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时事 六星杂谈 五胡乱华之乱弹
楼主: 愿言思归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五胡乱华之乱弹 [复制链接]

241
发表于 2016-9-27 19:44 |只看该作者
麦子地里的土豆 发表于 2016-9-27 18:55
大蓉儿真是个认真的老师,牛哥以后写完贴纸看五遍再发吧

我要不要掩面而逃?想想,先~~~

使用道具 举报

242
发表于 2016-9-27 20:16 |只看该作者
我为大臣,以身徇国,不亦可乎!遂力战而没。
=====
以身殉国?。。。。力战而殁?

使用道具 举报

243
发表于 2016-9-27 20:21 |只看该作者
愿言思归 发表于 2016-9-19 08:32
九、五胡乱华之五篇---氐族
       关于氐族的起源,主要有两种说法,第一种是氐族和羌族是一个民族。另一 ...

我想,专制的政权,永远免不了造反吧?想想看,谁不想高居其上,一呼百应呢。所以,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也就在情理之中了,而中国的历史,也就注定了是一部战争的历史~~~~

使用道具 举报

244
发表于 2016-9-27 20:26 |只看该作者
愿言思归 发表于 2016-9-19 08:32
九、五胡乱华之五篇---氐族
       关于氐族的起源,主要有两种说法,第一种是氐族和羌族是一个民族。另一 ...


每次看见那种公报私仇,或者以嫉妒之心祸害同僚的,我就恨得牙痒痒。似乎是,恨不得立马钻进文字,把坏蛋拖出来生啖血肉~~~

使用道具 举报

245
发表于 2016-9-28 23:09 |只看该作者


五胡乱华之功首罪魁----刘渊




      五胡乱华与其说是五胡乱华,毋宁是晋朝君臣自作孽不可活导致的悲剧。纵观历史的各个朝代,几乎都是天下承平日久,官员腐败,文官爱钱,武官怕死,皇帝昏庸。中原农耕文化佐以儒家的谦恭礼让,让整个官员士大夫阶层从上到下充满了安乐思想,他们忘记了一句话:“故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西晋末年,武备废弛,阶层固化,有本事的人没有上升通道,当西晋的武力逐渐衰减不复强大之时,那些被压服忍辱多年的蛮夷之族,慢慢的起了翻身农奴把家当的念头。

      提到五胡乱华,从任何角度看,都不能不把这个人放在第一位,这个人就是刘渊。刘渊是匈奴族,别看他姓刘,但他是地道的纯种匈奴族人。他的爷爷是单于於扶罗,老爹是为左贤王刘豹,母亲是匈奴呼延氏。至于他为什么姓刘,而不是呼韩邪或呼延氏、卜氏、兰氏等,是由于西汉高祖时期,汉国力衰弱,军队战斗力和匈奴骑兵相比要差很多,所以高祖把很多公主和宫女挑选了一部分漂亮的送给了匈奴,后来匈奴族有一部分人就以刘为高贵姓氏。基本就和现在很多外资白领起名:杰克、海森、史密斯。。。道理一样。


      《晋书》:姿仪魁伟,身长八尺四寸,须长三尺余,当心有赤毫毛三根,长三尺六寸。有屯留崔懿之、襄陵公师彧等,皆善相人,及见元海,惊而相谓曰:“此人形貌非常,吾所未见也。”意思是刘渊身材魁梧,胡子当中有红色的三根,长3尺六寸。善于相面的人见了他这副形象,都说他长得不一般,将来有大出息。根据一般的规律和《晋书》的记载,刘渊的妈也免不了有奇遇,梦遇奇事,然后一阵紫光,刘渊就来到了人间。


       如果单单靠着紫光和他妈的梦遇,估计这小子最后也就是老死床牖之间。但刘渊小时候就表现的和同龄人不同,他的小伙伴们天天快乐的玩游戏的时候,他已经开始看书学习了。《晋书》:幼好学,师事上党崔游,习《毛诗》、《京氏易》、《马氏尚书》,尤好《春秋左氏传》、《孙吴兵法》,略皆诵之,《史》、《汉》、诸子,无不综览。很难说成功的伟大人物都是喜欢读书的,比如刘邦就不读书,照样成就一番霸业。但读书好学,成功的效率自然要高很多,这一点刘渊深刻的领悟了,当他读书到一定程度时候,投笔长叹:我每次读书,耻随、陆无武,绛、灌无文。。。!”于是一边读书,一边习武,也许血液里流淌的是匈奴民族的好战基因,于是他:妙绝于众,猿臂善射,膂力过人。


      有本事的人就如同毛遂所说的锥子,早晚要脱颖而出。这把西晋末期的锥子就引起了西晋权贵的注意,赞美的有,防备他的也有。后来王浑总是说刘渊奇才有本事,晋武帝司马炎知道了,有了如下对话。《晋书》:帝召与语,大悦之,谓王济曰:“刘元海容仪机鉴,虽由余、日磾无以加也。”济对曰: “元海仪容机鉴,实如圣旨,然其文武才干贤于二子远矣。陛下若任之以东南之事,吴会不足平也。”帝称善。意思是晋武帝接见了大臣们口里成天絮絮叨叨的刘渊,两个人进行了亲切友好的谈话,宾主之间相谈甚欢,武帝表示,刘渊无论是外貌还是谈吐,都是别人比不上的,好好学习,继续努力,前途光明啊。既然最高领导表态了,底下臣子当然接续夸刘渊,而且如果让刘渊去吴国边境转一圈,吴国自然就回归我大晋了。但朝廷也有不同声音,孔恂、杨珧说了,这家伙能力超强,万一建功立业于东南边陲,自己称王,不是好事啊。为了让武帝放心,这两家伙还说了一句千古名言: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武帝听了,沉默不语点点头。


      晋朝的大臣王浑和李嘉总是劝说朝廷让刘渊带兵去平叛,理由是晋朝军队战斗力低下,而匈奴兵强马壮,刘渊的统帅本领,什么样的叛臣贼子不能一举歼灭?孔恂这个人对刘渊的看法还是非常准确,虽然后来的事实证明他的预测应验了,但如果在那个乱世,手里有了枪杆子,自然就能打下一片为自己的江山,古往今来莫不如此。孔恂说了,这个人确实有本领,如果他打下了凉州,凉州才真的危险了,如蛟龙入海,还能是池中物吗?武帝听了吓一跳,不是池中物那不就是要龙飞九天吗?马上让刘渊继续在家呆着,天天吃肉喝酒,最好吃成三高。



      《晋书》:泣谓弥曰:“王浑、李憙以乡曲见知。。。吾本无宦情,惟足下明之。恐死洛阳,永与子别。”因慷慨歔欷,纵酒长啸,声调亮然,坐者为之流涕。齐王攸时在九曲,比闻而驰遣视之,见元海在焉,言于帝曰:“陛下不除刘元海,臣恐并州不得久宁。”王浑进曰:“元海长者,浑为君王保明之。且大晋方表信殊俗,怀远以德,如之何以无萌之疑杀人侍子,以示晋德不弘。”帝曰:“浑言是也。”这刘渊空有一身文武本事,投笔而不得从戎,也是郁闷得很,想起了男儿有泪也得弹一回,对着王弥哭着说王浑李嘉懂我知我,有人嫉贤妒能,不想让我为国出力,其实我不想当官,只有你了解我,我估计得死在洛阳国都了,以后再也不能和你喝酒了,永别了,弥!这刘渊说着说着激动了,引吭高歌,辽阔的草原是我的家,问天下谁是英雄。齐王司马攸听到歌声悲壮凄凉,看见是刘渊在唱,马上拍马觐见武帝,赶紧把这个刘渊宰了,如果不杀他,太原早晚就是他的了。关键时刻,王浑又帮刘渊说话,武帝点点头,还是王浑爱卿说的有道理,放过这个家伙。


      关键时刻,刘渊的老爹告别了这个世界,大家一看这个匈奴得有个做主的啊,子承父业,刘渊当了左部帅。时间不久,又升迁为都尉。这刘渊不愧是有文化有智谋的人,知道要招揽人才,建立根据地。《晋书》:明刑法,禁奸邪,轻财好施,推诚接物,五部俊杰无不至者。幽冀名儒,后门秀士,不远千里,亦皆游焉。就是对他才能的褒奖和肯定。《晋书》:元海从祖故北部都尉、左贤王刘宣等窃议曰:“昔我先人与汉约为兄弟,忧泰同之。自汉亡以来。。。今司马氏骨肉相残,四海鼎沸,兴邦复业,此其时矣。左贤王元海姿器绝人,干宇超世。天若不恢崇单于,终不虚生此人也。”于是密共推元海为大单于。


      虽然刘渊身在洛阳虎穴之中,但匈奴这些部落的人可没闲着,他们秘密的组织了一个会议,先是说汉人背信弃义,然后就是现在的司马家族乱套了,兄弟互相之间厮杀,这个国家乱套了,趁着这个时机,恢复我大匈奴国。大家手心手背还是推举刘渊为大单于,这是老天给我们派下来的雄鹰。

      当刘渊得知这个信息后,归心似箭,再和司马颖的几次交谈中,恳切的指出,只有你司马颖才是武帝的嫡亲,能力超群,功勋卓著,四海归心,谁不想投靠你的旗下建功立业?有您指挥,什么王浚反贼,东羸乱党,全部砍了。一通马屁猛拍下来,司马颖想想,还真是这么回事。《晋书》:颖悦,拜元海为北单于、参丞相军事。元海至左国城,刘宣等上大单于之号,二旬之间,众已五万,都于离石。

      司马颖为西晋灭亡做的最大的一件蠢事诞生了,高兴地任命刘渊为北单于,副总参谋长等职务,刘渊回到左国城,短短三周时间,集结了5万精锐的匈奴士兵。有人有枪还有根据地,刘渊要是不造反,都对不起放虎归山的司马颖。看着马前的如海浪一样的士兵的呼喊声,刘渊露出了自信的笑容。



2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246
发表于 2016-9-28 23:10 |只看该作者
金豆豆 发表于 2016-9-27 20:16
我为大臣,以身徇国,不亦可乎!遂力战而没。
=====
以身殉国?。。。。力战而殁?

又错了,大蓉儿老师

明天罚站,今晚让我先休息。

使用道具 举报

247
发表于 2016-9-29 07:57 |只看该作者
愿言思归 发表于 2016-9-28 23:10
又错了,大蓉儿老师

明天罚站,今晚让我先休息。

休息好了没?出来站墙根~~~·

使用道具 举报

248
发表于 2016-9-29 10:46 |只看该作者
金豆豆 发表于 2016-9-27 19:44
我要不要掩面而逃?想想,先~~~

别介啊~特愿看你回帖。每次看你挑出内个地方内个字用的不准都乐的我够呛~

使用道具 举报

249
发表于 2016-9-29 10:50 |只看该作者
愿言思归 发表于 2016-9-28 23:09
五胡乱华之功首罪魁----刘渊

八王之乱的王爷们做梦都想不到自己白忙活一场,,

使用道具 举报

250
发表于 2016-9-29 10:56 |只看该作者
静下心来细细看牛帮的这个帖子,其实这个时代真心是一个光辉的时代,绝不逊色于任一个统一王朝。
读历史是一个很累的事情,但是真心读下去会有很多感悟。
我一直以为时间是有色彩的,当我们走过,慢慢回首,那些路过的人,怨过的事,灰灰的一片,看不清,忘不掉,在记忆里飘浮。

使用道具 举报

251
发表于 2016-9-29 20:59 |只看该作者
  海内沸腾战乱不止,人们需要哪怕是虚幻的安宁,或寄托于神佛之间,当时佛、道之学忽然兴盛,即是对现实的逃避,也是一种漫天血腥之中的精神解脱。
=============
玄虚至极,却也能聊以自慰~~

使用道具 举报

252
发表于 2016-9-29 21:01 |只看该作者
南北分裂,书法亦分为南北两派。北派书体,带著汉隶的遗型,笔法古拙劲正,这就是所说的魏碑。南派书法,多疏放妍妙,长于尺牍。一般来看,北书刚强,南书蕴藉,各臻其妙,难分上下。
========
绘画我还能装模作样看看,说上几句,书法简直就堪称文盲了~~~

使用道具 举报

253
发表于 2016-9-29 21:05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金豆豆 于 2016-9-29 21:08 编辑

书法家们也许互相之间不服气并沾沾自喜,但一旦提起魏碑和两王的书法,无一不拜服的五体投地。
=========
能抵达这个地步,也不错了。古人们在九泉之下,也该瞑目了~~

使用道具 举报

254
发表于 2016-9-29 21:10 |只看该作者
天才有时确实是扎堆出现的,而且那时的民间的普通百姓在书法上的造诣说不定比现在那些互相吹捧出来的书法家们要高明百倍。
=========
就跟唐朝诗人辈出一样。应该是一种社会氛围吧。

使用道具 举报

255
发表于 2016-9-29 21:14 |只看该作者
那个著名的《郑伯克段于鄢》的老大庄公心机深沉,对于弟弟共叔段一再触犯底线保持了容忍的态度,最后一举而灭之,去了心头大患,估计现在的钓鱼执法就是从这里学来的。
=======
O(∩_∩)O哈哈~。这个推导有趣~~

使用道具 举报

256
发表于 2016-9-29 23:31 |只看该作者



  
  五胡乱华之先声----胡儿刘渊称帝


  古代中国乃至现在西方发达国家,都以当帝王为人生最高境界。你看看美国那两个老男人和老女人天天拼命的要当总统就能明白,那个位置的诱惑力太大了。至少西方的腐朽的制度还多少有些制约,即便那样也挡不住人们纷纷涌向那个宝座。放在古代更腐朽的封建制度,当了皇帝这个第一把手,基本就是要啥有啥了。别看胡族文明程度低,野蛮残忍,在追求最高位置这一点上,不比那些汉人差分毫。

  在八匹笨马折腾下,西晋的武力和号召力影响力急速降低的时候,304年,益州氐族难民的杰出领导人李雄,看准时机,打了一个短平快,让裁缝比着晋朝的惠帝的衣服做了一件龙袍,刻了一枚大印,把宫殿粉刷一下,让下面的知心人找了一个时机,推举他当了大王,地址就在成都,国号:成汉。《晋书》是这样描写的:诸将固请雄即尊位,以永兴元年僣称成都王,赦其境内,建元为建兴,除晋法,约法七章。一个“固”字,把诸多造反派和李雄本人的急切心理描摹尽致。

  虽然李雄是五胡之中第一个拉起大旗当王的,但相对于那四个胡,他几乎可以说是善人了。这一点,以后的文中会详尽描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有了第一,就不愁有第二、第三。。。当刘渊听到这个消息后,无法想象他当时的心情。但以刘渊的智谋和心胸,肯定不甘居人之后,当即命令手下,在左国城南郊弄了一个大坛,上面弄了些鼎,摆些牺牲之类,他穿上红袍,下面的人齐呼:汉王万岁。当然这是事先演习不知道多少遍的,很多人以为刘邦附体刘渊了。

  刘渊上位之后,做了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是赦免囚徒,第二件事是尊刘禅为孝怀皇帝。刘邦下面那么多皇子,尊谁不好,非要尊一个刘禅,这刘禅如果和惠帝坐一起,两个人共同语言肯定多。虽然尊刘禅不一定就会有霉运,但这样尊法毕竟让人容易产生不妙的联想。

  得知这个消息后,第一个不干的就是并州刺史司马腾。这个司马腾不简单,当司马颖如日中天,挟天子以令诸王的时候,他就敢于和王浚一起杀了司马颖的大将,把司马颖的部队打得大败,迫使司马颖不得不违心的给司马腾发了一枚安北将军的大印。司马腾听闻刘渊自己封王了,当时就恼了,把茶杯一扔,口里大骂:胡儿猖獗,灭此朝食。委派手下得力的将军聂玄前往攻击刘渊,刘渊也不含糊,立即召集精锐骑兵,迎战聂玄。两军在山西文水大战,匈奴人的战斗力还是可圈可点,聂玄去的时候浩浩荡荡,回来就是带着几个兵化妆跑了回来。

  司马腾一看手下最能打的聂玄都不行,估计亲自上去也是一个“聂玄”。那个年代有人就是最大的财富。让属下连夜告诉百姓,那匈奴又杀过来了,抢粮抢人还烧房子,跟我走吧。带着并州两万多户老百姓逃荒到了山东,在那里重新安营扎寨。《晋书》:东嬴公腾使将军聂玄讨之,战于大陵,玄师败绩,腾惧,率并州二万余户下山东,遂所在为寇。就连正史都说司马腾是寇,可以想见他的部队在山东把老百姓折腾成什么样子。

  刘渊自立为王的第一仗打赢了,树立了刘渊和西晋战斗到底的决心和勇气。既然你司马腾敢于挑衅在先,就不要怪我打上门去。刘渊主动出击,占领了大半个山西地盘。司马腾一看不干了,你刘渊赢了一次就行了,还没玩没了了?派司马瑜、周良、石鲜等人去打刘渊这个反贼。刘渊一看你司马腾又来了,来一个杀一个,来两个杀一双。司马瑜还真没有周瑜那两下子,连续四次大会战,司马瑜被打的大败。

  再能打的将军也有克星,刘琨这个人更能打,刘渊派前将军刘景在版桥截击刘琨,被刘琨击败,刘琨趁势占领了晋阳。在刘渊暂时陷入低谷的时候,有谋士进言“殿下自起兵以来,渐已一周,而颛守偏方,王威未震。。。以关中之众席卷洛阳,如指掌耳。此高皇帝之所以创启鸿基,克殄强楚者也。”刘渊听了高兴,终于有人说出我想说的话。刘渊整顿军马,进军占领了河东要地,攻克数座州府,增加的兵马很多,军威大振。

  《晋书》:时汲桑起兵赵魏,上郡四部鲜卑陆逐延、氏酋大单于征、东莱王弥及石勒等并相次降之,元海悉署其官爵。请注意,就是后期威震天下的鲜卑和杀人如麻的石勒都投奔了刘渊。虽然刘渊当时不知道石勒后来能够成就一番事业,毕竟投奔自己的人越多,说明咱号召力强,有这个实力。人家来投奔,多少给个官当当,只要投奔过来的就给个封号。

  《晋书》:永嘉二年,元海僭即皇帝位,大赦境内,改元永凤。富贵有实力不当皇帝,就像黑夜穿着锦绣衣服,谁看得见?尤其要命的是,从河里捞出了王莽的印章,这不纯粹是作死的节奏吗?没有统一全国的实力,空有虚名带来的不是虚荣,而是灾难。这么多王爷和野心家们看着呢,你当出头的椽子,肯定烂啊。

  一世英豪的刘渊当时根本不会想到,称帝仅仅两年后,他就会带着遗憾离开这个世界。但他的榜样作用,鼓励着胡族的人们前赴后继,称王称霸,祸乱中原,虽然刘渊不是一个嗜杀如命的人,但他也无法制止胡族兽性的发作了,中原百姓的苦难越来越深重了。。。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257
发表于 2016-9-29 23:32 |只看该作者
金豆豆 发表于 2016-9-29 21:14
那个著名的《郑伯克段于鄢》的老大庄公心机深沉,对于弟弟共叔段一再触犯底线保持了容忍的态度,最后一举而 ...

这个帝王心思确实深沉,俗称:阴险

使用道具 举报

258
发表于 2016-9-29 23:35 |只看该作者
怎么一会不让编辑,一会不让说话,这夜话要改白话了?

使用道具 举报

259
发表于 2016-9-29 23:35 |只看该作者
怎么一会不让编辑,一会不让说话,这夜话要改白话了?

使用道具 举报

260
发表于 2016-9-29 23:36 |只看该作者
金豆豆 发表于 2016-9-29 21:05
书法家们也许互相之间不服气并沾沾自喜,但一旦提起魏碑和两王的书法,无一不拜服的五体投地。
=========
...

但那时人口少啊,环境又那么恶劣,怎么会有那么多的天才?

以后没人能够在写出这样的字了

使用道具 举报

261
发表于 2016-9-29 23:40 |只看该作者
金豆豆 发表于 2016-9-29 21:14
那个著名的《郑伯克段于鄢》的老大庄公心机深沉,对于弟弟共叔段一再触犯底线保持了容忍的态度,最后一举而 ...

哈哈,这段我写着也乐了

使用道具 举报

262
发表于 2016-9-30 05:43 |只看该作者
麦子地里的土豆 发表于 2016-9-29 10:46
别介啊~特愿看你回帖。每次看你挑出内个地方内个字用的不准都乐的我够呛~

哎。你让楼主同志情何以堪呐。

使用道具 举报

263
发表于 2016-9-30 05:47 |只看该作者
愿言思归 发表于 2016-9-29 23:35
怎么一会不让编辑,一会不让说话,这夜话要改白话了?

昨儿李熙也说,无法编辑。好像是系统固有的属性,时间长了,没有管理权限的,就动不了帖子。要不,你告诉我想怎么改我替你效劳,要不你考虑爬墙头做版主试试?

使用道具 举报

264
发表于 2016-9-30 05:49 |只看该作者
愿言思归 发表于 2016-9-29 23:36
但那时人口少啊,环境又那么恶劣,怎么会有那么多的天才?

以后没人能够在写出这样的字了

就像我这种不写诗的,也装模作样涂鸦几句,或许说不上有多天才,真就是受环境感染?

使用道具 举报

265
发表于 2016-9-30 05:52 |只看该作者
愿言思归 发表于 2016-9-29 23:40
哈哈,这段我写着也乐了

你这篇文章的最大特点就是古今类比,诸多情趣。否则就陷入一般历史解说,难免枯燥乏味,让人失去了阅读兴趣。。。。

使用道具 举报

266
发表于 2016-9-30 05:55 |只看该作者
愿言思归 发表于 2016-9-29 23:32
这个帝王心思确实深沉,俗称:阴险

确实够心机。现代社会应该也有这样的人吧?只是古代帝王表现出来,影响面更大容易被人们口口相传而已。。。

使用道具 举报

267
发表于 2016-9-30 13:39 |只看该作者
敢不敢把字编辑得大一点。

使用道具 举报

268
发表于 2016-9-30 13:50 |只看该作者
慕容锦上 发表于 2016-9-30 13:39
敢不敢把字编辑得大一点。

我觉得我很认真,也很努力,为什么头像给我改成一个女的?

使用道具 举报

269
发表于 2016-9-30 13:53 |只看该作者
愿言思归 发表于 2016-9-30 13:50
我觉得我很认真,也很努力,为什么头像给我改成一个女的?

分明是帅小伙啊,咋说是女生呢?啥眼神?

使用道具 举报

270
发表于 2016-9-30 13:55 |只看该作者
慕容锦上 发表于 2016-9-30 13:39
敢不敢把字编辑得大一点。

对了,这头像分明是你的QQ秀,,,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