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时事 长江杂谈 中国远征军撤退路线考
楼主: 四九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远征军撤退路线考 [复制链接]

61
发表于 2021-4-11 22:01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公理力 发表于 2021-4-11 20:29
哦,如果有中英文对比文献,我可以看看翻译是不是有问题

好的,俺会关注一下史迪威日记英文版。也有劳宫兄在谷歌搜一下史迪威,看看是否有相关资料的链接。

使用道具 举报

62
发表于 2021-4-11 22:08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关于第5军电台失联有各种说法,余韶回忆录是说电台电池受潮,第5军军部的说法是说,报务员失足墜山。其实,俺觉得即便电台可以使用的话,进入野人山后的悲惨结局也不会改变。

使用道具 举报

63
发表于 2021-4-11 22:10 |只看该作者
四九 发表于 2021-4-11 22:01
好的,俺会关注一下史迪威日记英文版。也有劳宫兄在谷歌搜一下史迪威,看看是否有相关资料的链接。

也行。我先问你,是避免做无用功,毕竟你已经研究多年,能看到的文献应该差不多都搜集在手了。

使用道具 举报

64
发表于 2021-4-11 22:12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明天开始好好学习爬楼,周末快乐

使用道具 举报

65
发表于 2021-4-11 22:20 |只看该作者
四九 发表于 2021-4-11 22:08
关于第5军电台失联有各种说法,余韶回忆录是说电台电池受潮,第5军军部的说法是说,报务员失足墜山。其实, ...


密支那丢了,要么走野人山回国,要么跟着往印度跑。

哪怕没有走野人山的命令,前面撤回国内的命令依然有效,那就只有走野人山一条路,纠结这事实在无必要,即使没有失去联络,走野人山也是必然。我一直在想的是,有没有可能制止曼德勒会战的计划,先在曼德勒站稳脚跟,完成战役集结再说。打起来,哪怕腊戍丢了,有没有可能挽回。就算是最后一片大乱,有没有可能保住密支那,避免走野人山的命运。

当然这都是马后炮,没啥意义,历史再残酷他也发生了,无法改变。但只要读这段历史,我想每一个中国人脑袋里头,怕都有我的上述想法,不是为了追究谁,辱骂谁。而是总感觉莫名其妙,觉得哪里不对,淞沪会战打的那么惨烈,也没有一溃千里,不可收拾,为什么在缅甸如此糟糕。

使用道具 举报

66
发表于 2021-4-11 22:35 |只看该作者
万山红遍层林染 发表于 2021-4-11 20:45
在这个时候,英军开始撤退,司令长官部鉴于侧翼暴露,也匆忙下令撤退。这个撤退命令真的没有问题么?个人 ...


那时候兵败如山倒,这是一定的,指挥系统一开始就乱,这时候更乱。但如果没有那道全线撤退的命令呐?个人看法是,如果当时有坚决有力的行动,不说夺回腊戍,起码密支那这条路能保住,不至于混到野人山。

所以,我对4月25日的全线撤退命令,持怀疑态度,就算撤退,也要有明确的计划和路线,起码第五军和第66军一部分还可以掌控,司令长官部是可以做一些事情的。而史迪威只想把部队带到印度,这根本不可能,哪怕没有老蒋的指示,难道第六军49师和93师被日军隔绝在东,就不管了么?

使用道具 举报

67
发表于 2021-4-11 22:37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凶猛老狐狸 发表于 2021-4-11 22:20
密支那丢了,要么走野人山回国,要么跟着往印度跑。

哪怕没有走野人山的命令,前面撤回国内的命令依 ...

为什么在缅甸如此糟糕。
————————————————————
我们今天预设与探讨的各种结局,应该不是马后炮,在政治上,是老牌帝国主义劣根性的问题,军事上是东西方将领思维模式的差异问题。

使用道具 举报

68
发表于 2021-4-11 22:40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公理力 发表于 2021-4-11 22:10
也行。我先问你,是避免做无用功,毕竟你已经研究多年,能看到的文献应该差不多都搜集在手了。

史迪威的孙子,当下一直是中美友好关系的使者,他也在不断挖掘第一路的资料。有劳宫兄关注一下。

使用道具 举报

69
发表于 2021-4-11 22:47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四九 于 2021-4-11 22:49 编辑
凶猛老狐狸 发表于 2021-4-11 22:35
那时候兵败如山倒,这是一定的,指挥系统一开始就乱,这时候更乱。但如果没有那道全线撤退的命令呐?个 ...


难道第六军49师和93师被日军隔绝在东,就不管了么?
——————————————————————
明天全部贴完。第6军因靠近西双版纳,于是听从参谋团林蔚意见,选择版纳回国,结局最好。同时林蔚给戴安澜发电报,让他随第6军从版纳方向回国,但戴安澜决意追寻老师长(杜聿明)北上,在细胞(图上有标记)遭遇日军伏击,胸腹中两弹。

使用道具 举报

70
发表于 2021-4-11 22:51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诸位晚安。

使用道具 举报

71
发表于 2021-4-11 23:04 |只看该作者
凶猛老狐狸 发表于 2021-4-11 22:35
那时候兵败如山倒,这是一定的,指挥系统一开始就乱,这时候更乱。但如果没有那道全线撤退的命令呐?个 ...

大家夺路而逃,是现有分散的兵力,根本无法与鬼子对抗,无论从战力还是装备还是兵员质量数量上。

抗战期间,你见过中国军队能抗得住比自己还人多势众的鬼子的战例?

东线6军,面对的鬼子少,林指要求他们往西双版纳跑,他们不可能会反身投入本来就没有网住他们的罗网。

6军从4月24日就开始往江东退。

英国人一跑,曼德勒战役落空后,战场上的中国军队就已经控制不住了。

蒋要部队回国;史要部队去印度,林又就近命令6军往云南跑。你说,部队听谁的?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72
发表于 2021-4-11 23:05 |只看该作者

做梦的时候,别乱想啊!

要坐怀不乱!

使用道具 举报

73
发表于 2021-4-11 23:42 |只看该作者
万山红遍层林染 发表于 2021-4-11 23:04
大家夺路而逃,是现有分散的兵力,根本无法与鬼子对抗,无论从战力还是装备还是兵员质量数量上。

抗战 ...


那么66军呢?除了新38师在伊洛瓦底江东岸,后面还有一个新28师,如果第五军能够迟滞18师团进攻,逐次后撤,保住密支那毫无可能么?总比下一个向印度撤退的命令,然后撒腿就跑要有意义。

使用道具 举报

74
发表于 2021-4-12 00:08 |只看该作者
凶猛老狐狸 发表于 2021-4-11 23:42
那么66军呢?除了新38师在伊洛瓦底江东岸,后面还有一个新28师,如果第五军能够迟滞18师团进攻,逐次后 ...

这个66,4月份才出国,在腊戍遭遇鬼子,一个师被打了个人仰马翻,好像是新29.





新28确实到了曼德勒,你看四九的地图上标注的有。

曼德勒一落空,腊戍一失守,这个师在腊戍还被鬼子消灭大约一个团,得知开跑了,与新29一路往云南跑。

收拢部队后撤的杜总前指,谁也指望不上了,你让谁去部署部队。

还有前面说过的老问题,当时,不知道密支那会被鬼子先占领。


使用道具 举报

75
发表于 2021-4-12 00:26 |只看该作者
独此一家,别无分店,潜心研究,硕果累累。

使用道具 举报

76
发表于 2021-4-12 00:3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岳峻 于 2021-4-12 00:33 编辑

那次到安徽合肥开会期间,独自散步,见一大楼写孙家大院四字,以为是孙立人故居,进去后才发现为一高档饭店。问一酒店员工这里原是孙立人将军故居吗?那人反问:“孙立人,谁?”
闹一笑话。
佩服孙立人的军事才能与民族气节。

使用道具 举报

77
发表于 2021-4-12 00:37 |只看该作者
史迪威也就是个小队长的材料

使用道具 举报

78
发表于 2021-4-12 00:37 |只看该作者
鬼子说,有本事,你们丫的们别跑。

使用道具 举报

79
发表于 2021-4-12 00:40 |只看该作者
万山红遍层林染 发表于 2021-4-11 11:17
从此也可以看出,孙立人犯多大的忌。

层林板油这头像别具一格。

使用道具 举报

80
发表于 2021-4-12 00:42 |只看该作者
万山红遍层林染 发表于 2021-4-12 00:08
这个66,4月份才出国,在腊戍遭遇鬼子,一个师被打了个人仰马翻,好像是新29.

如果史迪威不是匆忙下令撤退,而是严令新28退守密支那,200师和新29东西对进,夺回腊戍,结果会比后来更糟么?至少要做出挽回的努力,而不是下一道全线撤退的命令了事,对不?

使用道具 举报

81
发表于 2021-4-12 09:24 |只看该作者
万山红遍层林染 发表于 2021-4-11 23:05
做梦的时候,别乱想啊!

要坐怀不乱!


睡眠一直很好,
想,但不乱想

使用道具 举报

82
发表于 2021-4-12 09:35 |只看该作者
万山红遍层林染 发表于 2021-4-12 00:08
这个66,4月份才出国,在腊戍遭遇鬼子,一个师被打了个人仰马翻,好像是新29.


与新29一路往云南跑。
————————————————————————
说下第6军第29师。
关于这支部队的编成介绍放到第一路序列中。

在第一路3个军9个师中,只有29师不是蒋介石亲自下令进入缅甸。
因为,当缅甸吃紧时,他把这个在云南大理的师给忘了。

而是参谋团林蔚通知师长马维骥,紧急调29师入缅,位置在腊戌、新维。
根据当年一个师参谋的回忆,马维骥说过一句话:明知不可为,但不能不为。

结局是:征调了大理下关所有的车辆,用了四天时间赶到新维,
与日军激战两波,其中战防营自营长,全营官兵全部打光。

使用道具 举报

83
发表于 2021-4-12 09:37 |只看该作者
四九 发表于 2021-4-11 22:40
史迪威的孙子,当下一直是中美友好关系的使者,他也在不断挖掘第一路的资料。有劳宫兄关注一下。

好的,我会搜索看看。

使用道具 举报

84
发表于 2021-4-12 09:37 |只看该作者
岳峻 发表于 2021-4-12 00:32
那次到安徽合肥开会期间,独自散步,见一大楼写孙家大院四字,以为是孙立人故居,进去后才发现为一高档饭店 ...


云南的90后、00后已经不知道自己的先辈所做的事情。

使用道具 举报

85
发表于 2021-4-12 09:38 |只看该作者
花钱没买着 发表于 2021-4-12 00:37
史迪威也就是个小队长的材料


问好小队副。

使用道具 举报

86
发表于 2021-4-12 09:40 |只看该作者
公理力 发表于 2021-4-12 09:37
好的,我会搜索看看。


辛苦。

使用道具 举报

87
发表于 2021-4-12 09:41 |只看该作者
二、罗卓英与长官司令部撤退路线

杜聿明在回忆录中写道:

“最后他(罗卓英)丢开腊戌门户而不顾,坐视腊戌危亡而不救,并且同史迪威一道丢下部队,只身逃往印度。当蒋介石听到罗卓英逃印时曾电我追回,但因他逃得太快,追也来不及了。”

很多史料将罗卓英与长官司令部撤退路线与史迪威小队撤退路线相提并论,

实际上则不然。在不同的撤退路线中,只有罗卓英率领长官司令部所走的路线是名副其实的“英帕尔路线”。

按照印缅边境的传统驿道,从霍马林渡过亲敦江后,至少有两条以上传统路线均可至英帕尔。但这几条传统驿道既不包括史迪威小队路线,也不包括新编38师撤退路线,更不是新编38师第113团的撤退路线。

以下摘自《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司令长官部入缅大事记》。
1942年4月29日,罗卓英率远征军长官司令部从瑞保(瑞冒)撤至甘勃卢(Kantbalu)。


4月30日,至英多(Indaw 又称因多、印道)后,离开铁路至班茂,决定经温佐(Wunth 也称文多,距印度边境150公里)向印度撤退,电告杜聿明。
5月1日,罗卓英跟着第96师前往密支那布阵。


5月3日,罗卓英乘火车到达温佐,与史迪威汇合。


5月6日清晨,“史迪威小队”先行一天出发,罗卓英在此等候杜聿明。

5月7日,罗卓英给杜聿明发电:“判断敌众先占领密支那,而为数不多,只要人心坚定,集结兵力,必可冲破险难,打通后路”。随后,罗卓英率部向霍马林撤退。

同日,杜聿明接蒋介石来电,派参谋长罗又伦从温佐前往纳巴追罗卓英,未追上。


5月15日,罗卓英比史迪威迟两天来到霍马林,即电告林蔚,请其向蒋介石转达:“弟现在荷马林(霍马林),随行者有林湘所率之后勤人员200余人,沈昌所率铁道兵团50余人,宪兵200余人及无线电一班,合计600余人。

5月18日,林蔚向罗卓英转来蒋介石电令:“已令罗卓英长官入印度。”于是,罗卓英率长官司令部继续向英帕尔前进。

5月24日,罗卓英率远征军长官司令部抵达印度英帕尔。

①《中国抗日战争全史》(下卷)第五编 渡过难关(1941.1~1943.6)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 1994年版
②③《史迪威日记》 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2年版
④《中国远征军入缅对日作战经历》 远征军副司令长官 第5军军长 杜聿明 文史资料选辑 中华书局 1960年版

使用道具 举报

88
发表于 2021-4-12 09:42 |只看该作者
三、新编38师撤退路线

很多研究远征军(第一路)的史料,同样将新编38师撤退路线也归于“英帕尔路线”。

以下摘自《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司令长官部入缅大事记》。

1942年5月7日,新编38师师长孙立人率师部第112、(欠第113团)、114两团(缺一营)由瑞保出发于赶到科林(kawlin又称:高林,位于温佐南方18公里处)。第113团在卡萨江边布防八莫方向的日军,掩护第5军主力撤退。

5月9日,日军第56师团主力进至八莫后,派出一部兵力向西进攻至卡萨,企图切断曼德勒至密支那的铁路,新编38师副师长齐学启指挥第113团在卡萨阻敌激战。

5月10日凌晨2时许,第113团向英多方面逐步撤退。

5月11至15日,第113团在英多铁路沿线和敌人周旋,数度被日军包围,期间与前往第5军军部的副师长齐学启失联。

5月13日,杜聿明拒绝了孙立人提出集中所有兵力攻占密支那回国的建议。孙立人认为掩护第5军北撤的任务已经完成,如果新编38师随第5军军部、新编22师在雨季通过原始森林回国,不仅道路漫漫异常凶险,而且作为后卫部队极度缺乏补给。于是,孙立人毅然违抗杜聿明的命令,遵照史迪威、罗卓英的建议,令第112、114团向温佐靠拢,第113团掩护师主力,迎着日军向西杀开一条血路。新编38师不仅没有丢下自己的重装备,而且将第5军丢弃的部分辎重重新使用上,沿班茂、宾崩,然后向西转庞滨(Paungbyin又称:榜宾),在路线上走了一个U字形。

5月18日至21日,新编38师抵达庞滨补充了给养后渡过亲敦江。21日,日军追至庞滨,掩护渡江的后卫部队击退日军后,顺利渡江归队,全师经莫雷前往帕莱尔(Palel 又称:普勒尔)。

5月23日,新编38师副师长齐学启在霍马林上游,为带领新编38师的伤兵归队,不幸受伤被俘。囚禁期间,日军及南京汪精卫政权多次劝降,然而齐学启均不为所动。1945年5月9日,日军最后一次劝降无效后,齐学启将军被叛徒刺杀倒地,日寇不提供药物与治疗,5月13日晚10点30分,齐将军终因伤重不治,牺牲于抗战胜利的前夜,享年42岁。

5月27日,孙立人率新编38师到达英帕尔南方约40公里处小镇伯莱尔。

5月30日,第113团抵达南先庆(Nawngsansaing)东方约10公里处的森林内,就地砍伐毛竹准备渡河,并派出三组人员分赴南先庆,侦察敌情、地形及渡河点。定于6时30分开始渡河。至午夜2时许,全团所有部队人员先后到达指定地区集结,根据各营、连报告,被淹没官兵共计30余人,轻重机枪损失数挺。



6月1日黎明,日军1000余人抵达渡河地点,妄图拦截第113团。全团克服饥寒疲惫成功渡河,向印缅交界大山挺进,彻底摆脱了日军跟踪追击。日军占领霍马林,切断了自此通往印度的路线。

6月5日,第113团与英军取得联系。

6月8日,第113团到达英帕尔。至此,新编38师3个团(欠军委会参谋团警卫营,第114团1营)全部撤入印度。不仅5478人装备齐全地完成撤退,途中还收容了其它部队的几百散兵。②③

①《缅甸荡寇志》 新编38师政治部副主任 孙志刚 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5版
②《文史资料第二十九辑》廖耀湘 杜建时
③《美军资料:第一次缅甸作战失利后,到达印度的中国远征军人数统计》 戈叔亚凤凰博客
http://blog.ifeng.com/article/44517902.html

使用道具 举报

89
发表于 2021-4-12 09:42 |只看该作者
四、第6军撤退路线

1942年4月9日,日军第56师团占领毛奇。

4月12日,上午10时左右,10多架泰国“征缅方面军”航空联队的飞机飞临景东,对第6军第93师驻防处进行狂轰滥炸,我军伤亡巨大。

在东线,第6军战斗力最弱的暂编55师处在最南方的郎科,第49师在中间的孟畔,而战斗力最强的第93师则驻防景东,三个师相互之间各距离160公里以上,全军防守的地段长达500余公里。由于同古失守,同(古)毛(奇)公路门户洞开,只有第6军暂编55师以连、营为单位分散配置于毛奇、包拉克、垒固、棠吉、黑河等地。日军第56师团于当日推进至南帕,直接威胁着平满纳远征军的左翼。

4月16日,由日军守屋精尔中将指挥的泰国第1、3师组成的“征缅方面军”对住景东的第93师发起猛攻。第278团与泰军第1师展开肉搏战。第93师连续作战3日,未失一处阵地。

4月18日凌晨,远征军司令部已联络不到暂编第55师。

4月21日,上午日军到达河邦。第6军军长甘丽初感到兵力空虚而后援不到,于4月23日弃守罗列姆(loilem 又称:来林、雷愣),仓促向东北方向撤退,一直退过萨尔温江。

4月23日,日军进入棠吉,罗列姆也在当日失陷。

4月24日,蒋介石自重庆发来“手启”电,要求“腊戍应有紧急处置,万一腊戍不守,则第5军、第66军应以密支那为后方,第6军应以景东为后方。

4月25日,东线第6军各部陆续向景东方向靠拢撤退。

4月29日,新编29师师长马维骥率两个由新兵组成的团昼夜兼程到达新维(又称:兴威、新威)。虽历经苦战而不抵日军第56师团的猛烈攻击,至30日晨既溃败。腊戌完全陷落,远征军退路被切断,大批没有运出的物资落入敌手。

5月1日上午9点,第6军军长甘丽初接到罗卓英发来的撤退命令,各部向泰、缅、老边境集中转移,从景东——打洛一线撤离至思茅(今普洱市)地区。

五、第66军撤退路线

以下摘自《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司令长官部入缅大事记》。

1942年4月7日,蒋介石在眉苗召见远征军将领,决定平满纳会战,增调第66军入缅。

4月14日,第66军军长张轸率军部及直属部队一部到达腊戌。

4月25日拂晓,参谋团团长林蔚急调驻大理的第66军马维骥的第29师仓促入缅支援腊戌。在入缅作战的9个师中,只有第29师不是蒋介石亲自下令调入,可见蒋介石对远征军指挥插手的程度是何等严重。

蒋介石自重庆发来“手启”电,要求“腊戌应有紧急处置,万一腊戌不守,则第5军、第66军应以密支那为后方,第6军应以景东为后方。

同日,史迪威、罗卓英仍不顾战局的变化和后方的安危,执意坚持在曼德勒会战,接连向第5军发出四道命令:除第200师向东面罗列姆攻击以外,第5军直属部队一部,新编22师,第96师及第66军均集中于曼德勒,准备“会战”。

在曼德勒以南40公里皎栖,罗卓英、杜聿明与史迪威、亚历山大在这里举行了最后一次联席会议。中、英、美三方终于达成一致意见——全线撤退。

4月28日,蒋介石电令,“如可能应抽调曼德勒有力部队增援腊戌,先击破其袭腊一侧背,则以后皆易为力,如此曼德勒不守亦可。盖此时保腊戌为第一,而曼德勒之得失无甚关系也”。但驻在腊戌的林蔚参谋团已匆忙撤离,5天之内竟跑了1000多里,退至滇西的保山。蒋介石的这一命令未能及时收到并传达到各部队。



同日,日军占领曼德勒至腊戌铁路、公路交汇处的细包(Hsipaw 也称:昔卜、西保),日军沿铁路、公路向曼德勒、腊戍东西两向迅速推进。远征军不得不弃守曼德勒。

4月29日,参谋团团长林蔚撤退到九谷(缅甸九谷与云南畹町一桥之隔)。新编29师师长马维骥率两个由新兵组成的团到达兴威(又称:新维、新威)虽经苦战仍不抵日军第56师团的猛烈攻击,至30日晨既全线溃败。

“晚,腊戌陷落,大批未及时运走的物质,连同英方先前扣发最后被迫交出的约40万加仑汽油,全部付之一炬”。



5月1日,第66军军长张轸以新编29师一个营、军战防炮营、新编28师残部防守第二线,打退日军4次进攻。增援的军部特务营、搜索营全体将士阵亡。阵地被突破,新维失守。

5月2日,远征军工兵总指挥马崇六从畹町撤往昆明,途经惠通桥时给大桥留下一队宪兵和工兵。马崇六授权宪兵队长张祖武接管大桥,一旦情况紧急立即炸桥。

5月4日,日军向惠通桥急进,“当时参谋团控制着战车部队,竟不知使用战车逐次抵抗,阻击敌人,反令与敌战斗,又在芒市附近破坏一连战车以阻塞道路。他们对于武器运用毫无常识,可以想见”。



同日,陈纳德给蒋介石的电报:“根据美空军的侦查报告,在滇湎路上的中国军队零零落落,溃不成军,对于日军的进攻完全没有抵抗,如果再不设法挽救,依照敌人几天来的前进速度计算,大可10天左右即可到达昆明了。”



5月5日上午,日军第56师团一部着便衣伪装成难民进至惠通桥时被发现,宪兵队长张祖武及时命令炸桥。大量物质、人员滞留于对岸。

从4月25日,盟军最后一次联席会议上决定全线撤退,到5月5日上午滇缅公路怒江上的惠通桥出现伪装成难民的日军,惠通桥被工兵炸断,在这段时间里(10天)参谋团、第66军新编28、29师的溃兵,大量的华侨、难民是沿着滇缅公路经过惠通桥撤退回国的。

“张轸(第66军军长)丢开部队不管,将大批财物装上卡车,自己坐上小轿车,率先逃回滇西”。



新编第28师刘伯龙率余部从北路退入国内,经腾冲转保山 ;新编第29师马维骥率余部自南路退入国内,经镇康(今临沧市镇康县)转保山。回国的两个师剩余合计不到3000人。两师共损失7000人以上,其中战死估计不到3000人。

于是滇缅公路上出现一幅奇特的景象,公路两边是丢弃武器后徒步向国内撤退的溃兵,而路的中央则是乘坐装甲机动车辆直插惠通桥的日军快速部队,根本顾不上理会路边徒步行走的溃兵。“新编28、29师残部大多数都几十人或三五人一群,沿着滇缅路两侧向东溃逃,更有甚者,他们还沿途抢劫,弄得鸡犬不宁”。第11集团军总司令宋希濂派人在下关、永平、保山一带收容,至6月底,总共收集第66军残部人员5000多人。



①③《中国远征军入缅对日作战经历》 远征军副司令长官 第5军军长 杜聿明 文史资料选辑 中华书局 1960年版
②《仰光失守前后》 驻缅甸使馆武官 曾庆集 文史资料选辑 中国文史出版社 1990年版
④《远征军在滇西的整训和反攻》第11集团军总司令 宋希濂 史资料选辑 文史出版社1990年版
⑤《滇西大溃败及其他》第11集团军作战参谋 杨肇骧 史资料选辑 文史出版社1990年版
⑥《滇缅抗战杂忆》 第66军新编29师参谋 盛兆 文史资料选辑 中国文史出版社 1990年版

使用道具 举报

90
发表于 2021-4-12 09:43 |只看该作者



六、第200师撤退路线
杜聿明回忆录:

“第200师及新兵训练处补充1、2两团自棠吉开始攻罗列姆,以后沿途突破敌人封锁线经南盘江、梅苗、南坎以西返国。”

以下摘自《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司令长官部入缅大事记》。

1942年4月29日,第200师因腊戌失守,回国之路被切断而放弃已占领的棠吉。戴安澜同时收到参谋团建议第200师从罗列姆东进归第6军军长甘丽初指挥(择路回国);以及杜聿明令第200师向北归还第5军建制的两份电报。戴安澜经过考虑,决心遵照老师长杜聿明的命令,向北追随第五军,从而放弃了从罗列姆经景东最佳、最近、最安全的回国路线(第6军各部撤退的路线)。

虽说从罗列姆—南坎的北部回国路线,要穿过日军重兵把守的三条公路,腊戌至曼德勒、昔卜至摩谷、南坎至八莫线;两条河流,密埃河、瑞丽江(Shweli River),但此路线仍优于杜聿明听从蒋介石经密支那回国的路线。但是戴安澜还是坚决执行了老师长杜聿明的命令。

5月8日,因密支那陷落,经此回国的计划落空。杜聿明以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副司令长官的名义,在英多(Indaw 又称:因多、印道)召集廖耀湘、余韶、孙立人开会研究突围部署。会议后,立即兵分四路,从不同方向撤退。

5月18日夜,第200师行至西保(Hsipaw 也称:昔卜、细包)至摩谷 (Mogok 又称:抹古)公路20公里处西南侧森林,正准备越过公路时,遭敌设伏。师长戴安澜胸腹中两弹重伤,第599团团长柳树人、副团长刘杰阵亡。部队退回出发地。

5月19日,改由第598团担任前卫。戴安澜用担架抬着跟第599团团部走。

5月26日,下午7时,远征军第200师师长戴安澜在缅北孟密北茅邦村殉国,年仅38岁。



5月28日,全师扎竹排顺利渡过瑞丽江。

5月29日,戴安澜遗体因气候炎热腐烂不得不进行了火化。检出遗骨,按部位用绸布包好,装在木箱里,跟随第598团团部继续向国内回撤。

6月2日,全师通过南坎至八莫公路。

6月5日,全师回到云南陇川章凤(今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龙川县章风镇)。

6月17日,全师到达腾冲附近。



6月18日,全师渡过怒江。

6月25日,全师到达保山漕涧集中修整待命。

与大部队失散的部分第200师官兵,在片马栗柴坝渡口渡过怒江,与大部队在保山漕涧汇合。



第200师入缅时全师共10000余人,回国仅余2600余人。

①《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的回顾与思考》戴澄东

②《第二百师入缅抗战经过》第200师步兵指挥官 郑庭芨 文史资料选辑,文史出版社1990年版

③《转战同古、棠吉和过野人山经过》第200师第599团第3营第9连排长 黄志超 文史资料选辑 文史出版社1990年版

第5军新兵训练处、游击支队黄翔部到达国境沪水附近与国内宋希濂部取得联系。

1943年4月1日,国民政府在广西全州的香山寺为戴安澜举行了国葬仪式。国共两党的领导人纷纷送来挽诗、挽联和花圈,对戴安澜的以身殉国给予极高的评价。

蒋介石的挽联是:

“虎头食肉负雄资,看万里长征,与敌周旋欣不忝;马革裹尸酹壮志,惜大勋末成,虚予期望痛何如?”

毛泽东的挽词为:“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浴血东瓜守,驱倭棠吉归。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

周恩来题写的挽词:“黄埔之英,民族之雄。”

①《第二百师入缅抗战经过》第200师步兵指挥官 郑庭芨 文史资料选辑 文史出版社1990年版
②《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的回顾与思考》 戴澄东

七、第5军军部、直属部队和新编22师残部撤退路线

以下摘自《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司令长官部入缅大事记》。

1942年5月7日,杜聿明率部行抵温佐时,接蒋介石当日电告:“杜军长并转罗长官,我军应向密支那、片马转移,勿再犹豫停顿”。

5月8日,杜聿明以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副司令长官的名义,在英多召集新22师师长廖耀湘、第96师师长余韶、新38师师长孙立人开会研究突围部署。杜聿明决心放弃从密支那正面突破的方案,而选择从孟拱以西、以北退入国境。“我召集各部队长及参谋长商讨后,决心仍照蒋介石命令向国境撤退,当时各将领均无异议”①。会议后,立即兵分四路,从不同方向撤退。

5月10日,第5军军直属队及各师团,通过第96师侧翼,绕过孟拱,向曼西进发。

5月11日,杜聿明率部经班茂(Banmauk又称:邦卯克)到曼西。

5月14日,第5军司令部与先锋队新22师第65团主力到达莫的村宿营,军直属部队及各部队伤患1500余人进驻莫的村东南边的村子里。

5月15日,第5军各部陆续到达堪迪,分别在莫的村开设补给站,遵照杜聿明的指示,将运输来的粮食、罐头、药品、被服和轻兵器弹药,尽量分发各部队携带,余粮一律交新编22师。

5月16日,第5军各部徒步向孟关前进,伤病员及辎重全部留在原地。

5月18日,第5军军部和新编第22师、第96师残部进入野人山。此后,因电台电池耗尽(另一说法是报务员连同电台一起跌入峡谷),各部即失去联络而分散行动。

5月21日,“原先留在莫的村,或为战伤或因重病不能跟随部队长途跋涉的1500余中华儿女,咸以生为中国人,死为中华魂的志节,宁为烈士死,不作降虏生的决心,慨然于5月21日凌晨1时引火自焚,含恨而终!”



同日,第5军军部到达斯委定,新编22师抵宾诺关及蛮兴。

5月23日中午,新编22师前卫65团第6连于马梦与日军第33师团之一部遭遇激战。杜聿明“決心自项吧,渡乌尤河向北经鸟卡家向新开岭堪迪前进。”

6月1日,军直属部队的一部及新编22师残部到达大洛。

“各部队经过之处,多是崇山峻岭、山峦重叠的野人山及高黎贡山,森林蔽天,蚊蚋成群,人烟称少,给养困难。本来预计在大雨季前可以到达缅北片马附近,可是由于沿途可行之道多为敌人封锁,不得不以小部队牵制敌人,使主力得以安全转进。因此曲折迂回,费时旷日。”



7月7日,第5军军部和新编第22师残部抵新平洋(Shingbwan 又称:新背洋、欣贝延)

7月25日,第5军军部和新编第22师残部来到印度东北部阿萨姆邦的雷多(Ledo 又称:利多、莱多)附近。

“此时距5月10日从缅北的分兵北撤,已经历时两个半月。此路撤退伤亡损失之大,竟然超过缅甸作战损失一倍以上,且所有重武器(含弹药)、重裝设备遗弃殆尽。新编22师入缅时有9千人,在各次战斗中伤亡2千人,在撤退途中却伤亡多达4千人,比战斗减员多一倍”。

“当时计有第5军军部、军直属部队和新编第22师,总计1万5千人左右,而最后越过野人山到达印度者只有3、4千人。当时随军部撤退的女同志除战干一团女同学胡汉君和我两人外,还有政工队女队员和几位眷属,共约四十多人,最后到印度的只有四人。胡汉君和我是劫后余生”。



8月17日,野人山撤退路线最后一座收容站——哈巴采收容所结束。

“起初,全连官兵73人,沿途落伍生死不明的有25人,安全抵达雷多的仅48人”。



番号  动员人数   战斗死伤人数   撤退死伤人数  现有人数

第5军直属队    15000       1300           3700         10000
第200师         9000       1800           3200          4000
新22师          9000       2000           4000          3000
第96师          9000       2200           3800          3000

合计:          42000       7300          14700          20000

说明:以上数字来自于杜聿明回忆录。由于远征军第5军属于中央军嫡系部队,基本为满额编制,而第6军、第66军各师(第93师、新编38师除外)均存在缺编(吃空饷)的情况。所以,直到今天远征第一路军到底有多少将士在缅甸阵亡、负伤及脱队并无精确数字。



①③《中国远征军入缅对日作战经历》远征军副司令长官 第5军军长 杜聿明 文史资料选辑 中华书局 1960年版
②⑤《抗战时期滇印缅作战》 新编22师第65团第2营第6连连长 邱中岳 台湾国防部史政编译局出版1999年版
④《野人山历劫记》 第5军政治部干事 李明华(女) 文史资料选辑 文史出版社1990年版
⑥《远征军在滇西的整训和反攻》第11集团军总司令 宋希濂 文史资料选辑 文史出版社1990年版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