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时事 关天茶舍 读书笔记《世说新语》(二)
查看: 7564|回复: 2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读书笔记《世说新语》(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3-7-21 16:5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世说新语》言语第二



此图镇楼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点评

养生丸  这个帖子得慢慢看,仔细品读,不在朝朝暮暮,哪天想起,哪天来上一段,如温故而知新,定有收获来哉!  发表于 1689931006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23-7-21 17:01 |只看该作者
《世说新语》是南北朝时期南朝·宋·刘义庆编撰的志人小说。全书共三十六篇。记述东汉末年至南朝宋初二百年间士族风尚琐闻轶事,所谓“魏晋风度”,“名士风流”。


第一篇:德行第一

已读完,链接地址:北斗六星网-《世说新语》笔记_北斗六星
http://www.bdlxbbs.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34047&extra=&authorid=98325&page=1

今天起,从第二篇开始解读。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3-7-21 17:0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醉笑陪君三万场 于 2023-7-21 17:06 编辑

【题解】
言语,指人的口才、辞令。“言语”是孔门四科之一,魏晋名士喜欢谈玄辩理,崇尚“清谈”,是表现魏晋“名士风流”的一项重要内容,甚至是“跻身名流”的一个重要手段。

这是魏晋时期的一个特殊文化现象。

“巧言令色,鲜矣仁”。善于辞令固然重要,但不可太过片面追求“言语”技巧。我个人就不太喜欢“太会说”的人。

曾为书房写过一篇【闲说魏晋】魏晋玄学之“名教与自然

从2015年开始解读《世说新语》,断断续续,放下又开始,开始又放下。 至今没有完成,不过这几经反复,倒是对魏晋时期的思想潮流多少有几分体会。

原说要写“魏晋时期的思想潮流”,但题目有点大,不容易hold得住,于是缩小一点,说说魏晋时期的玄学思潮“名教与自然”这个话题。

我从头捋捋袄。

中国历史上曾经有三次“思想解放”的历史阶段:第一次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第二次是魏晋时期的“玄学思潮”,第三次是民国时期的“新文化运动”。

思想文化的发展繁荣有其自身的规律,往往与政治、经济发展不同步。从古代史上看,越是大一统的强权政治时代,思想文化越被禁锢,越容易“一枝独秀”,而这三个时期共同的历史特点,就是全部出现在集权土崩瓦解,社会急剧动荡,政治、经济、文化新旧交替时期。

这个特征,在这三次思想解放运动中,都非常鲜明。

重点说魏晋。

汉代统一天下之后,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为统治阶级的唯一正统思想,被列入官方意识形态,成为政治统治的工具,儒家的观念上升为法律和道德,儒家文化典籍《诗》《书》《礼》《乐》《易》《春秋》被奉为“六经”,两汉“经学”高度发达,是文人士大夫步入仕途的敲门砖。
文学艺术、学术一旦依附于政治,就会越来越荒诞。比如《诗经·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首来自民间的表现青年人追求美好爱情的诗,被“经学家”解读为“《关雎》,后妃之德也,《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诗被玩坏了,成 “经”了。这还能玩不?

于是成为庙堂文化的儒家思想日渐僵化腐朽。

到了东汉末,豪强雄起,军阀混战, 王权再次瓦解。天下大乱的局面,动摇了两汉数百年的儒家价值观,经学逐渐衰败,东汉末年的党锢之争对文人政治家残酷迫害,从而使天下的读书人、士大夫阶层对儒家思想产生了质疑;到了三国两晋时期,政权更替频繁,新旧思想文化激烈碰撞,“玄学”、“名教与自然”思潮随着“名士清谈”而兴起,成为魏晋时期的思想主流。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3-7-21 17:06 |只看该作者
简单解释几个名词吧。
  
  东汉时期,道家从一种思想流派发展成为一个宗教形式的“道教”,佛教也开始进入中国,这绝不是偶然的。是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僵化没落之后的必然。
  
  毛主席曾经说过一句话,大概意思是,意识形态这个阵地无产阶级不去占领,资产阶级就一定会去占领。这个认识论是十分正确的。
  
  所以从东汉末开始,经学没落,道家、佛教思想渐渐兴起。到了曹魏时期,出现了新的哲学思想潮流。
  
  1、玄学
  
  玄学,是魏晋时期出现的一种崇尚老庄的思潮。当儒家思想走下神坛,门阀贵族知识分子开始寻求新的价值观和思想支撑,于是道家思想成为这一时期的主流。
  
  玄,取自《老子》“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玄学就是研究“幽深玄远”问题的学说。 以《老子》《庄子》和《周易》为经典,称为“三玄”,但玄学没有彻底割裂与儒家的联系,从“三玄”尚有《周易》可知,玄学的核心理论中,还是继承了儒家思想的一部分。
  
  魏晋时期崇尚“玄学”的门阀士族知识分子,其实都是“经学”家,试图以道家的甚至佛学色彩的“玄学”外衣,包裹儒家以超越儒家,实际上是道家儒家甚至佛学思想在魏晋时期的一种交融。
  
  从两汉到三国到两晋,在中国社会的经济基础、政治体制没有太大变化的背景下,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领域,不可能凭空冒出一个与儒学完全对立,并能取代儒家思想引导新的社会思潮的玄学。
  
  于是魏晋名士、贵族、知识分子从“议政”转变为“清谈”。从儒家的务实转向务虚。话题主要讨论“三玄”中的抽象“玄理”理念,在曹魏“正始”年间最为流行。代表人物有初期的何晏,王弼,夏侯玄,中期的阮籍,嵇康,后期的向秀,郭象,都是当世的玄学大家。
  
  正始年间的人物,事件,我会在解读《世说新语》过程中介绍。这里就不细说了。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3-7-21 17:06 |只看该作者
 2、“名教”与“自然”
  
  名教:正确的写法应该是“名、教”,名是名分,教是教化。名教不是一个新兴的“教派”,而是推行封建礼教、道德规范的方法论。以“正名分、定尊卑、重教化”为主要内容,仍然是儒家思想的一部分。具体内容是“三纲五常”,君臣父子,各安名分,以“仁义礼智信”为行为规范。
  
  自然:主要指道家思想中的“天道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认为天是自然之天,天地的运转,万物的生化,都是自然而然的,无需正名,也不用教化。
  
  名教即儒,自然即道,名教与自然是先秦儒家、道家思想,在魏晋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一场交战。
  
  “名教”与“自然”之辩,是魏晋玄学的核心主题,“清谈”的主要内容。
  
  早期的何晏、王弼、夏侯玄,主张名教与自然的融合。其实是在以道家的“自然”拯救儒家已经破产了的“名教”。 “何王论有无”, 相当于争论“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他们认为,先有自然,后有名教,名教出于自然,强调自然为本,名教为用;自然是“内圣”,名教是“外王”。
  
  曹魏正始十年,司马懿和他的两个儿子司马师司马昭发动“高平陵政变”,曹魏政权从此落入在司马氏手中,并公开宣称“喃们曹家的帝位怎么来的,就怎么交出来”,此为“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所以当司马氏推行“名教”,受到阮籍、嵇康等曹魏贵族知识分子的鄙视、排斥和反抗。他们认为司马氏的“名教”太特么虚伪了,一边标榜“正名分、定尊卑”一边篡党夺权。
  
  魏晋玄学中期的嵇康与阮籍故意跟司马氏唱反调,倡导玄学新风,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把名教与自然彻底割裂,背道而驰。带有强烈的反儒倾向,而不再是融合,什么本什么末。阮籍嵇康因此成为以“竹林七贤”为核心的魏晋玄学新思潮的精神领袖。
  
  阮籍嵇康,实在是生不逢时。阮籍嵇康的不正经,“七不堪二不可”,酗酒嗨药,都是被逼的,是以道家的消极手段对抗司马氏的强权政治。
  
  后世的知识分子如陶渊明,苏轼,其思想根基都是儒家的家国天下,自强不息。当政治抱负无法实现的时候,就不得不以道家遁世逍遥思想和佛教精神与外部世界和解,“外道内儒”,或曰进则儒退则道。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等到司马炎取代曹魏建立晋朝,曹魏政权不复存在,名教与自然之争也就失去了意义。
  
  于是向秀、郭象等第三代“玄学”领导人,提出“名教”即“自然”,“自然”就是特么“名教”,把名教和自然统一了。三分天下都归了一统,你们还吵吵啥?
  
  郭象论证名教与自然的关系:事物现存的状态,即君臣上下,尊卑贵贱,仁义礼法,都是“天理自然”,“任名教”就是“任自然”,“外王”(名教)和“内圣”(自然)是一回事。
  
  自此,魏晋玄学,名教自然之争,告一段落。

           来个总结
  
  魏晋玄学,从“何王”的儒道融合,到嵇康的儒道对立,再到郭象的儒道合一,致力于探究儒、道、佛的融合统一,在中国古代哲学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魏晋政权交替,社会动荡时期,被意识形态化了的儒家思想出现信仰危机之际,一批精英知识分子跳出“修齐平治”的传统思维方式,对宇宙、社会、人生所做的形而上的哲学反思,为士大夫重新寻找新的精神家园。
  魏晋玄学上承先秦诸子百家,汉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下启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一脉相承的一个里程碑。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3-7-21 17:13 |只看该作者

一、
【原文】边文礼见袁奉高,失次序。奉高曰:“昔尧聘许由,面无作色。先生何为颠倒衣裳?”文礼答曰:“明府初临,尧德未彰,是以贱民颠倒衣裳耳!


【注释】

边文礼:边让,字文礼,陈留郡(今河南开封陈留镇)人,汉灵帝时任九江太守,献帝时因对曹操不敬,被曹操所杀。

袁奉高:袁阆字奉高(德行第二篇“叔度千顷”注释过。)
许   由:传说中上古时期的隐士。尧想让位给许由,许由不肯接受。尧又想请他出任九州长,他认为这污了他的耳朵,就跑去洗耳。
颠倒衣裳:成语,出自《诗经·齐风》:“东方未明,颠倒衣裳。裳( cháng,读若“常”),古时上为衣,下为裳。形容匆忙而乱了顺序。
怍色:怍(zuò,读若“作”)惭愧。
明府:高明的府君,汉魏以来对郡守牧尹的尊称。

【简译】

边文礼谒见袁奉高的时候,举止失措。袁奉高说:“古时候尧请许由出来做官,许由脸上没有一点愧色。先生为什么如此慌慌张张呢?”文礼回答说:明府大人刚到任,尧舜那样的大德还没有明白显现出来,所以我才如此慌张失态呢!”


【点评】


       这篇是两个人互相调侃。两人都是当世名士,边文礼是九江太守,而袁奉高时任豫章郡功曹,与太守同俸。                              
       袁奉高说边文礼,你来见我,怎么慌慌张张的?当年许由见到尧,可是从容得很啊。边文礼反击:你丫当官才几天啊就敢自比尧帝哪里看出你有尧的德行?所以我也就没有许由的从容。

       许由洗耳的典故,出自晋•皇甫谧《高士传》,原文中还有这样一段:尧又召为九州长,由不欲闻之,洗耳於颍水滨。时其友巢父牵犊欲饮之,见由洗耳,问其故。对曰:“尧欲召我为九州长,恶闻其声,是故洗耳。”巢父曰:“子若处高岸深谷,人道不通,谁能见子。子故浮游,欲闻求其名誉,污吾犊口。”牵犊上流饮之。
       许由有个朋友叫巢父,批评许由,你如果真的不想当官,就隐居深山,路都不通,谁能找到你?,唉,你还是太浮躁,不是真正的淡泊名利。
       许由洗耳的故事,是中国“隐士”文化的源头。表现的正是古代士大夫文人对政治的复杂情感——既希望得到权力的眷顾,又不愿意放弃独立的人格。

       隐居这件事,也是让文人愁白了头。到底是隐还是不隐?隐在何处为宜?


       白居易有《中隐》一诗,颇有趣:

  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
    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嚣喧。
  不如作中隐,隐在留司官。
  似出复似处,非忙亦非闲。
  不劳心与力,又免饥与寒。
  终岁无公事,随月有俸钱。
  君若好登临,城南有秋山,
  君若爱游荡,城东有春园。
  君若欲一醉,时出赴宾筵。
  洛中多君子,可以恣欢言。
  君若欲高卧,但自深掩关。
  亦无车马客,造次到门前。
  人生处一世,其道难两全。
  贱即苦冻馁,贵则多忧患。
  唯此中隐士,致身吉且安。
  穷通与丰约,正在四者间。

       白居易的意思是当个小官,撑不死饿不着,不太忙也不太闲。

       我觉得,“山中宰相”陶弘景于隐居之分寸这一块,是拿捏的死死滴。

       既闻名于天下,又不受世俗所累,羡煞。

       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
2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3-7-21 17:20 |只看该作者

二、
【原文】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

【注释】

徐孺子:徐稺(zhì,读若“稚”,亦通稚)字孺子,豫章(今江西南昌)人,东汉名士,桓帝时屡被征召,因不满宦官专权,终身不仕。以其“恭俭义让,淡泊名利”为世人称道,被奉为“人杰”的典范。

【简译】


       徐孺子九岁的时候,曾经在月下玩耍,有人问他:“如果月亮上什么都没有,是不是会更亮啊?”(古人以为月亮上的阴影是蟾宫、桂树,还有吴刚、嫦娥、玉兔啥的)徐孺子说:不是那样的。比如人的眼睛里有黑眼仁,没有这个,肯定啥也看不见。”

【点评】
       陈蕃挂榻
       陈蕃在汉桓帝时官居太尉,非常赏识徐孺子,多次推荐他出仕,汉桓帝备厚礼请徐孺子,都没请动,陈蕃出任豫章太守,到了南昌,不去府邸就任,先去拜访徐。而且陈蕃从不接待宾客,独敬徐稚。馆驿中不设床榻,只为徐稚设一张临时床铺,徐稚来了就铺上,徐稚走了就挂起来。【见《世说新语》德行篇一】


       王勃《滕王阁序》: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李白《寄崔侍御诗》:高人屡解陈蕃榻,过客难登谢脁楼。


2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3-7-21 17:22 |只看该作者
今天先整这些吧,这玩意生冷硬,多了不消化。

喜欢的可以进来读一读。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3-7-21 17:25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冒泡,证明我在读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3-7-21 17:28 |只看该作者
@徐公孰 若得段爷一起赏读,或指点一二,不胜荣幸。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3-7-21 17:28 |只看该作者


谢谢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3-7-21 17:30 |只看该作者
@养生丸 丸子这个观点,深的读书之三昧。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3-7-21 18:00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醉老师驾驭文字底蕴真好,踩一脚,证明我读过!读了好几遍!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23-7-21 18:52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刚才写了读书笔记,感觉不够认真,删除了。手机码字不易,但也没觉得可惜,所谓学无止境。
明天再读重写,能学到悟到什么都是我的造化。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23-7-21 19:13 |只看该作者
自己动手加个精,飘个红啊,懒得换号。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23-7-21 19:15 |只看该作者
一在哪?眨眼就二了?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23-7-21 19:24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云水梦 发表于 2023-7-21 19:15
一在哪?眨眼就二了?

二楼有链接,以前写的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23-7-21 19:33 |只看该作者
醉笑陪君三万场 发表于 2023-7-21 17:30
@养生丸 丸子这个观点,深的读书之三昧。

这个不适合读小说,就想一口气看完,大boss怎么挂的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23-7-21 19:35 |只看该作者
醉笑陪君三万场 发表于 2023-7-21 17:22
今天先整这些吧,这玩意生冷硬,多了不消化。

喜欢的可以进来读一读。

世说新语

我跟我大女儿,一起学过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23-7-21 19:38 |只看该作者
醉笑陪君三万场 发表于 2023-7-21 17:13
一、
【原文】边文礼见袁奉高,失次序。奉高曰:“昔尧聘许由,面无作色。先生何为颠倒衣裳?”文礼答曰 ...

我印象中,三国演义里,好像有个小配角,叫边让的?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23-7-21 19:42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永远的金盾 发表于 2023-7-21 19:38
我印象中,三国演义里,好像有个小配角,叫边让的?

就是他。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23-7-21 19:44 |只看该作者

我玩三国游戏,经常看到他的名字,

忘记了十八路诸侯讨董,虎牢关三雄战吕布

那个边让,是不是也在18路诸侯当中,好像当时是在泰山一带做官?

我读书不求甚解,印象有点模糊了,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23-7-21 19:47 |只看该作者
醉笑陪君三万场 发表于 2023-7-21 17:20
二、
【原文】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 ...

现代人读古文,最要命的是,经常搞不懂古代地名,对应现在的哪里

还有一些人物关系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23-7-21 19:50 |只看该作者
醉笑陪君三万场 发表于 2023-7-21 17:20
二、
【原文】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 ...

陈蕃


还有那个梁上君子的主角


陈太丘


三国,九品中正制的陈群


唐朝的陈子昂


这些人物关系,我也是一团麻,主要是虽然有兴趣,但是没那么多时间考证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23-7-21 19:50 |只看该作者
永远的金盾 发表于 2023-7-21 19:44
我玩三国游戏,经常看到他的名字,

忘记了十八路诸侯讨董,虎牢关三雄战吕布


史载:他是兖州人,曹操入主兖州时,他刚好致仕在家,却避而不见曹操,并跟同乡说轻视曹操的话。被同乡举报,曹操下令杀了他。

《三国演义》小说怎么写的不记得了,三国游戏我也没玩过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23-7-21 19:51 |只看该作者
查了查,梁上君子是陈寔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23-7-21 19:51 |只看该作者


嗯嗯,你知道的已经够多了。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23-7-21 19:52 |只看该作者
也就是陈太丘,儿子是陈元方(神童)

《陈太丘与友期》中小学生学古文,必学的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23-7-21 19:53 |只看该作者
永远的金盾 发表于 2023-7-21 19:51
查了查,梁上君子是陈寔

陈寔就是陈太丘,太丘是地名,在河南,陈寔做过太丘的长官,太丘长。故称陈太丘。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23-7-21 19:55 |只看该作者
永远的金盾 发表于 2023-7-21 19:52
也就是陈太丘,儿子是陈元方(神童)

《陈太丘与友期》中小学生学古文,必学的


嗯嗯,难兄难弟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