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时事 关天茶舍 随心读《今生今世》,顺手写几句话
楼主: 徐公孰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随心读《今生今世》,顺手写几句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3-11-6 07:02 |显示全部楼层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1

50岁了,胡兰成动笔写《今生今世》。

文笔很好,走的是《红楼梦》的笔法和笔势。学红楼梦言语的人颇多,白先勇和张爱玲都是。日本人也有,早先,乍读《伊豆歌女》我就说这人熟读《红楼梦》,哪知《源氏物语》川端康成更了然于心。

刚刚读完《胡村月令》,这是胡兰成家乡的四时风情。写得隔,用笔比不上张爱玲,她不隔。胡兰成说他拿自己的作品一字一句对照张爱玲的,意颇自矜,好像没有看出隔不隔,失之毫厘。

“过去之心不可得,现在之心不可得,将来之心不可得。”这是《金刚经》的佛法,移评文法,自有妙用。胡村月令处处有心,心留则笔滞,终至于隔。风情那么多彩,景象那么响亮,胡兰成没有一笔写出在场感,都是半辈子之后的广角镜头,看上去细密,失于笼统,不见密意。繁忙的乡村,琐碎的生活,胡兰成不见其热闹嘈杂,屡闻其静寂,他是一个敏感而孤独的人。事后诸葛亮的视角写出来,加强几分局外人的心气儿和身段儿。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23-11-6 11:38 |显示全部楼层






2



“我父亲不饮酒,知母亲做女儿时会饮,有时下午见母亲做完事情,他去桥头店里沽半斤酒,买两个松花皮蛋,几块豆腐,装两个盘头下酒,在厅屋里请母亲,他自己斟半杯相陪,母亲亦端坐受父亲的斟酒,是时母亲已五十一,父亲五十了,却依然好像是年轻女子年轻郎,才订了婚男女相见,有欢喜与安详。我方十岁,闯了进去,依傍母亲膝下,母亲折半块豆腐乾给我,脸上微微笑,待我亦像宾客,我得了豆腐乾随又自去大路上玩了。”


不知胡兰成笔落纸上时心里想什么眼前有什么,这一段话读起来在赞叹父母爱情。想起一些旧事来,就是我爸爸妈妈很鄙夷诸如此类,觉得没有家教。那一个人家,妻子炒好吃的菜給丈夫喝酒,孩子眼馋,汲汲复营营。他们大爸爸妈妈大两三岁,经常用这样的例子善意提醒我爸妈,家事不要太民主。我家里一直大人小孩一起分享话语,主意和食物,上至祖父母,下到我兄弟姐妹,爸妈从来没有偏倚,凡有好吃的,人人有份儿,爸妈宁愿自己少吃一些更遑论独食。我家的人在家里事事都有参与感,也自足。我看那家的孩子都比较自私,但是也有很多人夸他们善于接交人,遇到实力人家会满心欢喜贴上去;倒是我家兄弟姊妹遭人嫌在外场合上显得矜持。猜想胡兰成从小恐怕也是养成习惯,自私而用智,没有养成责任心。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3-11-6 11:39 |显示全部楼层






3



“我家饭桌上没有哪一样是父亲的私菜,小孩更不许吃独食,不许霸占好菜,不许霸占坐位。”


读其写母亲的“竹萌乳鷇”这章,看见这段话便有些怀疑自己错读写其父的“桐陰委羽”一节,说他“自私而用智,没有养成责任心”云云完全背离此数语。


及读至“小孩的特权是养成他要被人容忍,大起来要社会亦容忍他,而他若是弱者,则轮到他容忍别人”,乃知确实不曾误会于他。胡兰成半百之年回忆童年,津津乐道其霸心。细细思之,不过是弱者之心,自私之心,甚至说他父母“天地不仁”的情,以逞其得道的姿态。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3-11-6 11:42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上三段写完,拔剑四顾,踌躇满志。胡兰成能不恐惧,大汗淋漓?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3-11-7 08:02 |显示全部楼层
养生丸 发表于 2023-11-6 11:48
往后看,类似的地方很有很多,都经不住推敲。




正担心自己过度解释了呢,后面想放松下来~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3-11-7 08:03 |显示全部楼层
薄荷味 发表于 2023-11-6 13:29
读出一些独特的深意来的,自私而用智,精彩




去掉政治因素,平常心地看,胡兰成这样的人与事,也是常见。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3-11-7 08:04 |显示全部楼层
余大寒 发表于 2023-11-6 16:14
隔是什么意思?太做作,不自然?





“隔”,观堂 人间词话 里的一个概念~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3-11-7 08:06 |显示全部楼层




书里面这种描写数不胜数。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3-11-7 08:11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徐公孰 于 2023-11-7 08:13 编辑





4




《古镜新磨》里,胡兰成有一段文字对比中国,印度和西方的地狱观。说“但丁《神曲》里的地狱,罪人推重石上峻坡,千年万年也推不上”;佛教里目犍连救母,却不能从地狱救出;中国人随时就能拆除地狱。然后胡兰成得出结论来:“中国民间则从来不信坏事情坏东西会长久,长久的只有是好的事情,好的东西。”

读到这一段,于胡兰成的算是有了一个初步的猜测。读其文,知其人,知人论世,是通过阅读而阅世。初读今生今世一遍未完,谈不上知其人,更谈不上阅世。又免不了急于猜测,因为胡兰成为人早已经议论得沸沸扬扬,于是边读边猜想。对于国事,他好像会有一个三段论:

中国的事事物物都是好的(他真喜欢这么说)
中国遇到更强大的力量(这也是一种历史真实)

已知如上文所说,胡兰成是一个慕强服霸的人,所以他的结论自然而然就是:

中国就求和求降保全好东西吧。

不知胡兰成是不是真有这个心态,接下来的阅读中可能会证实这个猜想,也可能会随时随地予以改正。对比现如今论坛上的有些言论,胡兰成如果真这么想也不奇怪。对比论坛上屡见不鲜的真言真行吧:

中国传统文化什么都不如人(是不是很耳熟?)
中国现实处处不如人(是不是很面熟?)

接下来的结论自然而然就是:

中国就融入文明吧(是不是很好心好意?)

以今知古,胡兰成七八十年前或许真的是想促使中国融入大东亚共荣圈这个文明呢,就像现在有人鼓吹中国应该給美国让步給美国当冤大头以便向文明世界交过路费。“求和”,“求共荣”,这是一个理想,事实上首先要“求自由”,然后自由地求共荣。胡兰成和现如今这些论调,一个说这亦是好的那亦是好的,一些说这也不好那也不好,表面上很不同,实际上没有什么不同,因为他们骨子里都是势力眼。

以上都是猜测。猜测如果有些合理之处,那么胡兰成个人的爱情与婚姻之事也就很好理解。涉及到胡兰成之外的一些人,就不随便猜测了,毕竟没有读完全她们的书。本来写了,又删了。胡兰成,很可能就是孔子和孟子说的“乡之原人”。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3-11-7 08:14 |显示全部楼层



@杨逍逍  

看看我刚刚写的4。读胡兰成其实也长见识~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3-11-8 07:23 |显示全部楼层
薄荷味 发表于 2023-11-7 11:20
这个无蕊很有可能没看见的




装看不见吧

写得不好,看见也没有什么话说~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3-11-8 07:24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徐公孰 于 2023-11-8 07:25 编辑







5


胡兰成写妻子玉凤

玉凤没有上过学。不会唱。胡兰成不喜欢。婚前也没有正儿八经见过面。是父母之命。

胡兰成最伤心的是,成亲第一天,揭开红盖头来,第一眼看见玉凤的“素颜”。当地风俗,新娘在新郎揭开红盖头后化妆。这个事情打击不小。

“我的生气伤心有一半是假的,因为有母亲与玉凤,所以我可以这样奢侈。这变成了习惯,其後我做了时局的弄潮儿,遇到大惊险大困难,每每懮伤憔悴亦像这样有一半是假的,会得对自己的感情游戏,才不至於掩脸沈没。”

胡兰成说他自己有时候会发疯。发疯时对妻子说“成亲后没有一天称心如意”,这句话妻子至死没忘。

妯娌关系也不好,大伯也嚼舌头,玉凤七年婚姻中一直不安心,怕胡兰成休她。这是不安心。胡家穷得要命,这是不安身。

胡兰成把妻子甩在家里养孩子侍奉婆婆,他自己跟他有钱的同学的妹妹谈恋爱,住在另一个富裕同学家时买小说挑逗东家的小姐,給人家不动声色奉上五块大洋的路费。

胡兰成三十岁,不能安妻子的心,不能安妻子的身,却呆在外面谈恋爱,而且是攀高枝儿。真不知胡兰成怎么作得出来。

读到《世上人家》,今生今世全书过半。这一篇写妻子去世,写得最好。只因为妻子不识字,直来直往,反说出最质实的人情和事理。胡兰成笔端纵然难免有些支吾遮掩,难掩此篇之亮。竟仿佛有读左传之意。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3-11-8 13:18 |显示全部楼层








6

民国女人,这一篇专写张爱玲。

张爱玲的特质,篇中三句话可以概括:

①“纵有千般不是,它到底是我们的,於我们亲。”

②“但凡做什麽,都好像在承当一件大事,看她走路时的神情就非同小可,她是连拈一枚针,或开一个罐头,也一脸理直气壮的正经。”

③“还没有过何种感觉或意态形致,是她所不能描写的,惟要存在心里过一过,总可以说得明白,她是使万物自语,恰如将军的战马识得吉凶,还有宝刀亦中夜会得自己鸣跃。”

这三句话,胜过许许多多人一生的工夫。可知张爱玲作为张佩纶的孙女,家学丰实,根柢深厚,耳染目濡,守心持身。

张爱玲是胡兰成的老师。胡兰成以学问自许,只是他的学问都从张爱玲来,“我若没有她,後来亦写不成《山河岁月》。”

胡兰成只是在口头上学得①,在他的两本书里瞅空儿就把这句话讲上一两遍。可是他没有半点点儿学到②,③也自然而然做不到。

胡兰成写张爱玲,读之,我识得胡兰成。

胡兰成的第二任妻子是广西教学时认识的全惠文,然而此章胡兰成却写到:“英娣竟与我离异”……英娣=全惠文?还是这中间又有什么别的事儿发生过?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23-11-8 13:28 |显示全部楼层
无蕊 发表于 2023-11-8 13:26
这是家传吧,她姑姑如何愿意写,或许能写得更出色




可能会写的更丰富

但是也不出这三句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23-11-9 07:46 |显示全部楼层




7



读书如炒股,逢高即抛。


《今生今世》读到民国女子写张爱玲,已是高峰,张爱玲的特质既经写出,胡兰成的思路也已清晰,便不再细读,手指哗哗翻,目光浅浅流,心无所住,走个过场,几分钟停下来时忘记看看题目。


静想留下的印象,文章里胡兰成的声音越来越大,步子也碎乱起来。张爱玲的身位,在文章里很沉静,动起来知进退。张爱玲的文字有亮色,即使是灰色暗色的写景,仍有光。胡兰成笔下不可谓不丰富,只是没有光,没有温度,凡是他说“亦是好的”处,便遮掩成一个黑影。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23-11-9 07:59 |显示全部楼层




决定不读了,还不知道胡兰成因为什么成为 汉奸?

他这能量,不至于上榜 吧?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23-11-9 11:07 |显示全部楼层




高隐对胡兰成其人其书有什么高见?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23-11-9 11:15 |显示全部楼层
战斗鸡 发表于 2023-11-9 11:13
人类理性具有直觉上的自明性,而真理又具有客观性。因此只要是真理,必定能被理性得到普遍的印证并认可。 ...





“人类理性具有直觉上的自明性,而真理又具有客观性。因此只要是真理,必定能被理性得到普遍的印证并认可。”




这句话不成立。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23-11-9 11:19 |显示全部楼层




人类理性具有直觉上的自明性,而真理又具有客观性。因此只要是真理,必定能被理性得到普遍的印证并认可。


只要认定  真理有客观性,那么它就不是 自明的。
要是说理性具有 自明性,那么真理就不是客观的。

不管说 理性是自明的,还是说 真理是客观的,它都不可能得到 普遍印证。


一句话,仨硬伤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