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文学 三味书屋 关于苦难
查看: 2196|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手帐] 关于苦难 [复制链接]

本帖最后由 四手 于 2022-8-2 12:57 编辑

前段时间二舅的视频火了,网络上开始出现各种讨论,一种是消费苦难,一种是为这种精神感动。
然后问题摆到了大家面前,我们需要消费苦难吗?

然后最合理的思考是:
对于主流媒体和社会,对苦难的歌颂确实是一种罪孽,现代社会,始终会存在贫困和老弱病残这样的事实,找到这些原因,然后去解决,让老有所养,弱有所助,让所有没有选择的普通人,能够多一些选择的自由和幸福,获得物资和精神的快乐。如果社会的主流媒体歌颂苦难而不是寻找解决之道,这才是恶。

对于个人或者二舅的亲人,发这个视频,觉得没有什么,因为作为个人的二舅,为啥不能拥有在苦难里仰望星空的权利,为啥不可以拥有超越现实境遇,知足乐观踏实的生活方式和心态。
而这种心态不完全理解为忍耐,而是作为个人对无法改变命运的超越,这种超越的精神具有积极的意义。
就像我们对待宗教,说宗教是一种精神麻醉一样,我们为什么不能从精神的自我麻醉中找到一点幸福?只是引导自我麻醉的东西,可以是宗教,可以是爱好,也可以是踏实认真生活本身。
我们对待这样的生活态度,为什么不能心生敬意?

这里我只想提个人对待苦难的态度。
想起了福克纳的《八月之光》里面的描述了一个农村姑娘莉娜,她与情人相恋,怀孕后遭抛弃,徒步来到杰弗镇寻找情人,她身上闪现的自然淳朴、宽厚仁爱、坚韧不拔、乐观自在的精神。像圣母一样。对比着另一个主人公乔·克里斯默斯的悲剧性故事,面临的种族歧视,清教徒残忍迫害,福克纳为什么要刻画出这样一个没有抱怨,没有现实批判的这样一个很傻的人物形象呢?仅仅因为宗教的迷惑性吗?而故事里,清教徒对人的残忍摧残,一样都不少。可是因为这个傻姑娘的出现,这篇小说带着圣洁的味道,原谅相信拯救宽厚仁爱,这些是人类的终极理想。
它不一定会在现实里实现,它首先会在精神世界里存在,因为它的存在,人活着,人类延续,就有了希望所在。

我又想到了俄罗斯文学。没有一个国家的文学,像俄罗斯文学一样,对苦难,始终有一种超越性的带着宗教意味的思考。
留一个话题在这里,谈一谈俄罗斯或者前苏联作家们,以及他们的小说。

4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22-8-1 13:38 |显示全部楼层
泌水 发表于 2022-8-1 13:31
任何社会,任何时代都不会绝对的公平合理,都会有底层人群。
作为底层人的二舅,他没有怨怼,没有气馁,依 ...


他没有怨怼,没有气馁,依靠仅存的本能,依靠勤劳才智养家糊口,无功利地为周遭人奉献,这种与生俱来的善良本身就是可钦可敬的。
对,泌水老师笔下的人物有这样的善良和朴素,也有生存的智慧,很好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2-8-1 13:40 |显示全部楼层
泌水 发表于 2022-8-1 13:31
任何社会,任何时代都不会绝对的公平合理,都会有底层人群。
作为底层人的二舅,他没有怨怼,没有气馁,依 ...


是的,任何社会,任何时代都不会绝对的公平合理,都会有底层人群。
还要因为残疾和老弱,这些人永远是弱者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2-8-1 22:41 |显示全部楼层
泌水 发表于 2022-8-1 13:48
在真善美面前,任何说教都是苍白无力的。


嗯嗯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2-8-1 22:46 |显示全部楼层
座有兰言 发表于 2022-8-1 14:53
赞美一种品质的同时,能不能不贬低其他?

你咋知道二舅没有怨怼过,没有气馁过,又为啥不能怨怼,不能 ...


兰言的思考比较严谨,如果真的是踏实生活,二舅本人就不会去拍视频,进入热搜这些,而如果有推手和团队,这个就不是真诚,而是商业模式,所以这里存在着悖论,所以思考严谨一点也没错
或许真实的二舅也有抱怨也有很多普通人一样的投机心理和小狡黠,甚至或许也想通过这个改变生活,或许这才是真实的二舅
所以他可能也没有我们想像的那么纯朴
只是我更愿意相信好的一面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2-8-1 22:47 |显示全部楼层
一水天涯 发表于 2022-8-1 15:47
苦难的价值在于对苦难的反思。
别走,我支持你啊


说得很对啊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2-8-1 22:47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井老师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2-8-1 22:48 |显示全部楼层
呼啸的老鹰 发表于 2022-8-1 22:29
二舅这样人,太多了!人均千元大多二舅。

有啥炒作的?


是啊,或许大多这样的二舅就这样艰难又安然地活着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2-8-2 12:24 |显示全部楼层
座有兰言 发表于 2022-8-2 08:24
我不是太喜欢过于讲道德情怀的东西,如果二舅抱怨,我完全支持,生活把一个本来那么优秀的人搞成了这个样 ...


嗯嗯,这是最接近的真相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2-8-2 12:34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四手 于 2022-8-2 12:35 编辑
刘小城 发表于 2022-8-2 11:53
每个人对苦难的体会都不一样,囿于自身的环境,很多人觉得二舅是神,面对苦难安之若素
读了余秀华那篇关于 ...

嗯嗯,你和兰言的观点也一样。
那天我转了一篇字,汶川大地震时候,有国外的救援队把一个人从废墟里救出来,他第一句话是:老子还以为刚才是被震到国外去了。
死亡面前,就是这样自然而然的。白岩松把这个片段在央视里报道过。
这种思考其实没有那么经过深深的思考过地发言,而就是自然而然乐观达观的生活态度。
心理学上有一种思考,就是面对同样的东西,悲观的人和乐观的人,看法不一致。
口头上抱怨甚至就只是表相。
世俗生存的乐观厚朴才是底蕴。
或许文化让人敏感,敏感的人更脆弱,更易脆易折,反而要么拔高要么貌似悲悯地居高临下,反而都不是这样的自然而然,浑然一体。
这样的知足和安之若素其实也是一体的。有点像大地那么厚实深沉包容吧,这个就是我们浅薄不及的地方。
但是经过深深的思考过地发言,比如白鹿原里面的朱先生的人设,是值得尊敬的。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2-8-2 12:55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四手 于 2022-8-2 13:08 编辑
刘小城 发表于 2022-8-2 11:53
每个人对苦难的体会都不一样,囿于自身的环境,很多人觉得二舅是神,面对苦难安之若素
读了余秀华那篇关于 ...


我其实目的是蹭热点,给书房话题,所以也是不成功的推手,有点坏,目的不纯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2-8-2 12:56 |显示全部楼层
泌水 发表于 2022-8-2 12:39
认可你这个观点。
外甥这么一操作,二舅的素恐怕安不了了


额,嗯嗯,估计也是二舅后来找不到了的原因吧,反而是对二舅生活的打扰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2-8-2 13:04 |显示全部楼层
泌水 发表于 2022-8-2 12:57
强烈的攀比产生浓重的欲望,认命知足才能安贫乐道。


嗯嗯,泌水老师,我明白佛为啥总是拈花微笑,眼睛半睁半闭,它是看着每个人的选择,却不替人做选择,不给人答案。
所以道理是干预别人的选择,会改变因果。
每一种道理都是有条件的,在条件下合适,随着条件的改变,会不合适。
佛只是知道每一种选择总会有不同的答案,同样的每一种心态指导每一种选择
反抗也好,任命知足也好,也有可能随着境遇而改变,会有不同的结局
我想偶然性在人的生存中占很大的比例吧。
我知道我想得多了,
所以我觉得应该只是看故事生活着
一切都是好的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22-8-3 12:23 |显示全部楼层
编外巡视员 发表于 2022-8-2 16:44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22-8-4 21:10 |显示全部楼层
重磅企鹅 发表于 2022-8-4 12:22
昨晚回看了央视的《我的艺术清单》节目之王蒙,谈及受苏联文学影响很大,堪称创作《青春万岁》时的美食。难 ...

我好像喜欢那些带着自我麻醉的思考方式
看他们的文字,总有忏悔啊,反思啊,那些苦难都变得深沉而忧伤
而我们的历史文字,心灵的反思和忏悔都极少极少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