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时事 六星杂谈 谨以此文献给重磅企鹅、月朦胧、远去的烟云、南沙贝等在 ...
查看: 9676|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谨以此文献给重磅企鹅、月朦胧、远去的烟云、南沙贝等在部队大院生活过的孩子们! [复制链接]

主楼
发表于 2015-9-7 13:43 |显示全部楼层
可馨 发表于 2015-9-7 13:25
感谢鹅兵哥哥让我重回了一次军营。

贴一送一哈:《部队大院里蹦大的小兔子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5-9-7 13:44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重磅企鹅 于 2015-9-7 13:46 编辑




        就像『胡同长大的一代』一样,部队大院是我们的童年,我们的归宿。诚然,一个群族不能代表每一个个体,部队大院里的孩子也必定有个体的差异,何况高干、非高干,军级,大区级,不同级别大院里的生活也会不尽相同。
        几乎所有的军队大院都是统一制式,部队大院的布局干脆直接用苏联『陆军总部』的图纸。这些大院就像一个个独立的小城市,有自己的办公区、生活区、食堂、服务社、礼堂、俱乐部、游泳池、医院、车队、幼儿园、小学,甚至中学。在苏联、美国他们也称『眷村』,跟我们的军队大院如出一辙。军队系统有其特殊性,自成一体、相对封闭,我们这些孩子的世界观、道德观、玩儿法也和地方子弟完全不同。   
        大院的孩子一生下来就住部队的大房子,家具也都是部队统一配给,家里有军线电话。我们小时候就玩儿过枪,走到哪儿都爱戴着军帽,冬天披军大衣穿翻毛军钩,街上还没什么车的时候我们院儿就有红旗,伏尔加,老奔驰。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很多东西在地方上是看不到的,大院里面都有特供。小时候尽吃小白兔巧克力和大白兔奶糖了,水果都是整筐的发,各种战备罐头,压缩饼干还有特供的烟酒外面根本买不到。当时放内参片全是禁片,除了机要区礼堂就是后勤礼堂才能看到。那会儿看完一个片子就赶紧把片名记下来,跟别人去比。你看过哪个,我看过哪个,这代表着『份儿』。
        各个大院的孩子,都有自己的身份标志。我印象中,海军的孩子穿一身蓝、白袜子、懒汉鞋的边是雪白的。自行车也有讲究,卸掉后座,同伴坐在前头的大梁上。空军的孩子上身是陆军,下身是海军,也就是上绿下蓝,飞行夹克倒是很摆。陆军的孩子比较牛,一身儿绿,自行车座椅拔到最高,前面带一个,后面带一个,呼啸而过。再大一点就开军车乱窜。
        在这个环境中长大的小孩,对父母的升迁和一切能确立级别的参照物都异常敏感。互相比的包括谁家有大参谋、父亲的级别,打小就知道数肩章上的杠杠和星星。我们班有前军长部的外孙,也有负责后勤采购的司机的儿子。大家虽然都在一块儿玩,司机的儿子基本上插不上话。
在计划经济的年代里,军队有特殊待遇,改革开放以后这种优越感被逐渐地削弱。首先是经贸系统的人可以直接得到经济上的特权和利益,慢慢地人人都可以创造物质条件。哪怕我是街边扫地的,也可能一夜暴富,买奔驰车,同样用眼光鄙视你。
        我们这群中很多高干子弟『身份归零』带来的是那份真空状态的痛苦。这可能是形容军队大院子弟身份创伤的最好语句。
        部队大院里,一群军人的孩子无忧无虑地生活着,花季年龄的孩子们懵懂新奇地迈开了自己人生的步伐:他们始终保持着血热气盛不服输的劲头,即使在人生的低谷,也要努力坚守火种不灭,单纯、善良、无私、狂热、有激情是他们的共同品质,血管里流淌着军人血液的他们,有着与生俱来的拯球一切的满志踌躇,从无忧无虑释放天性的少年到逐渐成熟的青年,从没有失去对理想的追求,他们勇敢和冒险精神也是中国社会中还要为生存担忧的一般青年所没有的。而多年后,经过岁月的磨砺,他们改变了对社会对人的认识,改变了自己的个性和行为方式,却最终保留下了一份心中涌动的激情。
        《阳光灿烂的日子》、《大院子女》、《大院童话》、《看上去很美》、《血色浪漫》、《甜蜜蜜》、《与青春有关的日子》、《幸福的象花儿一样》、《动物凶猛》、《顽主》、《将军的儿子》、《大校的女儿》都有我们的影子。我们有特殊的气质崇高的情怀,我们痞得幽雅,坏得可爱。大院的生活造就了我们,让我们再次深情拥抱,回到那阳光灿烂的日子。
        那些不寻常日子是可以弄出故事的。比如像部队大院,就弄出了《阳光灿烂的日子》、《与青春有关的日子》、《血色浪漫》、《激情燃烧的岁月》、《幸福像花儿一样》。因为大院的特殊环境,还因受打仗电影的熏陶,对毛主席军事思想的反复领悟……。部队大院里的日子,过得是那样的缤纷多彩,又是那样的难以忘怀。现如今,当退休的父母们都搬进高楼大厦开始后现代生活的时候,又有多少人会怀念那段部队大院的岁月呢?
        就说说咱部队大院及大院人的特点吧~~
        一、相对独立的生态圈:大院大多面积挺大,院内既有优于当时城区的『现代』建筑,又有优于农村的人工或野生的『自然』环境,还有部队所特有的各种装备、设施,为大院子弟们提供了区别于城区更区别于农村的广阔的天地。
        二、相对独立的生存圈:大院一切自成体系,有医院、服务社等全套生活设施,一切活动基本可不出院,甚至像学校都是自设或基本是专设的,加上门口有警卫,外人进来也少,部队的人大多在当地无各种社会、甚至亲属关系,所以连口音都与所在城市有区别,基本上是操带当地口音的『普通话』。
        三、人比较单纯:大院子弟大多城府不深,较为单纯,因为他们面对的环境比较单一,部队里的管理体系和人际关系相对于地方较为简单,加上生活条件相对丰足(虽是相对但这在当时已是很不错的),同时大家的待遇都是按规定有的,争也没用,不争也罢,很自然地映射到子弟们身上。不管院子多大,大家可说都属于一个单位或称系统中的,各家的情况虽然不见得都了解,但大家确实都生活在明处,想知道就都能对彼此有个基本的了解。谁是谁家的孩子也知道,孩子们见了男的叫叔叔,见了女的叫阿姨,简单的称呼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家相互间关系的简单。这些简单,造就了这些单纯。
        四、人重义气不重钱:熏陶于部队的环境,重义气自然是基本功底,不用多说。不重钱么,与上条原因差不多,一是因为没有太受过穷家境都很富足;二是如上条所说部队供给制为主的环境下,各安于其待遇争也没用;三是需求也不多,在当时的制度和生活水平下,衣食住行,靠的主要不是钱,家具是营房配的、电灯泡是领的,大米白面土豆苹果到了秋天统一拉来供应,文化娱乐更不靠钱。小孩子们就更如此了,凡是大院有的,还有这帮孩子搞不到的?就拿俱乐部来说罢,有钱不一定会有票,但没票也不一定进不去,看本事呗。至于果园、茄子地里偷个嘴,那是游戏,更不需要钱喽。
        五、人有一定的优越感:相对特殊于地方的环境,自然会造就子弟们一定的优越感,虽然真正的大院硬件的优越时期主要被70后那些哥姐们享受了,我们80后的赶上的不多,但总体还是有地,最起码有军帽戴、军服穿,有游泳池滑冰场电影院,还有许多院外见识不着的机关枪步枪手枪可供磨来把玩,还有报废没报废的通讯车等可供拆了零件装个半导体收音机什么的,什么特务连、坦克连这些地方孩子听着神奇而大院孩子却习以为常,什么司令、师长、团长的衔,大院孩子眼里也没啥了不起,更不会肃然起敬了。
        六、家教相对特殊:总体上重于教而疏于管。由于当时历史条件下军人在社会中的特殊地位,军人们及他们的家属们,对自己的道德定位较高,似乎如果定低了就对不起所穿的那身军装和红领章红帽徽,对子女更是灌输大公无私艰苦奋斗英雄主义思想多,家教大多较严。但家教偏严之余,对孩子的管理却是不太放在心上,一是观念上认为没必要,让他们摔打呗;二是也没精力,带兵的出身大多不顾家,也没顾家的习惯;三是没有那份细腻的感情或是有而不露;四是没那份素质和雅情逸致,军人土八路地出身,随军家属们大多也非小资,对孩子的素质教育不懂也不重视。加上那年代整体上也不重视,所以孩子在大院这样的人文、自然环境下,也就正好摸爬滚打撒了欢地自己玩吧,到饭点不回家大人也不会不放心,哪儿像现在的孩子,玩个小滑梯还有大人守着怕摔了怕磕了地。
        部队子弟,由于这些特点,赋予了大院子弟这一群体的特征。有好也有坏。总体上说,人品较正直,但不善(愿)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求上进但不善争强,不甘居人后但又有点哈不下腰低不下头,因此在人群中处于中上的居多,露头拔尖的少;综合素质不错,但和知识分子大院比差距也不小。部队子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人数众多,甚至有千万。没有经历过部队大院生活的人很难真正了解他们。应该承认部队子弟是一个优秀的群体。他们的才华,尤其在军事上的思维,甚至超过父辈,可以说天生是当兵的料。为何?他们从小接受的、看到、听到的、生活习惯都是军人的,甚至父辈的惩罚都是军事化的。这种潜移默化养成了规律的生活,严明的纪律。
        部队子弟一般只有两种人,一种特别优秀,一种特别坏,平庸的很少。他们不同于城市和农村的年轻人,城里人聪明,但缺乏真诚。见多识广,又比较势利。懂得生活,又不愿吃苦。农村人朴实,但比较愚笨。善良忠厚,但目光短浅。吃苦耐劳,但容易变化。而部队子弟恰恰介于两者之间。部队大院有良好的文化环境,不落后城里,但又单纯。它会改变你,所以说部队是大学校、大熔炉、同化你,不管你是城里的,还是农村来的,都会改变你。语言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不管部队大院周围讲什么话,或者什么方言,在大院里通通变成八一话,也就是普通话。北京人讲的不是普通话,东北人讲的也不是普通话,惟有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和部队子弟讲得才是标准的普通话。当你和一个陌生人交流时,同是部队子弟就可以马上通过语言判断出是否是部队子弟。可见部队大院环境的特殊性,那种父辈是军人但自己没在大院生活的,或在城市、或在农村,都不能算真正的部队子弟。部队大院长大的男人和女人们,让我们永远保持住大院子女的勇敢、单纯、善良、浪漫……。准确的说我们都很要强,自负,大男子女汉子主义。生在军营,长在军营,使我们熟悉部队,在军事生活的熏陶下,那种要强、勇敢、不服输的劲头从小就十分显露,我们很聪明,但是却很固执,我们懂得应该遵守纪律,但却十分的顽皮,我们乐于助人,直率豪爽,但是又经常犯混和得罪人。我们和这个社会格格不入,社会上的很多丑陋的现象使我们憎恶,嫉恶如仇。我们不畏官,不敬商,因为我们出生身边都是干部。
        这次搬家,把当年在路灯下摸爬滚打还谁也不服谁的小伙伴们又集结到同一栋楼里了。这种感觉就像小时候一群熊孩子拍了一幅大合影。童话散场那集,悲伤的很隐秘,它在我抽屉里轻轻啜泣。太多的我想你,让它喘不过气,已经失去意义。成长在哭泣,童年被我抽离,它所拥有的只剩下回忆。等我在社会上被磕碰得灰头土脸挨到家,下意识地拉开抽屉,发现它还在,只是物是人非。那上头的每张小脸都好像变成熟了,每份笑容都好像变收敛了,还好他们的背景没有变,位置好像也没有变。而我知道我知道,这一切我全都知道,那是在生命里的背景,那是在心里的位置……

转自小兔子有颗防弹玻璃心博客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5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5-9-9 11:03 |显示全部楼层
远去的烟云 发表于 2015-9-8 17:21
企鹅兄转的这篇总结得很全面。

总结嘛就得经济社会,眉毛胡子一把抓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5-9-9 11:05 |显示全部楼层
~月朦胧~ 发表于 2015-9-8 11:20
鹅大大介篇字转载滴真好~俺看着看着奏想回到咧当年滴大院~特别亲切咧

抱抱大院妹子,妈呀,感觉找到了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5-9-9 11:06 |显示全部楼层
~月朦胧~ 发表于 2015-9-8 11:18
俺如果米考上大学也当兵去咧哒

如果不是为了再考大学,知青时我早当兵去了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5-9-9 11:34 |显示全部楼层
可馨 发表于 2015-9-7 18:50
这篇文一字不落地看完了,看着老亲切了,就象是发小哥们写的。

大院不分南北,都有圈养情结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5-9-9 12:40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重磅企鹅 于 2015-9-9 12:41 编辑
我是来打酱油的 发表于 2015-9-9 12:36
军队、大学、监狱,都是圈养。


是的,我们都是圈养人,渴望特赦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5-9-10 12:28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重磅企鹅 于 2015-9-10 15:22 编辑
我是来打酱油的 发表于 2015-9-9 21:17
那又是一种不一样的人生。


77年高考首战失利,恰逢发小苗兄父亲(时任师副参谋长)到山西招兵,很想招我这样的大院子弟,想早一天走出乡村参军去,父亲未置可否;一天从母亲口中得知出生未满月,说到儿子未来,父亲希望将来当大学生,于是自觉准备来年再考大学,与军人失之交臂。否则也弄个师长旅长的干干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5-9-11 10:49 |显示全部楼层

早恋的感觉呗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5-9-11 10:50 |显示全部楼层
~月朦胧~ 发表于 2015-9-11 10:33
看来鹅爸爸妈妈和俺爸爸妈妈滴想法系一样i滴咧~都希望家里出大学生

军人所见略同嘛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5-9-11 10:53 |显示全部楼层
~月朦胧~ 发表于 2015-9-11 10:39
高考准备灰常辛苦~爸爸灰常疼爱俺~悄悄对俺说~尽力了就好~
不行滴话爸爸已经为你联系好了去参军当兵~叔 ...

朦胧,你要去成部队文工团估计就没宋祖英啥事了,反正我是信的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5-9-16 19:47 |显示全部楼层
刘创驾到 发表于 2015-9-15 11:58
我在拘留所生活过,有谁给献个文没有…………。……。…。…。…。…。…。……。…。…。…。…。…。…。 ...

先说习大大阅兵前特赦名单里有你么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5-9-16 19:49 |显示全部楼层

文工团女兵多嘛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5-9-16 19:50 |显示全部楼层
再造辉煌 发表于 2015-9-16 05:44
其实不然,部队大院不如干休所大院。

先有部队大院,才能后有干休所小院的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15-9-16 19:52 |显示全部楼层
再造辉煌 发表于 2015-9-16 05:47
我父不知死活我就到部队享福去了,我父到外贸部我就卸甲归京在国企吃喝不愁,现在游蓉住峨好不逍遥

嗯,也算入了快活林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