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时事 六星杂谈 五胡乱华之乱弹
楼主: 愿言思归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五胡乱华之乱弹 [复制链接]

61
发表于 2016-9-17 09:24 |只看该作者
我开始写字了,今天争取在写完一章,加油!

使用道具 举报

62
发表于 2016-9-17 09:27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金豆豆 于 2016-9-17 09:28 编辑
愿言思归 发表于 2016-9-17 09:13
大蓉儿,这种辩论特别好,虽然不一定改变对方观点,但能表达也是美事。

岳飞生活的那个时代,有他的生 ...

倒也是。我喜欢在探讨里思辨。肯定或推翻自我,进行知识或观念重组。你提及时代的价值观,这倒是真的,对与错终究不是外人尤其是后人置喙,而是选择之时,当事人本身的判断和取舍。而岳飞所做的,恰恰是他的价值观取向,也符合当时的社会要求。只是我们后人唏嘘感叹,以后世的价值观对他要求过高吧…

使用道具 举报

63
发表于 2016-9-17 09:28 |只看该作者
愿言思归 发表于 2016-9-17 09:24
我开始写字了,今天争取在写完一章,加油!

嗯嗯嗯。我在公公病床前,慢慢跟读之前的。牛奔,加油!

使用道具 举报

64
发表于 2016-9-17 09:33 |只看该作者
愿言思归 发表于 2016-9-17 09:14
得大蓉儿肯定,不胜荣幸。

不仅仅是肯定。更多是欣赏、赞誉。我读书不少,这类厚重底蕴的,却无法静下来写,更多时候,只是漫无边际写生活随笔。我好几个朋友都说我太散漫,欠缺有意识的“创作”精神。。。

我写不出来,却特别爱读——好像是一种心理需求,类似缺什么补什么。。

使用道具 举报

65
发表于 2016-9-17 09:37 |只看该作者
愿言思归 发表于 2016-9-17 09:23
大蓉儿说的这个确实,某种程度由蛮夷转变成了地域歧视。

这个不举例子了,容易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地域划分人品,本身就是荒谬。任何地儿,都有绝大多数的好人,也不排除有害群之马。依旧回到你最初的话题:不分青红皂白盲目的夜郎自大或妄自菲薄,都是一种病态。。。

使用道具 举报

66
发表于 2016-9-17 09:44 |只看该作者
在之前,商、周两代的时间是超过以后历代的时间,这当然和奴隶制度有关,人作为奴隶的自觉性使得他们没有反抗之心,
——
看过很多人抨击国民劣根性里的奴性。有时候想想,或许是真的?长期的奴隶社会,长期的封建官本位,都对奴性加深印象烙刻进了骨子里,灵魂里?

使用道具 举报

67
发表于 2016-9-17 09:55 |只看该作者
我们可以设想,刀耕火种的文明如何会有便捷的交通,发达的文化?只能是如老庄所说,老死不相往来的状态,
——
好像对老子这句话,你理解略有偏差?他提出来的,是对某种理想社会的描画,类似儒家文化说的“大同社会”,而不是从地域大小说话的?

就老子这句,正解是:每个人都生活得富足、祥和、宁静、喜乐、满足,交流或者不交流,来往或者不来往,对他们的生活均没有丝毫影响。
现代社会还有更偏颇的理解,把一个本来极为祥和宁静的意境,糟蹋成画地为牢,固步自封的仇恨世界。。。

使用道具 举报

68
发表于 2016-9-17 09:56 来自手机 |只看该作者
金豆豆 发表于 2016-9-17 09:28
嗯嗯嗯。我在公公病床前,慢慢跟读之前的。牛奔,加油!

蓉蓉在陪护啊?也照顾好自己

使用道具 举报

69
发表于 2016-9-17 09:59 |只看该作者
金豆豆 发表于 2016-9-17 09:55
我们可以设想,刀耕火种的文明如何会有便捷的交通,发达的文化?只能是如老庄所说,老死不相往来的状态,
...

大蓉儿锐眼如鹰啊

我写到这里的时候,也觉得用的有些问题,但第一我的本意和表达有些矛盾,懒得改了

第二我觉得不一定有人看的出来。

哈哈,我就像侥幸试图过关的学生,结果还是被大蓉儿老师发现啦

使用道具 举报

70
发表于 2016-9-17 10:01 |只看该作者
愿言思归 发表于 2016-9-13 14:45
一、历史上的蛮夷
      严格来说,这个蛮夷用词是中国士大夫们的超级优越感得来的词汇,很不幸,这个词汇 ...

邻居之喻特别有意思。私有制社会里,从来就不缺敌国外患,这是灾难,又何尝不是机遇与挑战?

使用道具 举报

71
发表于 2016-9-17 10:02 |只看该作者
麦子地里的土豆 发表于 2016-9-17 09:56
蓉蓉在陪护啊?也照顾好自己

我跟先生换班。他负主要责任,我偶尔替换,兼管后勤。谢谢土豆。。。

使用道具 举报

72
发表于 2016-9-17 10:04 |只看该作者
愿言思归 发表于 2016-9-17 09:59
大蓉儿锐眼如鹰啊

我写到这里的时候,也觉得用的有些问题,但第一我的本意和表达有些矛盾,懒得改了

乐不可支。牛奔啊,发现我特别能挑刺儿,有莫有紧张感了?

使用道具 举报

73
发表于 2016-9-17 10:07 |只看该作者
暂时看到这里。先回家去。。。。

使用道具 举报

74
发表于 2016-9-17 10:45 |只看该作者


  
  六、五胡乱华之二篇食人羯族

  按照正常的规律,无论一只军队,一个人犯了多大的错误,在一般的史书中,也会给予公平的称呼:比如东条英机、希特勒、日军、德军等等。。。但对于羯族这个另类,请原谅我,确实无法对其有半丝的原谅和尊重,因为他们本身就不是人,是一群该下地狱的魔鬼。如果说匈奴一族骄横,至少他们还保持了人的大部特征,但羯族这个种族,几乎和人类画不上等号,除了能够使用人类的语言以外,我们看不出它们(请原谅,我只能用它这个字眼)和人类有任何相同的地方,他们基本是处于禽兽这个阶段。

  《晋书》载:“石勒字世龙。其先匈奴别部羌渠之胄。”《魏书》云:“其先匈奴别部,分散居于上党、武乡、羯室,因号羯胡。”由于羯族已经灭绝,所以据考证羯人是康居(羌渠)游牧人。两汉时期,康居羁属匈奴,因而可能有一部分人随匈奴东来,转战于蒙古草原,其后又随之南迁,逐渐内徙于上党武乡一带,因为他们既是康居人,又是匈奴的附庸,故称:“匈奴别部,羌渠之胄。”

  《晋书》记载:石勒字世龙,初名,上党武乡羯人也。其先匈奴别部羌渠之胄。祖耶奕于,父周曷硃,一名乞冀加,并为部落小率。勒生时赤光满室,白气自天属于中庭,见者咸异之。年十四,随邑人行贩洛阳,倚啸上东门,王衍见而异之,顾谓左右曰:“向者胡雏,吾观其声视有奇志,恐将为天下之患。”驰遣收之,会勒已去。长而壮健有胆力,雄武好骑射。曷硃性凶粗,不为群胡所附,每使勒代己督摄,部胡爱信之。

  这段的意思是说,石勒这个羯族的首领,是上党武乡人,祖先是匈奴别部羌渠人,出生的时候,和一般帝王一样,都是赤光满屋,白气贯院子之中。这个石勒十四岁的时候,和人去洛阳卖土特产的时候,看见繁华的大都市,惊异和羡慕乃至最后产生愤愤不平之意,嘴里发出不平则鸣的吼叫声,清谈冠军王衍看见后,回头对手下说:“这个小蛮胡,听到这个声音分析判断,有羡慕有嫉恨更有凶杀之气,这个人不是一般的凶恶,将来一定会祸乱天下。”派人去抓捕他的时候,石勒已经离开了。清谈冠军王衍识人还是很有一套,但他放走了石勒,并且最终将会为这个付出沉重的代价。石勒长大后健壮有胆量,骑射精绝。他的老爹性格凶狠粗暴,很多胡人不服他,估计老石勒比较自私不公平,这个在原始部落可是大忌,所以族人不服气他,无奈之下他常常让石勒代替他治理,小石勒从小就表现的大气公平,主意也多,族人很佩服也信任石勒,石勒从这里锻炼的具有组织能力,机敏的应变能力,和动物般的对危险的直觉,人不是生来就是全能的,都是一步一个脚印的走过来的。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如果西晋朝廷以平等态度对人,也许就不会有后来的凶残的羯族屠杀汉人事件,但有些当官的,尤其是dog官,在某种程度上经常给自己这个阶层挖掘坟墓。很能干的石勒,命运没有垂青他,家里有紫气也不管用,照样被人当商品一样买卖。《晋书》:会建威将军阎粹说并州刺史、东嬴公腾执诸胡于山东卖充军实,腾使将军郭阳、张隆虏群胡将诣冀州,两胡一枷。勒时年二十余,亦在其中,数为隆所驱辱。

  也就是那个不长眼的建威将军阎粹抓了很多胡人,让郭阳、张隆送到冀州,一把枷锁穿上两个胡人,跑不了你,逃不了我。那年石勒这个大小伙子已经20岁了,带着枷锁走在路上,不仅被路上的行人和过往的城镇村落的人像看动物园的动物一般观看,而且多次被张隆将军侮辱殴打,尤其人越多,这个张隆将军将鞭子耍出了花,当然是花落石勒背上身上。石勒面无表情的忍受着一鞭一鞭的抽到,眼睛平静的看着这个挥舞着鞭子的小丑,仇恨的种子在石勒心中慢慢生根发芽了,石勒暗自发誓:辱人者人恒辱之,早晚有一天让你们在尸山血海里跪着向我求饶。

  从奴隶到将军不易,从奴隶到皇帝更难,但石勒做到了。

  羯族人入塞后保留着部落组织,部有大、小酋帅。基本就是保持原始社会的形态,他们这些人种庄稼的方式估计很落后,刀耕火种是免不了的,经常是吃不饱穿不暖,给汉人地主打工,间或偷点东西做个没本买卖之类的。看着生活安逸富足的汉族地主穷奢极欲的生活,两者的巨大差距,尤其地主和他们的妻妾子女们蔑视的目光,经常让羯族本就不是人的心灵一次次受伤,当仇恨和屈辱到了临界点,产生的非人效果同样是惊人的。

  比肉体折磨更深的是精神折磨,羯族长久以来的底层生活,不但让他们享尽了吃了上顿没下顿的饥饿感,冬天寒风呼啸大雪纷飞之时,要靠互相拥抱取暖冻得半死才能熬过漫漫长夜。从所住的牲口棚里看到地主的上房里,灯火通明,琴声优雅,酒肉的香气伴随着碳炉的热气一股股的从门里透出,那个煎熬肯定让无数的羯族人心底痛恨无比。

  “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就是不久以后羯族本身兽性的发作的结果,但这里有没有当时的统治阶层给予羯族的压迫和欺凌的反弹?我们都知道,当两个阶层的矛盾不可调和的时候,改变一般会以暴力形式出现。这种暴力模式一般会伴随着大量生命的快速无尊严的消失,城市农村的华为灰烬,对生命的无视和对人格的无情侮辱。

  有时回想,如果当初希特勒学习小提琴和工作的时候,哪怕有人给他一个机会当个末流的小提琴家或点钞的银行工作人员,还有后来酷烈的二次大战和犹太人的悲惨结局吗?如果有人当初哪怕作弊将洪秀全列为秀才,还有蔓延大半个中国的灾祸吗?洪秀全的气量和格局当然历史已经证明,但他对于屡次落选的羞辱和悲愤又有多少人真正的了解,所以造成他偏激狭隘的变态心理,将整个社会作为报复对象,无数人包括大部分的知识分子丧命于他的极端极权统治下。

  话题有些说远了,还是回到正题上来。

  面对司马懿后代这八匹不争气的废马不顾形象吃草的乱局,石勒想人生在世,总要干点什么,造反也不错,起码有吃有喝有美眉。他召集平时的好友:王阳、。。。孔豚、赵鹿、支屈六等十八人,组建了一支精锐的骑兵特种部队,号为“十八骑”。这十八骑人虽然不多,但战力惊人,验证了一句话:兵不在多而在精。他最先投奔的是汲桑,石勒原名匐勒,“桑始命勒以石为姓,勒为名焉。”从此便以石勒为名,开始了他走向皇帝的漫漫长路。

  这个石勒,将带领他的羯族创造一个传奇,同时他的羯族团队也把整个中国从北到南,杀了一个天翻地覆,让整个汉族和鲜卑差点亡国灭种。

  石勒,已经走上了五胡乱华的前台,开始了他和他们这一兽族的表演。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75
发表于 2016-9-17 15:46 |只看该作者
这是大餐呀。

使用道具 举报

76
发表于 2016-9-17 15:47 |只看该作者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77
发表于 2016-9-17 15:47 |只看该作者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78
发表于 2016-9-17 15:55 |只看该作者
愿言思归 发表于 2016-9-13 14:45
一、历史上的蛮夷
      严格来说,这个蛮夷用词是中国士大夫们的超级优越感得来的词汇,很不幸,这个词汇 ...

匈奴是辕YUAN皇帝的后裔,从中原农耕到大兴安岭放牧,后搬迁到蒙古,新疆等地,据说现在的匈牙利就是匈奴族。

使用道具 举报

79
发表于 2016-9-17 16:07 |只看该作者
愿言思归 发表于 2016-9-14 11:39
二、暗流涌动之因果篇—帝王将相本无种

      如果要写五胡,自然不能离开匈奴。而匈奴肆虐中原数百年, ...

吓死宝宝了,以为点错键,给消失了。

使用道具 举报

80
发表于 2016-9-17 16:08 |只看该作者
好今天看到二,留个记号。

使用道具 举报

81
发表于 2016-9-17 20:04 |只看该作者
手一欠点开了食人图,,估计明天中午的饭都省了

使用道具 举报

82
发表于 2016-9-17 20:13 |只看该作者
典型的胡服骑射就是以夷制夷的经典
======
这个好像也值得商榷?我就知道胡服骑射,是重大的军事改革。怎么扯上了以夷制夷的?

使用道具 举报

83
发表于 2016-9-17 20:32 |只看该作者
愿言思归 发表于 2016-9-13 14:45
一、历史上的蛮夷
      严格来说,这个蛮夷用词是中国士大夫们的超级优越感得来的词汇,很不幸,这个词汇 ...

历史上无数次的蛮夷入侵,其理由都是:不仅患不均,同时更患贫。

------------
穷则思变吧。可以理解的。邻居家有的,不抢白不抢。就像小日本,长期觊觎我泱泱大国,还不是对资源有掠夺的奢想么~~~

使用道具 举报

84
发表于 2016-9-18 00:39 |只看该作者
你说我记 发表于 2016-9-17 15:55
匈奴是辕YUAN皇帝的后裔,从中原农耕到大兴安岭放牧,后搬迁到蒙古,新疆等地,据说现在的匈牙利就是匈奴 ...

确实这样,据说匈牙利人就是匈奴的后裔。

使用道具 举报

85
发表于 2016-9-18 00:40 |只看该作者
麦子地里的土豆 发表于 2016-9-17 20:04
手一欠点开了食人图,,估计明天中午的饭都省了

这个不能细想,有些情节直接忽略。

使用道具 举报

86
发表于 2016-9-18 00:42 |只看该作者
金豆豆 发表于 2016-9-17 20:13
典型的胡服骑射就是以夷制夷的经典
======
这个好像也值得商榷?我就知道胡服骑射,是重大的军事改革。怎 ...

大蓉儿,胡服骑射之前,赵国的都是长袍大袖,上战车和打仗的时候,不方便碍手碍脚。

后来赵王带头学穿胡人的衣服。。。。

不是以夷制夷吗?

使用道具 举报

87
发表于 2016-9-18 00:43 |只看该作者
金豆豆 发表于 2016-9-17 20:32
历史上无数次的蛮夷入侵,其理由都是:不仅患不均,同时更患贫。

------------

穷困和贪婪永远是发动战争最好的动力。

使用道具 举报

88
发表于 2016-9-18 00:43 |只看该作者
七、五胡乱华之三篇   慕容鲜卑

      慕容这个名字第一次知道,还是看金庸老先生的《天龙八部》里得知的,后来有机会仔细了解这个民族,发现在五胡乱华的时候,这也是一直强大的让人生畏的力量。

      有文字记载的鲜卑第一次出现,是在《国语·晋语》:“昔成王盟诸侯于岐阳,楚为荆蛮,置茅蕝,设望表,与鲜卑守燎,故不与盟。”意思就是周成文来到岐阳这个地方,和诸侯相会,后来强大的楚国竟然和鲜卑一样,作为当时人们心目中的蛮夷是没有资格参加结盟的,只能替盟会守护那堆熊熊燃烧的圣火,不时加点劈柴木料之类的,防止圣火熄灭。估计那时能够有资格参与(不是参加)盟会已经是一种荣誉,站在主席台下面看火的鲜卑祖先望着台上的各路诸侯举杯欢笑歃血为盟,估计也是别样滋味在心头。就如同G7一样,你列席参加但没有发言权,坐在后面看别人签字决定命运的滋味几千年前的鲜卑祖先已经品尝到了。

      民族平等,国家不分大小一律平等,醒醒吧,从古到今就没有实现过。

      “鲜卑”意为祥瑞或神,合之为瑞兽或神兽。《晋书·刘聪载记》:“鲜卑之众星布燕代”其意也是鲜卑发源于北方。但即便到了现代,对于鲜卑的民族真正的起源,也没有一个客观的能够为各方接受的结论。一般来说有四种说法:

      其一就是鲜卑源于东胡是最广泛的说法。《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和《十六国春秋》均说鲜卑就是东胡的余部,《史记索隐》引东汉胡广云:“鲜卑,东胡别种”。

      其二根据《国语·晋语》很多学者据此论证,详细解读了鲜卑起源于东夷。考古工作者在呼达兰额罗木河东岸发现了鲜卑早期墓群。木器和贝壳等随葬品的出土更让人猜测他们与东夷文化的渊源。

      其三《史记集解》引东汉服虔云:“山戎、北狄,盖今鲜卑。

      其四《史记索隐》引东汉应奉上奏汉桓帝书云:“秦筑长城,徒役之士亡出塞外,依鲜卑山,引以为号。”

      不论哪种说法,在中原统治者的眼里,鲜卑都属于戎狄之族。

      东汉的时候,鲜卑那时力量还小,跟随匈奴老大一起侵犯汉境,才被中原刘氏家族所知。但摄于东汉王朝的庞大战力,鲜卑拼了几次,看看实在打不过,就起来投靠的心思。强则畏服是蛮夷的通病,鲜卑莫能例外。弱则侵判,当东汉后期国力衰弱的时候,鲜卑曾打败了东汉联军,让东汉的统治者们知道,不单单匈奴厉害,鲜卑同样是能征惯战的马上战士。

      三国时期鲜卑曾想挑战魏国,集结重兵集团于魏国边境,老曹很焦急,南有吴国水军虎视眈眈,西南的诸葛大冬天也摇着扇子总是看地图想算计魏国,这两个邻居虽然互相也吵架动手,但总目标一直是我曹魏天下,不得不防。这个后门又来了一群披兽皮头上两根漂亮公鸡羽毛的家伙,一看就不是善类。老曹又开始在中军帐独步了: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手下的一个幽州刺史王雄看见老大举杯邀明月,但老曹的眉头紧皱: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谁知吾心?王雄知道老曹心里肯定因为鲜卑骚扰边境不痛快,上前说到:“主公勿忧,吾有一计,可不动军马,定让鲜卑小儿军势冰雪消融矣!”老曹端着酒杯差点摔到王雄脸上:好你个王雄,我都没有计策,你能有这么大本事?王雄上前附耳言到:“主公,我手下有一个侠客,叫韩龙,飞檐走壁,杀人于无形,是特种部队的大队长,保证杀掉那个鲜卑的柯比能,让他再也不能。”结果这个韩龙确实厉害,夜深人静,一身夜行衣,混进鲜卑的中军大帐,一刀要了柯比能的命,带着人头回到曹营领赏去了。鲜卑人早上看到柯比能大帅没有按照惯例升帐,以为还嫌春宵苦短呢,结果到了中午还看不到大帅的身影,同时有人闻到了账内的血腥,鼓起勇气遂一哄而入,发现元帅的头没了,只剩下半截身子坐在帅椅上,这群人顿作鸟兽散,鲜卑军不战自溃。

      时光按照自然规律终于到了西晋这个阶段,西晋初期的晋军战斗力强悍,国家的经济状况也好,鲜卑看见自然畏服。这个时期,西晋封官许愿也真的给了鲜卑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鲜卑也做足了附属国的姿态,进贡朝拜。晋和鲜卑保持了良好的睦邻友好关系,两国的高层往来很频繁,民间贸易也不错,估计过个边境也不用签证,更不用说护照了,直接就是免签。

      事情从八王之乱开始发生了变化,鲜卑部落中有个是段部鲜卑,发源于辽西走廊一带,他们的领路人叫段日陆眷,名字听着很搞笑。他是家奴,因饥荒,在辽西附近成天拄着个拐杖要饭吃,后来想想,个子不比别人矮,力气也不小,这要饭一辈子不是长久之计。刀剑里面出政权,到时有吃有喝,何苦要饭?扔了拐杖,开始将要饭的集结一起,后来把叛逃的流亡的都招到手下,慢慢的也成就了一方势力。

      鲜卑拓跋部起源于大兴安岭北段,大兴安岭冷啊,冬天经常冻死人,所以拓跋部多次南迁,首领拓跋猗卢出身高贵,知道石勒的出身后大为不满,一个奴隶都能当将军,我天潢贵胄,与他站在一起,不行,掉份。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和刘琨结盟共御石勒,西晋一看小拓不错,封了一个大单于的封号。

      谁也没有料到的是,鲜卑进入中原后,其影响绝不仅仅局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就连以后隋炀帝杨广和唐高祖李渊的母亲都出自拓跋鲜卑的独孤氏,唐太宗李世民的生母出自鲜卑族纥豆陵氏,我们无意去探究其中的过程,但我们知道,更多的民族融合是带着血腥和屈辱完成的,虽然后来由杨坚尤其是李世民谱写了汉民族最灿烂的华章之一,但仍然无法掩盖那些血写的历史。

      鲜卑民族是影响中原最为持久的北方游牧民族之一,分为西部鲜卑、中部鲜卑和东部鲜卑。其中西部鲜卑主要指河西鲜卑、陇西鲜卑,包括吐谷浑部、乞伏部和秃发部等;中部鲜卑包括拓跋部和柔然等;东部鲜卑包括宇文部、段部和慕容部等。鲜卑那令人谈虎色变的武装力量,其“甲骑具装”属于后来21世纪的挑战者、M1A1艾布拉姆斯级别的重型坦克,碾压一切敌对力量。甲具包括铁兜鍪、披膊、两当甲、马胄、颈甲、身甲和鞧甲等,这代表了鲜卑骑射也是那个时代骑射的最高水平,这些鲜卑重装骑兵森然列阵于中原北侧,对中原虎视眈眈,露出了利爪和尖牙。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89
发表于 2016-9-18 00:43 |只看该作者

使用道具 举报

90
发表于 2016-9-18 06:14 |只看该作者
愿言思归 发表于 2016-9-18 00:42
大蓉儿,胡服骑射之前,赵国的都是长袍大袖,上战车和打仗的时候,不方便碍手碍脚。

后来赵王带头学穿 ...

以夷制夷:夷:外族。利用外族和外国之间的内部矛盾,使其相互冲突,削弱其力量。

这是词语解释。你再比对、琢磨一下呢?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