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我的哥哥 (添加中……) [打印本页]

作者: 泌水    时间: 2017-7-16 00:56
标题: 我的哥哥 (添加中……)
本帖最后由 泌水 于 2017-7-16 21:18 编辑

    前天,我嫂子从湖北通城家里打来电话,悲情地说我哥不在了。
    哥哥是我的亲哥哥,在小的时候送给了人家,因了饥荒,为了活命。
    哥哥的养父姓戴,哥哥随了他的姓。他的养父和我父亲是把兄弟,有过生死之交。
    我父亲老家是安徽霍邱人,戴家大伯是河南汝南人。解放前,他两个都在国民党军队里当兵,又一起被抽调到第五战区司令部干了谍报工作。日本鬼子占领了信阳,谍报队奉命在信阳附近潜伏做敌后工作。父亲随队被日本人收编,当了皇协军治安队,大伯和另外四个人在信阳附近的淮河店设了工作站隐蔽工作。由于叛徒出卖,在信阳的谍报队被日本人包围,三十来号人被困屋里,宁死不投降,被日本人纵火活活烧死。父亲当时去集市买菜,侥幸躲过一劫,遂逃往淮河店,和大伯他们四人一起奔逃到河南泌阳,在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夹缝里生活下来。
    解放后,大伯和父亲在街上合伙开了一爿药店。大伯是祖传的中医,坐诊看病,父亲当了司药。到了1956年,有人揭发大伯和父亲历史不清,他二人也供认不讳,就被扣上了坏分子帽子。那年头,地富反坏右丢死八辈子人,人格尊严像灯草灰一样。
    伯父和伯母被遣散下乡,临走时老两口对我父母说,俺跟前也没孩子,让老大跟俺去吧,将来长大了还叫他回来。当时我已经出生了,和哥哥只差一岁多,一家人在一起的时候,有伯母带哥哥,父母的负担轻减些。伯父伯母一下乡,两个孩子都堆给父母管,确实顾不过来。父母就遂了伯父母的愿望,哥哥就跟伯父母下了乡。
    也亏是哥哥走了这一步,三年自然灾害没饿死。那个时候农村里真正的缺医少药,伯父给人家看病,受到很多人的敬重,这家送给两碗米,那家送给半袋红薯干,虽然飧饕不济,到底没有饿死。我下面又有了弟弟,一家人吃糠咽菜都没有着落,母亲哪有奶汁喂养弟弟。父亲得了浮肿病,干不动活,母亲瘦得一风都能刮飞。三个多月的弟弟生生地饿死了。
    散了大锅饭食堂,农村有了一丝生机。哥哥也到了入学年龄,伯父伯母只字不提把哥哥送回来,父母亲也不好意思去要。哥哥在乡下入了学,名正言顺地姓了戴。

作者: 泌水    时间: 2017-7-16 01:07
看了沈老师写有《我的弟弟》一篇,被她的姐弟情缘所感动

我想起了哥哥。
虽然哥哥没有啥业绩可言,但他的人生经历波折多故
哥哥才离世几天,我有必要写点东西寄托追思和哀悼
列位想看,我就接着写,稍有烦言,我就打住
作者: 沈眉珊    时间: 2017-7-16 06:53
我喜欢读这样的故事 ,只为那份真实。
虽然其中有很多的苦难辛酸,但可以让读者从其中更直观的了解到特定的历史岁月造就的悲剧。
让后来人更珍惜今天的生活。
作者: 益阳乐平    时间: 2017-7-16 08:26
其实,家史,也就是国史。回忆过去,是为了更好的面对未来!赞!期待继续!
作者: 晏晏    时间: 2017-7-16 10:06
继续写下去。
我也继续看下去。
作者: 张典    时间: 2017-7-16 10:26
大跃进为历史背景。
作者: 卧云弄月    时间: 2017-7-16 11:18
解放前,他两个都在国民党军队里当兵,又一起被抽调到第五战区司令部干了谍报工作。日本鬼子占领了信阳,谍报队奉命在信阳附近潜伏做敌后工作。父亲随队被日本人收编,当了皇协军治安队,大伯和另外四个人在信阳附近的淮河店设了工作站隐蔽工作。
——————————————————————————————————————
这段历史好像在“小延安”有记载
作者: 卧云弄月    时间: 2017-7-16 11:21
本帖最后由 卧云弄月 于 2017-7-16 11:22 编辑
泌水 发表于 2017-7-16 01:07
看了沈老师写有《我的弟弟》一篇,被她的姐弟情缘所感动

我想起了哥哥。



作者: 卧云弄月    时间: 2017-7-16 11:22
泌水 发表于 2017-7-16 01:07
看了沈老师写有《我的弟弟》一篇,被她的姐弟情缘所感动

我想起了哥哥。

患难兄弟见真情

作者: 卧云弄月    时间: 2017-7-16 11:24
沈眉珊 发表于 2017-7-16 06:53
我喜欢读这样的故事 ,只为那份真实。
虽然其中有很多的苦难辛酸,但可以让读者从其中更直观的了解到特定 ...

留一份家史,珍惜大爱。

作者: 泌水    时间: 2017-7-16 12:33
沈眉珊 发表于 2017-7-16 06:53
我喜欢读这样的故事 ,只为那份真实。
虽然其中有很多的苦难辛酸,但可以让读者从其中更直观的了解到特定 ...

也就写点流水账吧,人老了免不掉有些絮叨
毫无波澜起伏,大家权当听个平淡的故事吧

作者: 泌水    时间: 2017-7-16 12:34
益阳乐平 发表于 2017-7-16 08:26
其实,家史,也就是国史。回忆过去,是为了更好的面对未来!赞!期待继续!

谢谢乐平兄的一直关注
作者: 泌水    时间: 2017-7-16 12:37
晏晏 发表于 2017-7-16 10:06
继续写下去。
我也继续看下去。

谢谢妹子,希望不要成为你的负担
作者: 泌水    时间: 2017-7-16 12:39
张典 发表于 2017-7-16 10:26
大跃进为历史背景。

大跃进时我们还是小孩子,记忆不甚清楚
总还要有这一节吧

作者: 泌水    时间: 2017-7-16 12:43
卧云弄月 发表于 2017-7-16 11:18
解放前,他两个都在国民党军队里当兵,又一起被抽调到第五战区司令部干了谍报工作。日本鬼子占领了信阳,谍 ...

河南的小延安指的是竹沟,离我家有六十来里地
您是中原人吗

作者: 卧云弄月    时间: 2017-7-16 12:49
泌水 发表于 2017-7-16 12:43
河南的小延安指的是竹沟,离我家有六十来里地
您是中原人吗

哈哈哈,铜峰一线天,白云后花园,盘古开天地,泌水倒流转。

作者: 泌水    时间: 2017-7-16 13:12
卧云弄月 发表于 2017-7-16 11:22
患难兄弟见真情

这个不假
作者: 泌水    时间: 2017-7-16 13:14
卧云弄月 发表于 2017-7-16 11:24
留一份家史,珍惜大爱。

也算是家史的一部分吧
作者: 泌水    时间: 2017-7-16 13:34
卧云弄月 发表于 2017-7-16 12:49
哈哈哈,铜峰一线天,白云后花园,盘古开天地,泌水倒流转。

    哎呀,亲不溜溜的兄弟来啦!
作者: 卧云弄月    时间: 2017-7-16 13:35
泌水 发表于 2017-7-16 13:12
这个不假

那当然

作者: 卧云弄月    时间: 2017-7-16 13:36
泌水 发表于 2017-7-16 13:14
也算是家史的一部分吧

盾着文字去王店

作者: 卧云弄月    时间: 2017-7-16 13:37
泌水 发表于 2017-7-16 13:34
哎呀,亲不溜溜的兄弟来啦!

要不今晚泌水河畔练地摊

作者: 云舟孤帆    时间: 2017-7-16 17:46
泌阳,很有亲近感,曾在那里呆过。
作者: 泌水    时间: 2017-7-16 20:11
本帖最后由 泌水 于 2017-7-16 21:08 编辑
卧云弄月 发表于 2017-7-16 13:36
盾着文字去王店


得空来玩吧,随时联系我
作者: 泌水    时间: 2017-7-16 20:14
卧云弄月 发表于 2017-7-16 13:37
要不今晚泌水河畔练地摊

这个容易,我往南走不到三里地就是泌水河
原来在六星有个“你说我记”,是咱老乡

作者: 泌水    时间: 2017-7-16 20:17
云舟孤帆 发表于 2017-7-16 17:46
泌阳,很有亲近感,曾在那里呆过。

呵呵,在泌阳待过的人对泌阳都有很深印象
啥时候来玩通知我

作者: 卧云弄月    时间: 2017-7-16 21:28
云舟孤帆 发表于 2017-7-16 17:46
泌阳,很有亲近感,曾在那里呆过。

过来,一起找泌水

作者: 卧云弄月    时间: 2017-7-16 21:30
云舟孤帆 发表于 2017-7-16 17:46
泌阳,很有亲近感,曾在那里呆过。

就怕他不邀请

作者: 卧云弄月    时间: 2017-7-16 21:32
泌水 发表于 2017-7-16 20:11
得空来玩吧,随时联系我

这是三点一线,小镇相聚,缺一拍砖,我等你们。

作者: 卧云弄月    时间: 2017-7-16 21:36
泌水 发表于 2017-7-16 20:14
这个容易,我往南走不到三里地就是泌水河
原来在六星有个“你说我记”,是咱老乡



作者: 泌水    时间: 2017-7-16 22:32
    哥哥的学校叫吴家祠堂,校址原是当地望族吴姓的宗族祠堂,解放后改为小学校。学校背后靠山,前临平地,环境比较好。哥哥在家算不得娇生惯养,但伯父母还是事事顺着他,好吃的东西都在他嘴里。进了学校,坏习气合盘端了去。上课不注意听讲,和别的同学偷说话,再么做小动作。气得老师揪他耳朵站起来,老师去板书,他趁机做鬼脸,惹得哄堂大笑。老师怒极,拎衣领子把他推到门外头,他在窗外挤眉弄眼,一个班的学生都倾目看他。老师几次跑到家里劝退,伯父伯母跟人家说不尽的好话,才勉强留校。老师对学生的看法,不怕你笨,就烦你捣乱。红脸汉好说,白脸汉难缠。哥哥不跟老师对抗,就是没记性,顽皮捣蛋,老师自然不待见他。久之,作业不催促,纪律不约束,只要在课堂上不生事,就算天下太平。
    文革发动,学校也要造反闹革命,整个学校处于半瘫痪状态。由于伯父是坏分子成分,哥哥自然进不了红卫兵组织。学校忙着写大字报,批斗教师,哥哥没资格参加,就和几个赖学生到后山上疯玩。十二三岁就学会了抽烟,没钱买纸烟,就卷喇叭头,后来干脆买了一套旱烟袋,无论校内校外,啪嗒啪嗒地吸旱烟,弄得师生员工啼笑皆非。
    有一回,几个泼皮孩子在一起玩,忽然讨论起“饭桶”这个名词,哥哥口无遮拦,顺嘴说天底下的人谁不吃饭,谁不是饭桶,就连中央大人物也是饭桶嘛。迈脸功夫,有人把这些话报告给学校革委会。批斗大会召开了,哥哥被剪扭到台子上,架了飞机,头脸几可垂地。批判的口号声此起彼伏,震耳欲聋。
    那个时候,学校几乎脱离了文教部门的领导,大队干部可以直接插手学校事务。伯父会个医生的手艺,人缘好,大队干部有意淡化这件事,就指示学校对哥哥做出暂时停学,回家继续接受贫下中农的批判教育。这一年,哥哥十四岁,上到五年级。

作者: 云舟孤帆    时间: 2017-7-16 22:51
泌水 发表于 2017-7-16 20:17
呵呵,在泌阳待过的人对泌阳都有很深印象
啥时候来玩通知我

那时,刚毕业,分到地震队锻炼,在你们县城呆了几个月,小队驻扎在第一招待所,后面是条小河,下雪了小队不出工,就在小河畔打鸟。。。。
前年,故地重游,再也找不到那个地方了

作者: 泌水    时间: 2017-7-16 23:06
云舟孤帆 发表于 2017-7-16 22:51
那时,刚毕业,分到地震队锻炼,在你们县城呆了几个月,小队驻扎在第一招待所,后面是条小河,下雪了小队 ...

第一招待所南面是古城墙,再往下去就是泌水河了
现在一所被东方红大街冲掉了。街道宽敞,南河风光旖旎
盼望你再来

作者: 云舟孤帆    时间: 2017-7-16 23:12
泌水 发表于 2017-7-16 23:06
第一招待所南面是古城墙,再往下去就是泌水河了
现在一所被东方红大街冲掉了。街道宽敞,南河风光旖旎
...

隐约记得是有一座残缺的城墙,原来那条河就是泌水呀!

作者: 泌水    时间: 2017-7-17 15:35
云舟孤帆 发表于 2017-7-16 23:12
隐约记得是有一座残缺的城墙,原来那条河就是泌水呀!

是啊,菜业队南边嘛
作者: 泌水    时间: 2017-7-17 16:46
本帖最后由 泌水 于 2017-7-17 20:50 编辑
泌水 发表于 2017-7-16 22:32
哥哥的学校叫吴家祠堂,校址原是当地望族吴姓的宗族祠堂,解放后改为小学校。学校背后靠山,前临平地, ...


    批斗风波过后不到半年,哥哥所在班级由六年级转入初中。吴家祠堂学校只办有小学,初中要到公社所在地王店来上。也是校方法外施恩,升入初中的名额里竟有哥哥的名字。
    王店初中在王店街西头,我家住在东头。哥哥上初中来街上,并不怎么来家里吃饭。有时候父母亲看见他,硬拉他来家里,他挣不脱,勉强进了家,竟没啥言语,木着脸只顾吃饭,吃饱了搁下碗筷,一句话不说,溜溜地走了。娘叹息说,看起来这孩子是喂不家了。爹闷声闷气地说,这都是那边他伯他母交待好的,说旁的有啥用。
    俗话说,新鞋不小也夹脚,哥哥经历过诸般风波,知道了收敛。遵从最高指示“学生以学为主,兼学别样”,学校里教学秩序逐渐恢复,哥哥的学习程度有了明显提高。转眼初中三年业满,考试一罢,哥哥就回家了。他知道自己的成绩不足以上高中,即使能上,伯父那顶分子帽子也是最大滞碍。
    伯父伯母都七十多岁了,老态龙钟的模样。伯父原先在大队卫生所行医,因为慢性支气管炎频繁发作,时常请假,大队干部就把他解聘了。一家三口就指望十六七岁的哥哥挣工分养活。哥哥原就生性顽劣,但生产队可不是惯人的地方。一旦触犯了队里规矩,或是招惹了哪个劳力,轻则叱骂,重则拳脚相向。哥哥的性格就像石板下的小苗,渐生渐长,渐渐扭曲。
   

作者: 沈眉珊    时间: 2017-7-17 18:29
泌水 发表于 2017-7-16 22:32
哥哥的学校叫吴家祠堂,校址原是当地望族吴姓的宗族祠堂,解放后改为小学校。学校背后靠山,前临平地, ...

那是一个动不动就会祸从口出的年代。

作者: 沈眉珊    时间: 2017-7-17 18:51
泌水 发表于 2017-7-17 16:46
批斗风波过后不到半年,哥哥所在班级由六年级转入初中。吴家祠堂学校只办有小学,初中要到公社所在地 ...

哥哥虽然生性顽劣,但生产队可不是惯人的地方。

这句的关联词用得好像不太对。哥哥虽然生性顽劣,后一句的转折应该是说哥哥有啥好的方面才对。
我觉得应该改为:哥哥原就生性顽劣,生产队也不是惯人的地方。

作者: 泌水    时间: 2017-7-17 20:48
沈眉珊 发表于 2017-7-17 18:51
哥哥虽然生性顽劣,但生产队可不是惯人的地方。

这句的关联词用得好像不太对。哥哥虽然生性顽劣,后一 ...

好好,就依你说的改过来
作者: 泌水    时间: 2017-7-17 20:54
沈眉珊 发表于 2017-7-17 18:29
那是一个动不动就会祸从口出的年代。

政治高压害人酷烈
作者: 张典    时间: 2017-7-18 10:31
家事国事天下事。
作者: 张典    时间: 2017-7-18 14:00
一个家庭的境遇是社会发展的缩影。
作者: 泌水    时间: 2017-7-18 15:04
泌水 发表于 2017-7-17 16:46
批斗风波过后不到半年,哥哥所在班级由六年级转入初中。吴家祠堂学校只办有小学,初中要到公社所在 ...

   农业队里的劳动,繁而不重。上班抓得紧,请假不轻易批,真的到地里去干活,谁也不破死烂命地下力气,出勤不出力是大家心照不宣的事。哥哥比一般的人都忙,要伺候体弱多病的二老,还要干活挣工分,隔三差五还要去磨面。
   那时候农村没有磨面的机器,更没有面粉厂,吃的面粉都是石磨研出来的。石磨用驴拉动,驴的眼睛用破布蒙了起来,围着磨盘无休无止地转圈。磨下来的颗粒用羅来筛,筛下来的麸子倒进筐里;磨够一遍,赶紧把筐里的麸子倒在磨头上,再磨二遍。拉磨的老驴很狡猾,它趁人不注意,把嘴伸磨盘上偷吃麸子,你要喝骂一声,它会泼命地跑起来。老驴通人性,一旦听到石磨发出虚空的声音,它就知道快结束了,不知从哪儿来的劲头,四蹄撒钹一样欢实地跑。
   哥哥起五更去磨面,日头还没出来就卸了磨,没顾得掸一掸浑身的粉尘就下地干活去了。八九点钟,下工回来吃饭。伯母身体好的时候,可以勉强做饭,如果有个头疼脑热的,就起不来了。对着烟清灶冷,哥哥叹口气,抃抃袖子,下手做饭。庄子上的老年人都夸哥哥是孝子。我母亲隔一段时间就去哥哥那里,把被褥拆洗一遍,伯母拉着母亲的手,眼里噙着泪说,弟妹啊,你要不把这孩子给俺,这一摊子看咋弄法儿!母亲抚着伯母说,这是两帮光啊大嫂。你要不把这孩子承揽过来,吃食堂那晚恐怕就没命啦。
   伯父已是风烛残年,深恐死后自己一身的医术没有传人,就日夜督责哥哥学医。先从《中药四百味白话解》入手,渐次读到《汤头歌诀》、《濒湖脉学》。哥哥都把这些书籍背得滚瓜烂熟。伯父还在世的时候,哥哥就能代他出诊,写出方剂让伯父过目,看到伯父微微点头,哥哥知道这是称许,就喜欢的不行。

作者: 泌水    时间: 2017-7-18 15:19
张典 发表于 2017-7-18 14:00
一个家庭的境遇是社会发展的缩影。

谢谢张典来看!
作者: 沈眉珊    时间: 2017-7-18 16:00
泌水 发表于 2017-7-18 15:04
农业队里的劳动,繁而不重。上班抓得紧,请假不轻易批,真的到地里去干活,谁也不破死烂命地下力气, ...

原来大哥的哥哥也是老中医。他的学问是来自伯父。
那泌水兄的中医本领是传承自哥哥吗?

作者: 泌水    时间: 2017-7-18 16:33
沈眉珊 发表于 2017-7-18 16:00
原来大哥的哥哥也是老中医。他的学问是来自伯父。
那泌水兄的中医本领是传承自哥哥吗?

哥哥是我的引路人
作者: 泌水    时间: 2017-7-19 15:11
泌水 发表于 2017-7-18 15:04
农业队里的劳动,繁而不重。上班抓得紧,请假不轻易批,真的到地里去干活,谁也不破死烂命地下力气, ...

   哥哥下学的第三年,我也初中毕业了。考不上高中的原因,和哥哥是一个症结。我的应试作文曾拿到全县各初中部去作范文宣读,但一点办法也没有。班主任李老师去找高中的徐校长,嚷嚷着要保送。徐校长家庭成分也不好,平素里谨小慎微。他对李老师说,你别往我心里塞坯了中不。这件事是死症候,有人站出来说我阶级立场不稳,我真能担待得了。不但这孩子上不了高中,连我也撇不清。
    回生产队劳动,处处受到不公平待遇,我心里很郁闷。正月初七,哥哥上街来,问我以后有啥打算。我吞哧了好一会儿,说不来所以然。哥哥说你也学中医吧,赖好是门手艺,说不定将来能用上。吃过午饭,哥哥领着我去了新华书店,两毛四分钱买了一本《中药四百味歌诀白话解》,我学习中医的生涯就此开始。
   哥哥到了结婚的年龄,一直没人来给提媒,伯父伯母都很忧愁。估计是他们的住所影响了哥哥的婚姻。哥哥家住的是过去财主的房子,原是客人候见,暂时歇息的处所。说是瓦房,屋里太暗。一间过道,墙上开了两扇小门,进去小门一片漆黑,须要定定眼神才能迈步。屋里坛坛罐罐,桌子板凳,插摆的少有下脚的地方。这样的居住环境,人家女方看看就心寒。伯父是个医生,找他瞧病的人也不少,偶有热心的人想提这个媒茬,也顿时打消了念头。
   

作者: 紫色的流苏    时间: 2017-7-19 15:22
羡慕有哥哥的~
继续跟读。
作者: 泌水    时间: 2017-7-19 21:05
紫色的流苏 发表于 2017-7-19 15:22
羡慕有哥哥的~
继续跟读。

只要你不嫌俺絮叨
作者: 沈眉珊    时间: 2017-7-19 22:13
泌水 发表于 2017-7-19 15:11
哥哥下学的第三年,我也初中毕业了。考不上高中的原因,和哥哥是一个症结。我的应试作文曾拿到全县各 ...

泌水大哥初中的作文就被当作范文了,难怪现在字写得滴溜的转,一等好。
作者: 泌水    时间: 2017-7-19 23:31
沈眉珊 发表于 2017-7-19 22:13
泌水大哥初中的作文就被当作范文了,难怪现在字写得滴溜的转,一等好。

都几十年了,一直没长进
不是有了网络,这满口的土话也没处说去

作者: 紫色的流苏    时间: 2017-7-20 09:01
泌水 发表于 2017-7-19 21:05
只要你不嫌俺絮叨

^_^ 当然不嫌。
作者: 月下采荷    时间: 2017-7-20 15:39
记得泌水兄在“我的小学“”一文中提过你是1963年入学,你哥哥比你大一岁,走得还是早了,惋惜。
静听你说你哥哥的故事。
作者: 泌水    时间: 2017-7-20 16:31
月下采荷 发表于 2017-7-20 15:39
记得泌水兄在“我的小学“”一文中提过你是1963年入学,你哥哥比你大一岁,走得还是早了,惋惜。
静听你说 ...

   谢谢采荷这么仔细关注我!
作者: 泌水    时间: 2017-7-21 14:44
泌水 发表于 2017-7-19 15:11
哥哥下学的第三年,我也初中毕业了。考不上高中的原因,和哥哥是一个症结。我的应试作文曾拿到全县各 ...

   伯父伯母老而多病,几乎不能动弹。伯父的老慢支转成肺气肿,动辄喘息不止,从屋里挪到房檐下去晒太阳都很困难。吃药的钱都弄不来,哪里有能力给哥哥娶媳妇,更甭说盖新房子了。
   七四年初春,伯父去世了。没钱买棺材,生产队长就给想了个法子,锯掉一颗小树,一劈两半,凿出榫眼,安上撑子,不一会儿,一张小床做成了,只是床腿短,才四指高;破开竹竿,取篾条做成弓子,两头插在床帮上,扯来七八尺白布蒙在弓子上,极像江南的小乌蓬船。众人托着伯父僵硬的尸体从一头慢慢续进去,安排停当,点响一卦小鞭炮,缭乱的硝烟里,哥哥扛着引魂幡走在“棺材”前头,我搀着他,我母亲嚎啕大哭地走在后面。当时父亲没去送葬,我不解其意,现在回想起来,恐怕是于避嫌有关,因为老弟兄俩都是四类分子。
   两年后,伯母也去世了,哥哥成了真正的光棍汉。家里没有了依恋,学业上也没人督促,哥哥在自由主义的道路上越滑越远。生产队把他派到农田建设专业队去,清一色的年轻人,大多是在队里偷懒耍滑不服管教,队里没办法,送进去充个人头。专业队响应“农业学大寨”的号召,专拣山包对拼。全凭人力,䦆头铁锨架子车,把山上的表层土剥下来,垫作地埂,取个平面,算是梯田。没修梯田之前,依坡就势还能耕种,修好梯田后,满地的石头砂礓,寸草不生。一场大雨下来,梯田土崩瓦解。明明是劳民伤财,谁个也不敢烦言。数九寒天,大寨田上红旗猎猎,喇叭声咽。各大队都成立了尖刀兵敢死队,队员们个个把棉袄棉裤脱个干净,只剩裤头,或挥舞䦆头刨土,或肩担箩筐运土,或三人一组用架子车推土,人人血脉贲张,个个生龙活虎。敢死队里每回都有哥哥的身影,屡屡受到工程指挥部的通报表扬。
   粉碎了四人帮,农业学大寨也自然消停了。哥哥转入了县交通局架桥队,自然,个人英雄主义作风也带了去。有一次,伙房改善生活,稀饭馒头猪肉炖粉条。饭后,伙屋里还剩下一小盆猪肉,伙房师傅对哥哥说,小戴,这一盆肉你还能吃完不?哥哥说,能。师傅说,外带十个馒头嘞?哥哥度量了一下说,也能。队长也来了劲头,说,小戴你能把这些东西吃完喽,我给你赌一条纸烟,放你三天假!很多同事都围着看,哥哥咬口馒头吃口肉,半个小时内全部吃完,几次噎得翻白眼,翘舌欲呕。众人一片喝彩感叹,哥哥挺在地上,四脚拉叉不会动弹。大家把他抬回宿舍,睡了三天不能下床。

作者: 沈眉珊    时间: 2017-7-21 16:59
泌水 发表于 2017-7-21 14:44
伯父伯母老而多病,几乎不能动弹。伯父的老慢支转成肺气肿,动辄喘息不止,从屋里挪到房檐下去晒太阳 ...

我的天啊,写到这里还没看到你哥哥当中医的故事。
但是从这段经历,可以想见,你哥的身体也因为年轻时太粗心,积累下了一些病根吧。

作者: 泌水    时间: 2017-7-21 22:18
沈眉珊 发表于 2017-7-21 16:59
我的天啊,写到这里还没看到你哥哥当中医的故事。
但是从这段经历,可以想见,你哥的身体也因为年轻时太 ...

失去大人的调教的孩子,就像荒草一样疯长
哥哥就是这个阶段滋长了很多不好的习气

作者: 东北虎    时间: 2017-7-22 17:34
泌水 发表于 2017-7-21 14:44
伯父伯母老而多病,几乎不能动弹。伯父的老慢支转成肺气肿,动辄喘息不止,从屋里挪到房檐下去晒太阳 ...

继续读看。
作者: 泌水    时间: 2017-7-22 20:33
东北虎 发表于 2017-7-22 17:34
继续读看。

谢谢老虎关心!
作者: 张典    时间: 2017-7-23 13:36
泌水 发表于 2017-7-19 23:31
都几十年了,一直没长进
不是有了网络,这满口的土话也没处说去

几十年笔耕不懈,很是难得。
作者: 泌水    时间: 2017-7-23 15:25
本帖最后由 泌水 于 2017-7-23 15:29 编辑
泌水 发表于 2017-7-21 14:44
伯父伯母老而多病,几乎不能动弹。伯父的老慢支转成肺气肿,动辄喘息不止,从屋里挪到房檐下去晒太阳 ...


   架桥队的领导为了得人死命下力,经常鼓动激励年轻人好好干,将来要从表现好的民工里头选拔一批转正吃商品粮。
有了这个由头,年轻人都拿出浑身解数拼命地表现自己。后来,工程竣工,架桥队就散伙了。交通局从四五十个民工中间只挑走了三个人,当了合同工。哥哥落选,仍旧回生产队劳动。
   哥哥先前的中医底子扎实,农村人又都相信哥哥得了伯父的真传,好些人都找他看病。哥哥常用针灸为人治病,然后开中药,把方子给患者,任由他们到药店去取药。时间久了,生产队长就有些不耐烦,给人家看病又不挣一分钱,净耽误干活,再这样误工,我可要扣你的工分啦!哥哥有些不服,假设你娘有了病要我去看,你还怕误工么?队长勃然大怒,扯淡说话,俺娘真的有病,也轮不到你去看!
   邓小平上台,农村里分田到户,农民最大的欢心就是不再受条条杠杠的束缚了。那时,我已经进了村卫生所,哥哥虽然和我是一个乡,但不是一个村委的。他就按照古方,熬制膏药,摊在布上,到集市上摆摊卖。有人得了伤力寒气,腰腿疼,找他治疗,哥哥先给患者扎针,然后再贴上膏药,一晌下来凑劲儿还能弄个三二十块钱。
   哥哥每次上街来赶集卖膏药,中午都要来家吃饭。日子一久,父亲有些看不惯,说他,你娘俺俩下地做活,日头偏西才回来,你可好,翘腿耷拉蛋坐等吃饭。豆大的东西没见你往家拿一点,这饭你也能吃得下去。我不敢打断父亲的恶言,扫眼看看哥哥,他只顾勾着头吃饭,猜想他心里不会好受。
   八六年,母亲回了娘家。我姥姥家在安徽怀远县,涡河和淝河之间的水网地区,经济比较发达。母亲回去后,妗子和表兄们很高兴,留她多住一个时间。一个多月后,哥哥突然要去姥姥家,说是娘出去这么长时间,他不放心。父亲和我不好意思阻止他去,也没理由不让他去。哥哥到了那里,母亲就向亲戚们介绍,说这个大儿子学的是中医,有师傅传授的,治病的技术已经很好了。起初是给亲戚们看病,屡屡应手而愈;亲戚们又向外处宣扬,一时间都知道河南来了个小神仙,求治的人纷至沓来。
   哥哥住在大表哥家里,大表哥专一为哥哥诊病腾出一间屋子。还为哥哥去集镇上关说,找到一家药店老板,谈妥凡是姓戴的医生来的处方,每个方子抽一块钱的诊费。哥哥起初给人看病不要脉礼,病家不过意,来看病时都带着礼物,大表哥家也跟着沾光。
   过了一阵子,哥哥嫌镇子上的药店给提取的一块钱不济事,就向患者索要诊费。有时候大表哥看不下去,就出头讲情,说这是哪哪村子里的啥啥亲戚,五块钱的诊费就免了吧。哥哥不乐意,人熟礼不熟,跟你是亲戚未必和我也是亲戚。都像这样弄法,我喝西北风去。大表哥原打算跟哥哥合伙开个药店,一看哥哥这样不讲情面,就暗暗地作罢了。
   母亲对哥哥的这些行为也批评了好几次,哥哥并不为意。两个月后,母亲要回来,执意要哥哥也一同回来。哥哥觉得生意做得顺风顺水,坚决不回。和他吵了一架,母亲都气哭了。临走时,母亲点着哥哥的头说,你总混不长,光往钱眼里钻吧。
   母亲回来不到两个月,哥哥也回来了。母子见面,哥哥第一句话就说,这都是你在背后捣鼓的!要不你走后,表兄弟们待我咋大变样了呢。
   
   

作者: 沈眉珊    时间: 2017-7-23 19:43
泌水 发表于 2017-7-23 15:25
架桥队的领导为了得人死命下力,经常鼓动激励年轻人好好干,将来要从表现好的民工里头选拔一批转正 ...

看到最后一句,就觉得这哥哥的教养确实出问题了。

作者: 泌水    时间: 2017-7-23 20:43
沈眉珊 发表于 2017-7-23 19:43
看到最后一句,就觉得这哥哥的教养确实出问题了。

嗯,就像我母亲说他那句话,一个人混独了
一个严重以自我为中心的人,调教起来实在费力

作者: 张典    时间: 2017-7-24 13:31
哥哥自己做得不好。不找自身原因,却迁怒于人。
作者: 泌水    时间: 2017-7-24 15:17
泌水 发表于 2017-7-23 15:25
架桥队的领导为了得人死命下力,经常鼓动激励年轻人好好干,将来要从表现好的民工里头选拔一批转正 ...

   后来,大表哥打电话来解释这回事,说自从老姑娘(我母亲)回河南后,哥哥在这里就和三表哥鸟搅一起了。三表哥在文革中带过宣传队,吹拉弹唱样样精通,人送外号“小攮子”。宣传队散伙后,又去了学校教书。当老师吃苦工资又低,他就辞了教师工作,跟哥哥学中医。哥哥给他说,中医理论浩如烟海,不是三二年就能学成的。三表哥笑他,你当我会跟着你学一辈子呀,也就熟悉一下,通通路道,一年半载,咱俩还不打进市场啊。到时候我领着你,怀远县、蚌埠市,淮南淮北任咱行。钞票大把地抓,靓妞儿跟咱屁股后头成群!
   哥哥教三表哥针灸推拿和中药的功能主治;三表哥教哥哥武术套路和一些混江湖的小魔术。未及三个月,三表哥说,管了,咱弟兄俩可以出山啦。两人就制备了一些丸散膏丹,弄了一块红布,上写祖传八代中医,擅治各种疑难杂症。

作者: 黑眼圈    时间: 2017-7-24 17:01
本帖最后由 黑眼圈 于 2017-7-24 19:10 编辑

中医创造了很多奇迹,泌老中医最有发言权。
作者: 卧云弄月    时间: 2017-7-24 19:11
云舟孤帆 发表于 2017-7-16 17:46
泌阳,很有亲近感,曾在那里呆过。

N年前搬走啦
作者: 卧云弄月    时间: 2017-7-24 19:13
泌水 发表于 2017-7-16 20:14
这个容易,我往南走不到三里地就是泌水河
原来在六星有个“你说我记”,是咱老乡

我往南走不到三里就到泌水河,一样的距离。
作者: 卧云弄月    时间: 2017-7-24 19:14
泌水 发表于 2017-7-16 20:17
呵呵,在泌阳待过的人对泌阳都有很深印象
啥时候来玩通知我

还有我的
作者: 卧云弄月    时间: 2017-7-24 19:18
泌水 发表于 2017-7-16 22:32
哥哥的学校叫吴家祠堂,校址原是当地望族吴姓的宗族祠堂,解放后改为小学校。学校背后靠山,前临平地, ...

我还是读懂迈脸功夫的
作者: 卧云弄月    时间: 2017-7-24 19:19
云舟孤帆 发表于 2017-7-16 22:51
那时,刚毕业,分到地震队锻炼,在你们县城呆了几个月,小队驻扎在第一招待所,后面是条小河,下雪了小队 ...

你住的那个地方都是高楼大厦了
作者: 卧云弄月    时间: 2017-7-24 19:25
泌水 发表于 2017-7-17 16:46
批斗风波过后不到半年,哥哥所在班级由六年级转入初中。吴家祠堂学校只办有小学,初中要到公社所在 ...

那个年代一个字写错就批斗,何况一句话。
作者: 卧云弄月    时间: 2017-7-24 19:25
泌水 发表于 2017-7-17 16:46
批斗风波过后不到半年,哥哥所在班级由六年级转入初中。吴家祠堂学校只办有小学,初中要到公社所在 ...

那个年代一个字写错就批斗,何况一句话。
作者: 卧云弄月    时间: 2017-7-24 19:27
沈眉珊 发表于 2017-7-17 18:51
哥哥虽然生性顽劣,但生产队可不是惯人的地方。

这句的关联词用得好像不太对。哥哥虽然生性顽劣,后一 ...

他是用河南方言语写的。
作者: 卧云弄月    时间: 2017-7-24 19:32
泌水 发表于 2017-7-18 15:04
农业队里的劳动,繁而不重。上班抓得紧,请假不轻易批,真的到地里去干活,谁也不破死烂命地下力气, ...

我学医学了个半拉子。
作者: 沈眉珊    时间: 2017-7-24 20:27
卧云弄月 发表于 2017-7-24 19:27
他是用河南方言语写的。

我知道,虽然、、、、但、、、、这个关联词和方言无关的。
泌水大哥很多文字为了生动,都用了方言表达,我能看懂。

作者: 泌水    时间: 2017-7-24 21:29
黑眼圈 发表于 2017-7-24 17:01
中医创造了很多奇迹,泌老中医最有发言权。

中医博大精深,穷其一生也学不完
以有涯对无涯,不由得产生紧迫之感

作者: 泌水    时间: 2017-7-24 21:37
卧云弄月 发表于 2017-7-24 19:13
我往南走不到三里就到泌水河,一样的距离。

不哩咋恁亲切嘞
作者: 泌水    时间: 2017-7-24 21:40
卧云弄月 发表于 2017-7-24 19:18
我还是读懂迈脸功夫的

那是那是,近在咫尺的老乡嘛
作者: 泌水    时间: 2017-7-24 21:41
卧云弄月 发表于 2017-7-24 19:25
那个年代一个字写错就批斗,何况一句话。

那是个不堪回首的年代
作者: 泌水    时间: 2017-7-24 21:43
卧云弄月 发表于 2017-7-24 19:32
我学医学了个半拉子。

可惜了兄弟,咱泌阳就学医的人多
作者: 泌水    时间: 2017-7-24 21:45
沈眉珊 发表于 2017-7-24 20:27
我知道,虽然、、、、但、、、、这个关联词和方言无关的。
泌水大哥很多文字为了生动,都用了方言表达, ...

感谢眉珊的注重和关心
作者: 泌水    时间: 2017-7-24 21:49
卧云弄月 发表于 2017-7-24 19:14
还有我的

倒履出迎
作者: 紫色的流苏    时间: 2017-7-25 10:09
泌水 发表于 2017-7-24 15:17
后来,大表哥打电话来解释这回事,说自从老姑娘(我母亲)回河南后,哥哥在这里就和三表哥鸟搅一起了 ...

这样下去,哥哥今后的路可能要偏离了。。
作者: 张典    时间: 2017-7-25 10:20
泌水 发表于 2017-7-24 21:41
那是个不堪回首的年代


听说有误用报纸解手挨批的。内急之下没看版面内容。
作者: 泌水    时间: 2017-7-25 13:49
紫色的流苏 发表于 2017-7-25 10:09
这样下去,哥哥今后的路可能要偏离了。。

我曾反复想过,是不是我对哥哥有偏见
从实践来看,哥哥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是有些偏离

作者: 泌水    时间: 2017-7-25 13:54
张典 发表于 2017-7-25 10:20
听说有误用报纸解手挨批的。内急之下没看版面内容。

那时这样的事情不稀罕
我们这儿有个人去刷标语,把万岁的万字写潦草了,成了个刀字
打成反革命,判了几年刑

作者: 泌水    时间: 2017-7-25 15:11
泌水 发表于 2017-7-24 15:17
后来,大表哥打电话来解释这回事,说自从老姑娘(我母亲)回河南后,哥哥在这里就和三表哥鸟搅一起了 ...

   至于哥哥和三表哥一起在安徽都做了哪些事,大表哥没细述,我就更无从知道了。
   他拿回来的膏药和瓶瓶钵钵的药面面我是见到了,哥哥说这些药都是真材实料。我对哥哥说,总觉得你这一套跟跑江湖卖当差不多。哥哥笑着说,别管黑猫白猫,逮住老鼠都是好猫。将本求利,正大光明,有啥不好嘞。哥哥就在街上摆摊卖药,拣热闹的地方摆上摊子,脱去上衣,亮起光膀子,用布带子把腰煞了又煞,练罢一套拳脚,口若悬河说起来灵丹妙药的主贵处,引来一干人等起哄说笑。
   父亲和母亲竭力反对他这样干,老是凑着吃饭的时间擦刮他。母亲脾气躁,说到恼怒处,拍桌子打板凳,你要是我儿子就不能这样干,丢死八辈子人!哥哥并不作声,饭碗一推,想咋干还咋干,只不过不在这个镇子干,去了其他集镇。
   那时候,我已经进了村卫生所,不断听到患者说哥哥卖的是假药,膏药是沥青熬的,贴到腰上,很快就滑到屁股上去了,把内衣内裤糊得不显布缝儿。我想切实劝劝哥哥,他执意不从,说我,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你进了卫生所,多少有些工资,我嘞,一天不跑路一天没饭吃。你要能给我找个安身的地方,我就不干这个!
   八三年秋天,突然好几天不见哥哥来家吃饭,正惶惑时,哥哥回来了。浑身的衣服脏兮兮的,蓬头垢面,浑身疲软,进了门就要母亲给他做饭吃。细询之下,才知道他去了陕西安康,买回了氰化物毒鼠药。人药不卖了,改行卖老鼠药。从兜里徐徐掏出几个糖块,递给我女儿。叹口气说,带去几十块钱花光了,腰里就剩五毛钱,走街上买这几个糖块,多少吧,算给小妮儿捎个包儿。我陡地鼻子酸酸的,眼泪要出来。

作者: 斯文扫地    时间: 2017-7-25 15:43
看到最后一句,读者也有瞬间的心酸。
作者: 泌水    时间: 2017-7-25 21:51
斯文扫地 发表于 2017-7-25 15:43
看到最后一句,读者也有瞬间的心酸。

感谢你拨冗来看,感谢你的同感!
作者: 紫色的流苏    时间: 2017-7-26 09:42
泌水 发表于 2017-7-25 15:11
至于哥哥和三表哥一起在安徽都做了哪些事,大表哥没细述,我就更无从知道了。
   他拿回来的膏药和瓶 ...

本来哥哥有些医术,正经看病救人该有多好,一步错后步步错。
沦落至此,记得给小妮儿糖吃,真令人心酸。

作者: 紫色的流苏    时间: 2017-7-26 09:45
泌水 发表于 2017-7-25 13:49
我曾反复想过,是不是我对哥哥有偏见
从实践来看,哥哥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是有些偏离

真实的记录,对读者对后人也是一种警醒。
作者: 泌水    时间: 2017-7-26 14:27
紫色的流苏 发表于 2017-7-26 09:42
本来哥哥有些医术,正经看病救人该有多好,一步错后步步错。
沦落至此,记得给小妮儿糖吃,真令人心酸。 ...

哥哥本质不坏,就是缺失了家庭教育和正人引导扶持
论讲起来,我也有部分责任

作者: 泌水    时间: 2017-7-26 14:30
紫色的流苏 发表于 2017-7-26 09:45
真实的记录,对读者对后人也是一种警醒。

我写这篇文字的目的也在于此
作者: 泌水    时间: 2017-7-26 16:12
泌水 发表于 2017-7-25 15:11
至于哥哥和三表哥一起在安徽都做了哪些事,大表哥没细述,我就更无从知道了。
   他拿回来的膏药和瓶 ...

   八四年秋天,我从村卫生所出来,自己开了个诊所。一来世道兴单干了,二来想顾搀哥哥。这时的哥哥依然是单身,家里的房子年久失修,七漏八淌的要倒塌。我跟哥哥商量,把他家里那房子扒掉,能用得上的木料拉街上来,在街外的空地上另建一所房子,当做诊所。我和哥哥合伙,本钱我扎,只要哥哥能安心看病,一个正经八百的医生还能找不到老婆。哥哥很高兴,也很支持。诊所建起来了,中西药都有,哥哥的衣着也讲究起来,说话也文雅起来。周围的乡邻都知道哥哥是门里出师,治病有些把握,慢慢的就有人来找他看病,散失的人心逐渐收拢回来。
   说心里话,那时我治病的本事远不如哥哥。伯父在的时候,是当地驰名的中医妇科医生,老人家把毕生所学都传给了哥哥。但囿于历史条件,也只是经验的积累,没有上升到理论高度。我劝哥哥专攻中医妇科,把老一辈的实践经验与现代的医学科学紧密结合起来,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把过去的老方法拿到现实当中考量,去粗存菁,去伪存真,真正变为自己的东西,临床上才能运用裕如。哥哥就买来了《中医基础学》、《中医妇科学》等大专教材,日夜攻读,也真是辛苦他了。不到二年功夫,哥哥的医名大振,求医者络绎不绝。
   有一个姓艾的女子,二十五六岁,流产之后犯了房事,少腹绞痛,恶露不绝,低热不退,面色黧黑,极度消瘦。哥哥诊罢脉问过症状,给患者和家属说,这是一个气血两虚,亏损成劳的病证。我心里疑惑,感觉不会这么简单,就提出让我再看看。脉虽然沉,但重按却有涩象;舌体瘦小,舌苔花剥,但舌下静脉紫滞不红活。我悄悄对哥哥说,谨防淤血阻滞,不能全当虚看。哥哥顿时醒悟,给我商量说,你看咋治好呢老二。我说,这个病好像是《伤寒论》上说的“热入血室”。因为流产后胞宫空虚,秽浊乘袭,伤络碍血导致血瘀;邪气久恋,正气耗乏。抵挡汤失于峻猛,大黄䗪虫丸和桂枝茯苓丸加减倒是比较合适。哥哥从善如流,挥笔写就一个处方,回头对我说,咱伯活着的时候,治这样的病,老是用李根白皮做引子,我说可以啊。开了两副中药,患者服药后,排出很多紫黑血块;又吃了两剂,出血渐止,热退痛除,饮食能进。以归脾汤善后,终获痊愈。病家感激不尽,送来锦旗一面,夸奖哥哥华佗在世,妙手回春。

作者: 紫色的流苏    时间: 2017-7-26 21:37
泌水 发表于 2017-7-26 16:12
八四年秋天,我从村卫生所出来,自己开了个诊所。一来世道兴单干了,二来想顾搀哥哥。这时的哥哥依然 ...

峰回路转了,兄弟联手,其力断金,愿从此哥哥安心下来,日后有个好结局。

作者: 沈眉珊    时间: 2017-7-26 22:00
泌水 发表于 2017-7-26 16:12
八四年秋天,我从村卫生所出来,自己开了个诊所。一来世道兴单干了,二来想顾搀哥哥。这时的哥哥依然 ...

是不是从此后哥哥就开始飘飘然,变得不再脚踏实地,而且凡事都要你们让着他迁就他?

作者: 泌水    时间: 2017-7-26 22:18
紫色的流苏 发表于 2017-7-26 21:37
峰回路转了,兄弟联手,其力断金,愿从此哥哥安心下来,日后有个好结局。

但愿如此吧
作者: 泌水    时间: 2017-7-26 22:20
沈眉珊 发表于 2017-7-26 22:00
是不是从此后哥哥就开始飘飘然,变得不再脚踏实地,而且凡事都要你们让着他迁就他?

也未必尽然
听哥慢慢道来

作者: 泌水    时间: 2017-7-27 00:24
泌水 发表于 2017-7-26 16:12
八四年秋天,我从村卫生所出来,自己开了个诊所。一来世道兴单干了,二来想顾搀哥哥。这时的哥哥依然 ...

   这时的哥哥已经将近三十岁了,虽然名声鹊起,总是悒悒不乐的样子,我知道他的心思,屋里缺一口人。
   农村都分了责任田,我家也有几亩地,秋麦二季忙起来同样是不分昼夜。哥哥在吃饭的时候,饭桌上给我吩咐的停停当当,这块地的庄稼要及时收割,那块地的小苗要赶快除草。及等吃过饭,他早早去了诊所,没人来看病,他就歪床上睡起觉来。我只得和妻子领着两个孩子下地去干活。每每如此,妻子就有了烦言,我给她解释,总得留一个人支着门头吧,要不然病人还要到地里去找医生。
   地里的活计忙罢,我就操心哥哥的婚姻大事。心里暗想,不管咋说,我给哥哥成个家,然后光光彩彩把家分开,各过各的日子算了。我和大师兄申医生谈起这件事,大师兄说,人倒是有一个,可能比你哥大几岁,是个老闺女。难的是咱俩都说不进去话。我问他女方是哪个?大师兄说,南宫村委卫生所有个叫商秀芝的女子,一直干司药工作,三十露头了还没嫁出去。我说这个女子我听说过,高的不成,低的不就,谁去说媒准碰一鼻子灰。虽然没见过面,我去亲自会会她。婚姻透了是一场大喜,就是说不成,她总不会掂刀砍人吧。
   七月酷暑,我骑自行车去了南宫。村卫生所就在南宫庄子上,商秀芝不在家,一个姓黄的医生在诊所里,我和黄医生见过几回,也算熟人了。黄医生很热情,抱出个西瓜切开,边吃边谈。他说我真是稀客,问我有何贵干,我把这件事和盘托出说给他。他意味深长地笑着说,没见过给哥找老婆,自己亲自上阵的。我说,男女双方都老大不小了,啥阵势没见过,扎旮旯子托人来说,不如亲自上门,一敲两响,干脆利落。黄医生嗯嗯两声,那是那是。
   正说话间,商秀芝回来了。黄医生站起来介绍,这位是王店街的医生,和你谈个事儿。回头对我说,你俩先坐,我去安排饭。我要喊回他,已经匆匆走远了。商秀芝坐在柜台里面,一脸戒备地问我,你有啥事,说吧。我一时竟无从说起,嗫嚅道,也没啥事。我哥快三十岁了,单身一个,听说你也没办终身大事,就想来问问。商秀芝侧脸斜睨我,你哥是谁呀?哦,姓戴。哈,是不是那个扎针卖膏药的。我在街上见过他。我顺着她的话茬说下去,俺哥现在和我在一起开诊所,正儿八经的医生,门里生意。你要是能过去,咱们的班子算是配齐了,前途大有发展。商秀芝冷冷地说,婚姻的事我暂时还没考虑好。这样吧,容我仔细想想,如果有可能,我会给你消息的。
   话说到这份上,面对她的凉水二十四桶,我不好意思再说啥,只得起身走人。商秀芝送我到门槛外边,待我推车子走出去十几步远,才送了一句,不搁这儿吃晌午饭啦?
   连天晌午跑到大师兄那里,吃着饭大师兄问我,情况咋样啊?我撇嘴笑了,干草卷老汉---丢了大人。大师兄叹口气说,我就感觉不行,你没听说过吧,那妮子和黄医生扯拉的紧着呢。我横了大师兄一眼,你咋早不给我说哩。大师兄说,早点给你说,你或许就不去了。我想着,好汉敢娶娼家。她要是答应了,进了咱的家门好好过日子,以往的事不就大风刮跑了嘛。我吐了口闷气说,黄医生也真是,自己有家小,还把揽女人,图啥嘞!
   大师兄倒杯茶递给我,这不应了那句话嘛:好者好,恶者恶,好逮鹌鹑不逮兔。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bdlxbbs.cn/)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