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真正人生从五十开始:五十到一百的人生规划 [打印本页]

作者: 童天一    时间: 2020-12-11 07:52
标题: 真正人生从五十开始:五十到一百的人生规划
本帖最后由 童天一 于 2020-12-11 08:10 编辑

      我听到一个真实的故事:某君退休前身体很好,退休之后无所事事,空虚郁闷,很快感到身体不适,到医院检查,原来得了癌症,三个月后就死了——显然是被吓死的。这样的故事很多。倘若他不退休,或在50岁之前有人生无常的认识,正确对待人生得失,正确对待疾病,即便有病在身,有瘤在身,也能活很长时间。

[attach]609094[/attach]

我与101岁日本佛学大师松原泰道神交时,正好50岁


一、真正人生从五十开始

  我与101岁日本佛学大师松原泰道神交时,正好50岁。
  他在中文版的《五十到一百的人生规划》一书中写道:“我的人生是从50岁开始的。以我的经验来说,五六十岁是人生的折返点,由此人生可分为两段:50岁前,是打基础阶段,在这个阶段里,我们往往为立足社会、养家糊口而疲于奔命,基本上是为别人活着;50岁以后,经济基础已经奠定,职责也已经完成,才到了实现自我、创造自我最有价值的阶段。”


[attach]609095[/attach]

50岁是人生马拉松的折返点(漫画/丛威)


(连载)

作者: 童天一    时间: 2020-12-11 08:09
本帖最后由 童天一 于 2020-12-11 08:23 编辑

      那是2008年,50岁的我将松原泰道这段话总结为“真正人生从五十开始”,作为该书的代序,命运从此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除义务为花城出版社策划此书之外,50岁之后我还为香港名医朱增祥编著《筋长一寸,寿延十年》,为国家级名老中医臧福科撰写《按摩病自除》,似乎是为别人活着。

  我的名字叫“健夫”,从小却是个“病夫”,哮喘无法断根,还不慎吃上激素,连行走都困难,上北京天桥,中间要停三四次。我几乎每月都要上医打点滴,身体越来越差,最后走向死亡终点,被送到医院抢救——为此我要感恩西医!西医急救确实了得,邓丽君当年哮喘发作时如果能及时送医院救治,相信现在仍然活着。

[attach]609096[/attach]

 我过去上北京天桥,中间要停三四次,因为喘不过气来。

  不过,正是西药太有效了,才让人忽视了它强大的副作用。
  第二天下午,我从医院出来,身上注满了激素、抗生素、氨茶碱,行走自如,看起来没有什么病。但是我知道,只要再过几天,药物渐渐排出体外,我又要上医院了。就在这个时候,我碰到一个火神派的民间中医,说我严重阳虚,他想用含大剂量附子、麻黄的中药方子,尝试帮我戒掉服食多年的激素。
  火神派的民间中医对我说,你在写中医保健图书,但你似乎不太懂中医。我脸红耳赤,感受到强烈的嘲讽!
  近50年来,主流西医一直在治疗我的哮喘,不但没治好,反而越来越严重,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了!我要给中医治疗哮喘一个机会,给自己学习中医和自我治病一个机会。如果自己的病都不能控制,就没有资格帮名老中医写通俗保健图书了。
  我开始调整民间中医开的方子,以身试药,风险自负。
  在现代社会,人总有大量的事情要做,永远停不下来,只有真正面对死亡,才可能放下一切,却往往为时已晚。现在,我的人生目标简化为一个:活下去!
  人首先作为活着的存在,然后才有其他的可能性。存在先于本质。
  我对照中医理论,不断调整药方,平心静气,守候炉火,耐心煎煮,仿佛回到古代,所有事情都慢下来,从容不迫。我每天品味和观照空气中弥漫的药香,精神处于禅修般的出离境界。
 [attach]609097[/attach] 
 我每天摒除杂念,静坐修炼

  与此同时,我每天坚持做道家的养生功法,摒除杂念,静坐修炼,让自己的呼吸——深、长、匀、缓,体会真气在病灶及督脉中运行……过了近一年时间,奇迹出现了,我终于戒掉了服用16年的激素,身体越来越健康。
  我曾有三年半时间没有因为哮喘发作上医院看病,稍有不适,用中药调理即可。上天桥再也不用停下来歇气,甚至可以两级一步,跑步过天桥。三年的静坐修炼,让我打通了督脉,而任脉则时通时断,只要坚持下来,任督二脉总有打通的一天。
  总之,我似乎换了一个人!

 [attach]609098[/attach] 
  2014年末本文作者钟健夫的新著《真正人生从五十开始》

  更神奇的是,2014年末,在我为松原泰道作序6年之后,我的新书出版了,书名就是《真正人生从五十开始:五十到一百的人生规划》。
  我对人生有了全新的理解:因为有风险存在,才有风险管理;因为人生无常,才需人生规划。我终于明白:为别人活着就是为自己活着!真正人生确实从50岁开始。我50岁之后的人生规划,是做一个“非常五十后”:发心为50到100岁中老年朋友服务。

  (未完待续)




作者: 童天一    时间: 2020-12-11 10:09
当我不慎吃上激素——是所谓广西民间中医的秘方。
作者: 李熙    时间: 2020-12-11 10:29
童老师身体那么不好,还出这么多成果,在人生晚年,还这么有雄心壮志,真是难得呀!
作者: 李熙    时间: 2020-12-11 10:31
童老师能够去稻城亚丁,说明童老师身体已经恢复,很不错了。祝贺!
作者: 花中的花    时间: 2020-12-11 10:31
有的人退休以后无所事事,退休半年就得了老年痴呆症~
作者: 笔子    时间: 2020-12-11 10:33
童老师的理想非常雄伟。。。
作者: 童天一    时间: 2020-12-11 10:42
李熙 发表于 2020-12-11 10:31
童老师能够去稻城亚丁,说明童老师身体已经恢复,很不错了。祝贺!



对!那是我人生的高峰体验。

中西医结合的成果!

作者: 童天一    时间: 2020-12-11 10:46
笔子 发表于 2020-12-11 10:33
童老师的理想非常雄伟。。。



我努力了一回,书中提出了创建《公共时间银行》,将退人员的劳动力动员起来,

并在《家庭》杂志和多家媒体发表了,效果不理想,不成功。

算了,我先把家里的老人照顾好。

作者: 诗意天涯    时间: 2020-12-11 10:46
花中的花 发表于 2020-12-11 10:31
有的人退休以后无所事事,退休半年就得了老年痴呆症~

花花应该是个长寿的,人生可以从一百开始

作者: 笔随意走    时间: 2020-12-11 10:46
为童老师这份自强不息点赞致敬。。。
作者: 童天一    时间: 2020-12-11 10:46
花中的花 发表于 2020-12-11 10:31
有的人退休以后无所事事,退休半年就得了老年痴呆症~



对!真正人生从退休开始,

要多动脑,多走路。

作者: 童天一    时间: 2020-12-11 10:48
笔随意走 发表于 2020-12-11 10:46
为童老师这份自强不息点赞致敬。。。



谢谢加精鼓励!

作者: 笔子    时间: 2020-12-11 10:50
童天一 发表于 2020-12-11 10:46
我努力了一回,书中提出了创建《公共时间银行》,将退人员的劳动力动员起来,

并在《家庭》杂志和 ...

努力去尝试就是好的。。。

作者: 童天一    时间: 2020-12-11 10:58
笔子 发表于 2020-12-11 10:50
努力去尝试就是好的。。。



谢谢鼓励!

作者: 笔子    时间: 2020-12-11 11:04
与此同时,我每天坚持做道家的养生功法,摒除杂念,静坐修炼,让自己的呼吸——深、长、匀、缓,体会真气在病灶及督脉中运行……过了近一年时间,奇迹出现了,我终于戒掉了服用16年的激素,身体越来越健康。

太神奇了,不得不信服。。。
作者: 笔子    时间: 2020-12-11 11:05
童天一 发表于 2020-12-11 10:48
谢谢加精鼓励!

不客气,很有意义的一个贴子,满满的正能量。。。

作者: 童天一    时间: 2020-12-11 11:13
笔子 发表于 2020-12-11 11:04
太神奇了,不得不信服。。。



这是特别危险的时候。

老中医朱增祥对我说:学医三年,无病不能治。学医十年,无病能治。

我体质最初是阳虚,慢慢地,我通过中医调理,已经变成阳虚了,但是,

我毫无觉察,没有从根本上调整药方,吃错了,被救护车送去抢救,差点送命。

学中医太难了,一切都是变化的,需要不断变换方子。

作者: 玉楸子    时间: 2020-12-11 11:14
普通人真正进入中医世界,需要一次契机或者劫难。中医属于道家的范畴,世俗之人没有真正大病一场,西医无可奈何,好中医起死回生,他很难相信中医这么厉害。我跟你经历类似,也是因为自己重病,西医无可奈何,我才自己去学中医的。中医圈鱼龙混杂,什么人都有,有妙手回春的高手,更多的徒有虚名的庸医,我运气比较好,没多久就找到了古中医的路子,就入了门,后来就水到渠成了。
作者: 笔子    时间: 2020-12-11 11:17
童天一 发表于 2020-12-11 11:13
这是特别危险的时候。

老中医朱增祥对我说:学医三年,无病不能治。学医十年,无病能治。

看来也要随机应变才好。。。

作者: 童天一    时间: 2020-12-11 11:21
玉楸子 发表于 2020-12-11 11:14
普通人真正进入中医世界,需要一次契机或者劫难。中医属于道家的范畴,世俗之人没有真正大病一场,西医无可 ...



说得对!

我比较复杂,开始自治效果明显,太过自信,

几年后,身体由阳虚转为阴虚,竟然不知道,最后给自己开错药,差点送命。

或者,火神派的民间中医明星王正龙突然死了,我才清醒过来。

王正龙死了,我活下来了。

作者: 童天一    时间: 2020-12-11 14:09
玉楸子 发表于 2020-12-11 11:14
普通人真正进入中医世界,需要一次契机或者劫难。中医属于道家的范畴,世俗之人没有真正大病一场,西医无可 ...



说得不错!

当年妻子到北京走马上任,去接管亏损六年的国有图公司。没有图书可出,怎么办?

她只好请我为名老中医写书——没想到,图书非常畅销,而我是却一个病夫,倍受道德压力。

我只能硬着头皮学中医, 开方自治,真的是险象环生。

我书中介绍的全是中国著名的老中医,有的是国医大师,我完全可以正式拜他们为师。

可是,那时我经常去医院急救,我怕自己万一有三长二短,离开人世,岂不连累这些名医?

算了,我自学自治,风险自负,人生有时不得不选择下地狱,走一回。

最近我们去了一次亚丁旅游,海拔4700米,缺氧,妻子高反严重,我竟然没有事。

可见,为别人写书,最终是为了自己。

作者: 玉楸子    时间: 2020-12-11 14:30
刚开始学医的时候,我也是自学自治,死马当活马医,确实有一定风险,不过身体已经处于崩溃边缘了,也无所谓了,好在运气不错,有惊无险,在自己治自己的过程中领悟了中医的理论。
作者: 玉楸子    时间: 2020-12-11 14:42
童天一 发表于 2020-12-11 11:21
说得对!

我比较复杂,开始自治效果明显,太过自信,

火神派我主要看郑钦安的书,王正龙的灸法直要也不错,现在的病人阳虚的比较多,所以干姜附子常用,尤其是老病号,久病入肾,附子这种大热大阳暖下焦的药常有奇效,但不可一概而论,郑钦安的其实是领悟了中医精髓的人,虽然世人称其为姜附先生,但他的用药很灵活的,辨证论治,绝不是现在的一些所谓火神派,不辨阴阳,方方都用阳药。

作者: 童天一    时间: 2020-12-11 16:58
玉楸子 发表于 2020-12-11 14:42
火神派我主要看郑钦安的书,王正龙的灸法直要也不错,现在的病人阳虚的比较多,所以干姜附子常用,尤其是 ...



看来你主要是学中医外治吧?

火神派曾经被吹上天。火神派王正龙之死确实让反思。

其实看病开方,恰恰要抛弃偏见,针对具体的病人和病情。

如果没看具体的病,直接说阳虚的人比较多,先入为主,很危险的。

而且,阳虚的人也会转化的。我就是阳虚转为阴虚,我还是当阳虚来治,差点送命。



作者: 童天一    时间: 2020-12-11 17:03
本帖最后由 童天一 于 2020-12-11 17:06 编辑

 二、中国古代“人生五计”

  关于人生规划,宋代大学者洪迈在《容斋随笔》里提出了“人生五计”:生计、身计、家计、老计、死计。松原泰道深为赞赏,将洪迈的“人生五计”引进自己的著作中。
  下面我对洪迈的“人生五计”作出现代解读:
  10岁以下称为“生计”。作为膝下的儿童,父母要视寒暖燥湿之节,调乳哺衣食之宜,想办法让你活下来,所以叫“生计”。
  20岁称为“身计”。人活到20岁,身体虽然长成,心智还很不成熟,社会阅历几乎空白,你不能确定自己的职业,也不知道将在何处安身立命。20岁是个迷茫的年龄,缥缈的岁月,心中充满美好的憧憬,远大的规划,但都只是理想,很难成为现实。你的瑰丽梦想和自由意志,必定会在30岁之前的人生路上遭受无情打击。你的情感甚至无所归依。20岁的人生是迷茫的人生,失意的人生。

  
  (2008年,本文作者钟健夫在北京义务推广松原泰道的著作)

  30~40岁称为“家计”。到了30岁,若能像孔子所说的三十而立,职业有了,但自由的人生却不属于你,你只属于工作。许多人还只能做不称心的工作,不是老想着得到更高的职位,就是想换个更好的职业——因为有人活得比你好。你甚至还想回到学校,选修新课程,拿个更高级的文凭,以便有更好的境遇。有人30岁还在寻找理想伴侣,好不容易碰到一个,结婚还是不结婚,又是人生难题。或者你正左右为难,不知在候选人中选哪个。30岁的人生是烦恼的人生。
  到了40岁,你处于孔子所说的不惑之年,工作算是稳定下来了,也许还担当重要职位。可是工作压力太大,竞争无处不在,你甚至陷入单位或企业的人事纷争。当然,更让你操心的是家庭和孩子,这是你努力工作的主要理由。40岁的人生在车子、房子、妻子、孩子、位子(职位)——“五子”重压之下,无法解脱。自由、自在和自为的人生遥不可及,你每一天都为别人活着。40岁的人生是责任的人生,重负的人生。

  
  表1是中国古代“人生五计”。

  50岁称为“老计”。古代的人寿命短,洪迈说:五十之年,心怠力疲,俯仰世间,智术用尽,西山之日渐逼,过隙之驹不留,当随缘任运,息念休心,善刀而藏,如蚕作茧,其名曰“老计”。
  60岁称为“死计”。所谓人生七十古来稀,古人60岁就开始计划怎么死了。洪迈说:六十以往,甲子一周,夕阳衔山,倏尔就木,内观一心,要使丝毫无慊(憾),其名曰“死计”。


  (未完待续)

作者: 三拳    时间: 2020-12-11 17:42
玉楸子 发表于 2020-12-11 11:14
普通人真正进入中医世界,需要一次契机或者劫难。中医属于道家的范畴,世俗之人没有真正大病一场,西医无可 ...

你现在身体可都恢复好了呢?
我倒常常觉得,天生的一些问题,和前世有关
今生的问题,还是和我们的经历,习惯,性格有关,不知道这样想对不对
不是说中医也好,西医也好,没有用,以后说,我要先去看爸妈


作者: 三拳    时间: 2020-12-11 17:43
童天一 发表于 2020-12-11 08:09
那是2008年,50岁的我将松原泰道这段话总结为“真正人生从五十开始”,作为该书的代序,命运从此发生 ...

这张照片好喜欢
我也每天打坐
但和女生想的,通过静坐打造身材根本没有关系
其实是养护内在
下山和尚说我能活一百岁
我想,为了配合他的预言
我也是要努力的
嘿嘿


作者: 童天一    时间: 2020-12-11 17:54
三拳 发表于 2020-12-11 17:43
这张照片好喜欢
我也每天打坐
但和女生想的,通过静坐打造身材根本没有关系

打坐好啊!

双眼微闭,虽然看不见世界,却可以用心灵去体验。

集体闭关的人,不能说话,不能双目对视。

这就是现象学的悬置——打坐时将语言和他从悬而不论,又是另一种体验。

当然,公共论坛正相反,我们都在不断交往和言说之中。

论坛中的所谓存在,言说而已。我说故我在。

打坐让我体验到“不在之在”,我将在下面谈谈。

作者: 玉楸子    时间: 2020-12-11 19:23
三拳 发表于 2020-12-11 17:42
你现在身体可都恢复好了呢?
我倒常常觉得,天生的一些问题,和前世有关
今生的问题,还是和我们的经历 ...

没有彻底恢复,但已经好多了,没啥生命危险,不影响正常工作生活。平时哪儿不舒服就自己针灸或者熬汤药调理下。我没什么信仰,但我觉得我的身体状况跟我的经历有直接关系,跟心理也有关系。
作者: 玉楸子    时间: 2020-12-11 19:35
现代人的生活习惯,比如喜欢熬夜,吃冷饮,开空调等等,容易造成阳虚,当然具体病症得具体分析。针灸汤药都系统学习过,不过最近用针灸比较多,比较方便。內治外治在我看来本质是一样的,就是疏通堵塞的经络。经络通了,气血到达病灶,身体自己就开始修复了。
作者: 童天一    时间: 2020-12-11 20:21
玉楸子 发表于 2020-12-11 19:35
现代人的生活习惯,比如喜欢熬夜,吃冷饮,开空调等等,容易造成阳虚,当然具体病症得具体分析。针灸汤药都 ...



当年我就是从这个观念开始,学中医的。中医李可是个大明星,特别推崇这种说法。

后来发现,这是一种先入为主的偏见。

中医看人的体质,不只是阳虚一种。特别是看病的医生,什么体质的病人都有。

李可的破格救心汤,不是人人都可以用的,大部人根本不能破格用药。

我看见过的国医大师,用药轻灵,效果很好。

或者,你喜欢外治,喜欢中灸,火神派的理论更适合。

作者: 三拳    时间: 2020-12-11 21:30
玉楸子 发表于 2020-12-11 19:23
没有彻底恢复,但已经好多了,没啥生命危险,不影响正常工作生活。平时哪儿不舒服就自己针灸或者熬汤药调 ...

是药三分毒,总靠汤药调整也不是办法我也不敢乱指导你
我完全想不起来,你在红袖跟我有过的交道,哪 怕一句话也好,你什么样,我也完全没有记忆,
但不知道为什么,当你告诉我你是云之南方的时候,我总感到在你那里,有一种像森林遮蔽的比较阴郁的东西,又有点儿像少数民族身上发散出来的。(也许跟云之南方这四个字有关系呢)
果然,有故事呢





作者: 童天一    时间: 2020-12-11 22:35
玉楸子 发表于 2020-12-11 19:23
没有彻底恢复,但已经好多了,没啥生命危险,不影响正常工作生活。平时哪儿不舒服就自己针灸或者熬汤药调 ...



身体的问题,确实与心理有关。

有些心理创伤,会存留在人的器官上。

我们的灵魂,不只是在大脑里。

@三拳 你怎么看?


作者: 鱼小溅    时间: 2020-12-11 22:38
中医调理,的确有神奇之处。可惜,中医后继无人,继承是个大问题。
作者: 童天一    时间: 2020-12-11 22:47
三拳 发表于 2020-12-11 17:43
这张照片好喜欢
我也每天打坐
但和女生想的,通过静坐打造身材根本没有关系



打坐,我常常视为“观自在”——观照自己精神或身体的存在。

我发现,身上好的器官,你是感觉不到它们存在的,我称为“不在之在”。

不在之在,就是健康。

胃痛,才明白原来肚子有个胃。

可是我们给自己开方治哮喘,心、肝、脾、胃、肾、肺都要考虑,可有时感不到它们的存在。

我吃错药,吃多了大热附子,有毒,肝痛,原来肝在这里。

人老了,很多地方都痛,或许就是这个原理。

为什么老人更怕痛?想过吗?

作者: 童天一    时间: 2020-12-11 22:51
鱼小溅 发表于 2020-12-11 22:38
中医调理,的确有神奇之处。可惜,中医后继无人,继承是个大问题。



是啊!

所以我想,自己退休前很少能为自己写作,我主要是为别人写作,

为名老中医写书,可能比只为自己写作,更有意义。

作者: 鱼小溅    时间: 2020-12-12 00:21
童天一 发表于 2020-12-11 22:51
是啊!

所以我想,自己退休前很少能为自己写作,我主要是为别人写作,



作者: 童天一    时间: 2020-12-12 09:16
我写过《三十岁之后不信天才》的文章,是《读者》总200期的精选文章,

文科生 @高隐    读不懂,反将我这个理工生说成文科生。

过十年左右,又写《四十之后胡思乱想》,文章在网上发表。

又过了十年,写了一本书《真正人生从五十开始:五十到一百的人生规划》。

现在过了六十岁,还不知怎么写。

本想写 《六十之后天下大变》,感觉不是写自己,我要想想。
作者: 童天一    时间: 2020-12-12 10:46
三、今日“人生六计”


  根据松原泰道的思想和人生,我在新著《真正人生从五十开始:五十到一百的人生规划》中,将“人生五计”改为“人生六计”,加上活计,成为:生计、身计、家计、活计、老计、死计。即50岁至69岁为活计,70岁至89岁为老计,90岁至100岁才为死计。

  表2 今日“人生六计”

  


  活计者,为真正的自我生活谋划也——因为50岁之前,退休之前,人不是为自己活着,是为工作和家庭活着,50岁之后我们必须反思和学习一种全新的自我实现的活法:为自己活着。
  孔子说五十知天命。如今50岁的人,天命是什么?现代生活和医疗保健水平已经使人类寿命提高了一大截。总之,人类寿命被整体地延长了——这就是天命。50岁之后,身体不如从前了,病痛增加了,智慧却走向人生的巅峰,我们要为50岁之后漫长的真正人生做好规划。
  到了60岁,一般人都退休了。有的人因失去工作,万念俱灰,枉自嗟叹,感觉无法适应:秘书没有了,专车没有了,奉承你、依赖你、簇拥你的人也没有了。你在众人的视线中消失,地球依然转动,太阳照样升起。有的人到医院检查,发现自己浑身是病,似乎世界末日到了。其实人生并非如此。
  据说美国人寿保险公司做过一项调查,结果令人惊讶——体弱多病者往往是长寿的——病痛激发了人的求生本能,让人更加珍惜和保养自己“多灾多难”的身体。
  如今60~70岁依然生龙活虎的人不少。
  我们到马来西亚旅游时,遇到一位看似60岁的阿伯,他个子不高,一人独游,腿脚灵便,走路比许多年轻人还快。聊起来,我们才知道他70多岁了,到过美国、加拿大,游遍了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欧洲国家,也去过日本、泰国、越南、老挝,游完东南亚之后,他要去非洲旅游。我们一同坐缆车到云顶赌场游玩,他省吃俭用,分文不赌,手里拿着一个小本本,走到哪记到哪。我们笑他多此一举。
  可是这天晚上,我们在巨大的赌场里迷路了,转了半天找不着回去的路,这时正好遇到他。他拿出小本本,对照着找路,竟然率领我们逃出迷宫!
  他的旅游规划退休前就开始了,一边锻炼身体,一边攒钱——儿子也赞助一些,他计划在80岁之前游遍世界。这是“休退之后为自己活着”的典型个案。
  70~89岁是老计,是欢度的人生。
  松原泰道的《五十到一百的人生规划》中有许多闪光思想,比如“一日即一生”的理念:今天是一件作品,它应该在今天完成。“今天”这一天,不应该仅仅视为人生中的一部分,同时还必须将这一天作为自己一生的全部来度过。因为人生无常,今天也许是人生中的最后一天,如果不认真过好,以后再也没有机会重过了。
  90~100岁以后是死计,是洪福的人生。然而,中国老年社会的突然到来,政府和社会似乎都没有准备好,我在《真正人生从五十开始:五十到一百的人生规划》中,认真讨论了人生的“老计”和“死计”,提出创建“公共时间银行”的方案,为解决人生“老计”和“死计”献一策,以后将作专题介绍。

作者: 童天一    时间: 2020-12-12 10:57
本帖最后由 童天一 于 2020-12-12 10:59 编辑

[attach]609396[/attach]

50——69岁,是巅峰的人生,为自己活着的人生

2020年,11月, 缺氧攀登上亚丁牛奶海,海拔4600米

作者: 童天一    时间: 2020-12-12 11:23
[attach]609401[/attach]
小松鼠见证人生高峰体验:六十多岁的哮喘病人,缺氧条件下攀登亚丁高峰,

脱下防辐射的帽子,头发湿了,眼睛也红了

作者: 童天一    时间: 2020-12-12 11:34
[attach]609402[/attach]
最近我们又去了清明上河园,在宋朝呆了一天

作者: 三拳    时间: 2020-12-12 19:09
童天一 发表于 2020-12-11 22:35
身体的问题,确实与心理有关。

有些心理创伤,会存留在人的器官上。

1,放下那些没有即刻开始行动的理想多参与户外的有氧活动
这两件事,也许能够改变人的感受力
2,我练过两年瑜珈
教练跟我说,通过运动消耗旧的能量
人体会生出新的能量来补充
这是身体保持活力的最有效的办法
简单说,就是运动代谢
3,我生下来只有四斤
所以,体质一直非常弱
但在家人以外的人看起来,我非常有活力
得益于我的性格,心理诸因素吧




作者: 童天一    时间: 2020-12-12 20:32
妻子天天瑜珈,我几乎天天走路

运动代谢,不能停。当然手指也要运动,

据说手指与大脑和心脏有关,我尽可能每天拉提琴。

只是学新曲,难一些的,让别人难受。不好新曲,兴趣又不是很大。
作者: 远烟空沫    时间: 2020-12-12 20:48
童天一 发表于 2020-12-12 20:32
妻子天天瑜珈,我几乎天天走路

运动代谢,不能停。当然手指也要运动,

你拉《如歌的行版》吗?

作者: 童天一    时间: 2020-12-12 20:58
远烟空沫 发表于 2020-12-12 20:48
你拉《如歌的行版》吗?



对!老柴的。

最近喜欢拉慢曲,甚至二胡曲《二泉映月》,也喜欢拉。

宁静,舒服。

作者: 远烟空沫    时间: 2020-12-12 21:00
童天一 发表于 2020-12-12 20:58
对!老柴的。

最近喜欢拉慢曲,甚至二胡曲《二泉映月》,也喜欢拉。

厉害,特佩服拉小提琴的

作者: 童天一    时间: 2020-12-12 21:18
远烟空沫 发表于 2020-12-12 21:00
厉害,特佩服拉小提琴的



我瞎拉,自学的。

我小学四年级才正式读书,悬置了前面三年的课程,如此一来,

我学东西,只能本质直觉,因为没有基础。

我学理工,第一次写小说《返祖》,没有人教,直接写,竟然获奖。

我想起不识字的六祖,悟性极高,似乎现代教育“教坏了”很多人。

哈哈,有点狂

作者: 童天一    时间: 2020-12-12 21:19
三拳 发表于 2020-12-11 21:30
是药三分毒,总靠汤药调整也不是办法我也不敢乱指导你
我完全想不起来,你在红袖跟我有过的交道,哪 怕 ...



对!所有药,用错了都是毒药,不管中药还是西药。

作者: 童天一    时间: 2021-10-10 09:23
我这本书,最后讨论了向死而生、向仙而生、向佛而生的问题。
作者: 忽有故人心上过    时间: 2021-10-10 09:25
赞!我觉得没有选择,运动~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bdlxbbs.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