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时事 六星杂谈 供论金之流学习:普遍主义、特殊主义、西方中心主义等
查看: 755|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供论金之流学习:普遍主义、特殊主义、西方中心主义等 [复制链接]

本帖最后由 战斗鸡 于 2024-5-5 08:13 编辑

       转载之前的话:普世价值也好,普遍主义也好,虽说由西方人首先提出来,但绝不是西方人才有的专利,也不是因为它们被误认为是西方中心主义的,然后才优越地高踞于普世的地位;而是因为它们根源于全人类共同的本性,在这个意义上才成其为普世价值和普遍主义。

       以下转载:

       普遍主义是指这样一种立场:某种知识、世界观或价值观,普遍适用于全人类或大多数人类社会。

       “普遍主义”与“西方中心主义”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肯定知识或价值观的普适性;后者肯定西方文化相对于其他文化的优越性。优越性不等于普适性。肯定一种文化的优越,并不意味着这种文化中产生的思想必然适用于全人类。反之亦然,普适性的思想并不一定来自优越的文化。

       普遍主义之所以经常与西方中心主义相混淆,是因为文化上的优越性可被用来解释思想上普适性。近几百年来,源于西方的某些学说或价值观在世界各地陆续显示出普适性。在被问及它们为什么会具有普适性时,一个自然的回答是:因为它们是正确的。在被进一步问及它们为什么正确时,一个显得同样自然的回答是:因为产生它们的文化是优越的。对普遍主义的这两个辩护貌似合理,但没有通过现代学术的审视,由此导致了特殊主义的滥觞。。。。。。

       如果在理论上把普遍主义与文化中心论以及与本质主义区别开来,那么不难看出,一种价值观或知识的普适性,不但与产生它的文化优越性无关,而且与它是否具有普遍本质的问题无关,甚至与它是否正确也无必然关联。在我看来,“普适性”指的是一个事实,而不是思想的内在特征。一种价值观或知识有没有普适性,与其说是一个理论问题,不如说是一个实践问题。所谓实践问题,是说普适性是在实践中实现了的事实。这有以下三层意思:(一)一种价值观或知识,如果能够改善任何相信它的入的生活和环境,并能够持续地适应被改变了的环境,那么这种价值观或知识就可以被看作是普适的;(二)一种价值观或知识的发明者和传播者不能决定它是否具有普适性;他人对这种价值观或知识的认识、相信和接受,取决于它为他们带来的生活和环境的变化;只有朝向好的方面变化,他们才有可能放弃原有的知识或价值观,而接受这种新的知识或价值观;(三)重要的是要认识到,普遍主义并不是一种已经完成了的东西,而是需要我们去建构,去创造,去在历史中努力实现的东西。。。。。。

       从逻辑上说,西方中心论与普遍主义之间没有同一性,特殊主义与文化中心主义之间也没有矛盾。特殊主义完全可以为一种特殊文化的优越性作出辩护。事实上,前面所说的黑格尔和韦伯,以西方文化特有的本质为西方中心论辩护,就是特殊主义与文化中心主义相联系的一个例证。在现代中国,我们可以找到这方面的更多例证。比如,中国文化特殊主义的种种主张,大多不是针对中国文化自身而发的。通常听到的潜台词是,中国传统文化比西方文化更优越,而溢于言表的自豪感则是“21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的炫耀,或是所谓的“75位诺贝尔奖得主的巴黎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两千五百年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24-5-4 23:18 |显示全部楼层
论金 发表于 2024-5-4 23:16
脑残在偷换概念。
把对你的吊打转到到概念上的引用。
你这个蟑螂写了一篇屁文,给西方对中国印象差找中国 ...

笑话。我那帖子给中国人的差评,哪个不是基于普遍主义的道德理由的?
你这种被洗脑货色能看得懂啥?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4-5-4 23:23 |显示全部楼层
论金,你只需要知道自己,不过就一个洗脑教育流水线上制造出来的产品而已。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