救人么?未必。然而有些中医世家的孩子,明明能够开方看病,但是行医证一照难求。

好嘛,就算医术高超,望闻问切整套下来,怕是得一两个小时还搞不定一个病患,终于看完了开方子也没个定价标准,只靠抓药赚生活费。回头看西医,五分钟就能开个单子去交钱去化验,结果下来没事,再排队开单检查下一项。上回墓歌去医院,一整套下来,就差没去妇科检查子宫肌瘤了,这些可和医生收入都有挂钩的。我很多时候都怀疑到底是医生看病还是仪器看病。。。。。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9-9-13 22:49 |只看该作者
虎步漫游 发表于 2019-9-13 21:06
在理。都是急功近利害的。


我老家有人种附子

附子是啥疗效我也不懂

打个比方,之前同样的药方附子只需三钱,被当成农作物养殖的起码就得十钱

中医每家每户都有自己不外传的祖方,好嘛,功效一打折,方子咋开咋不是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9-9-13 22:50 |只看该作者
泌水 发表于 2019-9-13 21:29
小拍这眼真毒!

咱们好久没扯了,借聊中医扯扯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9-9-13 23:06 |只看该作者
泌水 发表于 2019-9-13 21:50
大致说来,中医的颓废有以下几种原因。
1 . 传承问题。解放前后的中医多是出于世家,百八十里地不出一个有 ...


中医最特别的延续是传承和师承,一般叫得上号的所谓名中医,几个不是中药材里泡大的

断层之后,因为提倡西医嘛,看中医的少了,很多方子压根就没法实践精进,没法精进看中医的就越少,恶性循环

还有哦,西药有所谓的抗药性,西药对西药都如此,何况中药对西药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9-9-13 23:13 |只看该作者
泌水 发表于 2019-9-13 22:20
2 . 中医的成熟周期长。中医的理论书籍汗牛充栋,按近代的中医教程,三年大学时期,所读的中医书籍几乎等身 ...


六星回复系统不咋好,点回复看不到后面的,只能凭记忆回

看着别人挣钱养家糊口,自己坐冷板凳苦哈哈,估计孩子愿意,家长都不乐意

这是非常现实的生存问题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9-9-14 07:16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大尾巴鹰 于 2019-9-14 07:19 编辑

你说的是现在中医的现状,情况也的确堪忧。
我本来想在无旋风关于中医的帖子里谈这件事,不是非要在哪谈,因为在一个帖子里谈比较集中。
我简单的说两句你提到的这种情况。
北京的中医院很多,中医行医的情况好于其他的地方,但是中医同样不占主流,也是边缘化的。
一般的说,看中医的患者都是在西医无果,或者长期慢性病。治病找西医,调理找中医好像是今天人们就医的观念。
中医虽然不服气但是总算是给他留了口饭吃,开始不赞成后来居然做了招牌。
关于中医的药效问题我们以后在讨论。我想着重说说你说的学习中医的问题。
中医的系统化教育是49年以后的事,因为中医过去的传承是心口传授的方式,这个方式也是过去中国人其他行业的一种方式。
49年以后,像西方那样,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设立专门的学习机构医科大学,到现在我也认为是一种尝试,1956年《北京中医药大学》是中医的最高学府,每年也毕业上千的毕业生,他们的境遇和你们那的基本差不多。为什么这么说呢,虽然很多原因,但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医缺乏系统的理论。你前边举说的《伤寒论》、《金匮要略》等等被中医奉为经典的医学书籍,它的表述方式和知识结构也不能作为一本教科书。
和中医理论一样,中医的药品,医疗实践等等也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
简单举个例子,比如说药品。西药的药品的配方是固定的,中医则不是。很多人认为西药配方就是重要的药方这是不对的,他们存在着很大的差别。
西药针对一种病情用一种药,它具有普遍性,无论是谁都是这种药,治疗方法也是如此。而中医则千主张因人而异,它认为每个人的身体情况不同,要根据这个情况专门对待。这就是中医所谓“因人施治”的理论。你想,这样的理论一万个人会有一万个药方和施治方法,在教学中它的理论前提是什么?怎么学习?
当然你也谈到了目前中草药的质量问题,这也是个大问题,甚至在不远的将来,草药就要绝种。因为绝大部分的草药都是人工养殖的,特别是用现代化的方法,这对中药的药效影响很大甚至本不无效。
但是天然生长的药材在今天的情况下是无法满足需要的,如果中医不在这方面想办法,药品成了问题,中医还存在吗?
当然,中医除了药以外还有一些物理治疗的方法,比如针灸,推拿,正骨等等,但是也要辅助药剂。
说句大家不太接受的话,中医和京剧以及我们的很多所谓国粹的命运将是一样的,都面临被时代淘汰的危险,无论他们曾经是怎样优秀。
更不要说中医的行医环境人为的负面作用,要说的很多,就说到这吧,太多了了啰嗦了,耽误大家的时间。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9-9-14 08:29 |只看该作者
大尾巴鹰 发表于 2019-9-14 07:16
你说的是现在中医的现状,情况也的确堪忧。
我本来想在无旋风关于中医的帖子里谈这件事,不是非要在哪谈, ...

嗯。老师所言中肯,切中要害。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19-9-14 12:50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大尾巴鹰 于 2019-9-14 12:54 编辑

我在上文中说过,中医无论是用药还是医疗方式,两千多年来变化很小,而西医则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因是什么?如果我说这不是中西方医学的差别而是文化的差别你一定觉得我扯的太远了。
我们知道,世界上有四大文明古国,他们带领人类进入了人类文明,这四大古国中三个都在东方。
有一种现象不知道大家注意没有,四大文明古国产生对传统颠覆的是希腊文明。或者说,人类被带入文明是这四个文明共同的作用,而带领人类进入现代文明的却是西方的古希腊文明。
文明和现代文明两字之差却差出了很多。
希腊文明在西方的影响导致了英国1640年的工业革命,这是人类从人类文明到现代文明的转折点。
迄今为止,除了西方的希腊文明,其它三个文明时至今日仍然大部分保留着最初的状态。
原因非常的复杂也不是我们要讨论的。
我为什么要提到这个问题呢,就是来解释中医两千多年来变化很小的原因。
还有一点,在中国(也许不仅是中国)有一种说法叫“巫医一家”,也就是说,巫术是中医的祖宗。
有点事了,好像是有人打电话,晚上咱们再聊!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19-9-14 14:27 |只看该作者
回大鹰:
所谓神农尝百草,我理解的是一种精神,而不是神农这个特定的人
早一段我家顾客的闺女拉肚子,西医看了半个月,一点好转的迹象都没有。她妈知道后从老家赶过去,带去了一个偏方,具体是啥我也记不得了。后来,我家顾客把方子直接发到了群里,并且附带图文详情。
我想说的是,中医衰败自身也有原因。回到神农尝百草,我比较倾向泌水的说法,就是老百姓通过日积月累试出来的中草药药性,被神化到了某一个人的头上,或者说这个人能以文字的方式记载。
中医,祖传的中医世家,个个都有不能外传的方子。严格一点的,甚至到了传男不传女的地步。意思也就是说,中医藏私,西医恰恰相反的是,当某个领域能够造福人类的时候,可以通用。
种种原因,导致了中医眼下的困境。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19-9-14 14:51 |只看该作者
泌水 发表于 2019-9-13 22:20
2 . 中医的成熟周期长。中医的理论书籍汗牛充栋,按近代的中医教程,三年大学时期,所读的中医书籍几乎等身 ...

3 . 临床施治的方法问题。 中医的教科书都把理法方药讲得头头是道,但是按图索骥并不能达到满意效果,原因是不能细致入微地体察病情,达不到由表入里,去伪存真的辩证高点,思辨上出了问题,治疗上就南辕北辙。宋朝有个中医叫张说,他治疗一个病人,神志昏迷,脉微欲绝,撬开病人嘴巴见到咽喉红肿。张说就用辛热回阳的药物研成细末做成小丸子,再用清热败毒,开窍利咽的中药做包衣,给病人服用,果然就挽救了这个危重病人。张说事后对人们说,这个病是阳衰在内,热毒煎炙于上。我用温里回阳的药物,治他的阳气衰微,再用清热解毒的药物治他的火热上攻;包衣入胃,先发挥清热利咽的作用;待药核溶解,恰好发挥温里回阳的功效。他的这个分层次的治疗方法,来源于奇思妙想,但这个奇思妙想不是凭空来的,没有医书的淹贯,没有哲学思辨,他是绝对办不到的。古代的中医,他整天玩中药于股掌之间,看、尝、嗅、抓,无所不用其极;自己的药物,可以花本钱费气力把它制成各种剂型,施治于各种病人身上。医生的治疗手段多,实验空间大且有很大自由自主。只要不是故意投毒,发生了医疗事故,并没有上来讹人的。如果医生感到心里有愧,拿出钱财去赔偿,往往被病家婉言谢却,反而还好言安抚医生。
现在不行。中医不能干涉中药,更不能随意制剂,很多科班出身的中医,临床多年还不知道自己笔下中药的模样。盲人还有摸象那一说,中医对中药简直是摸都没机会摸。枪是不错,可惜子弹不合槽,你怎能打得响,怎能命中目标?
中药里头毒副作用大的品类,现在都严格管理,不可轻易用于临床。医患关系这样紧张,医院的问责制度这样严厉,哪个医生还敢开发新机型,哪个医生还敢操持危险药品去治危急重症?有了急症病人,患者家属首先想到的是去急诊,胸外按压人工呼吸,打针输液动手术,忙得摩肩接踵,中医只能袖手旁观,纵使你有上天的本事,也不敢去没虱子找虱子咬。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19-9-14 22:17 |只看该作者
4 . 传承问题。 从中国医学史可以知道,民、清之前的中医都是来源于祖传或师承,祖传的医生出成果快,因为父子相传,功课督责的紧,秘方验方传授及时,对某一方面的疾病有独到的治疗手段。这就决定培养一个成型的中医周期大大的缩短了。往往二十几岁就名噪一时的青年中医,查他的根底都是祖传;师承要慢得多,请来教授医业的更慢。医生去做专职老师,说明这个医生混得不怎么的,没人来瞧病了,一肚子学问没了用处,只得去传习医道了。这样的老师多数是纸上谈兵,真枪实弹地去治病,他没有那个胆略,肚子里没干货,教出来的学生临症就不免恍惚无主见;
学生有志于医道,因为家资微薄,请不来老师设馆,就去投师学医。他投的老师多数都是有堂号的医家,学验具富名声又好。这样的老师多数脾气古怪,带学生苛刻。学生到他那里,先干杂活,还要手脚麻利,脑子灵动,一年半载很难侍诊在侧。学生历尽艰辛,得到老师首肯默认,他才正经教你。学生能见微知著,触类旁通,真正是块行医的料子,老师才倾心调教你,达到老师的欣赏,可以做个入室弟子。学业有成后,他的中医功力不亚于祖传弟子。十年学医,年年都要奉上学费,出师后三年还要贡赋,修冰炭之敬;老师驾鹤西天了,徒弟要如同儿子一般,披麻戴孝,如丧祖考。这样师承出来的医生,他的医术想不好都难。
遍观目前的城乡祖传中医几如凤毛麟角,师承居多,但不是过去的投师学医,而是考进医学院校。学生自恃我是硬砍实砸考进来的,交了学费和杂项,老师你就应该好好教我,这就少了对老师的敬慕,也少了医技在身改变人生的渴望;老师挣的是国家工资,这么多学生我哪能教的过来,学不学是你自己的事,我尽职尽责而已。学业修满,师徒渊鸟。即让你是中医本科、读研,出了学校的门,依然是两眼一抹黑,纵然心雄万夫,争奈身无绝学,找到一份中医科的工作,生生地把你晾在那里。
常言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老师的来路一不是临床医生,二不是家传师承,他也可能是科班出身,照本宣科,教出来的学生可想而知了。分配到医院中医科,猝然见到病号,使他手忙脚乱,八纲不明,六经莫辩,仓促之间开出的方子牛唇不对马嘴,望其有效,实在渺茫。老师又不在身旁,同事有门户之见,讨教商量的地方都没有。在校时,西医副科学得不好,检验知识不透彻,只有看人家西医门庭若市了。凉板凳坐得屁股疼,由失落变成灰心,平平的一个西医,每个月都挣万把块,自己紧紧张张才得来三两千,不出二年,他自然会想些自谋生路各逃方便的门道。中医不成气候,良有以也。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19-9-15 11:59 |只看该作者
泌水 发表于 2019-9-14 22:17
4 . 传承问题。 从中国医学史可以知道,民、清之前的中医都是来源于祖传或师承,祖传的医生出成果快,因为 ...


隔行如隔山

还是水水说的透彻

我能看出大致问题,但说不出个所以然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19-9-15 13:12 |只看该作者
拍岸浪 发表于 2019-9-15 11:59
隔行如隔山

还是水水说的透彻

因为我就是这一行的人啊,不过是土了些。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19-9-15 14:09 |只看该作者
5 . 中药问题。 八十年代之前的中药,质量还算可以,嗣后每况愈下。人口增长是一个原因,树木植被增加是重要的原因,还有优质贵重的中药大量出口。人口多,吃中药的就多,山野之间的原生中药生长期限不到就被采出来充了药用;药农采集中药的时令不合适,见到贵重的药品就竭泽而渔,不留根苗。国家为了遏制水土流失,增加森林面积,木本植物的遮光夺食,使草本植物自然消亡,比如柴胡、苍术、桔梗、麦门冬等药物,它们就不能生长在树下或灌木丛中;国家为了赚取外汇,不留意去限制中药的出口,有很多稀缺重要的药品流出国外,中药到了人家那里,造出了成品,注册了商标,折回头卖给我们,成百倍的利润让人家捞了回去,药源的匮乏造成的恐慌却由我们原产地担负。
野生的动植物中药来源紧张,人工养殖和栽培应运而生。药物培殖的生意人,他永远不会和医生一条心,医生讲究的是中药的质量,卖药的人她追求的是数量。利益的驱使下,养殖和种植的人为了速生增重,想尽了违规的主意,致使药品中非药用部分增加,重金属含量、农药残留超标,药品质量下降,毒副作用增加。就好比枪是好枪,子弹却是哑火。纵使你中医才如轩岐,技同华张,也只有扼腕哀叹,无可奈何。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19-9-15 14:22 |只看该作者
6 . 中医的生存问题。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刺激经济增长,人人近利,必致急功。中医胎里带来就不能急功近利,培养一个能治病的中医需要相当长的周期,处在当下人人向钱看的潮流之中,执中医业者必然产生攀比。

说着说着,我就犯了急功近利的毛病,有人打电话来了,我得去诊所看病人。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19-9-15 15:14 |只看该作者
泌水 发表于 2019-9-14 22:17
4 . 传承问题。 从中国医学史可以知道,民、清之前的中医都是来源于祖传或师承,祖传的医生出成果快,因为 ...

大哥写的几方面的因素都看了,说得非常到位。
因为看了很多以中医为主角的长篇小说,确实能凸显大哥说的这几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19-9-15 19:53 |只看该作者
沈眉珊 发表于 2019-9-15 15:14
大哥写的几方面的因素都看了,说得非常到位。
因为看了很多以中医为主角的长篇小说,确实能凸显大哥说的 ...

都是不争的事实,中医确实遇到了大麻烦。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