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六星网

标题: 【大家谈】第二期之走近蔷薇盛开《别样人生别样人》研讨会 [打印本页]

作者: 大脸猫    时间: 2014-5-8 18:57
标题: 【大家谈】第二期之走近蔷薇盛开《别样人生别样人》研讨会
本帖最后由 大脸猫 于 2014-5-8 18:59 编辑

                                    蔷薇盛开《别样人生别样人-----记我的父亲》作品研讨会

                                                [attach]270944[/attach]   
      
       大脸猫
      
       欢迎各位做客六星视点【大家谈】第二期之蔷薇盛开《别样人生别样人》文章交流现场。本次专场活动,征得六星管理组、蔷薇盛开本人同意,在今晚与大家在此见面。
       本次活动邀请了书生意气做特邀评论员,蔷薇盛开、石头上的叶子、远去的云烟为特邀嘉宾。
       蔷薇盛开有事,今晚不能亲到现场,但她表示会想办法关注本场活动。
       蔷薇盛开是六星野蛮战线的版主,多次参加六星举办的文区赛事。写有《母亲,英英》《犟小孩》《爷爷》《奶奶》《银手镯》等作品。日前撰写的《别样人生别样人》文章,在六星全局置顶,受到六星文友的关注,也引发六星各大版块的热议。
        
       视点【大家谈】今晚的活动宗旨:搭建平台,给大家一个好好说话的机会。
       只要你足够强大,有足够的信心让自己的观点站稳脚跟,只要你能用文明的语言清楚表达自己的观点,合理阐述自己的论据结论,视点这个平台就是你的。

        我们预设六个问题,供您参考,您可以任选一个角度切入话题,也可以在谈话交流中衍生话题(只要不涉及人身攻击)。
         1.文章的立意
         2.文章的技法
         3.文章的真实性与虚拟性
         4.文章的道德观
         5.文章的社会意义
         6.假如文章中的“爹”是我的爹

        我们期待这里留下您睿智的见地,中肯的意见,善意的提醒。
          现在谈论开始。
        有请特邀评论员书生意气特邀嘉宾远去的烟云、石头上的叶子闪亮登场。[attach]270945[/attach]


作者: 晴儿    时间: 2014-5-8 18:59
欢迎欢迎{:soso_e142:}{:soso_e192:}{:soso_e195:}
作者: 远去的烟云    时间: 2014-5-8 19:00
  过来报个到!{:soso_e113:}
作者: 新石头上的叶子    时间: 2014-5-8 19:01
远去的烟云 发表于 2014-5-8 19:00
过来报个到!

{:soso_e160:}

作者: 大脸猫    时间: 2014-5-8 19:01
远去的烟云 发表于 2014-5-8 19:00
过来报个到!

欢迎烟云。{:soso_e181:}
作者: 大脸猫    时间: 2014-5-8 19:01
新石头上的叶子 发表于 2014-5-8 19:01

欢迎叶子哥。{:soso_e181:}
作者: 远去的烟云    时间: 2014-5-8 19:01
新石头上的叶子 发表于 2014-5-8 19:01

  叶子兄好!{:soso_e160:}
作者: 新石头上的叶子    时间: 2014-5-8 19:02
我要说的话很多,可不可以现在就说{:soso_e113:}
作者: 远去的烟云    时间: 2014-5-8 19:02
大脸猫 发表于 2014-5-8 19:01
欢迎烟云。

谢谢邀请!{:soso_e113:}{:soso_e183:}
作者: 大脸猫    时间: 2014-5-8 19:02
你们的到来,让视点【大家谈】蓬荜生辉。{:soso_e160:}{:soso_e160:}
作者: 暮雪    时间: 2014-5-8 19:03
欢迎特邀嘉宾入场{:soso_e113:}
作者: 新石头上的叶子    时间: 2014-5-8 19:04
      对这篇文章,我们不要以常规的心态去体验阅读后的感受,如果那样的话,读过之后你只会自己给自己添堵。我认为我们应该用发射的思维来阅读这篇文章,也就是说,文章虽然是以父亲为中心展开叙述的,但是里面有无数根线,根根都与父亲休戚相关,比如爷爷、奶奶、妈妈、我、弟弟,还有父亲的母亲、甚至特殊时期的村民。他们都因为父亲的存在而经受了不该经受的生活:尴尬、疼痛、羞辱、惊慌、绝望。其中一些,作者并没有只言片语的交待,但我们应该可以想像得到。
    如果细心一点的话,我们可以发现,蔷薇是一个没有任何写作技巧的写作者,但是她的文字却有着能够直达读者内心深处的力量。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她是一个被苦水浸泡过的女人,她有别人没有的经历。跟父亲完全不一样的是,她在无边的苦难浸蚀之后,灵魂却得到了净化和升华。她身处冰寒、却能看到阳光普照;她身陷苦海,却能期待苦尽甘来。更重要的是,她有一颗普世的心灵。她解剖父亲时的冷静和理智以及立场的准确都是常人难及的。这些品格的形成,与其说是以生具来的,不如说是过度的苦难给她带来的额外嘉奖。


作者: 远去的烟云    时间: 2014-5-8 19:04
暮雪 发表于 2014-5-8 19:03
欢迎特邀嘉宾入场

  暮雪好!好久不见了!{:soso_e160:}
作者: 大脸猫    时间: 2014-5-8 19:04
     很遗憾,蔷薇今晚因为单位有事,不能出现场。但她电话表示,感谢文友们对她文章给予的关注。她愿意聆听文友们的谈论。
作者: 孤鸿野鹤    时间: 2014-5-8 19:04
希望参与讨论及跟帖讨论者,都认真读过原文。
这是对作者的起码尊重,也是对本次活动的尊重。
作者: 并刀如水    时间: 2014-5-8 19:05
签个名字就闪人
{:soso_e129:}
作者: 大脸猫    时间: 2014-5-8 19:06
烟云大哥,您也是六星的老人了,您在六星多年,想必也看过蔷薇的文章。您对她的文章有怎样的印象?
作者: 新石头上的叶子    时间: 2014-5-8 19:06
大脸猫 发表于 2014-5-8 19:04
很遗憾,蔷薇今晚因为单位有事,不能出现场。但她电话表示,感谢文友们对她文章给予的关注。她愿意聆 ...

应该感谢蔷薇{:soso_e160:}

作者: 新石头上的叶子    时间: 2014-5-8 19:07
并刀如水 发表于 2014-5-8 19:05
签个名字就闪人

又不是去单位上班{:soso_e113:}

作者: 大脸猫    时间: 2014-5-8 19:08
新石头上的叶子 发表于 2014-5-8 19:01

叶子哥为蔷薇的作品专门写了评,您能在这里谈谈自己的想法吗?
作者: 暮雪    时间: 2014-5-8 19:08
蔷薇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这篇字,也是她初到六星发在散版的帖子
嫁给彝族,十年媳妇熬成婆 http://www.bdlxbb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06824&extra=page%3D1烟云兄还记着这篇吗?我希望大家再去读读这篇,再回来谈谈现在的这篇《别样人生》
作者: 大脸猫    时间: 2014-5-8 19:09
孤鸿野鹤 发表于 2014-5-8 19:04
希望参与讨论及跟帖讨论者,都认真读过原文。
这是对作者的起码尊重,也是对本次活动的尊重。

孤鸿的提议非常好。认真读文,是对作者的尊重。
作者: 远去的烟云    时间: 2014-5-8 19:10
大脸猫 发表于 2014-5-8 19:06
烟云大哥,您也是六星的老人了,您在六星多年,想必也看过蔷薇的文章。您对她的文章有怎样的印象?

  其实,我不想现在说,所谓定下调子。蔷薇的文字很有看头,比如那篇写母亲的,曾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我甚至想把它变成铅字,也许是算不了什么的内刊。因为还在运作中,所以没说过,甚至没和蔷薇本人说过。
作者: 书生意气    时间: 2014-5-8 19:12
过来报个到
作者: 远去的烟云    时间: 2014-5-8 19:12
暮雪 发表于 2014-5-8 19:08
蔷薇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这篇字,也是她初到六星发在散版的帖子
嫁给彝族,十年媳妇熬成婆 http://www.bdlxwx ...

  当然,记得呢!{:soso_e181:}
作者: 新石头上的叶子    时间: 2014-5-8 19:13
大脸猫 发表于 2014-5-8 19:08
叶子哥为蔷薇的作品专门写了评,您能在这里谈谈自己的想法吗?

我有很多想法

作者: 大脸猫    时间: 2014-5-8 19:13
色妞妞 发表于 2014-5-8 19:07
不可否认的是,蔷薇的亲情散文总如一把锋利的手术刀,剖开人的某个横断面。

   我说的是人的横断面。 ...


妞妞用几个字精准地概括了文中的“爹”。
这个概括,源于作者的横断面的剖析。
如果,纵向观看又会怎样呢
作者: 西风    时间: 2014-5-8 19:14
理性客观的探讨,才是有益的交流。{:soso_e113:}
作者: 新石头上的叶子    时间: 2014-5-8 19:14
本帖最后由 新石头上的叶子 于 2014-5-8 19:15 编辑

我的父亲,他并没有走完人生的全部历程,他还活着,我用这样的一个题目,是因为他的人生再也不会有什么改变,从此,他怎样生活不在取决于他的能力,而在于母亲和我们姐弟的态度,72年前,他是一个索要糖果的小男孩,现在,他还是一个索要糖果的老小孩。
这是 蔷薇的题记,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是:父亲的价值观、人生观注定不会再有任何改变,而且他也坚决不会认识到他的行为曾经、还将给别人带来什么样的影响。由于年龄或者身体的原因,他已经不能自主生活,完全要依赖家人的照顾,而家人对他的照顾程度也许并非是他所期待的,或者是他敢期待的。但却是家人发自内心的。
这段话的言辞并不激烈,传达的好坏信息也不甚明了。作者从自身的角度以不太直白的方式发出后,很多人产生了误读,以为作者在完全否定父亲的人生,以为作者及其家人在以不文明的方式照顾着父亲。这是此文引发争议的一个主要原因。

作者: 晴儿    时间: 2014-5-8 19:14
本帖最后由 晴儿 于 2014-5-8 19:21 编辑

我在字里行间里看到蔷薇的痛,我只是想抱抱她——{:soso_e178:}
作者: 大脸猫    时间: 2014-5-8 19:15
书生意气 发表于 2014-5-8 19:12
过来报个到

欢迎书生意气。有你们的支持,视点的天是蓝的。{:soso_e181:}

作者: 北原    时间: 2014-5-8 19:15
过来看看
作者: 西风    时间: 2014-5-8 19:16
祝大家交流愉快!{:soso_e163:}{:soso_e157:}
吃饭去了。{:soso_e161:}
作者: 远去的烟云    时间: 2014-5-8 19:18
色妞妞 发表于 2014-5-8 19:07
不可否认的是,蔷薇的亲情散文总如一把锋利的手术刀,剖开人的某个横断面。

   我说的是人的横断面。 ...

  色总监好!{:soso_e160:}果然出手不凡!{:soso_e179:}
作者: 大脸猫    时间: 2014-5-8 19:19
远去的烟云 发表于 2014-5-8 19:10
其实,我不想现在说,所谓定下调子。蔷薇的文字很有看头,比如那篇写母亲的,曾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我甚 ...

烟云大哥说的那一篇,我今天中午看了。
文章描述的内容让人动容。
宋朝修改后的文稿,更为精致。可以与纸媒媲美。

作者: 大脸猫    时间: 2014-5-8 19:20
北原 发表于 2014-5-8 19:15
过来看看

抱抱简。{:soso_e178:}
作者: 书生意气    时间: 2014-5-8 19:20
大脸猫 发表于 2014-5-8 19:15
欢迎书生意气。有你们的支持,视点的天是蓝的。

视点越办越好才是吸引大家来玩的关键。{:soso_e182:}

作者: 大脸猫    时间: 2014-5-8 19:20
新石头上的叶子 发表于 2014-5-8 19:13
我有很多想法

不急。叶子哥,您慢慢道来。{:soso_e160:}
作者: 大脸猫    时间: 2014-5-8 19:21
书生意气 发表于 2014-5-8 19:20
视点越办越好才是吸引大家来玩的关键。

谢谢书生。{:soso_e160:}
作者: 新石头上的叶子    时间: 2014-5-8 19:21
      另一方面,更大的争议应该是行文上的。
     从此次讨论设置的五个问题去寻找根源,是一条可行的路径。
     首先说说文章的立意。写亲情的文字,我们早就习惯了感恩、赞美、歌颂的套路。那么文章究竟是只能表达美好的意愿还是也应该表达内心的真情实感?我个人认为表达积极向上的思想是一个坚定不移的主流,同时也应该允许呈现真诚的、不怀恶意的亲情解剖。从这个意义上说,本文的立意还是很明确的,那就是:父亲那样的生活经历和生存观念只能获得这样的人生意义。这是一个怨不得别人的显然是悲凉的结果。
      在这样的大前提之下,作者的表达几乎是没有任何技法可言的,甚至,就算作者有高超的写作能力也毫无用武之地,何况从很多细节来看,作者的确是一个没有技巧的写作者。正是这种原生态的、任情感自由喷发的行文方式让文字产生了极强的穿透力。不管读者喜不喜欢、接不接受这样的表达,从实际情况来看,作品在吸引读者来读这一点上是成功的。由此可见,写作技巧并不是万能的,有时候,它的功能的确可以缩小到可有可无的状态。
      关于文章的真实性与虚拟性,应该一分为二的来看待。就此文来讲,出现虚构反而是不道德的行为。我们看到的是,作者的讲述欲望一旦打开,就形成了滔滔不绝的洪流,泥沙俱下,不知筛选,良莠不齐的故事一股脑的倾泄而出。这是一个大缺点,因为你是写文章,不是拉家常。作品的整体谐调还是要兼顾的,你不能因为积郁太久而不顾读者的感受。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间部分作者大有讲不完诉不尽的苦水,结尾时却突然变得无话可说、无情可表、无感可慨。这是此文最大的缺陷。
      说到文章的道德观,我感到很为难,就此文来说,更为难。因为它是写父亲的,因为父亲根本就不是以一个好人的面目出现。而我们在这方面已经被三纲五常深深地影响了。对长辈,我们只能逆来顺受,我们跟长辈讲道德的话,道德永远不在我们这一边。长辈可以打我们,我们却连瞪他一眼都会被视为不孝。所以,我认为道德在这个时候出现是尴尬的。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子女,我认为能像蔷薇这样把自己淡出女儿的层面,站在旁观的角度公平的来对待父亲,已经是最大的道德了。
      最后说说社会意义。不得不承认,这是一篇社会意义相当弱的文章,如果说它还有社会意义的话,也仅只是告诉我们,有些命运,当它落到你的头上时,你连反抗的门路都找不到,就算找到了,你还是不可以、不能够反抗。因为有些关系注定你是被圈起来的,你永远走不出去,你走出去了就是越界、就是叛逆、就是不把大多数人放在眼里。
      总之,这是一篇看完后能让你酸、让你痛、让你慌、让你堵的文章。换句话说就是,它能牵扯出你最大的情绪,它能让你真实的感受到文字能给你带来什么样的震憾!

作者: 大脸猫    时间: 2014-5-8 19:22
西风 发表于 2014-5-8 19:16
祝大家交流愉快!
吃饭去了。

呵,吃饱了有力气减肥。{:soso_e113:}
作者: 晴儿    时间: 2014-5-8 19:23
远去的烟云 发表于 2014-5-8 19:00
过来报个到!

问好烟云哥,好久没见你了,怪想你了!
等下你积极发言,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让俺惊艳下哈!{:soso_e112:}

作者: 远去的烟云    时间: 2014-5-8 19:24
大脸猫 发表于 2014-5-8 19:19
烟云大哥说的那一篇,我今天中午看了。
文章描述的内容让人动容。
宋朝修改后的文稿,更为精致。可以与 ...

  六星的好多字,都是可以上纸媒的。我指的是水平,当然有机遇。所以,不以纸媒论英雄也对,以纸媒论英雄也没什么大错,毕竟纸媒是一种认可。蔷薇的文字,胜在敢于直面现实,情真意切,自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作者: 孤鸿野鹤    时间: 2014-5-8 19:25
本帖最后由 孤鸿野鹤 于 2014-5-10 20:57 编辑

“当今天我们能平静地、从容地把父亲解读出来时,我想,这一切的一切,对于作者来说,父亲已经被原谅,被理解。
这份宽容,这份理解,不仅是为了父亲,也是为了自己,及自己的孩子。因为上帝给了这个善良的孩子两个好母亲,一个好婆婆……”


对色妞的部分观点持保留意见。
对父亲曾经的恶行,作者蔷薇的态度是指责的,内心是极其痛苦的,对受害人梅家则充满愧疚。
种种的纠结萦绕于心,难于化解,她才诉诸文字。对父亲,她不是宽容和理解,而是谴责和痛心。
但她终究不能抛弃垂暮的父亲,依然尽孝。但对父亲有着良知的追究,所以,这篇文字有着可贵的反省精神。


作者: 书生意气    时间: 2014-5-8 19:26
看过蔷薇的《犟小孩》,很喜欢那里面的父亲和我
作者: 远去的烟云    时间: 2014-5-8 19:26
晴儿 发表于 2014-5-8 19:23
问好烟云哥,好久没见你了,怪想你了!
等下你积极发言,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让俺惊艳下哈!{:soso_e112: ...

  呵呵,我今天是嘉宾,还是不要喧宾夺主的好。{:soso_e112:}
作者: 北原    时间: 2014-5-8 19:27
我的父亲一直以来就算不得慈祥。
我们小时候受的教育是:你们享受的日子还在后边呢。所以有苦活累活我们做,有好吃好穿父母优先,从来如此。
我大姐甚至到了四十多岁还挨父亲的打。
可是如今父亲八十多岁了,依然受到尊敬。
这次过年回家我还和二姐说起,二姐说:童年的教育根深蒂固,直到现在我还依然觉得,有好吃的东西如果老爸还没吃到我就先吃了,是不对的,会寝食难安。
父亲就是父亲,即使全世界都说他不好,他依然是父亲。
作者: 晴儿    时间: 2014-5-8 19:28
书生意气 发表于 2014-5-8 19:26
看过蔷薇的《犟小孩》,很喜欢那里面的父亲和我

我也看过,喜欢!{:soso_e181:}
作者: 暮雪    时间: 2014-5-8 19:29
新石头上的叶子 发表于 2014-5-8 19:21
另一方面,更大的争议应该是行文上的。
     从此次讨论设置的五个问题去寻找根源,是一条可行的路 ...

总之,这是一篇看完后能让你酸、让你痛、让你慌、让你堵的文章。换句话说就是,它能牵扯出你最大的情绪{:soso_e160:}
作者: 卧龙    时间: 2014-5-8 19:29
本帖最后由 卧龙 于 2014-5-9 11:52 编辑

        昨天读过引文,就此谈谈自己的感受。

      作为一篇好的散文,首先要做到真,但光有真还不够,必须还能醒脑醒心,或醒世。引文文体而言是一篇纪实散文。散文既是文学,文学性就应该承重。“其言粹然,其言凛然”,凛然应指人生的深度和艺术的深度,引文有几点是不可否认的,一是“真”, 二是“新”,三是“细”,四是“素”。在此,我非常钦佩作者的勇气,笔调我很是欣赏,不做作。但切入点、表达方式等存在问题,是否与当时的写作心态有关?

     一个人要活总得活出点精神,文字也是如此。 而作为写作者,如果思考一个自己没看清楚的东西还称不上“真实”,可以叫“真”,却没落到实处。不真实,就难有撼动人心的力量。从文学的层面上而言,散文就是宽而博的,说通俗点就是“包容”。在这点上,作为当事人纠结和“恨铁不成钢”的心绪我完全可以理解。若用“伦理道德”去审度作者,也大可不必。我只希望作者能有更加阳光和包容的心态去创作,并将“阳光”与“包容”融进文字,如此,其言才凛然,文章才更有力量。

     下面首先梳理一下文字:

      一、父亲儿时缺乏父爱,也未曾感受到人间温暖,受过父亲与他人(何五)的虐待和欺辱。幼小心灵埋下仇恨的种子。

      二、狠批恶斗他人“梅老三”,缺乏对子女的关爱,原因:1、特殊年代造就了愚忠或愚昧;2、儿时的遭遇和成长过程塑造了残缺的人格。在这些问题上,我读到更多的是作者对父亲本身的“批判”,至少作为子女对父亲给予过什么关爱文中没有任何交代。若有了这些交代和铺垫,文章的结束语才更有说服力。也许正如作者开篇所言,取决于“态度”。“批判”可以有,但这不是唯一的也不是最终目的。此为瑕疵之一。

      三、“梅家素以仁义著称”,事实上,个感却并非如此。“梅家人总是毫不犹豫的扯断胶管。”不仅梅家,村民也是如此,陈年老帐耿耿于怀,以怨报怨。“我们家在村里是被孤立的,只要有田的地方,我们家放田水时,别人都不许我们家水从他们田里过”。一人之过,秧及全家?如此行为,又怎能让人格畸型的“父亲”改“善”?对加深“父亲”的人格扭曲只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父亲”是以怨抱怨,而这些村民难道不是如此吗?作者在人的这种劣根性方面(包括对父亲影响)并无作延伸思考,而是把责任都归于“父亲”,也没给读者一种任何提示。这篇文字并非小说,而是散文,而叙中有议是散文的特性。就文章思考的发散性而言此为瑕疵之二

       因此,父亲的自我封闭及晚年的疯狂偏执,其实还是与他的人生经历有关,与人们的“包容”有关。内心世界他是孤独的,对世间充满仇视,之所以不求人,在外不为妻子撑腰和辩白,是因为在“批斗”的认知上他也许已经明白自己的错,只是不愿表露而以此方式来保护自己罢。人格上的扭曲,以及村民对自己的不谅解与仇视,导致他到晚年依然是自暴自弃,以酗酒和对继母的粗暴方式来发泄,对人生完全丧失希望和信心,包括亲情。这些问题个感作为儿女应该多去思考为好。


          四、“继母只要轻轻一推他,他就站立不稳,继母还得拉着他”,由此可见,曾经作“恶”的父亲已经转换为“弱势”人,此时迫切需要的正是儿女们的亲情和爱来感化,而不是抱怨。成年后的姐弟是否让自己父亲真正感受到了来自子女的温暖?我相信作者是个善良的人,问题也随之而来,作为子女,面对已经年迈的父亲,自己拿出了多大的“容量”去包容?“事父母能竭其力”,是否内心不再有儿时“怨”的延续而有了思想上的成熟,及自我调整和更多的“包容”?之于这些,作者也没有给读者提供相应的留白处 。

     基于以上几点,我们是否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父亲”自幼缺乏“爱”,人格因此扭曲,做过许多“恶”事。他是一个被灵魂所遗弃的人,最终,也是被世人所抛弃的人,被自己儿女放弃的人(精神层面的爱)。

         “父亲”果真一无是处?身上毫无人性的闪光点?答案应该是否定的。我不敢妄自揣测作者写作的初衷,也无需拔高到“道德”高度。我只想谈谈个人的写作态度与方式,作为一篇纪实散文(记人散文),首先应该客观地描述一个人,呈现给读者的人物应该是立体的,客观的,有血有肉的,应剔除掉先入为主的主观性的意识,或说一个人不仅仅只有“恶”的一面,应该还有其他。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真相还原。

      最令我感到遗憾的是,直到文章的最后结束,作者有关父亲的“好”或其担负过的责任我未曾读到过一句。是否缺乏客观的一面?是否与作者的情绪和态度有关?对不起!我不想对人,但这个问题无法避免。(据悉,作者的学费父亲都担负着,为这个家庭曾经付出过很多,为什么文中没有提及父亲人性中的另一面?只字未提。)我并非指责作者,而是想阐述自己的写作观点,我们应该客观地把控手中的笔,这是写作应有的态度,不要被一种不该有的情绪左右。换言之,既然主题是“记我的父亲”,就应该将“父亲”较全面的形象刻画出来,作者也有这个文字能力。为什么仅有“恶”,让父亲仅仅成为被“批判者”?这本身就已经偏离了主题及写作的正常轨道,之于“父亲”是不公正的,也是不客观的。就文论文,仅写作方式而言,引文在这些方面自然是一个非常大的遗憾和败笔。(作者的另一篇《感恩父亲节——犟小孩》,我感受到了作者对父亲的爱)

     尽管作者的结束语在阐述自己的中心思想,表达自己的情绪,但就通篇文章而言,因为缺乏一根清晰的主线的贯穿,犹如有了一根针,却没有一根穿过针头的线。因此,难以消除读者对立意的质疑,也力不从心。事实上,“父亲”的描写太片面了,给读者呈现的只是一个“半边脸的父亲”,远不能令读者心服。这二点也正是引起读者误读和争议的关键所在(衍生问题“伦理道德”)。

   
      此文带给我们的启发是什么?也许只有文中的一些“关键词”而已。起码,从正文中我很难读出“包容”与“爱”(或许写作手法及表达方式问题,抑或我的解读问题),至少也没有读出站在子女的角度去为“父亲”作出多方位的思考或反思。之于一篇散文,这些是不是值得我们去考量?我想,如果能映射出人性的闪光点(作者通过文字彰现“包容”),是否更应值得我们称颂?这与标榜“道德”无关。
     

     一篇文章因为立意,而将自己所站的位置绝对化了,就出现立场问题,情绪也难以把控,最后会直接影响作品的基本脉络,或思维走向,随之就会衰减应有的客观性和包容性,导致作者的思维走向狭隘,甚至走进死胡同,因而缺乏真正意义上的“感动”和“善与美”。而怎样调动手里的这支笔,也是考验写作者的胸怀和文学眼光的一把尺度。

     故,此文既不是自省的散文,而在令读者醒脑醒心的问题上也是有所欠缺。仅从这个意义而言,该引文至少是一篇不够完善存在大瑕疵的散文。一篇散文即便文字的情节再真,可如果对人物的描写过多的夹带个人主观性,缺乏全面和客观性,也就意味着“失真”,就不叫“真实”。而缺乏明确的中心思想和积极向善的引导作用,也是不可取的,至少对社会意义和真正爱好文字的人而言。

    人首先活有阅历和精神,才能有包容,有了包容,文字才有可能达到“真、善、美”的最高境界。如果文字中只显现“真”而缺乏“真实”,就意味着失去精神层面上的“善与美”,这就违背了我们的写作初衷和宗旨。由“恶”而衍生“善”应该是每一个写作者应该追求的精神境界。这并非夸夸其谈,既然爱好写作就理应在精神上有所追求或有往深处走的念想。能写到怎样的深度,这与人生阅历和文学素养有关。


        散文就是说话,说人话,说健康人的话,说有骨气的话,说有启发人、感动人的话。这样的文字就可以归入到好文章的行列。引文欠缺的恰恰就是“启发人、感动人”的话。


         让读者仅仅读到人性“恶”的一面,这不是写作的最高境界,更不是写作的终极目的。写“恶”只是为了更多的“善”。(事实上,自己亲生的“恶父”也是一个特殊时代和特殊家庭造就的,一个在复杂的历史背境下而导致的受害者)

      人,都有双面性,“善”的一面有时往往会被我们长期形成的“固定心绪”所忽略。

      一个人的胸怀有多大,散文的境界才有多高。散文的基本三要素,想清楚,看清楚,表达清楚。而这些都需要人生的感悟。因为思想不是想出来的,是人生沉淀的精华。“厚德载物”,就蕴含着“包容”。某些东西如果连自己也没看清楚,又如何能正确、完整地表达清楚?又怎能醒心醒世?如果把没看清楚的东西呈现出来渲泄自己的情绪,也无可厚非,但也无益,尤其是记人散文,更应慎重为好。

      我相信,只有“包容”的文字才会更有力度,才能承载更为厚重的东西,而让人加深思考、受益和敬重。

      以上只是个人对引文的一点看法,意在论文。若无意中有对作者的冒犯,请见谅!最后,感谢作者提供了这个令我们去深思的话题!也祝作者家庭祥和、幸福!  






作者: 书生意气    时间: 2014-5-8 19:30
晴儿 发表于 2014-5-8 19:28
我也看过,喜欢!

{:soso_e181:}

作者: 大脸猫    时间: 2014-5-8 19:30
新石头上的叶子 发表于 2014-5-8 19:21
另一方面,更大的争议应该是行文上的。
     从此次讨论设置的五个问题去寻找根源,是一条可行的路 ...

叶子哥的这个点评,更为客观一些。

今儿我利用零碎时间看了蔷薇的一些作品
我震撼了!被她错综复杂的家庭关系震撼了。
但从这些亲情系列的文章,我也发现,生活中的“爹”并不都是面目可憎
他也有柔情的一面。
这样来看,这篇文章,作者选取的素材是不是有些偏颇了呢?
这对于"爹"形象的塑造,是否失去公允客观而显得不是那样“饱满”?

作者: 暮雪    时间: 2014-5-8 19:30
蔷薇在情感版感恩节,还写了这篇http://www.bdlxbb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51478【感恩父亲节】犟小孩
作者: 远去的烟云    时间: 2014-5-8 19:30
孤鸿野鹤 发表于 2014-5-8 19:25
“当今天我们能平静地、从容地把父亲解读出来时,我想,这一切的一切,对于作者来说,父亲已经被原谅,被 ...

窃以为,孤鸿的自省精神说得到位!{:soso_e179:}
作者: 暮雪    时间: 2014-5-8 19:31
北原 发表于 2014-5-8 19:27
我的父亲一直以来就算不得慈祥。
我们小时候受的教育是:你们享受的日子还在后边呢。所以有苦活累活我们做 ...

父亲就是父亲,即使全世界都说他不好,他依然是父亲。{:soso_e163:}
作者: 孤鸿野鹤    时间: 2014-5-8 19:32
各位最好少些寒暄,直奔主题。

其实该文最大的争议,不是文本技巧方面的问题。
否则不会出现诸如“有悖人伦”之类激愤之词。

欢迎对蔷薇文章持否定观点者发言。
清晰地陈述你们的观点
作者: 大脸猫    时间: 2014-5-8 19:33
北原 发表于 2014-5-8 19:27
我的父亲一直以来就算不得慈祥。
我们小时候受的教育是:你们享受的日子还在后边呢。所以有苦活累活我们做 ...

简说的,也是我们那个年代司空见惯的
家里的好吃好喝好穿好戴都要留给那个挣钱养家的男人
即使他在家里肩不担担手不提篮
但这也是天经地义的

作者: 远去的烟云    时间: 2014-5-8 19:38
卧龙 发表于 2014-5-8 19:29
昨天读过引文,就此谈谈自己的感受。

      作为一篇好的散文,首先要做到真,但光有真还不够, ...

  感谢卧龙先生的认真读文,虽然我不是全部同意其观点,但我认为这是一种讨论问题的态度,很认真的态度。
作者: 新石头上的叶子    时间: 2014-5-8 19:39
如果我有这样一个父亲,我肯定做不得蔷薇这样好!
作者: 书生意气    时间: 2014-5-8 19:40
孤鸿野鹤 发表于 2014-5-8 19:04
希望参与讨论及跟帖讨论者,都认真读过原文。
这是对作者的起码尊重,也是对本次活动的尊重。

{:soso_e179:}

作者: 大脸猫    时间: 2014-5-8 19:42
卧龙 发表于 2014-5-8 19:29
昨天读过引文,就此谈谈自己的感受。

      作为一篇好的散文,首先要做到真,但光有真还不够, ...

感动于卧龙的用心。
如果不认真阅读此文,不会写出如此情深意切的评论。
感谢卧龙带来的一份精彩。{:soso_e160:}

作者: 书生意气    时间: 2014-5-8 19:43
新石头上的叶子 发表于 2014-5-8 19:39
如果我有这样一个父亲,我肯定做不得蔷薇这样好!

虽然你自己说肯定没有蔷薇做得好,但相信你一定会比文中的“我”做得好{:soso_e113:}

作者: 孤鸿野鹤    时间: 2014-5-8 19:43
令箭来了吗?
油纸伞来了吗?
南岳武宫来了吗?
晓妆老师来了吗?
......
欢迎发表不同观点。

作者: 暮雪    时间: 2014-5-8 19:47
孤鸿野鹤 发表于 2014-5-8 19:25
“当今天我们能平静地、从容地把父亲解读出来时,我想,这一切的一切,对于作者来说,父亲已经被原谅,被 ...


父亲对梅家,部分是时代的悲剧,不能全部怪罪到父亲身上。
这个文章里的父亲也是不完整的,我觉把他放到蔷薇对整个家族亲人的描述上,包括之前的母亲和继母,父亲的形象才能更完整些,我们才能读懂这个别样父亲。从个人的角度,不能接受这样的父亲,更很难接受女儿这样描写自己的父亲,但父亲是蔷薇的父亲,只有她最有发言权,她最能体会,不能不说有这样的父亲,让人心痛,对这样的老人,近乎无语。蔷薇这篇文字的表达与众多歌颂父爱的文字反差很大,唯如此,才引起很大的争论和质疑,但同样,这样的表达比泛泛写父爱,更有震撼打动人心的力量,再三读过,对文中的父亲并没有深切的痛恨,而是怜惜和叹息,庆幸的是蔷薇姐弟最后拥有彩霞般的继母,得到了完整的的母爱,这样的父亲最后却养育了很优秀的几个子女,这同样值得我们深思。

作者: 再折长亭柳    时间: 2014-5-8 19:47
孤鸿野鹤 发表于 2014-5-8 19:43
令箭来了吗?
油纸伞来了吗?
南岳武宫来了吗?

{:soso_e120:}蔷薇不欢迎武宫教授参加讨论。
作者: 新石头上的叶子    时间: 2014-5-8 19:48
大脸猫 发表于 2014-5-8 19:33
简说的,也是我们那个年代司空见惯的
家里的好吃好喝好穿好戴都要留给那个挣钱养家的男人
即使他在家里 ...

在我们这里,好吃好穿的,父母都留给了孩子。所以,在这个问题上还是有地域关系所产生的影响的。在我们云南,如果父母在吃穿上不以子女优先,那么他是彻底失去了做父母资格的人了。
说到这里我想起一个关键问题,蔷薇的父亲是入赘,他是哪里人?或许,他们的生活观跟你们是一样的,好吃好穿先紧工作的大人,如果这样的话,蔷薇和父亲在沟通上有很大的误解。

作者: 新石头上的叶子    时间: 2014-5-8 19:49
书生意气 发表于 2014-5-8 19:43
虽然你自己说肯定没有蔷薇做得好,但相信你一定会比文中的“我”做得好

你猜错了

作者: 大脸猫    时间: 2014-5-8 19:50
本帖最后由 大脸猫 于 2014-5-8 19:56 编辑

大家的点评,概括为以下几点:
1.文章没有技巧,也没有华丽的辞藻,却用一份真情实感感动了所有人。这是成功的。
2.作者在选择素材塑造“爹”这个形象时,有失偏颇,让人物不是想象中的那样“饱满”。这是最大的瑕疵。

作者: 再折长亭柳    时间: 2014-5-8 19:51
暮雪 发表于 2014-5-8 19:47
父亲对梅家,部分是时代的悲剧,不能全部怪罪到父亲身上。
这个文章里的父亲也是不完整的,我觉把他放到 ...

{:soso_e122:}我觉得,这样的父亲竟有如此的好子女并不奇怪,因为,有了这样的父亲的家庭,一般负责养育子女的,多半是母亲。
作者: 牛芒    时间: 2014-5-8 19:52
孤鸿野鹤 发表于 2014-5-8 19:43
令箭来了吗?
油纸伞来了吗?
南岳武宫来了吗?

俺那粉头还没来?{:soso_e141:}
作者: 书生意气    时间: 2014-5-8 19:52
暮雪 发表于 2014-5-8 19:47
父亲对梅家,部分是时代的悲剧,不能全部怪罪到父亲身上。
这个文章里的父亲也是不完整的,我觉把他放 ...

蔷薇《你是我的彩霞姑娘》里对父亲、继母的描写,很丰满

作者: 再折长亭柳    时间: 2014-5-8 19:52
大脸猫 发表于 2014-5-8 19:50
大家的点评,概括为以下几点:
1.文章没有技巧,也没有华丽的辞藻,却用一份真情实感感动了所有人。这是成 ...

{:soso_e124:}不只是偏颇,而且还不全面和连贯。
作者: 大脸猫    时间: 2014-5-8 19:53
暮雪 发表于 2014-5-8 19:47
父亲对梅家,部分是时代的悲剧,不能全部怪罪到父亲身上。
这个文章里的父亲也是不完整的,我觉把他放 ...

同意暮雪的观点。
如果看作者的“父亲”,在通读她的所有作品后,会有一个“饱满”的形象。

作者: 新石头上的叶子    时间: 2014-5-8 19:54
大脸猫 发表于 2014-5-8 19:50
大家的点评,概括为以下几点:
1.文章没有技巧,也没有华丽的辞藻,却用一份真情实感感动了所有人。这是成 ...

是这样的{:soso_e160:}

作者: 牛芒    时间: 2014-5-8 19:54
再折长亭柳 发表于 2014-5-8 19:51
我觉得,这样的父亲竟有如此的好子女并不奇怪,因为,有了这样的父亲的家庭,一般负责养育 ...

对,云贵,包括海南,妇女是家里劳作的主力.
作者: 大脸猫    时间: 2014-5-8 19:55
再折长亭柳 发表于 2014-5-8 19:47
蔷薇不欢迎武宫教授参加讨论。

来的都是客。视点的大门敞开着。{:soso_e181:}
作者: 大脸猫    时间: 2014-5-8 19:56
新石头上的叶子 发表于 2014-5-8 19:48
在我们这里,好吃好穿的,父母都留给了孩子。所以,在这个问题上还是有地域关系所产生的影响的。在我们云 ...

北方肯定是这样的,因为气候、人文、历史等诸多因素。
作者: 再折长亭柳    时间: 2014-5-8 19:57
新石头上的叶子 发表于 2014-5-8 19:48
在我们这里,好吃好穿的,父母都留给了孩子。所以,在这个问题上还是有地域关系所产生的影响的。在我们云 ...

{:soso_e123:}嗯,蔷薇住的地方,离昆明市区几十公里。我曾去过,不要说过去,就是现在,那里也不算发达。因此,把好吃好穿都集中供给家里的顶梁柱------父亲,让他精力充沛、在外体面些,也是过去穷苦人家的普遍做法。
作者: 新石头上的叶子    时间: 2014-5-8 19:57
个人觉得这篇文章只是属于一个人的倾诉。为什么我们连倾诉的权利都没有了呢?蔷薇没有过多地描述父亲的恶行,而只是描述父亲给他们一家带来的不幸。梅家以及村里人对蔷薇一家的嫌憎和欺负,正是因他父亲而带来的。而且,从中能读出蔷薇在纠结在自省:为什么就我父亲跟别人不一样?为什么我父亲所犯下的错要有我们全家承担?为什么我们家会遭遇这样的不幸?

因此,这不是不孝而是不幸。

然而,正是在不孝和不幸之间的争议成了六星的又一场风浪。

人的意志可以越来越强大,内心却应该越来越柔软。感谢伤害让人成长让人强大,感谢伤害让人懂得被伤害的痛,因而不敢随意对他人伤害。文中,蔷薇除了倾诉父亲的伤害与不幸之外并无其他,欣慰的是,生活中她也还依然善待着她的父亲。

没有身处其境的人无须站在某个制高点来争论非议,因为指责于事无补,反而只能使矛盾激化。若他真犯恶业,那么,你骂他就同样犯恶业。内观是一种自省,无须讨论,讨论是把伤害与不幸放在显微镜下,只会造成更大的伤害与不幸。我们反而可以通过一些事情对自己自省、内观、包容,多一些善意,多一些包容,从而做到另一种抵达与成全。

我很开心,我感谢蔷薇,因为这篇文章,因为这场争议,让我联想到了自己,竟然释怀了我对一位至亲的怨怼,化解开了一个心结。

我认为获得内心的安宁喜乐,这才最大的福报。打开心量,方能走出困厄,便天朗气清身心安宁。

这是小梦的观点,我比较欣赏,借来用一下
作者: 再折长亭柳    时间: 2014-5-8 19:58
大脸猫 发表于 2014-5-8 19:55
来的都是客。视点的大门敞开着。

{:soso_e120:}问题是你们欢迎狗吗?
作者: 大脸猫    时间: 2014-5-8 19:59
书生意气 发表于 2014-5-8 19:52
蔷薇《你是我的彩霞姑娘》里对父亲、继母的描写,很丰满

认可书生的意见。
那几篇文章里,充满了暖暖的亲情。
人物相对来说,更为饱满一些。
尤其那篇《母亲---英英》,值得一读。

作者: 孤鸿野鹤    时间: 2014-5-8 19:59
再折长亭柳 发表于 2014-5-8 19:51
我觉得,这样的父亲竟有如此的好子女并不奇怪,因为,有了这样的父亲的家庭,一般负责养育 ...


不无道理,正是蔷薇的继母给了蔷薇巨大的母爱,温暖了蔷薇,直到现在(见蔷薇散文《红衣情》)。
所以,蔷薇的悲悯情怀不是没有来由的,她有着生活中温暖的一面,才获得了心灵与现实和解的现实力量。


作者: 陌上有灵    时间: 2014-5-8 20:00
新石头上的叶子 发表于 2014-5-8 19:04
对这篇文章,我们不要以常规的心态去体验阅读后的感受,如果那样的话,读过之后你只会自己给自己添堵 ...

1、任何文章,不能对读者提出特殊要求。
2、任何事件,不能只听一面之词。一面之词下,要求我们读出文字背后的真相。
3、不要随便用人格道评价一个写作者,对批评者如是,对马屁精者也如是。

作者: 书生意气    时间: 2014-5-8 20:00
大脸猫 发表于 2014-5-8 19:33
简说的,也是我们那个年代司空见惯的
家里的好吃好喝好穿好戴都要留给那个挣钱养家的男人
即使他在家里 ...

应当说,在三、四十年前,一个家庭为了维持其体面的生活,只能尽最大的物质力量来武装家里那个顶梁柱。
现在,恐怕全国人民都会优先武装子女吧。{:soso_e128:}

作者: 再折长亭柳    时间: 2014-5-8 20:00
新石头上的叶子 发表于 2014-5-8 19:57
个人觉得这篇文章只是属于一个人的倾诉。为什么我们连倾诉的权利都没有了呢?蔷薇没有过多地描述父亲的恶行 ...

{:soso_e113:}武宫教授等人批评蔷薇不孝的论据是“子为父隐”。
作者: 新石头上的叶子    时间: 2014-5-8 20:01
再折长亭柳 发表于 2014-5-8 19:51
我觉得,这样的父亲竟有如此的好子女并不奇怪,因为,有了这样的父亲的家庭,一般负责养育 ...

有点道理{:soso_e113:}

作者: 大脸猫    时间: 2014-5-8 20:01
再折长亭柳 发表于 2014-5-8 19:58
问题是你们欢迎狗吗?

呵,没见过。长亭柳玩笑了。{:soso_e160:}

作者: 新石头上的叶子    时间: 2014-5-8 20:02
再折长亭柳 发表于 2014-5-8 20:00
武宫教授等人批评蔷薇不孝的论据是“子为父隐”。

那不是批评,是辱骂

作者: 大脸猫    时间: 2014-5-8 20:03
再折长亭柳 发表于 2014-5-8 20:00
武宫教授等人批评蔷薇不孝的论据是“子为父隐”。

这个观点没错。
作者: 陌上有灵    时间: 2014-5-8 20:03
色妞妞 发表于 2014-5-8 19:07
不可否认的是,蔷薇的亲情散文总如一把锋利的手术刀,剖开人的某个横断面。

   我说的是人的横断面。 ...

妞儿,说话要注意逻辑,切断面下,必然是五彩纷呈,不可能只有如蔷薇的情绪写作。
作者: 新石头上的叶子    时间: 2014-5-8 20:04
书生意气 发表于 2014-5-8 20:00
应当说,在三、四十年前,一个家庭为了维持其体面的生活,只能尽最大的物质力量来武装家里那个顶梁柱。
...

我们小时候,家里最穷的时候,好吃好穿的父母都让给我们

作者: 大脸猫    时间: 2014-5-8 20:04
牛芒 发表于 2014-5-8 19:54
对,云贵,包括海南,妇女是家里劳作的主力.

这跟地域有很大的关系。
现在来看,南北也存在着文化的差异。

作者: 孤鸿野鹤    时间: 2014-5-8 20:04
再折长亭柳 发表于 2014-5-8 20:00
武宫教授等人批评蔷薇不孝的论据是“子为父隐”。


这才是最关键的问题。
咋没人来说了?

作者: 大脸猫    时间: 2014-5-8 20:07
孤鸿野鹤 发表于 2014-5-8 20:04
这才是最关键的问题。
咋没人来说了?

孤鸿的问题也是我想引发的话题:
      大家怎样从道德的角度看这个文章。

作者: 新石头上的叶子    时间: 2014-5-8 20:07
孤鸿野鹤 发表于 2014-5-8 20:04
这才是最关键的问题。
咋没人来说了?

应该你来说嘛{:soso_e113:}

作者: 油纸伞    时间: 2014-5-8 20:07
晚上喝酒的时候眼皮子就跳,谁的在想我啊。反方一辩来了{:soso_e165:}
作者: 孤鸿野鹤    时间: 2014-5-8 20:08

时间过半,该来的怎么没来呢?
早知道这样我打球去了。
作者: 陌上有灵    时间: 2014-5-8 20:08
新石头上的叶子 发表于 2014-5-8 19:21
另一方面,更大的争议应该是行文上的。
     从此次讨论设置的五个问题去寻找根源,是一条可行的路 ...

蔷薇的写作,你敢说没有技巧?
大工若拙,以气驭文,懂不?

作者: 新石头上的叶子    时间: 2014-5-8 20:08
大脸猫 发表于 2014-5-8 20:07
孤鸿的问题也是我想引发的话题:
      大家怎样从道德的角度看这个文章。

如果从道德的角度来说,有一个这样的父亲,最好一辈子只字不提。{:soso_e113:}

作者: 再折长亭柳    时间: 2014-5-8 20:09
阿牧 发表于 2014-5-8 20:05
三哥在的时候,麻烦你把尾巴夹起来

{:soso_e122:}三鸭子,二爷在这里和大伙讨论正事儿呢,不是打情骂俏的场合,你就别来瞎凑合。




欢迎光临 北斗六星网 (http://bdlxbbs.cn/) Powered by Discuz! X3.1