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北斗六星!·百事通·查看新帖·设为首页·手机版

北斗六星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北斗六星网 六星文学 榕树下 当我们谈论一朵花时
查看: 6813|回复: 5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当我们谈论一朵花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主楼
发表于 2021-2-19 15:18 |显示全部楼层 |倒序浏览 |
搜索本主题
本帖最后由 远烟空沫 于 2021-2-27 22:00 编辑

    “汝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汝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汝之心外。”“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王阳明说了个吾心,被人认为他有唯我论的倾向。

   “存在就是被感知。”爱尔兰哲学家大主教贝克莱的存在观念是无限上帝和有限主体共同的杰作,和王有异曲同工之处。

    如果把贝克莱、王阳明再和量子理论对接的话,按照哥本哈根派的说法,存在可以这样描述,“存在就是被测量”,“你未观测此花时,此花并未实在地存在,按波函数而归于寂;你来观测此花时,则此花波函数发生坍缩,它的颜色一时变成明白的实在……”测量即是理,测量外无理。

    以上三种观念和佛教法相宗“唯识无境”有相似处。依唯识家说,外境是心识所变现,没有其客观的实在性。现觉如梦一样,梦中并没有实有的境界,但却有梦中的现觉。

    举个栗子,在电影《黑客帝国》中,Neo是一个被养在营养液中的真实人,而他的意识则由电脑系统“The Matrix”的电流刺激所形成和控制。他的一切记忆,实际上都是外部电极刺激大脑皮质所形成的,而不是真实历程。由于“The Matrix”也会有“漏洞”,也会被“病毒”侵入,因此,在“The Matrix”系统中的“人”,有时候就会发现一些匪夷所思的现象,比如人可以自动克服重力飘起来,而这些现象,并非真实的存在,只是系统Bug所致。“The Matrix”可以通过杀灭“病毒”或者Bug修复,来规避这些“异常现象”的发生。

    这是著名的“缸中之脑”的例证。缸中之脑是一个人(可以假设是你自己)被邪恶科学家施行了手术,他的脑被从身体上切了下来,放进一个盛有维持脑存活营养液的缸中。脑的神经末梢连接在计算机上,这台计算机按照程序向脑传送信息,以使他保持一切完全正常的幻觉。对于他来说,似乎人、物体、天空还都存在,自身的运动、身体感觉都可以输入。这个脑还可以被输入或截取记忆(截取掉大脑手术的记忆,然后输入他可能经历的各种环境、日常生活)。他甚至可以被输入代码,‘感觉’到他自己正在这里阅读一段有趣而荒唐的文字。

    有关这个假想的最基本的问题是:“你如何担保你自己不是在这种困境之中?或者就像《盗梦空间》给人的启示一样,你如何保证你不是生活在梦境中?虽然你在梦中的感受是那样的真切。

    从相宗的角度出发,到底如何感受一朵花呢?我们的观察器官眼耳鼻舌身所接触到的,都是第八识阿赖耶的相分,第八识阿赖耶变现一切,第六识、第七识攀缘阿赖耶。如果说我们的五根眼耳鼻舌身是摄影机,那么摄取的镜头现场是阿赖耶。如眼识摄取外境,变成眼识的四分,眼识把眼识的相分传递给第六意识,第六意识又传给第七识,第七识永恒执着来自阿赖耶的见分,因此我们看到的大千世界是在如在一个大屏幕上绽放的璀璨缤纷,最真实的现场见不到。但真我不在现场,却又遍一切处,可称为不在场的在场。

  如此花的最本真的一面我们通常看不到,觉者除外。且从般若部一合相的角度拆分一朵花的话,就会发现真相只是极微这一共相。怎么拆解花朵这种看似实有之法?佛教的色法即物质,花朵是色法,色法是因缘生法,即因缘和合,众微聚集而生的。缘聚则生,缘散则灭。色法为众微聚。把羊毛最尖端的部分劈成七分为一羊毛尘,一羊毛尘七分为兔毛尘,一兔毛尘七分为水尘,一水尘七分为金尘,一金尘七分为实极微,一实极微再七分为色聚微,一色聚微七分名极微之微,不可更分。


    极微之微,也就是物质分析至最微细的程度,非肉眼所能见(据说天眼都见不到),没有质碍,邻乎太虚,已不能称其为色——物质;但又不能说是空——空无所有,且名为极微之微。所以这样一个概念上的存在,可以比照科学界的那些具有波粒二重性的粒子。凡是物质,以其有质碍性,所以必有体积,且占有空间。按《大智度论》所谓析空观来说,极微之微是析空的最后单元,邻乎太虚的单元,没有方分(是佛学名词,就是体积。),不存在东西南北上下的六方。

    按现代元素解密色法的话,会拆分出现电子、中子、质子、夸克,现在貌似又出现了上帝粒子的说法。而电子、中子、质子等有波粒二重性,所以物质到最后是波动和能量。这样物质之相就空了。

    拆分到了极微,极微就是共相。佛学共相在因明学里有很详细的阐述,且名相辗转不停,让人头大。“且说不可说法体名自相,可说为共相。以理而论,共既非共,自亦非自。”到最后自相就转为真如本体了,即它不可说的一面可称为自相,可说的一面就称为共相。所以是共既非共,自亦非自。

    再按贤首宗六相中的一尘含藏万法的总相来说,一朵花中涵藏整个世界一点都不为过,但总相中又有别相,别相即万法有色心理事等差别,如一花园中有很多种花,多体各别。总相和别相为体上之平等差别,总相示平等之体,别相表差别之体。此外还有同相和异相之谓。同异二相为相上之平等差别,如春天的各种花姹紫嫣红开遍,打成一片花海,共成一花园,即为同相,但玉兰是玉兰,樱花是樱花,诸相各别,即为异相。又有成相、坏相按下不表,凡夫所见事相各各差别,觉者则六相圆融。


    情与无情同圆种智,一朵花的未来可期。







附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顶0 踩0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21-2-19 15:26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远烟空沫 于 2021-2-19 21:33 编辑

       一直在杂谈那边玩,树下貌似只发过诗歌和音乐贴,论金啊哩经常让我来玩,小雷小芸也都在这,主要是没太多空闲,目前也没有,估计静心写字还要过些日子,找些以前的字整理发上来。文中引用了一些佛经术语,自己延伸展开的部分不敢保证对,仅仅提供一个视角,供各位坛友参考。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21-2-19 15:38 |显示全部楼层
薇芸 发表于 2021-2-19 15:32
当我去看一朵花时,我就变成两个我,一个小我,一个大我,小我是花,大我是我,既然都是我,那这个审视的过 ...

也是一个不错的角度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1-2-19 15:42 |显示全部楼层
薇芸 发表于 2021-2-19 15:40
人与人的视角不尽相同,有机会看看别人的视角,感知不一样的世界,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是的,多打开几扇窗,蛮好,这也是上论坛的意义之一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1-2-19 16:31 |显示全部楼层

陶然下午好,主要是自己认知的佛家的角度,也有可能理解的不到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1-2-19 16:43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远烟空沫 于 2021-2-19 16:52 编辑
薇芸 发表于 2021-2-19 15:55
远烟,问你个问题,就是比如像你这样接触了很多学术性知识的人,那个知识体系会不会比较深刻影响到你的认 ...

是会有影响的,比如佛学,会让我对世间万物有一种更加开放包容的态式和淡然的情怀,但因我现在只能算是一个佛学爱好者,也可能以前的自己太感性,所以还没有感性被理性太过压制的状况出现,目前对我来说,是理性能及时弥补感性偶尔不慎的泛滥,能更好的与世界及自己和解。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21-2-19 16:47 |显示全部楼层
啊哩哩啊 发表于 2021-2-19 15:57
很勾人的一朵花。这篇里全是我关心和思考过的东西,有很多可说的。我想用原来黄金论坛的讨论方式来慢慢跟着 ...



好的好的,应该是你感兴趣的话题。完全不反对用原来黄金论坛的讨论方式建高楼,鉴于我们都忙,你太可以慢点说了,“想起来就来说几句,互相讨论互相印证”,就这样,如此甚好。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21-2-19 16:49 |显示全部楼层
泼雷 发表于 2021-2-19 16:37
不是很明白。
开头那句话我有篇文章也用过,写明朝那些吧。
一朵花的存在状态,跟观者的内心状态很有关系 ...

不不,聪明的你很明白,就是都和心有关的。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1-2-19 16:50 |显示全部楼层
雷总这么快就精华了,还是朝里有人好啊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21-2-19 16:54 |显示全部楼层
论金 发表于 2021-2-19 16:51
顶了再说
要回家了
今天泡了一天的论坛看剑哥的小说。明天再和你讨论讨论。

好的,你空了再说,我这两天都会很忙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21-2-19 18:51 |显示全部楼层
左手之方向 发表于 2021-2-19 17:56
本来很烧脑的话题,被楼主深入简出的阐述变得从容了

真的吗?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21-2-19 18:56 |显示全部楼层
忽有故人心上过 发表于 2021-2-19 18:51
友情出顶。来这里主要看小说。一个论坛都够我玩的了,不想玩俩论坛。

一开始来这里我还在添香那边玩,主要三个地儿都有天涯的老朋友,都是从天涯红袖那边分出来的,后来也是分身乏术,主要在杂谈那边玩。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21-2-19 22:30 |显示全部楼层
明天一一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21-2-20 08:4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南狼坨子 发表于 2021-2-19 19:19
我已明了,准备睡觉去也。
(看不太懂,但好像也懂一些。)

在似与不似之间~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21-2-20 08:5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论金 发表于 2021-2-19 20:05
这个话题属于未完话题,应该继续讨论。

好啊,谁空了就说上几句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21-2-20 08:5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论金 发表于 2021-2-19 20:06
这是哲学,佛法,人生观融合的话题。

是的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21-2-20 08:5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远烟空沫 于 2021-2-20 09:13 编辑
论金 发表于 2021-2-19 20:25
这篇文章处在认识论和世界观之间,我认为应该把这里面的内容,归纳为认识论范畴,也就是心的学问,则是佛教 ...


你的意思是西哲没解决那几个问题吗?你这里西哲这个说法有些笼统。
对有的人来说,心的学问纳入世界观也没问题,且它也能回答和解决问题,因为心很大~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21-2-20 08:5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千与千寻 发表于 2021-2-19 22:36
沫沫的世界空灵飘逸,是花非花,不住有无,怡情想象,令人神往!一花一世界!不是空的!

千寻好,感觉你是熟悉的网友,是天涯过来的吗?一花一世界,空而不空。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21-2-20 09:0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老剑 发表于 2021-2-20 00:52
整这么高深,居然插不上话。

想了半天只能重复楼上说的一花一世界,这个准不会错了。

哈哈,没错~以后遇到类似的,还可以说心外无法,空而不空,万法唯心等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21-2-20 15:5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晚上空了回复论金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21-2-20 18:45 |显示全部楼层
千与千寻 发表于 2021-2-20 09:16
是天涯来的!早就读过沫沫的诗,超喜欢。不断不空不执,心清闻妙香!

问好千寻,原来真是天涯来的,听你语气是老网友的感觉哈。“不断不空不执,心清闻妙香!”说的好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21-2-20 19:43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远烟空沫 于 2021-2-20 19:54 编辑

       论金上面的问题我一并回复一下。

      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的基本看法和观点。而认识论也是知识论,主要研究人类知识的性质、来源与合理性等。如知识是什么?知识如何产生等。你所说的“人所认知的世界,是结合了人自身的综合,那就是认识论的问题。”似乎是某种比如花的存在必须被人的精神统摄才能成为被认识的存在,但这种存在不是精神变现出来的,它一直都在,只有在被我认识的时候才与我发生作用,我才能感受进而描述它的样子。其实这里你首先就有一个不自觉的“人所认知的世界”是一种所谓客观存在的预设。“至于,外部世界是微尘所积,正好论证了外部世界的客观性。”这句也可以作为你预设的佐证,外部世界是微尘所积不假,但不意味着就是一种你所谓的客观存在。

       总体上看你还是一种常规认知观念,某种意义上不能说错,但从佛学体系看还是不够深入的,还是一种二元分立的观念。万法唯识,三界唯心,佛学意义上的自性清净心和一般唯心主义所指的精神是不同的,这种心是一种本体论意义上的形而上术语。唯识通过研究八识来认识自我和世界,如果接受了唯识观,按你的划分,那我贴中的说法就是所谓世界观的。我觉得我们的分歧不在于你是偏向认识论,我是偏于世界观,我觉得还是认知不同导致的世界观的差异。

       你第三段中所谓人的尺度其实就是凡夫的尺度,这本无可厚非,但如在佛学框架内探讨很显然你还没吃透一法界涵摄九法界的理念。人中有觉者,那些大乘实践者恰恰都是和光同尘,在人的尺度中生活的,具体体现在行为上是非常积极的,内心又是非常清净的。这么说吧,你仔细体悟一下空而不空,不空而空。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21-2-21 18:33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远烟空沫 于 2021-2-21 18:35 编辑
花若叶 发表于 2021-2-21 17:03
我来写首小诗:

当我们谈论一朵花时

发现你来树下后突然一扫油腻之风,重返文青之色。这首还好,不过有些直白,亦不够深远。一会儿我杂谈发一首,你可以“学习”一下。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21-2-22 22:34 |显示全部楼层

好的,我们的话题比较庄重,所以我要明后天空了接着说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21-2-22 22:35 |显示全部楼层
论金 发表于 2021-2-22 15:31
什么是迷,什么是悟?什么是空?什么是不空?
这些关键字,都是最重要的,一般人最迷糊就这几个字了。
@ ...

嗯,共同期待,不过亦要随缘,他太忙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21-2-22 22:37 |显示全部楼层
薇芸 发表于 2021-2-22 08:08
证明孺子尚可教

是的,也说明树下有春风化雨功能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21-2-22 22:37 |显示全部楼层
论金 发表于 2021-2-22 07:51
先打个广告,榕树下热帖。

哈哈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21-2-24 16:04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渐入佳境了,论金强调了“客观事物”的质碍性,啊哩强调了语言的重要性,我晚上或明天从佛学角度再解放一下我们的思维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21-2-24 16:27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远烟空沫 于 2021-2-24 16:28 编辑
论金 发表于 2021-2-24 16:13
继续讨论,最好能用自己的话给我们讲解。

对我来说,难。


有人问睦州禅师道:“我们每天都要穿衣吃饭
,并且天天重覆,实在非常麻烦,如何才能免除这些麻烦?”
陆州禅师回答:“我们穿衣吃饭。”“我不了解你的意思。”睦州禅师斩钉截铁地道:“如果你不了解,那你就穿衣吃饭吧!”

上面啊哩引了维特根斯坦的话:词语破碎处,一切不复存在。有些东西必须自己亲自去做才能体会到,比如在那语言的破碎处,我们才能见到真相。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21-2-24 17:33 |显示全部楼层
陶陶然然 发表于 2021-2-20 09:59
我也在看佛经读来亲切。

抱歉我居然忘了回复了,看佛经好,感兴趣可以加入探讨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北斗六星文学网所有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言论,本站不对其内容承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2011 bdlxbbs.cn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本站信息均由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发帖投诉   

平平安安
TO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